2019浙江中考科学—生物考纲知识点

合集下载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选择题1.(2019·台州2)海笔是栖息在深海底部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因其形状非常像老式的羽毛蘸水笔而得名。

海笔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A.叶绿体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答案】A【考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

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

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约100余万种。

包括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等。

【解答】海笔是动物,动物细胞不具有叶绿体;故答案为:A。

2.(2019·台州10)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常先将观察对象作一定的处理。

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B.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C.血涂片制作D.观察血液流动的尾端装片制作【答案】.C4【考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临时装片就是将要用显微镜观察的事物临时做成装片。

临时装片是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制成的临时装片包括载玻片组织材料盖玻片。

【解答】A、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的应该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故A错误;B、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制作时应该滴加清水;故B错误;C、血图片制作时,用载玻片一侧接触血滴然后推平即可;故C正确;D、观察血液流动时,是直接观察鱼的尾鳍,不需要制作装片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

3.(2019·温州1)2019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活化石树种——银缕梅(如图),花朵银丝缕缕,吸引了众多游客。

银缕梅属于()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答案】D【考点】种子植物,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种子植物,又叫显花植物,种子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就是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2019年浙江新中考科学第1讲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2019年浙江新中考科学第1讲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5)观察。 左眼 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睁开,便于边观察 边记录。 4.物体的放大倍数= 目镜 放大倍数× 物镜 放大倍数。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知识点三
生物的分类
1.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 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把生物 由大到小分为七个等级: 界 、门、 纲 、 目 、科、 属 、种。 种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将动物分为 脊椎动物 和 无脊 椎动物 两大类。 植物可分成 被子植物 、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五大类。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知识点二
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线经反光镜反射,通过玻片标本、 物镜 、目镜的折射后, 将所观察的物体放大,然后在人眼的 视网膜 上成像。注意:显 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 好相反。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镜 筒在前,镜臂在后。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解析】(1)莲的种子外面有莲蓬包被,属于被子植物。(2)将 装片放在显微镜通光孔中央后,需要降低物镜。在转动粗准焦螺 旋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以免镜头压 碎装片或损害镜头。

2019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识记)

2019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识记)

中考科学(生物)要点识记【2019】■七上1.动物和植物的最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

2.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1)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

(2)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4)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5)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 含有大量的细胞液4.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5.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植物组织动物组织①保护组织:保护(果皮、叶表皮) ①输导组织:(导管、筛管)①营养组织:制造(叶肉)、储存营养(果肉) ①分生组织:(根尖、芽) ①上皮组织:保护、分泌、吸收(管道内壁 内脏表皮) ②结缔组织:(血液)③肌肉组织:(平滑肌、心脏、骨骼肌) ①神经组织:(脑、脊髓、神经)被子植物的器官人体的消化器官①营养器官:根、茎、叶 ①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①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胃液)、肠腺(肠液)、胰腺(胰液)、肝脏(胆汁)8.调节:各项生命活动都由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和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调节。

9.生物的层次结构(1)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2)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人体) 11.脊椎动物12.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

13.植物14.显微镜:对光→放片→调焦(先降后升)→观察记录动物名称 生活习性 呼 吸 体表 体温 生殖 鱼 类 水 鳃 磷片 不恒定 卵生两栖类 水、陆 幼体鳃,成体肺。

爬行类 陆 肺 鳞片或甲 鸟 类 陆 被羽毛 恒定 哺乳类 水陆 被毛 胎生、哺乳植物类别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孢子)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有 有 有 有 有 种子 裸子植物 有 有有 无 无 无种子植物 蕨 类 有 有有 无 无 孢子苔藓类 无 有 有 无 无 藻 类 无 无 无 无无孢子、分裂等(1)对光:①强光时:用平面镜、较小的光圈①弱光时:用凹面镜、较大的光圈(2)调焦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复习知识点复习大纲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复习知识点复习大纲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复习知识点复习大纲一、细胞和细胞分裂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排泄、呼吸、运动、感应、繁殖。

3.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4.细胞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遗传与进化1.遗传物质:DNA和RNA。

2.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单因素遗传与双因素遗传)。

3.基因与性状:基因的定义、性状的形成、基因突变。

4.进化论:变异与适应、物种的起源与发展、适者生存。

三、生物的分类与演化1.生物的分类原则: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

2.生物的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的进化:化石证据、同功酶证据、细胞器DNA证据、生物地理证据。

四、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植物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传导作用、营养物质的储存和输送。

3.地上部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茎的结构和功能、叶的结构和功能。

4.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花的结构和功能、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五、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的结构:动物的体腔、外骨骼、内骨骼。

2.动物的功能:消化作用、吸收作用、呼吸作用、运动作用、感觉作用、生殖作用。

3.动物的体温调节: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

4.动物行为:刺激与反应、条件反射、习性和本能行为、学习行为。

六、生态系统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需要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改变。

2.光能的转化与生物的能量获取:光合作用与光合有声作用。

3.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平衡、生态破坏与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上为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的复习知识点复习大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2019年浙江新中考科学第3讲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19年浙江新中考科学第3讲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能力评估检测
(1)该农场中所有的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 群落 。 (2)下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②①③ (填序号)。 ①该农场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③小型生态瓶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解析】 (1)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即为群落或者生物群落, 即农场内所有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群落。 (2)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 力的强弱与生物种类多少、食物链和食物网复杂程度有关,生物 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即② 热带雨林生态系 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小型生态瓶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弱,即生 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由强到弱为②①③。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考试内容 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 态系统
考试要求 a
浙江三年中考示例
生物圈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 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 有层次性 了解自然环境的人口承载量 认识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 a b a
2018衢州,T34,4分 2017湖州,T21,6分
A.种群 C.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5. (2018· 衢州 )衢州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确定的九个生态良好 地区之一,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如图是衢州某农场无废弃 物农业生态模式示意图。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2019年浙江新中考科学第10讲_遗传和进化

2019年浙江新中考科学第10讲_遗传和进化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DNA 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 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 D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DNA 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C.DNA 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 D.DNA 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浙江考情分析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1)根据图乙分析,果蝇在图甲检索表中对应的是 D (填字 母)。
(2)果蝇有圆眼和棒眼,红眼和白眼等一系列性状,它们是由 基因 决定的。
(3)果蝇的下列特点,能让它成为遗传学研究最佳模式动物的 有 CD 。
A.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B.主要以腐烂的水果和植物体为食 C.染色体数目少,只有 4 对,便于研究 D.繁殖变异速度很快,一年就可以繁殖 30 代
(3)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 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 自 然选择 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浙江考情分析
三年中考精选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当堂达标训练
能力评估检测
5.(2016·金华)2016 年初,世界上首位利用“三合一”胚胎 技术培育的婴儿诞生,被称为“三亲婴儿”。具体培育技术路线 过程如图,请根据“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回答:
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 点
考试要 求
a a
a
浙江三年中考示例
2018衢州,T31,5分 2016金华,T17,4分
a 2018丽水,T21(2),2分
a
2016杭州,T4,3分
a
a
2016舟山,T20,2分

最新2019浙江中考科学—生物考纲知识点

最新2019浙江中考科学—生物考纲知识点

2019中考科学生物考纲知识点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观察生物①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A、能新代(最基本的特征)B、能生长和繁殖 C、能遗传和变异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E、能适应并影响环境F、能呼吸G、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②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一、放大镜使用方法:(1)物体固定,移动放大镜(2)放大镜固定,移动物体二、显微镜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遮光器(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

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物镜有螺纹,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没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变化明显,细准焦螺旋变化很小4.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1)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大,视野亮;光圈小,视野暗;(2)调节反光镜:凹面镜,视野亮;平面镜,视野暗;(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亮,看见的细胞数目多;高倍镜,视野暗,看见的细胞数目少。

6. 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安放—对光—装片—调距—观察(在对光时,明亮的视野说明已对好,光线较暗用凹面镜或大光圈;调焦先粗再细)对光:①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②调节反光镜直至出现明亮圆形视野。

调距:先下降镜筒--粗调(上升镜筒)--移片--③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①细菌(原核生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细胞核。

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②真菌(真核生物):单细胞:酵母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出芽生殖多细胞:霉菌、食用菌(香菇,灵芝,金针菇),孢子生殖③植物类别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孢子)代表植物被子植物有有有有有种子青菜桃树苹果树水稻裸子植物有有有无无种子银杏、松、柏、衫蕨类有有有无无孢子蕨桫椤芒萁苔藓类无有有无无孢子葫芦藓地钱藻类无无无无无分裂或孢子海带紫菜水绵衣藻动物名称生活习性呼吸体表体温生殖、受精代表动物鱼类终生水生鳃磷片不恒定卵生、体外受精鲫鱼两栖类幼体水生成体两栖幼体鳃成体肺兼皮肤皮肤裸露不恒定卵生、体外受精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爬行类陆生肺鳞片或甲不恒定卵生、体受精蛇龟鳄鱼变色龙鸟类陆上飞翔肺被羽毛恒定卵生、体受精鸽子孔雀哺乳类水、陆肺被毛恒定胎生、体受精兔鲸蝙蝠老鼠(调光)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中考生物知识条目解读浙教版

中考生物知识条目解读浙教版

考试要 求
a a
a b a
第三册第三章
2019年
2019年
第一节
环境对 生物的 影响
考试内容
①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的 向光性现象 ②说出植物生长素发现的 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 程
考试 考 试 内 容 要求
a ①通过实验,列举植
物的感应性现象
a ②说出植物生长素发
现的历史,体验科学 发现的过程
考试 要求
2019年
2019年
考试内容 考 试 考试内容 要求
考试要求
第四节 细胞
①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 b 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
②运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c
③说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
a
④描述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小说
a
⑤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细 b 胞的分裂及其意义
CO2
吸 收
D.
的 相
C.


B.
A.
光照强度
2、实验能力 侧重于实验设计
[例题2]: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
镜 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横切面(与
玻片标本相接触的一面) ⑤、⑥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
的目镜⑦、⑧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哪种
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视野也较明亮
②区别不同生物群落(包 a
种群和 括植被)
a
生物群落 ③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环境
的生物,描述生物对环境
的适应性(如保护色、拟
态、捕食、寄生
①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 a
物群落(包括植被)
② 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环境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浙江中考科学生物考纲知识点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观察生物①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A、能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B、能生长和繁殖 C、能遗传和变异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E、能适应并影响环境F、能呼吸G、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②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一、放大镜使用方法:(1)物体固定,移动放大镜(2)放大镜固定,移动物体二、显微镜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遮光器(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

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物镜有螺纹,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没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变化明显,细准焦螺旋变化很小4.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1)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大,视野亮;光圈小,视野暗;(2)调节反光镜:凹面镜,视野亮;平面镜,视野暗;(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亮,看见的细胞数目多;高倍镜,视野暗,看见的细胞数目少。

6. 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安放—对光—装片—调距—观察(在对光时,明亮的视野说明已对好,光线较暗用凹面镜或大光圈;调焦先粗再细)对光:①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调光)②调节反光镜直至出现明亮圆形视野。

调距:先下降镜筒--粗调(上升镜筒)--移片--转镜----细调③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①细菌(原核生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细胞核。

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②真菌(真核生物):单细胞:酵母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出芽生殖多细胞:霉菌、食用菌(香菇,灵芝,金针菇),孢子生殖③五类植物类群比较:植物类别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孢子)代表植物被子植物有有有有有种子青菜桃树苹果树水稻裸子植物有有有无无种子银杏、松、柏、衫蕨类有有有无无孢子蕨桫椤芒萁苔藓类无有有无无孢子葫芦藓地钱藻类无无无无无分裂或孢子海带紫菜水绵衣藻④列举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动物名称生活习性呼吸体表体温生殖、受精代表动物鱼类终生水生鳃磷片不恒定卵生、体外受精鲫鱼两栖类幼体水生成体两栖幼体鳃成体肺兼皮肤皮肤裸露不恒定卵生、体外受精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爬行类陆生肺鳞片或甲不恒定卵生、体内受精蛇龟鳄鱼变色龙鸟类陆上飞翔肺被羽毛恒定卵生、体内受精鸽子孔雀哺乳类水、陆肺被毛恒定胎生、体内受精兔鲸蝙蝠老鼠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昆虫(种类数量最多)的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

比如蜜蜂蝗虫(二)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1.细胞的结构①学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擦--滴(清水)--取--展--盖--染(红墨水)-吸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取--展--盖--染(亚甲基蓝)-吸②知道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1)细胞膜:保护,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2)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细胞有结构是:细胞壁,液泡(细胞液),叶绿体。

③运用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液泡中有细胞液。

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2.细胞与生命活动①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说明细胞的分裂的特点及其意义细胞分裂是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出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③说明细胞的分化的特点及其意义细胞分化是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

▲3.组织、器官和系统①知道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动、植物的主要组织组织: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1) 植物组织:a 保护组织:保护功能,叶的表皮、根冠;b 营养组织:叶肉、果肉;c 输导组织:叶脉、茎中的导管和筛管;d 机械组织:支撑、保护,叶脉、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e 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功能,形成层、生长点。

(2) 动物组织:a 上皮组织:分布体表、内脏器官的表面和管腔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b 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持等功能。

如:血液、软骨、肌腱等。

c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分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d 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主要分布在脑、脊髓和神经中。

▲人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结缔组织▲人的皮肤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表皮、真皮、下皮组织。

真皮内含有血管和神经。

②描述器官、系统的组成生物体的层次结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动物(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人体)例如: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人体的器官很多如脑、胃、骨、血管、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等(三)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物的分类①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1)分类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2)种是分类的最小(基本)单位,品种不是分类的单位。

②识别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等级越高,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

③学会使用简单的检索表,并练习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动物: 植物:▲2.生物与环境①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

如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如花与蝴蝶;竞争,如水稻与杂草;捕食,如鸟吃虫;寄生,如蛔虫、莬丝子、种内关系:种内斗争,钟内互助生物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概念: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植被: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起主导作用 概念:指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的总和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1)形态和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植物根尖结构、小肠结构等。

(2)形态和结构与生活方式(环境)的适应:如鱼与水生活、鸟与飞翔生活等。

▲3.生态系统①慨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太阳能、热量、水、空气、矿物质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②应用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生物圈①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非生物因素。

②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主题2 生物体内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一)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1.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①看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1、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⑴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⑵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

⑶伸长区: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⑷根毛区: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分。

2、植物茎主要由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构成⑴韧皮部:①筛管(活细胞):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②韧皮纤维:有支持作用,使茎不易折断。

⑵形成层: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茎不断加粗是形成层活动结果。

无形成层的植物不能够长粗,如水稻、小麦等一年生植物。

⑶木质部:①导管(死细胞):自下而上运输水、无机盐②木纤维:有支持作用,树木坚硬原因靠木纤维作用。

⑷髓:茎中心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营养物质作用。

3、叶的结构主要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表皮有保护作用,叶肉有制造和贮藏营养的作用,叶脉有输导和支持的作用。

②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③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无机盐存在于土壤中,由根尖的根毛区吸收。

少部分供根利用,大部分随根、茎、叶导管内水的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植物的地上部分(茎、叶)也能吸收无机盐。

④说出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吸收:根毛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根毛吸水运输:木质部中的导管.(土壤中的水分→根、茎、叶导管→叶肉细胞→气孔→空气) 利用:约1%用于光合作用等. 散失:约99%用于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是植物吸收水分、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②促进无机盐向上运输.③降低叶营养元素作用缺乏时的症状N (茎)叶 促进植物生长,枝叶茂盛,叶色浓绿,增加产量,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瘦小P 根花果实种子 促进根系生长,迅速开花,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生长缓慢,嫩叶变小,植株暗绿带红K 茎茎秆粗壮,不易倒伏,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 保卫细胞有叶绿体, 吸水膨胀,气孔打开, 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片的温度.(2)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光、温度、空气流动、湿度等。

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气温较高,光照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

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气孔关闭。

▲2.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①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着能量的淀粉,并释放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表达式)②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其重要意义1)物质转变:将简单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如淀粉),同时释放氧气2)能量转变:讲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是大气中的CO2和O2含量相对稳定。

③描述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其重要意义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写出各个表达式)植物的无氧呼吸:缺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如涝、土壤板结等)对糖类等有机物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大多数情况下)或乳酸(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放出少量的能量。

酒精对植物的细胞且有毒害作用,长时间无氧呼吸会造成烂根。

有氧呼吸作用:指活细胞在酶的参与下,吸入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为生物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④说明农业生产(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原理1)合理灌溉(水量过多会烂根--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合理施肥(施肥过多会烧苗--细胞失水)2)合理密植: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提高农作物的的产量,应尽量让阳光照射到农作物上,少照射到地面上,并尽量避免农作物之间的相互遮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