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观后感600字 - 观后感范文
赵氏孤儿观后感9篇

赵氏孤儿观后感9篇赵氏孤儿观后感1《赵氏孤儿》之前在电视上看到过别人演的一小段,今天,就看了原版。
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将军赵朔打胜仗归来,战功显赫,因此受到了屠岸贾的嫉妒,屠岸贾便想杀了赵朔,于是在庆功宴上设计杀了国君,嫁祸给赵家,杀光了赵家人,独剩刚生下来的子嗣,赵朔的妻子用自己的命,让接生的大夫程婴带走收养了。
屠岸贾关上城门,捉了全部的婴儿,下令在寅时前未找到赵家的孩子就杀光所有婴儿。
之后程婴不惜用自己的儿子救下了赵家的孩子,自己的妻儿也被屠岸贾杀了。
孩子取名为程勃一天天的长大,认了屠岸贾做干爹,屠岸贾也教他武艺,送他宝剑铠甲,对他爱护有加。
十五年后又要打仗,程勃穿上了军装,走路的姿态,被屠岸贾认出来与赵朔神似,怀疑了十五年前的事。
与此同时,程婴也告诉了程勃真相,程婴还不信。
之后屠岸贾叫来两人,说明了真相,程勃决心报仇,与屠岸贾厮打起来,程婴知道程勃打不过,上前阻止,在屠岸贾杀程婴之时,程勃也借机杀了屠岸贾,报了仇。
屠岸贾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因嫉妒赵朔,在庆功宴时,竟杀害了国君,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还嫁祸给赵朔,借由灭了赵家,不得不说是个奸臣啊。
他也十分心狠手辣,为了杀掉赵氏孤儿,不惜想杀掉全城的婴儿,虽最后找到,没有杀,但依据他的所作所为,他没找到一定会实施的。
程婴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为了报答赵朔妻子的信任,解救赵氏孤儿,他不惜用自己的孩子代替赵氏孤儿,解救了全城的婴儿,此等行为,真是令人钦佩,连屠岸贾也没想到。
最后程勃与屠岸贾厮杀的时候,知道程勃打不过,也想解救这个孩子。
他也很勇敢,救这个孩子,已是不怕被屠岸贾杀的风险,毅然决然的帮助赵家抚养长大最后的独苗。
他又何尝不是一位值得学习的榜样呢!看完此剧,我也对当时的百姓深感同情,对当时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感到厌恶,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快乐。
赵氏孤儿观后感2关于仇恨,剧中赵武问他的干爹屠岸贾是否有敌人时,屠说:“不把任何人当成敌人,你就没有敌人。
赵氏孤儿观后感5篇

《赵氏孤儿观后感》赵氏孤儿观后感(一):电影《赵氏孤儿》的大意是,春秋时代,晋国将军赵朔战功卓著,父亲是相国,妻子是国君的姐姐。
赵家的地位和威望显赫,受到奸臣屠岸贾的忌恨。
屠岸贾利用晋景公为赵朔庆功之机,设计以弑君之罪,诛杀赵氏家族三百余人。
赵朔妻子庄姬此时正巧生下儿子,她自杀前委托为其接生的医生程婴,在奉命前来诛杀庄姬母子的韩厥的帮忙下,将孩子藏于药箱中救走。
在全城大搜捕中,赵氏孤儿被屠岸贾抓走。
程婴和妻子在赵家好友大夫公孙杵臼的帮忙下,设计用自我的儿子换回赵氏孤儿,妻子、公孙杵臼被杀。
程婴被屠岸贾收为门客,在屠岸贾的眼皮底下将赵氏孤儿程勃养大,并让程勃认屠岸贾为干爹习武、读书。
十五年后,程勃长大成人,在明白所有真相后,杀死了屠岸贾,为赵家复仇。
程婴亦被杀死。
据司马迁《史记赵氏家》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权臣赵朔家族于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遭灭族之祸,遗腹子赵武在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后依靠韩厥等人帮忙复兴赵氏。
在我看来,史记中关于赵氏孤儿一节记述具体,故事性极强,不似史家手笔,更象是一个传奇故事。
历史上,由此改编的各类古典戏剧,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
曾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改编为话剧《中国孤儿》,流传到西方。
此次,由陈凯歌、陈红夫妻将这一中国古代经典故事改编为电影,无疑是一件好事。
当然,《赵氏孤儿》影片亦有不足之处,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改编应如何忠实于原著的问题。
《赵氏孤儿》原著中程婴是赵家的门客、家臣。
原著主题格调是:忠臣良士除奸惩恶,赵氏孤儿平反昭雪。
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而影片中的程婴却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局外人,卷入其中是逼不得已,做出重大牺牲属情非所愿,养育赵氏孤儿十五年的动机,是为了让屠岸贾生不如死。
影片将具有明显古典英雄主义色彩的历史典故,改编成为反映乱世环境下,小人物悲情无奈的杯具故事。
这是在舍本求末,画蛇添足,极大的削弱了故事的艺术感染力。
赵氏孤儿观后感(二):经历从天上掉到地底下的惨痛失败后,现时的陈凯歌已经聪明了许多,肯低头示好,但是骨子里的高傲贵族气还在。
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赵氏孤儿观后感1在这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观看了《赵氏孤儿》这部新年贺岁大片。
其实,原本我是想看《大笑江湖》的,不过,当我看完了之后,我觉得,我不会后悔,我没有选错。
这部电影里,与很多文学作品一样,融入了母爱的伟大。
第一,赵氏夫人为了让自己刚生下来的孩婴安全的活下去,不惜把孩子交给程婴带出去,自己死在敌人的面前,并且,死之前,为了让孩子长达以后,做个老百姓,安全安宁的生活下去,还不忘嘱咐程婴在孩子长大以后不准把他的父母他的仇人告诉他。
这样,一来是为让孩子与程婴能成功逃离这是非之地,而来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好好的过平民生活。
第二,是程婴的妻子为了保护赵氏孤儿,不幸,自己与他们家才出生不久的婴儿被屠岸贾杀害。
这两件事情都在电影的前部分,确实很让人感动,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讲述的更多的是父爱。
妻儿被杀,程婴心痛欲裂,自甘堕落,颓废下去。
不过,赵氏孤儿,还是要人照顾的,在程婴大醉一晚,终于想通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他心中对屠岸贾的恨自然不用说。
他决定,携子程勃(赵氏孤儿),一心一意跟随屠岸贾,当程勃长大,与屠岸贾结下深厚感情时以后,再带着程勃到屠岸贾面前,告诉屠岸贾,程勃是谁,我是谁。
十五年里,屠岸贾利用自己的权利,自己的地位,自己的财力,与程勃打交道,对这个义子疼爱至深,满足他的所有愿望,教他武功,让他上学堂,也在进一步的磨练、教导他处世之道。
把他培养成一个有野心的人。
而程婴,则以一种慈爱的父亲面孔去对待程勃,用温情去让程勃信任自己,以便到时侯让他送屠岸贾一剑时听话些。
虽然两个父亲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打算,但是给程勃的爱还是很深的。
到了电影的尾声,我们的.心随即也跟着提起来,只不过,电影终究还是电影,屠岸贾死了,而程婴也死了。
此时,影院里,我已经看到有人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有的人更是已经满脸泪珠了。
想想,连我们看电影的人,都这么深受电影的感情影响,都被感动,那程勃,同时失去两位父亲,这感觉肯定很不好受。
赵氏孤儿观后感(优秀8篇)

赵氏孤儿观后感(优秀8篇)《赵氏孤儿》观后感篇一电影《赵氏孤儿》的大意是,春秋时代,晋国将军赵朔战功卓著,父亲是相国,妻子是国君的姐姐。
赵家的地位和威望显赫,受到奸臣屠岸贾的忌恨。
屠岸贾利用晋景公为赵朔庆功之机,设计以弑君之罪,诛杀赵氏家族三百余人。
赵朔妻子庄姬此时正巧生下儿子,她自杀前委托为其接生的医生程婴,在奉命前来诛杀庄姬母子的韩厥的帮忙下,将孩子藏于药箱中救走。
在全城大搜捕中,赵氏孤儿被屠岸贾抓走。
程婴和妻子在赵家好友大夫公孙杵臼的帮忙下,设计用自我的儿子换回赵氏孤儿,妻子、公孙杵臼被杀。
程婴被屠岸贾收为门客,在屠岸贾的眼皮底下将赵氏孤儿程勃养大,并让程勃认屠岸贾为干爹习武、读书。
十五年后,程勃长大成人,在明白所有真相后,杀死了屠岸贾,为赵家复仇。
程婴亦被杀死。
据司马迁《史记·赵氏家》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权臣赵朔家族于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遭灭族之祸,遗腹子赵武在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后依靠韩厥等人帮忙复兴赵氏。
在我看来,史记中关于赵氏孤儿一节记述具体,故事性极强,不似史家手笔,更象是一个传奇故事。
历史上,由此改编的各类古典戏剧,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
曾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改编为话剧《中国孤儿》,流传到西方。
此次,由陈凯歌、陈红夫妻将这一中国古代经典故事改编为电影,无疑是一件好事。
当然,《赵氏孤儿》影片亦有不足之处,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改编应如何忠实于原著的问题。
《赵氏孤儿》原著中程婴是赵家的门客、家臣。
原著主题格调是:忠臣良士除奸惩恶,赵氏孤儿平反昭雪。
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而影片中的程婴却变成了斗争的局外人,卷入其中是逼不得已,做出重大牺牲属情非所愿,养育赵氏孤儿十五年的动机,是为了让屠岸贾生不如死。
影片将具有明显古典英雄主义色彩的历史典故,改编成为反映乱世环境下,小人物悲情无奈的杯具故事。
这是在舍本求末,画蛇添足,极大的削弱了故事的艺术感染力。
赵氏孤儿观后感篇二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这部公映了蛮久的电影!那时在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中了什么蛊,老惦记着要把当时新出的几部电影给下到电脑里。
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赵氏孤儿观后感1混乱,哀愁,这是一个可悲可泣的故事,神奇,幸运,这时一段可歌可颂的传奇。
他,舍弃自我的孩子,换一个不相干的赵氏孤儿;她,用爱感动他人救子,用血染红一方土地;他,是可悲的?永无亲故,家族300多号人无一幸存,他,还是幸运的?在如此千钧一发之际,竟得以幸存,有如此多的人的关爱与关注!幸与悲的交织,情与仇的过往,爱与恨的勾勒,扣动了我们的心弦。
庄姬挺着肚子给自我的丈夫赵朔饯行,送他去战场。
谁料,这便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屠岸贾先是借刀杀人,后嫁祸于人,还假传圣谕,让赵氏300多号人枉死!实在是十恶不赦,让我们看了都愤愤不平,于心不忍!血腥,屠杀,残忍,弥漫,滋长,扩散。
赵氏只留下一余婴,为了他的名,保住赵氏,多人命丧黄泉,他得以幸存,真是天不绝赵氏!程婴是为庄姬接生的大夫,受庄姬之托,为保赵氏孤儿,他丢子丧妻,这是一个多么无私守信的人啊!赵氏孤儿改名程勃,一场风暴似乎过去,这却是另一场暴风雨的前夕。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程婴忍辱负重,携程勃做屠岸贾的门客,让赵孤认贼作父。
随着时光的推逝,一份仇在程婴心中愈演愈烈。
程婴由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了健壮的少年,这中间倾注了程婴多少的爱和精力啊!这一份深情岂是涌泉可报!程婴备受屠岸贾喜爱,真是造化弄人!直到屠岸贾让程勃上战场,穿铠甲,持宝剑,他由内而外沁出的一股气概令屠岸贾心中生疑:莫非这是赵氏孤儿!而后上战场之际,程勃奋勇杀敌,竟与屠岸贾并肩杀敌,之后又救了屠岸贾!当得知自我的身世之谜后,他义不容辞,要让所有所以命丧黄泉的人绝非枉死。
他同仇敌忾,视死如归,最终在节骨眼上戏剧化地杀了屠岸贾,程婴也去了一个他梦想的天堂!命运决定他是悲的,而爱决定他是幸的。
人性的善恶,结局的幸悲,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赵氏孤儿观后感2在看《赵氏孤儿》之前,我无意中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赵氏孤儿》首映式上张靓颖唱霸王别姬的主题曲《往事不要再提》。
张靓颖精湛的唱功和这首歌本身的魅力,让我忍不住想到了《霸王别姬》的光辉,然后自然而然的开始期待凯歌的新作《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观后感(精选5篇)

《赵氏孤儿》观后感(精选5篇)《赵氏孤儿》观后感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赵氏孤儿》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赵氏孤儿》观后感1中国人是不喜欢悲剧的。
即使如梁山伯祝英台奔赴赴黄泉,也要在死后化为蝴蝶双宿双飞;即使如薛湘灵遭遇洪灾,沦为无产者,也会刚刚好投身于她曾救助过的赵守贞家中。
人说悲剧比喜剧更崇高,国人却终是闲散的,可以随着故事哭哭笑笑,却不愿面对悲剧带来的深深的思考。
最夸张的是窦娥的故事变迁: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京剧“窦娥冤”,窦娥甚至都不用死了。
曾有人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只有一部是真正的悲剧,那便是《赵氏孤儿》。
然而就是这真正的悲剧,在今天我们看到的京剧中,也被削弱了悲剧力量:程婴并没有在结尾处自杀,整出剧的结局是圆满的。
我决没有自虐倾向,圆满的结局是人人都期盼的。
但是我相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本身应具有生命力,人物及情节不应该一味由作者掌控,而应该按照应有的方向发展。
好的作者,要做的便是顺势而为之,把应有的结局还给作品和观众。
何况《赵氏孤儿》的取材,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件。
当然,这一点瑕疵并没有削弱京剧“赵氏孤儿”的艺术魅力。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戏,一股英雄气笼罩着全剧。
为了救赵氏孤儿——赵武,人们纷纷牺牲了自己。
因为赵武在此处已不单单是一个孩子,他是个象征。
赵武还在,被陷害被灭门的赵家就没有绝后,就还有个希望——有一天为赵家报仇平反,战胜邪恶力量。
是的,战胜邪恶力量是剧中人物敢于牺牲自己所为的真实目的。
所以,同样是为救人牺牲所有人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相比之下,“赵氏孤儿”更有一种神圣,更高于现实,更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程婴是这出戏最重要的人物。
对于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其成功之处并不仅仅是他的胆识、智慧和牺牲精神,更有其多年来被人误会的忍辱负重。
扶孤与舍命,何难何易?公孙忤臼等人为了赵武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程婴却欲死不能,要承受着误会,要亲近佞臣,以图将赵武抚养成人。
赵氏孤儿观后感(3篇)

赵氏孤儿观后感(精选3篇)赵氏孤儿观后感(精选3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收集的赵氏孤儿观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久前,我于江海大影院观看了《赵氏孤儿》这部影片,颇有感触。
至今,我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浮现出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画面。
这部影片记叙的是晋国时期赵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诛,只剩下一个孤儿,被大夫程婴收养,将他抚养成人并报其杀父之仇的事。
这部影片,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程婴,另一个是屠岸贾。
程婴,晋国大夫。
他是一个能以大局为重,以他人利益为重的人。
当年,赵氏遭诛,庄姬夫人走投无路时,将其子托付于程婴,并以身殉夫。
程婴将其子带回家,却在去公孙大人家时,赵氏孤儿被奉屠岸贾之命的官兵带走。
但他却铭记着庄姬夫人临死前说的话,于是他便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救回了赵氏孤儿,却牺牲了自我的孩子和妻子。
痛心之余,他便一心想着要将孩子抚养大,为他报仇。
于是,他将赵氏孤儿取名为“程勃”,并将他带到了屠岸贾的门下,做他的一位门客。
试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在屠岸贾的门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程勃抚养成人。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屠岸贾最后遭到报应,最后倒在了程勃,倒在了赵氏孤儿的刀下。
但他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付出了自我珍贵的生命。
程婴的以大局为重的精神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观者,也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如果说程婴最后的下场是重于泰山,那么假设是他未能将赵氏孤儿抚养成才的话,那他的死就是轻于鸿毛,微缺乏道了。
程婴的精神让我们敬仰,屠岸贾的嘴脸却让我们厌恶。
屠岸贾,晋国大臣。
却实在“奸”得能够,相对于三国时的曹操而言,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影片中,他在赵相国向皇帝进酒时,乘机诬陷他,并要灭赵氏全族。
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胆颤!即使灭了赵氏三百人,他却连赵氏孤儿也不肯放过,定要斩草除根。
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赵氏孤儿观后感6篇赵氏孤儿观后感1不久前,我于江海大影院观看了《赵氏孤儿》这部影片,颇有感触。
至今,我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浮现出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画面。
这部影片记叙的是晋国时期赵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诛,只剩下一个孤儿,被大夫程婴收养,将他抚养成人并报其杀父之仇的事。
这部影片,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程婴,另一个是屠岸贾。
程婴,晋国大夫。
他是一个能以大局为重,以他人利益为重的人。
当年,赵氏遭诛,庄姬夫人走投无路时,将其子托付于程婴,并以身殉夫。
程婴将其子带回家,却在去公孙大人家时,赵氏孤儿被奉屠岸贾之命的官兵带走。
但他却铭记着庄姬夫人临死前说的话,于是他便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救回了赵氏孤儿,却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痛心之余,他便一心想着要将孩子抚养大,为他报仇。
于是,他将赵氏孤儿取名为“程勃”,并将他带到了屠岸贾的门下,做他的一位门客。
试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在屠岸贾的门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程勃抚养成人。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屠岸贾终于遭到报应,终于倒在了程勃,倒在了赵氏孤儿的刀下。
但他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程婴的以大局为重的精神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观者,也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如果说程婴最后的下场是重于泰山,那么若是他未能将赵氏孤儿抚养成才的话,那他的死就是轻于鸿毛,微不足道了。
程婴的精神让我们敬佩,屠岸贾的嘴脸却让我们厌恶。
屠岸贾,晋国大臣。
却实在“奸”得可以,相对于三国时的曹操而言,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影片中,他在赵相国向皇帝进酒时,乘机诬陷他,并要灭赵氏全族。
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胆颤!即使灭了赵氏三百人,他却连赵氏孤儿也不肯放过,定要斩草除根。
但再以大局为重,舍小家而保大国的程婴面前,他也只能俯首而退。
俗话说得好:“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氏孤儿》观后感600字-观后感范文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赵氏孤儿》这部影片。
至今,我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浮些一精一彩画面,这是一部感人的影片。
这部影片记叙的是晋国时期赵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诛,只剩下一个孤儿,被大夫程婴收养,并将他抚养成一人并报其杀父之仇的事。
这部感人的影片,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程婴,另一个是屠岸贾。
程婴是一个晋国大夫。
他是葛优演的,剧中他是一个能以大局为重,以他人利益为重的人。
当年,赵氏遭诛,庄姬夫人走投无路时,将其子托付于程婴,并以身殉夫。
后来程婴将其子带回家,却在去公孙大人家时,赵氏孤儿被屠岸贾抓走了。
程婴真不愧是忠义之士,他始终没有忘记夫人临终前的嘱咐,冒着生命危险,救回了赵氏孤儿,而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却被屠岸贾给杀了。
程婴的一精一神让我们敬佩,而屠岸贾的嘴脸却让我们厌恶。
屠岸贾,晋国大臣。
却实在“一奸一”得可以,相对于三国时的曹一操一而言,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影片中,他在赵相国向皇帝进酒时,乘机诬陷他,并要灭赵氏全族。
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胆颤!屠岸贾即使灭了赵氏三百人,他却还不罢休,就连赵氏孤儿也不肯放过,定要斩草除根。
但舍小家而保大国的程婴说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果然,十五年后,他终于遭到了报应,死在了赵氏孤儿的剑下。
真叫人怡然称快。
像屠岸贾这种人,在当时,就是一个社会的败类。
从他身上,我真正的明白了三国时期刘备的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如今,我们做为一个公民,做为社会上的一员,更应该多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而不应该,一味的去干坏事,没有一颗善良之心,没有一颗关一爱一之心,没有一颗互助之心,没有一颗感恩之心。
那只会像屠岸贾一样,遭到人们的排斥,成为社会的败类。
每部影片都不同,每部影片也都发人深省。
从《赵氏孤儿》中,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就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不过屠岸贾也说了一句有用的话,不把自己的敌人看作敌人,就没有敌人。
是啊,一个生活在没有仇恨,无忧无虑的世界上,才会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观看了这部影片,我觉得葛优实在演的太好了。
看到他对赵氏孤儿说:“你就是我的儿子。
”我一下子感动得眼泪不住地流。
刚擦干眼泪,又看到程婴回光返照,看到海青演的妻子抱着儿子边走边回头微笑时,觉得他们一家三口终于又在天上重逢,便哭笑不得了。
我的心情至此还犹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一样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影片的独特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