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x线片投射技巧
口腔X线片投照技术

X射线在口腔诊断中的运用
31
口腔X线投照技术
头颅侧位片 目的:头影测量 方法:通过头颅定
位架,用左右耳塞、眶 点指针固定在眼耳平面 与地面平行的位置上。
X射线在口腔诊断中的运用
32
口腔X线投照技术
头颅CT及三维重建
X射线在口腔诊断中的运用
33
口腔X线投照技术 锥形束CT(CBCT)
X射线在口腔诊断中的运用
穿过人体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 将显示出不同密度的阴影。根据阴影浓淡的对比,结合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和病 理诊断,即可判断人体某一部分是否正常。于是,X射线诊断技术便成了世界上 最早应用的非刨伤性的内脏检查技术。
二、X射线治疗 X射线应用于治疗,主要依据其生物效应,应用不同能量的X射线对人体病
7
口腔X线投照技术
(1)牙体硬组织病变: 浅龋:①不易发现的龋,
如牙颈部、邻面龋等。②不 能确定是否有龋坏,如探针 勾不住的龋面、邻接粗糙面 和放下粗糙面。③无形态缺 损的早期龋的诊断有困难时。
X射线在口腔诊断中的运用
8
口腔X线投照技术
中龋: ①确定龋坏的程度和
龋坏的范围。 ②检查补料下面的情
况,如有无继发性龋坏。 ③邻面龋坏深度与牙
方法:胶片长轴与头失状面平行,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咬住 胶片,X线中心线向足侧65°对准鼻尖。
下颌前部牙合片
30
下颌横断牙合片
口腔X线投照技术
华氏位片(water’s 华特位、鼻 颏位)
目的:额、筛、上颌窦, 鼻腔、上颌骨、颧骨、颧弓、 下颌喙突在上颌与颧弓之间的 位置关系、颌间间隙。
方法:外耳道口上缘与外 眦的连线(听眦线)与胶片成 37°角。
口腔x线检查口腔X线拍摄方法及判读

在目前的临床之中运用X片可进行更好的诊断。
下颌的X线片的拍摄一般比较简单只要让球头对准要进行诊断的牙齿拍摄都易取得良好的拍片效果。
下颌的第三磨牙的拍摄只要找到下颌角,然后让球头对准拍摄即可。
下颌时牙片横放贴在牙槽脊,边缘要露出颌面10mm,下颌牙片的放置一般是(1-2-1-2)一张。
两侧3各单独一张。
(4-5-4-5)各一张。
(6-7-6-7)各一张。
上颌同样的放置。
当然如果有第三磨牙的话就是(6-8-6-8)。
上颌牙片的拍摄是难点尤其是上颌的磨牙的拍摄很多初学者很是困惑。
我在此讲下各人的经验:(6-7-6-7)球头放在颧骨的下缘部位(4-5-4-5)对准颧骨前方。
(3—3)投射在侧鼻翼1-1对准鼻尖点。
2-2投射在鼻尖和侧鼻翼的中点处。
书本上要求前牙区投射时牙片要竖放,但是常出现影像拉长现象。
(我各人认为横放更好些并且一般都能拍到1-2-1-2的影像)投照前牙时牙片要超出切缘7mm。
(医.学全.在线)出现影像拉长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缩短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
注意:如x线片看到牙槽嵴高度虽已降低,但吸收的边缘整齐,骨嵴顶端致密呈白线状,骨小梁致密且排列整齐,则表明牙槽骨的破坏已停止或修复。
投射时候球头中线和牙片距离20mm。
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足侧倾斜,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头侧倾斜。
牙片的分类:根尖片,牙合片,牙合翼片。
根尖片的使用在临床上使用更为普遍。
正常牙片牙片又称根尖片,它可以显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等牙体硬组织、牙髓软组织和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等牙周组织的组织结构情况。
正常牙片的组织结构情况如下:1.牙釉质被覆在牙冠的牙本质表面,属人体中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X线片上影像密度最高。
牙釉质在后牙牙合面、前牙切缘最厚,由牙合面和切缘向侧方至牙颈部逐渐变薄,终止于牙颈部。
2.牙本质矿物质含量较釉质少,x线影像的密度稍低于牙釉质。
牙科x片的小技巧讲解

上颌后牙X光拍摄的难点的原因分析:大家一直比较困惑的是上颌后牙的拍摄,总拍不好,一直怀疑是否是机器的问题。
我认为难点在于:A:我们人体的脸部肌肉密度非常大,颌骨的密度每个人的发达程度也不一样,人的面部侧方轮廓是有直面型,凸面型,凹面型,甚至有不规则型的。
即使X光机器上有标准的刻度,但球管对面部的哪个投照体表标志会牙科拍片的影响因素:一个牙片的拍摄成功固然与拍摄的每一个步骤,甚至是机器的性能,电压,温度相关联。
但我认为成功的是更准确点呢?心里却是茫然的。
拍摄后牙的厚度,比我们手掌的最厚部位还要厚3分之一呢!B:牙科胶片固定于上颌后部的舌腭面,很多人咽部较为敏感,轻微的刺激就会恶心,流口水,咽部易感,影响拍摄。
如果以上操作不正确,则尤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片子的质量!关键在于:A:三个位置:1 头位(体位)是否正确?2:片位是否正确?3:X光的投照角度位置是否正确?B:两个角度心里要有两个角度的具体概念:垂直角度与平分角度C:曝光时间的选择与控制D;X光的摆放和固定E:暗室或者明室的洗片技术(牙科投照假象线。
)我认为操作的核心是怎么寻找球管相对应的面部的体表标志?上颌11:鼻尖上颌22:鼻尖与鼻翼连线的中点上颌33:鼻翼上颌45:瞳孔线做一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上颌5678:外眼角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颧骨下缘约一个横指,相当于1厘米处)下颌为:下颌下缘上1厘米处的假象相对应的牙齿位置上(牙科拍摄常用的连接线!!)(这是我高速的同事业余所画的习作,借来用下。
)(上颌前牙的拍摄示意草图。
球管是对鼻尖的!)附图如下:上颌磨牙拍摄示意(上颌后牙的X光胶片放置摆放的部位分解!这是从1990年中期统编的口腔本科教材翻拍下来的,我自己总是画不好。
见笑了,诸位!)患者的位置:患者坐于X光机椅子上,坐直,枕部靠在头托上,使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听鼻线与地面平行胶片的放置位置:用普通3X4厘米牙科胶片,放置于上颌磨牙的舌腭面,胶片的短轴与上颌7的牙体长轴平行,胶片的边缘超出磨牙下10毫米左右,(留出边缘的目的是为了使胶片有良好的对比度,避免牙齿图像超出胶片。
口腔颌面部x线投照技术

2010年口腔助理口腔颌面外科学辅导精华:口腔颌面部x线投照技术X线片为目前口腔医学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检查方法,包括口内片和口外片两大类。
口腔颌面部常用普通造影检查包括唾液腺造影、颞下颌关节造影以及血管瘤瘤腔造影等。
(一)口内片临床常用的口内片有根尖片(牙片)、牙合翼片、牙合片三种。
1.根尖片为口腔科临床最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用于检查牙、牙周及根尖周病变。
根尖片胶片尺寸为3cm×4cm;投照技术有两种:分角线技术及平行技术。
分角线技术应用较早,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持片器和定位投照装置。
但由于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部垂直以及距胶片距离不同的组织放大率不同,故所拍摄的牙齿往往失真、变形,特别是拍摄多根牙时。
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减少X线图像变形,因而拍摄出的图像可以较准确、真实地显示牙及牙周组织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但这种技术需使用专用持片器和定位投照装置,操作较复杂。
目前,分角线技术在国内应用最为普遍。
使用根尖片分角线技术投照时,X线中心线需要倾斜一定角度。
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之间的角度为垂直角度,应尽量呈直角投照。
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水平角度,应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平行,以避免牙影像重叠。
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原理是使X线胶片与牙长轴平行放置,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
这种投照方法所产生的牙变形最小。
2.牙合翼片所用胶片是由根尖片改制而成。
根尖片的长轴中线处(投照后牙时用)或短轴中线处(投照前牙时用)有与胶片垂直的翼片,以利胶片固位。
投照前牙时,胶片直放于被检查牙的舌侧,嘱患者切缘对切缘咬住翼片固位。
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于被照牙的舌侧,于正中牙合位咬住翼片固位。
X线垂直角为+8°角,X线水平角度与被照牙邻面平行。
此片主要显示上、下颌多个牙的牙冠部影像,常用于邻面龋、髓石、牙髓腔的大小、邻面龋与髓室是否穿通和穿通程度,以及充填体边缘密合情况等,发生于充填体下方的继发龋、髓石、龋洞与髓室是否穿通。
05口内X线片投照技术及正常X线解剖

第五章口内X线片投照技术及正常X线解剖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①根尖片分角线投照和平行投照技术的原理;②牙体和牙支持组织的正常X线解剖描述和识别;③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正常解剖结构的识别;④根尖片法埋伏牙定位(球管水平转动法)。
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①X线中心线、水平角、垂直角以及投照上下颌各牙位根尖片的X线中心线垂直角参考值;②根尖片投照技术具体步骤及常见错误分析;③翼片和咬合片的投照技术和具体步骤;④翼片和咬合片的正常X线解剖。
口内X线片包括三种:根尖片(periapical radiography)、合翼片(bitewing radiography)和合片(occlusal radiography)第一节根尖片一分角线投照技术(bisecting-angle projection)原理:当X线中心线垂直于牙体长轴与胶片的分角线时,牙在胶片上形成的图象的长度与牙实际长度才相等,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这就是分角线投照技术原理。
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与胶片之间夹角的分角线的角度称为垂直角度,应尽量垂直投照。
X线中心线向牙弓近中、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X线水平角度,X线水平角度应随患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目的是使X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切线平行,以避免牙体影像重叠。
X线中心线必须通过被检查牙的牙根中部,才能获得满意的一张根尖片。
二平行投照技术(paralleling projection)原理:胶片平行于被检查牙长轴,X线中心线垂直胶片投照,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被照牙的变形。
同时,为了尽可能使X线束成平行投射被检查牙,X线发生器(球管)尽量远离被检查牙,投照时需使用长遮线筒。
平行投照技术拍摄出的X线图象可较准确、真实地显示被检查牙及牙周围组织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投照技术的最大优点。
三正常根尖片X线解剖1 牙(1)釉质:表现为白色阻射影,牙釉质的影像表现为似帽状被覆于牙冠部牙本质表面的白色高密度影。
口腔放射拍摄使用方法ppt课件

2
口腔全景X片机是用于口腔医学设备,采用软件 控制仪器的工作线路,可拍口腔全景X线片、顳 下颌关节头颅定位正片和侧位X线片等,一张X光 片即可包括全部牙齿,清晰显示全口牙列,为牙 齿疾病、颌骨骨折及肿瘤等的诊断及治疗提出X 线影像学依据,更是完成牙颌面畸形的正畸所必 备的检查。
3
组成:立柱、升降滑架、转动横臂及其驱动装置、 控制台。
12
4.选择曝光时间(一般自动的)。 5.曝光。按下曝光键知道结束。曝光时间一定按
住不要松手。 6.取出牙片,读取
.嘱咐病人摘下颈部以上的金属物品等。 2.嘱咐病人保持身体直立。 3.调节耳塞及鼻根尺的位置。 4.嘱咐病人咬紧两侧后牙(大牙)。
8
9
牙科X线机是用于拍摄牙片的专用X线机。因为这 种机器输出功率小,所以都是采用组合机头方式。 因为照射范围小,故采用指向性强的遮线筒,直 接对准受检部位。机头由可伸缩和升降的平衡曲 臂支持,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高和位置停留并 固定。在病人体位固定后,仅移动机头就看对任 意一颗牙齿拍摄。
10
1.由两到三节平衡曲臂和X线管头组成,可以安装 立柱上,也可以固定墙上。
2.管电压调节范围在50-70KV,管电流在3-15MA曝 光时间0.001-4s可调
11
1.核对病人信息,明确目的(拍摄的牙齿)。 2.放置牙片(注意识别正反面)将牙片放入口中,
牙片正面紧贴被照牙齿内侧面手指按住反面使之 紧贴(具体使用哪个手指视情况而定)。 3.调整光筒方向、位置,将光筒对准牙片要求垂 直于牙片正面。
参数:管电压50—90KV,管电流2-15MA曝光时 间大概11秒
4
1.核对病人信息,进入相应拍摄程序。 2.嘱咐病人摘下颈部以上的金属物品。如发夹、
牙科x片的小技巧

上颌后牙X光拍摄的难点的原因分析:大家一直比较困惑的是上颌后牙的拍摄,总拍不好,一直怀疑是否是机器的问题。
我认为难点在于:A:我们人体的脸部肌肉密度非常大,颌骨的密度每个人的发达程度也不一样,人的面部侧方轮廓是有直面型,凸面型,凹面型,甚至有不规则型的。
即使X光机器上有标准的刻度,但球管对面部的哪个投照体表标志会牙科拍片的影响因素:一个牙片的拍摄成功固然与拍摄的每一个步骤,甚至是机器的性能,电压,温度相关联。
但我认为成功的是更准确点呢?心里却是茫然的。
拍摄后牙的厚度,比我们手掌的最厚部位还要厚3分之一呢!B:牙科胶片固定于上颌后部的舌腭面,很多人咽部较为敏感,轻微的刺激就会恶心,流口水,咽部易感,影响拍摄。
如果以上操作不正确,则尤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片子的质量!关键在于:A:三个位置:1头位(体位)是否正确?2:片位是否正确?3:X光的投照角度位置是否正确?B:两个角度心里要有两个角度的具体概念:垂直角度与平分角度C:曝光时间的选择与控制D;X光的摆放和固定E:暗室或者明室的洗片技术(牙科投照假象线。
)我认为操作的核心是怎么寻找球管相对应的面部的体表标志?上颌11:鼻尖上颌22:鼻尖与鼻翼连线的中点上颌33:鼻翼上颌45:瞳孔线做一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上颌5678:外眼角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颧骨下缘约一个横指,相当于1厘米处)下颌为:下颌下缘上1厘米处的假象相对应的牙齿位置上(牙科拍摄常用的连接线!!)(这是我高速的同事业余所画的习作,借来用下。
)(上颌前牙的拍摄示意草图。
球管是对鼻尖的!)附图如下:上颌磨牙拍摄示意(上颌后牙的X光胶片放置摆放的部位分解!这是从1990年中期统编的口腔本科教材翻拍下来的,我自己总是画不好。
见笑了,诸位!)患者的位置:患者坐于X光机椅子上,坐直,枕部靠在头托上,使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听鼻线与地面平行胶片的放置位置:用普通3X4厘米牙科胶片,放置于上颌磨牙的舌腭面,胶片的短轴与上颌7的牙体长轴平行,胶片的边缘超出磨牙下10毫米左右,(留出边缘的目的是为了使胶片有良好的对比度,避免牙齿图像超出胶片。
五官类医学课件: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X线诊断投照技术及正常图像

三 X线头影测量机
X线头影测量机特点 1、严格定位下投照 2、胶片-焦点距离 180cm 3、X线球管、固定仪、胶片架位于 一线、等高并同步移动; X线中心在胶片正中。 4、必须使用软组织滤线板
头影测量分析
测量项目
SNA SNB ANB FMIA FMA Y-axis U1-L1 U1-NAo L1-NBo L1-MP ULP LLP
• 5)颧骨:可在第一、 二磨牙根尖上方或重 叠在牙根上为近似三 角形或半圆形密度高 的影像。
• 6)喙突:常在上颌 第二、三磨牙的牙冠 区域有一较牙密度稍 低由后伸向前方的三 角形影像。
• 7)上颌结节:在最 后一个磨牙远中区域, 其边缘向后上,X线 片上常呈稀疏的网状 结构,为正常疏松区。
正常值
82.8±4.0 80.1±3.9 2.7±2.0 54.9±6.1 27±5.6 66.3±7.1 125.4±7.9 22.8±5.7 30.3±5.8 92.6±7.0 -1.2±1.6 0.5±1.8
治疗前
74.4 78 -3.6 74.4 24.7 62 154.6 14.7 14.3 82.7 -1.3 1.6
根尖片投照技术
• 平行(直角)投照技术 • 分角线投照技术
平行(直角)投照技术
也称:直角技术、 长遮线筒技术、 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
主要目的 拍摄牙及牙周组织的真实结构。
基本原理 X线胶片与牙长轴平行放置,X线中心线与前二 者均垂直。几无变形但存在图象放大。
平行投照拍摄法
平行投照拍摄法
平行投照拍摄法
三 造影检查
• 颌面部血管和血管瘤腔造影 • 囊腔造影 • 鼻咽腔造影 • 瘘道 • 上颌窦腔造影
四 MRI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患者的定位
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图1:患者的定位
II.牙片的定位
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 角分线技术:
把牙片和X -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
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
根尖片分角线投照
一、分角线投照
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
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
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备注
评价方法:(1)数字化牙片图像各种结构清晰显示为最佳曝光(2)被检查牙齿位于图像中心(3)正确的垂直角度即牙齿长度与实际长度相近似(4)正确的水平角度即牙齿的邻面不重叠(5)正确的X线中心位置即X线中心线通过被检查牙根中部并与其他结构无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