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项目

申请书

研究方向

课题名称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年月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2013-10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一、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申报科研项目必须填写第一推荐人和第二推荐人两栏内容。

二、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最多不超过3个主题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我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教学工作。

预期成果——指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可选报1项或2项,必须包含系列论文。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

课题论证——严格按提示内容逐项填写,字数控制在4000字以内。

三、本表一式二份,要求用电脑填写。

一、数据表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三、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东北师大专业真题试卷(精).doc

教育传播部分 1=东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专业名称:教育 技术学 考试科目:教育传播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部分)考试时间:2012年1月8日下午 说明: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1. 试阐述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15分) 2. 请结合案例说明布鲁姆提出的螺旋式组.织教学内容应注意的儿方面问题(15分) 3. 请结合ARCS 动机模型阐述动机因素对学习品质的影响(20分) 4. 请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学习内容分析(20分) 5. 请结合新技术的发展阐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策略。(20分) 10分,共4小题,共计40分) 1. 信息的形式及其成因。(10分) 2. 符号的木质是什么?列举教师的一种非语言符号,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10分) 3. 如何理解网络教学媒体的作用?(10分) 4. 如何实现网络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10分)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1题,共计20分) 1. SMCR 传播模式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20分) 东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考试科目:媒体技术(C 语言)考试时间:2012年1月8日下午 说明: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n 1. 输入x 和n 的值,e x =y ——,其中x>0实数、n 为正整数。(10分) 妇洲 2. 定义一个判断是否为素数函数f4,输出3?n 间素数的平方根之和。(10分) 3. 输入10个实数存在数组d 中,将小于平均数的元素累加,并输出。(如输入为25、 9、23、7,输出 16) (10 分) 4. 编程求10个字符串中最长与次长的两字符串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字符串p,并 输出。(15分) 5. 己知数据文件A.DAT 中存放100个整数,将其中小于平均值整数,按由大到小的 降序顺序排序并输出。(15分) 6. 下面程序是判断输入的字符串是否是“1口1文”,(顺读和倒读都一样的字符串称“1 口1 文”,如level),请填空、(5分)

赴韩交换生项目简介: - 东北师范大学

2013赴韩国大学交换学生项目简介 交换学生项目是根据我校与韩国友好大学签订的交流协议,每年选派学生赴韩国大学交换学习的项目。自2003年9月起,我校已向韩国友好大学派出多批交换学生。到目前为止,已有近百名学生到韩国大学交流学习。我校学生在韩期间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而且拓宽了自身视野,获益匪浅。 项目特点: 1. 学生在韩国学习期间,韩方提供学费减免的待遇。 2. 学生在韩国大学取得的学分,经学校认证合格后转为我校学分。 3. 交换学生保留原学籍、毕业就业派遣资格等。 报名条件: 1. 本科二、三年级及研一、研二在校学生; 2. 平均学分 3.0以上,无补考纪录,无违纪记录; 3. 能够使用授课语言(韩语或英语)听课、交流; 4. 申请人不能同时申请其他国家留学; 5. 有一定经济能力; 派遣时间: 每年春季学期或秋季学期 选拔过程: 1. 经院系同意,学生提交《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公派赴韩留学申请表》、成绩单及其 他所需材料。 2. 材料审核合格后的同学可参加面试。 3. 根据学生的最终成绩,确定交换学生名单。 最终成绩=学习成绩(50%)+面试成绩(30%)+外语成绩(20%)

※ 2013年赴韩交换学生招生简介 我校已与17所韩国学校协商决定,计划选派交换学生共计35名。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备注:以上派遣人数及派遣年限等事宜有可能根据境外学校的要求而更改。如有变动,按照最新要求为准。 各大学简介: 1.高丽大学

高丽大学是韩国最大的私立综合性大学之一。 2.庆熙大学 1949年建校,在文科、医学、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3. 东国大学 1906年建校,地域学、生命科学、影视表演等领域独树一帜。 4.祥明大学 祥明大学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科学、体育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5.东亚大学 1946年建校,位于韩国釜山市。 6. 安东大学 成立于1947年,是庆尚北道地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国立综合大学。 7. 全北大学 1947年建校,在韩国的24个国立大学中,全北大学是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学校之一。 8. 翰林大学 建于1982年,江原道地区有名的地方大学。 9. 亚洲大学 1971年建校,现有学生14000余人。 10. 檀国大学 1947年建校,是韩国著名的综合大学。 11. 京仁教育大学 1946年建校,在韩国的高校评比中,多次被评为韩国教育界的“最佳大学”。 12. 新罗大学 综合性大学,被评为韩国环境优美大学之一。 13. 公州大学 忠清南道唯一的公立大学,是韩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韩国最优秀的师范大学之一。 14. 昌原大学 1969年建校,拥有优秀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15.东新大学: 建立于1987年,为社会输送了许多具有专业文化水平的人才。 16.德诚女子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017年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营员录取名单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017年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营员录取名单 序号所在院校姓名 1内蒙古民族大学包碧莹 2东北师范大学卜文雅 3长春理工大学曾晟钋 4赤峰学院陈佳丽 5辽宁师范大学陈明霞 6曲阜师范大学陈清山 7曲阜师范大学陈婷婷 8辽宁师范大学陈垚彤 9天津师范大学陈影 10曲阜师范大学程爱防 11长春工业大学崔安妮 12东北师范大学代维坤 13海南师范大学戴安娜 14哈尔滨师范大学董安琪 15曲阜师范大学董晓春 16黑龙江工程学院董永辉 17东北师范大学杜鑫 18哈尔滨师范大学冯才鑫 19沈阳师范大学高婷婷 20河北师范大学高云逸 21北华大学关建文 22吉林师范大学郭梁 23沈阳师范大学郭彤 24沈阳师范大学郭婉滢 25广西师范大学国立言 26山东师范大学韩晓彤 27沈阳师范大学韩忠旭 28长春师范大学郝畅 29伊犁师范学院胡梦楠 30沈阳师范大学胡笑池 31辽宁师范大学胡洋洋 32北华大学姜楠 33大连民族大学姜小艺 34内蒙古大学荆艳梅 35大连民族大学寇千慧

36哈尔滨师范大学赖亚文37辽宁师范大学李峰38沈阳师范大学李皓月39长春大学李金磊40东北师范大学李卷英41辽宁大学李木子42哈尔滨师范大学李娜43哈尔滨师范大学李松美44沈阳师范大学李婷婷45曲阜师范大学李维杰46沈阳大学李文彤47内蒙古民族大学李小敏48沈阳师范大学李晓旭49东北师范大学李亚冰50河北师范大学李艳慧51沈阳师范大学李远璐52河北师范大学李远卓53辽宁师范大学梁佳冰54内蒙古师范大学刘吉林55沈阳师范大学刘天宇56东北师范大学刘璇57曲阜师范大学刘雪竹58东北师范大学刘杨59辽宁师范大学刘悦60内蒙古大学刘正东61广东工业大学罗晶62广西师范大学马娟莉63沈阳师范大学孟丹64江西财经大学牟玥玥65东北师范大学牟悦66辽宁师范大学曲澜67辽宁师范大学邵美慧68东北师范大学施岐69浙江师范大学苏日雅70安阳师范学院孙红影71辽宁师范大学孙佳倩72哈尔滨师范大学孙宁73北华大学孙伟俍74鞍山师范学院孙晓琦

东北师范大学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该校坐落于“北国春城”长春市,本部校区地处人民大街中断,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净月校区设立在净月潭旅游开发区,占地94万平方米。 东北师范大学原名东北大学,1946年2月始建于辽宁本溪,而后在战火中辗转于丹东、通化、梅河口、吉林、长春、哈尔滨,1946年6月定址于佳木斯。1948年7月,南迁吉林与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东北大学,走向正规化办学道路。1948年至1949年间,原长白师范学院、沈阳东北大学等校陆续并入东北大学,使东北大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校址迁至长春。 1950年4月,根据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东北大学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成为一所高等师范院校。1958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隶属于吉林省,同年10月校名变更为“吉林师范大学”。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重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自此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原有学科,增设新学科,同时成立了研究生院。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2009年,承担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近年来,在“211工程”、“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及教育部、吉林省共建协议的支持下,东北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有特色、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首任校长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良将军的胞弟张学思,著名教育家成仿吾、丁浩川、张如心等也先后承担学校主要领导职位。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杨晓慧教授、校长为刘益春教授。 200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后,学科综合实力有了卓越提升。现有22个学院、1个学部,涵盖了78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硕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博士一级学科覆盖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2个“十二五”吉林省一级学科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历史、生物、中文3个学科是国家文科、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基地。我校学科点覆盖了除医学和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学科综合发展的新格局。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形成了以生态学、生命科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为代表的、在国内学术界有着较高地位的优秀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重大问题、细胞遗传学、草地生态学、应用数学、功能材料学、多酸化学、世界上古、中古史专业、环境科学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位。世界文明比较、基础教育重大问题、草地生态、细胞遗传等占优领域的研究都有喜人的进展,并逐渐构建了材料科学、信息化东北等新的研究领域。 学校注重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4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与合作项目。自2000年以来,学校聘请了外籍学者专家702人来校交流授课,先后聘请了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教授为代表的300余名外籍学者专家为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近五年派遣教师出访与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达900余人次。近年来,举办了90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开展了多项重大合作研究,奠定了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

东北师范大学2020复试名单

东北师范大学2020复试名单 (一)复试比例 我校执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实行差额复试。生源充足的专业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上线考生不足招生计划的,按实际上线人数安排复试。我校不接受破格复试。 (二)复试方式及内容 1.复试采取远程复试形式,通过统一的软件平台,对考生进行线上面试,面试由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综合能力面试两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参见远程复试相关文件。 每生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考核各部分所占时间由各招生院部自行确定。 (1)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满分为50分。外语专业的考生须增加第二外国语的口语和听力测试。 (2)综合能力面试

满分为200分。综合能力面试应涵括各招生院部在《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复试科目内容,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潜力。对专业学位考生应重点考查其职业发展潜力,综合素质以及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补充材料,全面考查考生的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情况。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各招生院部在面试中应组织思政工作人员、导师等相关人员对考生开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2.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须在复试中加考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方式为线上面试,满分为50分,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3.同等学力及跨学科考生(是否跨学科由各招生院部在资格审查时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市。校本部地处人民大街中段,净月校区设在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 一、报名条件 1.考生必须参加高考所在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2018年高考报名,并且为艺术类考生。 2.考生必须参加高考所在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2018年艺术类专业统考或联考,并且合格;对于考生高考所在省份有特殊要求的,以考生高考所在省份规定为准。 3.外语语种为英语,文理科类不限。 4.舞蹈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女生身高不低于160cm,男生身高不低于170cm,以现场测量为准。 5.雕塑专业、美术学专业、设计学类专业不招收色盲考生。 二、招生省份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 三、报名考试 我校共设5个考点:吉林省考点、河北省考点、河南省考点、江苏省考点、山东

省考点。考生必须在高考所在省份的考点参加所设招生专业的报名、考试;若所在省份未设考点或者未设所报招生专业,考生必须在吉林省考点进行报名、考试。每个考生只允许报考一个专业。报考费200元。各考点报名和考试安排情况如下。 1.吉林省考点 (1)网上报名 考生必须于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月10日登陆东北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网站进行网上报名(不接受现场报名)。 注:考生集中进行网上报名时有可能引起报名过程中断,为确保网上报名过程顺利成功,请考生务必提前尽早进行报名。截止时间到达后,网上报名系统自动关闭,逾期报名不予受理。 (2)网上缴费 考生必须在规定的上述报名时间内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完成缴费。未按时完成缴费的,报名无效。缴费成功后,无论参加考试与否,报考费不予退还。 (3)打印报名表 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报名表。 (4)现场确认 考生必须按网上报名表规定的时间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国内护照及其他证明材料均无效)、高考报名资格证(或准考证)复印件和网上报名表,到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进行现场确认(核对信息、照相等,不允许他人代办)。现场确认成功后领取准考证。 表1.吉林省考点安排表

东北师范大学发展史

东北师范大学发展史 一、简介: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原名东北大学,1946年诞生于辽宁本溪,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我校首任校长:当时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良将军的胞弟张学思。现任校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刘益春教授。现任党委书记: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盛连喜教授。 校名:郭沫若题字 校园:本部校区地处人民大街中段,占地73万平方米。净月校区位于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开发区,占地94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浓郁现代气息、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的新校区。 我校的校标,以“笔尖”、“五星”、“书籍”作为基本构成要素。标识的底部,是三个递进的“萌芽”造型,寓意“为基础教育服务”。标识的中部,是一本展开的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及传承,舒展的“v”字造型,又与英文“victory”(成功)第一字母同构,寓意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性。标识的上部,以向上拓展的“笔尖”为造型,象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取精神。 二、发展历程 1.烽火中诞生: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向延安大学校长周扬、副校长张如心正式下达了组织东北解放区大学筹建队伍的命令。(本溪)1946年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创办东北大学,任命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白希清、舒群为副校长,张松如为教育长。(丹东)学校创办之初,录取了270余名学生,正准备开学时,国民党军队向本溪、抚顺进犯,学校被迫撤到丹东市,2月下旬,学校于丹东市开学。(通化)国民党军队向东北大举进攻,3月15日,学校向通化转移,在通化停留约一周时间,师生又改乘火车,经梅河口、吉林,于4月26日到达长春。(长春)到长春后,学校队伍进一步壮大。(丁家园车站)国民党军队在抢占四平之后,向公主岭进犯。5月22日,学校再度北撤,列车行驶到丁家园车站时突遭国民党飞机轰炸死伤多名学生。(哈尔滨)5月25日北撤到哈尔滨。(佳木斯)1946年6月1日——1948年6月28日,在佳

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实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文件精神与温家宝总理视察我校的指示精神,为培养出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引导学生乐于从教、终身从教,特制定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思路 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中学教师,为其成为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地说,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技能、宽阔的学术视野、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立的研究能力”。 为实现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确定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培养思路。 二、课程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坚持“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师范大学模式。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三大模块构成。三大模块课程相互交叉,三类教育课程相互融合,将教师教育贯穿于

整个培养过程中。 (一)通识教育课程(50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公民教育,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互动与迁移;使学生具备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根据我校师范生培养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学校规划通识教育课程由必修课(以下称“通修课”)和选修课(以下称“通选课”)组成。通修课学分约占4/5(40学分左右),通选课学分约占1/5(10学分左右)。 通修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康体育与国防教育课、交流与表达课、数学与信息技术课四大类课程组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康体育与国防教育课参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交流与表达课包括写作课与大学外语。写作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要通过阅读、分析、写作、交流等过程来提高写作课的教学质量;大学外语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深化大学外语教学的内容与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数学课要使学生了解量化方法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的应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比较好的选修课名单

东北师大学选修课全介绍杨斌 来源:杨斌的日志 选修好课大杂烩:一、城环学院1、城市灾害与安全:绝对好课,期末不是让写一个论文就是开卷考试,分数都很高,是抢学分基点的课。2、环境伦理学:王向东老师的课,很好很强大,有点名,但是可以请假,理由一定要说清楚。老师不会难为你,考试开卷,公认好课。 3、灾害地理学:开卷,成绩高,上课老师幽默,学生满意度非常高。 4、其他城环的课也不错,只是这3门课相对很火 二、生命科学学院1、人体构造与健康:无敌的课,4年不修此课是你的遗憾。这课,是选修课的峰顶,分高,不点名,开卷,考试简单2、细胞通讯与疾病:好课,成绩好,笔者没修过,但是大家公认好课。3、天然药物开发与药剂学:同上,很好的一门课。 三、体育学院这个不解释,所有课都推荐,很难选上,但是肯定好过、好学、好高分,注:奥运史是闭卷、健康与运动会点名。 四、艺术类科目现代美学创意:杨家安老师的课,老师人不错,挺好的,有时候点名有学期不点,分数不错,要讲课。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上他课要花20RMB去买他的书,他书每年有不同,用上一届的肯定不行。对男生分数不是特别高,有这样的声音,没证实过 五、政法学院1、刑法学:开卷有益,成绩不错,学分很高,3学分的选修课2、法理学:有学长说这课也不错,成绩也很好,听听有益 六、社会学类1、性别与社会:今年变成闭卷,但是成绩依然很高,很有意思的一门课,好玩,听听有益,但是不是强烈推荐2、世界女性史概览:强推课之一,成绩很好很强大,而且这课听着挺爽的。不分男女,这课都很好3、就业指导:1学分,好高分,每节课要去交纸条,不考试,交一份毕业简历,分数90上4、职业生涯规划:1学分,下半年修9周课,好高分,不考试,交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同就业指导相配合 七、物理学院强推天文学入门:快卷、好修,成绩比较高,课堂活跃,内容完备,绝对好课之一。改变世界的物理学:不错的可,成绩很高,开卷,文科适合修的理科课。 八、化学学院化学今天与明天:开卷,成绩由开卷+课堂回答问题,听了基本能上90,成绩不错的一门课。化学与社会:开卷,成绩不错,课堂挺好玩的,实验讲课都是很入门的东西。 九中国哲学这个老师人非常好,会考试,但是考前已经把题都告诉你了,考试很容易。了解中国哲学还长见识,很值得推荐哦。(本人是哲学系的,所以不能选,只是听他人所说) 当然有人会说我还有两分或三分的学分就修满全部学分了,这时候不知道该怎么选了。首先先按照你的兴趣来选择,这个很重要。但如果你实在是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么在众多的选修课中,有三门课是你一定要选的,如果没选到过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那就是现代美学创意,曹福龙的体育康复还有现代摄影技术。现代美学创意就不用介绍了,前面已经说了。现在主要谈的是体育康复,这个老师十分恶搞,走进了他的课堂就像是走进了郭德纲的白云社,从上课笑到下课,而且期末开卷,只要记了他的笔记就能通过,分数都极高,笔者就得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招收来华留学生的规定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招收来华留学生的规定以“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作为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指导思想,为规范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遵照国家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号,关于《高等学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制定此规定: 一、招生范围 申请到我校学习、进修的外国公民。 二、招生类别 接收学历教育的类别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接收非学历教育的类别为: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和研究学者。 三、招生计划 计划内招生: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以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为主。 计划外招生:通过学校入学资格审核,招收的各类自费外国留学生。 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名额不受国家招生计划指标限制。 四、招生原则: 按照国家规定,学校应当优先录取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学校自行招收校际交流外国留学生和自费外国留学生。 五、招生条件 1、申请人能够自觉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东北师范大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 2、身体状况符合国家卫生检疫部门外国人入境要求。 3、有可靠的经济保证和在华事务担保人。 4、申请攻读学士学位者,年龄在17周岁以上,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5、申请攻读硕士学位者,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6、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六、招生学科领域 东北师范大学对外开放且具备留学生培养能力的专业。为外国学生单独设立新的学历教育专业,必须报教育部审批。

七、报名 (一)学历教育 1、报名时间:每年10月至次年5月 2、报名方式:到校报名或邮寄申请材料 3、负责部门: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科 4、申请材料: (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申请表》 (2)学历或学位证书(原件及A4纸复印件一份) (3)所修最后学历的成绩单原件或A4纸复印件一份(附公证材料) (4)硕士、博士学位申请者需提交汉语水平考试(HSK)中级C等以上证书(原件及A4纸复印件一份) (5)硕士、博士学位申请者需提交专业进修计划书(A4纸)。 (6)硕士、博士学位申请者需2位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的推荐信。 (7)来华担保书 (二)非学历教育 1、报名时间:每年10月至次年5月 2、报名方式:到校报名或邮寄申请材料 3、负责部门: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科 4、申请材料: (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申请表》 (2)学历或学位证书,在学或在职证明(原件及A4纸复印件一份) (3)所修最后学历的成绩单原件或A4纸复印件一份(附公证材料) (4)专业进修计划书 (5)来华担保书 八、入学考核 1、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科负责入学资格审查。 2、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科负责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1)考试时间:每年6-7月

东师《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

离线考核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程标根据课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3、学分制: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自学者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其次,实行学分制为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力选考课程,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学以致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再次,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应考者每次考试及格—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逐年积累,直到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即能毕业,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4、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规律等在头脑中的升华。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 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硕士生导师)队伍,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现对硕士生导师的的遴选办法做如下规定。 一、硕士生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治学严谨,作风正派,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职称;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讲师职务满五年的优秀教师,也可参加遴选。 3.有明确稳定的科研方向,主持或参加有关科研项目(一般应为省级以上);有较突出的科研成果;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专业,要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4.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掌握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能够讲授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选修课;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5.熟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政策,一般应具有协助指导硕士生的经历。 6.距退休年龄2年以上。身体健康,能够较好的履行指导教师职责。 二、新增硕士生导师审核程序 1.申请人填写《东北师范大学新增硕士生导师申请表》一式两份,与本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一同交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2.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申请人材料及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对申请人进行审议并投票表决,获得到会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者为通过。 3.各学院填写《东北师范大学新增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汇总表》,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后与《东北师范大学新增硕士生导师申请表》(一份)一同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4.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凡审核通过者即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 三、在岗硕士生导师资格复查程序 1.在岗硕士生导师填写《东北师范大学在岗硕士生导师情况表》,与本人相关证明材料一同交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2.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相关材料对硕士生导师的资格进行复查。对复查通过者,填写《东北师范大学在岗硕士生导师情况汇总表》,经学位评定分

东北师范大学各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查询表 NENU.doc

东北师范大学各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查询表 一、学术型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专业学位代码及类型 0251 金融 025100 金融硕士 0252 应用统计 025200 应用统计硕士 0253 税务 0255 保险 025500 保险硕士 0351 法律 035101 法律硕士(非法学) 035102 法律硕士(法学) 0352 社会工作 0451 教育 045101 教育管理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 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045115 小学教育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0452 体育 045201 体育教学 045202 运动训练 045203 竞赛组织 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0453 汉语国际教育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4 应用心理 045400 应用心理学硕士0551 翻译 055101 英语笔译 055102 英语口译 0552 新闻与传播 055200 新闻与传播硕士0651 文物与博物馆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0852 工程 085211 计算机技术085212 软件工程 085229 环境工程 0953 风景园林 095300 风景园林硕士1251 工商管理 125100 工商管理硕士1252 公共管理 125200 公共管理硕士1253 会计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1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专门人才。适合教育及教育理论研究部门,具体要求: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建设 和发展服务。 2.在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3.具备相应的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 1)具有动态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2)具备独立撰写中、英文信息技术教育文章的能力; 3)具备较好的中、英文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协作精神。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教学论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允许研究生提前毕业(不超过一年),提前毕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并至少在SSCI刊物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文章1篇,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且导师为第1或通讯作者。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分不少于20学分。 毕业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研究生导师组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2.教学方式 研究生教学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提倡采用教师主讲结合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考核方式 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均采用闭卷考试;专业方向课可采用闭卷或课程论文的形式考试。 七、必修环节(2学分) 1.学术活动(10次以上) 1学分 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并向导师提交学术活动汇报。 2.文献阅读1学分 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学生报告,导师组成员现场指导。要阅读的内容必须是与即将要做的论文密切相连的系列内容,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要求每位硕士生必须在第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3.补修课程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包括研究计划、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学位论文四个环节,完成全部环节计3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一志愿)

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排名考生编号姓名成绩一成绩二成绩三成绩四总分备注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1102009210604421闻旭7491118137420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2102009210604418邓湘楚728699138395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3102009210604438杨奕颖7190100121382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4102009210604435陈炜瑜7174111123379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5102009210604423苏琳7183106115375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6102009210604431高雪688399121371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7102009210604406李晓轩7472103118367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7102009210604407宋昱儒7584103105367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9102009210604417李英男698091126366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10102009210604428朱明玥698793116365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11102009210604405王艳萍757388125361 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12102009210604403刘悦647897118357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1102009210604450单威嘉7283107138400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2102009210604452冯雨晴7178119127395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3102009210604443唐硕7293105123393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4102009210604474朱苇荻7085105128388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5102009210604447王东6488103130385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6102009210604445任会慧698993133384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7102009210604439王雪迪8273104124383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8102009210604454任雪薇7179107122379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9102009210604485侯雪玲698991124373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10102009210604440郭雅馨658194130370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10102009210604467李娴638597125370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12102009210604446徐施钰707297128367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13102009210604487王芝彤7475100117366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14102009210604458郝欣647695130365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15102009210604451侯子怡658093117355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1102009210604542曲苗苗7682112133403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2102009210604523翟羽彤7087107133397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3102009210604532张雪787296133379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4102009210604518刘晓燕778184121363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4102009210604554王欣宇678498114363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6102009210604525边静7167100121359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6102009210604533王宇彤6674101118359 日语语言文学1102009210604506邢立中7884127147436 日语语言文学2102009210604505敖佳琳7085118148421

2019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一志愿+调剂)

拟录取专业序号考生编号姓名复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最终成绩拟录取结果备注 课程与教学论1102009211307282程雪202348550拟录取 课程与教学论2102009211307273孙月199333532拟录取 课程与教学论3102009211307281冯上津192332524拟录取 课程与教学论4102009211307261杜欣垚178345523拟录取 课程与教学论5102009211307264杨行健185338523拟录取 课程与教学论6102009211307271姜宇宏179340519拟录取 课程与教学论7106359305044723李道星173352525拟录取调剂 课程与教学论106359316154145胡春梅346加试不合格学科教学(物理)1102009211307357陈赵琦209390599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2102009211307327林航220373593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3102009211307360袁军210374584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4102009211307401赵昕211370581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5102009211307454郭若男205372577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6102009211307460王维202374576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7102009211307414王舰203368571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8102009211307354张宁宁202368570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9102009211307443张紫辉203357560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0102009211307301张颖珍204355559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1102009211307348张可心192365557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2102009211307433冯雨佳197353550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3102009211307304任冉冉204345549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4102009211307421邓旭189354543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5102009211307397史常玲191352543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6102009211307475项睿杰182359541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7102009211307365魏月194346540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8102009211307371孙小昭177360537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9102009211307387褚敏188346534拟录取 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11307375冯雪梅189344533 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11307380王钰淇183342525 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11307351杨帅177347524 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11307353冯天姝171343514 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11307285孙镜荃351加试不合格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11307468唐芙蓉348加试不合格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11307316田宇驰347加试不合格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11307417徐海英344加试不合格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11307333傅格格189333522拟录取辽宁少民计划学科教学(物理)102009231300044姚慧慧197289486拟录取单独考试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 研参考书目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备考过程中,同学们最关心的就是参考书的问题。那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博仁考研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一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一、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是由原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当代史4个教研室、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以及一些日本史学者组成的。长期以来,世界史专业在国内史学界享有盛誉。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史系是在原来的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和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分别成立于1950年)基础上于2004年3月组建的。系内现有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博士点和硕士点,每年招收博士生15人,硕士生40-50人。 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如下: 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李侃、李时岳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出版 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就是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打算报考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的同学们要注意仔细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