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明园防渗工程看决策主体如何影响公共决策-

从圆明园防渗工程看决策主体如何影响公共决策-
从圆明园防渗工程看决策主体如何影响公共决策-

案例11: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决策者与监督者——圆明园防渗事件

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决策者与监督者——圆明园防渗事件 案例摘要:2005年3月,兰州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圆明园参观时发现,圆明园的湖底居然被铺上了一层塑料薄膜,他担心这将会造成圆明园的生态恶化。事件被曝光后,圆明园管理处进行了解释,理由是为了节约水,而对湖底进行了防渗处理。圆明圆在湖底铺设塑料薄膜的做法被曝光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什么圆明园的一项防渗工程,居然引来了这么多的关注?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工程呢? 背景简介: 圆明园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瑰宝,是一段民族历史的记录,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它是一个特定的符号。当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俞孔坚看到这些塑料薄膜已经铺在了圆明园的湖底时,研究了多年环境保护的他,感到非常痛惜。俞教授认为,铺上这个水就不往下渗了,水跟土壤的关系没有了,此举将对圆明园的固有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大量的水将无法进入地下,必将导致生态严重恶化。 代管者是否有权决定“国宝”命运: 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要恢复圆明园原有“山形水系”,再现当年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美景,确非易事。但作为圆明园的代管者,圆明园管理处是否有权擅自决定“国宝”命运?这种做法是否能够重现圆明园的风采?对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应该遵循“重建昔日辉煌”还是“保持遗址现状”的原则,不是某个管理者所能决定的,这个持续多年的争论,随着防渗工程的争论再度凸现出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延芳指出,文物价值和文物美在于历史原创性。圆明园的历史原创性更在于废墟悲凉的沧桑感。他认为,现在进行的修复与遗址公园的精神不符。正如很多专家指出的,圆明园是国家的公园,还是企业的公园?是遗址公园,还是商业公园?在其基本功能定位尚未争论清楚的时候,代管者就擅自对圆明园实施改造,是否有欠妥当? 圆明园防渗工程破坏生态: 俞孔坚说,环评报告明确表示,圆明园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而且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水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以及文物遗址的“不可逆”的破坏。报告明确指出,“现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后续工程改造所带来的损失是由于工程没有按程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造成的”,并且因为“工程大部分已经建设完成,影响了环境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给环境影响评价造成了极大困难”。 环评报告同时指出,在目前“防渗膜”已经基本铺设完毕的前提下,“全部撤除防渗膜对土层的翻动会对湖泊生态系统再次造成破坏,并有可能错过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最佳时期”。对此,李迪华教授认为,为了减少损失和尽快恢复圆明园的生态环境,经过严格论证后,使用防渗膜“也可以是一种选择”。而俞孔坚教授在承认目前撤除防渗膜“可能对环境影响更大”后,坚决认为要撤除防渗膜:“不拆除就意味着对违法行为的默许,是对潜在的违法行为的怂恿!”此外,俞孔坚强调,环评报告只是针对“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的,既不是对整个圆明园整治工程的评价,更没有将圆明园遗址的文物价值包含进去,“是不全面的”。 报告书指出,“防渗工程对部分湖岸堆石进行了水泥勾缝等防渗处理,由于工艺比较粗糙,而且与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堆石工艺相违背,将导致湖岸美学价值的降低”。报告书同时称:“湖岸堆石是否构成文物,尚需要文物保护部门进行研究和认证,这已超出本环评报告的任务范畴”。对此,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崔海亭表示:“防渗工程对生态环境和文物的影响,恰恰是它的薄弱环节,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环评报告提及不多”。李迪华则认为,“即使环评报告在技术上100%支持防渗工程,也不能成为圆明园大规模改造工程,包括大量砍伐林灌和湖岸翻新等的理由和借口”。

圆明园环评_结论与建议

15 结论与建议 15.1 结论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为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包括绮春园、福海和长春园。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是在事先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开工建设的,且大部分工程已经建设完成,被依法责令停工,广受社会关注。本环评工作是在限定时间内,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的补办,具有高度的特殊性、复杂性、紧迫性与敏感性,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广度和深度上远超越了同等规模的建设项目。 评价单位在详细收集和分析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项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调查、监测、试验和模拟,对工程的环境影响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评价,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5.1.1 总体结论 (1)为了防止圆明园生态系统的退化,保障遗址公园发挥基本规划功能,在目前北京市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圆明园必须采取综合的节水与补水措施。 (2)圆明园座落于清河古河道上,防止过度渗漏是节水措施之一。但必须结合地质条件、节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进行比较选择,决定防渗的具体形式。圆明园缺少对湖底防渗工程合理性的充分论证。圆明园内的绮春园湖底为 1.5~2.0m厚的粘土层,天然防渗能力较强,不采取人工措施即能基本满足防渗要求;福海之下的沉积地层以砂砾石层为主,但其上的部分区域有厚约0.3~0.6m的底泥层,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综合考虑水域功能,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长春园直接座落于砂砾石层之上,各湖底泥层厚度较小,加之近年来大部分时间处于干涸状态,原有底泥部分沙化,导致抗渗能力进一步降低,渗漏严重,需要实施有效的防渗措施。

(3)目前没有使用复合土工膜防渗材料产生环境毒性的报道,但其综合环境友好性低于天然防渗材料。考虑到圆明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遗址公园的特殊性,应该优先采用相适宜的防渗材料和措施。  (4)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了水生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目前,工程大部分已经建设完成,影响了环境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给环境影响评价造成了极大困难。现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后续工程改造所带来的损失是由于工程没有按程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造成的。 (5)圆明园防渗工程大部分已经完工的现实,造成社会、经济、环境多个目标的相互矛盾,必须实施多目标综合决策。该工程的改进方案,以防渗工程实施现状为基础,以“实事求是,因湖制宜,全面统筹,整体优化”为原则,兼顾短期影响和长期效果,综合考虑工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环评推荐综合改进方案。 15.1.2 大气和声环境影响 (1)项目区域附近大气污染物以PM10为主,其次为SO2和NO2。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冬季SO2、CO、PM10日均浓度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超标,主要是由于冬季采暖及气象条件所致;PM10春季出现超标现象,可能主要是由于沙尘天气所致;其余季节各污染物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2)项目区域由于受到圆明园东路、圆明园西路、五环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夜间噪声较高,长春园东侧厂界处超标;昼间各测点噪声排放均符合相应标准。 15.1.3 防渗材料性能及其环境影响 (1)圆明园防渗工程所用的防渗材料为聚乙烯土工膜与聚酯纤维构成的复合土工膜,在湖底缺氧、蔽光、温度相对恒定以及无强酸强碱苛刻环境的铺设条件下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根据材料老化试验结果保守估计其稳定寿命可达30~50年甚至更长; (2)圆明园防渗材料在稳定寿命内,由于降解或者溶出而向环境释放物质的量是可忽略的;即使高聚材料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微量的降解或者溶

圆明园防渗工程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精)

圆明园防渗工程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去年的圆明园防渗工程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该不该铺设防渗膜以及铺设后究竟有没有生态危害。我想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引起争论, 冷静下来分析的话, 它本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进步现象。设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几年前, 恐怕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这个事情本身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 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方面分析, 圆明园这次事情的出现, 在一定意义上讲有其必然性。在英文文献里有“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这么个词组, 讲的是“环境治理” 或“环境治道”问题,它说的是针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在环境政策的设 定、形成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市民 (包括 NGO/NPO以及地方自治体等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各自所起的作用, 在此姑且称其为环境治理框架中的角色行为。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 (Stakeholder Theory,在环境治道过程中, 单靠政府的方针政策, 甚至市场以至技术上的措施是不够的, 而是更加强调行政部门(代表政府,有时是多头平级或上下多级政府、经营管理者(有时是分离的、市民(具有环保意识以至专家学者(包括各个专业的,它涉及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等各个关系主体价值判断的交织、碰撞与磨合。在这里,政府与市场只是提供一种平台,以另外一种身份来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以达成相互之间的对话、协作和理解。拿这次圆明园的事情 来看,我们缺少这种“闭锁环”或者尚没有形成“链条” ,缺少事前的“酝酿”过程。因此,在各种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即使避免了“这次事件” , “下一次事件”接着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具体操作“事件”的管理者、导致“事件”发生的经营者,出于管理便 利和经营成本的考虑,追求“效益”和“效率”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放在“平台”上去“碰撞” , 也许就要修正原有的方案或目标了。事实上,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这种环境治理的运营机制。 第二, 从科学原理上讲, 人们在对待自然环境类景观的修复和管理时, 首先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或者说认识尚不到位。恢复生态学里有个词组叫

圆明园环评_改进方案与环境对策措施

10 改进方案与环境对策措施 作为历史上以水景园为特征的皇家古典园林,水系曾是圆明园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的功能载体。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时代动荡和自然变迁,圆明园水体逐步萎缩。自上世纪70年代末启动整治工程以来,在圆明园遗址规划的指导下,山形水系恢复工作得以全面展开。 近年来,北京市干旱少雨的气候,以及不断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圆明园水域蒸发量和下渗量加剧,在补水紧张的情况下,圆明园出现了部分湖面干涸,水域面积不断减小的局面。为了防止圆明园生态系统的恶化和退化,保障遗址公园发挥基本规划功能,在目前北京市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圆明园必须采取综合节水与补水措施。 10.1 环境影响综合评估 圆明园座落在清河古河道上,局部潜水含水层相对封闭。潜水含水层通过上、下游径流和微弱越流交换,与周边地下水发生水力联系。由于受到连续干旱和局部地下水开采的影响,区内地下水位自1997年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导致圆明园区地表水的渗漏量增大。圆明园不同湖泊之下的地层渗透性具有较大差异性,绮春园粘性土层的渗透性较低,渗透系数10-5cm/s左右;福海和长春园区中砂砾石地层渗透性强,渗透系数为10-1~10-3cm/s。防渗工程实施前,若不考虑区域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圆明园东部湖水最大渗漏量为363.4万m3/a。若考虑现状区域潜水水位持续下降,圆明园东部全部采用土工膜防渗,湖水年渗漏量为48.5万m3,圆明园区的潜水位以每年0.11~0.12m速度下降。 圆明园各水体的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差异,在相同的外界扰动情况下,长春园的水体水质较为敏感,而福海的水质则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在长春园水质水量维护中,应尽可能以更高的标准构建其底栖和水生生态系统,并强化水体交换。铺设防渗膜阻碍了天然地层中地下水的下渗过程,在一定水量补给条件下,容易在防渗膜上部的底泥中出现营养物质和盐分的积累,从而加大水质恶化的风险。圆明园东部防渗工程的水体受TN、TP的影响较为显著,防渗工程实施后,

人工湖为什么做防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越来越重视,加之我国历来有“依山傍水”的家居理念,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现在人们需要一个幽雅的环境来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居住要求,现在新建小区都规划设计了大面积人工湖等水系,扩大了绿化面积,因此产生的绿化用水和人工湖用水也成为小区日常维护的费用中最让人头痛的问题。 由于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人均用水量只有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用水量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五分之一,俄罗斯的七分之一,加拿大的五十分之一,被列为世界13个主要贫水国之一。加之人工湖不做防水渗漏需补水量大,用水成本高;怎样节约人工湖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流失,节约维护成本就成了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并对小区进行了雨污分流,将雨水收集起来作为绿化用水和人工湖的补水。可这两个环节也都涉及到严重的渗漏问题,为了保持人工湖等水系统能保持正常水位,减少人工湖补水费用,做好人工湖防渗工作就成为我们的首选,也是不得不选的最佳方案。 对于我们有些专家,在圆明园防渗项目中所说的“人工湖防渗减少地下水飞补充加剧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周围植物的水分供给”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考虑到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我想他们忘记了我们人工湖水系水的来源,目前我国大部分人工湖水系的水源除了很少部分是利用雨水和中水回用之外,大部分是靠买水供给,圆明园的来水水库不是无限制供给,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人工湖水系做了防渗,即使所有人工湖都不做防渗,地下水位下降也不会因此而好转,而我们将面对的是干枯的人工湖水系,或者花更多的钱去购买高价位地下来补充,这就等于我们地下水一个地方提起来再从另一个地方灌入地下一样。我们为何不想办法把它蓄存起来,为我们居住环境发挥它应有的功效呢?与其让它匆忙的成为人工水系闪电般的过客,为何不能让它多停留下来美化我们的环境,节约环境维护成本呢?人工水系有了足够的水才能让我们的生态景观保持平衡。不敢想象我们成天面对着一个干枯甚至湖底裂着口子的人工水系会是怎样的心情,所以做好人工湖防渗对我们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做好人工水系的防渗减少了人工水系与生产灌溉用水的矛盾,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节约了我们的维护成本。 福州驰久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以产品(防渗膜、HDPE防渗膜、土工膜、土工布、防水毯、排水板、土工格栅、排水网)等土工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主。 福州驰久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应用范围: 1 、环保,环卫(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有毒有害物处理场,危险品仓库,工业废弃物,建筑及爆破垃圾等)

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综述-北大未名BBS

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综述 客观事件综述: 圆明园自2004年底开始挖掘湖底淤泥,防渗漏工程从2005年2月16日开始,现在圆明园全部湖底的防渗漏塑料膜已基本铺好,整个工程接近尾声。这种白色的防渗层由一层稍厚的塑料膜和一层软膜组合而成。据工人介绍,塑料膜是起到防渗漏的作用,而附在上面的白色软膜,是为了在施工时防止塑料膜被石块等硬物破坏。施工时,先用挖掘机将湖底的淤泥挖出,铺好塑料膜后再用大约有1米厚的土层掩埋,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这种防渗的塑料膜宽6米,长50米,每卷的价格大约是3000余元,总花费约1.5亿元。据园方称圆明园的湖底是砂石质,加之目前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特别容易渗水,测算显示年渗水量为250多万立方米。平水年里,圆明园湖泊缺水540多万立方米,偏枯水和枯水年更加严重,圆明园每年都要从玉泉河补3次水,总量多达数百万立方米,目前从玉泉河引水每吨1.3元,一年的补水花费就是几百万元,但就是这样,圆明园水面还是经常干涸,这两年干涸的最长时间竟长达7个月,此次全部水域防渗处理后,每年可减少渗漏损失150.79万立方米。 3月31日市环保局对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调查后初步认定,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未按国家相关法律做任何环评报告,也未通过市环保局的环保审批。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未经环保审批并获得环保许可证的工程将被强制停工或取缔。按照规定,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内的建设且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必须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环保总局进行审批。但圆明园湖底防渗项目未报批, 4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做出决定,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停止施工,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并将于下周组织专家论证会。1日下午4时,圆明园管理处已正式接到环保总局的通知,要求其补办《环境评估报告》。事实上施工仍未完全停止圆明园湖底防渗膜铺设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只是在进行最后的河道清淤工作,计划五一放水。 两种意见和观点: 专家的反对: 1 如果湖底防渗完成,过去300多年所形成的植物、动物、水生物共存的生态链条将遭到破坏,这对北京北部的生态都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圆明园河湖是整个园林生态系统的命脉,土壤生物、昆虫、两栖动物,鱼、虫等浮游动物和荷花、芦苇、藻类,以及岸边的花草树木等数百种生物都赖其生存,而经过湖底防渗,人为地阻隔了它们之间的天然联系。目前的防渗做得非常严密,势必导致岸边和山上更加干旱,需要引更多的水岁对植被进行浇灌,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经济上并不划算。而且,由于没有了水体循环,塑料膜之下土壤中的生物将会大量被憋死,生态系统将被毁掉。还有,圆明园的设计者之所以留下许多石头缝,一方面是考虑湖与山的水循环,而且这些石头缝是许多水生物的栖息场所,这些水生物与湖里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还能净化水环境——现在沿岸全部用水泥勾缝,将加剧整个水生态的破坏。 2圆明园的湖水渗漏是圆明园、北大、清华一带海淀区生态环境的救命水,也有利于北京市的生态环保。这种渗漏是有益的和必需的。 3作为具有国际声誉的园林遗址,圆明园的“自然水系”是审美价值的关键所在,把“真

环保总局:圆明园防渗工程违法 13日公众听证

备受媒体关注的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该不该停建,日前终于有了正式的说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有关负责人日前明确表示,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至今未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该立即停止建设,充分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依法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据4月1日《法制日报》报道)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天向新闻界通报,国家环保总局将于4月13日上午9时举行听证会,就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听取专家、社会团体、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举行公众听证会。 潘岳指出,圆明园湖底防渗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未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即擅自开工建设,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违法工程,必须立即停建,并依法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 潘岳说,本次听证会将以完全向社会公开的形式在国家环保总局办公楼举行。任何热心环保事业、关心圆明园遗址命运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公告申请参加听证会,提出意见和证据,表达心愿,贡献智慧。项目单位和利害关系人可以在听证会上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潘岳指出,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参与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重要体现。环境保护要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就必须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行政许可法》和《环境保护行政听政许可暂行办法》的规定,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前,可以举行听证,征求有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圆明园湖底防渗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直接关系到圆明园遗址公园生态环境和人文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团体对此存在不同意见。国家环保总局依据有关法规举行听证会,就是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证决策民主化。 潘岳指出,圆明园曾是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明,记录着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对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珍贵文化遗产,北京市民关注,全国人民关注,环保部门更应责无旁贷,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要通过科学论证,不仅要确保不会对园内及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破坏,同时也要

【MPA教学案例】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主体——透视圆明园防渗事件

【MPA教学案例】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主体 ——透视圆明园防渗事件 圆明园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瑰宝,是一段民族历史的记录,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它是一个特定的符号。但是,从2005年4月初开始,圆明园里的灌木遭到了人为的砍伐和破坏。而在这起砍伐灌木事件发生之前,圆明园就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5年3月,兰州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圆明园参观时发现,圆明园湖底居然被铺上了一层塑料薄膜,他担心这将会造成圆明园的生态恶化。事件被曝光后,圆明园管理处进行了解释,理由是为了节约水,而对湖底进行了防渗处理。 圆明园在湖底铺设塑料薄膜的做法被曝光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什么圆明园的一项防渗工程,居然引来了这么多的关注?这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工程呢? 当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俞孔坚看到这些塑料薄膜已经铺在了圆明园的湖底时,研究了多年环境保护的他,感到非常痛惜。俞教授认为,铺上这个水就不往下渗了,水跟土壤的关系没有了,此举将对圆明园的固有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大量的水将无法进入地下,必将导致生态严重恶化。那么,为什么这些塑料薄膜会被铺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的湖底呢?这种薄膜真的能够像俞孔坚教授所说的那样会隔绝水与土壤吗? 这些薄膜的生产厂家——山东宏祥化纤集团的总经理张吉和表示:光用这个膜就完全隔离了地下跟地上。对于自己产品的防渗性能,张吉和非常自信:“这种膜不仅防渗效果好,而且使用寿命很长,最少有100年的寿命。”这种防渗薄膜是由一层塑料布和一层化学纤维组成,防渗性好,不易老化,确实是个不错的东西。可是这种不错的材料,如果铺在圆明园,造成的却很可能是一场毁灭生态的灾难。那么,是谁把这些薄膜铺在了圆明园的湖底呢? 与山东宏祥化纤集团签订防渗膜买卖合同的是北京市京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参与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两家施工单位,除了这家京水公司(曾经是北京市水务局的下属公司)以外,还有一家叫北京市海淀区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曾经是海淀区水务局的下属公司)。事实上,这两家公司并不是第一次拿到圆明园的工程。在圆明园管理处的官方网站“圆明园大事 记”中,2003年10月13日,三家施工单位拿下了圆明园西部清淤工程,这三家单位中就有京水公司和海淀区水利水电工程公司。那么,圆明园的这些工程有没有履行规定的招投标程序?相关部门有没有进行监督呢?答案无从得知。 据北京市京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就是做湖底防渗的,一共1100万元,38万平方米,主要原材料是土工膜(防渗膜)。按照京水公司与山东宏祥化纤集团签订的买卖合同,每平方米防渗膜的价格是7.2元,目前京水公司只购买 了10万平方米,总价是72万元;山东宏祥化纤集团透露,他们与京水公司曾约定购买40万平方米的防渗膜,总价大约 是280万元左右。对于湖底防渗工程来说,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这种防渗膜。那么造价1100万元的防渗工程,最主要的材料费只占1/4,剩下的800多万元究竟又做什么用呢?京水公司拒绝回答这些疑问。虽然在很多工程中,施工单位如何施工、如何使用工程款是商业机密,但圆明园的这些工程却不同,不仅因为它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因为它的工程款,绝大部分是政府掏的,所以圆明园里的工程应该经过科学论证,应该成为一个严格监管下的阳光工程。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圆明园铺设防渗膜被无意中发现了,这才给了公众质疑和听证的机会。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圆明园第一次铺设防渗膜,早在2003年的时候,它就在公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铺在了圆明园的湖岸里。如果不是偶然发现,这个秘密直到现在还不会被外人所知。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会吃惊,因为圆明园不是某个管理部门或某人的,而是人民的圆明园。可现在看来,圆明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还发生过多少不为人所知的事情,都难以考究,似乎圆明园仅仅只是它的行政管理者的圆明园,和普通人无关。 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要恢复圆明园原有“山形水系”,再现当年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美景,确非易事。但作为圆明园的代管者,圆明园管理处是否有权擅自决定“国宝”的命运?这种做法是否能够重现圆明园的风采?对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应该遵循“重建昔日辉煌”还是“保持遗址现状”的原则,不是某个管理者所能决定的,这个持续多年的争论,随着防渗工程的争论再度凸显出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延芳指出,文物价值和文物美在于历史原创性。圆明园的历史原创性更在于废墟悲凉的沧桑感。他认为,现在进行的修复与遗址公园的精神不符。正如很多专家指出的,圆明园是国家的公园,还是企业的公园?是遗址公园,还是商业公园?在其基本功能定位尚未争论清楚的时候,代管者就擅自对圆明园实施改造,是否有欠妥当? 一片激烈的争议声中,圆明园防渗工程停工。而此时,在湖底铺设防渗膜的工作已接近尾声。一切似乎都太晚了。在专业人士先后从生态保护和文物保护角度对防渗工程提出质疑后,这一工程是怎样被决策出来的,成为争论的又一个焦点,也是这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圆明园管理者称,工程上马前经过了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市海淀区水利局十几位专家的论证,承认项目开工前忽视了环境影响评估这个环节,并称防渗也是无奈之举。“为什么当时的专家论证结果和现在的专家质疑声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一位市民问道,“当时的专家论证会是否有走过场的嫌疑?参与论证的专家是否 有‘御用’之嫌?”至于圆明园管理者对程序的“忽略”,更是引发了各界一片质疑。在圆明园这样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一项耗资3000万元的“宏伟”工程,居然疏忽了报批手续,到底应该指责管理者的无知,还是其中另有隐情?对此,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事实上,没有履行环境影响评估报批手续的绝非圆明园一家。通过圆明园这一事件,足见目前建设单位环境意识之淡漠,也揭示出管理体制的重大欠缺。 随着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争论的持续升温,这项未预先进行环境评估的争议工程被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 停。2005年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就社会广泛关注的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举行公开听证。这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环保总局首次举行的公众听证会。这次听证会共邀请了73名代表参加听证,其中包括圆明园管理处、市环保局、市规划局等在内的22个相关单位、15名专家和32名各界代表。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11岁。既有知名专家学者,也有普通市民与下岗职工;既有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有各民间社团的代表;既有圆明园附近的居民,也有千里之外赶来的热心群众。参会代表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观点激烈交锋。历时近4个半小时的听证会围绕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定位问题,湖底防渗工程对土壤、地下水及周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圆明园作为历史人文景观和遗址公园应该如何修复和保护等问题展开。尽管圆明园管理处及少数专家坚持认为,防渗工程是一项保护生态的节水工程,但主张拆除湖底防渗膜的声音更加强大。专家们纷纷为如何了结这一工程献计献策,中水回用、缩减水域面积,可为圆明园节约用水;而在湖底铺设适当数量的排水井,则可一定程度地解决湖底渗漏的问题。在这场听证会上,湖底防渗膜是否拆除虽无定论,但圆明园管理处已作出承诺,将尽快补交环评报告。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等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环评报告书报上来后,环保总局一定抓紧时间进行审查,依照法律迅速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资料来源:王骚、王达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案例分析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机关进行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和行政权限划分等方面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其主要特征有约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其内容主要包括各种环境资源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相互关系、各种环境资源行政管理

从圆明园防渗工程谈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

哭泣之园 ——从圆明园防渗工程谈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 引言: 当今社会,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大家都在一窝蜂似的追逐于利益。这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凡事都有个利弊,有个取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就茫然做出选择的人,反而更让我不屑,因为他们活在盲从中,浑浑噩噩的…… 但是人类真是太“聪明”了,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脑中灵光一闪就做出了一个决定:铤而走险,做到真正的见利忘义!这是事实,大家都知道,平民、官员、国家领导们都心里清楚……但是他们真的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吗?你觉得呢? 正文: 当无数人为了利益而抢红了眼时,一些让人悲愤的事情发生了……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事件的前前后后。 2005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这天下午,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在游览圆明园时偶然目睹到一幕骇人的情景:圆明园2200多亩湖底正在进行的铺设防渗膜的“宏伟工程”,几十台挖掘机正在疯狂地破坏着圆明园的景观,所有湖底被挖开,然后铺满了大片白色塑料,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据现场的工人们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湖水渗漏。但是其职业的直觉让他感到对圆明园的天然湖底进行如此严密的全部防渗处理无异为圆明园“掘墓”。他认为:“圆明园的水系是圆明园的‘命根子’,破坏圆明园的水系则是要圆明园的‘命’!”他立即打电话给人民日报,此事件在经过多家媒体披露之后,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湖底铺设一布一膜防止下渗 在张正春教授揭出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之前,就已经专家和媒体对此事件进行的关注:地球纵观环境教育中心的李皓博士在春节前就已注意到此问题。据她介绍,她在陪海外的朋友参观圆明园时发现了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湖底防渗工程。同时,在去年12月中旬的《北京青年报》对圆明园进行湖底防渗工程之前抽干湖底水,造成大量鱼类和河蚌死亡做了相关报道,题目为《圆明园福海干涸导致河蚌及成群小鱼干死》。 3月31日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被叫停。国家环保总局表示,该工程未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该立即停止建设,依法补办环评审批手续。 4月13日,在媒体和社会上一直对于圆明园防渗工程炒作了半月之后,此事件的第一次公众听证会在北京环保总局进行,与会的代表分为两派相对而坐,对于圆明园防渗工程展开了激烈的争辩,让这场争论达到了高潮。 5月17日,国家环保总局对外宣布,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环评单位已经确定。清华大学已与圆明园管理处达成环评委托协议,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事件的争论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5月25日,北京市政府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回应圆明园事件。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副区长于军、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针对圆明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表示将根据《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合理、合法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圆明园防渗工程环境质量评估

1 总论 1.1 项目由来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地处北京市海淀区,最初兴建于1709年。历史上的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三园统称圆明园,共占地350公顷,建筑景群百余处。圆明园是“以水为纲”,“以木为本”的水景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的杰作,在中国及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极其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一片废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再遭劫难。圆明园遗址历经百年沧桑,虽屡遭残毁破坏,但全园山形水系仍保持了基本的原貌,大部分建筑基址仍在。大水法石龛和远瀛观残柱成为圆明园遗址的形象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圆明园的保护和整治工作逐步得到重视。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成立;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将圆明园确定为遗址公园;1988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同年9月29日和2001年12月13日,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复《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2002年3月28日,《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发布,同年9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均给予高度重视。 《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性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圆明园遗址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见证,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以保护遗址为主体的公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功能: ? 具有参观凭吊、教育后人不忘国耻,热爱世界和平、国际友好交往的的教育功能;

圆明园——北京水系的“弃儿”

圆明园——北京水系的“弃儿” [议宣] 于 2005-05-20 15:09:53上贴 本文试图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圆明园的防渗工程问题,而不是从《环评法》的角度来评论这一工程是否违规的问题。 实际上,国家环保总局只是从行政的角度来管理工程是否违规国家环保总局关心的应该只是“程序公正”问题,至于圆明园防渗工程是否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那是专业环评机构的科学论证问题,是“实体公正”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并不意味着工程就一定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国家环保总局的职责也不应对“实体公正”有什么倾向性意见。(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国家环保总局好像还没有这样的意见。)所以说,各专业环评机构完全没必要顾及“叫停”的社会舆论,只有明确区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才能打破现有僵局。 下面就言归正传,开始具体的分析。 只有真正弄清造成圆明园今日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才能进一步谈防渗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我要论证的是:圆明园——北京水系的“弃儿” 一,湿地与大运河 大家都知道,北京历史上的气候完全不象今天这样干旱,至少到清末为止,圆明园地区还是一片很好的“湿地”环境。 那么,造成今天北京严重缺水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人认为,除了解放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发展之外,北京水系的变迁最能说明问题。也许您不相信,破坏北京湿地环境最早的“祸首”就是著名于世的京杭大运河。 在人们大面积垦荒,向荒地要粮的那个年代,治理沼泽或湿地的办法是什么?——放水。只要在沼泽或湿地的下游疏通河道,很快就会排干积水。 北京3040年的建城史,也是一部治水史。当然了,比京杭大运河更早的,也许还要追溯到早在战国时期,燕国就治理了房山一带的督亢灌区。相传荆轲刺秦王时,作为礼物呈献的图,画的就是那块地肥水清的沃土。 隋炀帝以洛阳为中枢。向南、向北挖的运河。向北的运河,已到北京的西南。但是江南漕运,名义是直抵大都,其实只能到通县,然后改由陆路入城。陆路运输比水路运输贵得太多。奏折云:劳民伤财耗资颇巨,运费六万缗,等等。于是想挖河。挖河不是新招儿,元代之前,金朝就在打这个主意。也是从城里挖到通县。截过高粱河,白莲潭水,水势小而缓,载舟迟迟。拟改永定河,地势高峻,水流浑浊。当时水渠来自高梁河及白莲潭(相当后代的积水潭)清水,流量很小。好在这还是打北京水系下游的主意,对北京影响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