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患者肺功能分析
尘肺分期的诊断标准

尘肺分期的诊断标准尘肺是一种职业性肺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所致。
尘肺的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对于尘肺患者,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期诊断非常重要,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的依据。
尘肺的分期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来确定的。
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经验,尘肺的分期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临床症状。
尘肺患者常常出现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咯血、发热等症状。
这些临床症状的出现和程度可以反映出尘肺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对疾病进行初步的分期评估。
其次,影像学检查。
尘肺患者的胸部X线片和CT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肺部的病变情况,如肺间质纤维化、结节和斑片状阴影等,有助于医生对尘肺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分期诊断。
再次,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评估尘肺患者肺部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包括呼气量、肺活量、气流速度等指标。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客观地了解患者肺部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助于医生对尘肺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期诊断。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可以对尘肺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期诊断。
一般来说,尘肺的分期诊断主要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
轻度尘肺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结果相对正常;中度尘肺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明显,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异常;重度尘肺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结果明显异常,甚至出现了肺功能不全的情况。
在进行尘肺分期诊断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尘肺的分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的依据。
医生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对尘肺患者进行准确的分期诊断,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165例Ⅰ期尘肺患者通气功能分析

表 3 I 尘 肺 组与 观 察对 象组 的肺 通 气 功 能损 伤 类 型 比较 期
劳动 能力丧 失 。
此文通过 I 期尘肺病患者与观察对象组肺通气 功能 比较可看出除 V 0 5 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性 差 异 ,以 F C F V1及 V 5最 为敏 感 , V ,E 2 肺通 气功 能
采 用 意 大利 生 产 的 C S D肺 功 能 仪 进 行测 O ME
定 。检测 指标包 括 用力肺 活 量(V )一秒 钟用 力 呼 F C、
气量( V 1 E 1 V %( 秒率) s ( 气 至 5% F 1、 V / C 1 E F F 、 on v  ̄ 0 肺 活量 时对应 流速 值)v 5呼气 至 2%肺 活量 时对 、2( 5 应流速值) 及最大通气量( V ) M V。检测者先 向每一位
损 伤率两 组差 异无显 著性 【 】 I 。 此次 调查 I 期尘肺 肺通 气功 能损 害 以混 合 型为
主, 其次为阻塞型和限制型, 混合型中又 以阻塞型为
主 的通气功 能损 伤多见 , 这与 以往 的报道一 致『 。 24 —】 3 此文将 15 I 尘肺 患者按年 龄分 组分 析其 6例 期 肺 通 气功 能 损伤 情况 , 示 随年 龄增 加肺 通 气 功能 显 从表 3可看 出两组 肺通气 功能损 伤类 型 以混合
度 比较 , 果见 表 2 结
结果显示分: 、 正常 异常。异常包括: 限制性( 、 轻
一
48一
第 1 第 2期 5卷
王瑞 芝. 6 15例 I 期尘肺患者通气功能分析
表2 I 期尘肺组与观察对象组的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比较
3 讨 论
尘肺 病是 由于在 职业 活动 中长期 吸人生 产 陛粉 尘并 在肺 内潴 留而 引起 的以肺组 织弥漫 性纤 的病理改变是肺部纤维化, 使肺弹性阻力增大, 顺应性降低, 其侵犯小气道, 使外 周气 道 阻力 增 高, 致肺 功 能损 伤 ,造 成 尘肺 患 者 的
职业健康体检中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检查结果

职业健康体检中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检查结果【摘要】目的:探讨尘肺工作人员在职业健康体检时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为尘肺的早期预防、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对70名长期参与粉尘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肺功能检测,根据受检者是否出现成分症状来将他们分成两组,有症状的受检者列入有症状组(共计40例),没有相关症状的受检者则被纳入无症状组(共有30例)。
将两组间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无症状组中,其肺活量(FVC%)、1秒末努力呼气的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和呼气峰值流速(PEF%)、肺活量与1秒末用力呼气的容积比值(FEV1/FVC%)的水平均较有症状组的受检者高,而无症状组的受检者在气道阻力方面的对比(Raw%)较对照组高,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间比气道传导率(sGaw%)差异不显著(P>0.05)。
此研究结果指出,FVC%, FEV1%,FEV1/FVC%, MMEF%, PEF%, Raw%均与受检者从事粉尘的工作年限长短有关(P<0.05)。
结论:尘肺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患者参与粉尘工作的时间。
时间越长,则患者的肺功能越差,肺功能检查在尘肺病的职业健康体检中有着重要意义,非常建议临床引起重视和应用。
【关键词】: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肺功能检查粉尘是一种在空中悬浮的固态颗粒。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许多粉尘作业人员长期暴露其中,其肺部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尘肺病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
尘肺病,是指粉尘随着呼吸而进入体内,在肺组织内逐渐积累,导致肺组织出现弥漫性纤维化的症状[1]。
长期接触粉尘的人群尘肺病发病率极高。
因此,必须强化职业健康体检,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护[2]。
本文选取了70名参与职业健康体检的粉尘作业职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具体结果和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本医院2021.1至2023.6月期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粉尘作业工作人员70例受检者进行研究,按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各40例、30例。
尘肺鉴定标准

尘肺鉴定标准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发生在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石材加工工人等职业群体中。
尘肺鉴定是为了确认患者是否患有尘肺病,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赔偿。
尘肺鉴定标准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职业史、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的。
以下将详细介绍尘肺鉴定的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主要症状,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气急、胸闷、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咯血、发热等症状。
2. 体征,体格检查可发现双肺呼吸音减低,叩诊可听到双肺底部浊音,严重者可出现指端肺性肥厚、杵状指等指端肺部改变。
二、职业史。
1. 工作时间,患者的工作时间是否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作年限是否符合尘肺的职业病特点。
2. 工作场所,患者的工作场所是否存在粉尘污染,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尘肺的职业病发病特点。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X线胸片是尘肺鉴定的重要检查手段,主要观察双肺的弥漫性、广泛性、对称性病变。
2.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节、斑片状病变,对尘肺的鉴定有重要价值。
四、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是否异常。
2.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尘肺鉴定的关键检查项目,可发现患者的肺功能是否受损。
以上是尘肺鉴定的主要标准,通过临床表现、职业史、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尘肺病。
在进行尘肺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性,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鉴定。
希望广大医务人员能够加强对尘肺病的认识,提高对尘肺鉴定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和赔偿提供科学依据。
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分析

【 1 】 陈秀华 . 心脑血管疾病 的一级二级 预防[ J 】 . 基层 医学论坛 , 2 0 0 9 , 1 3
( 1 0 ) : 9 4 3 — 9 4 4 .
【 2 】 杨秀, 高艳红 , 田亚平. 血脂 及脂蛋 白在 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及肿 瘤 等不 同疾病 中的意义 . 军 医进修学 院学报 , 2 0 1 1 , 3 2 ( 2 ) : 1 4 1 — 1 4 3 .
4 3 . 9 0 %。 以劳动强度相似 的无直接接触粉尘工作的工人 1 5 0例 作 为 对照 组 , 平 均年 龄 ( 5 4 . 6±9 . 8 ) 岁, 其 中 吸烟 者 8 2例 , 占
5 4 . 6 7 %, 吸烟者平均每天 吸烟 1 0支 以上 , 烟龄 2 O年 以上 , 无戒
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血浆 中所含 的血脂是 由胆 固醇酯和游离 脂肪酸 等组成 的 ,在 高脂 血症 中最被重视 的是高胆 固醇血症 ,
测对心脑血管病 的预测和危害水平估计具有很重要 临床价值 。 因此我们认 为在心脑血 管病诊 治 中血脂检 验对其危 险性 的预 示十分 准确 , 可为患者疾病诊 断提供检 验依据 , 具有 较高 的临 床应用价值 。在 目前 已公认 的血脂 检测标准的前提下 , 更进一 步设定 不 同人群 的正 常血脂参 考值和 不同危 险情 况 的医学决 定水平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 。总之 , 作 为心脑 血管病患者 的常规 检测方法 , 血脂检测的临床使用价值 已得 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 研 究的进一 步开展 , 血脂检测 的方法 和方式也会发生更多 的变
通 气 功 能 的 损 害程 度越 发 严 重 。
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 所有病例在近期无呼吸道感染 。2 组在 年
尘肺鉴定标准

尘肺鉴定标准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发生在煤矿、金属矿山、建筑工地等工作环境中。
尘肺病的鉴定标准对于确诊患者的病情评估和劳动能力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尘肺鉴定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读者对该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尘肺病的鉴定标准。
1. 临床表现鉴定,尘肺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患者需符合一定的临床表现标准才能被确诊为尘肺病。
2. 影像学鉴定,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尘肺患者肺部的病变情况,包括结节、纤维化、肺气肿等表现。
根据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可以确定尘肺病的病情程度及类型。
3. 肺功能检测鉴定,通过肺功能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情况,包括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等指标。
肺功能检测结果对于尘肺病的鉴定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 病因学鉴定,尘肺病的发病与工作环境中的粉尘颗粒密切相关,因此病因学鉴定是尘肺病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需要对患者的工作史、接触史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5. 病理学鉴定,对于已故患者的尸检结果,可以通过病理学鉴定确定尘肺病的诊断,包括肺部组织的病变情况、病变类型等。
二、尘肺鉴定标准的意义。
1. 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尘肺鉴定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 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尘肺鉴定标准可以帮助劳动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
3. 对尘肺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尘肺鉴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对尘肺病的早期筛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尘肺鉴定标准的完善。
1. 加强尘肺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建立健全的尘肺病病例登记制度,及时掌握尘肺病的发病情况。
2. 完善尘肺鉴定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尘肺鉴定标准,提高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加强对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测定结果分析

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测定结果分析探讨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测定对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致残等级鉴定的影响。
[方法] 通过56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测定与血气分析测定,比较肺功能损伤结果。
[结果] 56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FVC、FEV1、MVV的损伤率均达85%以上,且中度和重度损伤率FVC 为51.79%;FEV1为62.50%;FEV1/ FVC为30.36%;MVV为46.43%。
血气分析结果,PO2正常率为57.14%,轻度低氧血症为42.86%,无1例达到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标准。
[结论] 肺功能检查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应加强对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提高肺功能检查的准确性。
对尘肺患者进行致残等级鉴定应当结合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结果,综合评定肺功能损伤程度。
关键词:煤工尘肺;肺功能;血气测定;分析肺功能检查是反映肺脏功能状态且无创伤性的一种检查方法,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主要反映机体缺氧情况及程度,两种方法均是目前我国劳动能力鉴定中工伤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但在实际应用中肺功能检查受测试仪器性能、操作程序、操作人员以及受试者配合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将受到影响。
为探讨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异同,选择56例肺功能异常的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进行动脉血气测定,并对肺功能与血气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的56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均为男性,无合并活动性肺结核和肺气肿,所有研究对象均有1项以上肺功能指标异常,年龄35~73岁,平均54.16±11.08岁;接尘工龄1~41年,平均21.48±11.57年。
有30人吸烟,吸烟率为53.57%。
1.2 方法肺功能测定采用国产RSFJ-900型肺功能测定仪,立位测试。
检测者先对受试者进行训练,然后对每位受试者测定2次,测定结果以各指标的实测值/预测值的百分比表示。
关于尘肺病的诊断检查

在病史询问过程中,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职业史、工作环境和暴露史等信息。关键问题包括:
•是否长期从事需暴露于粉尘环境的工作
•暴露的粉尘类型和浓度
•暴露时间的长短和频率
•是否佩戴过相应的防护设备
•是否有其他相关病史,如肺结核、哮喘等
2.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评估患者肺部病变的重要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关于尘肺病的诊断检查
摘要
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肺部疾病,由于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下而引起。早期尘肺病常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为准确诊断尘肺病,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诊断检查,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放射学检查等。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诊断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如是否有气促、呼吸困难等
•检查呼吸音,观察是否有干、潮湿啰音
•叩诊胸部,检查是否存在鼓音或浊音
•触诊检查胸廓是否对称,有无压痛或包块
•心肺听诊,排除其他心肺疾病
3.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工具,常用的方法包括:
•肺活量测定:评估肺部通气功能,判断肺容积改变程度
•呼气流速-容积曲线测定:评估肺部通气功能和气道阻力
•间接肺顺应性测定:判断肺泡顺应性的改变程度
•气体交换功能测定:评估肺气体交换功能,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
4. 放射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是评估尘肺病肺部病变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
•胸部X线透视:能够初步评估肺部病变的分布、范围和性质
•胸部CT或MRI扫描:提供更详细的肺部结构信息,对早期尘肺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在进行检查前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相应的检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期
损伤的检出率和损伤程度高。显示尘肺病患者的肺 功能损伤程度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 能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详见表4。
尘肺病患者不同年龄组比较,肺功能损伤程度的构 成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年龄组肺功能
表4不同年龄组I期尘肺肺功能损伤情况
2.6肺功能损伤类型
按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分,肺
参考文献
[1]GBz70一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s].20吆. [2]金泰庾,孙贵范.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2. [3]高玉龙.100例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分析[J].中国工 业医学杂志,2007,20(4):266. [4]龙双才.160例I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测定结果分析 [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2):379.380. [5]程淑群,任在鸣.I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测定 [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556-1559. [6]多彩虹,蔡淑琪,王建国,等.煤工尘肺91例肺通气功 能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 10(12):1046・1047. (收稿日期:2009—05—21)
万方数据
肺功能损伤类型判断标准…FvC、FEVl.O<
80%,FEVl.0/FVc<70%为肺通气功能减退; FEVl.O<80%者为阻塞型,Fvc<80%者为限制型, 两者均有为混合型。 1.4.2肺功能损伤程度分级判断标准 FEV≥80%,FEVl.o/FvC≥70%为正常。(2)FvC、 FEVl.O在60%~79%,FEVl.o/FVC在55%~69% 为轻度损伤。(3)FVC、FEVl.0在40%~59%, FEVl.o/FvC35%~54%为中度损伤。(4)FvC、 FEVl.O<40%,FEVl.0/FvC<35%为重度损伤。综 合判断时以上述3项指标中的2项达到某级,则将其 肺功能判定为某级。
《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一2002),经乐山市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组确诊为尘肺病且无明显 的并发症的238例患者;年龄在32~78岁,平均 58.7岁;接尘工龄lO~35年,平均22.6年;病程 (初次诊断尘肺到本次检查的时间)0~22年,平均 7.5年。 1.2方法采用统一的职业健康检查表格,调查患 者的基本情况。使用成都日升公司RSFJ一900型肺 功能测定仪进行肺功能测定,仪器由专人操作,患 者取站立位,重复测定3次取最佳测定值。选取用力 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L。)、1秒率 (FEVl/FvC%),其中FVC、FEVl.o以实测值/预测 值的百分比值表示。预测值是根据受试者年龄、性 别和身高用设定的计算公式由测定仪自动计算获得。
201
【论著】
尘肺患者肺功能分析
魏承斌。党庆德,江正斌
[摘要]
目的探讨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损伤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用成都日升公司RSFJ一900型肺功能测定仪对
238名尘肺病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8例尘肺患者的肺功能FVc、FEVl.O、nⅣ1.0% 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分别为78.2%、50.6%、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期别、不同年龄组和 吸烟与非吸烟组的肺功能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尘肺病可引起患者肺功能损害,随着病程的 进展和年龄的增长损害加重,吸烟对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有协同效应。 【关键词]尘肺病;肺功能;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一172x(2009)04—0201一03
Pulmonary Function in 238 PatientsWEIW源自th Pneumoconiosis
Zheng-bin
cen细扣r
Abstract
Dbe∞e
cD眦roZ口以P,删ion矿胁^口n a纱,如地,l 614000,S池眦,I跏"in傀,吼i∞.
obViously
(P<0.05).The
moconiosis
was
results also showed tllat smoking,age and t11e
of pneumoconiosis were tlle moSt im-
portant facto璐to the damage of puhIlona叮mnctioIL ConcluSion
4
功能正常为30.7%(73),阻塞型、限制型和混合型 的比例分别为29.0%(69),12.6%(30),27.7% (66),主要为阻塞型和混合型。 3讨论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人生产性粉 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 主的全身性疾病[2】。尘肺病患者常合并慢性支气管 炎、肺气肿、肺结核,加重肺功能损伤程度。由于 肺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尘肺病患者在确诊后其肺 功能可表现为正常或不同程度的损伤[3】。 影响尘肺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有粉尘的性质和浓 度等,影响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尘肺病 患者的年龄、病程、合并症和并发症、工种、吸烟 等口。1。本研究显示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与病程相 关,随着期别的提高肺功能呈下降趋势。吸烟对尘 肺病患者肺功能的损伤具有协同效应,吸烟组肺功 能损伤的检出率和损伤程度高于非吸烟组瞪】。而在 接尘工人中吸烟占很大比例。年龄也是影响尘肺病 患者肺功能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选取I期尘肺 病患者、采用肺功能的相对值指标,在剔除了尘肺 病病程和随着年龄的增加,正常个体的肺功能发生 生理性的减退两种影响因素后,分析了尘肺病患者
年龄与肺功能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 加,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呈进行性的下降。这与相 关报道一致‘4,61。 尘肺病是一种可以预防,但难以治愈的职业病。 改革工艺,改善工作条件,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 康行为是预防尘肺病的有效措施。对尘肺病患者及 时脱离粉尘环境,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延缓病程 进展,防治并发症,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mtios of me measured Value to standa以expected Value of FVC,FEVl.O,FEVl/FVC%were 78.2%:,
50.6%,and 53.7%∞pmtely,
indicating that dlese patients’
pulmonary function had descended
作者单位: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14000))
(四川
乐山
作者简介:魏承斌,男,公共卫生硕士,主管医师,职业病防治
万方数据
202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Excel录入,用SPSS软 件进行统计分析。 1.4肺功能损伤判定标准
1.4.1
2结果
2.1肺功能损伤分级情况从单项指标看,238例 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分析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FvC、 FEVl.0、FEVl.O%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分别为 78.2%、50.6%、53.7%,同正常预测值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肺功能损伤分级标 准,FVC正常率为56.3%,但另外2项指标的正常 (1)FVC、 率仅为44.5%和40.3%,表明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明 显下降。结合分析上述3项指标,肺功能损伤程度分 级情况:238例尘肺患者的肺功能综合指标分析肺功 能正常的仅占30.7%,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占 33.2%,22.7%和13.4%(表1)。说明尘肺病患者 的肺功能损害严重。
can
Pulmonary function in patients而出pneu—
result in
d锄age.
Witll山e progress of di鸵ase姐d age increase
aIld锄oking,
tlle
d帅age
ag目.avated. Pneumoconiosis; Puhllonary function; Innuence factor
Key words
尘肺病是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 织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尘肺能损伤患者 肺功能,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尘 肺病是严重威胁工人健康的主要职业病。目前我国 累计报告尘肺病超过60万例,现存活患者近50万 人。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03—2005年已确 诊的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为尘 肺患者的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根据职业史、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按
Tb investigate tlle
Cheng.biII,DANG
Qing・de,JIANG
ObjectiVe
injury
characteristics and idluence factors《pulnlonary如nction iIl
cure
patients witll
pne啪oconiosi8,
2.3吸烟与I期尘肺肺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
I期
能损伤的检出率和程度高于非吸烟组,表明吸烟可 以加重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详见表3。
尘肺病患者吸烟和非吸烟组比较,肺功能损伤程度 的构成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尸<O.05),吸烟组肺功
表3吸烟对I期尘肺肺功能损伤情况
万方数据
2.4年龄与I期尘肺肺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
觚d
to
proVide
preVenti仰4n4
me鹳ures.卫订ethod
The puhIlonary func-
tion in 238 patients with pneumoconiosis were measured and
ahalyzed.R酬ts
course
The results showed tllat tlle
表1尘肺患者肺功能损伤分级情况
2.2期别与肺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