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化学过程,并估算物质在不同情况下的数量。
可以说,如果掌握了量浓度公式,我们就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要清楚的是,量浓度的概念和它的定义。
量浓度是指物质的比例,也就是指一物质占另一物质的比重。
以重量为单位,量浓度定义为某种物质占所有物质总重量的百分比。
也可以以体积为单位,量浓度定义为某种物质占所有物质总体积的百分比。
一般来说,量浓度公式可以用下面的一般公式来表达:量浓度种物质的重量/所有物质总重量 x 100%或者量浓度种物质的体积/所有物质总体积 x 100%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将量浓度公式用来计算物质的数量,也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物质的强度”,例如,某种溶液的度、某种气体的浓度等。
例如,若我们知道某类溶液的比重是1.2,那么该溶液的量浓度就是1.2g/ml,其中,1.2g指的是溶液中某类物质的重量,而ml则指的是溶液的总体积。
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有很多实际应用,例如,在医学领域,医生们需要确定药物的度,以确定药物的实际作用、用量和潜在副作用。
在工业领域,工程师们则需要根据量浓度公式来计算各种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数量,以及制造出精确的产品。
此外,量浓度公式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测量物质的密度,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物质的比重或更确切地说,物质的质量是多少。
这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概念,例如,在我们熬煎食物时,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食物的密度来控制食物的熬煎时间,而我们在做蒸煮的食物时,也是根据食物的密度来调节蒸煮的时间。
因此,量浓度公式不仅可以用于化学和工业生产,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景,成为我们理解周围环境的利器。
然而,在使用量浓度公式时,最好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因为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总之,量浓度公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概念,不仅可以用于化学和工业生产,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理解自然界,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知识整合】一、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依据(1)定义式——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为c=n/V,由此可知,欲求c。
应先分别求出n及V。
(2)溶液中微粒遵守“守恒”——○1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即c1V1=c2V2(其中c1、c2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V1、V2是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
○2溶液中“微粒之间电荷守恒”,即溶液呈电中性。
○3质量守恒。
(3)重视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关系”: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公式为:c=,其中ρ为溶液的密度(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的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由上述公式可知,已知ρ、w%、M,就可以求出c。
注意:(1)稀释定律: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溶液体积不等于溶剂体积,是溶质和溶剂混合溶解后的实际体积。
(2)“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化合物,也可指离子。
(3) 对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论取用体积是多少,虽然在不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量不同,但浓度是不变的。
(4) 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5)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
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6)溶液为稀溶液且未给出溶液的密度时,一般表明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二、气体溶于水后溶液浓度的计算三、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浓度判断(1)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时,(即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3)时,将等体积的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2)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时,(即溶液的密度小于1 g·cm-3)时,将等体积的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3)浓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当浓溶液的密度小于1 g·cm-3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的一半(4)浓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当浓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3时,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的一半【典例分析】例1、配制250ml,1mol/L HCl溶液,需要12mol/L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例2、取100ml,0.3mol/L和300ml 0.25mol/L的硫酸溶液依次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求混合溶液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例3、在100 g浓度为18 mol·L-1、密度为ρ 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A.小于100 mLB.等于100 mLC.大于100 mLD.等于100ρ mL例4、已知98%的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试判断49%的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9.2 mol·L-1(填“>”“<”或“=”)例5、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水能够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气体,得到盐酸的密度为1.20g/ml,求盐酸中HCl物质的量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补充练习1.100mL0.3mol/L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mol/LB、0.25mol/LC、0.40mol/LD、0.50mol/L2.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100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ml,则该饱和的溶液的物特的量浓度是( )A、mol/LB、mol/LC、mol/LD、mol/L3.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的稀H2So4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a%,此时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L,则c1和c2的关系是( )A、 c2=2c1B、c2<2c1C、c2>2c1D、c1=2c24.300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g 溶质,现欲配制1mol/L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 、1∶4B 、1∶5C 、2∶1D 、2∶35.有k 2So 4和Al 2(SO 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 ,则此溶液中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1mol/LB 、0.15mol/LC 、0.2mol/LD 、0.25mol/L6.某温度下CuSO4的溶解度是25g,若温度不变,将32g无水CuSO4粉末撒入n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n的取值范围是( )A.18≤n≤128 B.36<n<180 C.18<n<128 D.36≤n≤1807.将标准状况下的nLHCl(气)溶于1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B 、mol/L C 、mol/L D 、mol/L 8.今有0.1 mol·L -1 Na 2SO 4溶液300 mL,0.1 mol·L -1 MgSO 4溶液200 mL 和0.1 mol·L -1Al 2(SO 4)3溶液100 mL ,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A.1∶1∶1B.3∶2∶2C.3∶2∶3D.1∶1∶39.在无土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 4Cl 、16 mol KCl 和24 mol K 2SO 4的营养液。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1.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2.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4.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5.c=1000ρ(密度) w% / M注:n(mol):物质的量;V(L):物质的体积;M(g/mol):摩尔质量;w%: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单位:g/cm^3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8.同温同压时 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 P1/P2=N1/N2=n1/n2 正比同压同物质的量 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 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 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 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 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n、V、Vm、N、NA、m、M、c的关系n=m/M=N/NA=V/Vm=cVPS:V----体积 p------压强T-----温度 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 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 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9.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C=ρ·ω·1000/M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ρ:密度,(单位g/mL)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c=n/V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m(溶液质量)=ρ· V溶液的溶质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 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c= n/V=(ω·ρ· V /M) / V=ω·ρ· V /M V=ω·ρ/M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物质的量浓度(也称为溶液的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浓度的指标之一,通常使用化学符号 C 表示,单位为 mol/L(摩尔/升)。
物质的量浓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计算得出,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公式。
1. 通式:物质的量浓度(C)= 物质的量(n)/ 溶液的体积(V)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液中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
这个公式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量和体积都能够直接测量的情况。
2. 已知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质量(m)/ 溶液的体积(V) / 溶质的摩尔质量(M)当我们已知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以及溶质的摩尔质量时,可以使用该公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摩尔质量表示每摩尔溶质的质量,单位为 g/mol。
3. 已知溶质摩尔数和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当我们已知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时,可以使用该公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摩尔数表示溶质的摩尔个数。
4. 已知溶质摩尔数和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 ×溶质的摩尔质量(M)当我们已知溶质的摩尔数、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摩尔质量时,可以使用该公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计算公式时,确保数据的单位是一致的。
如果单位不一致,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实例:假设我们有一个溶液,其中含有125 g 的氯化钠(NaCl)。
该溶液的体积为1.5 L。
求氯化钠的物质量浓度。
解:首先,我们需要将氯化钠的质量转化为摩尔数。
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58.44 g/mol。
根据公式可得:溶质的摩尔数(n)= 溶质的质量(m)/ 溶质的摩尔质量(M)= 125 g / 58.44 g/mol≈ 2.14 mol接下来,我们将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代入计算公式可得: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 2.14 mol / 1.5 L≈ 1.43 mol/L因此,该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43 mol/L。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c n气体 V溶液
n 气体
V (L) Vm (L / mol )
V 22.4
mol
V溶液
m液
液
V mol Mg / mol 1000mL1g 22.4
1000mL / L (g / cm3)
/ cm3
VM 22400 (L)
22400
注意:
1、溶液的体积不是水的体积,也不是气体 体积+水的体积源自M2...
Vi V总
Mi
各组分体积分数×各自的摩尔质量
例 若空气中含20%体积分数的O2和80%体积分 数的N2,求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解:M 20%32g/mol 80% 28g/mol 28.8g / mol
例如,1mol/L盐酸中,c(HCl)=c(H+)=c(Cl-)=1mol/L Ba(OH)2溶液中,c[Ba(OH)2]=c(Ba2+)=1/2c(OH-) Al2(SO4)3溶液,c[Al2(SO4)3]=1/2c(Al3+)=1/3c(SO42-)
2、电荷守恒原理 因为任何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所以溶液中阳离 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例如 在Na2SO4溶液中,
c(浓)· V(浓)=c(稀)· V(稀)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ω(浓)· m(浓)=ω(稀)· m(稀) (溶质的质量不变)
练习 1、欲配置500mL 1mol/L的稀硫酸,需要加 多少mL18.4mol/L的浓硫酸?
解: c(浓)· V(浓)=c(稀)· V(稀) 18.4mol/L×V(浓)=1mol/L×500mL V(浓)=27.2mL
例 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 ,密度为ρ (g/cm3), 求其溶质的物质的量的表达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思考:NaOH能否直接放在称量纸上称量?为什么?应如何 操作?
3. 溶解
注意事项: 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因为在容量瓶上标有 温度和体积,这说明容量瓶的体积受温度影响。而物质的溶解 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如果用容量瓶进行此项操作,会因 热胀冷缩使它的体积不准确,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容量瓶炸裂。 提问:除了烧杯外还需要哪些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还需要玻璃棒。搅拌时沿着一定的方向,玻璃 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把玻璃棒放在 实验台上,以免弄脏。 思考:若量取的是浓硫酸需要稀释,应如何操 作才是正确的?
7. 摇匀
将容量瓶盖好塞子,如图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得 溶液混合均匀。 思考: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 不能。因为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瓶口磨砂处 有所损失所致。
8. 装瓶贴签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 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的配制 步骤: 1. 计算 2. 称量 3. 溶解 4、调温 5. 转移 6.洗涤 7. 定容 8. 摇匀 9. 装瓶
(B)易潮解物质称量时未用密闭容器
(C)用托盘天平称物时,误用了左码右物的操作方法 偏低 (D)定容时仰视刻度 (E)定容时俯视刻度
偏低
偏高
仰视读数
俯视读数
(
溶液体积增大, 浓度变小
溶液体积减小, 浓度变大
(
在配制100mL0.1mol/L的NaOH溶液的下列操 作中,将会如何影响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分别填入 括号内。 1、将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称量;() 2、用于溶解NaOH的烧杯用后未洗涤;()
m(KNO3) =101g.mol-1× 0.05mol=5.05g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c B )(2)溶质的质量分数(w )①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②表达式:w =m (溶质)m (溶液)×100%。
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要素 ①溶质确定 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如Na 、Na 2O 、Na 2O 2――→水NaOH ; SO 3――→水H 2SO 4;NO 2――→水HNO 3。
特殊物质:如NH 3溶于水后溶质为NH 3·H 2O ,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 3作为溶质。
含结晶水的物质: CuSO 4·5H 2O ―→CuSO 4;Na 2CO 3·10H 2O ―→Na 2CO 3。
②溶液体积确定:不是溶剂体积,也不是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之和,可以根据V =m (溶液)ρ(溶液)求算。
(2)计算类型①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n =V 气体22.4 L·mol -1溶液的体积V =m ρ=m 气体+m 水ρc =n V 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推导过程(以1 L 溶液为标准):1 L(1 000 mL)溶液中溶质质量m (溶质)=1_000ρ×w g n (溶质)=1 000ρw M mol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ρw M mol·L -1。
(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1,ρ为溶液的密度,单位g·cm -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1) ③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某温度下饱和溶液质量分数(w )与溶解度(S )的换算公式:w =S100+S100%。
3.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1)溶液稀释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的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物质的量的浓度。
(B表示各种溶质)2、符号:c ( B )3、表达式:c ( B ) = n ( B ) / V ( 液)4、单位:mol / L 或mol / m35、注意:1)溶液的体积公式中n/V,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两种液体(或气体通人液体)混合时体积情况:①相同纯液体或相同浓度同溶质的溶液混合时体积不变;②同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体积有变化.(浓溶液稀释时,稀释后溶液体积不等于浓溶液与所加水的体积之和;溶剂中通入气体溶质或加入固体溶质后均不等于溶剂体积.)如果题目不给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一般不考虑体积的变化,若给出了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则一定要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2)溶质、①溶质可以是非电解质②可以是强电解质(离子或特定组合)、分析溶质时要注意有关的化学变化(如SO3、Na2O等溶于水、氨水的溶质为NH3;以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溶质,在确定溶质物质的量时,用结晶水合物质量除以结晶水合物的式量即可)③溶质是弱电解质3)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例一、从1L浓度为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取出的溶液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二、有关换算:1、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c B)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换算3、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4、标准状况下求气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讨论题:、标准状况下,a L氯化氢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mL-1,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小结:气体溶于水时的浓度计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不能把水的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10001MLml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ρω2、不能把水的体积+气体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3、用溶液质量和密度计算溶液体积时,要注意换算为L做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知识整合】一、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依据(1)定义式——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为c=n/V,由此可知,欲求c。
应先分别求出n及V。
(2)溶液中微粒遵守“守恒”——○1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即c1V1=c2V2(其中c1、c2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V1、V2是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
○2溶液中“微粒之间电荷守恒”,即溶液呈电中性。
○3质量守恒。
(3)重视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关系”: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公式为:c=,其中ρ为溶液的密度(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的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由上述公式可知,已知ρ、w%、M,就可以求出c。
注意:(1)稀释定律: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溶液体积不等于溶剂体积,是溶质和溶剂混合溶解后的实际体积。
(2)“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化合物,也可指离子。
(3) 对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论取用体积是多少,虽然在不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量不同,但浓度是不变的。
(4) 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5)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
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6)溶液为稀溶液且未给出溶液的密度时,一般表明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二、气体溶于水后溶液浓度的计算三、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浓度判断(1)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时,(即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3)时,将等体积的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2)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时,(即溶液的密度小于1 g·cm-3)时,将等体积的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3)浓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当浓溶液的密度小于1 g·cm-3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的一半(4)浓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当浓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3时,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的一半【典例分析】例1、配制250ml,1mol/L HCl溶液,需要12mol/L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例2、取100ml,0.3mol/L和300ml 0.25mol/L的硫酸溶液依次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求混合溶液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例3、在100 g浓度为18 mol·L-1、密度为ρ 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A.小于100 mLB.等于100 mLC.大于100 mLD.等于100ρ mL例4、已知98%的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试判断49%的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9.2 mol·L-1(填“>”“<”或“=”)例5、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水能够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气体,得到盐酸的密度为1.20g/ml,求盐酸中HCl物质的量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补充练习1.100mL0.3mol/L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mol/LB、0.25mol/LC、0.40mol/LD、0.50mol/L2.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100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ml,则该饱和的溶液的物特的量浓度是( )A、mol/LB、mol/LC、mol/LD、mol/L3.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 1mol/L 的稀H 2So 4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a%,此时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2mol/L ,则c 1和c 2的关系是( )A 、 c 2=2c 1B 、c 2<2c 1C 、c 2>2c 1D 、c 1=2c 24.300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g 溶质,现欲配制1mol/L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 、1∶4B 、1∶5C 、2∶1D 、2∶35.有k 2So 4和Al 2(SO 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 ,则此溶液中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1mol/LB 、0.15mol/LC 、0.2mol/LD 、0.25mol/L6.某温度下CuSO4的溶解度是25g,若温度不变,将32g无水CuSO4粉末撒入n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n的取值范围是( )A.18≤n≤128 B.36<n<180 C.18<n<128 D.36≤n≤1807.将标准状况下的nLHCl(气)溶于1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B 、mol/L C 、mol/L D 、mol/L 8.今有0.1 mol ·L -1 Na 2SO 4溶液300 mL,0.1 mol ·L -1 MgSO 4溶液200 mL 和0.1 mol ·L -1 Al 2(SO 4)3溶液100 mL ,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A.1∶1∶1B.3∶2∶2C.3∶2∶3D.1∶1∶39.在无土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 4Cl 、16 mol KCl 和24 mol K 2SO 4的营养液。
若用KCl 、NH 4Cl 和(NH 4)2SO 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 )molA.2、64、24B.64、2、24C.32、50、12D.16、50、2410.下列溶液中的c (Cl -)与50 mL 1 mol ·L -1氯化铝溶液中的c (Cl -)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 ·L -1氯化钠溶液B.75 mL 2 mol ·L -1氯化铵溶液C.150 mL 1 mol ·L -1氯化钾溶液D.75 mL 1 mol ·L -1氯化铝溶液11.20 mL 浓度为0.05 mol ·L -1的含M n +的溶液,恰好把15 mL 浓度为0.1 mol ·L -1的含S2-溶液中的S 2-全部沉淀,则n 的值是( )A.4B.3C.2D.112.以下各结论,错误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NaCl 溶液,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 ·L -1的H 2SO 4溶液,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其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 ·L -1C.室温时,某物质在1 L 水中最多能溶解0.09 g ,此物质应属于“不溶物质”D.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这里氨气的体积,是指标准状况下的体积13.在100 g 浓度为18 mol ·L -1,密度为ρ(g ·cm -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 ·L -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A.小于100 mLB.等于100 mLC.大于100 mLD.小于ρ100mL 14.a mol 氨完全氧化成HNO 3,并且全部溶于反应生成的水中,得HNO 3的质量分数约为( )A.78%B.42%C.50%D.63%1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 ·L -1的Ba (NO 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2 L 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 N AB.500 mL 溶液中NO -3浓度为0.2 mol ·L -1C.500 mL 溶液中Ba 2+浓度为0.2 mol ·L -1D.500 mL 溶液中NO -3浓度为0.2 N A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大于5%B.混合后乙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C.混合后甲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D.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等于5%17.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 mL 0.6 mol·L-1NaOH水溶液;②20 mL 0.50 mol·L-1H2SO4水溶液;③30 mL 0.40 mol·L-1 HCl水溶液;④40 mL 0.3 mol·L-1 CH3COOH水溶液;⑤50 mL 0.20 mol·L-1蔗糖水溶液。
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③>④>①>⑤D.⑤>④>③>②>①18.用密度为ρ1g·cm-3,质量分数为n%的浓盐酸,配制成体积比为1∶4的稀HCl(稀盐酸的密度为ρ2 g·cm-3),则所配制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0 ρ1n/182.5 mol·L-1B.10 ρ1ρ2n/(ρ1+4)mol·L-1C.10 ρ1ρ2n/36.5 (ρ1+4)mol·L-1D.10 ρ1ρ2n/182.5 mol·L-119.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 g蒸发掉10 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 g 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
试计算:(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本题式量用以下数据:AgCl—143.5 BaSO4—233 BaCO3—197 Na2CO3—106将1.95g硫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的未知浓度的氯化钡溶液10.0mL,然后过滤得沉淀B和滤液C;在C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又生成5.74g沉淀;向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沉淀不消失,反而增加0.18g。
计算:(1)氯化钡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