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试题(卷)

合集下载

统计学 模拟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 模拟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与答案考试形式:闭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 工业企业数、钢产量、电力消耗量、商业网点数四个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B )。

A、电力消耗量、商业网点数B、工业企业数、商业网点数C、工业企业数、钢产量D、钢产量、电力消耗量2.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D )。

A、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B、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C、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D、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 )。

A、企业设备调查B、农村耕地调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人口普查4.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 D )。

A、单位产品成本变动B、商品购销季节变化C、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D、全国实有耕地面积5.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

一般而言,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 B )。

A、越多B、越少C、可能多也可能少D、是固定的6.随机重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从乙企业中抽取工人数比从甲企业中抽取工人数多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D )。

A、甲企业较大B、乙企业较大C、不能作出结论D、相同7.计算向上累计次数及向上累计比率时,本组累计数的意义是本组( A )。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B、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C、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D、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8.某连续型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6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B )。

A、580B、640C、620D、6609.当抽样单位数分别增加3倍和2.5倍时,随机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分别是原来的( B )。

A、90%和81.6%B、50%和53.5%C、53.5%和81.6%D、90%和50%10.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统计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 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A. 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抽样平均误差是( )。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C. 样本变量的函数 D.总体变迅的函数4.广义上的指数是指( )。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 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 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5.在回归直线方程yC=d+bx中,b表示( )。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d的数量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6.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

A. 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调查单位是( )A. 需要凋查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 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2.位置平均数包括( )A. 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 D.众数E. 中位数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 销售量指数 B.销售价格指数C. 产量指数 D.单位成本指数E.劳动人数指数4.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 ) 。

A.正相关关系 B.直线相关关系C. 负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E.非线性相关关系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其特点有和。

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3,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分析方法有和两种. 4.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通常用表示,强度相对指标则用表示。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8套)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8套)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8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指标体系
2.统计报表
3. 平均指标
4. 统计分组
二、思考与回答(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说明普查与重点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 请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与联系。

3.多种指标为什么要结合使用?
三、计算题(共 50 分)
2. 假设某商店三种商品的月销售量及价格资料如下:
3. 为检查某批电子元件的质量,随机抽取1%的产品,将测得结果整理成如下表的形式:
①若给定可靠度为95%,试确定该批电子元件的平均耐用时间;
②质量标准规定:元件的耐用时间在10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

若给定可靠度为95%,试确定该批元件的合格品率。

(15分)
4. 某国11年的有执照汽车数x (单位:万辆)与车祸次数y (千次)的数据处理如下:
1296836
,539512,2396,
3134543,5711,1111
1
11
1
2
11
1
11
12
11
1
======∑∑∑
∑∑=====i i i i i
i i i i
i i y x y y x x n
(1)计算y 与x 之间的相关系数;
(2)求出y 关于x 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解释回归系数1
ˆβ
的含义。

(3)若有1000万辆车时,预测车祸有多少?(15分)。

统计学--模拟题

统计学--模拟题

统计学--模拟题《统计学》模拟试题(⼀)⼀、判断题1、⼤量观察法指必须对全部总体单位进⾏观察。

(×)2、统计的初级数据和次级数据均来源于统计调查。

(×)3、对⽆限总体的观察,必须采⽤抽样调查的⽅式获得数据。

(√)4、截⾯数据按分组标志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数据和变量数据。

(√)5、茎叶图不仅能够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还能显⽰数据的原始信息。

(√)6、如果⼀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则算术平均数的⼤⼩不会受极端值的影响。

(×)7、对某市春节晚会的收视率进⾏调查,从该市家庭中随机抽取2000户,其中有1600户观看了春节晚会,对该市区所有家庭的收视率进⾏区间估计的公式应该是p。

(×)8、对同⼀种疾病采⽤中西医两种治疗⽅法,对疗效进⾏假设检验,若结果显⽰P值<0.000,则样本数据说明两种治疗⽅法有显著差异。

(√)⼆、单项选择题1、城镇居民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需要调查⾜够多的居民,这种⽅法称为( A)A、随机抽样法B、统计分组法C、回归分析法D、⼤量观察法2、下列不属于原始数据来源的是:(C )A、⾏政记录B、统计调查C、统计年鉴D、实验3、统计调查表中的调查项⽬就是( D )A、统计指标B、统计数值C、统计分组D、统计标志4、在编制等距式分组数列时,如果全距为57,组数为7,为了计算⽅便,组距应当取( D )A、8..1B、8C、7D、105、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中最常⽤的是( AB )A、算术平均数B、⼏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6、某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年收⼊最多的是17.2万元,家庭年收⼊的平均数是8万元,该地区家庭年收⼊的分布为( B )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J型分布D、对称分布7、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所描述的是:(B )A、样本均值的离散程度B、⼀个样本中各观测值的离散程度C、总体所有观测值的离散程度D、样本⽅差的离散程度8、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平α表⽰( A )A、H0为真时拒绝H的概率 B、根据样本计算的拒绝真实H的概率C、H1为真实拒绝H1的概率 D、检验结果犯第⼀类错误的最⼩概率三、简答题1、我国统计调查的⽅式有哪些?举例说明各⽅式的应⽤。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了了解城乡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合适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2、对于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统计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统计指标3、统计工作各环节中处于基础环节的工作阶段是()。

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4、标准差指标的表现形式属于()。

①平均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③总量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5、对统计分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②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③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④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6、某公司2009年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计划比上年同期提高6.5%,实际执行结果:超额完成计划3.3%,2009年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实际比上年同期增长()。

① 10% ② 6.5% ③ 3.2% ④ 3.0%7、通过调查几个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的汽车生产情况,就可以判断全国汽车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

①抽样调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普查8、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起根本作用的是()。

①权数所在组标志值水平的高低②权数的绝对量大小③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④总体单位数多少9、若按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组,其中第一组是200以下,第二组是200—400,第三组是400—600,第四组是600以上,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200在第一组② 400在第二组③ 600在第四组④ 600可以在第三组,也可以在第四组10、若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二次曲线方程③指数曲线方程④抛物线趋势方程11、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12、统计误差中的登记性误差()。

统计学 模拟试卷

统计学 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11. (填空题)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__和__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信息是__和__的关系。

(本题4.0分)标准答案:(1)理论(2)实践(3)过程(4)结果2. (填空题) 组距是指组距分组中一组的___与___的差值。

(本题2.0分)标准答案:(1)上限(2)下限3. (填空题) 平均指标主要有__、__、__、__和众数。

(本题4.0分)标准答案:(1)算术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中位数4. (填空题) 任何一个动态数列,均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被研究现象统计指标的___,二是反映现象在各个时间上的___。

(本题2.0分)标准答案:(1)所属时间(2)发展水平5. (填空题) 人们对“统计”一词的使用,主要包括___、___和___三个方面的含义。

(本题3.0分)标准答案:(1)统计数据(2)统计工作(3)统计科学6. (单选题) . 1.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

(本题2.0分)A、集中程度B、离中程度C、一般水平D、变动程度标准答案:B7. (单选题) 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 )求平均数(本题2.0分)C、变量值D、指标标准答案:C8. (单选题) 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本题2.0分)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标准答案:C9. (单选题) 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

(本题2.0分)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标准答案:C10. (单选题) 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本题2.0分)A、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标准答案:C11. (单选题) 在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以前一时期为基期的是( )。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统计指标有如下特点(A )。

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4.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C )求平均数A变量B标志C变量值D指标5.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C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6.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 ),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C ),属于派生指标的有(C )A1个B2个C3个D4个7.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C )。

A、1个B、2个C、3个D、4个8.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C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9.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D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10.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11.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基本调查组织形式是( D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12.保定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0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A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3.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4.有意识地选取了100亩小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这种调查方式属于(B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都不对15.对河北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B ),填报单位是( B ),调查对象是(C )A全部网点B每个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个从业人员1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非全面报表17.代表性误差( A ).A、只有非全面调查中才有B、只有全面调查中才有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有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18.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总体按(C )A数量标志分组B品质标志分组C某种标志分组D所有标志分组19.人口总体分为“男”、“女”两组,这是按(D )A标志分组B指标分组C数量标志分组D品质标志分组20.用组中值作为组内变量的代表值,是因为(D )A组中值更具有说服力B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C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D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21.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D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22.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D )A钟型分布B对称分布CJ型分布DU型分布23.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和组距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C )A组数和组距B组限和组中值C变量与次数D变量和组限24.已知企业资产分组表如下这一分组表属于( D )A简单分组表B层叠式复合分组表C交叉式复合分组表D并列式复合分组表25.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A )。

《统计学》模拟卷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模拟卷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课程模拟卷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答案写在题干横线上)1.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是;变动登记,不变不登记连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是。

2.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标准时间是,其登记时期指标的时间是。

3.用来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离中趋势的指标是。

4.8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别为120、120、132、118、120、162、120、102,则工人日产量全距为,众数为。

5.相关系数r﹤0表示变量间呈相关,r=0表示变量间。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答案写在括号内)1.由日期间断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首末折半法2.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A.温度越高股票价格越高B.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越高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3.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4.假定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大国和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A.不能确定B.两者相等C.前者比后者大D.前者比后者小5.下列属平均指标的是()A.某县粮食作物所占耕地平均每亩粮食产量B.某县平均每个商店供应人数C.某县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D.某县平均每户拥有电视机数6.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3.42%,2.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8.12%×3.42%×2.91%×5.13%B.(8.12%×3.42%×2.91%×5.13%)-100%C.108.12%×103.42%×102.91%×105.13%D.(108.12%×103.42%×102.91%×105.13%)-100%7.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又知其邻组的组距为40,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A.600 B.520 C.510 D.5009.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A.必须是衔接的B.必须是重叠的C.既可以是衔接的,也可以是重叠的D.应当是相近的10.对总体按照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称为()A.简单表B.简单分组表C.复合分组表D.整理表三、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答案写在括号内)1.下列指数中哪些属于质量指标指数()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B.商品价格指数C.工资水平指数D.产品产量指数 E.职工人数指数2.工人的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25+65XA.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90元,B.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65元,C.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加90元,D.如果工人工资155元,则劳动生产率等于为2000元,E.如果工人工资155元,则劳动生产率等于为2元3.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允许误差的大小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企业个数B.职工人数C.设备台数D.利润额 E.职工工资5.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B.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C.工人按民族分组D.工人按工龄分组 E.企业按所有制性质分组四、判断题(20分,每题2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2、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

3、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和。

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分组和分组。

5、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等于零,并且为最小值。

6、直接用平均差或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相等。

7、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是、和。

8、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

9、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10、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就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填入“√”或“ ”)1、可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

()2、通常情况下,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3、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4、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5、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6、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而偶然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7、变量y 与平均数y 的离差平方和,即2)(∑-y y 称为y 的总变差。

( )8、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 )9、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增长量Δ相等(Δ>0),则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是逐年(期)增加的。

( )10、价格是价格指数的研究对象,习惯上把它称为指数化指标,而销售量则是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 )。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标志值D 、数量指标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4、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A 、不变B 、扩大到5倍C 、减少为原来的1/5D 、不能预测其变化5、在抽样调查时,若有意选择较好或较差的单位,则会产生( )A 、登记性误差B 、调查误差C 、偶然性误差D 、系统性误差6、在简单回归直线bx a y c +=中,b 表示(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值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值7、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方程bt a Y c +=在什么条件下y a =,∑∑=2/t ty b ( )。

A 、0=∑tB 、 0)(=-∑y YC 、0=∑YD 、 2)(∑-y Y =最小值8、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分别为85%、82%、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 )。

A 、82%B 、85%C 、88%D 、91%9、拉氏物量综合指数公式是( )A 、∑∑1011q p q pB 、∑∑0010q p q p C 、∑∑1001q p q p D 、 ∑∑0111q p q p10、如果报告期商品价格计划降低5%,销售额计划增加10%,则销售量应( )A 、增加15%B 、增加5%C 、增加5.25%D 、增加15.79%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何?2、如何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和性质?3、什么是离中趋势指标?常用的离散指标有哪些?4、简述序时平均数和静态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要求列出相关公式或者说明原始数据的代入情况(每问0.5分);最终结果采用准确的数据形式,并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每问0.5分);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每问0.5分)。

每题最多扣2分。

要求:(1)计算全局职工平均工资;(2)计算平均每个企业职工人数;(3)计算平均每个企业工资发放总额。

2、从某厂生产的一批灯炮中随机重复抽取100只,检验结果是:100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标准差为15小时。

要求:(1)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批灯炮的平均使用寿命。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将抽样误差减少到原来的1/2,应抽取多少只灯炮进行检查?3、由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均价值(万元)和工业增加值(万元)资料(x 代表生产性固定资产,y 代表工业增加值)计算得6525=∑x ,9801=∑y ,56685392=∑x,108665772=∑y ,7659156=∑xy要求 (1)根据资料编制直线回归方程,指出方程参数的经济意义。

(2)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为1100万元时,工业增加值的可能值。

4、根据下表资料:(单位:万元)计算:(1)该企业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商品流转次数;(2)该企业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商品流通费用率;(注:商品流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额; 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额/商品销售额)5、某企业报告期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总产值分别是80万元、32万元、150万元,产品价格报告期和基期相比分别为105%、100%和98%,该企业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8.5%。

试计算三种产品产量和价格总指数以及对总产值的影响。

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国势学派、政治算术学派2、总体、个体3、观测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4、简单分组,复合分组5、离差之和,离差平方和6、平均水平相等7、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8、随机变量、确定性变量、随机变量9、可比性(一致性) 10、统计指数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1-5 ⨯√√⨯√6-10 √√⨯⨯√三、单选题(每题1分,计10分)1-5 C B B A D6-10 C A A B D四、简答题(计20分)1、标志:用以描述或体现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1)区别:①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个体特征)②表现的形式不同(指标是用数值表现的,标志既有只能用文字表示的品质标志,又有数量标志)2)联系:①标志是计算统计指标的依据。

②指标与标志的确定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

2、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事物本身的特点,选择一定的标志将研究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或类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

第一、统计分组兼有分与合的双重功能,是分与合的对立统一第二、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第三、统计分组的目的是要在同质性的基础上研究总体的内在差异性第四、统计分组在体现分组标志的组间差异的同时,可能掩盖了其他标志的组间差异第五、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3、所谓离中趋势,就是变量分布中各变量值背离中心值的倾向。

作用:反映变量分布中各变量值远离中心值或代表值的状况,以更客观地反映变量分布的特征。

常用的离散指标有:全距(也叫极差)、四分位差、异众比率、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4、联系:其共性是都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都是平均数。

区别:1) 静态平均数是把同质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某一时间上的水平抽象化,从静态上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

2) 序时平均数则把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差异抽象化,从动态上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水平。

3) 静态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则根据时间数列来计算。

五、1、解:1、(1)计算公式:平均工资=工资额/职工人数f xf x ∑∑=1652010749500102546500456040006322000⨯+⨯+⨯+⨯= 元)(8.58321652096358000== (2)平均每个企业职工人数: 人)(89.4583616520==∑=-n x x (3)平均每个企业工资发放总额:元)(1.26766113696358000==∑=-n x x 2、解: 1)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22/=αz ,5.11015)(2===n s x se , [])(:x se z x X ⋅±,故该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区间估计为[997,,103] 2) 400)2/5.12(152222222=⨯⨯=∆=x z n σ 3、解(1)直线回归方程:bx a y c +=8958.0652556685391098016525765915610)(222=-⨯⨯-⨯=--=∑∑∑∑∑x x n yx xy n b 59.3951065258958.0109801=⨯-=-=∑∑n x b n y a 回归方程为:x y c 8958.059.395+=当生产性固定资产每增加1万元,工业增加值增加0.8958万元。

(2)当生产性固定资产1100=x 万元时,工业总产值为:97.138011008958.059.395=⨯+=c y (万元)4、解:(1) Q1商品流转次数=Q1销售额/Q1平均库存额=(12+12.4+12.8)/((5.8/2+5.2+6+6.5/2)/3)=6.43(次/季)上半年商品流转次数=上半年销售额/上半年平均库存额=(12+12.4+12.8+14+14.2+15)/((5.8/2+5.2+6+6.5+7.2+7+6.8/2)/6)=12.63(2) 商品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额/商品销售额Q2商品流通费用率=Q2流通费用额/Q2商品销售额=(1.5+1.5+1.8)/(14+14.2+15)*100%=11.11%上半年流通费用率=上半年流通费用额/上半年商品销售额=(1+1.2+1.1+1.5+1.5+1.8)/(12+12.4+12.8+14+14.2+15)*100%=10.07%5、解:产量总指数%19.10847.24125.261%5.10826298.015000.13205.1801001111110001==÷++=÷==∑∑∑∑∑∑q p q p q p q p k p q p q I q 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产值:)(78.190010万元=-∑∑q p q p价格总指数 %29.10025.26126225.261150328011111==++==∑∑q p k q p I p p 由于价格变动使产值增加:)(75.011111万元=-∑∑q p k q p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