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年表

大众传媒年表大众传媒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它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本文将根据时间顺序,为你介绍大众传媒行业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让我们一起回顾大众传媒的年表,探索这个行业的发展历程。
1920年代 - 广播的崛起1920年代见证了广播媒体的崛起。
1920年,美国的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KDKA在匹兹堡开播,标志着广播媒体时代的开始。
这项新的媒体形式迅速传播,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娱乐的主要途径。
其他国家也相继设立了广播电台,广播开始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0年代 - 电视的发明1930年代是电视的发展时期。
1936年,德国的柏林奥运会成为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全球转播的体育盛事。
电视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它引领了大众传媒的新时代。
尽管电视的普及过程较为缓慢,但它很快成为人们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40年代 - 报纸的繁荣1940年代是报纸的繁荣时期。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人们对新闻的渴望,报纸行业蓬勃发展。
许多知名报纸如《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等进一步扩大了读者群。
然而,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报纸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1950年代 - 广告的崛起1950年代见证了广告业的崛起。
电视广告作为一种新的推销方式不断发展壮大。
著名的广告活动如马龙·白兰度的香水广告和可口可乐的“开心一刻”广告等成为了经典之作。
广告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众传媒与商业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60年代 - 大众传媒的多元化1960年代,大众传媒开始迎来多元化发展。
电视的普及使得人们对新闻内容和娱乐节目有了更多的选择。
电视剧、纪录片和综艺节目等不同类型的节目开始充斥着电视荧屏。
这一时期还见证了家庭主妇杂志的兴起,如《好房子》和《家庭圈》等杂志开始在市场上畅销。
1970年代 - 有线电视的兴起1970年代,有线电视的兴起进一步改变了大众传媒的格局。
有线电视通过提供更多的频道和更丰富的内容,满足了人们对多样化娱乐和新闻的需求。
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演变,大众传媒行业也在不断变化。
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对于传媒从业者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就从数字化媒体、多媒体内容制作、数据精准营销和品牌价值四个方面,对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一、数字化媒体数字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成为当前大众传媒行业的主流趋势。
随着5G网络的普及,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将更为迅速。
未来数字媒体将大量涌现,媒体生态将更加多元化。
数字化媒体的优势是实现多样化传播和营销,让传媒内容更加普及,且可实现多渠道的精准推送。
如今,大众传媒行业已非单一的信息传递者,而转变为更专业、更全面的信息解决方案提供者。
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将着力构建完整的跨平台内容生态链,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到符合其需求的信息。
二、多媒体内容制作多媒体内容制作是数字化媒体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如今,文本、图片和视频等多维媒体产出,正成为主要的传媒方式和媒体用户的首选。
多媒体内容制作还可以实现即时性传播、互动体验和品牌口碑的管理,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多媒体内容制作的需求将越来越高。
未来,多媒体内容制作将拓展至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同时,大数据技术也可以为多媒体内容制作提供智能化的决策、个性化的推送和优化方案,使传媒行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三、数据精准营销数据精准营销是数字化媒体发展的关键环节。
精准营销正成为传统营销模式的重要替代品,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进行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以实现更加全面、准确的传播和营销。
数据精准营销可以精确定位消费人群,让更多的用户在受众范围内,并能够实现广告效果最大化。
未来,数据精准营销技术将继续快速发展,媒体行业将能够更好地基于大数据技术来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实现精准营销。
四、品牌价值展望品牌价值一直是大众传媒行业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大众传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大众传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在不断地推进。
这些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众传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大众传媒技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应用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逐渐失去了它们在过去所拥有的市场和影响力。
人们转向新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移动设备、博客和视频分享网站等。
这些新媒体平台吸引着大批年轻受众,对传统媒体而言,若不经过变革,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大众传媒技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使得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变得更加智能,与之相关的语音交互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同时,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也给广告和营销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基于用户画像的精确营销和推送。
二、大众传媒技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在文化交流方面,大众传媒技术也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文化交流面临了非常多的困难,这其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成本的高昂。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跨国文化交流与传播变得容易了起来。
用户可以通过大众传媒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分享信息、音乐和电影等文化资源,同时也能够获得了解不同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机会。
大众传媒技术也为多元文化提供了平台。
通过大众传媒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习俗,也可以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传播到全球各地。
大众传媒技术便捷的传播和推广方式使得文化交流越来越便捷和高效。
三、大众传媒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教育领域,大众传媒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大众传媒技术也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丰富。
例如,采用多媒体课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点和概念。
同时,大众传媒技术的特性,如互动性、可视化等也更加符合年轻学生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大众传媒技术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形式,例如远程教育和数字化教育等。
远程教育可以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学习,而数字化教育则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课堂工具。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变革与发展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变革与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媒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新媒体兴起给传统大众传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传统媒体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自身的发展路径,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技术变革。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大众传媒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向观众传递信息。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同时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这种互动、即时的特点使新媒体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大众传媒不得不进行深刻的改革。
首先,传统媒体需要进行内容的创新和优化。
由于新媒体的兴起,大量的信息可以迅速传递给观众,因此,传统媒体需要提供更有深度和独特性的内容。
他们需要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供高质量、高价值的内容,以吸引观众的关注并赢得他们的信任。
传统媒体还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调整内容的形式和风格,以适应观众的需求。
其次,传统大众传媒还需加强技术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媒行业的变革。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正日益应用于传媒行业,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媒体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技术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竞争。
同时,他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观众量身定制内容,以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另外,传统大众传媒还需注重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传统媒体需要借鉴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
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观众互动,借助互联网扩大受众范围。
同时,传统媒体可以与新媒体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内容制作和传播,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
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收购或合并新兴的新媒体公司,获得更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快速拓展自身的业务。
大众传媒管理与发展趋势分析

大众传媒管理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形态和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形式正在逐渐失去受众的青睐,新媒体如网络、手机、社交媒体等则日益兴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消遣的主要渠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传媒对于大众传媒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大众传媒的管理挑战管理传媒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信息爆炸。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如何从这些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成为受众的“黄金内容”,成为了传媒界最为迫切的问题。
其次,管理传媒必须面对广告效益的下降。
广告是大众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新媒体的进步,广告投放渠道越来越广,广告效益不断下降,这对传媒的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最后,管理传媒还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专业性。
近年来,一些大众传媒追求独家报道,为了抢先披露新闻,不惜牺牲新闻真实、权威性、专业性等基本原则,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事件。
保持新闻真实性和专业性是大众传媒重要的社会责任和角色定位。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传媒的管理必须紧跟大众传媒发展的趋势,对接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 提升内容创造和品质内容统治一切,大众传媒要实现内容为王,提升品质,成为新媒体的制高点。
精品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保持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任和忠诚。
2. 多形态化经营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多样化的经营形态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传媒公司要采用多种经营策略,不断发掘新的商业模式,适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
3. 数据驱动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众传媒也必须从信息化向数据化转型,加强数据采集,建立起数据分析和挖掘体系,从数据中获取深入洞察,促进传媒公司的管理升级。
4. 智能化服务机器人、智能音响、智能音箱等智能设备正在逐渐渗透到传媒产业,大众传媒的服务平台要紧跟智能化潮流,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大众传媒的发展

《 人民日报 》、《红旗》 还有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报刊
《 光明日报 》、《文汇报》
影视: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影视的视听功能强,其中的电视时效性非常强。他能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它丰富人们生活、开阔人们的视野、帮助人们及时获取各种资讯发挥巨大作用,电视还在休闲娱乐、舆论监督、学习进修、思想交流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报道及广告,引导人们认识经济现象和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解析:从材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1925年前后,华商投资175家电影公司,上海占绝大多数,电影是文化经济发展的体现,因此选D。1925年国内军阀混战,排除A;材料所涉内容是电影的发展,不是电影业的产生,排除B;没有谈到市民对电影的态度,排除C。
D
变式训练2:(2009·福建卷)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1.中国电影:
二、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1.中国电影: (1)1905年,标志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定军山 》 (2)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3)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渔光曲》、《风云儿女》 (4)新中国成立后, 工农 生活和 革命战争 题材 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大众传媒行业报告分析

大众传媒行业报告分析引言。
大众传媒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的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信息和娱乐的需求不断增长,大众传媒行业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报告将对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市场规模和前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1.数字化转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众传媒行业正经历着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正在向数字化媒体转变,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大众传媒行业的商业模式,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2.内容付费化。
随着广告市场的竞争加剧和用户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增加,内容付费化成为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许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在推出付费会员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独家的娱乐节目,以吸引用户付费订阅。
这种内容付费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也为媒体公司创造了新的盈利机会。
3.跨界融合。
大众传媒行业正面临着跨界融合的趋势,传统媒体公司正在与科技公司、电信运营商等进行合作,以实现内容、技术和渠道的融合。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能够为媒体公司带来更多的用户和收入,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便利的服务。
二、大众传媒行业的竞争格局。
1.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媒体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而新兴媒体则在内容创新和用户增长方面具有优势。
传统媒体正在努力改变自身的商业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而新兴媒体则在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内容形式,以获取更多的用户和收入。
2.内容生产与分发的竞争。
在大众传媒行业中,内容生产和分发是两个核心竞争领域。
许多大众传媒公司都在加大对内容生产的投入,以提供更丰富和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和广告主。
同时,这些公司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分发方式,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和获取更多的流量。
未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分析【摘要】进入80年代以后,伴随着新闻改革,我国大众传媒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模式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21世纪以来,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大众传媒进入了“信息高速公路”时代。
本文介绍了大众传媒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媒结合的优势。
【关键词】大众传媒;新闻改革;信息高速公路1、何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它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中国最早的近代大众传媒,即报纸与刊物,逐渐诞生和形成。
伴随着社会进步,它不断发展壮大并对中国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1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媒介在传播活动中扮演的是传播者的角色,它的接收者不仅是一个个具体活泼的人,而且大众媒介自身也要充分体现人的个性和色彩,以使传、收双方能建立起良好的传播关系。
马克思曾这样说过,“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的、人民(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这自然要求大众媒介一方面要了解受众——人民的思想与感情,另一方面,则要用充满人的思想和感情色彩的方式来表达,马克思的论断揭示了大众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从社会体系层面观察,大众媒介无疑是一个社会机构和组织,它所从事的是系统化、规模化、自觉化的传播活动。
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它不仅有自身所追求的目标与宗旨,不仅要与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主流相契合,而且必然要受到社会其他系统,特别是政治、经济系统的控制。
由此可知,大众传媒是一身二任,它既要满足自己接收者的需要,又要为特定的政治、经济系统服务。
换言之,它既要扮演传播者的角色,又要扮演肩负一定使命的社会组织或政治宣传机构的角色。
1.2大众传媒发展现状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各地的大众传播媒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电波大战,报刊竞争,新招频颇,花样百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本来是为社会捕捉热点、剖析焦点的大众传媒,竟由于竞相改革,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报讯 “我们家自来水里,怎么会有像蚯蚓一样的 红虫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 民的电话。据该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科副科长葛明介 绍:用户如果发现自来水中有红线虫,主要原因是由 于水箱或蓄水池管理不善,未能及时清洗而造成污染。 三楼以下的直供水用户如果发现水中有红线虫的现象,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则可能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红线虫生长, 其大量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间,它们 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 口处,汇集成团状。 (华锋 丹丹)
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二、广播事业的发展
1、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3、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4、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 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5、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有了新发展
三、影视事业的发展
1、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19世纪末:传入中国
1905年《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
一部电影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 《渔光曲》:首次获国际大奖 《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 : 成为 国歌
第一部故事片 《难夫难妻》 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北京天桥电影院
二十世纪二三十 年代上海最高级 的大光明影院
3.近代以来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
1)、形成 2)、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中外 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 1872年:《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 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1873 年:《昭文新报》(艾小梅;国 人自办最早)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宣传党路线政 策方针)《光明日报》
4)、繁荣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方向: 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
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扬子晚报]消息:
河北已销毁300余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新华社电 为防止问题奶粉再次流向社会、流入消费 者手中,河北省政府办公厅9月30日向各设区市转发了省工 商局制定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销毁办法》。连日来, 河北全省下架的 451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已销毁300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余吨。 河北省政府要求各地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督、企业 承诺、经销商参与的原则,销毁工作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 工商、环保、公安、监察等部门监督。各地可采取集中销 毁与就近销毁相结合,销毁工作须依法进行,做到程序合法。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报刊有怎样的功能?
四.互联网的发展
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
互联网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互联网的优势
仅鼠标点点,浏览、搜索、查询、记录、下 单、购物、聊天、谈判、交易、娱乐、报关、 报税等轻松实现,跟发传真、找电话一样简单。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 影像、动画、声音、文字;涉及政府、企业、 地获取信息 教育等各行各业;写文章、搞研究、查资料、 找客户、建市场、信息流、物流„„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 于电视、电台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 互动性,双向感受 传播,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厂 商 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
《申报》是旧 中国历史最长、影 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原全称《申江新 报》,它从1872 年4月30日刊,直 到1949年5月27日 停刊,前后办了 77年,共出版 25600号。
戊戌变法时 期,梁启超 宣传维新思 想的阵地
新文化运动 时期的杂志
3)、新阶段——中共创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 华日报》;《解放日报》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离不开的互联网,任你徜徉任பைடு நூலகம்想,生活现实难到 位,虚拟世界乱闯荡
材料二:有些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因为网 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最佳场所。调查 数据表明,青少年选择互联网,比例最高的是“满足交流的需 要”,占六成五;其次是满足学校学习功课的需要,占五成。 三至五成的青少年对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自信, 认为自己具备克服负面影响的能力。好多中学生把网络当作了 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 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网吧是许多 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 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 诈骗、勒索、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 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 社会的一大毒瘤。
【课标考点】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电影、电视、 互联网等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 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 巨大变化。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 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 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 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 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民国时期著名演员
阮玲玉
胡蝶
周璇
2、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 1 )诞生标志: 1958 年,北京电视台试 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2)电视迅速普及:改革开放后
(3)现状: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 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 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材料2: [中国青年报]消息
170亿“两费”停收背后:民意如何升级 为国家政策 : 8月22日,以普通机电工秦保常的调研 报告为基础形成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得到 了国务院的采纳,工商“两费”停止征收。 根据材料2,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通达民情、立言议政
材料3:[扬子晚报网消息]
自来水哪来的红线虫
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多媒 体手段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 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大 量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 品或服务。 电台、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但 费用也动辄成千上万,报刊广告也不菲,超 出多数单位个人的承受力。 费用低廉 Internet由于节 省了报刊的印刷和电台、电视台昂贵的制作 费用,成本大大降低,使大多数单位、个人 都可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