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简介
重庆中山古镇最美莫过于太和梯田

重庆中山古镇最美莫过于太和梯田广袤中国大地,有很多保存较好的古村镇。
这些分布在各地的古村镇,都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我的家乡重庆市江津区,有三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白沙古镇、唐河古镇、中山古镇),中山古镇就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古镇之一。
中山古镇,位于重庆江津与贵州习水、四川合江交界的大山之间。
在这里,起起伏伏的山脉,重重叠叠的山岭,群山覆盖浓密丛林,丛林间小溪奔流,清清溪水滋养山间林木,滋养坡地草丛,滋养梯田禾苗。
黛绿群山,碧绿树林,青绿庄稼,相映相衬,宛如山村百景长廊,美不胜收。
梯田秋色古镇自然景色,最美莫过于太和梯田。
据当地碑文记载,自宋代起,古镇就有农耕劳作。
太和梯田,与南方梯田无异,窄小、弯长、重叠,但走近它,就知建造之艰难。
这里的山体,多为泥夹石地貌,石缝多,泥土松,难蓄水,辟山造田,不知有多难。
为了生存,古镇人用木棍、铁橇、锄头、藤索、箩筐等最原始的工具,移走巨石,填平沟壑,筑起田坎,挑来泥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山脊之间开辟出了层层梯田。
梯田晨曦太和春早造田难,种田也难。
种稻谷需要丰富的水源。
山区坡陡,下雨水自流,天晴沟渠干,要让雨水留住,必须修山平塘蓄水,还要建引水渠。
春耕时节,地冻天寒,农家要挽起裤脚,下到冰冷水田,用铁锄修铲田坎,用钉耙砌上田泥,堵住田坎裂缝,防止田水渗漏。
山区梯田重重叠叠,雨水冲刷下来,田角积满泥堆,如不平整,高处难蓄水,禾苗易受旱。
春耕前,要用泥船把堆积的田泥拖到低处。
梯田窄长弯曲,只能用水牛耕田。
水牛下了田,在狭窄田地里,犁手控制水牛需适时“打转”,否则,耕不到头,转不了弯。
雨季,农家要戴斗笠披蓑衣,顶着暴雨查田水,多了及时排放,如若漫过田坎“打奔网”,一年劳作会全泡汤。
雨停了,及时关住田缺,不让宝贵雨水尽流失。
春耕时节梯田秋色太和梯田距江津城约八十公里。
每年,我要去两三次观梯田美景。
春节过后,蓄满冬水的梯田,如弯弯曲曲的明镜。
初阳升起,山间迷漫薄雾,晨辉映衬之中,高低错落的田坎宛如流畅线条,把亮晶的水面勾勒得多姿多彩。
文化中山-小榄 古镇

中山市下辖有24个镇区,每个镇区都有自己 鲜明的地方特色,比较具有代表性食品特产 有黄圃腊味,咀香园杏仁饼,石岐乳鸽,东 升脆肉鲩,神湾菠萝,民众香蕉等等。中山 著名的景点有孙中山故居,孙文纪念公园,民 众岭南水乡,中山影视城,中山詹园和文化 步行街,其中孙中山故居是国家4A级旅游景 点。而小榄菊花、古镇灯饰,沙溪服装和红 木家具更是世界闻名。
中山的民间艺术也非常丰富,主要代表的有 舞龙狮,扒龙舟,还有民间飘色。这里主要 介绍一下中山民间的飘色文化。 中山飘色文 化源于明末清初的木偶戏,是由经过精心挑 选的童男童女,穿着色彩夺目的戏服饰扮成 历史故事的人物,高高固定在一个色柜的金属 支架上,下面由人扛抬,并辅以乐曲在街上 游行表演,因为五彩斑斓的衣服随风飘动,故 称“”飘色”,整个巡游队伍人数达几千人。
中山人是非常有爱心的,每年都
举办一次慈善万人行,以发扬我 们中山人博爱,创新,包容, 和谐的精神。
文化中山-小榄 古镇
12灯具一班 组长:张永圣 组员:罗志杰 何嘉伟 梁嘉煊 关杰锋
中山历史悠久,古称“香山”。是由于中山 境内的五桂山上奇花异草绽放茂盛,四野飘 香而取名“香山”。孙中山, 香山县翠亨村人。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将香山县易名 为中山县,以纪念这位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 改革开放后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从此中山就 成为了全国唯一以名人名字命名的名人城市。
我们中山的古镇镇是中山市著名的城镇之一, 是中国的灯饰之都,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灯饰都 是从这里出口的,特别是晚上灯壁辉煌的彩灯 四射,非常壮观。
紧邻古镇镇的小榄镇,被誉为“菊城”,因 小榄人喜爱养菊和赏菊,而且每年有举办菊 花欣赏会,用来以花会友。“小榄”菊花已 会被国家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
中山市古镇镇景点

中山市古镇镇景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山市古镇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部,距离中山市区约30公里,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古镇。
古镇镇是中山地区保护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被誉为“南中国明清建筑艺术的最佳实例”,也是中山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古镇镇的景点数不胜数,游客们在此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古镇镇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是古镇风情街。
这条风情街蜿蜒曲折,两旁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色古香的店铺琳琅满目,纷繁花布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漫步在这条街道上,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之中,感受到了古镇镇独特的韵味。
古镇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是革命公园。
这座公园建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面积辽阔,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公园中有许多革命历史纪念碑和雕塑,展示着古镇镇在革命岁月中的英雄事迹和抗日斗争的历史。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山这座英雄之城的光荣历史,缅怀那些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英雄们。
除了以上两个景点,古镇镇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比如天后宫,这座宫殿式建筑是供奉妈祖的神庙,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建筑风格独特。
每年的妈祖诞辰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宗教庆典,吸引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古镇镇还有许多古老的宗教建筑和传统民居,如大佛古寺、兴达古巷等,这些古迹都是古镇镇丰富历史文化的见证。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古镇镇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值得一游。
比如位于古镇镇西北的白鹭湖,这是一片湿地保护区,是候鸟的栖息地,也是众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的家园。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白鹭翩翩起舞的壮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原始美。
古镇镇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景点,还有诸多美食值得一尝。
古镇镇的美食以粤菜为主,深受广东人民和海内外游客的喜爱。
比如古镇镇的老字号小吃店,出品精致,味道鲜美,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粤菜美食,感受古镇镇的独特风味。
古镇镇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丰富的景点和美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广东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广东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中山古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山五桂山旅游度假区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也是中山市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
以下是中山古镇的几个旅游景点:
1. 中山古镇步行街:这是中山古镇最繁华的地方,街道两旁有众多的古建筑、餐饮店、特色商店等,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2. 四方街:这是中山古镇的中心地带,街道呈四方形状,四周是高大的古建筑,街道上有各种小吃摊位和特色商店,是品味当地美食和购物的好地方。
3. 锦江鱼码头:位于中山古镇的西南部,是一个以古建筑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有古朴的码头、青石板铺路和各种饰有古代文化元素的建筑,可以领略到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
4. 梅砂古镇:位于中山古镇的西北部,是中山市最老的古镇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有古老的宅院、水塘和石桥,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古老的氛围。
5. 五桂山:位于中山古镇的东北部,是中山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有青山环绕,风景优美,有许多登山步道和观景台,可以欣赏到中山市的壮丽美景。
以上是中山古镇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
中山故居旅游区介绍

中山故居旅游区介绍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东临珠江口,西靠五桂山,毗邻港澳,距中山市城区约20千米,距广州城区约90千米,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总面积达3.15平方千米。
旅游区涵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和犁头尖山五个核心景区,呈现了孙中山从出生成长到进行革命活动的相关历史遗迹。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遗产。
翠亨村则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保留了许多他出生成长的历史遗迹。
中山城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和思想成果的主题公园。
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则是一处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文化公园。
犁头尖山是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
2016年11月4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被原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景区,成为了中山市首个、广东省第1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东省第一个以文化为品牌的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此外,景区内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景点,例如中山影视城,这是一个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影视城,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貌和文化风情。
还有崖口村和左步村等历史文化村落,这些村落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和文化遗迹,是了解珠三角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推荐:1.翠亨村古建筑群: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这里的古建筑群保留了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孙中山先生成长的历史氛围。
2.中山城:中山城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和思想成果的主题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奋斗的历史。
3.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该公园是一处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文化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
4.犁头尖山:犁头尖山是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孙中山先生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广东省 中山市 古镇镇简介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简介[概况]古镇镇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
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门、佛山市(顺德区)三市的交汇处,毗邻港澳。
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由古镇、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组成,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6.8万人,外来人口超过10万人,历来是外商投资和发展经济贸易合作的理想宝地。
改革开放以来,古镇镇按照“工业立镇,工农商并举”的发展思路,逐步从单一的农业经济镇发展成为区域特色经济明显,以灯饰、花卉苗木两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城镇。
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古镇赢得了各种荣誉,被授予和评为“中国灯饰之都”、“国家文明镇”、“国家卫生镇”、“首届全国投资环境百强乡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广东省首批工业卫星镇”、“省教育强镇”、“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60亿元,人均1.2万美元,首次突破人均1万美元大关;各项税收8.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500元,全市第一;各项存款余额近90亿元。
[灯饰行业] 古镇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十分突出,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占经济总量的95%以上。
目前,古镇镇已形成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全镇已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牌照超万家,超过六成的家庭成为大大小小的企业主。
其中灯饰业是古镇的龙头行业,也是古镇的经济支柱。
从1982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性几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
经过十几年的引导、扶持,古镇镇沿新兴大道形成了十里“灯饰一条街”,共有灯饰铺位1000多家。
2002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照明电器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灯饰之都”荣誉称号,形成了闻名世界的区域性特色经济和较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目前,全镇已登记注册的灯饰厂企五千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
2007年,灯饰业总产值近15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出口创汇6.1亿美元,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山沙溪古镇景点介绍

中山沙溪古镇景点介绍
沙溪古镇是一个好漂亮的地方哦!它有好多古老的房子,都是红红的砖墙,青灰色的瓦片,一看就有好多年啦。
听大人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很热闹的集市,商人们都在这儿做生意,嘻嘻哈哈的。
走在古镇的街上,有很多小巷子,巷子里会听到水声哗啦啦的,因为这里的河水流得好快,像小小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我最喜欢的就是古镇的沙溪河了,河水清清的,水里有小小的船,船上坐着老人和小孩,咿呀咿呀地划船,像是在玩游戏。
还有那些古老的桥呀,桥的旁边有好多小花,好香啊,红红的、黄黄的,蜜蜂都在嗡嗡地飞,忙得很呢!
古镇里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那座很老的庙。
庙里有好多大大的石狮子,狮子看起来好威武哦!我觉得它们好像在守护着这座古镇呢。
哦对了,古镇的街边还有很多卖糖葫芦的小摊,甜甜的,吃上一串,嘴巴里都是甜滋滋的味道,好开心呀!
—— 1。
中山小榄古镇旅游景点

中山小榄古镇旅游景点
中山小榄古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被誉为“中国南方第一古镇”。
以下是该古镇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小榄古街:小榄古镇最有名的景点之一,街道两旁是传统的木质楼房,保留了古代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沿街有众多的小吃摊、茶楼和手工艺店,是游客感受古镇文化的好地方。
2. 忠义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供奉忠义祠主要英雄墨池聚的地方,是中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单晶村:位于小榄古镇北部,是一个以树艺为特色的景点。
这里有大片的竹子和单晶湖,游客可以在竹林中漫步,还可以参观竹林中的艺术作品。
4. 吕洞宾庙:是供奉道教神仙吕洞宾的庙宇,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小榄古镇的旅游名胜之一。
5. 万古山牌坊:建于明清时期,是小榄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由青石砌成,牌坊上刻有“嘉禾牌坊”四个大字,被誉为“小榄
第一坊”。
6. 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小榄古镇举行盛大的庙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庙会上有各种传统表演、游戏、美食等,非常热闹。
以上只是中山小榄古镇的一些旅游景点,古镇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特色,可以让游客领略到古镇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古镇简介
一、古镇概况
中山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地处渝、川、黔三省(市)交界处,北距江津城区57公里,重庆市中区97公里,东距綦江县城35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市区120公里。
古镇融于渝川黔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四川福宝古镇和福宝国家森林公园。
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28亩,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为265米——1442米起伏;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260至300天;镇域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
古镇历史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6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镇辖6个农村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户数9328户,总人口27938人,其中农业人口24756人。
2002年被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被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11月被批准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二、中山古镇素有“商德古镇,民居乐园”的美誉
一是有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
中山古镇老街沿笋溪河而建,全长1586米,有铺面453间;现保存完好1132米,铺面307间。
整街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
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宽3至5米,建筑为穿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还保留了手工印染、手工编织、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称行、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纸火铺、针绣坊等传统手工行业和作坊。
民居建筑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来镇考察,评价古镇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民族特色的山地民居古建筑群,并题:“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保历史文化名镇真实遗存,发展旅游,造福乡泽”。
二是有聚集密度较高的山村古庄园。
镇内著名古庄园有龙塘庄园、枣子坪庄园、白鹤林庄园、朱家嘴庄园、两河口庄园等二十余处,并紧邻西南第一的会龙庄园。
三是有“吴蜀均沾”、“打假”、“木帮公罚”等石碑刻遗存的商德文化。
昔日繁荣的商贸流通,产生了盐帮、马帮、船帮、木帮、
米帮、青山帮、青果帮、水手帮、围腰帮等行业帮派,孕育了世界最早的“WTO规则——吴蜀均沾”,中国较早的“打假公告——禁卖发水米碑”等商业文化,“东方十字架”等生殖文化,“木帮公罚”等行帮文化,“禁止宰杀”、“禁止捕鱼”等环保公约,“醒酒石”等行为规范,“郑氏节孝碑”等道德典范。
四是有唐代宝刹双峰寺为代表的古寺庙20余处。
其中双峰寺、朝源观、玉皇观、飞龙庙、圆通寺、清溪寺、黑神庙最为著名。
双峰寺,位于中山镇南15公里外的白鹤村,原名景德寺,因背靠插旗山上的两座山峰而得名。
碑刻记载,大约建于唐末,在明代和清康熙、道光年间相继维修,五百武僧验证了双峰寺的繁盛。
该寺属于现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复式四合院禅宗寺庙,“上有双峰下有朱羊”是至今流传于江津地区的两大寺庙。
五是有奇山异石相融的自然景观。
1、十里峡谷画廊: 位于中山古镇南部15公里外的峡谷,是6500万年以前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地壳变迁形成的侏罗纪大裂谷,呈南北走向,从贵州绵延至我镇,仅镇域段长20余公里,最低海拔约700米,最高海拔在1422米以上,山体为丹霞地貌,在林溪相间中,溪、瀑、滩、崖、石、洞浑然天成,幽、险、雄、壮、秀集于一身,风光秀丽,景色十分迷人。
2、石天井世外桃源: 位于古镇西北,属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四周悬崖绝壁,中间有数百亩平坦开阔的土地,巨大的山体托起一片人间仙境,大自然造就了牯
牛背、朝天马、石天井、大圆洞、仙鹅抱蛋、何氏悬棺等奇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六是有世纪经典“爱情天梯”的民俗风情。
五十多年前,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引来村民闲言碎语,他们携手私奔海拔1400米的深山,从此远离现代文明。
他们互称“小伙子”和“老妈子”,为让她能安全出行,“小伙子”花了半个世纪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6000级“爱情天梯”。
“50年锲而不舍,六千步生命天梯;爱情不是闲云野鹤,而是生活在悬崖峭壁上不停地开凿与融合。
两万个日月星辰,见证了当代日益稀缺的——经典爱情!”(感动重庆评语)
刘国江和徐朝清的经典爱情故事,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夕阳红》、《讲述》、《家庭》等知名栏目组到我镇摄制并播出,日本、韩国电视台及全国20多家省市级电视台也相继予以报道,在国内外掀起了巨大的影响。
“爱情天梯”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刘国江夫妇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极大地宣传了中山古镇。
古镇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楹联文化、行帮文化和巴人文化历史久远。
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川剧座唱、婚俗表演、打道琴、庙会、灯戏、赛龙舟、烧烟火架、烧火龙、唱山歌、漂河灯、打铁水、爬杆杆、舞狮子、舞龙灯、千米长宴石板糍粑等民俗风情。
三、古镇倍受媒体和社会各届人士关注
中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启动以来,到古镇拍摄制作节目的电视台有:日本、韩国等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天天饮食》、《搜寻天下》、《绵绣梨园》、《新闻三十分》、《夕阳红》、《讲述》、《家庭》等栏目组;台湾、重庆、四川、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深圳、辽宁、陕西、福建、江苏、湖北等地方电视台。
在古镇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梅花档案》(周杰主演)、《龙虎人生》(王志文主演)、《寒夜》(赵文煊、刘涛主演);重庆电视台拍摄了《今夜不设防》、《巴渝人家》、《雾都夜话》等栏目剧《古镇人家》、《人间真情》,纪录片《深山望远》、《桫椤树下》,以及《古镇马娃》、《目击者》等大量电视短剧。
2003年重庆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中山古镇》一书和古镇人文风景名信片一套。
作家、记者每年在《人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今日重庆》、《新女性》等各类刊物上均已发表大量古镇文章数十篇次。
通过光碟、网络、广告、挂历、年画宣传,以及举办摄影展、招商会、研讨会等方式宣传推销古镇,2005年的中山古镇楹联征集活动、“燕山杯”古老龙舟赛活动,2006年、2007年的“千年中山、千米长宴、千人团年”活动,分别得到数十家媒体、网站宣传,古镇知名度美誉度更加提升,基本实现了享
誉国内、名扬海外的目标。
游客纷纷拥来古镇旅游观光,有重庆、四川、北京、上海、台湾、香港等国内客人,也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加纳等地的外国客人。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美术系学生经常入住古镇绘画写生,中国摄影家协会、重庆作家协会等一批知名摄影家、作家也相继到古镇采风。
目前,古镇已成为绘画、摄影、影视基地。
2006年吸引到中山的游客达到了13万人次。
2007年截至8月止,来镇游客已达14万人次。
中山古镇近年来有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内著名画家徐庆平,院士陈祖贵,以及聂力、丁衡高、岳宣义、张德邻、黄镇东、汪洋、王鸿举等领导相继来到古镇考察,并给予了极高评价。
当年,镇东书记称“禁卖发水米碑”是最早的官方打假公告,非常了不起!聂力、丁衡高将军则被古镇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建筑所震撼,临行前特别要求加以悉心呵护,保护好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
去年鸿举市长来考察时更是盛赞古镇为重庆保护最好最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名镇,特别指示要做好消防工作。
各级领导和社会名流对古镇情有独钟,古镇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