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例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煤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3篇)

2024年煤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3篇)

2024年煤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引言: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特别是在煤矿等煤炭相关工作场所。

2024年,尽管有了技术的进步和安全措施的加强,但煤工尘肺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煤工尘肺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第一部分:煤工尘肺的危害1.1 尘肺病的定义和病因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煤工尘肺是由于煤炭开采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引起的。

煤尘中的煤尘颗粒被吸入肺部后,会引起肺泡和细支气管的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肺功能的丧失。

1.2 煤工尘肺的危害煤工尘肺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具体的危害表现为:1) 呼吸系统问题:长期暴露于煤尘中会引发呼吸道感染,并导致气道炎症和纤维化。

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和胸痛等问题。

2) 肺气肿:长期吸入富含煤灰的空气会导致肺组织的弥漫性气肿,从而影响呼吸功能。

3) 尖顶锥、硅硅化工人尘肺病:尘肺病病人中会有少数发生支持性结核和结节病。

同时,煤尘可能富含硅酸盐等物质,使得煤工不仅患有煤工尘肺病,还可能患上尖顶锥、硅硅化工人尘肺病等其他职业病。

4) 肺癌和肺气肿: 煤工尘肺病患者可能因为吸入的煤尘中富含有害物质而发生肺癌。

同时,慢性暴露于大量煤尘中还可能导致肺气肿的发生。

第二部分:煤工尘肺的预防2.1 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加强对煤工尘肺的监管,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规应覆盖煤炭开采和处理全过程,并确保相关企业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

2.2 安全设备和设施的改进煤矿和煤炭处理厂等工作场所应加强设备和设施的改进,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煤尘的产生和散播。

例如,使用湿法喷淋系统来降低煤尘的浓度,安装高效的尘肺防护设备,如空气过滤器和防尘口罩。

2.3 健康教育和培训工人应接受关于煤工尘肺预防的健康教育和培训。

这包括如何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和其他防尘设备,如何减少暴露于煤尘的时间,以及如何寻求医疗帮助等。

此外,工人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接受尘肺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结果分析

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结果分析

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结果分析王欣【摘要】目的通过职业健康体检了解粉尘作业人员接尘工龄、年龄、性别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8月在我院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某企业粉尘作业人员共197人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对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结果、接尘工龄、年龄、性别及胸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7名粉尘作业人员中,共检出肺功能异常者17人,占粉尘作业人员的8.63%;接尘工龄≥10年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7.02%,高于接尘工龄<10年组的6.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9.05%,高于年龄<40岁组的3.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11.24±7.49)年,大于肺功能正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7.03±5.2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组的平均年龄(42.29±6.18)岁,大于肺功能正常组的平均年龄(33.84±8.48)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作业人员胸片均未提示有尘肺样改变.结论随着接尘工龄及年龄的增长,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也会增加,肺功能检查可发现粉尘作业人员早期的呼吸系统疾病.【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36【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粉尘作业;肺功能;接尘工龄;年龄【作者】王欣【作者单位】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科,江苏南京 2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31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生产性粉尘主要包括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及混合型粉尘[1]。

劳动者长期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肺功能的改变。

为进一步了解粉尘作业人员的病例特点,对2016年7—8月在我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某企业197名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分析

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分析

【 1 】 陈秀华 . 心脑血管疾病 的一级二级 预防[ J 】 . 基层 医学论坛 , 2 0 0 9 , 1 3
( 1 0 ) : 9 4 3 — 9 4 4 .
【 2 】 杨秀, 高艳红 , 田亚平. 血脂 及脂蛋 白在 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及肿 瘤 等不 同疾病 中的意义 . 军 医进修学 院学报 , 2 0 1 1 , 3 2 ( 2 ) : 1 4 1 — 1 4 3 .
4 3 . 9 0 %。 以劳动强度相似 的无直接接触粉尘工作的工人 1 5 0例 作 为 对照 组 , 平 均年 龄 ( 5 4 . 6±9 . 8 ) 岁, 其 中 吸烟 者 8 2例 , 占
5 4 . 6 7 %, 吸烟者平均每天 吸烟 1 0支 以上 , 烟龄 2 O年 以上 , 无戒
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血浆 中所含 的血脂是 由胆 固醇酯和游离 脂肪酸 等组成 的 ,在 高脂 血症 中最被重视 的是高胆 固醇血症 ,
测对心脑血管病 的预测和危害水平估计具有很重要 临床价值 。 因此我们认 为在心脑血 管病诊 治 中血脂检 验对其危 险性 的预 示十分 准确 , 可为患者疾病诊 断提供检 验依据 , 具有 较高 的临 床应用价值 。在 目前 已公认 的血脂 检测标准的前提下 , 更进一 步设定 不 同人群 的正 常血脂参 考值和 不同危 险情 况 的医学决 定水平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 。总之 , 作 为心脑 血管病患者 的常规 检测方法 , 血脂检测的临床使用价值 已得 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 研 究的进一 步开展 , 血脂检测 的方法 和方式也会发生更多 的变
通 气 功 能 的 损 害程 度越 发 严 重 。
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 所有病例在近期无呼吸道感染 。2 组在 年

尘肺患者肺功能分析

尘肺患者肺功能分析

尘肺患者肺功能分析探讨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损伤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用成都日升公司RSFJ-900型肺功能测定仪对238名尘肺病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238例尘肺患者的肺功能FVC、FEV1.0、FEV1.0%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分别为78.2%、50.6%、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期别、不同年龄组和吸烟与非吸烟组的肺功能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尘肺病可引起患者肺功能损害,随着病程的进展和年龄的增长损害加重,吸烟对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有协同效应。

尘肺病是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

尘肺能损伤患者肺功能,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

尘肺病是严重威胁工人健康的主要职业病。

目前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超过60万例,现存活患者近50万人。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03 -2005年已确诊的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为尘肺患者的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根据职业史、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按我国《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一2002),经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组确诊为尘肺病且无明显的并发症的238例患者;年龄在32 ~78岁,平均58.7岁;接尘工龄10 ~35年,平均22.6年;病程(初次诊断尘肺到本次检查的时间)0~22年,平均7.5年。

1.2 方法采用统一的职业健康检查表格,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

使用成都日升公司RSFJ-900型肺功能测定仪进行肺功能测定,仪器由专人操作,患者取站立位,重复测定3次取最佳测定值。

选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0)、1秒率(FEV1/FVC%),其中FVC、FEV1.0以实测值/预测值的百分比值表示。

预测值是根据受试者年龄、性别和身高用设定的计算公式由测定仪自动计算获得。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Excel录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煤工尘肺并发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

煤工尘肺并发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

煤工尘肺并发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煤工尘肺(CWP)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煤矿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其病理改变为进行性、弥漫性矽结节和肺纤维化,导致肺功能障碍,是不可逆性,随着肺组织的纤维化进展,可导致通气不足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在漫长的病程中易并发多种并发症,是威胁煤矿工人身体健康的严重职业病。

CWP并发呼吸衰竭,是CWP晚期常见的结局,也是CWP死亡的重要原因。

呼吸衰竭若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及护理,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目前在尚无特殊药物根治的情况下,加强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

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两年来共收治煤工尘肺病人1480例,其中此类患者126例,现将其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2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岁~78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吸烟患者占60%。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Ⅰ型呼吸衰竭49例,Ⅱ型呼吸衰竭77例。

入院后详细询问职业史,结合自觉症状、血常规、血气分析、X线检查,确诊呼吸衰竭。

经综合抢救治疗后好转出院119例,死亡7例。

2 病情观察2.1 呼吸衰竭多发生在煤工尘肺晚期,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观察病情。

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应特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变化,若发现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表示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为呼吸衰竭的早期表现。

缺氧使呼吸加快、呼吸费力、鼻翼煽动,呼吸肌活动加强。

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间歇式抽泣样呼吸则提示有呼吸中枢功能紊乱。

观察有无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血压升高等。

2.2 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观察有无判断力下降、共济失调、焦虑不安、眩晕、烦躁不安、头痛、肌肉震颤、昏睡,甚至昏迷。

昏迷者应注意观察瞳孔、腱反射、肌张力及病理反射。

及时了解血电解质检查结果。

2.3 痰液的观察按医嘱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留取痰液检查标本,注意观察痰的色、质、量、味及痰液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痰液出现特殊气味或痰液量、色及粘稠度等发生变化,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测定结果分析

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测定结果分析

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测定结果分析探讨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测定对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致残等级鉴定的影响。

[方法] 通过56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测定与血气分析测定,比较肺功能损伤结果。

[结果] 56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FVC、FEV1、MVV的损伤率均达85%以上,且中度和重度损伤率FVC 为51.79%;FEV1为62.50%;FEV1/ FVC为30.36%;MVV为46.43%。

血气分析结果,PO2正常率为57.14%,轻度低氧血症为42.86%,无1例达到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标准。

[结论] 肺功能检查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应加强对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提高肺功能检查的准确性。

对尘肺患者进行致残等级鉴定应当结合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结果,综合评定肺功能损伤程度。

关键词:煤工尘肺;肺功能;血气测定;分析肺功能检查是反映肺脏功能状态且无创伤性的一种检查方法,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主要反映机体缺氧情况及程度,两种方法均是目前我国劳动能力鉴定中工伤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但在实际应用中肺功能检查受测试仪器性能、操作程序、操作人员以及受试者配合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将受到影响。

为探讨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异同,选择56例肺功能异常的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进行动脉血气测定,并对肺功能与血气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的56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均为男性,无合并活动性肺结核和肺气肿,所有研究对象均有1项以上肺功能指标异常,年龄35~73岁,平均54.16±11.08岁;接尘工龄1~41年,平均21.48±11.57年。

有30人吸烟,吸烟率为53.57%。

1.2 方法肺功能测定采用国产RSFJ-900型肺功能测定仪,立位测试。

检测者先对受试者进行训练,然后对每位受试者测定2次,测定结果以各指标的实测值/预测值的百分比表示。

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尘肺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 通过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和减少尘肺病发病的目标,为保 障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内容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猪病流行状况也日益严重。猪病是指发生在猪身 上的疾病,包括猪瘟、猪丹毒、猪流感、猪蓝耳病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对猪 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次演示将介绍我 国猪病流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3、市场需求下降
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清洁能源替代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需求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据统计,中国煤炭消费量从2014年的峰值下滑至2020年的低谷,降幅高达 9.6%。
三、煤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转型升级
面对产能过剩和环保政策压力,煤炭企业将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 展路径。例如,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煤化工等新型 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和提质增效。
本次演示将围绕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将 概述煤炭行业的基本情况,接着从不同角度分析该行业的现状,并预测未来的 发展趋势。
一、煤炭行业概述
煤炭行业是全球能源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 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清洁能源 的发展,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4、跨界合作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煤炭企业可以寻求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共同发展。例 如,可以与电力、化工等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 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在市场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煤炭企业需要积极应对产能过剩、环保政策压力和市场需 求下降等挑战,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新型产业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 用率,加强跨界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也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支持力度, 为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窑街煤矿矽肺患者肺功能状况调查分析

窑街煤矿矽肺患者肺功能状况调查分析

窑街煤矿矽肺患者肺功能状况调查分析目的了解矽肺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矽肺患者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300名矽肺患者,采用日本进口的高级肺功能测量分析仪chest-8800和生存质量量表,对矽肺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生存质量调查,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矽肺患者肺功能损伤以中度损伤为主,肺功能损伤与并发症或合并症程度有关联性(P<0.05),并对矽肺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

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矽肺患者肺功能,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合并其他疾病,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

标签:矽肺肺功能生存质量调查分析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致肺部广泛的结节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一般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长期吸入粉尘使支气管纤毛上皮受到损伤及肺弥漫性结节纤维化,导致支气管狭窄,引流不畅,易发生继发感染,目前尚无根治办法。

随着病程的延长,肺纤维化增多,肺顺应性减退,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并发肺气肿、肺心病,身体状况愈差,最终将严重影响矽肺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矽肺患者目前主要是通过预防保健来减轻症状、减少合并症、保护肺功能、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煤矿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矿井,相对来说矽肺较多,本文对矽肺患者肺功能状况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矽肺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矽肺患者共300人为调查对象。

被调查者皆为男性,年龄55~83岁,平均(70.53±7.19)岁。

1.2 方法1.2.1 肺功能测定本院自购进日本进口的高级肺功能测量分析仪Chest-8800,对矽肺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1]。

测定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实测值占预测值的百分比越大)、残气量占肺总量比值(RV/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7例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分析
【摘要】通过对257例不同期别的煤工尘肺病人肺功能变化的测定,观察比较不同病期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部功能和肺部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结果表明煤工尘肺病人肺脏通气功能的损害以阻塞型为主,混合型次之,限制型仅占小部分。

【关键词】煤工尘肺肺功能
煤工尘肺是当前危害煤矿工人健康的主要职业病之一,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可以客观反映患者的肺部功能,且无创伤性。

因此,在职业危害检查过程中使用,可以使用肺部功能测定以早期发现患者的健康状况,效果较好,使用范围较为广泛。

对煤工尘肺患者由于长期地接触煤尘,患者会伴有肺部脏器的实质性病变导致X线改变,还会出现肺部功能改变,临床症状较为典型,且已经被作为对煤工尘肺患者进行劳动鉴定的一个常用指标[1]。

本文质在通过我集团257例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检测,对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伤作一个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集团所属各矿的经具诊断组确诊的疑似患者及煤工尘肺病人共有257例,其中疑似煤工尘肺病人142例,I期煤工尘肺患者96人,II期和III期煤工尘肺患者
合计19人,均为男性,年龄范围在35-75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接尘工龄为10-35年,平均工龄25年。

对照组选择我集团无接尘史及其他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的健康男性工人45人,年龄范围25-60岁,平均年龄40岁,平均工龄20年,接触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身高等差异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肺部功能的测定,仪器为日产确是得J-298微电脑肺功能测定仪。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活量VC、第一秒用气呼气量FEV1.0、最大通气量MVV。

MVV=0.302FEV1.0+10.85,首先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器体表面积,并根据年龄查出患者对应的预期VC值、预期MVV值。

VC%=实际测量VC/预期VC值;MVV%=实际测量MVV/预期MVV值。

FEV1.0%=FEV1.0/VC[2]。

当患者VC%在75%以下,FEV1.0%在70%以下为异常。

根据临床分型标准,将所有本次实验的被检者分为多组,其中包括肺功能正常组、FEV1.0%下降的阻塞型组、VC%下降的限制型组、FEV%、VC%均下降的混合型组。

分析煤工尘肺患者不同类型的出现率,并观察煤工尘肺病的病期。

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变化、煤工尘肺病期煤工尘肺患者不同病期的肺功能测定详细数据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煤工尘肺的患者肺功能变化特点较为明显,排除FEV1.0、
FEV1.0%外,煤工尘肺0+期、I期、II+III期患者的各个肺部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从表1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随着煤工尘肺患者的疾病病期进展,患者各项肺部功能的指标均逐渐降低。

2.2不同病期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障碍类型煤工尘肺患者257例中,肺部功能正常57例,阻塞型共120例,限制型16例,混合型64例。

0+期142例,正常46例,阻塞型66例,限制型8例,混合型22例;I期96例,正常96例,阻塞型42例,限制型7例,混合型36例;II+III 期正常19例,阻塞型12例,限制型1例,混合型6例。

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障碍中以阻塞型最多,占48.48%;其次为混合型,占15.49%,有32.39%为正常型,仅有5.63%为限制型。

其中I期II+III期患者的肺部功能障碍类型与0+期的患者肺部功能障碍类型差异不明显,I期、II+III期的肺部功能障碍类型差异也不明显。

3讨论
煤工尘肺患者由于长期与生产性粉尘相接触,患者的肺部功能会受到不同严重程度的损伤。

因此有专家认为,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部功能损伤程度会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呈现进行性的加重[3-4]。

我院本次实验对257例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部功能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发现,不同病期的煤工尘
肺患者,其肺部功能的各个指标,包括:VC、VC%、MVV、MVV%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II+III期患者的FEV1.0也有明显降低。

且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各项肺部功能会出现明显下降。

以上结果说明,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部功能损伤会出现进行性的加重,且病情进展与肺部功能呈现正相关。

不同病期的煤工尘肺患者,其肺部功能障碍的类型以阻塞型最为多见,其次为混合型,而限制型最为少见。

由于尘肺的基本病变是弥漫型肺间质纤维化,使肺通气换气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说明煤工尘肺患者长期与生产性粉尘的接触所造成的损伤是较为明显的,且损伤程度也为进行性的加重。

因此,在临床检查过程中,要对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部功能进行全面的诊断,并动态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更好地鉴定患者的劳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治明,王晓容,王锦珍.尘肺病人肺功能分级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9(6):340-342.
[2]穆魁津,林友华.肺功能测定原理与临床应用[M].第一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330-334.
[3]多彩虹,蔡淑琪,王建国,等.煤工尘肺91例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2):1406-1407.
[4]俞宗华,卜江龙.微卡方案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12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29):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