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疗体会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 吴晓东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吴晓东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急性腹痛原因,以及诊治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检查诊断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8.3%,2例死亡,死亡率为1.7%,包括急性白血病1例,尿毒症1例。
结论:对于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应该明确诊断,采取有效的处理,避免引起漏诊、误诊。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方法及效果【中图分类号】R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065-02急性腹痛是急诊患者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25%的急性腹痛需要紧急处理,大约有15%~40%的人患过腹痛,其中比较严重的疾病引起的腹痛可以占到所有腹痛的50%以上[1]。
本次主要任务是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急性腹痛原因,以及诊治方法及效果,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通过检查诊断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1.2.1诊断方法患者入院后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和症状发生时间,患者取仰卧式,医生按压腹部进行检查,同时辅以X胸片检查,病理学检查,螺旋CT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肝功能和其他生化指标检查。
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阴道后穹隆穿刺等有创诊断检查,检查前须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
对于育龄期妇女应仔细询问月经史、性生活史首先考虑是否发生宫外孕。
1.2.2治疗方法需要在明确患者病的基础上合理给予患者止疼药进行疼痛缓解。
针对易明确诊断的疾病,例如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溃疡患者可以肌注解痉剂肌注,并且给予抗炎、保护胃黏膜、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综合对症治疗,针对不易明确诊断的患者需要在禁食基础上,开通静脉通道,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具体病因转对应科室进行对症治疗。
急诊内科腹痛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急诊内科腹痛患者临床治疗体会摘要】急性腹痛是较为普遍、多发的急诊内科病症之一,是一种由于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腹腔内外脏器发生的急性病变,临床表现通常是急性剧烈腹痛。
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猛,且因致使急性腹痛的原因非常多、且原因复杂,治疗的方式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对病因进行诊断,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关键词】急诊内科;腹痛;临床治疗;急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041-01内科急性腹痛在临床表现中多具有发病迅速、病情恶化迅猛和伴随着急性剧烈疼痛等特点,是急性内科多发、常见症状之一。
由于上述特征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且有效的诊疗,就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严重状况下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各系统引发的腹痛是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但这也最容易产生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
1.急性腹痛的具体特征和发生因素急性腹痛在临床中常见的特征有以下几种:第一,体征与症状不一致,在对患者的问诊中,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主要是腹部剧烈的疼痛,但是临床检查结果却显示体征并不十分明显,在对患者局部的疼痛部位进行按压时,患者大部分会产生轻度压痛;第二,急性腹痛的严重程度不同,容易反复发作,短时间里不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第三,腹部X光线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变化;第四,短时间里血像检查结果大部分为正常,或者少数指标略微异常,但不会出现中毒的血象。
发生急性腹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真性内脏痛,是指腹部器官发生病变引起的疼痛症状;第二,类似性内脏痛,主要由于腹壁、肠系膜等发生炎症,或者由于物理性牵拉产生的疼痛症状,疼痛感类似针刺;第三,放射痛,主要分为内脏放射痛和躯干放射痛,是内脏神经纤维冲动在脊髓中扩散导致。
2. 急性腹痛的诊断方法急诊内科在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先是要收集病患的病史情况,严格按照腹膜刺激症状、X片是否正常来判别腹部疼痛类型。
急性腹痛56例临床诊治体会

急性腹痛56例临床诊治体会[摘要] 急性腹痛是急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急性腹痛具有变化多,发病比较急等特点.本文结合我院急诊门诊2010年56例急性腹痛的诊治的案例,进行诊治的具体情况的分析和说明,并针对该案例中所出现的误诊情况和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急性腹痛;内科;诊治对于病人来说,疾病的到来都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在急诊方面,腹痛特别是急性腹痛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急诊。
在很多医院的急诊门诊,急性腹痛是一种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病症。
一般而言,急性腹痛在临床上,呈现出发病比较急而且病症变化比较多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诊治方面,要及时的正确的判断并且,一旦诊断失误或者是治疗上不当,则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病人生病安全的事件发生。
所以,在临床上,对急性腹痛的诊治方面,需要医生要及时的识别病症,并加以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才能真正的为患者解除痛苦,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1急性腹痛临床的案例资料说明在本案例中,主要采用的是2010年门诊上所遇到的临床案例来说明。
在本组案例中,共有急性腹痛的患者56例,年龄一般都是在15-70岁之间。
有次可见,在急性腹痛的年龄段方面,覆盖率的还是比较广的。
在这些患者的诊断方面,主要采用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实验室体检x线检查,以及ct等辅助检查手段等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
急性腹痛的具体的病症表现和诊断判断上也有所不同,其中属于内科系统的疾病者达到31例,急性胃肠炎18例,溃疡病7例,心肌梗死2例,腹型癫痫1例,尿毒症、胃癌及肺炎各1例;外科21例(37.5%),其中急性阑尾炎8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6例,胃肠穿孔4例,急性胰腺炎1例,输尿管结石1例,肠梗阻1例;妇科4例(7.1%),其中宫外孕破裂3例,附件炎1例。
1.2急性腹痛的误诊情况由于急性腹痛的表现和变化都比较快和多,这使急性腹痛在具体的诊断上,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在本组患者的案例分析中,一个月内,总共56例患者,有48例都及时准确的进行了诊断和治疗,但是同时也有误诊的8例事件。
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疗体会

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疗体会胡媛【摘要】目的分析探讨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方式,为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腹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接诊之后采取平卧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结果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严密的仪器探查等方式最终发现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中有急性肠梗阻患者1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细菌性痢疾患者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4例和宫外孕患者3例.通过针对性的治疗,62例患者中有61例得到治愈,死亡1例,治愈率为98.39%.结论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病情复杂,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医生一定要提高诊疗水平,通过辅助检查确定患者病情,以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4)004【总页数】2页(P131-132)【关键词】急性腹痛;内科疾病;诊疗体会【作者】胡媛【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三局医院急诊科,广东东莞 5237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急诊内科中急性腹痛所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患者突发的腹痛剧烈疼痛,由于起病较急、病情发展变化较快,延误治疗很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1]。
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腹外脏器或是全身性疾病造成的,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一般情况下,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还会伴随出现呕吐、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等表现,此时应嘱咐患者采取仰卧位,做好饮食控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本文对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具体的诊疗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应用全面体检、胸片、病理学检查、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辅助检查。
急腹症临床学习心得(全文)

急腹症临床学习心得急性腹痛多是指1w之内的腹痛,其中包括有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以及妇产科疾病。
与外科相关的腹痛,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
1急性腹痛的病史1.1现病史要客观地采集病史,以腹痛作为主线,包括腹痛的诱因,始发的时间、部位、性质、转变过程等等。
①诱因:饮食胆囊炎、胆石症常发生于进食油腻食物后;急性胰腺炎常与过度饮食、饮酒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在饮食后多见;剧烈活动后突然腹痛应考虑肠扭转的可能;驱虫不当可能是胆道蛔虫病的诱因。
②部位一般来说最先出现腹痛的部位或腹痛最明显的部位往往与病变的部位一致。
1.2月经史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准确的月经史、停经史、近期月经的变化等对腹痛的诊断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1.3既往史已做胆囊切除术者可排除胆囊结石和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常有溃疡病史;粘连性肠梗阻多有腹部手术史。
2急性腹痛的病理、生理急性腹痛从病理、生理的角度可以分为如下的四种:①出血性的腹痛,出血性的急性腹痛包括宫外孕、肝脾破裂,它主要的是要血性腹膜炎,产生失血性休克。
②穿孔性的疾病,产生感染性休克。
肠穿孔往往是细菌性的腹膜炎。
③胃、肠、胆道的扭转和梗阻,它产生感染性休克。
④出血性或坏死性的疾患,炎症性和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堵塞性化脓性胆管炎,往往危及患者生命。
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3腹痛机制在腹痛的早期病变是在内脏的内部,所以它表现为是内脏性疼痛。
只有当病变扩散到这个脏器的壁层,炎症侵袭到腹膜的壁层的,患者才感觉到躯体疼痛。
内脏性疼痛,内脏性疼痛上腹部往往就提示胃、十二指肠、胆囊等胰腺。
内脏性疼痛大多表现在中线部位的疼痛,中线部位的疼痛,这是它的特点,具有迷走神经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和出汗。
放射痛或牵涉痛。
胆道疾患可以放射到肩胛下层。
泌尿系统疾患可以放射到大腿内侧或者会阴部。
胰腺病变可以放射到腰背部。
临床上有的学者将腹痛按腹痛区域划分为:3.1上腹痛包括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脾破裂,自发性肝破裂。
急诊内科腹痛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急诊内科腹痛患者临床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9-03-29T10:19:17.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作者:沈培起陈峰[导读] 急性腹痛是较为普遍、多发的急诊内科病症之一,是一种由于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腹腔内外脏器发生的急性病变(中国人民解放军32134部队;天津301900)【摘要】急性腹痛是较为普遍、多发的急诊内科病症之一,是一种由于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腹腔内外脏器发生的急性病变,临床表现通常是急性剧烈腹痛。
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猛,且因致使急性腹痛的原因非常多、且原因复杂,治疗的方式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对病因进行诊断,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关键词】急诊内科;腹痛;临床治疗;急性病变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041-01内科急性腹痛在临床表现中多具有发病迅速、病情恶化迅猛和伴随着急性剧烈疼痛等特点,是急性内科多发、常见症状之一。
由于上述特征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且有效的诊疗,就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严重状况下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各系统引发的腹痛是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但这也最容易产生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
1.急性腹痛的具体特征和发生因素急性腹痛在临床中常见的特征有以下几种:第一,体征与症状不一致,在对患者的问诊中,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主要是腹部剧烈的疼痛,但是临床检查结果却显示体征并不十分明显,在对患者局部的疼痛部位进行按压时,患者大部分会产生轻度压痛;第二,急性腹痛的严重程度不同,容易反复发作,短时间里不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第三,腹部X光线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变化;第四,短时间里血像检查结果大部分为正常,或者少数指标略微异常,但不会出现中毒的血象。
发生急性腹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真性内脏痛,是指腹部器官发生病变引起的疼痛症状;第二,类似性内脏痛,主要由于腹壁、肠系膜等发生炎症,或者由于物理性牵拉产生的疼痛症状,疼痛感类似针刺;第三,放射痛,主要分为内脏放射痛和躯干放射痛,是内脏神经纤维冲动在脊髓中扩散导致。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治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诊断结果显示,因内科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占了一半以上,主要为胃溃疡、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其次为急性阑尾炎等外科疾病。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48%,高于对照组的65.5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急性腹痛急性腹痛是一种常见于急诊内科的重要急症,具有致病因素复杂、发病迅速、进展速度快、病情重等特点。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肌紧张、腹泻、剧烈呕吐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病在患病初期难以正确诊断,若出现误诊或治疗方法不当,则会危及患者生命,故对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1]。
本研究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急性腹痛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急性腹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48.31±7.26)岁。
对照组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0~62岁,平均(49.08±6.64)岁。
两组于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接诊后,均先询问既往病史以及手术史,寻找腹痛部位、疼痛程度和性质,进行体检、生化检查和血尿常规检查。
参照病情选择X 线片、腹部B超、心电图等检查,若需要可行阴道后穹隆以及腹腔穿刺等有创诊断检查。
之后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门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

C 工NA E A L T H 工 N口 U B T 日 Y
里 堂 堕 .
门诊 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
周 娅 琼
昆明市经开人 民医院 . 云南 昆明 6 5 0 0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 门诊 内科 急性腹痛患者的发病原 因, 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 以期为今后 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方法 选
【 申图分类号】 R 4 5
【 文献标识码】 A
I 文章 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 0 4 ( b ) 一 0 1 3 8 — 0 2
急性腹 痛是临床 中较 为常见 的疾病 , 患者 的病 因较多 , 病情 平衡 的纠正也是必需 的。 ②手术治疗 : 在诊 断明确的情况下 , 部分 发展较 快 、 急。 因而要 求医师生要在 非常有 限的时间内对患者 的 患者需要 处理病灶 ,主要是通过 手术 切除病灶 或者解 除梗 阻 因 病情进行判断 。 近年来 , 我 国的急性 腹痛治疗水平在逐年提高 , 但 素 , 有时候病 灶切除存 在困难 , 这时可以采用穿孔修补 、 局部坏死
是仍然有 1 0 %左右的患者无法得 到及时 、 准确的治疗 。较 轻的延 组织 清除 、 造瘘等 。急性腹痛的病因比较 多, 机制也 比较 复杂 , 病
所 以常常需要及早作 剖腹探查[ 4 1 。 误 了病情 , 较重 的甚至危及到 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1 】 。 急性腹痛关键 情急迫多变而严重 , 在 于诊断 , 因而要求 医生要掌握 急性 腹痛的诊断知识 , 根 据患者 2结 果 的临床特征及 时的做 出决 策。总结出急性腹痛 的诊断和治疗 方 1 3 0例患者 中有 1 0 8 例得 到了准确诊断 , 误诊 2 2例 , 误诊 率 式, 回顾分析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 , 是本文的重点 。所 以 , 本文选 为 1 6 . 9 %, 误诊病例如下 : 急性 阑尾炎 5例 , 腹型癫痫 4例 , 肠梗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6-02-23T09:36:47.9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苗积国毛丽君
[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由此表明,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苗积国毛丽君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急性腹痛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
该病发病急,病情急骤、变化快,若不及时治疗将会给患者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该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嘱患者卧位,采取控制饮食及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抗生素在治疗急性腹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传统治疗急性腹痛的方法中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对此观点学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为进一步探讨糖皮质激素(本研究选用临床上较常用的地塞米松为代表)在治疗内科急性腹痛中的临床疗效,我院对8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 2015年1月期间急诊内科收治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80例纳入到本研究之中。
80例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血、尿常规检查及其它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等。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使两组患者在性别、既往史、年龄、当前腹痛情况、及其他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嘱患者平卧位,并给予控制饮食及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每日两次。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头孢曲松和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两次。
统计两组患者经治疗1天、2天、3天后的腹痛消失情况,及经过3天治疗后的有效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治疗1天后腹痛消失为显效;治疗2天后腹痛消失为有效;治疗3天后腹痛仍未消失为无效。
显效和有效二者之和为总有效情况。
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评判。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的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说明二者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1天、2天、3天后的腹痛消失情况统计结果
将两组急性腹痛的患者经治疗1天、2 天、3天后的腹痛消失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两组急性腹痛患者经过1天、2天治疗后,腹痛消失的例数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得出,P均<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势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2.2两组急性腹痛患者3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情况
将两组急性腹痛患者经过 3天治疗后按照疗效评定标准评判的显效、有效、无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急性腹痛患者经过3天的治疗后,总有效情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后得出,P均<0.05,治疗组的总有效情况优势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3、讨论
近年来,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由于导致急性腹痛的病因非常复杂,既有腹部脏器因素引起的也有非腹部的因素,全身各系统的疾病均有可能表现出急性腹痛的症状,鉴别起来非常困难。
医生在诊疗时切忌见痛止痛,以免一味止痛掩盖了病情,导致病情的恶化。
内科急腹症的腹痛没有固定部位,开始就感觉全腹都有腹痛,且出现腹痛后喜欢按压或按压后腹部疼痛能缓解。
在诊断时对患者的询问要尽可能详细,包括腹痛的发病前诱因,起病时间,主要疼痛部位,疼痛特点伴随症状等,同时内科急腹症的发病一般都有过程。
在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务必仔细认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不要被剧烈的腹痛所主导【2】。
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早期治疗能够消除患者的腹痛也有助于减少相应的并发症。
常规的对急性腹痛的治疗主要有嘱患者平卧,控制饮食,进行胃肠减压,针对患者由于呕吐、腹泻导致的体液代谢紊乱情况进行补液纠正电解质。
抗生素是治疗内科急性腹痛的较常用的药物之一,其机理主要是大多数的患者的腹痛是由于细菌感染的感染引起的,头孢曲松是临床上使用的广谱抗生素之一。
近来研究发现在传统的治疗中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腹痛,减少由于腹痛引起的各种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机理可能与糖皮质激素能够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减少腹部剧痛造成的应激,但其疗效的确切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
我院将8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腹痛消失的时间和治疗的有效情况具有明显的优势,且P均<0.05,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势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由此表明,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玉淑,曹丽华,姜洪池.急性腹痛的急诊治疗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2(5):12-13.【2】王红卫,谢光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厂矿医学,2008,16(5):4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