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及防雷装置
雷电及防雷装置培训

雷电及防雷装置培训
雷电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常常在暴风雨天气中出现。
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为了有效防范雷电危害,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行雷电及防雷装置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了解雷电的危害是培训的重点之一。
雷电是由云与地面之间的静电放电所产生,它不仅可以直击物体,还可以通过引入并沿着导体传导致损坏。
同时,雷电还会引发火灾、爆炸和设备故障,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培训中还需要介绍不同种类的防雷装置。
例如避雷针、避雷带、接地装置等。
这些装置的作用都是为了将雷电引向大地,并减少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危害。
培训还应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防雷装置。
需要教育人们在安装和使用防雷装置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另外,培训也需要教育人们如何在雷电天气下采取应对措施。
例如在室外时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场所,避开高处和水源,避免使用大型金属设备等。
总之,雷电及防雷装置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对雷电的防范意识,减少雷电灾害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
失。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项培训中来,为防止雷电灾害尽一份力量。
第16讲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在整个过电压阶段都有电流流过,因此降低了过电压幅值
通流容量大 不受串联间隙被灼伤的制约,阀片的通流能力仅与本身 通流能力有关。可并联进一步提高通流能力。
易于制成直流避雷器
ZnO避雷器的电气性能
额定电压
能短期耐受的最大工频电压有效值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能长期持续运行的最大工频电压有效值
对于多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可先将其分成两或多个三 角形,然后按照等高方法 计算。如各边的保护范围一 侧最小宽度满足bx》0,则 全部面积都受到保护。
避雷线的保护长度与线等长,因此适用与架空线路与大型建筑群。
h0
h
D p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D D/5
两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保护角是指避雷线与所保护的外侧导线之间 的连线与经过避雷线的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 保护角越小,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保护作用 就越好。 有些国家还采用负保护角。
lg P I 44
8.2.2 雷暴日和雷暴小时
年平均雷暴日和年平均雷暴小时是表征雷电活 动频繁程度的指标。
雷暴日:一年中有雷电的天数。在一天之内, 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
雷暴小时:一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在一小时 之内,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小时。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雷暴小时与雷暴日之比为3 。
h x 水平面上保护范 围的截面
rx
rx h hx p
当hx
h 时 2
rx 1.5h 2hx
p
当hx
h 时 2
p为高度影响系数
8.3 避雷针和避雷线
当两支避雷针不等高时,两针外侧 的保护范围仍按单针方法求出。 1、求出髙针1的保护范围; 2、由低针2的顶点做水平线与之交
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简介

主要用于10kV以下配电网线路的保护,往往与自动重合闸装 置配合使用。
过电压波
保护间隙的伏秒特性
角形保护间隙
0
绝缘上受到的实际电压波形
1-主间隙; 2-辅助间隙 3-绝缘瓷瓶
管式避雷器:
实质上是一只具有较强灭弧能力的保护间隙。伏秒特性陡峭 、动作产生截波、放电分散性大,主要用于输电线路上绝缘 比较薄弱的地方和变电站、发电厂的进线段保护。
旋弧型磁吹间隙:
主要用于FCD系列中 1-永磁铁 2-内电极 3-外电极 4-电弧
灭弧栅型磁吹间隙:主要用于FCZ系列中 1-磁吹线圈 2-辅助间隙 3-主间隙 4-主电极 5-灭弧栅 6-分路电阻 7-阀片电阻
●阀片电阻:SiC阀片和MOV阀片
阀片的非线性伏安特性:
特点:流过小电流时(如工频续流),
1. 原理结构图
瓷套
F—火花间隙 R—非线性阀片电阻
2. 动作过程 3. 主要特性参数 ▼额定电压 ▼冲击放电电压 ▼工频放电电压 ▼灭弧电压 ▼冲击系数 ▼切断比
●残压 ●通流容量 ●保护水平
●保护比
4. 结构特征
●火花间隙:平板间隙和磁吹式间隙
单个平板火花间隙:1-黄铜电极; 2-云母垫圈;3-间隙放电区 普通阀式避雷器的火花间隙由多个这种间隙串联而成
常用计算波形: (1). 双指数波
I
0.5I
0
(2).等值斜角平顶波前 I 0
(3).等值半余弦波前
I 0.5I
0
§8.2 防雷保护装置
防雷保护装置:指能使被保护物体避免雷击, 而引雷于本身,并顺利地泄入大地的装置。
一. 避雷针和避雷线
第八章 雷电放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第八章雷电放电及防雷保护装置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计算避雷器:保护间隙与管型避雷器原理,优缺点,应用范围,阀型避雷器的结构、原理、主要特性、分类及应用场合,氧化锌避雷器*防雷接地:接地分类,雷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土壤流散时的物理过程,冲击系数。
第一节雷电参数电力系统中的大气过电压主要由雷电放电所造成的。
为了对大气过电压进行计算和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必须掌握雷电的雷电的电气参数。
雷电形成过程如下:雷电先导通道带有与雷云极性相同的电荷(一般雷云多为负极性),自雷云向大地发展。
由于雷云及先导作用,大地被感应出与雷云极性相反的电荷。
当先导发展到离大地一定距离时,先导头部与大地之间的空气间隙会被击穿,雷电通道中的主放电过程开始,主放电自雷击点沿通道向上发展,若大地的土壤电阻率为零,则主放电所到之处的电位即降为零电位。
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从雷电过电压计算和防雷设计的角度来看,值得注意的雷电参数如下:1.雷暴日及雷暴小时:一天或一小时内听见一次雷声计为一个雷暴电日或雷暴电小时以年雷暴电日或年雷暴电小时表征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度2.地面落雷密度(γ):一个雷电日中,地面每平方千米面积内落雷次数γ=0.07(次/km2·雷电日)3.雷电通道波阻抗(Z0):300Ώ左右4.雷电的极性:90%的雷电流为负极性,因此电气设备防雷保护及进行绝缘配合时都是以负极性的雷电冲击波进行分析研究5.雷电流幅值(I):雷电流定义:流经被击物阻抗z=0的电流雷电流幅值是表示雷电强度的指标,也是产生雷电过电压的根源,所以是最重要的雷电参数。
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公式:6.雷电流的波前时间、陡度及波长:τt=2.6μs τ=50 μs (2.6/50 μs波)7.雷电流的计算波形在防雷计算中,可按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计算波形。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计算波形:(1)双指数波:(2)半余弦波(3)斜角与斜角平顶波8.等值电路:(略))(tt eeIiφα---=)()(111时时Tt IaTiTtati>==≤=)cos1(2ti Iω-=第二节 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为了防止设备遭受到直接雷击,通常采用装设高于被保护物的避雷针,其作用是将雷电吸引到避雷针上并安全的将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了设备。
防雷装置由几部分组成?基本防雷措施有哪些?

防雷装置由几部分组成?基本防雷措施有哪些?
防雷装置一般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1)接闪器:直接承受雷击的部件,称为接闪器。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及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金属屋面或混凝土屋面,均可作为接闪器。
接闪器实质上起引雷作用,将雷电引向自身,为雷云放电提供通路,并将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免受雷害的一种人工装置。
2)引下线: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称为引下线。
引下线一般用圆钢或扁钢制作。
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地线。
防雷接地装置与一般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所用材料比一般接地装置要大。
基本防雷措施有哪些?
1)防止直击雷的重要措施是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及避雷带。
2)防止静电感应过电压的措施是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路及结构的钢盘等给予接地。
3)低压线路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是,对于重要用户,采用直埋电缆配电,在进户处将电缆金属外皮接地,或由架空线路转经50m 以上的直埋电缆配电,在电缆和架空转接处装一组低压阀式避雷器,并将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的铁脚一并接地。
对于一般用户,当采用架空线进户时,将进户线横担、绝缘子的铁脚一并接地。
若要保护直入式电能表,在进户线处应增装一组低压阀式避雷器。
4)架空管道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是,在管道进口及邻进处100m 内,采取1~4处接地。
该接地装置可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
雷电参数及防雷措施

2.电流极对地面电位分布的影响
3.电极呈直线布置
测得接地电阻
半球形接地电极的接地电阻
要减小测量误差,应尽量增大电流极、电压极与 接地电极间的距离
无间隙
无续流
优点
耐重复动 作能力強 通流容量 大
易于制成 直流系统 用避雷器
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电气参数
1.标称放电电流
1kA 1.5k A 2.5k A
冲击波形为8/20µs的放 电电流峰值
20kA
10kA
5kA
2.残压 放电电流通过避雷器时在端子间的 最大电压值(kV 峰值)
残压
• 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 • 陡波电流下的残压 • 操作冲击电流下的残压
1~5km的高度主要是负电荷的云
q 4.1.2 雷电放电
雷电放电的三个段 先导放电
• 云、地间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的击 穿场强时(约10-30kV/cm),空气 发生电离,产生一个向地面发展 的等离子通道
• 下行先导到达地面、或与地面上 的突出物上产生的迎面先导相遇, 产生雷云与大地的放电通道 • 主放电结束后,云中剩余电荷沿 主放电通道释放
优点 伏-秒特性平坦,不产生截波 防止截波: 与间隙串联一个电阻R
防止截波
电阻的作用:
阻尼振荡
阀片的伏安特性
单个平板型放电间隙的结构
标准放电间隙组
4、氧化锌避雷器
u ci
α
非线性系数
ZnO : α 0.01 ~ 0.04
Si C : α 0.2 ~ 0.5
适用于大批 量生产、造 价低、经济 性好
第四章 雷电参数及防雷设施
目
雷电及其危害 雷电参数 防雷保护装置
录
避雷器与电子设备防雷保护器件 接地装置
第五章雷电放电特性及防雷设备

第五章 雷击放电特性及防雷装置5.1 雷电放电过程会引起破坏作用的雷云对地放电的绝大多数(80%以上)是负极性的。
雷电多重性(先导、主放电、余光放电)一、先导(梯级先导)第一次先导的梯级性是负先导本身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每一梯级长度平均50m ,梯级间歇时间10~100us 平均50us 。
cv 10001=先导通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带有与雷云同极性的多余电荷 二、主放电、闪电、雷鸣、雷电的破坏性先导接近地面。
在漏道端部因出现高场强,使空气强烈电离而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区。
→自下而上,高电解的等离子体通道。
t=50~100us ,i =几十千安~几百千安201(=v ~21)c 温度 2万℃以上三、余光放电连续先导——直串先导5.2 雷电参数及雷电活动特性电流Rvi zz +=0σ,R<30Ω,雷电通道波阻抗Ω>3000z .即R 《z 0,则v i σ=雷击过电压dtdi L iR u ⋅+=我国“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1、雷电流峰值 108lg IP -= (式5-3)54lg IP -=,少雷区2、雷电流波形 波长时间2.6us 形状:斜角形usKA Idtdi a /6.2==(式5-4)半余弦波头)cos 1(2wt Ii -= (式5-5)3、雷电日 雷电小时强雷区 平均雷电日>90 多雷区 平均雷电日>40 少雷区 平均雷电日>154、落雷密度γ(每个雷电日每平方公里地面上的平均落雷次数) 0.015 次/⋅Km 2雷电日 次数 Th N ⨯⨯=100100010γ(Th b N ⨯⨯+=10010004γ次/100km 年)若T=40,γ=0.015代入则N=0.6h 次/⋅km 100年5.3 避雷针和避雷线(直击雷保护措施)我过规程推荐的保护范围是对应0.1%绕击率而言的。
绕击:雷电绕过避雷装置而击于被保护物的现象。
(屏蔽失效引起) 反击: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的间隙击穿。
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简介

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简介1. 引言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带来的强烈电流和电压波动可能对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的侵害,人们开发了各种防雷保护装置。
本文将介绍雷电的原理和一些常见的防雷保护装置。
2. 雷电原理雷电是由大气中云与地表之间的电位差引发的放电现象。
当云与地面或建筑物之间的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发生电流的放电现象,电流沿着路径瞬间流动,产生强大的能量释放。
这种释放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火灾或人员伤亡。
3. 防雷保护装置的分类根据防雷装置的作用方式和工作原理,可以将防雷保护装置分为以下几类:3.1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通过尖端释放电荷以减少云与地球之间电势差的装置。
它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当云层形成电荷时,避雷针会将电荷引导到地面,从而避免了雷电放电。
3.2 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用来吸收剩余电荷并将其分散到地面的装置。
它通常由金属氧化物构成,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避雷器将导电,吸收过剩电流并将其释放到地面。
3.3 防雷网防雷网是一种通过导电网格将雷电压力分散到地面,从而保护设备和建筑物不受雷击的装置。
它可以在建筑物周围或设备附近安装。
3.4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一种将电流引导到地面的装置。
通过使用导体材料和良好的接地电极,接地系统能够将电流引导到地面,从而减少设备和人员受雷击的风险。
4. 防雷保护装置的安装与维护为了确保防雷保护装置的有效性,正确的安装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装和维护注意事项:•安装防雷装置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防雷装置类型。
•根据设备和建筑物的需求,合理安排防雷装置的数量和布局。
•定期检查和测试防雷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防雷装置的可靠性。
5. 结论雷电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自然现象,对设备和人员的损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防雷保护装置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雷电对电子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缘不利。 用途:与保护间隙相近。
13
二、阀型避雷器
1.结构:由间隙与线性电阻(阀片)串联。 2.原理:正常工作时,间隙将电阻阀片与母线电阻隔离, 使电阻受到较好保护。(老化、劣化)
当系统电压过大时,间隙击穿,冲击电流通过阀片流 入大地,由于阀片的非线性特性,故在阀片上产生的压降 (称为残压)将得到限制,使其低于被保护设备的冲击耐压, 设备得到保护。当过电压消失后,正常电压工作,电压小, 电阻大,工频续流小,使间隙能在工频续流第一次经过零 值时就将电流熄灭。
保护角是指避雷线和边相导线的连线与经过避雷线的垂 直线之间的夹角。
雷击导线的概率随保护角的减小而降低。
10
§8-3 避雷器
避雷器是由保护间隙发展而来,主要作用是限制 过电压以保护电气设备。其类型只要有保护间隙、 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等几种。
保护间隙和管型避雷器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 一般用于配电系统、输电线路和发、变电所进线段 的保护。阀型避雷器用于变电所和发电厂的保护, 在220KV及以下系统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在 超高压系统中还用来限制内过电压或作内过电压的 后备保护。
四、地面落雷密度和输电线路落雷次数
地面落雷密度: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千米地面遭受 雷击的次数,以γ表示。
5
§8-2 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对直击雷的防护措施通常是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线。 避雷针(线)高于被保护的物体,其作用是吸引雷电 击于自身,并将雷电流迅速泄入大地,从而使避雷 针(线)附近的物体得到保护。
道电流的两倍。
二、雷电流波形
波形用峰值、波前时间和半峰值时间来表示 (大多为负极性雷)。如5kA,2.6/50μs即表示波前时 间为2.6μs,半峰值时间为50μs,峰值为5kA的电流。
3
电气设备的雷击试验和防雷设计时将雷电流波形等值
为可用公式表示的典型波形。常用的雷电流等值波形有
双指数波、斜角波、半余弦波等。
8
3、两支不等高避雷针
两针外侧的保护范围仍按单针的方法确定。两针内侧的保 护范围按以下方法确定:先按单针作出高针1的保护范围, 然后经过较低针2的顶点作水平线与之交于点3,再设点3为 一假想针的顶点,作出2和3两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9
4、避雷线(又称架空地线)的保护范围
避雷线一般用于输电线路的直击雷保护,常用保护角的 大小赖表示其对导线的保护程度。
iL
IL
①双指数波形(标准波形)(图a)
0.9I L
0.5I L
i(t) AIL (et et )(8-1-6)
②斜角波(为简化计算)(图b)
0.1I 0
L
f t1
t
iL
(a)
IL
t2
t
0
iL
f (b)
t
③对波前范围,较近似的为半余弦波(图c)
IL
i(t )
IL 2
(1 cost)
阀型避雷器分为普通型和磁吹型两类,由熄弧能力决定。 3. 用途:变电所、发电厂的保护;220KV及以下限制大气 过电压;超高压系统中用于限制内过电压。
14
三、氧化锌避雷器
结要构成:分省为去Z n串O联,火还花掺间入隙多,种非微线量性金电属阻化采合用物Z)n。O阀片(主
ZnO阀片的伏安特性可分为小电流区、非线性区和饱和区。
的通道向被击物体传播的过程。彼得逊等值电路如 图(8-1-3)所示或看成电流形式的彼得逊等值电路。
2
z0
iL z0
iZ
zj iL
z0 iZ
a
b
图(8-1-3)计算流经被击物体电流的等值电路
(a) 电压源等值电路
b 电流源等值电路
zj
iZ
iL
z0 z0 zJ
式(8-1-2) 因为 iZ为雷通
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可以通过模拟试验并结 合运行经验来确定。由于雷电放电受很多偶然因素 的影响,因此要保证被保护物体绝对不遭受直击雷 的危害是不现实的。通常,保护范围是指具有0.1% 左右雷击概率的空间范围。
6
一、பைடு நூலகம்雷针的保护范围:
1、单支避雷针
当 hx
h 2
时,rx
(h
hx )
p
当hx
(8-1-7)
0.5IL
0 0.5f f
t
(c)
4
三、雷暴日与雷暴小时
雷暴日:一年中有雷电流活动的日数。凡是有雷 电活动的一天,不管雷电次数多少都记为1。
雷暴小时:一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一个小时中 有听到雷声就为一个雷暴小时。
以上的定义表述该地区雷电活动的频率程度。我 国雷电活动分布是沿海强于内陆,南方强于北方, 东方强于西方。
§8 雷电及防雷装置
§8-1 雷电参数 §8-2 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8-3 避雷器 §8-4 接地装置
1
§8-1 雷电参数
一、等值电路 雷电流:雷击于接地阻抗为零的物体时流经接地
体的电流。国际规定接地体阻抗小于30Ω。
实际上可将雷击物体看成一个入射波为 iL/2( iL为
雷电流) 的电流波沿一条波阻抗为雷通道波阻抗 z0
特点:①可做成无间隙的。因此,无防污问题,气压的影 响,陡坡响应特性。
低压时电阻极大,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阻迅速下降,非线
性特性较 隙。
S
i
C
强烈。正常电压下电流还小于S
i
C
阀片的间
15
原理:过电压时,Z nO 阀片电阻迅速下降,能量通过阀片 入地,被保护设备承受的是残压。过电压过去后,正常电压 时:ZnO 阀片电阻迅速上升,流过电流极子正常运行。为了 减少氧化锌避雷器的老化,常采用并联或串联间隙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承压小)
11
一、保护间隙与管型避雷器
⑴ 保护间隙
缺点:对工频续流的灭弧能力较差。 用途:常用于配电系统、线路和发、变电所进线段对大 气过电压的保护。
12
⑵管型避雷器
结构:两个相互串联的间隙构成,一个用于隔离过电压, 一个用于灭弧。实质上是一个具有较高熄弧能力的保护间隙。
原理:雷击时内外间隙均被击穿,过电压消失后,工频续 流由续流电弧高温使管内材料产生的气体熄灭。
h 2
时,rx
(1.5h
2hx )
p
h——避雷针的高度;
hx——被保护物体的高度;
p ——高度影响系数,
当h 30m时,p=1
当30 h 120m时,p 5.5 h
7
2、两支等高避雷针
h0=h
D 7p
bx 1.5(h0 hx )
一般两避雷针之间距离与针高之比D/h不宜大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