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内皮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角膜内皮镜技术参数 - 东营市政府采购网

角膜内皮镜技术参数 - 东营市政府采购网
空气涡流:空气涡流式混匀技术,以避免了“边缘效应”。
4.8
呼气末压力(PEEP):0-50cmH2O
4.9
呼气灵敏度:可调
4.10
压力上升时间:可调
4.11
同时具备流量触发和压力触发;流量触发:0-100%;压力触发:-20-0cmH2O
5
监测参数:
5.1
常规监测:气道压力:峰压,平台压,呼气末正压,平均压、吸入氧浓度、呼气末流量、通气量(分钟吸入通气量,分钟呼出通气量)、潮气量(吸入潮气量,呼出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
1、检测标本:血液、灌洗液、透析液、透析用水等
2、检测项目;真菌(1-3)β-D葡聚糖和细菌内毒素
3、检测原理:动态浊度法检测
4、标本容量同时检测大于30个
5、配备相应的分析软件
6、可实现LIS连接
全自动多功能组织病理检测系统
使用范围:
病理科常规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工作
标本类型:
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细胞学涂片
1.1
原装进口呼吸机;
1.2
彩色高分辨率TFT触摸操作显示屏≥12英寸,
1.2
全中文菜单和全中文操作界面。
1.4
提供数据接口,能进行数据的导入导出和系统升级。
1.5
永久型超声式流量传感器,采样频率高,故障率低,无耗材。
1.6
呼吸机的内外管路均可消毒,尤其是呼吸机的整体内部管路便于医护人员拆卸,便于进行清洗消毒,易于维护,防止交叉感染,并可长期重复使用。
8.内置硬盘可保存约55万个病例
9.具有搜索数据功能
10.外接硬盘的自动备份功能
11.统计处理
12.连接文件管理:图像文件 / 文本文件
13.下巴托:调节范围 60mm

角膜内皮镜操作方法

角膜内皮镜操作方法

角膜内皮镜操作方法
角膜内皮镜操作方法如下:
1.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设备,包括角膜内皮镜、手套、消毒剂、角膜麻醉药等。

2. 患者应坐在适合的位置上,头部稍微向后仰。

使用麻醉药滴眼使患者眼部麻木。

3. 戴上手套,将角膜内皮镜浸入消毒剂中进行消毒。

4. 取出消毒后的角膜内皮镜,将其拧紧以便于固定。

5. 轻捏下睫毛让眼睑张开,然后用无菌纱布或消毒棉球轻轻擦拭眼表皮,确保无异物和污垢。

6. 用手持式角膜内皮镜将患者眼睑轻轻抬起,使角膜内皮面朝上。

7. 将角膜内皮镜的光源对准角膜内表皮,并将其对准患者眼睛的中央位置。

8. 适当调整角膜内皮镜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视野。

观察并记录角膜内表皮的形态、数量、密度等情况。

9. 操作完成后,将角膜内皮镜放置在消毒盒中进行消毒,并清洁使用过的器械和设备。

请注意,角膜内皮镜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在患者眼部麻醉和操作过程中要谨慎,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

角膜内皮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角膜内皮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角膜内皮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角膜内皮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角膜内皮显微镜、计算机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眼科角膜内皮镜检查操作技术

眼科角膜内皮镜检查操作技术

眼科角膜内皮镜检查操作技术角膜内皮镜面反射显微镜(CSM)简称角膜内皮镜,系利用镜面反射的光学原理,将显微镜改装而成。

1919年,Vogt最早描述在裂隙灯下用高倍镜看到镜面反射的活体角膜内皮细胞,但未被眼科医师们在临床上充分利用。

1968年DavidMaurice设计和试制成功,并命名为镜面反射显微镜。

此后,又经BOUrne、1aing 等加以改进和完善,终于能对放大到100倍以上的活体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密度计算、图像拍摄、录像而获得重要资料。

近年来,角膜内皮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功能增多并可自动对角膜内皮细胞状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已成为临床上研究正常和病理条件下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及其规律的有力手段。

一、基本原理当一束光入射一个非同质性介质时,多数光线能被传送过去,但有一定比例的少量光束会在界面处被反射回来,即镜面反射原理。

如光线由空气射入眼内时,遇到第一个非同质界面是角膜上皮层,再经角膜进入前房水时,所遇第二个非同质界面是角膜内皮细胞层。

因此,在这两个界面处可以出现镜面反射现象。

在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层时,照明的角度一定要避开反光的上皮细胞层,而将焦点稍向后移至内皮细胞层。

二、临床意义(1)角膜内皮层是由位于角膜最后面的单层六角形细胞镶嵌连接而成。

它具有被动的屏障功能和主动的生物钠泵功能,它可以将按压力梯度进入角膜基质内的前房水泵出角膜再回至前房中,以维持角膜恒定的含水量。

因此,角膜内皮细胞是保持角膜透明的重要因素之一。

(2)角膜内皮细胞较脆弱,极易受低氧、年龄衰老、代谢障碍、炎症侵袭以及眼内手术干扰等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损害,其结果导致角膜内皮细胞的气泡形成、形态变异和数量缺失。

(3)人类角膜内皮细胞缺失后一般不能再生。

正常情况下,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在两岁以后以0∙5%〜1%的年下降率下降,因而其细胞密度从出生时的6000个/mm?下降到老年时的2000个/mm?。

年龄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呈负相关。

角膜的特殊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角膜的特殊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角膜的特殊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角膜厚度测量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指导佩戴角膜接触镜及戴镜后随诊。

2.屈光性角膜手术前检查。

3.评价一些角膜疾患,如圆锥角膜、角膜水肿、角膜基质炎、边缘性角膜溃疡等。

4.间接地了解角膜内皮细胞层的功能。

5.高眼压症。

【禁忌证】1.严重畏光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裂隙灯检查者。

2.结膜急性炎症者。

3.大面积角膜溃疡、角膜穿孔。

【操作方法及程序】1. Haag-Streit厚度测定法(1)测量前,将裂隙灯显微镜右侧目镜换上裂隙分影目镜。

调整裂隙灯,使其与显微镜呈40°-- 45°,并使裂隙光束通过厚度测定器的裂隙光阑,垂直聚焦于瞳孔中央的角膜表面。

(2)受检者注视裂隙光带。

检查者转动厚度测定器上方的刻度盘,并调整裂隙灯显微镜的高度,使分裂影像分成上下相等的两半,且位于瞳孔领内。

(3)刻度盘恢复至“0”位。

转动刻度表,使分裂影像的上方后表面(角膜内皮层)与下方前表面(角膜上皮层)相交。

(4)读取刻度盘上读数。

(5)以上测量步骤重复2-3次,取平均值。

2. A型超声角膜厚度测量法(1)受检者取平卧位或坐位。

(2)结膜囊滴表面麻醉药。

(3)消毒超声探头。

(4)嘱受检者向正前方注视。

先查右眼,后查左眼。

(5)检查者一手分开受检者眼睑,一手持超声检查探头测量各点角膜厚度。

(6)保持超声探头垂直于角膜,并维持适度压力。

(7)测量角膜厚度,同一测定点重复3次,取平均值,打印结果。

【注意事项】1. Haag-Streit厚度测定法(1)判断测量终点时受测量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准确性和重复性低于超声波测量法。

(2)由于Kappa角的影响,左右眼测量结果常不一致,通常左眼偏高,右眼偏低。

2. A型超声角膜厚度测量法(1)检查时注意保持超声探头与角膜垂直。

(2)超声探头对角膜的压力太大时会导致检测角膜厚度变薄,压力太小时则无法显示结果。

(3)角膜表面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过干或过湿均会影响检查结果。

SP-2000P角膜内皮细胞计操作规程

SP-2000P角膜内皮细胞计操作规程

SP-2000P角膜内皮细胞计操作规程使用环境:温度: 10°C - 40°C湿度: 30% - 85%防尘防震,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使用前:检查电源线及各连接线是否连接好;是否完好无损。

若有损坏及时更换。

连接线未连接好时,开机后计算机会提示机器硬件故障。

基本操作:1.接通电源,依次打开电脑主机、显示屏和打印机。

2.调整病人的头位、眼位;3.选择菜单“患者信息”里的“登记患者”项,输入患者信息;选择菜单“采集”里的“选择病人”项,找到病人名字后点击确定键;4.打开采集窗口;5.使用操作杆进行对准和聚焦,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后将自动拍摄;先拍右眼,后拍左眼;6.拍摄完毕按DATA键,将拍摄图片输出到影像处理系统并保存;7.打开图象进行分析,分析完毕后点击DONE键结束,并并打印结果。

8.报告分析:CD(cell density):表示細胞密度(以細胞數/mm2為單位)一般CD正常值為2899±410.16個/mm2。

隨著年齡的增大,CD逐漸減少,其关系可見表4-1。

表4-1 年龄与CD的关系年龄31-40 41-50 51-60 61-80 80以上CD 值3000 2800 2600 2400-2500 2100-2400SD(standard deviation):表示細胞面积标准差,理想值140以下。

CV(co-effient of variation):表示細胞面积变化系数,理想值30以下。

6A(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s of the cells marked):表示六边形細胞的百分数,理想值50%以上。

μAVE:表示平均細胞面积(以m2為單位)μMAX:表示最大細胞面积(以m2為單位)μMIN:表示最小細胞面积(以m2为单位)NUM:表示检查的細胞數目注意事项:1.摄像时注意調整下頜架高度,使患者瞳孔出現在螢幕中央;當眼瞼遮擋瞳孔時,不能進行攝像。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技术参数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技术参数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技术参数
1、操作模式:全自动对焦,全自动拍照
2、操作者方位:病人侧、对侧、旁侧
3、放大倍率:254X(触控屏上显示)
4、拍摄面积:0.25x0.55mm
5、全景拍摄面积:0.65x0.55mm
6、解析度:超过125线/亳米
7、固视标:17点,中央1点,近中央2点,周边14点
8、角膜内皮细胞分析模式:全自动/手动
9、角膜内皮细胞数据:CCT、N、MIN、MAX、AVG>CD、CV、HEX、SD
10、角膜内皮细胞图表:彩色细胞多形化和细胞面积变化柱状图
IR角膜厚度测量范围:0.400-0.75Omm(0.00Imm步长)
12、人体工程学设计:5度俯角机身设计,减少病人的疲惫感
13、显示器:10.4英寸超大360°旋转触摸控制屏
14、打印机:内置热敏打印机
15、质保三年。

角膜内皮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角膜内皮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角膜内皮检查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通过角膜内皮层检查,估计其功能状态。

2.诊断某些眼病,如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3.评价某些疾病对角膜内皮的损害。

4.指导角膜接触镜的材质选用和佩戴方式。

5.评价内眼手术可能造成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的风险。

6.指导前房内给药。

7.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优选高质量供体材料。

【禁忌证】1.角膜大面积擦伤。

2.角膜基质层水肿。

3.角膜浑浊。

4.结膜、角膜感染。

5.角膜穿孔。

【操作方法及程序】1.角膜内皮层检查以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法(specular microscopy)常用,它可分为非接触型和接触型检查法两种。

也可以通过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进行检查。

2.非接触型接触法更适用于儿童、心理紧张或角膜有术后新鲜伤口的患者。

(1)受检者头部放置托架上。

(2)机器自动取像,根据所拍摄的照片分析角膜内皮的形态、大小。

(3)点击细胞数目分析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

也可应用计算机直接分析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及大小。

(4)可对角膜上、中、下、鼻侧、颞侧几个点的内皮进行检查。

(5)分析后打印结果。

3.接触型检查法适用于配合检查的成年受检者。

(1)首先进行角膜厚度测量。

(2)用0.5%丁卡因滴眼液滴眼,进行角膜表面麻醉。

(3)患者头部固定于托架上,物镜须接触患者角膜。

(4)调节焦点使图像清晰。

(5)进行摄像或录像。

(6)分析检查结果。

【注意事项】1.进行角膜内皮层检查之前,需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2.结果定性分析的内容包括:细胞大小一致性、细胞形态一致性、细胞内或细胞间有无异常结构。

3.定量分析的内容包括: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等。

4.非接触型检查法所得图像的放大倍率较低,照相范围较大,所见内皮细胞数目多。

但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分辨率较差,仅可宏观了解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有无空泡或滴状赘疣。

5.接触型检查法成像清晰,且图像放大,便于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膜内皮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通过角膜内皮层检查,估计其功能状态。

2.诊断某些眼病,如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3.评价某些疾病对角膜内皮的损害。

4.指导角膜接触镜的材质选用和佩戴方式。

5.评价内眼手术可能造成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的风险。

6.指导前房内给药。

7.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优选高质量供体材料。

【禁忌证】
1.角膜大面积擦伤。

2.角膜基质层水肿。

3.角膜浑浊。

4.结膜、角膜感染。

5.角膜穿孔。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角膜内皮层检查以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法(specular microscopy)常用,它可分为非接触型和接触型检查法两种。

也可以通过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进行检查。

2.非接触型接触法更适用于儿童、心理紧张或角膜有术
后新鲜伤口的患者。

(1)受检者头部放置托架上。

(2)机器自动取像,根据所拍摄的照片分析角膜内皮的形态、大小。

(3)点击细胞数目分析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

也可应用计算机直接分析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及大小。

(4)可对角膜上、中、下、鼻侧、颞侧几个点的内皮进行检查。

(5)分析后打印结果。

3.接触型检查法适用于配合检查的成年受检者。

(1)首先进行角膜厚度测量。

(2)用0.5%丁卡因滴眼液滴眼,进行角膜表面麻醉。

患者头部固定于托架上,物镜须接触患者角膜。

(3).
(4)调节焦点使图像清晰。

(5)进行摄像或录像。

(6)分析检查结果。

【注意事项】
1.进行角膜内皮层检查之前,需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2.结果定性分析的内容包括:细胞大小一致性、细胞形态一致性、细胞内或细胞间有无异常结构。

3.定量分析的内容包括: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
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等。

4.非接触型检查法所得图像的放大倍率较低,照相范围较大,所见内皮细胞数目多。

但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分辨率较差,仅可宏观了解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有无空泡或滴状赘疣。

5.接触型检查法成像清晰,且图像放大,便于观察。

但检查时须滴用表面麻醉药。

正常角膜内皮细胞呈六角形,镶嵌连接成蜂巢状。

随6.
年龄增加细胞趋于变性,细胞密度逐渐降低,细胞面积逐渐增大。

正常人30岁前,平均细胞密度为3 000-4 000/mm2, 50岁左右2 600-2 800/mm2 , 69岁以上为2 150-2 400/m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