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体抽样3.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H0:μ = 50,备择假设为H1:μ ≠ 50,当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时,说明:A. 样本均值等于50B. 样本均值不等于50C. 样本方差等于50D. 样本方差不等于50...(此处省略剩余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计算下列统计量:1. 平均数()2. 中位数()3. 众数()4. 方差()5. 标准差()...(此处省略剩余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区别。

2. 请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3, 28, 31, 36, 40, 42, 49, 55, 58, 62。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

2. 假设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其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平均重量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这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产品,请计算这100件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五、论述题(20分)请论述统计学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考试结束,请考生停止答题并交卷。

[注:本试卷仅为示例,具体题目和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卷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卷

《统计学原理》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1)全体学生(2)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3)每一个学生(4)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3)变量(4)变量值3、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3)一定小于后者(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4、统计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

(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模型法5、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1)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2)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3)该市所有自行车(4)该市每一辆自行车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1)变量值的大小(2)组数(3)组中值(4)各组的界限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1)各组的次数均相等(2)各组的组距均相等(3)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4)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3)530 (4)5409、通过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查(4)普查10、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2%,实际提高6%,则超额完成计划()。

(1)103.9% (2)3% (3)4% (4)3.9%11、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法(2)加权算术平均法(3)加权调和平均法(4)几何平均法12、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1)小于平均差(2)大于平均差(3)等于平均差(4)不会小于平均差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从总体看,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10-11第二学期[2]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10-11第二学期[2]

一、填空:(10分)1.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或σ和x )。

2.统计中,标志的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

3.抽样平均误差的实质是样本平均数 的标准差。

4.由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由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水平,其假定前提是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 。

5.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称为报告单位 。

6.在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 为主体。

7.现象总体在轻微偏态情况下,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距离是平均数与众数距离的 1/3 。

8.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 的数量方面。

9.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众数的计算公式是 。

10.反映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是比例相对 指标。

二、单项选择(20分)1.攻读某专业硕士学位的四位研究生英语成绩分别为75分、78分、85分、和88分,这四个数字是:( D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2.已知:∑2x =2080,∑x =200,总体单位数为20。

则标准差为( B )A.1B.2C.4D.103.调查某地区1010户农民家庭,按儿童数分配的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中位数为( B )A. 380B. 2C. 2.5D. 5054.某地区为了了解小学生发育状况,把全地区各小学按地区排队编号,然后按排队编号顺序每隔20个学校抽取一个学校,对抽中学校所有学生都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D )厦门大学《统计学》2010~2011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主考教师: 试卷类型:(A 卷)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5.统计工作中,搜集原始资料,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环节是(B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6.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B )A.全部人口B.每个人C.全部人口数D.每户家庭7.对两工厂工人工资做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一样,但第二个工厂工人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B )A.第一个工厂大B.第二个工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D.不能做结论8.必要的样本容量不受下面哪个因素影响( B )。

统计学期中测试一带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中测试一带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1个答案)1.某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6000元是( C )。

A.离散变量B.连续变量C.统计指标D.标志2. 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D )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3.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统计指标按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分为(D )A.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B.数量指标和平均指标C.质量指标和相对指标D.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5、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 C )A. 组数和组距B. 组限和组中值C. 变量和次数D. 变量和组限6.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B )A.各百货商店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C.一个百货商店D.每位工作人员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A.520B.510C.540D.5308.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将( B )A.此值归于上限组B.此值归于下限组C.此值归于上限组或下限组均可D.另行分组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B )。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间指标和时期指标。

10、统计总体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A)A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B同质性、社会性、数量性C同质性、综合性、数量性 D同质性、大量性、数量性11、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12. 对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已掌握全国钢铁产量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方法是( A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13. 要了解某大学优秀班级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A. 该班每个学生B. 全校学生C、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14. 统计工作过程的四个阶段顺序为( B )A.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整理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整理、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设计D.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15.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6.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B )。

统计学 期中测试一 带答案.

统计学 期中测试一 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1个答案)1.某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6000元是( C)。

A.离散变量B.连续变量C.统计指标D.标志2. 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D )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3.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统计指标按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分为(D)A.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B.数量指标和平均指标C.质量指标和相对指标D.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5、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 C )A. 组数和组距B. 组限和组中值C. 变量和次数D. 变量和组限6.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B)A.各百货商店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C.一个百货商店D.每位工作人员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A.520B.510C.540D.5308.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将( B )A.此值归于上限组B.此值归于下限组C.此值归于上限组或下限组均可D.另行分组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B )。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间指标和时期指标。

10、统计总体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A)A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B同质性、社会性、数量性C同质性、综合性、数量性 D同质性、大量性、数量性11、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12. 对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已掌握全国钢铁产量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方法是( A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13. 要了解某大学优秀班级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A. 该班每个学生B. 全校学生C、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14. 统计工作过程的四个阶段顺序为( B)A.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整理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整理、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设计D.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15.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6.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B )。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A.50个职工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C.每一个职工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A.从质到量B. 从量到质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4.企业按利税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3.12:3.41,这是一个()A.结构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A.520B.510C.500D.490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9.某企业A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 2.11%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A.降低2.75%B.降低3%C.降低7%D.提高2.83%10.简单表和分组表的区别在于()A.主词是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成分布D.无法判断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A.减少20%B.增加20%C.不变化D.增加40%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7.5%、8.3%、9%,则该企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A.B.C.D.1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若产量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15.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某商品平均价格B.某地区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C.某企业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D.某公司职工人均工资16.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A.计算条件不同B.指标意义不同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计算结果不同17.已知某企业7月、8月、9月、10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200人、1250人、1208人和1230人。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DOC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DOC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适用专业.班级:调查属于(D)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9.某企业A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2.11%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C)A.降低2.75%B.降低3%C.降低7%D.提高2.83%10.简单表和分组表的区别在于(A)A.主词是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B)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成分布D.无法判断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B)A.减少20%B.增加20%C.不变化D.增加40%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7.5%、8.3%、9%,则该企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D)A.4/8(+++%5.79%%)%3.8B.1108(-%⨯107⨯⨯%)%5.3.109108%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人口的年龄是变量值E.人口的性别比是统计指标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C)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产量D.八级工资制E.文化程度3.一时调查可以有(BCDE)A.定期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抽样调查4.中位数是(ABCD)A.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某变量值B.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C.在组距数列中不受开口组的影响D.位置平均数E.各变量值加总平均的5.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BD)A.黄金储备量B.在校学生数C.利税总额D.土地面积E.6.A.C.E.频数7.A.全距D.8.由此可推断(A.B.C.D.E.9.A.C.D.E.10.A.D.三.1.五个学生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五个变量值。

统计学期中测试练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中测试练习题参考答案

x ± 2.58s = 3.29 ± 2.58 × 0.44 = (2.15 ~ 4.42)kg
该男孩体重超出正常值范围,属于巨大儿。 该男孩体重超出正常值范围,属于巨大儿。 (2)请估计全市男孩出生体重均数95%可信区间。 请估计全市男孩出生体重均数95%可信区间。
x ± 1.96 s X = 3.29 ± 1.96 × 0.037 = (3.22 ~ 3.36)kg
ν = n1 + n2 2
三种形式的秩和检验比较
资料
配对设计
检验假设
H0 : M d = 0
应用条件
配对设计计量资料,但不服从正态分布 配对设计计量资料, 或分布未知; 或分布未知; 配对设计的等级资料
两独立样 H : 两总体分 完全随机设计的两个样本比较,若不满 完全随机设计的两个样本比较, 0 本 足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 足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两个等级资料 布相同 比较 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比较, 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比较,若不满 多独立样 0 分布相同 本
5.两样本均数比较时,以下检验水准中第二 5.两样本均数比较时,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 类错误最小的是( 类错误最小的是( ) A、α=0.05 B、α=0.01 C、α=0.15 D、α=0.20 E、α=0.30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合计 有效 57 (64.1) 66 (58.9) 123 无效 18 (10.9) 3(10.1) 21 合计 75 69 144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 1.建立假设 确定检验水准α 建立假设, H0:两疗法的有效率相同。 两疗法的有效率相同。 H1:两疗法的有效率不同。 两疗法的有效率不同。 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x2值 n=144>40, Tmin=69×21/144=10.1>5 2.计算检验统计量 计算检验统计量x n=144>40, Tmin=6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适用专业.班级: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C )A.50个职工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C.每一个职工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C )A.从质到量B. 从量到质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4.企业按利税额分组( B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3.12:3.41,这是一个( C )A.结构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A )A.520B.510C.500D.490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D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9.某企业A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 2.11%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 C )A.降低2.75%B.降低3%C.降低7%D.提高2.83%10.简单表和分组表的区别在于 ( A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B )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成分布D.无法判断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B )A.减少20%B.增加20%C.不变化D.增加40%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7.5%、8.3%、9%,则该企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 ( D ) A.4/%)9%3.8%5.7%8(+++ B.1%)109%3.108%5.107%108(-⨯⨯⨯C.1%9%3.8%5.7%84-⨯⨯⨯D.1%109%3.108%5.107%1084-⨯⨯⨯1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若产量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A )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 15.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B ) A.某商品平均价格 B.某地区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 C.某企业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D.某公司职工人均工资16.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 C ) A.计算条件不同 B.指标意义不同 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计算结果不同17.已知某企业7月、8月、9月、10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200人、1250人、1208人和1230人。

则该企业三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 C )A.41230120812501200+++B. 1421230*********1200-+++ C. 3120812501200++ D.4212301208125021200+++ 18.累计增长量是 ( A ) A.本期水平减固定基期水平 B.本期水平减前期水平C.本期逐期增长量减前期增长量D.本期逐期增长量加前期逐期增长量19.如果动态数列指标数值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同,可拟合 ( B ) A.直线 B.抛物线 C.指数曲线 D.双曲线20.某企业2007年第二季度A 商品销售额为150万元,根据前三年分季资料测算,二、三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85.62%和155.38%,则第三季度的A 商品销售额的预测值为( D )A.82.66万元B.104.64万元C.199.55万元D.272.21万元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全国人口普查的描述,正确的包括( BE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人口的年龄是变量值E.人口的性别比是统计指标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BC )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产量D.八级工资制E.文化程度3.一时调查可以有( BCDE )A.定期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抽样调查4.中位数是( ABCD )A.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某变量值B.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C.在组距数列中不受开口组的影响D.位置平均数E.各变量值加总平均的5.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BD )A.黄金储备量B.在校学生数C.利税总额D.土地面积E.婴儿出生率6.变量数列中( ACDE )A.各组频率大于0B.各组频率大于1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D.总次数一定时频数与频率成正比E.频数越大该组标志值起的作用越大7.与变量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BC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平均差系数E.标准差系数8.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时发现,甲的标准差大于乙的标准差,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由此可推断( ADE )A.乙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B.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C.甲单位的工作均衡性好于乙单位D.乙单位的工作均衡性好于甲单位E.甲单位的标准差系数比乙单位大9.下列平均指标,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 ACE )A.第一季度职工平均月工资B.企业产品单位成本C.“十五”期间GDP年平均增长率D.某企业某年第四季度人均产值E.“十五”期间某企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量10.动态数列水平分析法的指标有( ABE )A.平均发展水平B.增长量C.增长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E.平均增长量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五个学生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五个变量值。

(√)2.单位产品成本数值大小与其研究的范围大小有关。

(×)3.典型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

(√)4.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5.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但其组限可采用重叠和不重叠组限两种表示方法。

(×)6.当变量值存在极端小值时,次数分布曲线形成右偏型分布。

(×)7.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变量的集中趋势。

(×)8.某班6名工人的产量(件)分别为5,7,9,11,13,15,则这个数列中的众数为10。

(×)9.选择某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突出了总体在这方面的差异,同时也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差异。

(√)10.偶数项移动平均所得数列项数为原数列项数减移动项数加1。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1、举例说明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变异、变量。

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例如:要调查我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全国的工业企业便构成一个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便是一个总体单位。

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注意:针对总体单位,不是总体)。

如性别、籍贯、职称、年龄、身高、收入等。

指标:用来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构成。

如,截至到2006年6月30号,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1.23亿人。

指标体系: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例如大学排行榜、高考成绩、城市综合竞争力等。

变异:说明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

变量:说明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

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各有什么特点?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时点指标则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状况总量。

二者的区别:(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时点指标的数值则是间断计数的。

(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则不具有。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五.计算(每小题10分,共40分)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

1.参考答案(1)(岁)01706464f xf x .38===∑∑ (3分)(2) 岁)(.864117037544ff )x -x (2===∑∑σ (4分)或岁)(.924183170283328x f f x 222=-=-=∑∑σ 甲:%.43233712xV ===σ甲 (1分) 乙:%26.393814.92x V ===σ乙 (1分) 甲乙V V >,所以甲小区的平均年龄更有代表性(1分)2.已知某企业2009年前七个月的产值和人数变动如下表 求:(1)上半年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平均产值/平均人数=4.03。

(平均产值用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平均人数用时点数列的首末折半法计算)()6171123236 4.03()1()62222ii n aa n a cb bb bb b b n b b =====++++-++++∑∑(4分)(2)上半年的劳动生产率;4.03×6=24.18(2分)(3)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平均产值/平均人数。

(平均产值用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平均人数用时点数列的首末折半法计算)()123647456()12234.09()322n ii a n a c b b b b b n ab b b b ===++++-==+++∑∑(4分)3.已知某市某产品消费量05年比04年增长8%,06年比04年增长15%,07年比05年增长20%,08年比06年增长25%,09年比05年增长40%,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下表,并求18.62%==平均增长速度 (2分)表中每空1分4.某地区2004~2009年粮食产量的资料如下: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取整数);(每空0.5分)(2)计算该公司这期间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量;(3)用最小平方法拟合一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5年的销售量。

(2)年平均增长量=556/5=111.2 (1分) (3) a =762.33 ,b =57.63 ŷ=1742.04(t =17) (3个值,每个值2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 CCABC 6-10 ADBCA 11-15 BBDAB 15-20 CCABD二、多选题1.BE2.BC3.BCDE4.ABCD5.ABD6.ACDE7.ABC8.ADE9.ACE 10.ABE三、判断题1、3、9 √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