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2018年作曲系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信息
中央音乐学院2018全国统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央音乐学院2018全国统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中央音乐学院2018全国统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央音乐学院2018全国统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中央音乐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专业技巧,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收专业方向统考非全日制硕士生招收指挥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声歌系各方向及音乐学系音乐艺术管理方向、音乐治疗学方向、作曲系作曲方向、研究生部民族声乐表演方向。
三、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本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院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二)现场确认五、考试时间、地点(一)初试:2017年12月23日-25日。
(二)复试:2018年3月底或4月上旬,具体日期届时将于网上公布。
(三)地点:中央音乐学院。
六、录取(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专业考博报录比-复习重点-参考书-分数线-育明考博

施詠康著 (美)塞缪尔 · 阿德勒著
交响配器法(第一、第二卷) 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2002重印)((第苏一)卷C )·张洪瓦模西译连(科第著二卷,)金文达译
律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缪天瑞著
律学
溯源探流—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论诸民族的音阶,载《民族音 乐学译文集》
复调音乐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于苏贤著
复调音乐基础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龚晓婷著
复调 对位与赋格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法)泰奥多尔 · 杜布瓦著,廖宝 生译
复调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1975重印)(宝译苏)斯克列勃科夫著,吴佩华、丰陈
对位法概要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法)柯克兰著,肖淑娴译
赋格写作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英)普劳特著,段平泰译
赋格分析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英)普劳特著,段平泰译
管弦乐配器法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戴宏威编著
配器
管弦乐队乐器法 配器法教程(上册、下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4.参考书目:详见“博附件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5.报考费用:报考费 200 元。考生的一切费用,按规定由本人自理,经济确有困难者
可向所在单位申请补助。报名后不参加考试者费用不退。
6.考试地点:中央音乐学院。
7.报名、考试的具体事宜
2 月 20 日—3 月 10 日:网上在线报名,报名成功后须打印报名表,考生本人留存一份。 3 月 11 日,本地考生须到我院研究生部提交所有报名材料和报考费。外地考生可以特快专递邮寄所 有报名材料和报考费,邮寄日期为 3 月 4 日—8 日,规定时间内未交齐材料视为初审不合格。 3 月 21 日,网上确认报名信息,网址: 4 月 8 日,网上公布初审结果(已通过初审需加试的考生到公告栏打印准考证),公布考试日程。 4 月 15-16 日,加试 4 月 17 日,网上公布加试合格者考号。初审合格的考生到研究生部领取准考证。 4 月 18-20 日,考试 5 月 12 日,可上网查询考试成绩
中央音乐学院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央音乐学院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一项特殊重要工作,旨在培养一大批立场坚定、思想过硬,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招生原则招生工作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
三、招生生源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7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
四、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院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仅招收非汉族考生。
注: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一律不得准予考试或录取。
有弄虚作假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招生名额与学习方式招收名额4人,以全日制方式学习。
六、报名方式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
时间为2017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
网址:。
报名时, 报名点代码请务必选择1145,中央音乐学院考点。
注: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报考信息请参见“2018年统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相。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招生简章2023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招生简章2023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招生简章2023年一、博士招生基本信息1.招生对象: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本科毕业生2.招生科目:音乐学与表演艺术3.申请截止日期:2023年4月30日4.考试日期:2023年5月31日5.考试内容:视频答辩二、申请要求1.具有良好的音乐学习背景,掌握相关音乐理论思想、经验和流行音乐革新。
2.在毕业本科生中获得有含金量的学习成绩,如国外及国内知名比赛中的优异成果。
3.有成熟的作品、主题演出的经历和编曲能力,有较强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表现力。
4.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了解和接受中央音乐学院的教育愿景和发展理念,具有推动学校音乐学科发展的积极应变能力。
5.能够接受驻校教授的科学指导,在双边合作下形成一个良好的研究团队,携手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三、博士招生录取1.申请者须按照申请要求提交正式的专业大学毕业证书及其准考证、成绩单、相关艺术证书和作品,以及推荐信等资料。
2.经过审核筛选后,最终录取者将接受视频答辩,由中央音乐学院专家考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评定答辩成绩,并做出最终录取决定。
3.最终录取结果将于2023年7月出来,学校将通过公告、电话和短信等方式,及时通知录取者有关申请文书、住宿入住等事宜。
四、奖学金1.中央音乐学院专门为博士学生建立了一系列的择优资助基金,每个学年的最高资助额度达到20,000元。
2.每个学年,中央音乐学院将根据优秀学生的学业成绩、音乐及表演成就、创新实践能力、科研表现等多方面综合评定,向优秀学生发放学业奖励金。
3.中央音乐学院特意为博士学生搭建科教文化创新实验平台,提供以实践应用大学的创新精神,激发申请者的创新研究热情,推动学术研究及学术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更多发挥,从而更有利于提高研究学者的职业发展。
五、就业走向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毕业生一般以音乐学、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等学科为专业背景,在高等音乐院校、文艺科研机构和教学单位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也可以进入文艺出版社、文化艺术机构、广播电视台等文艺团体从事相关工作。
中央音乐学院考博专业

博附件一:专业目录、招生导师、考试科目1只招收研究俄罗斯或前苏联音乐方向的考生。
一、加试科目:(一)具有硕士学位、报考非原研究方向的考生(含作曲系内不同方向、音乐学系内不同类间的跨越者)需加试的科目:1.音乐学系内各方向及律学方向:(1)中、西音乐史(含作品听辨);(2)作品分析2.作曲系:(1)作曲、电子音乐作曲与配器方向:A.和声;B.二十世纪作品分析(2)复调与作品分析方向:A.和声;B.作曲(3)和声方向:A.作曲;B.作品分析3.音乐声学:(1)中国声学史(参考资料:戴念祖《中国声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2)世界乐器音色听辨(参考资料:Microsoft:Musical Instruments,Microsoft Co.&Dorling Kingersley Ld.1992)(二)以同等学力报考者需加试的科目:1.哲学;2.同“一”(具有硕士学位、报考非原研究方向的考生需加试的科目)。
二、作曲技术理论综合分析考试科目要求:(一)和声:就所给的完整音乐作品或音乐作品中的段落进行和声分析,标出调性、和弦及相关的和声进行,并指出它的音乐风格或时代所属。
(二)作品分析1.分析题:从音乐风格、音乐发展手法、主题材料、音乐结构、调式、调性、节奏、等方面分析所给音乐片段。
2.简答题:就所给的20世纪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三)复调1.写作题:四声部以内(含四声部)对位写作题1-2题。
2.分析题:分析中型以上复调作品片段,用图示和文字加以说明。
(四)配器1.分析题:分析所给音乐片段的配器手法。
2.简答题:乐器法、配器法知识。
该科目每项考试时间分别为2小时,总共8小时,分两次考试。
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2018年博士招生专业方向、招生导师

系别 专业方向 1. 中国古代音乐史 王子初研究员 吕钰秀教授 陈荃有编审 蒲方教授 李淑琴教授 汤琼教授 余志刚教授 姚亚平教授 周耀群教授 刘经树教授 袁静芳教授 伍国栋研究员 周青青教授 钱茸教授 肖学俊教授 吕钰秀教授 褚历教授 袁静芳教授 杨民康研究员 杨民康研究员 和云峰(桑德诺瓦)研究员 招生导师
8. 音乐美学 9. 中国音乐美学史 10.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 11配器 3.复调 4.和声
董立强教授 郭伟国教授 杨勇教授 龚晓婷教授 刘康华教授 刘锦宣教授 徐昌俊教授 陈丹布教授 郭新教授 向民教授 姜夔教授 张小夫教授 吴粤北教授 李小兵教授 张小夫教授 吴粤北教授
声歌系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声乐)
1.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小提琴)
2.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中提琴) 管弦系 3.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大提琴) 4.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长笛) 5.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单簧管) 6.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巴松)
7.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小号) 8.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长号) 9.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西洋打击乐)
2.中国近现/当代音乐史
3. 西方音乐史(含西方现代音乐)
音乐学系
4. 中国传统音乐
5. 中国佛教音乐文化 6.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7. 世界民族音乐
陈自明研究员 俞人豪教授 李昕教授 张伯瑜教授 安平教授 王次炤教授 邢维凯教授 宋瑾教授 苗建华研究员 王次炤教授 周海宏教授 吴祖强教授 杜鸣心教授 郭文景教授 唐建平教授 叶小钢教授 杨勇教授 贾国平教授 吴粤北教授 秦文琛教授 罗新民教授 郝维亚教授 李滨扬教授
5. 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唢呐)
石海彬教授 张强教授 章红艳教授 郝贻凡教授 樊薇教授 李晖教授 谈龙建教授 徐阳教授 李萌教授 周望教授 赵家珍教授 黄河教授 刘月宁教授 肯尼斯·菲尔兹(加拿大电讯媒体艺术首席科学家)
中国音乐学院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表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4 月 初试(专业基础课) 复试
研究方向
统考
统考
初试(音乐理论课)
笔试 3 小时
民族音乐学 世界民族音乐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音乐类)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 西方音乐史研究 音乐美学 音乐艺术管理 音乐声学 电子音乐
笔试 3 小时
面试 面试 面试 面试 面试 面试 面试 面试 面试 主科面试 主科面试 面试 面试 面试 面试 面试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外语听力(口语)
附件 3:
研究 方向 代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3 24 25 26
中国音乐学院 2018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表(适用于全日制学术型、全日制专业学位型、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港澳台招生)
初试 复试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和声与曲式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综合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选考(除报考本专业 外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任选)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选考(除报考本专业 外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任选)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选考(除报考本专业 外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任选) 中外音乐史(含中国传统音乐)+选考(除报考本专业 外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任选)
中央音乐学院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中央音乐学院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中央音乐学院招收本科以上学历的在职博士招生,为满足中央音
乐学院学科建设发展需求,增强学科实力,促进学术、科研水平提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生范围
1.报考者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正在攻读本科学位的学生),
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
2.不接受无本科以上学历的报考者;
3.不接受无音乐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报考者;
4.不接受学籍问题不清楚或其他相关资格有问题的报考者。
二、招生方式
1.报考者需报送报考材料;
2.根据审核后的报考材料,学院组织进行笔试;
3.根据笔试结果,进行统一的面试;
4.根据面试结果和报考材料,以及单位推荐情况等,进行专家综合评审;
5.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三、报考材料
1.本人身份证明;
2.学历及成绩证明;
3.本人简历;
4.单位推荐信及日常工作证明;
5.申请单位导师同意结题或在读证明;
6.个人学术及研究领域的取得成就及最后两年研究成果及鉴定论文
(或题稿);
7.本人通过《教育部权威发布的研究生学历认定指南》,应当能满足
研究生学历要求的材料;
8.其他有助审核者了解申请者学术水平和能力、恰当性的材料。
四、费用负担
1.报考者应按照学校有关政策,支付报考费用(中央音乐学院不收取任何费用);
2.报考者须按规定,支付学校的学费、学杂费及住宿费等费用。
五、其他事项
1.招收名额数量根据学院审核报考材料及实际情况而定;
2.报考者需对报考材料的内容、真实性负责;
3.招生一切后果由报考者自行承担;
4.本公告最终解释权归中央音乐学院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作曲系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信息
一、须提交的材料
1.本人身份证件(验原件,交复印件)。
2.网上报名表(务必有免冠一寸近照并在报名表上签字,否则无效;专业目录、招生导师详见“博附件一”,考试科目详见“博附件二”)。
3.两名本学科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专家推荐书》须在网上下载标准格式并应有专家亲笔签字,见博士招生简章下方的附件)。
4.已获硕士学位人员须提交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含答辩委员会决议,本院硕士毕业生免交);硕士研究生毕业人员须提交硕士学位论文或一篇相当于所报专业方向硕士水平的学术论文、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毕业生提交尽可能完整的硕士学位论文、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一篇相当于所报专业方向硕士水平的学术论文,假如修读过硕士课程,须提交成绩单。
5.已获硕士学位人员须提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人员须提交硕士毕业证书,持海外教育机构学历学位的,应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验原件,交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可先提交学生证(验原件,交复印件)及学位授予单位教务部门开具的“应届硕士生”证明并注明在读研究方向和学号,录取之前验硕士学历或学位证书原件。
同等学力人员提交学士学位证书(验原件,交复印件)。
6.各专业方向须提交的专业材料
(1)报考作曲方向的考生应提交:
本人独立创作的作品三首,其中交响乐队作品(三管或三管以上编制)不可缺免,另外两首作品体裁可含室内乐、声乐、民乐、电子音乐等。
(2)报考作曲技术理论各方向的考生应提交:
本人撰写的三篇专业论文,其中一篇应为在公开发行刊物发表的所报专业方向的学术论文(须附杂志目录复印件,刊物的拟采用证明不予承认,采用笔名者需提交相关刊物证明)。
此外报考复调、和声、音乐分析专业的考生须提交一首本人独立创作的三重奏以上编制的室内乐作品;报考配器专业的考生需提交一首独立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双管以上编制)。
同等学力人员提交的上述三篇学术论文中,须有一篇字数在1万字左右。
(3)报考律学方向的考生应提交:
本人撰写的三篇专业论文,其中一篇应为在正式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字数应不少于5千字,须附刊物版权页及目录复印件,论文拟采用证明不予承认,采用笔名者需提交相关刊物证明)。
注:律学考生如为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尚未完成,应提交硕士论文题目、论文目录,以及1万字左右的硕士论文缩稿,或相同份量的部分章节。
(4)报考电子音乐作曲方向的考生报名时须提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