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示例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作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素材的积累是作文写作的基础,如何积累作文写作素材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选择素材、多渠道获取素材以及利用素材进行写作这三个方面,谈一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选择素材要随时留意生活和社会现象。

“身临其境”是触发灵感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并鼓励他们倾听身边人的声音,体验他人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组织、作文题目设计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如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互联网发展等。

选择与学生所学知识相关的素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多渠道获取素材也是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取素材。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名篇,这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也能提供丰富的素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新闻、博客、微博等,获取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素材。

鼓励学生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现场感受社会生活,获取素材。

利用素材进行写作是素材积累的目的和结果。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写作训练来引导学生将所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

可以通过教授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构思、组织、修辞等,引导学生将素材进行转化和展示。

教师还可以通过评讲优秀作文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模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在帮助学生完善作文的也能带动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和利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

通过选择素材、多渠道获取素材以及利用素材进行写作这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攻略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攻略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攻略高考语文作文在整个高考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丰富的素材积累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之一。

那么,如何有效地积累作文素材呢?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攻略。

一、广泛阅读,博采众长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首要途径。

无论是经典文学作品、时事新闻、名人传记还是科普文章,都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素材。

经典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比如,读《红楼梦》,我们能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兴衰,领略到众多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命运;读《老人与海》,我们能被主人公永不言败的精神所鼓舞。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积累大量的人物事例、优美语句以及深刻的思想观点,为作文增添文化底蕴和深度。

时事新闻则能让我们了解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发展动态。

关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不仅可以使我们的作文具有时代感,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我们可以引用关于人工智能、5G 技术等方面的新闻报道,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名人传记则是展现成功人士奋斗历程和精神品质的宝库。

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汲取力量和智慧,学习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韧与勇气。

比如,乔布斯的创新精神、马云的创业故事,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中的精彩素材。

科普文章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为我们提供科学原理、自然现象等方面的素材。

当我们写关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主题的作文时,这些知识就能派上用场。

二、观察生活,积累细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积累真实而生动的素材。

家庭生活中的温馨时刻、与朋友相处的欢乐时光、校园里的精彩活动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比如,一次家庭聚会中亲人之间的真情流露,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同学们的团结协作,都能展现出人性的美好和青春的活力。

社会现象也是值得关注的素材来源。

在公交车上的让座行为、街头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商场里的文明举止等,都反映了社会的风尚和价值观。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在作文中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关于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要点的教案

关于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要点的教案

关于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要点的教案教案:关于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要点一、引言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本教案将提供一些关于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要点,帮助老师进行有效指导。

二、了解作文素材的概念1. 定义:作文素材是指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思考、归纳、整理的内容,包括主题、观点、论据、事例、比喻等。

2. 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读性和观点的深度。

三、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1. 多读书、多看报:阅读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积累素材的方法之一。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各类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积累丰富素材。

2. 培养观察力: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

可以通过组织观察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3. 做好素材记录: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事物、听到的故事、读到的名言警句等进行记录,形成自己的素材库。

可以以笔记、日记、草稿等形式进行记录。

4. 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渠道寻找相关素材,并将其整理汇总。

5. 进行主题式积累: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或学生需求,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式的素材积累,例如环保、科技、教育等。

四、积累作文素材的注意事项1. 真实性:素材应真实可信,符合事实且有相关证据支持。

2. 多样性:积累时要注意多样性,包括不同类型的素材、不同观点的素材等,避免单一化和片面性。

3. 整理归纳:学生在积累素材时要进行整理和归纳,便于后期查找和应用。

4. 分类储存:可以采用电子文档、文件夹、索引卡等形式进行分类储存,方便学生后期的查找和使用。

五、作业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作文素材,可以设计以下作业:1. 请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和要求,积累相关主题的素材,并整理成报告形式。

2.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与课堂学习相关的素材,并将其保存在电子文档中,方便后续使用。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讨论、分享和整理各自积累的作文素材。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学审美情趣。

而素材的积累对于作文写作至关重要,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态度、情感和事件,并且能够为文章提供立意和细节。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经验,探讨一些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一、多读多写,积累素材第一种方法就是多读多写,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素材。

让学生多读一些名家作品、名篇散文和名人言论,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通过阅读作品,学习了解作者的观点、立意和写作技巧,以及他们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在读书的学生可以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一些精彩的句子、段落和观点,以备日后写作时使用。

多写作文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的表达来积累素材。

二、关注时事,跟上时代第二种方法就是关注时事,跟上时代。

时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素材来源,它是社会生活和人民生活的缩影,通过关注时事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民的生活现状,从而为写作提供素材。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新闻网站等渠道了解时事,了解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等,并从中提炼素材。

时事也是学生关注热点话题,并在作文中有所表现的重要内容,通过引用一些时事事件、新闻报道或者社会现象,可以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感和吸引力。

三、观察生活,积累细节第三种方法就是观察生活,积累细节。

生活是最丰富的素材仓库,有着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情感、心情等,积累素材。

学生可以观察身边的同学、老师、家人,感受他们的行为、语言、情感等,从中提炼素材。

学生还可以观察自然界的风景、植物、动物、天气等,感受自然的美好和变化,从中积累素材。

学生也可以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生活用品、生活环境、交通方式、饮食习惯等,从中寻找细节,进行素材积累。

四、广泛思考,汲取新鲜第四种方法就是广泛思考,汲取新鲜。

高中写作素材积累教学方案

高中写作素材积累教学方案

高中写作素材积累教学方案导言:高中阶段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写作素材的积累是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一种高中写作素材积累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提升表达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写作素材积累的基础,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历史故事等,通过阅读拓宽知识面,积累素材。

同时,学生也可以参加读书俱乐部或者写作社团,与同学一起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激发灵感。

二、观察生活,积累细节生活是最丰富的写作素材之一,学生应该培养观察力,积累生活中的细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生活的美好与矛盾,从而激发写作的灵感。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人物、事物、环境等,记录下一些有趣的细节,作为写作素材的积累。

三、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经历实践活动是拓宽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科技创新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丰富个人经历。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供写作的素材,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多媒体资源的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资源成为丰富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多媒体资源,获取各种信息,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素材积累,例如观看纪录片、电影、短片等,读取相关文章、网页等。

五、写作素材的整理与分类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后,应该进行整理与分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素材按照主题、内容、形式等进行分类,建立个人的素材库。

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电子文档等进行整理,方便后续的写作过程。

六、写作素材的应用与创新写作素材的积累只是第一步,学生还需要学会将素材应用于写作中,并进行创新。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写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将不同的素材进行组合、变化,创造出新的写作作品。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下面就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一、多读书多积累阅读是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

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名家名作和经典作品。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素材,比如人物形象、事实资料、社会现象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写作的宝贵素材。

语文老师也可以通过导读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中的各种素材。

二、多观察多体验语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去观察生活,多去体验世界。

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的素材,比如身边发生的有趣事情、自己的成长经历、家乡的风土人情等等,都是宝贵的素材。

通过观察和体验,学生可以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并且可以更加真实、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语文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素材的整理和归纳。

比如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作文素材库,把自己积累到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包括人物形象、事实资料、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随时取用自己积累到的素材,提高写作的灵活性和深度。

四、多写作多反思语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实践,不断地进行写作锻炼。

通过写作实践,学生可以把自己积累到的素材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写作的能力和素材的灵活运用。

语文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积累到的素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进步。

五、多交流多分享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交流和分享活动。

通过交流和分享,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素材来源和运用方法,拓展自己的写作视野。

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自己的素材积累能力。

作文写作素材积累是一项持久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

语文老师要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观察多体验、多积累多整理、多写作多反思、多交流多分享,共同培养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随着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入,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也变得十分关键。

而在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一、多读书,多积累
要想有更丰富的素材,首先我们需要阅读更多的书籍。

一方面可以从经典名著中找到更多可借鉴的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阅读一些当前热门的小说、文化类书籍等。

通过多读书,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素材,还能从中汲取灵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多关注社会热点事件
社会热点事件是一个富有价值的作文素材来源。

通过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观察,我们可以发掘出很多题材,例如:疫情、环保、教育、家风等等。

关注社会热点,积极思考问题,有助于更好地锻炼思考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多收集身边的故事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温情感人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也是一种素材来源。

可以通过收集身边人的真实故事,再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想象,写出更生动、有温度的作文。

通过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还能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和情境。

四、多学习专业术语和领域知识
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和知识也是素材来源之一。

只有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写出丰富多彩的作文。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多关注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

总的来说,积累作文写作素材,需要我们关注身边的真实故事、热点话题,多阅读书籍、提高专业素质。

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在写作中灵活应用,写出更优秀、更有价值的文章。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小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素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质量与水平。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讨论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是作文素材积累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社会现象,感受人生百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积累到各种各样的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内容。

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作品,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撰写,让学生把阅读的收获固化下来,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来培养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文化素养和跨学科综合能力是丰富素材的重要保证。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课程、文化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历史、地理、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了解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综合训练,通过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培养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写作素材更加丰富,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示例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作文素材积累要阅读和积累素材并行。

只积累素材,发现没素材积累,但我们往往发现大家是事事皆可写入文章,本质原因是从素材中看不到有价值、有思想深度的东西,所以要阅读。

只阅读,自己不思考,不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落在笔下,发现提笔不会写。

所以阅读和积累并行。

素材积累不是机械地摘抄材料,而是主动地思考、挖掘材料内涵,列出可以辐射的话题。

素材可以来源:一是语文课本(其他课本也行)。

大家都觉得语文课本的例子被用烂了,写出来就是平庸,就是千篇一律,那是因为没有从新的角度进行挖掘,没有写那些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例子。

比如我们都写司马迁遭受了宫刑后,才写出了千古绝唱的《史记》,是人生的苦难才让他有了光辉的成就。

于是我们推导出来人生只有经历苦难,方可成功。

但你倒回去一想,会发现是个伪命题。

受苦受难的人不少,成功的人却不多。

但我们如果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史记》,会发现司马迁塑造了各色形象、鲜活的人物,如《史记·滑稽列传》。

如果司马迁没有遭受刑罚,他就不会觉得自己身份卑微,他也不会对那些不起眼的弄臣的生活感同身受,史书中也就不会存在这些小人物,但实际上这些小人物也在创造着历史。

从“他们也许身份卑微,却还是拥有着高贵的灵魂” 这个角度来写效果就要好得多。

但这样写作的前提一定是你对《史记》熟悉了解。

其次是大家不要把眼光只放在苏轼、司马迁、李白、杜甫、辛弃疾这些人身上,比如老舍、王国维、沈从文、张爱玲、柳永等都是可以写的人。

二是课外阅读。

课外读过的书、遇到的作家、看到的名人名言,皆可写进你的作文,一方面是在让自己的作文内容“新”,一方面也是在向阅卷人展示你的阅读量和你的文学素养。

三是现实生活。

你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可写入文章中。

比如朱自清写《背影》表达父爱,就是通过父亲去给他买橘子这样一个场景来描写的。

所以平时要养成观察、思考的好习惯,眼里有可写的东西,下笔才能成文。

本文中提到的素材积累,并不是你积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而是自己要结合事件自己有所感,是作文写作的半成品,有的就直接可以用到你的作文中。

高中生阅读推荐:余秋雨、王开岭、鲁迅(杂文、散文、小说)、周国平、林清玄、龙应台等;其他文学类、哲理性的书籍皆可。

另外一些高质量的公众号也可以成为阅读的来源:如人民日报文艺、凤凰网读书、南方周末、意林作文、大家、萌芽等。

二、作文素材积累方法1. 以文本为中心。

以文本为中心,就要做发散性思考,尽可能多地穷尽文本内涵。

这时候有两种可行的方法,下面逐一列举,并给出案例。

其一:从素材中挖掘到关键词,围绕关键词自己写成一段话。

比如在学了苏轼的《赤壁赋》之后,除了把握文章的主旨外,你还能找到那些可写的话题?①感性与理性泛舟赤壁,面对月出东山、水光接天的江上情景,客感伤唏嘘:“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而苏子莞尔一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子没有沉溺于感性的认知,而是以理性的哲思,烛照了人类生存的奥义,于是诞生了流光溢彩的《赤壁赋》,于是演绎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人生。

②洗濯生命自然常常如此奇妙:它轻轻抚摸着疲惫之心,于是疲惫之心重又充满活力;它慢慢洗濯着尘俗之身,于是尘俗之身重又变得洁净。

当苏子与赤壁相逢“白露横天,水光接天”,自然以无比轻柔的手揉着苏子疲倦的身心,于是浮华散尽,宠辱偕忘,唯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浩然清澈,唯有“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的超然洒脱。

③自然的力量自从东晋的陶潜逐渐名扬天下,世人就开始认为,大自然是医治创伤的良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秋江,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

诗人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后的那颗无法平复的心,渐渐融进了眼前那无边的风月与如画的秋景中,甚至产生了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的欢情。

私立社会的种种污秽,在大自然中是不存在的;生活中重重叠叠的无奈,在大自然中是不重要的。

清风会涤荡迷失的心灵,绿水会平息炙热的欲望,且留下淳朴天真、恬美宁静和一颗净化的灵魂。

其二:从以下四个层面去思考。

当你从以下四个层面去思考的时候,第一步就是确定你思考的大方向,第二步的本质就回到了我们教的第一种方法。

①从人生的层面去寻找。

这时候可以有“诗意的栖居、生命的平等、个人的自由与追求、梦想与希望、人的价值观、物质与精神⋯⋯”等一系列的话【案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素材】人生苦难不期而至,这突如其来的磨难,总将人推进无尽的黑暗,迷茫和苦闷让原本激情的心逐渐冰冷。

而地坛在最恰当的时候接纳了满心颓丧的史铁生,它的安静与祥和熨帖了他燥热狂乱的心。

那苍黑的古柏,那坦然的落叶、那高歌的雨燕,让他嗅到了生命微苦的气息,生命的元气在心中开始逐渐汇聚,他听到了心灵深处坚冰破裂的声响。

唤醒自己,有时只需要一颗古柏,一片落叶,一声鸟啼。

②从社会的层面去寻找。

一般是对社会现象针砭时弊,关注社会、关注现实。

这时候可以有“人文关怀、责任担当、大爱⋯⋯”等一系列话题。

【案例】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大火,30 名消防员牺牲,平均年龄23岁。

【素材一】多少鲜花和泪水都换不回逝去的生命。

丈夫不会再回到伤心妻子身边,儿子不会再拨通母亲的电话,亿万人传阅的朋友圈已永远定格。

所以当人们探讨有什么办法让消防员牺牲更少,直到不再牺牲,这种议论不是说怪话,更不是亵渎英雄的贡献。

英雄值得被歌颂,英雄也需要保护。

没有一条生命是为了牺牲而存在,所有家庭都有幸福美满的权利。

【素材二】什么是英雄?英雄是立下了功勋的伟人,是为了国家民族大义舍弃个人利益的人,英雄也是千千万万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站好每一岗的人。

四川凉山大火中逝去的30 条生命是新时代的英雄,危难当头,他们毫不犹豫承担起救火重任,但无情的大火却吞噬了宝贵的生命。

英雄值得被尊敬和歌颂,但英雄也和普普通通的生命一样需要保护。

③从文化层面去寻找。

这时候可以有“民族文化基因(如群体概念、互助、团结、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中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的创新⋯⋯”等一系列的话题。

【案例】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 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

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

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

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

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 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

”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素材】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呢?我曾在心中不断揣想,也许,可以称之为一种“大爱”吧。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关系仿佛是打入水中的石子一般,石子溅起水波,围成一个个小圈子,人们不缺乏私爱,人们的爱仿佛是水波纹圈子以内的部分,我们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但这样的爱却永远有一个界限——亲友之外,我们毫无所爱。

我想,这也正是丛飞、小李和那个孩子感动我的;一个人爱亲友容易,但能够伸出自己的双手拥抱那些不知名姓的人们却很难。

这种突破了私爱的“大爱”是何等可贵,是的,这就是“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的真谛。

④向哲理层面去思考。

这时候就有很多可以写的话题,如“变与不变、感性与理性、理想和现实、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现象和本质、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认识与行动⋯⋯”等一系列和哲理相关的话题。

【案例】创造是“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

这样诞生了画家、雕塑家、手工艺人等,他们工作一生是为了创造自己用不上的财富,没有人在乎自己用得上用不上,生命的意义反倒是寄托在那用上的财富上。

——周国平《走进一座圣殿》【素材】“创造”与“劳作”的不同,在于创造是创造者主观意愿促使的,而劳作是劳作者客观环境所支配。

这样的不同自然会造成心态的不同,从而使得制造出的物件在本质上就有了优劣之分。

我们能使用的东西仅仅能背负起“生存”二字,而不能使用的往往足以承担“生命”二字。

2.按主题进行素材整理案例:“家园之思”主题【素材一】“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那就是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云,故乡的花,故乡的草,故乡的老水牛,故乡的亲人⋯⋯那是永远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想念。

柯灵的《乡土情结》让无数人产生情感共鸣。

【素材二】北平,是雨后什刹海的蜻蜓,是梦里玉泉山的塔影,是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是温和的香片茶,是胡同里的院子和树,是便宜的花草⋯⋯那些剪影,构成了老舍心中永远的北平,也种下了他恒久的怀念。

月是故乡明,离开故乡的人,才明白故乡的美好。

泪流满面,那是源于对故乡深沉的爱与牵挂。

因近些年来,作文一直在反套路化,所以出现明确主题的作文很少,但还是可以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去积累:人格、美德、理想(梦想)、信念、感恩、文化、思辨、修养、责任、记忆等。

三、总结素材积累的两种方法看似不同,但实质的内容相同。

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实操。

素材不是简单地摘抄,类似于写一段话。

积累好素材的过程也是提高写作的过程。

四、素材积累要点第一,需要有专门的素材本。

专门的素材本方便考前翻阅复习,同时也可观察比较自己的素材积累在质上有没有得到提升。

当然看着本子上写的都是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第二,素材积累的频率建议刚开始时至少一周一次,坚持一个月之后可以一周2 次甚至更多次。

起初积累时,建议一周至少一次,是因为这个阶段我们往往发现积累素材难,无素材可积累。

这时主要培养的是素材积累的意识,等有意识了之后,自然而然你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会成为你写作的料”。

等到后期,可以对自己的素材进行筛选,积累一些高质量、有深度的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