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品牌茶业的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2024年信阳毛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信阳毛尖市场需求分析

信阳毛尖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本文通过对信阳毛尖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信阳毛尖在市场中的表现和潜在商机,为相关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2. 市场概况2.1 信阳毛尖介绍信阳毛尖是中国的一种绿茶,产自中国信阳市的汝南县。

它以其鲜绿色、芽叶修长、白毫显著等特点而闻名。

信阳毛尖因其高质量、独特的口感和健康特性,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2.2 市场规模信阳毛尖市场规模庞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信阳毛尖是中国绿茶市场的重要品种之一,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增加,信阳毛尖市场有望继续扩大。

3. 市场需求分析3.1 消费者需求信阳毛尖的消费者群体广泛,主要集中在茶叶爱好者和注重生活品质、健康的人群。

他们对信阳毛尖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品质保证:消费者对信阳毛尖的质量要求较高,希望能够购买到有信誉的品牌或正规渠道的产品。

他们希望能够品尝到优质的信阳毛尖,享受到独特的口感。

•健康认知:信阳毛尖因其抗氧化物质丰富、对身体有益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消费者希望通过饮用信阳毛尖来改善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

•礼品需求:信阳毛尖作为一种优质的茶叶,被广泛用作礼品赠送。

消费者希望能够购买到包装精美、高品质的信阳毛尖作为礼品。

3.2 市场趋势3.2.1 品牌竞争信阳毛尖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众多品牌。

消费者在购买信阳毛尖时,更注重品牌的声誉和口碑。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宣传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

3.2.2 电商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通过网络购买茶叶产品。

信阳毛尖企业应积极拓展电商渠道,提供方便快捷的购买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2.3 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信阳毛尖企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研发新品种、改良包装设计、推出茶具配套等方式,企业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 市场策略建议4.1 品牌建设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提升信阳毛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单位代码10学号分类号C93密级毕业论文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名称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 年5月10 日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茶产业是信阳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支柱产业。

信阳茶叶品质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正在走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繁荣时期。

信阳素以茶叶而闻名于全国,众所周知,信阳毛尖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在各个茶楼以及饭店都可以见到信阳毛尖的身影。

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阳毛尖以前的一些生产方式及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写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针对信阳毛尖现在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信阳茶产业的现状及特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茶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这三方面着笔,最终找到适合信阳茶产业发展的路子。

关键词:信阳茶叶,问题,措施Xinyang Tea in Developed Encounter the Problem andCountermeasureAbstractTea is Xinyang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industries, it has a strong competitiveness, good prospect,it is a sunrise industry, ecoindustry, health industry, pillar industry. Xinyang maojian has a high quality, cater to most consumer’s need, adapt to the market economy. The develop of xinyang tea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it is going to the boom period.Xinyang is famous for tea in China. as everyone know ,Xinyang Maojian has been the known brand. In every tea house and restaurant we can see Xinyang Maojian. While,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Xinyang Maojian has not adapted to the need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ing. I write this article with the purpose of analyse the existent question of Xinyang Maojian . I begin to write this paper with three aspects,include the act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 existent question and take action of Xinyang tea industrie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way to boost tea industries grow.Key Word: Xinyang tea, Question, Measure目录一、绪论 (3)(一)课题背景及目的 (3)(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4)(三)课题研究方法 (4)(四)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5)二、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5)(一)信阳茶叶的发展过程 (5)(二)茶产业发展特点 (6)三、信阳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一)阻碍茶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8)(二)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10)四、信阳茶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11)(一)积极的从内部解决问题 (11)(二)努力改造外部环境 (12)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一、绪论(一)课题背景及目的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出口商品,同时它也是我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2024年信阳毛尖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信阳毛尖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信阳毛尖市场调研报告1. 介绍本报告旨在对信阳毛尖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为相关产业提供有关市场情况和趋势的详细信息。

调研报告将涵盖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

2. 市场规模信阳毛尖作为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牌,具有浓厚的历史和市场影响力。

根据市场数据,信阳毛尖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调查显示,信阳毛尖年度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人民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

3. 竞争格局3.1 主要竞争对手信阳毛尖市场存在着一些主要竞争对手。

这些竞争对手包括其他知名品牌的绿茶产品以及当地的茶叶生产商。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信阳毛尖通过其独特的品质和良好的品牌声誉在市场上建立了强大的地位。

3.2 竞争策略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信阳毛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竞争策略。

其中包括品牌推广、产品质量控制、价格策略、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努力。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信阳毛尖不断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4. 消费者需求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对信阳毛尖的消费者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

根据调查结果,消费者对信阳毛尖的主要需求包括高品质的茶叶、独特的口味和香气、以及健康的茶叶原材料等。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信阳毛尖作为一种天然绿茶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5. 市场前景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追求不断增加,信阳毛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市场预测,信阳毛尖的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增长。

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和消费习惯的转变,信阳毛尖的市场渠道也将进一步拓展。

6. 结论综上所述,信阳毛尖作为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通过竞争策略的不断改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努力,信阳毛尖在市场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市场前景显示,信阳毛尖具有广阔的发展机会和潜力。

以上为2024年信阳毛尖市场调研报告的简要内容摘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内容可能有所变化,请以实际报告为准。

河南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河南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河南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信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茶叶作为信阳乃至河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已成为信阳市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彻底摸清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状况,为党政领导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河南调查总队对信阳市1240个产茶的行政村、1200多个茶场、1.6万多个茶叶种植户、15个茶叶加工和经销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稳步增加1、种植面积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信阳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园面积由解放初期的2万亩发展到今年的66.61万亩,其中:山地茶55.51万亩,占83.3%,当年新增茶园11.70万亩;茶园采摘面积51.59万亩,其中山茶采摘面积43.85万亩,占85.0%。

茶园面积快速扩张的同时,茶叶产量、产值同步增长。

1995~2006年,全市茶叶产量翻三番以上,年均增长15.7%;产值翻四番以上,年均增长29.6%。

截至今年7月底,该市茶叶总产量22156吨,比2006年增长5.7%。

表一 1995-2006年信阳茶叶生产情况单位:万亩、吨、万元2、分布区域相对集中。

信阳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浉河、光山、商城、固始、新县和罗山6个区县,其中以浉河最多。

6区县面积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94.2%。

表二 2007年信阳各县区茶叶生产情况单位:亩、吨、个3、规模种植发展迅速。

信阳市规模化茶园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该市10个县区均产茶,涉及112个乡镇、1240个行政村,从业人员超百万。

全市现有茶叶种植户14.26万户,户均种植4.67亩,其中:种植20亩及以上的规模户有8215户,占茶叶种植户的5.7%,主要集中在浉河区,有5745户,占全市规模户的70.0%;茶园面积超过300亩的种茶大户300多户;拥有万亩茶园的乡镇12个;集中连片种植在千亩以上的茶园22处;国有茶场和乡村集体茶场及个体茶场1200多个。

河南绿茶(信阳毛尖)生产加工现状及市场品牌建设

河南绿茶(信阳毛尖)生产加工现状及市场品牌建设

中国行业报告研究中心国内权威第三方数据平台 河南绿茶(信阳毛尖)生产加工现状及市场品牌建设1.绿茶产业生产状况分析2012年,河南省绿茶生产面积进一步扩大,茶园面积发展到145000公顷,采摘面积为77700公顷,绿茶总产量近44000吨,茶叶总产量为53500吨;绿茶总产值为58亿元,茶叶总产值近80亿元。

茶园主要分布如表1所示。

2.加工业发展现状与201 1年相比,河南省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变化不大,共有茶企800多家,从业人数120余万人,民营企业、国企、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比重分别为45% 30%、25%,基本上没有三资企业。

河南省重点龙头茶企业基本情况如表23.省内消费情况分析2012年,河南省茶叶消费延续上年上涨趋势,人均消费达到0. 55千克。

从茶叶种类来看,受中原茶友的饮茶习惯和中国茶叶市场普遍趋势的影响,河人的茶叶消费以信阳毛尖等地方名优茶为主,以铁观音和普洱茶为辅。

调查:据显示,信阳毛尖、铁观音、普洱茶成为郑州茶商主流的销售品种。

随着河南人对茶功能不同诉求的增多,茶叶的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走向更为现代的、多元化的茶叶消费趋势,保健茶也逐渐成为茶叶消费的新宠。

4.国际贸易现状河南省的信阳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茶叶产区,茶叶出口连续五年保持稳步快速增长势头。

各出口企业及其销售额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5.市场情况分析河南省茶叶交易方式以批发和零售为主,产茶县区均有多个批发市场,面积和年交易量如表4所示。

零售企业在多个城市开有茶艺馆,名称、数量与分布如表5所示。

6.品牌建设2012年,河南省“信阳红”由信阳五云、信阳文新、信阳红三家企业按照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营销理念和商标品牌“四统一”的原则,统领销售,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品牌创建推广模式。

201 2年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46. 06亿元。

2012年12月,“信阳红”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

为了促进名优茶开发、整合品牌资源、规范品牌建设,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于201 2年5月20 – 21日联合举办了“2012年河南省名优茶评审会”,按照名优茶评比打分标准和规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织专家对送审茶样分别进行了鉴评、复评和认定,通过鉴评、复信阳毛尖和其他地方名优茶共15种获得金奖,29种获得银奖,13种获得优质奖,新审定19种为省级新名茶,32种获新产品奖,15种茶叶品牌被评为最具潜力品牌。

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2010年1月,信阳红研制工作启动,区委、区政府多次派人到福建、安徽等地进行考察、调研,精心挑选、引进红茶制作专家,研制信阳红茶。

于4月13日制出了金毫显露、条索紧细、汤色红浓明艳、滋味甜醇回甘的优质信阳红茶。

信阳红茶在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上一亮相,就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茶界人士品鉴后赞不绝口。

更重要的是信阳红的成功研制,解决了我区夏秋茶严重弃采的问题,预计可为我区40万亩优质茶园增收20多亿的产值。

信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茶叶作为信阳乃至河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已成为信阳市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彻底摸清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状况,为党政领导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河南调查总队对信阳市1240个产茶的行政村、1200多个茶场、1.6万多个茶叶种植户、15个茶叶加工和经销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稳步增加1、种植面积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信阳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园面积由解放初期的2万亩发展到今年的66.61万亩,其中:山地茶55.51万亩,占83.3%,当年新增茶园11.70万亩;茶园采摘面积51.59万亩,其中山茶采摘面积43.85万亩,占85.0%。

茶园面积快速扩张的同时,茶叶产量、产值同步增长。

1995~2006年,全市茶叶产量翻三番以上,年均增长15.7%;产值翻四番以上,年均增长29.6%。

截至今年7月底,该市茶叶总产量22156吨,比2006年增长5.7%。

表一1995-2006年信阳茶叶生产情况单位:万亩、吨、万元2、分布区域相对集中。

信阳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浉河、光山、商城、固始、新县和罗山6个区县,其中以浉河最多。

6区县面积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94.2%。

表二2007年信阳各县区茶叶生产情况单位:亩、吨、个3、规模种植发展迅速。

信阳茶叶市场调查报告-PPT课件

信阳茶叶市场调查报告-PPT课件
茶业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 被称为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
信阳茶产业发展障碍
传统茶店经营方法落后 货源不畅进货价格较乱
信阳茶叶市场特征
茶叶市场缺乏统一管理,茶叶价格混乱,普遍存在 暴利现象,零售毛利多达一倍以上
茶庄经营零散,运作不规范,未形成规模化,品牌 化。
茶叶的品牌的市场渗透力较弱,整个行业的品牌塑 造意识较淡,行业的销售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推 销阶段,竞争手段较为原始。
信阳茶叶市场 调查报告
茶叶概况
调查结构
茶叶市场
生产状况 经营状况
文新茶叶店 信阳消费者分析
企业发展现状 产业发展障碍
市场特征
消费习惯 消费文化 购买决策
茶叶的重要地位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利用茶 叶,并把这一健康饮料推广到全世界。
茶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保健食品之首, 并预测,茶将成为21世纪世界“第一大饮 料” 。
50—90元(31.7%)90—150元(25%) 30—50元(23.3%) 购买量多为每次0.5—1市斤
消费者购买决策
消费者较看重茶的口味 (27.8%)和质量 (29.6%),价格(19.448.3%,朋友推荐则 占33.3%
购买场所
71.7%的消费者选择到茶叶专卖店购买茶叶 经常去专卖店购买的人占30%,半数的人偶
专业化、市场化的新路子。 消费习惯概况
年龄分布
50岁以上 15%
40—49岁
20—29岁
48%
26%
11% 30—39岁
性别分布
33 男
32
31
30
29 女
28
27
26
1

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发表时间:2020-07-03T15:28:48.04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5期作者:张缘缘[导读] 信阳地区茶叶资源丰富,茶叶产业在信阳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摘要信阳地区茶叶资源丰富,茶叶产业在信阳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信阳茶产业品牌建设一直相对落后,相对于我国其他知名的茶叶品牌, 知名度比较低, 市场影响力不足。

本文分析了信阳茶产业发展优势突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茶叶品牌逐步升级的现状。

总结了茶产业品牌发展力欠缺、茶产业发展力度有限等问题。

同时提出了树立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加强监管力度,严控产品品质、创新宣传方式,建立多种宣传渠道应对策略,为信阳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信阳毛尖又名豫毛峰,属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绿茶的美容和保健功效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信阳毛尖以其清新的色泽与香味和爽口的口感而广受人们的喜爱。

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发展为中国的茶叶生产和贸易提供了许多机会。

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茶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1]。

因此,信阳毛尖产业未来发展机遇与威胁并存,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抓住机遇,不断开拓市场,增强信阳毛尖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信阳毛尖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一)茶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信阳毛尖主产区信阳,地处豫南大别山区,山水秀美、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土环境比较适宜茶叶的生长。

茶产业历史悠久,东周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

当时,茶在河南传播,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

作为中国茶叶品牌老字号,信阳毛尖品牌已有上百年历史。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

宋代,“淮南茶,信阳第一”,大文学家苏东坡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

清代,信阳毛尖茶已为全国名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绿、金刚碧绿、赛山玉莲、灵山剑 峰、龙眼玉叶等多种地方名优茶。
3.自主品牌建设开始。品牌是企 业取得成功的灵魂和核心,创造品牌 的魅力及提升品牌文化,就是创造商 品的附加价值,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有 利于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信 阳茶叶目前有市级知名商标18个,中 国名牌农产品3个,河南省名牌农产 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中国驰名 商 标 5个 。 自 1992年 始 , 以 信 阳 毛 尖 为载体,已连续举办23届茶文化节, 2010年升级为国际茶文化节。鸡公山 “茶与世界”国际茶论坛、中国十大 名茶论坛、中国绿茶大会、中国茶展 销会等活动成功的宣传了茶品牌。
4.产业化体系和销售网络体系逐 步建立。自1985年茶叶市场兴起后, 市政府在科研、技术、资金、政策和 法规等方面给予茶业大力扶持,以茶 叶为龙头的企业迅速崛起,给茶业带 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今在电子商 务浪潮的冲击下,市政府于2003年建 立了“信阳毛尖信息网”和“信阳毛 尖茶网”,有效传播了信阳茶叶的品 牌影响力。
3.加强监管,保障茶叶的质量安 全。茶叶的质量是茶叶品牌的生命, 是茶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要保证茶 叶质量需要茶农、企业以及政府等多 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茶农及茶园 基地要大力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 积极推进茶叶清洁化工程,加快茶园 良种化进程。其次,加工企业要以身 作则,加大对茶叶深加工技术的研 究,提高茶叶质量。再其次,政府要 履行相关职能,通过政策、资金等扶 植方式帮助茶农和加工企业进行生产 和销售。具体表现为:一是建立健全 茶叶质量监控体系; 二是完善市场产品准 入机制。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商 学院)
25
3.质量安全意识欠缺,监管机制
24
区域经济
不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 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家相关农药残留标 准管理条例的出台,使茶叶质量成为 制约茶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信阳 传统名优茶包括“信阳毛尖”基本上 都是手工炒制,标准不易把握,一部 分炒茶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从而导致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多数茶农和小规 模茶厂生产设备陈旧,卫生条件差, 无法保证茶叶质量。另外,茶农对农 药使用重视程度不够,加上检测设备 与技术手段落后,监督管理工作不到 位,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比较严 重。同时,茶叶市场交易秩序错乱, 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劣质茶以次充 好,造成信阳茶业市场信誉度降低。
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信阳品牌茶业发展存在的
问题 信阳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业逐年
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 题。
1.科 技 基 础 薄 弱 , 产 品 附 加 值 低。传统茶园大多生长在海拔500m800m的 山 区 , 地 形 的 独 特 性 不 利 于 适用大规模机械,这个客观因素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茶产业生产的科技投 入。基于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模 式的局限以及中小茶叶加工企业规模 小、资金少、人才缺乏等缺陷,使得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科技投入不足,严重影响茶产品的科 技附加值。
区域经济
信阳品牌茶业的现状与发展
□ 河南洛阳 董 香
河南省信阳市茶叶生产历史悠 久,生态环境条件适宜,茶叶品质优 异,自古就有“淮南茶,信阳第一” 的美称。尤其是信阳毛尖以“细、 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 色绿”的独特特点位居中国十大名茶 的前列。茶业发展对促进茶叶种植由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具有不言 而喻的重要意义,对发展信阳茶经 济,建设中国茶都,实现富民强市, 推动信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 要的战略意义。
茶叶作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 是世界上三大植物性饮料之一,茶叶 以其含糖量低,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和 保健功能,而被称为 21 世纪最具发 展前景的软饮料。信阳以毛尖而出 名,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优越的气 候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条件给了茶叶生 长极大的优势,因此有着极为广阔的 发展空间。但是仍然不能忽视茶业在 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须通过政 府、企业、茶农的同心协力解决茶业 面临的问题,让信阳茶叶走出国门, 走进世界,成为世界著名茶叶品牌。
节。三是根据茶业在当地经济中所占 的比重,建立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 乡”、“示范村”,并出台优惠政 策。
2.延 长 产 业 链 , 开 发 多 元 化 产 品。任何一个产业,每多延伸一个产 业链,将会增加3~5倍的产业效益。 面对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了解消费 者需求动向,把握市场动态,创新生 产技术,深度开发茶产品,延长产业 链,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政府发展茶业 的当务之急。首先,坚持春、夏、秋 茶并重,高、中、低档搭配,初、 精、深加工齐头并进,开发速溶茶、 液态茶、保健茶、药用茶、食品茶 等,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其次,加 大茶叶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使 其由传统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新的产 业链条发展,促使茶业转化增值,开 发各种茶饮料、茶食品、茶多酚、茶 医药保健品等茶制品,形成多元化开 发局面,提高茶叶附加值和科技含金 量。
2.生产链较短,产业集中度低。 传统意义上的六大基本茶类(绿茶、 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中, 信阳绿茶一枝独秀,产品单一。茶产 品大多为条形散绿茶,在绿茶中“信 阳毛尖”约占62%,烘青、蒸青和炒 青绿茶约占33%,而地方名优茶金刚 碧绿、灵山剑峰、龙眼玉叶等10多个 品 种 约 占 5%。 茶 业 链 条 延 伸 不 足 , 产品深加工水平低,在茶食品、茶饮 料、茶保健品等与茶息息相关的产品 开发力度不够。茶园在地理位置上虽 然比较集中,但茶园仍以传统农户家 庭作坊式分散种植经营为主。据统 计,由公司运作的茶园仅占茶园总面 积的15%,这种以家庭为单位、自产 自销为主体的“小农型经济”生产经 营方式难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产 业化,从而与市场脱节,阻碍茶业的 发展。
一、信阳品牌茶业的发展现状 信阳茶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 成长壮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58年信 阳 地 区 茶 园 面 积 只 有1406.7hm2, 茶 叶 总 产 量 550吨 。 截 至 2013年 , 信 阳 茶 园 总 面 积 210万 亩 占 全 国 3869万 亩 的 5.4%, 在 全 国 地 级 市 中 占 第 二 位;总产量5.7万吨、占全国189万吨 的3%; 总 产 值85亿 、 占 全 国1106亿 的 7.7%; 信 阳 茶 企 860多 家 、 占 全 国 6.7万家的1.2%;中国驰名商标5个、 占 全 国 110个 的 4.5%; 全 国 百 强 茶 企 6家,国家级龙头茶企1家。 2.茶 叶 品 种 向 多 元 化 、 名 优 化 发展。信阳茶叶资源极为丰富,品种 繁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荣获国家金 质奖的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与西 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并称为三大著名 绿茶,其为“绿茶之王”。除了本地 茶种,20世纪70年代引入安徽祁门储 叶种、湖南安化云台山种;80年代引 入 福 鼎 大 白 茶 种 ;90年 代 引 入 龙 井 43、迎霜、安吉白茶等。在以信阳毛 尖为主的前提下,新创震雷春、仰天
5.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2003年 信阳市政府制定并发布实施《信阳毛 尖茶》、《无公害信阳毛尖茶》、 《无公害信阳毛尖茶生产基本要求》 3个省级地方标准和《信阳毛尖茶机 械炒制工艺流程》、《信阳毛尖茶手 工 炒 制 工 艺 规 程 》 2个 市 级 地 方 标 准。同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 信阳毛尖注册证明商标,国家质检总 局批准信阳毛尖茶原产地标记。使茶 业 总 产 值 从 2006年 的 8亿 元 增 长 到 2012年的77.2亿元,给信阳市的经济
4.品 牌 打 造 力 度 不 够 , 缺 乏 名 牌。品牌是企业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 全息浓缩,是企业经营的灵魂并取得 成功的关键。信阳有名茶但无名牌说 明茶业目前还处于产品阶段,没有依 靠品牌同其他名茶竞争的意识。地方 政府对品牌的力量认识不足,品牌打 造力度不够,从而令茶叶品牌影响力 有限。
三、信阳品牌茶业发展对策 为了打造茶叶名牌,提高经济效 益,根据茶业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解决对策,实现茶业品牌的 可持续发展。 1.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升级中、 低产茶园。遵循优质、高产、高效的 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茶园基 地,继续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加快 中、低产老化茶园的改造进程。一是 充分利用优势自然条件,选育无性系 新品种。充分利用本地群体种茶树资 源,选育早芽型、优质、抗病虫性 强、抗寒性强的茶树新品种。做好外 来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确定一些适 合在信阳市种植的新品种。二是规范 栽培技术。开垦时翻土要深、种植时 要施有足够的肥料、修筑梯田等,保 持茶园水土,锁住养分,还要注意通 气效果,使得水、气、热得到合理国家级名 茶,也是名牌产品, 所以要持续建设这个 品牌,带动茶业走向
全国,面向世界。品牌的建立是需要 过程的。一是生产规模化,扩大产品 的市场占有率,把品牌做大做强。二 是建立大市场。地方政府优先发展一 批龙头企业,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法 则,选育一批地方茶叶名优品牌,实 施地方品牌保护制度,打造大品牌, 建立大市场。三是保持品牌形象。四 是宣传和营销。“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说法已不通用,因此,品牌也需要 包装与设计,面向大众进行宣传和营 销。信阳茶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品牌 营销:首先,以信阳毛尖为载体,办 好每年的茶文化节,突出特色,通过 广告、媒体、网络电视等进行宣传, 使茶业品牌走出去。其次,利用境内 优越的自然生态、宝贵的人文历史等 资源,结合旅游业,建设一批具有观 光功能的茶园,形成茶产化、茶经 济、茶文化、茶旅游的良性互动,带 动茶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