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安全视距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地下车库汽车坡道出入口处的消防设计

浅谈地下车库汽车坡道出入口处的消防设计

浅谈地下车库汽车坡道出入口处消防设计Introduction to the underground garage car out of the fire control designat the entrance ramp摘要现在社会,汽车成为了主要的代步工具,随之而来的就需要有合理的停车位置。

而随着土地资源的缺乏,地下车库的建设越来越有必要。

车道入口的合理化设计更显得尤为重要。

Abstract:In now society, the car became the main transport, the subsequent will need to have reasonable parking location. As the lack of land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garage is more and more necessar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lane entrance to the rationalization of design more.关键词汽车坡道防火门自动喷水Keywords: Ramp fire door automatic water spray汽车坡道出入口是地下车库内部与外部自然环境的连接处,是汽车出入的必经通道。

非敞开式的地下汽车库的自然通风条件较差,一旦发生火灾,火焰和烟气很快地向上、下、左、右蔓延扩散,若车库与汽车疏散坡道无防火分隔设施,对车辆疏散和扑救是很不利的。

为保证车辆疏散坡道的安全,汽车库的汽车坡道与停车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分割,开口的部位设耐火极限为1.2h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进行分隔。

车库内和坡道上均设有自动灭火设备的汽车库的消防安全度较高,可以不用设置其它防火分隔。

在我国民用建筑地下车库消防设计中有一个概念一直影响着设计者的思路,那就是一旦发生在火灾时只保人,不救车。

车库出入口 防火间距

车库出入口 防火间距

车库出入口防火间距
车库出入口防火间距是指车库与邻近建筑物之间需保持的一定距离,以确保防火安全。

根据中国《建筑法》和《建筑消防设计规范》,普通建筑(高度不超过24m,占地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车库出入口的防火间距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决定,一般建筑的防火间距应大于等于6m。

2. 防火间距的计算以建筑物外立面为准,从车库出入口边缘到邻近建筑物的距离进行测量。

3. 如果车库出入口与邻近建筑物之间有其他防火措施(如防火墙、防火门等),则可以适当减少防火间距。

4. 车库出入口的防火间距还要考虑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保证消防车辆能够顺利进入车库进行灭火和救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具体设计中参考当地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合理安排。

车库出入口坡道施工注意事项

车库出入口坡道施工注意事项

车库出入口坡道施工的注意事项如下:
1. 合适的坡度:进出口坡道的坡度应控制在5%至15%之间,以确保车辆在上下坡时可以顺利行驶。

2. 足够的宽度:坡道的宽度应足够容纳普通轿车或SUV型车辆,一般而言,坡道宽度应不小于
3.5米,以便车辆可以顺利进出。

3. 材料的选取:材料选择应经济、耐久、防滑、耐磨和易于施工。

常见的材料有混凝土、沥青或石材。

根据预算和车库使用情况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

4. 地坪施工:针对有一定倾斜度的车库坡道区域,地坪施工时需要控制坡道低处。

若地坪涂料具备较强流动性,则容易促使漆膜厚度不匀称。

5. 防水和底涂:对清理整洁的素地进行防水层与渗透性底涂的地坪施工。

防水层能够防止素地在空气温度变化时起潮,防止地坪漆膜鼓起泡;渗透性底涂的涂刷则改变了混凝土的结构,加固了素地的致密性。

6. 中层涂施工:在完全干燥的底涂上进行中层涂的地坪施工,以加厚地坪漆膜的厚度,促使冲击力、摩擦力与重压力都可以发散及承受,同时改善素地存在的瑕疵问题。

7. 面涂施工:对面涂进行环氧桔纹止滑地坪施工,选用拉毛滚筒拉出大小不一的桔纹效果,提高车库坡道的地面防滑性能,同时做到美观的装饰性。

8. 基层清理:清除坡道基层,务必将基层表面上的油渍、灰尘、砂
石料等清理整洁,处理完善坑坑洼洼的瑕疵和坑洞。

以上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具体施工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建筑方面的专家或查阅建筑相关的书籍。

浅谈住宅地下车库坡道设计要点

浅谈住宅地下车库坡道设计要点

浅谈住宅地下车库坡道设计要点
住宅地下车库坡道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车库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斜率、宽度、坡道长度和材料选取等方面,对住宅地下车库坡道设计要点进行浅谈。

斜率是住宅地下车库坡道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斜率可以保证车辆的顺利进出,同时还要考虑到行人的安全。

一般来说,车库坡道的斜率不应超过1:15,这样可以让车辆顺利上下坡道,也不会对行人造成太大的困扰。

坡道的起始部分可以适当加大斜率,以利于车辆的起步和停车。

坡道的宽度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车库坡道的宽度要足够宽,以便车辆顺利进出。

一般来说,单向行驶的车库坡道宽度在3.5米左右比较合适,双向行驶的车库坡道宽度可以适当增加到4.5米左右。

坡道的两侧应设置安全护栏,以防止车辆误入和行人的安全。

坡道的长度也需要考虑到。

车库坡道的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进出和停车的空间。

一般来说,车库坡道的长度应不小于6米,这样可以给车辆提供足够的空间,方便车辆的进出。

坡道的长度也要考虑到车辆的安全停车和开门的空间。

材料的选择也是车库坡道设计的重要要点之一。

一般来说,车库坡道的材料可以选择混凝土或者沥青。

混凝土坡道较为耐久,能够承受较大的车辆荷载,但施工复杂且费用较高。

沥青坡道则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不如混凝土坡道耐久。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选择。

地下车库设计研究

地下车库设计研究

规划原则:1.地下车库外轮廓线应方正规整,避免凸凹过多,不应有大量的斜边。

2.地下车库的规划面积应充分考虑到防火分区和人防防区的模数,80%的分区面积不应小于规范上限的95%,20%的分区面积不应小于规范上限的70%。

3.地下车库的坡道位置、设备用房位置应结合景观、管线、规划综合考虑。

4.如需要考虑双层地下车库时,分布原则应首先考虑地下一层面积大于地下二层面积,次之考虑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等面积的布置方式。

如多层地下车库需要设置人防时,人防应考虑设置在地下车库的最底层。

设计标准:1、地下车库出入口1. 坡道宽度:坡道宽度应根据通行形式确定,并以下表中常用宽度为参考值:2.坡道坡度:(1)直线坡道:纵向坡度应为15%,坡道上、下端均应设坡度为7.5%的缓坡段,缓坡段长度为3.6米,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

(2)曲线坡道:纵向坡度应为12%,坡道上、下端均应设坡度为6%的缓坡段,缓坡段长度为2.4米,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

曲线坡道的半径不应小于20m,纵向坡度以汽车坡道中线计。

3.坡道防水:汽车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置截水沟,上端截水沟应高出周边地面150mm,其截面宽度不小于200mm,最浅处深度不小于300mm,内部设不小于2%的排水纵坡,坡向两边排水口。

截水沟宽度应不小于坡道宽度,且于坡道挡墙无缝贴合,保证截水效果。

4.其他要求:(1)汽车坡道的设置,应结合人防地下室考虑满足人防主要出入口的贴邻设置。

(2)汽车坡道不宜开口向北。

坡道车行洞口处净高不应小于2.3米。

二、人员疏散口:1.人员疏散口应充分利用地上建筑的楼梯间,疏散距离需满足相关规范,且地下车库最不利远端车位,距离所服务最近的地上建筑楼梯间距离不宜大于40米,避免业主在地下车库因回家距离过长所带来的诸多不便。

2.人员疏散口尽量设置在防火分区或防护单元交接处,避免地面疏散出口设置较多的问题。

3.人员疏散口附近宜设置采光天井及下沉室外景观,有效缓解地下车库的空间压抑感。

坡道视距规范

坡道视距规范

坡道视距规范篇一:场地设计常用规范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 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第3.1.1条设计视点应取画面下缘中点。

地下车库出入口汽车坡道精细化设计研究本文作者

地下车库出入口汽车坡道精细化设计研究本文作者

地下车库出入口汽车坡道精细化设计研究本文作者(马进中),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

地下车库出入口汽车坡道精细化设计研究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地库出口坡度设计标准

地库出口坡度设计标准

地库出口坡度设计标准
地库出口坡度是指地下停车库出口的坡度设计标准。

地下停车库出口坡度的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坡度大小:地下停车库出口的坡度应该足够陡峭,以确保车辆顺利进入或驶出停车库。

一般来说,坡度的设计范围在5%
到8%之间。

过于平缓的坡度会增加车辆进入或驶出时的阻力,而过于陡峭的坡度则可能引发车辆滑动或打滑的危险。

2. 坡道长度:地下停车库出口的坡道长度应该足够长,以便车辆能够逐渐适应坡度的变化。

一般来说,坡道的长度应该不少于20米。

过短的坡道长度会导致车辆在短时间内过快地改变
坡道角度,增加车辆失控的风险。

3. 坡道宽度:地下停车库出口的坡道宽度应该足够宽,以保证车辆能够安全通行。

一般来说,坡道的宽度应该不少于3米。

狭窄的坡道宽度会增加车辆之间的碰撞风险,特别是在车辆进出频繁的情况下。

4. 坡道材质:地下停车库出口的坡道材质应该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以确保车辆在坡道上行驶时不会出现打滑或滑动。

一般来说,坡道的表面应该采用具有较高摩擦系数的材料,如水泥、沥青等。

5. 坡道标识:地下停车库出口的坡道应该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以提醒驾驶员注意车辆行驶的坡度变化。

警示标志应该包括坡度大小、限速要求等信息,以保证驾驶员能够正确判
断和应对。

总之,地下停车库出口坡度的设计标准是为了保证车辆顺利进出停车库,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和便利。

合理的坡度设计能够减少车辆的阻力和滑动风险,提高坡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同时,坡道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也起到了提醒驾驶员注意的作用,有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安全视距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18T16:54:43.77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作者:项朝阳
[导读] 【摘要】根据省内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分析,基地内部道路和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出入口处是行车视距不足的高发处,由于安全视距不足,导致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台州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根据省内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分析,基地内部道路和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出入口处是行车视距不足的高发处,由于安全视距不足,导致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词】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行车视距、视距三角形
近十年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面临转型,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剧增,停车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是否有效的关键问题,随着城市大片住宅小区的不断涌现,小区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人车分流已成为设计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小汽车的停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地面小区内路边停放走向了地下车库的集中停车,提高了地面的绿化率,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但随着小汽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行车安全问题也就突显而出,笔者就平时施工图审查时碰到的汽车库的安全视距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地下车库内通道与坡道交叉处驾驶员视线不够通透,存在安全隐患
1.1 汽车库内通道交叉处,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在平面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保证驾驶员视线通透及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不足。

(地下车库内通道与坡道交叉处驾驶员视线不够通透,存在安全隐患)。

1.2 实例分析:10米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均有遮挡物, 影响驾驶员视线。

2、规范解读:
2.1 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7.3条规定:基地内部的道路交叉口、汽车库内通道交叉处,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在平面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必须保证驾驶员视线通透;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应符合表1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
2.2.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2.6条规定:基地内停车库机动车出入口之间净距
应大于15米;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其净距应大于10米。

出入口之间应确保视线通透,并满足机动车停车视距要求。

2.3 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2.7条规定:基地内地下车库坡道与基地内部道路相交处,不得采用车辆转弯半径不足的U型掉头交通组织方式,并应保证视线通透,满足有关安全视距三角形的要求。

2.4《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第
3.1.6条规定:车库基地出入口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 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应具有通视条件。

附图:
2.5.《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4.9条:多层坡道式停车库,设置上层本层下层直通连续坡道时,应在本层通道连续处设置直通坡道平坡段,平坡段长度不应小于20米。

坡道连续下坡长度超过80米,应设置平坡段。

附图:
2.6坡道式出入口: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第2.0.16条术语解析:机动车库中通过坡道进行室内外车辆交通联系的部位。

3、规范分析:
3.1根据省内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分析,基地内部道路和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出入口处是行车视距不足的高发处,由于安全视距不足,导致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制定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
4.7.3条规定。

3.2基地出入口必须保证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在车辆出入口设置明显的减速或停车等交通安全标识,提醒驾驶员出入口的存在,以保证行车辆出入时的安全。

机动车经基地出入口汇入城市道路时,驾驶员必须保证良好的视线条件,通视要求参照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第11.2.9条,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的范围,应控制在距离出入口边线以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

设计应保证驾驶员在视点位置可以看到全部通视区范围内的车辆、行人情况。

3.3车库上下层直通坡道,在与本层通道交叉处,往往视距不足,坡度较大,因此应增加平坡段,并对平坡段长度进行规定,保证行驶安全。

4、较好的实例
4.1永宁公馆三期地下室坡道口平面附图:
5、结束语
汽车库内通道交叉处,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在平面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应保证驾驶员视线通透及视距三角形(10米)要求。

依据标准及参考文献:
[1]国家建筑工程行业标准《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2]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3]浙江地方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