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

合集下载

中山古镇乡情作文

中山古镇乡情作文

中山古镇乡情作文
中山,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更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你瞧,中山古镇乡情作文!
我的家乡中山古镇,坐落在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小镇上。

这里不仅历史悠久,更是一处“人间仙境”。

古镇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地方,古老在它拥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街;年轻在于它有许多新开发的景点和新开发的旅游景点。

我最喜欢的是老街上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

街道两旁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这些建筑都是明清时期建起来的,有青砖黛瓦、飞檐翘壁、雕梁画栋等等。

走在古街上,你会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幅画里,一步一步地欣赏着这幅美丽又古老的画卷。

古镇还有许多“网红”景点,如:华光楼、聚星楼、元泰楼等等。

这些景点不仅可以让你领略到古镇文化,还能让你了解到古镇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

古镇不仅风景优美,还有许多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我最喜欢吃的就是“十大碗”了,听名字就觉得很好吃吧?我吃了之后觉得特别好吃。

一碗菜里面有许多菜:青菜、香菇、猪肉等等。

—— 1 —1 —。

写中山古镇的作文

写中山古镇的作文

写中山古镇的作文
《中山古镇》
嘿呀,咱来说说中山古镇!那可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地儿。

记得有一次我去中山古镇玩,走进那古镇街道的时候,就好像一下子穿越回了过去。

那古老的石板路,被人们走得都发亮了,踩上去感觉特别踏实。

两边全是古色古香的店铺,有卖特色小吃的,老远就能闻到那香味,馋得我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在一家小吃店前停了下来,看着老板熟练地做着美食。

那手法,啧啧,真是绝了!我点了一份特色小吃,坐在店前的小板凳上就开吃。

吃第一口,哇,那味道,好吃得我眼睛都亮了。

我一边吃一边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有游客拿着相机这儿拍拍那儿拍拍,还有当地的居民不紧不慢地走着,那场景,特别有生活的味道。

吃完小吃,我又在古镇里溜达,看到那些古老的建筑,上面还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真是让人惊叹古人的智慧和手艺啊!我还好奇地钻进了一条小巷子,里面弯弯曲曲的,感觉很神秘,不知道通向哪里。

我就这么慢悠悠地走着逛着,感觉时间都好像变慢了。

等玩够了,要离开的时候,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心里想着下次还得来中山古镇好好玩一玩。

这就是中山古镇,一个充满了魅力和乐趣的地方,真的很值得大家去逛一逛呀!。

中山市古镇镇景点

中山市古镇镇景点

中山市古镇镇景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山市古镇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部,距离中山市区约30公里,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古镇。

古镇镇是中山地区保护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被誉为“南中国明清建筑艺术的最佳实例”,也是中山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古镇镇的景点数不胜数,游客们在此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古镇镇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是古镇风情街。

这条风情街蜿蜒曲折,两旁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色古香的店铺琳琅满目,纷繁花布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漫步在这条街道上,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之中,感受到了古镇镇独特的韵味。

古镇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是革命公园。

这座公园建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面积辽阔,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公园中有许多革命历史纪念碑和雕塑,展示着古镇镇在革命岁月中的英雄事迹和抗日斗争的历史。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山这座英雄之城的光荣历史,缅怀那些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英雄们。

除了以上两个景点,古镇镇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比如天后宫,这座宫殿式建筑是供奉妈祖的神庙,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建筑风格独特。

每年的妈祖诞辰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宗教庆典,吸引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古镇镇还有许多古老的宗教建筑和传统民居,如大佛古寺、兴达古巷等,这些古迹都是古镇镇丰富历史文化的见证。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古镇镇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值得一游。

比如位于古镇镇西北的白鹭湖,这是一片湿地保护区,是候鸟的栖息地,也是众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的家园。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白鹭翩翩起舞的壮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原始美。

古镇镇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景点,还有诸多美食值得一尝。

古镇镇的美食以粤菜为主,深受广东人民和海内外游客的喜爱。

比如古镇镇的老字号小吃店,出品精致,味道鲜美,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粤菜美食,感受古镇镇的独特风味。

古镇镇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丰富的景点和美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广东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广东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广东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中山古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山五桂山旅游度假区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也是中山市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

以下是中山古镇的几个旅游景点:
1. 中山古镇步行街:这是中山古镇最繁华的地方,街道两旁有众多的古建筑、餐饮店、特色商店等,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2. 四方街:这是中山古镇的中心地带,街道呈四方形状,四周是高大的古建筑,街道上有各种小吃摊位和特色商店,是品味当地美食和购物的好地方。

3. 锦江鱼码头:位于中山古镇的西南部,是一个以古建筑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有古朴的码头、青石板铺路和各种饰有古代文化元素的建筑,可以领略到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

4. 梅砂古镇:位于中山古镇的西北部,是中山市最老的古镇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有古老的宅院、水塘和石桥,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古老的氛围。

5. 五桂山:位于中山古镇的东北部,是中山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有青山环绕,风景优美,有许多登山步道和观景台,可以欣赏到中山市的壮丽美景。

以上是中山古镇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

中山古镇苏广进简介

中山古镇苏广进简介

在南方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小镇,名叫中山古镇。

这个小镇历史悠久,街道两旁的青砖黛瓦似乎都承载着几百年的故事。

今天,我要给你讲讲这个镇上一个叫苏广进的老人。

苏广进是古镇上为数不多的老手艺人之一。

他年轻时学得一手好木匠活,尤其擅长雕刻。

无论是木门上的花纹、屋檐下的飞禽走兽,还是堂屋里的供桌,他总能雕得栩栩如生。

镇上的人们常说,苏师傅的手一碰木头,仿佛就能让它“活”起来。

可惜,时代变迁,古镇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古镇的木雕市场也不如以前热闹了。

苏广进的店铺里渐渐冷清下来。

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手艺,每天清晨他依然起早,拿出雕刻刀,磨好,打理好工具,一头扎进木头的世界中。

一天,镇上来了一个年轻人。

他叫小李,是个摄影师,专门拍摄古镇文化。

他一眼就被苏广进的雕刻吸引住了。

只见苏师傅双眼专注,手法娴熟,木屑在刀下纷纷扬扬,随着刀锋落下,一只栩栩如生的鹤逐渐从木块中显现出来。

小李拍下了这个过程,并写了一篇关于苏广进的文章,发到了网上。

不久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访苏广进的木雕作坊。

— 1 —
他的手艺慢慢在年轻人中间流传开来,许多学徒也闻讯而来,希望能从这位老匠人身上学到一些技艺。

苏广进不仅教他们技艺,还教他们如何热爱和敬畏这门手艺。

他总是笑着说:“雕刻不仅是手艺,更是心里的坚持。

木头有生命,你得有耐心,才能让它开口‘说话’。


就这样,中山古镇因为苏广进的坚持与热情,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人们常说,古镇的魂,就是这些老匠人们用一辈子传承下来的文化与热忱。

— 2 —。

中山古镇的作文

中山古镇的作文

中山古镇的作文篇一《中山古镇:古韵悠长的奇妙之旅》中山古镇,那可是个充满神秘魅力的地方。

一到那儿,仿佛就像穿越回了旧时光。

古镇的街道啊,窄窄的,地面的石板路坑坑洼洼的,这可不是年久失修,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街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就像一群紧密团结的小伙伴。

有卖传统小吃的,那个香味啊,顺着街道就飘啊飘的。

我溜达的时候,就被一家卖麦芽糖的吸引住了。

那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大爷,他面前摆着一大块麦芽糖,色泽诱人。

我看着那麦芽糖,就像小馋猫似的走不动道了。

大爷见我这副模样,笑着说:“小伙子(姑娘),来尝尝。

”我就不客气地拿了一小块,放在嘴里,那甜滋滋的味道,还有那黏牙的感觉,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两边的房屋都有着高高的门槛,房檐上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鸟儿停着。

这房子的木头可都是有年头了,透着一股淡淡的木香。

我走进一家老茶馆,里面坐满了老人。

他们就坐在那些老式的桌椅上,慢悠悠地喝着茶,唠着家常。

那茶壶都是那种很有年代感的,上面还有一些好看的花纹图案。

有个老大爷看到我这个外来客,热情地招呼我坐下,还分给我一杯茶。

那茶的味道有点苦涩,但又带着点回甘,就像这古镇的生活,平淡却又充满韵味。

中山古镇的人们呢,生活节奏慢悠悠的。

我看到一个大妈,坐在自家门口,手里拿着针线,认真地缝补着一件衣服。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就只剩下她手中的针线和衣服。

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古镇就像一本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生活的故事,只要你愿意停留,就能细细品读。

篇二《中山古镇:发现小小的美好》中山古镇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藏满宝藏的地方,每次去都能发现一些新的可爱之处。

刚进古镇,那感觉就很不一样。

天空好像只给古镇开了一扇小窗,阳光只能星星点点地洒下来,街道上于是就有了一片一片的光亮和阴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我在一间小店里看到一个手工制作的小竹篮,那工艺可精致了。

编竹篮的是一个中年大叔,他的手就像有魔法似的。

一根根竹子在他手里听话地变着形状。

我好奇地站在旁边看,大叔一点也不嫌弃我这个旁观者。

平桥区中山古镇作文

平桥区中山古镇作文

平桥区中山古镇作文
有一种美,叫古色古香;有一种美,叫历史文化。

我的家乡平桥区的中山古镇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中山古镇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西南部,西临信阳,南依桐柏,东与新蔡交界。

我们的家乡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素有“小苏州”之称。

说起中山古镇的历史文化,那可是相当悠久呢!
在我家乡有一座古桥,名曰“普济桥”。

这座桥始建于北宋
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它是我国最早的铁索桥之一。

据记载,这座桥是由当时的一位叫卢文台的人所建。

在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又一位叫朱宝桥的人对它进行了大规
模的重修和加固。

这座古桥桥长25米,宽3.2米,高4.6米,
全部由青石砌成。

在古桥两侧各有一条石栏杆,上面刻有“普济桥”三个大字。

桥面上共有十三条石阶供人们上下使用。

这座古庙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

—— 1 —1 —。

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中山古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拥有许多旅游景点。

1. 世纪花园:是中山古镇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美丽的花坛和街头艺人表演等,是游客们品味古镇风情的好去处。

2. 范式园:是一座典型的古代私家园林,有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园内有假山、池塘、游廊等,美不胜收。

3. 志摩中央公园:是中山古镇的中央公园,有大片绿地、湖泊和花坛,是休闲散步和欣赏风景的好地方。

4. 宝墩文化广场:是中山古镇最热闹的地方,有许多小吃摊和商店,可以购物和品尝当地美食。

5. 中山作坊博物馆:展示了中山古镇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工艺制作过程,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制作体验。

6. 十三行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文物和古董,展现了中山古镇的商业繁荣和历史文化。

除了以上景点,中山古镇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庙宇和街道可以游览,如世博仔、南门街等。

整个古镇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传统习俗,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古镇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古镇简介:龙洞场可考历史858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

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8年被重庆市旅游局评为“十大名镇项目”、“十大生态旅游项目”、“十大乡村旅游项目”之一。

历史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黄金周”假期的推行,各地的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异常火爆,仅以龙岩市为例,历年“5.1”黄金周就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6%,实现旅游总收入2.3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8%;新罗、永定、上杭、连城、长汀等地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涌入观光览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但是,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武平县旅游业发展还处于零敲碎打的起步阶段,这与周边兄弟县份旅游市场的热闹场面形成极大反差,也与武平县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二位,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的县情特征极不相称。

随着全县综合实力日益提升,知名度不断提高,群众中山古镇对拥有自己本土“风景区”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主打梁野山“生态牌”的同时,打响中山古镇“文化牌”,对培育武平县旅游产业,将相映成趣、相益得彰。

通过对中山古镇的挖掘、恢复、保护、开发和培育,使中山古镇成为闽西的一个精品景观,成为社会各界认识武平、了解武平、欣赏武平的一个亮丽窗口,这对改善武平形象,改善武平投资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山古镇。

1645年,清军长驱直入,连下连城、上杭各城,所在县官吏望风而降,惟武所中山军民踞城抗清,矢志不降,与清军拼死血战。

1646年9月,历经一年多攻防血战后,中山城终于陷落,惨遭血洗屠城,当时情景可谓哀鸣遍野,血流成河,死难者不下万人,现珍藏于武平县博物馆的“万人缘之坟墓”碑,成为那段悲烈历史的铁证。

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入中山开展革命实践,并与红六军在中山城郊胜利会师,一举横扫驻守城里的吴德隆匪部。

武平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更加风起云涌,武平苏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全国罕见的典型客家“百姓镇”和“客家方言孤岛”——“军家话”。

客家民系自中原辗转迁徙至南方后,大都聚族而居,村落居民多属同宗。

然而在中山古城这人不逾万、户不盈千、方圆不过二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居民却有102姓之多,在全国客家村落实属罕见姓氏奇观。

主要成因是:这个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千年古镇,为客家民系自中原辗转南迁中转站之一;又由于地理位置显要,为三省结合部风云际会之地,历经驻军和战乱,最终形成五湖四海、兼容并蓄的“百姓镇”此一独特奇观。

“百姓镇”盛行姓氏门额氏联,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每逢节庆喜事,各家各姓,均在大门贴上姓氏门额氏联,表达念祖追宗、饮水思源之情。

中山“百姓镇”另一奇特人文景观,就是当年落籍中山的古代官兵使用的方言相沿至今数百年不变,与当地客家方言相行不悖,这就是被语言学家誉为“语言活化石”、客家“方言孤岛”的“军家话”。

三、绚丽多姿的古镇民间文化艺术。

中山素有“汉剧之乡”之称。

早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徽班北上成京剧、南下成汉剧”,当时“荣盛班”等10多个知名戏班陆续南下来闽西演出,并开始在闽西收徒传艺,扎根落户。

从此,中山汉剧就以其超凡的生命力,历经数百年而经久不衰。

中山汉剧秉承西皮、二黄唱腔,兼吸昆曲、高腔和民间小调精华,不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有厚重的中原遗风,被誉为梨园瑰宝、“南国牡丹”。

元霄闹花灯也是中山古镇传统之一,始于明洪武年间,由十八将军从京城带至中山,其最具特色的是花灯大如房子,折纸镂花精美,镂花孔中,飞禽走兽,风光名胜,循环游走更叠,灯下演木偶戏,这种文化现象是中山古镇孤岛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山独特文化遗产之一。

此外,中山木偶戏也久负盛名,“国华堂”是中山第一木偶戏班,多次外出江西等地演出,深受欢迎。

四、绽放光芒的红色革命史。

中山为武平革命发源地之一。

从1929年至1932年,中山上坑先后爆发三次农民暴动,声震周边地区。

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由江西寻乌再次入境武平开展革命根据地建设,由民主方向进军中山城,与红六军在永安桥附近不期而遇,胜利会师,而后分头行动,武平苏区得到恢复巩固。

据中山革命史料记载,朱德军长在征途中餐风宿露,涉水登山,感受风寒,抵达中山城已是大寒大烧,卧病在床,住在实夫别墅左厢房,经中山城名医林鉴春开方拨药,一剂服后,病情好转,寒热皆退,后朱德军长带病上阵,率领红军继续向武平县城进军。

永安桥、实夫别墅、上坑暴动遗址及众多红军标语可作为红色资源加以保护开发。

主建板块1、古镇老街及周边庄园核心景区建设——打造“渝西老年产业园”。

重点是恢复“万寿宫”、“郑家祠堂”、江家码头、清溪县城等人文遗址,建设中山滨河路、游客接待中心、中山古镇中山后街等古镇拓展区;计划今年内开通进入古镇4公里笋河水上游项目;围绕清溪滨河路和古镇两山腰培育“古庄园”群。

2、爱情天梯”及四面山北部景区建设——打造“中国·婚恋苑”。

油化中山场镇至斑竹园,盆溪口至双峰寺20公里公路;以“爱情天梯”为核心,整合“十里峡谷画廊”、黑神庙瀑布群和双峰寺等景点;推出“情侣节”、“金婚节”、“银婚节”等民俗文化活动。

3、石天井及大园洞东部景区建设——打造“古镇森林氧吧”。

充分利用大园洞国家森林公园和石天井世外桃源的资源优势,对中山三合场至穿洞水库的10公里进山公路建设;保留高山原生态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引资打造古镇森林休闲区。

主要景点1、迎恩门。

明朝时期,武所中山先后筑有老城、片月城和新城三座城池,故人们将武所城简称为“三城”。

一弹丸之地筑有三城,举世罕见。

这是因为中山乃闽粤赣边军事重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时设千户所,正千户的官阶比太守还高一级。

这里不受县署管辖,好比独立王国,故有如此规模。

历经“大跃进”和“文革”,中山城池被毁,现仅剩一座“迎恩门”,巍然屹立,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

据考证,明抗倭名将俞大猷在迎恩城门上筑有“读易轩”,日教士子读书击剑。

只可惜“读易轩”后毁于战火,现在城门之上仅遗偌大一个遗址。

2、古街。

从迎恩门延伸而出的700米古街,100多间店铺,是当年武所中山商贾云集、商贸繁华的明证。

古街本身就是武所中山古城一部浓缩的历史。

老屋夹道的古街,难掩其昔日风华,在她身上依稀残存的铅华,依旧散发着远古而诱人的清香。

与古街相连的明代所建迎恩城门及读易轩,更衬映出古街的古典与悠远。

流连于古街,沐浴着中原古风,挨家挨户门上查看姓氏门联,人们的思绪早已神游于千年往事之中,别有一番感受与情趣。

3、永安桥。

此桥为一王姓老夫人乐善好施,嘱其子孙将为其做寿设中山古镇宴的钱用于在此建一座大桥,于清道光10年(公元1810年)建成。

清末著名保台抗日志士、爱国诗人丘逢甲题写“永安桥”和“母命继志”石匾镶嵌于桥的八拱上方。

1930年6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和红六军在永安桥附近胜利会师,然后分头向武平其他地方进发,武平革命斗争从此更加如火如荼。

2006年此桥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相公塔。

位于中山新城外相公寨上,建于明嘉靖辛亥年(1551年)。

塔有七层,呈八角形,高14.7米。

相传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相邀到此登山赏景、吟诗作赋,故名相公塔。

据说当年的风水先生称,距武所中山城东北部(即今武平县城一带)的地形为下山老虎形,这下山老虎正朝武所中山方向而来。

为阻止猛虎南侵,须建七座镇虎塔,称为“七鞭打虎”。

如今物换星移,历经岁月沧桑,七座塔中仅相公塔硕果遗存。

相公塔外形壮观,犹如屹立在相公寨上的一位历史巨人。

5、十里峡谷画廊: 位于中山古镇南部15公里外的峡谷,是6500万年以前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地壳变迁形成的侏罗纪大裂谷,呈南北走向,从贵州绵延至我镇,仅镇域段长20余公里,最低海拔约700米,最高海拔在1442米以上,山体为丹霞地貌,在林溪相间中,溪、瀑、滩、崖、石、洞浑然天成,幽、险、雄、壮、秀集于一身,风光秀丽,景色十分迷人。

6、石天井世外桃源: 位于古镇西南,与永兴镇毗罗相连,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四周悬崖绝壁,中间有数百亩平坦开阔的土地,巨大的山体托起一片人间仙境,大自然造就了牯牛背、朝天马、石天井、大圆洞、仙鹅抱蛋、何氏悬棺等奇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空气清新,气候凉爽。

小溪清澈,环山绕路,淙淙流淌;行走在山上,踏着紫色沙岩铺就的“红地毯”。

穿行在林间溪边,几十个大小起伏的山峰环环相连,组成天然迷宫,让你不识路径,迷失方向;站在牯牛石背上,远眺綦江山脉,重重叠障,宛如万匹天马奔腾,硝烟弥漫,令您叹为观止,不愧为天下一大奇观;置身朝天马山峰下,天马仿佛正引颈嘶叫,飞奔九天,让你有忘却人间一切,恍入世外仙境桃源的感觉。

7、“汀州首富”、“东南钱王”舒经墓。

舒经为明朝正德年间武所中山富商,传有“东南钱王”之美誉,当时汀州知府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汀州首富”。

舒经在世时建有8座坟墓,建筑材料考究,结构精致,规模较为宏大,可惜在“文革”期间大多毁损较为严重,但遗址犹存。

现存中山城郊西山岗等地舒经墓较为完整,关于舒经的种种传说在武平民间数百年来长盛不衰中山古镇。

探寻游览舒经墓,可使游人对明朝时期武平乃至汀州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一种较为直观的感受。

8、朱德军长旧居——实夫别墅。

该别墅位于中山古镇城中村林屋巷,系林氏大富人祖宅,建于19世纪初,门楼的“实夫别墅”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宅内结构复杂,前半部为左右厢房、中间有露天天井,隔一墙屏风,后半部又有一露天天井,左右又是厢房,且厢房结构比前半部复杂,空间更大,这种建筑风格在客家民居中实属罕见,这大概是客家地区最早的别墅建筑。

1930年6月朱毛红军根据楼梯岭会议精神,再次入武活动。

朱德军长因病在实夫别墅后半部左厢房内疗病休养。

9、国民党抗战将领谢肇齐将军故居。

谢肇齐系武平中山城里人,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北伐后,于1930年考取留英。

193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军校(即圣赫斯特军校),为蒋介石麾下少数接受完整西方军事教育之将领。

抗战时期,日军强势攻打贵州独山,重庆震动,战况紧急,谢肇齐率93军参与独山及平塘战役,击溃欲北犯重庆之日军,因此殊功升为国民党中将。

1954年9月至1957年3月任台湾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五任校长。

期间蒋介石长孙蒋孝文在军校就读,因屡次严重违纪、违规,被谢肇齐愤而开除,由此得罪权贵。

蒋介石父子表面不动声色,第二年(1957年3月)却以“匪谍”之罪革职,亦办退役,后在台湾多处任职,1992年移居美国,1995年病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