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PPT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射频功率放大器(黄智伟)-第12章

器/控制器 MAX2205/06/07/08 0.8~2.0 GHz射频功率检测器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12.1 AD8312 50 MHz~3.5 GHz
45 dB射频功率检测器 AD8312是一个射频功率检测器芯片,在低功率测量时具 有很高的灵敏度。其测量频率范围为50 MHz~3.5 GHz;动态 范围为45 dB;信号范围在1.25~224 mV(rms),在输入信号 为1.25~224 mV时,AD8312的输出电压为0~1.2 V;等效功率 范围为-45 dBm~0 dBm;当输入信号频率为50 MHz时,输 入阻抗为3050 Ω∥1.4 pF,输出信号变化率20.25 mV/dB; 当输入信号频率为2.5 GHz时,输入阻抗为400 Ω∥1.03 pF, 输出信号变化率为18.6 mV/dB;电源电压为2.7~5.5 V;电 流消耗为4.2~5.7 mA;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AD8312采用 6-ball 1.0 mm×1.5 mm封装,引脚封装形 式如图12.1.1所示,引脚功能如表12.1.1所列。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图12.1.1 AD8312引脚封装形式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AD8312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12.1.2所示,芯片内部包 含有检测器(DET)和I-V、V-I转换器,偏移补偿(offset compensation),电压基准(band gap reference)等电路。 AD8312的应用电路如图12.1.3所示,应用电路的元件参 数见表12.1.2所示 。
布电路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12.3 AD8317 1 MHz~10.0 GHz 50 dB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12.1 AD8312 50 MHz~3.5 GHz
45 dB射频功率检测器 AD8312是一个射频功率检测器芯片,在低功率测量时具 有很高的灵敏度。其测量频率范围为50 MHz~3.5 GHz;动态 范围为45 dB;信号范围在1.25~224 mV(rms),在输入信号 为1.25~224 mV时,AD8312的输出电压为0~1.2 V;等效功率 范围为-45 dBm~0 dBm;当输入信号频率为50 MHz时,输 入阻抗为3050 Ω∥1.4 pF,输出信号变化率20.25 mV/dB; 当输入信号频率为2.5 GHz时,输入阻抗为400 Ω∥1.03 pF, 输出信号变化率为18.6 mV/dB;电源电压为2.7~5.5 V;电 流消耗为4.2~5.7 mA;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AD8312采用 6-ball 1.0 mm×1.5 mm封装,引脚封装形 式如图12.1.1所示,引脚功能如表12.1.1所列。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图12.1.1 AD8312引脚封装形式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AD8312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12.1.2所示,芯片内部包 含有检测器(DET)和I-V、V-I转换器,偏移补偿(offset compensation),电压基准(band gap reference)等电路。 AD8312的应用电路如图12.1.3所示,应用电路的元件参 数见表12.1.2所示 。
布电路
第12章 射频信号功率检测/控制电路 12.3 AD8317 1 MHz~10.0 GHz 50 dB
射频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性 当
阻 于
抗 一
Z个C反),相因变为压输器出。电
压
与
输
入
电
压
反
相
,
所以
• 传输线变压器在变压器模式工作时,主要作用是在输 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实现阻抗转换、平衡不平衡变换等。 为了使输出电压倒相,2端必须接地(见图3.23b)。 传输线变压器将传输线绕在磁心上,在1~2端有较大 的感抗存在,信号源就不会被短路;同样,4~3端也 有感抗存在,负载也不会被短路。如图3.23c所示,输 入信号和负载分别加在其一次侧的1~2端和二次侧的 3~4端绕组上。其中输入信号加在绕组上的电压为u, 与传输线上的始端电压相同;通过电磁感应,在负载 RL上产生的电压也为u,与传输线终端电压相同。
第7页/共90页
图3.21 T形匹配网络 图3.22 T形网络的分解
第8页/共90页
• 上述π形和T形匹配网络都可以看成L形匹配网络的 串接组合网络,这种L形网络既有阻抗变换作用,又 有阻抗补偿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射频功率放大 器的匹配网络中。
第9页/共90页
3.3.3传输线变压器匹配网络
1 传输线变压器结构与等效电路 • 传输线变压器是将传输线绕在磁环上构成的,传输
线可以采用同轴电缆、带状传输线、双绞线或高强 度的漆包线,磁心采用高频铁氧体磁环(MXO)或镍 锌(NXO)。频率较高时,采用镍锌材料。磁环直径 小的只有几毫米,大的有几十毫米,选择的磁环直 径与功率大小有关,一个15W功率放大器需要采用 直径为10~20mm的磁环。传输线变压器的上限频 率可高达几千兆赫,频率覆盖系数可以达到104。 • 一个1∶1的倒相传输线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3.23所示,采用2根导线(1~2为一根导线,3~4为 另一根导线),内阻为RS的信号源uS连接在1和3始 端,负载RL连接在2和4终端,引脚端2和3接地。
《射频功率放大器》课件第12章

AD8317采用TSSOP-8封装,引脚形式如图12.3.1所示, 其功能如表12.3.1所列。
图12.3.1 AD8317引脚封装形式
AD8317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12.3.2所示,芯片内部包 含有检测器(DET)、放大器、I-V转换器、V-I转换器、增益 偏置、斜率发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电路。
AD8317 应用电路如图12.3.3所示,应用电路元件参数 见表12.3.2所示。
图12.3.3 AD8317 应用电路 (a) 电原理图; (b) 元器件布局图;(c) 印制电路板图
图12.3.3 AD8317 应用电路 (a) 电原理图; (b) 元器件布局图;(c) 印制电路板图
12.4 AD8318 1 MHz~8.0 GHz 60 dB 对数检测器/控制器
12.7 LMV243 50 dB 450 MHz~2.0 GHz 射频发射功率控制器
LMV243是一个射频发射功率控制电路,芯片内部包括 有RF检测器,误差放大器,斜坡式 V/I转换器和输出驱动器。 LMV243输入接口由射频输入、斜坡(RAMP)电压和一个能 够完成关闭/发射使能的数字输入信号组成。当TX-EN为高 电平时,器件将有效工作,或者器件将进入低功耗模式。在 低功耗模式,器件输出呈高阻抗状态(三态)。
在射频功率测量应用电路推荐的输入耦合电路形式如图 12.5.2所示,图12.5.2(a)为差分输入形式,通过1∶4的阻抗 变换器,将50 Ω的信号源匹配到AD8362输入阻抗(差分输入 阻抗为200 Ω);图12.5.2(b)为单端输入形式。
AD8362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12.5.3所示。
图12.5.2 推荐的输入耦合电路形式 (a) 差分输入形式; (b) 单端输入形式
12.5 AD8362 60 dB 50 Hz~2.7 GHz 射频功率检测器
图12.3.1 AD8317引脚封装形式
AD8317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12.3.2所示,芯片内部包 含有检测器(DET)、放大器、I-V转换器、V-I转换器、增益 偏置、斜率发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电路。
AD8317 应用电路如图12.3.3所示,应用电路元件参数 见表12.3.2所示。
图12.3.3 AD8317 应用电路 (a) 电原理图; (b) 元器件布局图;(c) 印制电路板图
图12.3.3 AD8317 应用电路 (a) 电原理图; (b) 元器件布局图;(c) 印制电路板图
12.4 AD8318 1 MHz~8.0 GHz 60 dB 对数检测器/控制器
12.7 LMV243 50 dB 450 MHz~2.0 GHz 射频发射功率控制器
LMV243是一个射频发射功率控制电路,芯片内部包括 有RF检测器,误差放大器,斜坡式 V/I转换器和输出驱动器。 LMV243输入接口由射频输入、斜坡(RAMP)电压和一个能 够完成关闭/发射使能的数字输入信号组成。当TX-EN为高 电平时,器件将有效工作,或者器件将进入低功耗模式。在 低功耗模式,器件输出呈高阻抗状态(三态)。
在射频功率测量应用电路推荐的输入耦合电路形式如图 12.5.2所示,图12.5.2(a)为差分输入形式,通过1∶4的阻抗 变换器,将50 Ω的信号源匹配到AD8362输入阻抗(差分输入 阻抗为200 Ω);图12.5.2(b)为单端输入形式。
AD8362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12.5.3所示。
图12.5.2 推荐的输入耦合电路形式 (a) 差分输入形式; (b) 单端输入形式
12.5 AD8362 60 dB 50 Hz~2.7 GHz 射频功率检测器
精品课件-射频功率放大器(黄智伟)-第6章

AWT921采用SSOP-28封装,引脚端封装形式如图6.1.1所 示,引脚端功能如表6.1.1 所示。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图6.1.1 AWT921引脚端封装形式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AWT921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6.1.2所示,工作在925~ 960 MHz的应用电路的电原理图如图6.1.3所示。
MAX2232与MAX2233的应用电路基本相同,MAX2232和 MAX2233的工作模式与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控制分别如表6.2.2和表6.2.3所示。 MAX2232的应用电路如图6.2.4所示。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6.3 MAX2235 1W 900 MHz 3.6 V
功率放大器 MAX2235是一个低电压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其工 作频率范围为800~1000 MHz;采用2.7~5.5单电源供电;输 出功率为+28 dBm~+32.5 dBm;功率增益为26 dB;自动功 率上升和下降斜率控制,功率控制调节范围为37 dB;PAE为 47%;在低功耗模式时,其电流消耗小于1 μA。 MAX2235采用TSSSOP-20封装,引脚端功能如表6.3.1所示。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图6.2.1 MAX2232/MAX2233引脚封装形式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图6.1.1 AWT921引脚端封装形式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AWT921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6.1.2所示,工作在925~ 960 MHz的应用电路的电原理图如图6.1.3所示。
MAX2232与MAX2233的应用电路基本相同,MAX2232和 MAX2233的工作模式与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控制分别如表6.2.2和表6.2.3所示。 MAX2232的应用电路如图6.2.4所示。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6.3 MAX2235 1W 900 MHz 3.6 V
功率放大器 MAX2235是一个低电压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其工 作频率范围为800~1000 MHz;采用2.7~5.5单电源供电;输 出功率为+28 dBm~+32.5 dBm;功率增益为26 dB;自动功 率上升和下降斜率控制,功率控制调节范围为37 dB;PAE为 47%;在低功耗模式时,其电流消耗小于1 μA。 MAX2235采用TSSSOP-20封装,引脚端功能如表6.3.1所示。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图6.2.1 MAX2232/MAX2233引脚封装形式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6章 150~960 MHz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射频功率放大器》课件第2章

图2.3.3 MMG3003NT1工作在3.4~3.6 GHz的应用电路 (a) 工作在3.4~3.6 GHz频率范围的电原理图; (b) 元器件布局图
2.4 MMG3005NT1 400~2400 MHz功率放大器
MMG3005NT1 是一个A类、宽带、小信号、高线性的 晶体管放大器芯片。其输入、输出内部匹配为50 Ω;工作频 率范围为400~2400 MHz;输出功率(P1 dB)为30 dBm;小 信号增益为15 dB; 输出三阶截点为48 dBm (@2140 MHz); 噪声系数为6 dB; 电源电压为5 V; 电流消耗为500 mA。
MMG3003NT1 是一个A类、宽带、小信号、高线性的 晶体管放大器芯片。其输入、输出内部匹配为50 Ω;工作频 率范围为40~3600 MHz;输出功率(P1 dB)为24 dBm;小 信号增益为19.3~20 dB;输出三阶截点为40.5 dBm(@900 MHz);噪声系数为 4 dB;电源电压为6.2 V;电流消耗为 160~205 mA。
6.0 GHz功率放大器
MMG3007/08/09/10/11/12/13NT1 是一种A类、宽带、小 信号、高线性的晶体管放大器芯片。其输入、输出内部匹配 为50 Ω,工作频率范围为0~6 GHz。
MMG3007 NT1输出功率(P1 dB)为16 dBm;小信号增益 为18~19 dB;输出三阶截点为30 dBm(@900 MHz);噪声 系数为3.8 dB;电源电压为5 V; 电流消耗为39~55 mA。
MMG3007/08/09/10/11/12/13NT1采用SOT-89(CASE 1514-01,STYLE 1)封装(见图2.2.1),引脚端1为射频输入端, 引脚端2为接地端,引脚端3为功率放大器输出和直流电源端。
《射频功率放大器》课件第8章

HPMX-3002的内部结构如图8.3.2所示,芯片内包含三 级放大器,其中二级放大器的增益是可调整的。
HPMX-3002 构成的900 MHz放大器电路如图8.3.3所示。 HPMX-3002的测试电路图和印制板如图8.3.4所示。
图8.3.2 HPMX-3002的内部结构
图8.3.3 HPMX-3002构成的900 MHz放大器电路
图8.5.1 MGA83563引脚封装形式
图8.5.2 MGA83563的内部结构
1. MGA83563应用电路的设计步骤 MGA83563在芯片上已有部分的RF阻抗匹配和集成的偏置控制电路, 简化了使用这个器件的难度,设计步骤如下: 步骤1 选择级间电感。 MGA83563的第1级FET的漏极连接到引脚端1,连接电路如图8.5.3 所示。电源电压VD通过电感线圈L2连接在漏极上,电感线圈连接电源 端被电容器旁路到地。这个级间电感线圈用来完成在第1级放大器和第2 级放大器之间的匹配。电感线圈L2的值取决于MGA83563的工作频率, 电感L2的值也与印制电路板的材料、厚度和RF电路的版面设计有关, L2的数值可以根据工作频率从图8.5.4的图表中选择,图8.5.4中L2的数值 已经考虑了应用电路PCB图版面设计等的相关因素。
图8.4.2 MAX2430工作在800~1000 MHz的典型应用电路 (a) 电原理图; (b) 元器件布局图(PwrQSOP-16封装);
(c) 印制电路板(焊接面); (d) 印制电路板(元器件面); (e) 印制电路板(接地板)
射频输出端(RFOUT,引脚端9)需要连接一个到VCC的外 部RF扼流圈电感和一个阻抗匹配网络,该网络由串联电感 (包括片内寄生电感5 nH)、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组成,以实 现外部负载阻抗与内部输出阻抗(约为15 Ω)的匹配。CO和 CSH用来调谐最大输出功率。
HPMX-3002 构成的900 MHz放大器电路如图8.3.3所示。 HPMX-3002的测试电路图和印制板如图8.3.4所示。
图8.3.2 HPMX-3002的内部结构
图8.3.3 HPMX-3002构成的900 MHz放大器电路
图8.5.1 MGA83563引脚封装形式
图8.5.2 MGA83563的内部结构
1. MGA83563应用电路的设计步骤 MGA83563在芯片上已有部分的RF阻抗匹配和集成的偏置控制电路, 简化了使用这个器件的难度,设计步骤如下: 步骤1 选择级间电感。 MGA83563的第1级FET的漏极连接到引脚端1,连接电路如图8.5.3 所示。电源电压VD通过电感线圈L2连接在漏极上,电感线圈连接电源 端被电容器旁路到地。这个级间电感线圈用来完成在第1级放大器和第2 级放大器之间的匹配。电感线圈L2的值取决于MGA83563的工作频率, 电感L2的值也与印制电路板的材料、厚度和RF电路的版面设计有关, L2的数值可以根据工作频率从图8.5.4的图表中选择,图8.5.4中L2的数值 已经考虑了应用电路PCB图版面设计等的相关因素。
图8.4.2 MAX2430工作在800~1000 MHz的典型应用电路 (a) 电原理图; (b) 元器件布局图(PwrQSOP-16封装);
(c) 印制电路板(焊接面); (d) 印制电路板(元器件面); (e) 印制电路板(接地板)
射频输出端(RFOUT,引脚端9)需要连接一个到VCC的外 部RF扼流圈电感和一个阻抗匹配网络,该网络由串联电感 (包括片内寄生电感5 nH)、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组成,以实 现外部负载阻抗与内部输出阻抗(约为15 Ω)的匹配。CO和 CSH用来调谐最大输出功率。
《射频放大器的设计》PPT课件

k
1
S11
2
S22
2
2
1
2 S12 S21
且
S11 S22 S12 S21 1
放大器的稳定措施:
1.通常在输入、输出回路中增设阻尼电阻 (串联或并联);
2.选合适参数的放大器件; 3.选择合理的工作点; 4.正确选择组成谐振电路的L/C值关系
(串联:L高,Q高;并联:C高,Q高)。
第六章 射频放大器的设计
6.1 射频放大器的特性指标和基本构成
1. RF放大器的基本构成:
2.特性指标
(1) 增益:
• : 转换功率增益
GT负载吸收的功率 信号源共 Nhomakorabea匹配时的输入功率
(1 L 2 ) S21 2 (1 S 2 ) (1 S11S )(1 S22L ) S21 S12 L S
3.微带放大器电路形式
• 实际各线长:
L1 l1 g
L2 l2 g
L3 l3 g L4 l4 g
另外,其它匹配形式:S11(或S22)先消去对应阻抗的虚部,
再将剩下的实部经
线转换成Z0值。
g
4
4.偏置注入网络:
(1)若微带线匹配网络应用短路短截线,则可以直 接将直流偏置从短路线的交流短路点注入。
感谢下 载
(2)若微带线匹配网络中不应用短路短截线, 则直流偏置必须经过 短路线注入。
g
4
6.3宽带RF放大器
• 1.频率补偿匹配:
• 原理:在放大器的输入或输出端口引入适当的 失配,用于补偿S参数的频率特性。
• 方法:
•
(1)输入端选频匹配,并且匹配网络的Q
值较小,带相对较宽;同时,输出端口采用纯电
精品课件-射频功率放大器(黄智伟)-第10章

第10章 无线局域网(WLAN)功率放大器电路 AWL6153的引脚端1、10为电源电压输入端,引脚端2为射 频信号输入端,引脚端8为射频信号输出端,引脚端3、6、7、 9为接地端,引脚端4为空脚,引脚端5为基准电压输入端,当 VREF被下拉到0 V时,芯片工作在低功耗模式。 AWL6153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10.1.1所示,芯片内部包 含有3级放大器电路、匹配电路和偏置电路。AWL6153的应用 电路如图10.1.2所示。
第10章 无线局域网(WLAN)功率放大器电路 图10.2.2 AWL9224应用电路
第10章 无线局域网(WLAN)功率放大器电路 10.3 AWL9924 2.4/5.0 GHz 802.11a/b/
g WLAN 功率放大器 AWL9924是一个适合2.4/5.0 GHz 802.11a/b/g WLAN的功 率放大器模块。其输入、输出端口内部匹配为50 Ω;电源电 压为+3.3 V;线性功率增益在2.4 GHz时为32 dB,在5.0 GHz 时为35 dB;采用IEEE 802.11a、64 QAM调制,数据传输速率 为54 Mb/s 时,输出功率为+19 dBm;采用IEEE 802.11g、64 QAM 调制,数据传输速率为54 Mb/s时,输出功率为+20 dBm; 邻近信道功率抑制(ACPR)为-40~-55 dBc;具有温度补偿 的线性功率检测器;采用LPCC-24封表形式,封装尺寸为4 mm×4 mm×0.9 mm。
第10章 无线局域网(WLAN)功率放大器电路
AWL9224引脚端1、3、4、9、10、12、15、25(裸露焊盘) 为接地端;引脚端2为射频信号输入端,AC耦合,内部匹配到 50 Ω;引脚端5为偏置电路电源电压;引脚端6(VPC)为功率放 大器功率控制引脚端,推荐采用开关控制模式,当VPC为0 V时, 功率放大器完全关断,当VPC为+3.3 V时,功率放大器输出最 大功率;引脚端7为功率检测器偏置端;引脚端8为功率检测器 输出端,DC耦合;引脚端11功率放大器输出端,AC耦合,内 部匹配到50 Ω;引脚端13为电源电压,第3级功率放大器偏 置;引脚端14为电源电压,第2级功率放大器偏置;引脚端16 为电源电压,第1级功率放大器偏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放大电路的负载,通常采用调谐回路,因此称之为 谐振放大电路。这种放大电路对于频率靠近谐振频率的信号, 有较大的放大倍数;对于频率远离谐振频率的信号予以抑制。 所以,谐振放大电路不仅有放大作用,而且还起着选频(或滤 波)的作用。这类放大电路属于窄带放大器。
和低频放大电路一样,谐振放大电路也分为小信号放大 和大信号放大两大类。其中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多用于接收 机,作为高频和中频电压放大;后者作为高频谐振功率放大 电路,多用于发射机,主要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 率。
本节主要内容: 丙类放大器工作原理 工作状态分析 性能分析
一. 工作原理:
LC回路为匹配 网络,它们与外 接电阻共同组成 并联谐振回路。
2-1
2-1
为了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UBB应设置在
功率管的截止区。
为了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UBB应设置
在功率管的截止区。
基极回路的电压为:
ube UBB ui (t)
放大器的集电极效率 c (Collection efficiency)
就是来评价这种转换能力的性能指标:
c
Po PD
Po Po Pc
二. 功率管的运用特性
在功放中,往往选 择不同的静态工作 点,使功放运用在 特性不同的区段上, 来实现甲,乙,丙, 丁等不同运用状态。 在输入余弦波激励 下,集电极输出电流
因此导通角 决定了 c , Po
θ 70 ~ 80时,ηc , Po 较大。
三、工作状态
2-2
假设一:谐振回路具有理想滤波特性,其上只能产 生基波分量; 假设二:功率管的特性用输入和输出静态特性曲线 表示,其高频效应可忽略。
动态线(Dynimic Line):
根据ube和uce的值在以ube为参变量的输出特性曲线 上找出对应的动态点和由此确定的ic值并画出ic的波形。
n 次谐振阻抗:
Z ( j)
Rp
1 2QL (n 1)2
二. 性能分析 (近似分析)
假设:谐振回路具有理想滤波特性。只产生基 波电压,其他分量忽略不计。
ube U BB Uim cost
uce UCC Ucm cost
谐振电阻:
Rp
U cm Ic1
直流功率: PD Ucc Ic0 0 IcmUcc
其中,动态点的连线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线。
A点:t ,ic 0 ,uCE UCC Ucm cos
B点:t 0 ,uBE UBB Uim ,uCE UCC Ucm
C点:t ,ic 0 ,uCE UCC Ucm cos
2-2
直线AB、BC动态特性曲线
•当A2点处于临界区称为临界(Critical)状态 •当A1点处于放大区称为欠压(Undervoltage)状态 •当A3点处于饱和区称为过压(Overvoltage)状态
iC 的波形不同:
管子的运用状态不同,相应的最大集电极效率也
就不同。假定管子集电极电流为iC,电压为uCE。
则
PC
1
2
iCuCEdt
1
2
iCuCEdt
为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导通角,iC导通时间越小,
PC就越低。
丙类效率最高。
§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Resonate Power Amplifier)
I c1
I
cm
sin (1
cos cos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cm 1( )
… …
Icn
Icm
2sin n 2nsin cos n n (n2 1)(1 cos )
Icmn ( )
n ( ) —— n次谐波的分解系数
集电极谐振回路阻抗为:
Z(
j)
1
Rp
j
2QL
o o
谐振时,即 o 时。阻抗最大。谐振阻抗为Rp。
UBB Uim cosot
ube
U D时,
cos
UD UBB U im
UBB , 或Uim ,
集电极的电流为余弦脉冲,iC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余弦脉冲的幅值:
Icm gm (Ubema x UD ) gm (UBB Uim UD )
gmUim
(1
UD UBB Uim
)
gmUim
输出功率:
Po
1 2 UcmIc1
1 2
1U
cm
I
cm
1 2
I
R 2
c1 p
其中
I I
c0
0 cm
I I
c1
1 cm
损耗功率: P P P
C
D
o
集电极效率:
c
Po PD
令集电极电源电压利用系数:
Po
1 2
U
CC1 I cm
U cm
U CC
c
1 2
U
CC1Icm
UCC0 Icm
1 1 2 0
一.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要求:
在原理上,它与其它放大器一样,都是在输入信 号的作用下,将直流电源的直流功率转换为输出信 号的功率。但是,它们在性能要求和器件运用特性 上都是不同的。 ➢ 安全 ➢ 高功率 ➢ 不失真(或失真在允许范围内)
功放是能量转换器。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直流电源提供的直 流功率PD中,一部分被转换为输出信号功率Po(Output signal power),其余部分消耗在功率管中,成为功率管的耗散功率 Pc ( Power Dissipation),即管耗。
(1
cos
)
余弦脉冲的表达式:
ic
gm (ube 0
UD)
ube U D ube U D
(1
Icm
cos
)
(c
ost
c
os
)
ube U D
0
ube U D
i I I cos t I cos 2 t
C
C0
C1
0
C2
0
Ic0
I
cm
s in (1
cos cos )
Icm0 ( )
第2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 (RF Power Amplifier)
2.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2.3 丁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2.4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2.5 功率合成技术
§2.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 本节主要内容: ❖ 甲、乙、丙类放大器 ❖ 放大器工作效率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采用频率响应很宽的传输线变压器 作负载,可以工作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
谐振回路具有选频特性,它是构成高频谐振放大电路、正 弦波振荡电路及各种选频电路的基础。
一般谐振回路由电感L与电容C并联或者串联构成。采用 LC谐振回路作选频网络,可以从输入信号中选出有用信号同 时抑制无用信号;也可以将其用于移相网络、相频转换网络; 此外,LC谐振回路还可以组成阻抗变换电路用于级间耦合和 阻抗匹配。因此,LC谐振回路是高频电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
和低频放大电路一样,谐振放大电路也分为小信号放大 和大信号放大两大类。其中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多用于接收 机,作为高频和中频电压放大;后者作为高频谐振功率放大 电路,多用于发射机,主要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 率。
本节主要内容: 丙类放大器工作原理 工作状态分析 性能分析
一. 工作原理:
LC回路为匹配 网络,它们与外 接电阻共同组成 并联谐振回路。
2-1
2-1
为了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UBB应设置在
功率管的截止区。
为了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UBB应设置
在功率管的截止区。
基极回路的电压为:
ube UBB ui (t)
放大器的集电极效率 c (Collection efficiency)
就是来评价这种转换能力的性能指标:
c
Po PD
Po Po Pc
二. 功率管的运用特性
在功放中,往往选 择不同的静态工作 点,使功放运用在 特性不同的区段上, 来实现甲,乙,丙, 丁等不同运用状态。 在输入余弦波激励 下,集电极输出电流
因此导通角 决定了 c , Po
θ 70 ~ 80时,ηc , Po 较大。
三、工作状态
2-2
假设一:谐振回路具有理想滤波特性,其上只能产 生基波分量; 假设二:功率管的特性用输入和输出静态特性曲线 表示,其高频效应可忽略。
动态线(Dynimic Line):
根据ube和uce的值在以ube为参变量的输出特性曲线 上找出对应的动态点和由此确定的ic值并画出ic的波形。
n 次谐振阻抗:
Z ( j)
Rp
1 2QL (n 1)2
二. 性能分析 (近似分析)
假设:谐振回路具有理想滤波特性。只产生基 波电压,其他分量忽略不计。
ube U BB Uim cost
uce UCC Ucm cost
谐振电阻:
Rp
U cm Ic1
直流功率: PD Ucc Ic0 0 IcmUcc
其中,动态点的连线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线。
A点:t ,ic 0 ,uCE UCC Ucm cos
B点:t 0 ,uBE UBB Uim ,uCE UCC Ucm
C点:t ,ic 0 ,uCE UCC Ucm cos
2-2
直线AB、BC动态特性曲线
•当A2点处于临界区称为临界(Critical)状态 •当A1点处于放大区称为欠压(Undervoltage)状态 •当A3点处于饱和区称为过压(Overvoltage)状态
iC 的波形不同:
管子的运用状态不同,相应的最大集电极效率也
就不同。假定管子集电极电流为iC,电压为uCE。
则
PC
1
2
iCuCEdt
1
2
iCuCEdt
为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导通角,iC导通时间越小,
PC就越低。
丙类效率最高。
§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Resonate Power Amplifier)
I c1
I
cm
sin (1
cos cos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cm 1( )
… …
Icn
Icm
2sin n 2nsin cos n n (n2 1)(1 cos )
Icmn ( )
n ( ) —— n次谐波的分解系数
集电极谐振回路阻抗为:
Z(
j)
1
Rp
j
2QL
o o
谐振时,即 o 时。阻抗最大。谐振阻抗为Rp。
UBB Uim cosot
ube
U D时,
cos
UD UBB U im
UBB , 或Uim ,
集电极的电流为余弦脉冲,iC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余弦脉冲的幅值:
Icm gm (Ubema x UD ) gm (UBB Uim UD )
gmUim
(1
UD UBB Uim
)
gmUim
输出功率:
Po
1 2 UcmIc1
1 2
1U
cm
I
cm
1 2
I
R 2
c1 p
其中
I I
c0
0 cm
I I
c1
1 cm
损耗功率: P P P
C
D
o
集电极效率:
c
Po PD
令集电极电源电压利用系数:
Po
1 2
U
CC1 I cm
U cm
U CC
c
1 2
U
CC1Icm
UCC0 Icm
1 1 2 0
一.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要求:
在原理上,它与其它放大器一样,都是在输入信 号的作用下,将直流电源的直流功率转换为输出信 号的功率。但是,它们在性能要求和器件运用特性 上都是不同的。 ➢ 安全 ➢ 高功率 ➢ 不失真(或失真在允许范围内)
功放是能量转换器。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直流电源提供的直 流功率PD中,一部分被转换为输出信号功率Po(Output signal power),其余部分消耗在功率管中,成为功率管的耗散功率 Pc ( Power Dissipation),即管耗。
(1
cos
)
余弦脉冲的表达式:
ic
gm (ube 0
UD)
ube U D ube U D
(1
Icm
cos
)
(c
ost
c
os
)
ube U D
0
ube U D
i I I cos t I cos 2 t
C
C0
C1
0
C2
0
Ic0
I
cm
s in (1
cos cos )
Icm0 ( )
第2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 (RF Power Amplifier)
2.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2.3 丁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2.4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2.5 功率合成技术
§2.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 本节主要内容: ❖ 甲、乙、丙类放大器 ❖ 放大器工作效率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采用频率响应很宽的传输线变压器 作负载,可以工作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
谐振回路具有选频特性,它是构成高频谐振放大电路、正 弦波振荡电路及各种选频电路的基础。
一般谐振回路由电感L与电容C并联或者串联构成。采用 LC谐振回路作选频网络,可以从输入信号中选出有用信号同 时抑制无用信号;也可以将其用于移相网络、相频转换网络; 此外,LC谐振回路还可以组成阻抗变换电路用于级间耦合和 阻抗匹配。因此,LC谐振回路是高频电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