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

合集下载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思考题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天然产物?什么是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什么?试论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答:(1)在化学学科内,天然产物专指由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化学合成与修饰及综合利用等内容的一门科学。

主要侧重研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化学结构、性质、生物活性、生物合成及开发利用等。

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从中获得医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防治药物、医用及农用抗菌素,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以及植物生长激素和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

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的意义:有助于从分子层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天然产物,通过化学合成、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基因工程合成、微生物发酵等多种途径定向获得大量目标物,保障人类的健康,满足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的需要。

2天然产物的有效成分:从药理学和生物学角度看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化学上能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并且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3天然产物的无效成分:天然产物中无生物活性的成分。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划分是相对的。

天然产物化学按化学结构分类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请举出各自的代表化合物1-2个。

答:(1)糖类和苷类。

结构特点: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酮的碳水化合物,一般为五元环状或六元环状。

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酸,糖醛酸等与另一类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C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实例:灵芝多糖(2)醌类结构特点:含两个双键的六元环状二酮结构包括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实例:蒽醌如大黄酸(天然色素、抗菌)。

(3)黄酮类结构特点:具有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实例:槲皮素、葛根素(4)苯丙素类结构特点:含一个或几个C3-C6单位的天然成分实例:香豆素、木脂素(5)萜类与挥发油结构特点:A.萜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的化合物,分子式符合(C5H8)nB.挥发油(精油):是一类具有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1、天然产物是指由动物、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

广义:所有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

狭义:在自然界的生物体内存在或代谢产生的有机物2、天然产物化学(Natural Products Chemisty)是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的一门科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

3、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提取:从自然界的生命体中提取生命有效成分、分离、提纯结构阐明:用各种化学及仪器方法测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功能:结合结构与天然产物的性能比较,得出其生理功能合成:用有机合成手段合成该结构的化合物生源:了解、探讨该物质的生物来源,即原料来源应用:将该物质应用到所需领域中去4、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是指具有特征结构和生理活性并可通过结构发放造优化其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1、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

薄壁组织。

叶肉组织。

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5、溶剂提取的方法以及适合那些溶剂的提取浸渍法:水或稀醇, 渗漉法:稀乙醇或水, 煎煮法:水,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连续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6、聚酰胺吸附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① 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

② 成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

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即相应减弱。

③分子中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

与溶剂也有关系:一般在水中吸附能力最强,碱性溶剂中最弱7、对天然产物化学成分进行结构测定前,如何检查其纯度1)性状观察:观察外观颜色是否均一,晶形是否一致2)物理常数测定:熔点(熔成小于2—3度),比旋光度,沸点等3)色谱方法检查:常用的有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等。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资料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资料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资料天然产物化学复习资料1、天然产物化学是以各类⽣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法为⼿段,研究⽣物⼆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途的⼀门科学,是⽣物资源开发利⽤的基础研究。

2、为了提⾼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效率,⽬前⼈们⼜提出了⼀些新的⽅法以强化溶剂提取率,这些新的⽅法有植物细胞膜真空破碎法,酶浸渍提取法,超声波强化提取法,微波加热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3、天然产物开发新药的思路:在天然产物中寻找有⽣理活性的化合物,从中筛选⽣理活性强、有典型结构的化合物作为模型,并依此模型通过结构改造合成出具有更好效果的药物或农药。

4、苷键构型的测定⽅法主要有酶⽔解法、Klyne经验公式计算法及核磁共振法。

5、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法:1、测定样品的物理常数;2、进⾏检识反应;3、分⼦式的测定;4、结构分析;5、结构验证。

6、茶碱和可可⾖碱的药理作⽤:茶碱有松弛滑肌、扩张⾎管和冠状动脉的作⽤,临床上可⽤于治疗⼼绞痛和哮喘等;可可⾖碱主要作⼼脏性⽔肿病的治疗,作利尿剂,作⽤持久,刺激性⼩。

7、⽤溶剂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时,常⽤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

8、苷类结构研究的⼀般程序及主要⽅法是什么?答:1、测定物理常数(熔点、旋光度等);2、元素分析或⾼分辨质谱,测定分⼦量,推测出分⼦式;3、酸⽔解得到单糖和苷元;4、⾊谱法确定单糖种类及数量;5、酶解法、NMR法、旋光法确定苷键构型;6、全甲基化甲醇解法确定糖-糖、糖-苷元连接位置;7、缓和酸⽔解、酶⽔解及质谱法确定糖-糖连接顺序;8、化学法及光谱法确定苷元结构。

9、⽣物碱为⽣物内⼀类除蛋⽩质、肽类、氨基酸及维⽣素B以外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结构复杂具有⽣理活性的植物碱。

10、黄酮类化合物是临床上治疗⼼⾎管疾病的良药,有强⼼、扩张冠状⾎管、抗⼼律失常、降压、降低⾎胆固醇、降低⽑细⾎管渗透性等作⽤。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

引言概述:天然产物化学是研究天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和生物活性的学科领域。

天然产物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们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在药物、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从而发展出更好的药物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天然产物化学的相关概念、结构与性质、合成方法、生物活性以及在药物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天然产物化学的概念和背景1. 天然产物的定义和分类- 天然产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或无机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内产生的化合物。

- 天然产物可以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进行分类,常见的包括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动物来源化合物和微生物来源化合物等。

2. 天然产物化学的重要性- 天然产物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药物的母体结构来自于天然产物,如阿司匹林等。

- 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天然产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为药物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提供指导。

二、天然产物的结构与性质1. 天然产物的结构- 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包括多糖、生物碱、甾体、萜类化合物等。

- 天然产物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

2. 天然产物的性质- 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

- 天然产物还具有天然的来源、低毒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三、天然产物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 生物合成法- 生物合成法利用生物体内的天然酶系统来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 生物合成法的优点包括体系简单、产物多样性等。

2. 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通过有机合成反应来合成复杂的天然产物化合物,如经典的金属催化反应、串联反应等。

- 化学合成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可控、产物结构可调。

四、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1. 抗菌活性- 天然产物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如β-半乳糖苷酶抑制剂。

- 抗菌活性的研究为抗生素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绪论1.1天然产物化学概述研究对象:天然产物,由动物、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内分离得到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

研究内容:研究天然产物的的提取、分离、结构、性质、功能、结构鉴定、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应用领域:医药、食品、农药、轻工、化工等。

天然产物的存在:差别很大,一个或几个物种,也许很广。

1.2 天然产物分类一、按组成分1.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一般具有碱性,可与酸成盐。

游离生物碱具亲脂性;生物碱盐具亲水性。

2.苷类:为一类经水解后可产生糖和非糖两部分的化合物。

非糖部分叫苷元。

苷具亲水性,苷元具亲脂性。

3.挥发油:为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具有香味或特殊气味的天然药物往往都含有挥发油。

挥发油具亲脂性。

4.糖类:为天然药物中普遍存在的成分类型,包括单糖、低聚糖、多糖。

单糖是糖的基本单位;低聚糖是由2~9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多糖是由10个以上至上千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高聚物。

5.有机酸:广义的有机酸泛指分子中有羧基的化合物。

在植物中多以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盐的形式存在。

按分子大小又分为小分子有机酸和大分子有机酸。

前者极性大,具亲水性;后者极性小,具亲脂性。

6.树脂:为植物组织中树脂道的分泌物。

性脆,受热时先软化而后变为液体,燃烧时发生浓烟并有明火。

树脂具亲脂性。

按结构又分为树脂酸(主要为二萜酸、三萜酸及其衍生物)、树脂醇(分子中具羟基)、树脂烃(为一类结构复杂的含氧中性化合物)类。

7.氨基酸、蛋白质和酶:(1)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的羧酸。

构成蛋白质的多为α-氨基酸。

为亲水性。

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

(2)蛋白质、多肽:蛋白质为二十多种α-氨基酸通过肽键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多肽亦为。

但二者分子量不同,一般将分子量在5×103以下称为多肽,而介于5×103~1×107之间称为蛋白质。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是一门关于天然产物的化学研究,它利用色谱技术、结构鉴定技术、生物活性筛选技术以及其他有机合成技术,去探索自然界中的大量天然物质,发现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催化合成及进行改造,对当前认识进行修正,以建立关于天然产物类别和结构,以及其关于生物功能的规律性的系统理论。

正是由于这些规律性的系统理论,使得天然产物化学家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天然资源,探索其潜在的物质和生物活性及其关系,沿着自然资源保护及医药资源利用的理念,把天然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从而维护和改善人类的健康。

最近,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已经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有效的天然资源,其中包括植物体内的抗疾病物质、动物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海洋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等等。

抗疾病物质是天然产物中最为重要的类别,它们可以作为药物的活性成分,用于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以及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物研究,是目前以及未来现代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还有很多天然产物可以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等方面的应用,这些天然产物可以用色谱技术和结构鉴定技术进行筛选,从而提高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为实现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因此,天然产物化学可以说是一门极具发展前景的学科,它不仅能够有效利用自然界的天然资源,而且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有效的
治疗和预防措施,使得当前的药物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健康美好。

因此,现在和将来,多种类别的天然产物化学家都将埋头苦干,利用各种有机合成技术去探索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大量天然资源,以期研发出更多有效的天然产物,更好的改善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资料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资料

天然产物化学复习资料1、天然产物化学是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的一门科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

2、为了提高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效率,目前人们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以强化溶剂提取率,这些新的方法有植物细胞膜真空破碎法,酶浸渍提取法,超声波强化提取法,微波加热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3、天然产物开发新药的思路:在天然产物中寻找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从中筛选生理活性强、有典型结构的化合物作为模型,并依此模型通过结构改造合成出具有更好效果的药物或农药。

4、苷键构型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酶水解法、Klyne经验公式计算法及核磁共振法。

5、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1、测定样品的物理常数;2、进行检识反应;3、分子式的测定;4、结构分析;5、结构验证。

6、茶碱和可可豆碱的药理作用:茶碱有松弛滑肌、扩张血管和冠状动脉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哮喘等;可可豆碱主要作心脏性水肿病的治疗,作利尿剂,作用持久,刺激性小。

7、用溶剂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时,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

8、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及主要方法是什么?答:1、测定物理常数(熔点、旋光度等);2、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测定分子量,推测出分子式;3、酸水解得到单糖和苷元;4、色谱法确定单糖种类及数量;5、酶解法、NMR法、旋光法确定苷键构型;6、全甲基化甲醇解法确定糖-糖、糖-苷元连接位置;7、缓和酸水解、酶水解及质谱法确定糖-糖连接顺序;8、化学法及光谱法确定苷元结构。

9、生物碱为生物内一类除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及维生素B以外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结构复杂具有生理活性的植物碱。

10、黄酮类化合物是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良药,有强心、扩张冠状血管、抗心律失常、降压、降低血胆固醇、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等作用。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全套pdf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全套pdf

天然产物化学课件全套PDF天然产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提取、分离、鉴定和应用的科学。

本课件全套PDF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天然产物化学知识,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引言天然产物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应用。

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其中许多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因此,天然产物化学在药物研发、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天然产物的来源和分类1. 来源天然产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植物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产物来源,其中包括了草本植物、灌木、树木等。

动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包括海洋生物、昆虫、哺乳动物等。

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等。

2. 分类天然产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分类。

化学结构分类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生物碱、酚类等。

生物活性分类包括抗生素、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

第三部分: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1. 提取提取是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基础步骤,目的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出目标化合物。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

2. 分离分离是将提取液中的目标化合物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的过程。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柱层析、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第四部分:天然产物的鉴定鉴定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测试的过程。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

第五部分:天然产物的应用天然产物在药物研发、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许多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抗炎药物都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得到的。

此外,天然产物还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方面。

第六部分: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未来,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于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同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也将为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操作:在0℃将HCl气体通人萜烯:乙醚 (1:1)混合液中,蒸发乙醚后得结晶物,经抽 滤,分离,少量乙醇洗涤,重结晶得氯化蒎烯, 反应过程应绝对干燥,否则易发生重排反应。 氯化蒎烯用醋酸钠-冰醋酸或氢氧化钠-甲醇混 合液等试剂处理可复原为α-蒎烯。
❖ ②生成亚硝酰氯加成物进行分离 亚硝酰氯(NOCl)用亚硝酸戊酯与浓HCl制得,此法 也适用于含双键的萜烯类化合物的分离,例如:
❖ (2)水蒸气蒸馏法
根据需要,将植物的花、叶、皮、茎、根 等装入蒸馏釜中,通入水蒸气加热,精油 和水蒸气一起蒸出,冷凝后从油水混合物 中分出精油。水蒸气蒸馏法以单萜及倍半 萜提取为主。
❖ (3)溶剂提取法
根据需要,用乙醚、石油醚、乙醇等不同 极性、不同沸点的溶剂,在室温渗漉,蒸 去溶剂得浸膏,进一步处理可得各种萜类 化合物,此法适用于大部分萜的提取。
❖ ④醛酮类萜的分离(部分酮) 醛酮类化合物可与亚硫酸氢钠(40%)生成
沉淀物,分出沉淀物后可用酸或碱复原, 但应注意含双键化合物会有副反应发生:
实验方法:样品的乙醚液加等量饱和NaHSO3。 振荡1~2h,得加成物沉淀,如加成物溶于 水,则用乙醚萃取以除去非醛酮萜。加酸 (草酸或H2SO4)或加碱(Na2CO3)处理,乙醚萃 取,萃取液经洗涤、干燥、浓缩后得产品。
萜类化合物按异戊二烯单位的多少可分为 单萜、二萜、三萜等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下面为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化合物 的实例,其中分别含有2~6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划分。
2、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 2.1萜类化合物的提取 ❖ (1)压榨法
压榨法一般用于柑橘类植物精油的提取,将 果皮直接冷榨,就可获得含有细胞及细胞液 的粗精油,再经离心或过滤,获得精油。 精油中主要含有单萜及倍半萜。
2.2萜类化合物的分离
❖ (1)化学法分离 ❖ ①与卤化氢生成结晶物进行分离 ❖ ②生成亚硝酰氯加成物进行分离 ❖ ③萜醇的分离 ❖ ④醛酮类萜的分离(部分酮)
①与卤化氢生成结晶物进行分离 适用于含双键的萜烯类化合物的分离,此法成本较低。 例如松节油中主要成分a-蒎烯的提取分离:
温度不能高,否则异构化:
具有紫外吸收官能团的最大吸收波长取决
于该共轭体系在分子结构中的化学环境。 例如链状萜类的共轭双键体系在λ max 217~228(ε 15000~25000)处有最大吸收; 共轭双键体系在环内时,则最大吸收波长 出现在λ max 256~265(ε 2500 ~ 10000)处; 当共轭双键有一个在环内时,则最大吸收 波长出现在,: λ max 230~240(ε 13000~ 20000)处。此外共轭双键的碳原子上有无 取代基及共轭双键的数目也会影响最大吸 收波长。紫外光谱的λ max数据除通过直接 测定外,还可用Woodward规则计算
❖ (4)脂浸润法
对热稳定性较差的萜类可用此法提取,如茉莉、 晚香玉等花极不耐热,将花撒在涂有脂肪的板上, 让精油吸入脂肪,再从脂肪中提取。
❖ (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较新的萃取方法,它是利 用超临界流体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附近具有的 特殊性能而进行萃取的一种分离方法。
在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中,超临界CO2是最常用的萃 取剂。超临界CO2能有选择性地提取非极性或弱 极性的物质,对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 不破坏其结构,特别适用于少数名贵植物香料的 萃取。
实验方法:将15mL32%HCl滴加到50g萜烯、 50mL冰醋酸和50g亚硝酰戊酯所组成的冷冻 混合液中,加成物析出,经抽滤,乙醇洗, 丙酮重结晶。用苯胺乙醇溶液可复原。此法 处理后所得萜烯均发生了消旋。
❖ ③萜醇的分离 一般与H3BO3成酯后分二甲酸酐和苯回 流1.5h,加水处理,分出水层用酸处理得邻苯二 甲酸氢酯,再用氢氧化钠-乙醇皂化,加水后用乙 醚萃取,乙醚萃取液经干燥后浓缩,残留物即为 萜醇的混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
第六章 萜类
萜类
❖ 1、概述 ❖ 2、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 3、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 4、单萜化合物 ❖ 5、倍半萜、二萜和二倍半萜化合物 ❖ 6、三萜化合物 ❖ 7、四萜化合物
1、概述
❖ 萜类化合物为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其含氧的 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
❖ 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挥发油、树脂、橡胶及 类胡萝卜素的组分多属于萜类化合物。有些 具有生理活性,如龙脑、山道年、穿心莲内 酯和人参皂苷等。
❖ (2)精密分馏法
组成萜类成分的碳原子一般相差5个,加上双键 数目和含氧官能团的不同,各成分之间沸点有一 定的差异,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可经分馏分离。 精密分馏时,大致在35~70℃,10mmHg蒸馏出 来的是单萜烯类化合物;在70~100℃, 10mmHg蒸馏出来的是单萜含氧类化合物;在 80~110℃,10mmHg蒸馏出来的是倍半萜烯及 含氧类化合物,有时含氧物沸点很高。
3、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 确定萜类化合物结构的主要步骤: ❖ ①定性分析其所含官能团以及所属类别; ❖ ②通过降解确定其碳架并推测官能团所在位
置; ❖ ③结合谱图等推测其结构; ❖ ④通过全合成验证其结构。
3.1波谱法在萜类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 (1)紫外光谱 具有共轭双烯或羰基与双键构成的共轭体系的萜类 化合物,在紫外光区产生吸收,在结构鉴定中有一 定的意义,其他萜类常无紫外吸收,检测时常选择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一般共轭双烯在λmax 215~270(ε2500~30000)有 最大吸收,而含有α,β-不饱和羰基的萜类则在λ max220~250(ε 10000~17500)有最大吸收。
实际上蒸馏时各类化合物不能分离得很清,常呈
交叉情况,可用薄层色谱或气相色谱检验。一般 说来,经精密分馏后有些成分已经纯化,有些成 分需用其他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
❖ (3)色谱分离法
常用吸附剂有中性氧化铝、硅胶等。洗脱 剂有正己烷、石油醚(C6~C10)、含5%乙酸 乙酯的石油醚等。常用显色剂是碘,呈黄 色斑点,方便但灵敏度不高;5%香草醛浓 H2SO4溶液,喷后100~105℃加热显色。 有时精油直接经过色谱即可得纯品,有时 与精密分馏相结合,将某些认为初步已纯 化的馏分合并后,再进行色谱分离,即可 得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