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小半径圆曲线停车视距分析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极限平曲线半径确定方法

文章编号:1009 6825(2010)29 0323 03浅谈高速公路隧道极限平曲线半径确定方法收稿日期:2010 06 27作者简介:邓文龙(1980 ),男,工程师,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88毛洪强(1972 ),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88邓文龙 毛洪强摘 要:结合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从隧道结构特点和洞内行车瞬时环境入手,基于停车视距推导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并进而推导出了经修正后的基于安全停车视距的平曲线极限半径,以期指导高速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
关键词:隧道,停车视距,最小曲线半径中图分类号:U 452.2文献标识码:A1 问题的提出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中对公路停车视距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所采用的安全停车视距,与普通路基的停车视距是一致的。
由于隧道内轮廓的限制,洞内的横净距(视点至洞壁或检修道等障碍物的距离)远小于普通路基的横净距值。
考虑这些因素,结合隧道横断面组成,深入研究隧道内安全停车视距的确定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它是确定隧道平面线形最小安全半径的前提。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规定隧道不宜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不应设需加宽的平曲线,限制隧道内最大超高不宜大于4%,并由此可以推导出隧道满足最大超高4%时的最小平曲线半径。
这个半径是控制隧道平曲线半径的一个极限控制值。
但是,隧道平曲线的最小半径究竟受安全停车视距控制,还是受4%最大超高控制,为弄清这个问题,分别基于以上两个出发点,确定隧道内最小平曲线半径并加以比较就显得相当必要了。
2 基于隧道内安全停车视距的最小平曲线半径2.1 隧道安全停车视距足够的视距和清晰的视野是增强驾车者安全感和舒适感,绕避障碍物或制动停车的先决条件,是保证线形安全的关键因素。
紧起倒角下部翻浆,致使该处混凝土质量差,易出现麻面、露筋等现象,振捣时要特别注意。
为减小混凝土的离析,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项:1)选择混凝土配合比时,应选择混凝土试配强度高、和易性好、适于长距离泵送的理论配合比。
保证夜间停车视距的公路平_竖曲线半径_赵永平

TRANSPORT STANDARDIZATION. 1 HALF OF SEP.,2009(No.204)
交通与安全 TRAFFIC AND SAFETY
交 通 标 准 化 · 2009 年 9 月上半月刊(总第 204 期)
《规范》要求的一般 17 000 10 000 4 500 2 000 700 400 200
最 小 半 径 (m)
《规范》要求的极限 11 000 6 500 3 000 1 400 450 250 100
最 小 半 径 (m)
圆曲线半径大于《规范》要求的极限最小半径。 当设 计速度低于80km/h时, 考虑汽车前灯水平散射角的
需要, 保障行车安全, 根据汽车前灯散射角、 高度和仰角, 计算出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相关参数, 结果表明: 满足汽车
夜间停车视距的最小平、 竖曲线半径均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极限最小半径, 某些情况下甚至大于《公路路线设计
规范》要求的一般最小半径。 就此提出的解决方案, 可供公路设计时参考。
般最小半径值。
《规范》在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 主要考虑三 3 考虑汽车前灯上仰角的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个因素: 缓和冲击、 行驶时间不过短、 满足视距的
在确定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时, 应满足两种视
要求。 在计算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时, 这三个因素 距的要求: 跨线桥下的行车视距和夜间行车视距,
中起控制作用的是视距要求, 且以凸形竖曲线长度 其中夜间行车视距起控制作用, 且以竖曲线长度大
图2 远光灯发光面的可见度
前灯计算散射角2倍于防眩设施的遮光角(见图 3)。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在国家“七五”攻关项目 中, 对防眩设施的合适遮光角进行了专门研究。 从 人的视觉遮光要求、 车辆前照灯几何可见角和两车 相会时眩光影响最大的横向位置和距离等方面出 发, 初步选定了理论上合适的遮光角, 并通过野外 试验, 确定防眩设施的最小遮光角为7°。 最后根据 遮光的效果, 结合经济和横向通视等方面的要 求, 通过大量实际调查, 并考虑到国内外的使用 经 验 , 确 定 平 直 路 段 上 防 眩 设 施 的 遮 光 角 以8°为 宜。 这一结果已在国内几条高等级公路上得到验 证。 因此, 文献[8]规定, 平直路段上防眩设施的 遮光角为8°。 由此得出前灯计算散射角α≥14°, 且 以16°为宜。
高速公路圆曲线外侧超车道停车视距分析

1 停 车 视 距
11 小 客车停 车 视距 .
设 计 速 度 为 10 m h 8 k / 0 k /、 0 m h的高速 公 路 会 采 取 限
速措施 ,一 般情 况下实 际运行 速 度为 略高 于设 计 速 度, 因此《 线规 范》 路 中采 用设 计速 度 的 8 %~ 0 5 9 %作
运行 速度 预测 的运行 速度 和具体 路段 的是 否采 取 限 速 的交 通 管 制措 施 来 确 定 停 车 视 距 公 式 中 的速 度
值。
5= 停 ㈩
小客 车停 车视距 的取 值在 《 公路 路线设 计规 范》 (T 2 — 0 6 ( J JD 0 2 0 ) 以下 简称 《 线 规 范》 和 《 路 项 路 ) 公 目安全 性评 价指南 ) T / 0 — 0 4 ( ) GTB 5 2 0 ) 以下简称 《 ( J 安 评 指南 》 中都有规 定 , 其值 存在较 大 的差异 , ) 但 如表
—
—
作者简介:申美2(9 2一)女 , 18 , 湖南邵 阳人 , 硕士研究生 , 工
程 师 , 事交 通 工 程 设 计 、 究 工 作 。 从 研
2 1 年 6月第 6 02 期
12 货 车停 车视距 -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道路交通
7 1
计速度 , 具体 如表 4所列 。 根据 上述修 整 后 的计 算参 数, 得到停 车 视距修 正值 , 表 5所列 。 如
— —
式中: 卜
纵 向摩 阻 系数 , 车 速 及 路 面 状 况 而 依
定:
驾驶 员反应 时 间 , 2 : 取 . s 5 路 线 纵 坡 度 ( %上 坡 为 i 00 , 2 = .2 45 .%下 坡 为 一 . 5 。 00 ) 4
视距的定义、停车视距最小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停车视距加宽值和停车视距加宽方案。

停车视距加宽方案设计与实施一、停车视距加宽方案的定义停车视距加宽方案是指在停车场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停车效率和减少车辆冲突,通过对停车场内部的道路、停车位、交通标识等进行改造和优化,使得车辆在停车时能够更加安全、顺畅。
二、停车视距加宽方案的实施方法1. 测量和计算停车视距在进行停车视距加宽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前,需要先进行停车视距的测量和计算。
停车视距是指车辆在停车时需要保持的距离,通常由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制动时间和安全距离三部分组成。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车型和驾驶员的反应速度等因素,以保证停车时的安全可靠。
2. 设计停车视距加宽方案根据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制定停车视距加宽方案。
停车视距加宽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停车场的道路、停车位、交通标识等各个方面。
例如,可以在停车场内增加弯道、加宽车道、优化停车位布局等方式来提高停车效率。
3. 实施停车视距加宽方案在停车视距加宽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施和落地。
实施停车视距加宽方案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停车场的改造、交通标识的更换、道路的修缮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要考虑到停车场的美观性和实用性等因素。
三、停车视距加宽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1. 设计思路停车视距加宽方案的设计需要从停车效率、安全性和美观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停车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停车场内部的道路、停车位、交通标识等进行改造和优化,来提高停车效率和减少车辆冲突。
2. 实施步骤停车视距加宽方案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测量和计算停车视距;(2) 制定停车视距加宽方案;(3) 设计停车视距加宽方案;(4) 实施停车视距加宽方案。
以上就是停车视距加宽方案的定义、实施方法以及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的介绍。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停车效率和安全性,为城市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道路线形设计中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道路线形设计中安全问题研究综述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0-07-15前言线形是道路的骨架,它对行车的安全、舒适、经济及道路的通行能力起决定性的影响。
城市道路线形是由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的空间立体线形形状,也就是道路中心线的空间描绘。
线形设计不好,轻者乘客会感到不舒服,严重则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究其原因,道路设计规范只对某些技术指标,如: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纵坡坡度、坡长等分别做了规定,而对这些指标之间的组合以及特殊性考虑甚少,如果设计人员不从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上考虑,那么,设计出的道路就不会是一条好的道路。
一条线形好的道路,应该首先保证车辆安全、迅速、舒适的行驶。
因此,道路设计者对道路路安全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录插图索引 (4)附表索引 (5)1.绪论 (6)1.1背景及目的 (6)1.2国内外研究状况 (8)1.3主要内容及结构 (10)2.道路平面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11)2.1直线线形与安全 (11)2.1.1长直线的安全问题 (11)2.1.2短直线的安全问题 (12)2.2平曲线的安全问题 (12)2.2.1平曲线半径与安全 (12)2.2.2平曲线长度与安全 (14)3、道路纵断面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17)3.1纵坡、坡长与安全问题 (17)3.2竖曲线的设计与安全问题 (21)3.3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24)4、道路横断面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25)4.1车道、路肩及中间带宽度与安全 (25)4.2平曲线加宽、超高与安全 (26)4.3道路视距与行车安全 (27)5、道路线形组合与行车安全 (29)5.1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 (29)5.2纵断面线形组合 (30)5.3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组合 (30)6、总结及展望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插图索引图1.1 恶性交通事故 (7)图1.2 良好纵断面 (8)图2.1 各级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 (13)图3.1 纵断面示意图 (18)图4.3.1各级公路的停车视距表 (28)图4.3.2各级公路的停车视距表 (28)附表索引表2.2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14)表2.3 城市道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表 (14)表2.4城市道路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表 (15)表3.3最小纵坡限制值 (19)表3.4城市道路纵坡段最小长度 (20)表3.5各级公路合成坡度限制值 (21)表3.6竖曲线半径值 (23)表4.1城市道路机动车车道宽度 (25)1、绪论1.1背景及目的在最近十几年内,我国的道路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浅谈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停车视距不足的处理方式

浅谈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停车视距不足的处理方式摘要: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增长和小汽车的普及,人人参与、使用高速公路,为给广大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交通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高速公路的安全评价工作,结合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视距分析的相关类容,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视距不足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停车视距;视距加宽措施0 引言为了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在项目施工图阶段应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安全性评价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在设计阶段引入了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提倡的是一种宽容行的设计理念。
在这引用广西某山区高速公路作为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视距加宽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提出可行的解决停车视距要求的建议。
1 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项目区地处广西东北部,路线大体呈北-南或北东-南西走向,西侧为南北向耸峙的海洋山,东侧为巍然屹立的五岭之一都庞岭,系湘桂南北向天然分界线,本项目基本沿两山脉之间地势相对较低的低山丘陵地带展布,地形起伏较大。
(2)建设规模[1]本工程建设规模为:项目为新建工程,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km/h,路基宽度26.5m,双向4车道标准建设,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级。
由于项目所经区域地形较为复杂,路线的展线布置受限,本项目最小平曲线半径998.75m,小于设计速度对应的最小半径的一般值。
若不处理对中央分隔带停车视距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规范要求停车视距规范值: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7.9.1、7.9.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取值如表1-1所示:表1-1 停车视距在小半径平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可能对内侧车道行驶车辆的视距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平曲线外侧最靠近中央分隔带车道行驶的车辆影响较大。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横净距问题及对策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横净距问题及对策文浩雄;钟琨;刘卓;董城【摘要】结合我国相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设计与管理实践,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弯道路段横净距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若按照现有路线设计规范进行最小平曲线设计,高速公路局部弯道路段中央分隔带横净距不足以满足停车视距。
然后,针对这一问题,综合考虑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笔者提出了若干工程对策,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Based on road design standard and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of Hunan high-ways,the lateral clear distance of curve at the median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inimal curve radius of present specification can't assure the stopping sight distance at the highway medi-an.Then on the bas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Feasibility,several engineer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highway median desig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s'inference.【期刊名称】《公路工程》【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横净距【作者】文浩雄;钟琨;刘卓;董城【作者单位】湖南省怀通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怀化 418116;湖南省怀通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怀化 418116;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15;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2+24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道路交通信息主要通过视觉认知获得,相关统计表明,这一比例达到80%以上[1],这说明驾驶过程中良好的视野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道勘设计题库(精华)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三种。
13、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汽车轮胎〕磨损。
1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
15、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16、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