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视距的计算
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

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
摘要:
一、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定义和作用
二、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设计标准
三、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实现方法
四、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重要性
正文:
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是指在一条公路中,中央分隔带两侧的行车道之间,从路肩或分隔带边缘到驾驶员视线的距离。
这个距离的设定是为了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
在我国,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设计标准是根据公路的设计速度、路况、交通量等因素来确定的。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应满足以下要求:在平直路段上,行车速度为100-120 公里/小时时,中分带安全视距不小于60 米;在弯道和坡道段,行车速度为80-100 公里/小时时,中分带安全视距不小于40 米。
实现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优化公路设计: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交通量等因素,合理设置中央分隔带宽度、高度和边缘角度,以保证足够的视距。
2.保持路面平整:路面平整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应定期对公路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路面平整、无坑洼,以提高行车的稳定性。
3.加强交通管理:通过设置限速标志、警示标志等措施,提醒驾驶员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足够的视距可以使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判断路况,采取相应的驾驶措施;另一方面,视距过近容易导致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影响行车安全。
视距计算使用手册【范本模板】

公路最大横净距(视距)计算程序使用手册二O一四年九月前言行车视距是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向前能看得见的路线距离。
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公路上有障碍物或迎面开来的车辆,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汽车与障碍物或汽车与汽车相碰.不论在道路的平面弯道上或在纵断面的变坡处,都应保证这种必需的最短安全视距。
行车最短安全视距的长度主要取决于车速和汽车在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另外还有弯道视距、纵坡视距及平面交叉口视距.停车视距是指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会车视距是在同一车道上有对向的车辆行驶,为避免相碰而双双停下所需要的最短距离;超车视距是快车超越前面的慢车后再回到原来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会车视距为停车视距的两倍。
中间无分隔带的道路应能保证会车视距,对有中间分隔带的较高级道路可仅保证停车视距。
对向行驶的双车道道路,根据需要结合地形设置具有足够超车视距的路段。
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在平面弯道和交叉口处应注意清除内侧障碍,在纵断面的凸形变坡处,应注意采用足够大的竖曲线半径。
确定行车视距的定量数值,须研究:①汽车驾驭员的感觉时间和制动反应时间,它因人而异,且随很多自然和人为因素而变化;②汽车制动效率,它随轮胎花纹与气压和路面类型与湿滑程度而异。
视距计算程序则采用基于AutoCAD的VBA编写的应用程序,能够计算各种复杂线形的最大横净距,并能够绘制视距包络图。
本手册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细则》校审稿、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研发视距计算程序教程等相关资料整理,如有不足之处,请见谅。
目录一、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

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摘要:一、引言1.安全视距的定义和作用2.我国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重要性二、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标准1.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规定2.影响视距的主要因素三、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改善措施1.提高道路设计标准2.确保行车安全设施的完善3.加强道路维护与管理四、案例分析1.案例一:通过改善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提高行车安全2.案例二:未重视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导致的事故五、总结1.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对道路安全的重要性2.提高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必要性正文:一、引言安全视距是指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道路状况、交通信号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距离。
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作为道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相关问题。
二、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标准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道路设计规范,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其中,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一般要求不小于200米,其他等级的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一般要求不小于150米。
视距的长度还会受到道路设计速度、路线地形、交通量、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三、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改善措施为了确保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满足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1.提高道路设计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道路的设计速度、路线走向和纵坡等参数,确保道路设计满足安全视距的要求。
2.确保行车安全设施的完善:道路沿线应设置适当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设施,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视距,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加强道路维护与管理:定期对道路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道路设施完好、清晰,及时处理影响安全视距的障碍物。
四、案例分析1.案例一:通过改善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提高行车安全在某地区,一条一级公路由于原有设计不符合安全视距要求,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中央分隔带视距计算

中央分隔带视距计算是为了确保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够看到中央分隔带,从而保障行车安全。
中央分隔带视距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车辆在特定速度下与中央分隔带保持安全距离的最小距离。
中央分隔带视距计算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定车辆的速度和车型,以及中央分隔带的高度和宽度等参数。
2. 根据中央分隔带的高度和车辆的高度,计算出驾驶员的视线高度。
3. 根据中央分隔带的宽度和车辆的宽度,计算出驾驶员的视线距离。
4. 根据驾驶员的视线高度和视线距离,使用视距计算公式计算出中央分隔带的最小视距要求。
中央分隔带视距计算公式为:
视距= 车速* 2 / √3 * 中央分隔带高度
其中,视距单位为米,车速单位为千米/小时,中央分隔带高度单位为米。
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分隔带视距计算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计算,实际行车中还需要考虑道路环境、车辆类型、驾驶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实际行车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行车安全。
公路平面交叉安全视距设计

叉 口的停 车视 距进 行分 析 。
2 交 叉 口视 距 的 计 算 理 论
在 公路 的正 常通 行 路段 , 停 车 视距 由驾 驶员 在
当次 路条件受 限 , 不 能满 足停车 视距 时 , 路线 设 计 规范给 出 了主路 的安 全 交叉 停 车 视距 , 如 图 2所
分 为 6大类 : 无 控制 交 叉 口、 次 路 停 车让 行 交 叉 口、
2期
陈岭雄 : 公 路平 面交叉 安全 视距设 计
1 9 3
式中, S 停为 停 车 视 距 , m; 为 行 驶 速 度 , k m ・h 一; t 为驾 驶 员反应 时 间 , s , 取2 . 5 s ; 为 纵 向摩 阻系 数 , 依 车速 及路 面状 况而定 , 在路 面潮 湿 情 况下 , 取 值 为0 . 2 9— 0 . 4 4; i 为道 路 纵 坡 ( 上 坡 前 取 “+” , 下 坡i 前 取“一” ) ; Z 。 为 安全距 离 , m, 一 般取 5 m。 根 据式 ( 1 ) , 在 路 面处 于 潮湿 状 态下 , 小 客 车停 车视 距 数值见 表 1 。
公 路 平 面 交 叉 安 全 视 距 设 计
陈岭雄
(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 院,湖南 长沙 4 1 0 0 1 5 )
摘
要 :视距是 影响 公路 平面 交 叉 口安 全 运行 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 针 对不 同交通 管理 方 式
下车辆的行驶行为进行分析 , 给出 视距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视距不良交叉 口给 出改善措施 。
关键 词 :公路 ; 平 面交 叉 ; 视距 ;交通 管理 ;安全 设计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及计算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及计算一、交叉口类型1.十字型交叉口: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道路宽度较宽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红绿灯信号控制,确保交通流畅。
2.T型交叉口:适用于次要道与主干道交叉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考虑次要道交通流的安全性,并设置合适的交通标志和标线。
3.Y型交叉口:适用于高速公路出口与次要道交叉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考虑高速公路的出口车流量和次要道的交通流量,确保安全通行。
4.环形交叉口: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道路宽度较窄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环形交通标志和标线,并设置合适的进出口位置。
5.立交交叉口:适用于大型道路或高速公路的交叉口设计。
设计时需要考虑立交桥的高度和梁间距,确保车辆的通行,以及合理设置匝道。
二、交叉口设计参数在进行交叉口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参数:1.交通流量:根据交通流的量级和流量分布,确定红绿灯信号控制的时长和配时方案。
2.车速和车道数: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车道数,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形状和直行车道、转弯车道的长度。
3.安全视距:根据道路曲线和坡度等条件,确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视距要求,确保交叉口的安全性。
4.行人通行设施:根据交叉口周边的人流量和行人需求,合理设置人行横道和过街设施。
5.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要求和交通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指示车辆和行人的行驶方向和规则。
三、交叉口设计计算交叉口设计的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流量计算:根据交叉口的道路类型、车道数和车速等参数,分析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计算各个车道的流量以及总流量。
2.信号配时计算:根据交通流的量级和流量分布,确定红绿灯信号控制的时长和配时方案。
可以采用绿波带长度法或交通流模型进行信号配时计算。
3.安全视距计算:根据交叉口的道路曲线和坡度等条件,计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视距要求,确定交叉口的安全性。
4.车道长度计算:根据车速和车道数,计算交叉口的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和右转车道的长度要求。
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

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摘要:一、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概念与重要性二、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标准要求三、影响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因素四、如何提高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五、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在实际中的应用与意义正文:一、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概念与重要性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是指在道路上,驾驶员在正常驾驶状态下,从道路上任何一点开始,在保持安全行驶的前提下,能够清晰看到前方道路状况的最远距离。
安全视距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至关重要,足够的视距有助于驾驶员及时发现前方隐患,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二、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标准要求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要求取决于行车速度。
一般在100km/h时,视野距离在前方的600m,视野动视一般小于40。
而在二、三级等公路上,视野距离在前方的150m左右,视野动视力在90~100之间。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不同等级公路上的驾驶员能够拥有足够的安全视距,保障行车安全。
三、影响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的因素1.行车速度:行车速度越快,驾驶员需要的视距就越长,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前方隐患。
2.天气条件:恶劣天气(如雨、雪、雾等)会影响视线,缩短安全视距。
3.道路条件:道路的宽度、坡度、曲线半径等条件都会影响安全视距。
4.交通状况: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数量、类型以及行驶轨迹等因素也会影响安全视距。
四、如何提高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1.优化道路设计: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行车速度、道路条件等因素,确保满足安全视距要求。
2.提高道路标线质量:清晰、完整的道路标线有助于驾驶员判断行驶轨迹,提高安全视距。
3.加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合理的安全护栏、交通信号灯等设施,有助于提醒驾驶员保持安全距离。
4.加强驾驶员培训:培养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提高对安全视距的认识和重视。
五、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在实际中的应用与意义一级公路中分带安全视距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足够的安全视距有助于驾驶员及时发现前方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浅析安全视距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

视 距 ,而且需要考虑所 有技能层次的驾驶 人都 能够在
正 常反应时间里 ,在设 计速度下成功停车或 者操作车
辆 避 开 障碍 物 :
图 1安 全视 距 的 构成 图概 要
(注 :世 界 各 国 , 对安 全 视 距 的 技 术 构 成 有 一 定 差 异 ,但
基 本 架构 是 一 样 的 )
情况复杂 需要 或有 意外 状况 出现 要 根据决 定 视距规 则 ,给更 需要 长 的距离
不 同的 研究显示 ,根据 不 同的 驾驶人和物 体 ,感 知和反 应的时 间范 围通常在 1 . 2 6 s - 3 s之 间 ,很多机
构使用 2 . 5 s作为道路设计依据 ( 美国公路与运输 官员
村 公路上 ,9 O米 ~ 1 O 0米 ,是非 常关键 的视距 ,短于
此 视距 ,事故 高发 ;对超 车而言 ,如 果视距 不足 4 0 在非灯控交叉 口,当视距
全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 尽量减少事故发 生的隐患 。
对车型而言 ,主要包括 : ● 小汽车和大型货车 的对 比 ; ● 加速能力 : ● 刹车能力 :
T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技术研究
浅析安全视距与 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
文 / 官 阳
E 矗
本 文 介 绍 了 安 全 视 距 与 道 路 交 通 事 故 的 关 系 和 欧 美 主 要 国 家 的 应 用 情 况 , 驾 驶 人 在
不同车速 不同路 面停 车视距 的要 求、复杂情 况和意外事件的决定视距 、道路 超车视距及会车
受限时 ,右转弯事故会增加 ( 特别是农村公路上的右转 弯事故多发 )。以下表 1是国际路联的一个参考表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1.11条视距的规定如下:
一、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5.1.11-1规定值。
寒冷积雪地区应另行计算。
二、车行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时,应采用会车视距。
其值为表5.1.11-1中停车视距的两倍。
三、对于凸形竖曲线和立交桥下凹形竖曲线等可能影响行车视距,危及行车安全的地方,均需验算行车视距。
验算时,物高为0.1m;目高在凸形竖曲线时为1.2m,在桥下凹形竖曲线时为1.9m。
四、平曲线内侧的边坡、建筑物、树木等均不应妨碍视线应按横净距绘制包络线,包络线与路面边缘之间的障碍物应予清除。
视距横净距计算公式见表5.1.11-2。
表中:a——最大横净距(m);
L——平曲线长度(m);
Ls——缓和曲线长度(m);
Li——曲线内侧汽车行驶轨迹长度(m);
Ri——平曲线内侧汽车行驶轨迹半径(m),其值为未加宽前路面内缘半径加1.5m;
Ψ——视距线所对的圆心角(°);
β——回旋线角(°);
am——汽车计算位置M或N到缓和曲线起点的距离(m);
ss——停车视距(m);
Lc——圆曲线长度(m);
a——道路中心线转角(°);
θ——通过汽车计算位置M(或N)与平曲线切线的平行线和M(或N)至缓和曲线终点间弦线的夹角(见图5.1.11-3)或平曲线切线与缓和曲线的弦线的夹角(见图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