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化进程

合集下载

老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

老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

老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一、传统城市规划的特点老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规划有着独特的传统特点。

首先,老北京采用了“四合院”的布局,形成了以庭院为核心的传统住宅模式。

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在不断发展的城市中保留了一定的绿化空间。

其次,老北京的街道布局也呈现出固定的方向和宽度,形成了一种有序的交通结构。

这一特点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了规整和通达的作用。

二、城市化进程的兴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北京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展开。

首先,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功能分区和交通规划。

大量的商业区、住宅区、文化教育区等被有序地划分出来,形成了新的城市中心。

其次,在城市化进程中,老北京开始引进了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大规模地修建高层建筑,提高了城市的垂直空间利用率。

此外,老北京的城市化进程还注重绿化和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修复,使城市更加宜居。

三、城市更新和保护的挑战城市更新是老北京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一些老旧建筑和胡同被拆除,给城市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保护老北京的传统风貌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城市更新中,需要平衡城市的现代化需求与保护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四、现代城市规划的趋势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趋势。

首先,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点之一,注重生态环保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其次,数字化和智能化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发展。

此外,城市交通、空间规划和住房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

总之,老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通过注重功能分区、交通规划、绿化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努力,老北京的城市规划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老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将继续迈向更加宜居、智慧和可持续的方向。

北京城市化进程

北京城市化进程
就业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需要提 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缓解就业压力。
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北京将加强环境保护,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广清洁能源,促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
可持续发展
北京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
案例二
北京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案例四
北京生态保护与修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布局和用地性质。
交通规划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出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城市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北京城市化进程
目录
• 北京城市化进程概述 • 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 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政策与措施 • 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未来展望 • 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案例研究
01
北京城市化进程概述
城市化的定义与特点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 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和地域的增长 ,以及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提升。
未来展望
未来,北京将继续推进城市化进 程,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 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 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 市。
02
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核心 问题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滞后
北京的城市规划相对滞后,未能跟上快速的城市 化进程,导致城市发展无序。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城镇化率的计算方式是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以下是各地区城镇化率的详细情况:1. 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85%,居全国之首。

这是由于北京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 上海市:城镇化率为83%,紧随北京市之后。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快速发展起来,城镇化进程也相对较快。

3. 广东省:城镇化率约为75%。

广东省地理位置优越,与香港、澳门相邻,交通便利,加上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4. 浙江省:城镇化率为72%。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早、市场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了城市化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和人才。

目前,浙江省已经形成了一批较为发达的城市群。

5. 江苏省:城镇化率约为70%。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明显,拥有苏南和苏北两个经济圈。

苏南地区得益于距离上海市较近的地理优势,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较为成熟。

除了以上几个地区,其他各省份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

主要原因包括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人口流动性不高等因素所导致。

要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改革,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

,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异较大,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手段,推动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

本文将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1.1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人口、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从乡村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包括人口的城市迁移、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1.2 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2.1 初期城市化阶段初期城市化阶段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城市是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但人口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

1.2.2 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1.2.3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城市化水平达到或接近饱和。

在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放缓,城市发展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3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城市化水平、速度和模式都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贫民窟问题、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二、世界城市化的特点2.1 城市化速度快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速度快。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

例如,中国城市化速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在高位。

2.2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球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或超过70%。

2.3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社会经济问题。

如贫民窟问题、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等。

北京城市化进程

北京城市化进程
文革期间,北京的规 划管理部门被取消, 总体规划暂停执行。 其间城市出现的问题 也未及时修订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1982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当时各方面对北京的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旧城改建等一些方针性 问题的不同认识有了统一的思想基础,在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的指导 下,编制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1、明确城市性质与经济发展方向 2、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坚持”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发展远郊卫 星城。 3、根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对保留、继承和发扬文化古都风 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明确以居住区作为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以便更好地安排各 项设施,方便乡 村社会向以工业 和服务业为主的 现代城市社会逐 渐转变的历史过 程,具体包括人 口职业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80% 60%
10%
人口增长缓慢
市政设施分布
人口迅猛增长
城市化进程停 滞或略有下降
北京城市定位 定位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的政治、 文化中心,中国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 市和河北省。北京下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 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 区、密云县、延庆县等16个区县。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 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 市政设施分布 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 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王府井附近平面图

北京城市化进程

北京城市化进程

83,96 0,11 9,15 17,97
52,91
6,33
远郊区
东城区 西城区 崇文区
宣武区 朝阳区 海淀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大兴区 通州区 昌平区
顺义区 房山区
门头沟区 延庆县
平谷区 怀柔区 密云县
8% 45% 47% 城八区 1 近郊区 2 3 远郊区
•2010年,北京商品住宅市场区域成交面积 朝阳区最大,其余依次为大兴、顺义及房 山; • 从比例来看,近郊区占比超过城八区
后期阶段 70%
发展 阶段
城市 人口
特点
<50%
>50%
城市之间人 口相互移动 为主,城市 进入规模结 构优化时期
>70%
大城市城区 人口迁入郊 区,郊区人 口逐渐超过 城区人口 郊区功能由居 住扩展至工商 业,郊区演变 为中小型城市; 城市与农村相 互融合
30%
北京阶段 都市圈
城市化进程停 滞或略有下降
城市郊 区化
1954-2002年 2002-2009年 2010 年
发展 转型
都市

0
19 54年以前
新中国成立前期,北京非农业人口不及总 人口的50%,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新中 国成立后到21世纪初期,为北京城市化加 速阶段;2010年北京城市化率为77%,处 于城市化后期发展阶段
北京统计年鉴பைடு நூலகம்料;201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成果 4
世界城市化进程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驱动机制趋同
1
工业品需求 缺口促使新 产品快速复 制到大城市 周边,中小 城市迅速形 成和发展
2
竞争及成本日 益重要, 服 务业占比逐渐 提高,城市聚 集效应显现, 人口由小城市 向大城市集中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北京郊区城市化进程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北京郊区城市化进程

二 ,三产则是逐年呈上 升趋势 ,目前 占 到 8 %左 右 在农 村劳 动力 中 ,从事 0

产 生 产 活 动 的 占 4 % 左 右 ,从 事 0
成了试 点小城 镇的总体规划和建设 区的
控 制性详 细规划 , 大 了对基础设施 和 加 公共 服务设施 的投入 , 对促 进小城 镇经 济社会发展 , 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起 远 郊城镇 在经 济快速发 展的基 础上 , 会 社 各项 事业也 有长足 的进步 , 在逐步 发 正 挥着 聚集和 辐射带动 作用 , 城市 化进 程
在分析北京远郊区县城市化 的制 约 因素 的同时 ,我们还应看 到 ,改革开放
来 ,特 别 是 近 些 年 来 ,北京 远 郊 区 县
经济 与社会 发展步伐明显 加快 .为推进 乡村城市化进程积 累了条件 ,目前正 是 加快农村城市化的太好 时机 。
I 党的 十五届三 中全会和 20 00年
加 快
是 际柔 区 ,人 口 2 . 6 2万人 。各 建制镇 平均人 口为 15万 人 ,镇 区常住 人 口平 均仅 为 50 6 0人 .常住 非农业 人 口不足
50 0 0人 , 与 全 国 小 城 镇 镇 区 平 均 人 口
6月 中共 中央和国 务 院出台 的《 关于 促 进小 城镇 健康发 展的若干意见》 把发展 , 小城 镇作 为带动农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京市 区水平 ,但 却相当于全国城市 的平 均水平 ,面建制镇的道 路建设 、绿 化建 设则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城乡居 民 收入水平看 ,远郊农村住户家庭人均收 入 相 当 于 北 京 城 市 居 民 人 均 收 入 的 4 % .是全 国平均人 均收入水平 的 18 3 . 倍 ,相 当于全国城镇居 民收入的 7% , 3

北京城市化进程

北京城市化进程

发展
转型
都市

起步阶段 50%-70%
〈50%
0
19 54年以前 1954-2002年
2002-2009年 2010 年
新中国成立前期,北京非农业人口不及总 人口的50%,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新中 国成立后到21世纪初期,为北京城市化加 速阶段;2010年北京城市化率为77%,处 于城市化后期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建立边缘城镇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办公+ 居住
市区
产业 办公+ 商业 居住
商业 产业
商业和产业功能郊区化


办公 人 居



居住
办公+ 居住
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
6
未来北京郊区化趋势为由居住功能向产业及商业功能郊区化发展
产业商业郊 区化
大兴区 门头沟区
密云 怀柔
延庆低ຫໍສະໝຸດ 昌平区 通州区 顺义区房山区
区域 通州区 房山区 昌平区 大兴区 (包括亦庄
) 顺义 门头沟 密云 怀柔 延庆
产业定位(十二五) 泛cbd CSD TBD
以开发区为龙头的产 业格局
世界空港城 西部综合服务区
生态涵养区 生态涵养区 生态涵养区
• 通州目前没有一栋商务办公楼,真 正能引导中产阶级办公转移的产业环 境、商务办公较少,目前只是一座“ 睡城”,未来会向“泛CBD”方向发 展
3
根据城市化发展规律北京未来将进入大都市圈的发展阶

北京城市化进程已经到了大城市郊区化的阶段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出台, 大都市圈 形成迹象明显
北京各阶段城市化率
京津冀都市圈是指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 括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 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八座城市的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 90年代初,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 规划(1991至2010年)》的编制,要点如下: 1、进一步明确首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 提出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 2、提出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和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3、提出对城市人口实行有控制有引导的发展方针, 把流动人口作为重要因素纳入城市发展规模,严格 控制市区口。 4、明确提出城市发展要实行“两个战略转移”的 方针,即全市城市发展重点要逐步从市区向广大郊 区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 调整城市功能和布局,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大力发 展郊区城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明确城市东部和 南部地区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明确了发展重 点,沿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城市主要发展轴。
北京城市形态演进 目前北京空间形态
分散集团式布局:
形成由市区中心地区、市区 绿化隔离地区、以及10个边 缘集团共同构成的城市格局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1953年-1954年的《改建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
规划草案要点提出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第一,以全市的中心区作为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 使其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心。 第二,首都应该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特别是要成为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 心。 第三,在改建和扩建首都时,应当从历史形成的城 市基础出发,既要保留和发展合乎人民需要的风格 和特点,又要打破旧格局的限制和束缚,改造和拆 除那些妨碍城市发展和不适于人民需要的部分,使 首都成为适应集体主义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城市。 第四,对于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物,采取一概否定 的态度显然是不对的;一概保留束缚发展的观点和 做法也是及其错误的。目前的主要倾向是后者。 第五,改造道路系统时,应尽可能从现状出发,但 也不应过多地为现状所限制。 第六,北京缺乏必要的水源,气候干燥,又多风沙, 要有步骤地改变这种自然条件,为工业发展创造有 利条件。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1958年修改方案特点: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向共产主义过渡,为消灭三大差别创造件; 第二,在城市布局上提出了“分散集团式”的布局形式; 第三,在工业发展上提出了“控制市区、发展远郊”的方针; 第四,在居民区组织上提出了按人民公社化的原则进行建设的设想。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1973年的 《北京总体规划方案》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1993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
5、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总体规划, 提出整体保护要求,形成完整的保护体 系。 6、把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环境建设 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和 规划方案。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 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 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 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2004年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其提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要点是: 1、在1993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性质、 城市发展目标与主要职能。 2、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按照城乡统筹、调整产 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形成了中心城-新城-镇 的市域城镇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和新城的辐射带动作用, 合理优化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发展布局。 3、根据环境、资源承载力制约条件,确定了2020年北京 居住人口规模。 4、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突出首都的特点,充分发 挥科技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 5、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根据生态敏感要素 和限制性要素将北京市域划分为禁止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用于指导城市建设 与发展。 6、制定解决保障城市持续发展的土地、水资 源、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措施,积极推进资源 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 模,将北京建成节约型社会。 7、坚持区域统筹的原则,积极推进京、津、 冀以及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 8、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 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9、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复杂性,采取更为灵 活的、适应未来发展的规划对策。
第二产业 33.6% 34.3% 34.6% 32.1% 27.3% 26.3% 24.5% 24.2% 21.2% 20.0% 19.6% 20.5% 19.2% 18.5% 18.2%
第三产业 54.6% 54.4% 55.4% 59.0% 65.5% 66.6% 68.9% 69.3% 72.4% 73.8% 74.4% 74.0% 75.6% 76.7% 77.3%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北京规划发展历程
1957年-1958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在城市布局上采取了”子母城”的形式,有计划地发展 四十多个卫星城镇。在市区,工业、仓库、高校、科研 等功能布局在原规划草案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商业服务 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均匀分布的原则。规划设置 了三个环路、三个公路环和十八条放射路。
北京城市形态演进
民国时期北京空间形态
城市形态的变化过程
1.新市区建设的尝试: 1914年前后在宣武门外 万明路建造了一个“新市区”; 2.环城铁路修建 3.公共交通线路开通运营 4.正阳门的改造:京汉铁路、京奉铁路进入城内,东车 站和西车站先后在正阳门西侧和东侧建成,使正阳门 地区成为北京内外交融的主要门户,也促进了商业的 发展和街市的繁荣,随之也带来了交通量的剧增。 5.皇城的改造:铁路穿越城墙,在旧城内设车站;拆除皇 城城墙;打通阻碍道路的城墙;拆除妨碍交通的瓮城; 连通旧城内的主要城市干道 6.公共活动场所等市民公园增加 7.新式的教育空间的出现
非农人口 77.55% 78.06% 78.56% 79.05% 79.53% 83.62% 84.33% 84.50% 84.90% 85.01% 85.96% 86.24% 86.20% 86.31% 86.40%
北京城市化进程分析 人口从业构成
2000-2014北京三次产业人员构成比例
右边的表展示了00到14年北京 人口从业的变化。可以明显的 看出城市中,从事第一、二产 业的人口逐年下降;从事第三 产业的人口逐年上升。而从事 第一产业的人口下降数量和农 村整体从业人员的下降数量是 相近的,这和农村人口比例逐 年下降也是吻合的。 从事第三 产业的人口增加也与城市人口 比例不断上升相吻合。
北京城市形态演进
近期北京空间形态
北京城市形态演进
近期北京空间形态
1.对外空间:原有封闭内向的空间结构体 系向构建面向区域开放的功能结构体系转 变 。建立首都地区“中心城+新城+跨界区 域协调发展区”的空间结构体系。 2.对内空间:职能等级的城镇结构体系, 向构建面向全域统筹的一体化空间格局转 变。形成“中心城+边缘城镇+新城+区县 重点建设区”的结构体系,积极应对与区 域功能结构体系之间的联系 3. 圈层蔓延的空间模式,向构建与生态本 底相吻合的城乡形态转变 。形成了城市产 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开始沿交通走 廊呈现向中心城外围轴向发展态势,这也 使得北京市同心圆结构形态开始向同心圆 结构+轴向拓展转变。
北京城市街道形态的演变
北 京 金 融 街 附 近 平 面 图 北京近现代的城市发展中,街道形态是笔直 通长的往往能够被保留和沿用下来,且承担 了城市或某一区域的主要通行功能。短小、 弯曲、杂乱无章的街道稳定性较差,不能很 好地适应不同的用地性质,不能满足城市变 迁和发展的要求,所以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和城市的发展而消失或被改建。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第一产业 11.8% 11.3% 10.0% 8.9% 7.2% 7.1% 6.6% 6.5% 6.4% 6.2% 6.0% 5.5% 5.2% 4.8% 4.5%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由农 业为主的传统乡 村社会向以工业 和服务业为主的 现代城市社会逐 渐转变的历史过 程,具体包括人 口职业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80% 60%
10%
人口增长缓慢
市政设施分布
人口迅猛增长
城市化进程停 滞或略有下降
北京城市定位 定位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的政治、 文化中心,中国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 市和河北省。北京下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 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 区、密云县、延庆县等16个区县。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 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 市政设施分布 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 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 城市化进程 分析
姓名:姜 雨 桐 学号: 201407322 指导老师:张 红
城市化 1.
2.
城市化进程的普遍规律
城市化率沿着S 型曲线变动,具有阶段性规律
按人口流动的主导方向,城市化进程分四个阶段
城市 人口 后期阶段 70% 加速阶段 40% 20% 起步阶段 30%
发展 次序 发展 阶段 城市 人口 特点 阶段一 低速发 展期 <50% 阶段二 加速增长阶 段 >50% 城市之间人 口相互移动 为主,城市 进入规模结 构优化时期 阶段三 告诉增长期 >70% 大城市城区 人口迁入郊 区,郊区人 口逐渐超过 城区人口 郊区功能由居 住扩展至工商 业,郊区演变 为中小型城市; 城市与农村相 互融合 阶段四 稳定发展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