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对食品安全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对食品安全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对食品安全的思考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希望通过一种更科学、全面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方法论,对于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以自然界中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

它认为,自然界万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

将自然辩证法运用到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食品安全进行思考。

1. 相互联系的食物生态系统自然辩证法认为,食物系统中的各个环节都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

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对整个食物系统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某一种食品或某一个环节,而是要从整个食物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审视食品安全问题。

比如,对于农田的土壤肥力、水源的污染情况、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管理,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解决矛盾的思考方式自然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食品安全领域,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如产量与质量的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等。

通过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矛盾转化为推动食品安全发展的力量。

例如,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我们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绿色种植模式等方式,保持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3. 运用逆向思维自然辩证法鼓励进行逆向思考。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来寻找解决方案。

比如,传统上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如何检测和处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而通过逆向思考,我们可以从源头控制的角度出发,推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化和无公害化。

通过加强农药、化肥的管理和控制,引导生产者使用更安全、环保的农资,可以有效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4. 综合优化的管理模式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协同作用。

在食品安全领域,我们可以借鉴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推动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综合优化。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食品本身的质量和卫生安全问题,还包括了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安全保障。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各国政府和组织都十分重视并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

即便如此,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这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担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思考。

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值得重视。

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都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

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涉及的人员、设备、技术、管理和监管等因素繁多,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源。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形式多样,比如食品中毒、食品添加剂过量、食品质量不达标等等,每一种形式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有其独特的危害性和应对措施。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全面分析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防控具有挑战性。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系统工程,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等。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防控具有挑战性,因此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监管。

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食品安全防控技术水平,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确保食品的安全。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监管,对违法者严惩不贷,形成对食品安全的有力震慑。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治理。

辩证唯物主义对食品安全的思考

辩证唯物主义对食品安全的思考

辩证唯物主义对食品安全的思考食品安全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思考和探讨。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食品安全方面,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和作用。

只有全面了解和把握这些内在联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积极适应和引领食品安全工作的发展变化,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再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只有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的保障,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不断总结经验、发展科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提醒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事物本质和规律,要注重系统思维,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不能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要重视食品安全的保障,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只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才能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谈谈我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谈谈我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谈谈我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今年(2011年)上半年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最近的“黑心烤鸭”,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我们的神经,拷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更引起我们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思考!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今年的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1)为保持黄花不败,并让黄瓜看着新鲜的激素黄瓜(2)中国最大肉类企业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几乎置整个中国于猪肉安全恐慌中。

事件的罪魁祸首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3)你要吃玉米馒头,我加柠檬黄色素,你要吃薯馒头,我加黑色素、工业石蜡,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吃染色馒头怎么吃好?(4)能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的膨大剂西瓜(5)毒血旺:加“福尔马林”防腐保鲜(6)会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生肉瘤,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的“罗丹明B”成了花椒的化装品,让我们吃着染色花椒(7)加入兽用药恩诺沙星、激素6-苄氨基腺嘌呤和尿素的毒豆芽(8)用酱卤腌制的,原料多为劣质鸭,有的甚至用不明来源的病死鸡肉,放入大量的香辛料掩盖异味的黑心北京烤鸭列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食品的涉及面非常。

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

同时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

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

再者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 、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

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

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呢?我认为,首先就是源头控制缺失,食品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原材料直接来源于农牧渔业,因农牧渔业的分散生产,质量控制难度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应化111班10100467吴辉摘要:正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享用安全的食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但是,近年来国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却频繁发生,每年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额的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出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引用近几年中国发生的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深度解析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探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寻求一条长久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食品安全;事件;现状;原因;措施;法规。

正文: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三聚氰胺”到现在的“猪血变鸭血”以及“牛肉膏”都是偷梁换柱或者以次充好,还有随意修改保质期或者修改生产日期的事件意识屡禁不止,更有地沟油和毒胶囊等使用非正常原料的事例。

下面是从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两期节目实录节选:——在肉松产品中,江苏太仓肉松算得上是有名的。

当地从清代开始就有了这种制作工艺,有人形容它如丝如絮,融于齿尖。

可我们在江苏太仓采访的时候却发现了两大怪事,一怪是在多数的肉松厂家都见不到原材料——新鲜猪肉;还有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太仓不但很少有卖肉松的,而且当地还主动劝说我们不要买太仓肉松,怎么回事呢?——这是位于福州市南郊红星农场里的一个水果储存仓库,仓库里堆满了成箱的橙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

记者:这么重的霉味!几名工人把一箱箱的橙子去掉保鲜袋。

记者:这是干吗?工人:这脏了,要换袋子。

记者发现不少拆出来的橙子都长出了霉斑。

这些已经发霉的橙子用来做什么呢?记者:这剥了干吗?工人:剥了以后,打扮一下。

打扮一下。

老板则拿出一个小药瓶挑出一些红色粉末,倒进一盆无色油状液体里进行调和。

盆里的油状物很快就变成了深红色,这种深红色的油状物被涂抹在盆子里的海绵上。

思想汇报 食品安全

思想汇报 食品安全

思想汇报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人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思考和认识。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是一项涉及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食品安全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首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食品直接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虽然看似微小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引发食物中毒、误食有害物质等问题,就会直接危及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所以,任何一个环节的瑕疵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我们不能忽视食品安全这个大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让人们吃得安心、放心。

其次,食品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只有保证食品的安全,才能够推动食品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食品安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如果长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阻碍国家的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加大投入,提升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最后,食品安全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引发社会恐慌,就可能导致社会不安定,甚至失去公众对食品行业的信任。

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政府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加人们的参与度和监督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才能够实现食品安全的目标,让人们吃得安心、健康。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为自己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力量。

食品安全问题的公共管理伦理思考

食品安全问题的公共管理伦理思考

食品安全问题的公共管理伦理思考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的保障不仅是公共管理的责任,也是一种道德伦理的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管理伦理思考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出发,探讨食品安全问题的公共管理伦理思考。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公共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

在公共管理中,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第一要务。

食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公共管理要以人民的利益和健康为重,严格监管和管理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权益。

这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也是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需要遵循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

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公共管理者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所有的相关利益方,并采取公正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还需要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社会公众了解更多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增强社会公众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寻求最大化的公平正义,防止利益不均和歧视现象的发生。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循诚信和责任的伦理原则。

公共管理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需要维护诚信和责任的伦理标准,对社会公众负责。

公共管理者应该秉持诚信原则,向社会公众公开食品安全信息,真实、准确地向社会公众汇报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进展和相关情况,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公共管理者还需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工作,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和效果,切实履行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循公共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原则。

公共管理者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公共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原则,对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优解决效果。

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思考和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思考和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思考和建议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向来都是人民生活之根本,国家稳定之基础,社会发展之前提。

而最近接二连三爆出的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双汇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沈阳毒豆芽事件等着一连串的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却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

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

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处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量,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

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

纵观原因种种,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问题。

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大致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搞好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

二、加强食品流通、消费领域的监管,提高上市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水平。

食品质量是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管是确保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

一是充分利用抽查、巡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三、加强新时代的社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所有那些昧着良心的造假者无一例外的是道德沦丧的德典型。

对于这种“向钱看,向厚赚”的社会风气,只能从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层面上去解决。

另外,放开媒体监督、允许民办报纸,言者无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班级:食品093XX:尹江学号:5603109139一、中文摘要:食品生产的现代化满足了百姓对食品的巨大需求,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但是近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的现代化食品生产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因此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

针对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所出现的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我在寒假期间根据自己的了解和理解,进行了粗浅探究,尝试提出一些有益的途径,为社会大众的健康尽一点力。

关键字:食品生产、食品安全、现代化、消费者、问题二、正文:1食品安全的现状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例如,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XX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等国二恶英、2001年欧洲爆发口蹄疫、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2008年9月,中国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2009年全球性的甲型H1N1流感,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使老百姓忧心忡忡,以至有的人产生了“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的恐惧心理。

当然这种担惊受怕显属过虑,但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的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笔者把这些问题主要概括如下:1.1 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

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

例如,在2009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5种水果进行抽查,结果一共检测出了17种农药,甚至有的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

1.2 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

一些黑心肠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受金钱的驱使,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使用、超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掺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用品,主要表现在:(1)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用量,如果超量使用很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但是为了追逐利润,一些食品加工者却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X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

例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多倍超标量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为了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还有孔雀石绿、苏丹红、三聚氰胺……像这些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出却能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化学物质到处可见,令人防不胜防,触目惊心。

(2)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体内。

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

例如,带尖的西红柿,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

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1.3 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例如,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注水猪肉”( 给猪注水等于注毒,食用后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等。

再如,2009年,在XX、XX、XX、XX、XX等地又查到了多起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而生产乳制品的事件。

这些免食品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严厉制止,都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故。

1.4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由于受城市某些工矿企业违规排除废水的影响,致使一些地区人畜饮用水源和农作物灌溉水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主要是铅、锡、汞、锌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过量浸入到水源中去,受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农产品食品进入到人体后,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另外,一些用来盛放食品的包装纸、包装袋、不锈钢餐具等也是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超标超量的渗入了食品中,人们食用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2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2.1 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不完善。

“食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农田到餐桌,构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的链条。

政府的监管行为必须保证其中任何环节都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然而,作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核心的《食品卫生法》,无法体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留下了许多执法空隙和安全隐患。

2.2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标准重叠、残缺问题严重。

我国食品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4 级构成。

目前,我国共有1070 项食品工业国家标准和1164 项食品工业行业标准,为了适应进出口食品检验,还有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578 项。

这些标准中相互交叉、相互矛盾、相互重复的现象严重。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共将近3000 项,但相关标准结构不配套,内容不全面问题较为突出,截止到2004 年,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 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 条农药残留标准,而我国仅对104 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 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

目前,我国已批准的1500 多种食品添加剂中,仅有250多种制定了国家标准,很多食品添加剂缺少残留限量标准的检测方法。

2.3 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

食品生产企业多、小、散、乱。

据统计,我国100 多万食品生产单位中70%是小于10 人以下的家庭式作坊,分布在各个难以追查的角落,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就造成了标准的难以实施,产品质量的信息难以汇总。

2.4 食品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楚。

首先,表现在食品监管的部门多,存在职责分工不清,分段执法、各依一法,重复执法的现象比较严重。

比如,质检部门依照《产品质量法》,卫生部门依照《食品卫生法》,抽检和公布的检测结果有时重复甚至结论相反。

2.5 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机构两万余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各级政府依法批准设立的附属机构。

检验机构依赖于政府生存,行政色彩浓厚,缺乏独立生存能力,且各主管部门和检验机构本身的行业垄断,造成了检验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相当一部分添加到食品中的工业原料无法检验出来,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对策3.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保证食品安全,法制建设是关键。

目前我国与食品安全、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少,但多为原则性条款,可操作性差,法出多门,互有矛盾,惩罚力度轻。

因此,要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协调、修订,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法律系统。

3.2 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

从原料生产抓起,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坚持科学施肥和规X化使用农药,规X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和使用,强化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检测制度,实施标志管理,推行市场准入制。

3.3 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

目前涉及食品安全保障的部门有十多个,其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理局按国务院部署是起牵头和“总抓手”作用,主要职能是依法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对重大事故进行查处。

但事实上,从农田到生产,加工、流通到餐桌,食品安全的链条很长,涉及卫生、农业、工商、外贸、质检等多个部门。

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严格依法行政,形成一个工作高效、监管到位、老百姓信得过安全监管网。

3.4 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在科学和风险分析基础上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技术基础和保障。

我国应加快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检验检疫、农兽药残留限量、食品卫生、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并结合我国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特别是国际食品法典的标准、指南和有关技术文件,提高标准水平,满足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

3.5 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控制技术水平。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区域食品污染的来源检测控制技术,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危害关键点分析与控制等技术的落后,一直是制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瓶颈。

一方面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检测技术指标和标准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有新技术和转基因工程运用到食品生产中。

因此,尽快提高我国食品,特别是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检测技术水平,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发展食品贸易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3.6 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综合抓好食品安全制度规X、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

逐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综合信息。

3.7 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市场准入法律制度、食品销售环节的追溯和承诺制度、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和招回制度、食品安全公共实验室和食品安全预警制度、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以制度来保障食品安全。

3.8 加强行业自律。

明确企业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

其次是所有食品销售企业都要保证其所售食品是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合法正规的产品,同时要建立购销台账制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顺藤摸瓜,相关责任人便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3.9 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我国的食品企业目前总数在500 万家以上,但绝大多数都是小企业,生产场所分散,科技力量薄弱,加工设备简陋,对这些企业的监管难度很大。

国家应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高食品企业科技水平,从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

另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大企业、优势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3.10 加强舆论监督,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