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信阳茶产业优势分析

信阳茶产业优势分析

态环境 。
以细 圆 紧直 多 白 毫 , 高味 浓 , 味 悠 长 而 著 称 于世 , 文 从 香 回 本 自然 地 理 、 态 、 文 化 历 史 背 景 、 研 支 撑 、 方 产 业 政 策 生 茶 科 地
信 阳茶 叶分 布 在大别 山、 桐柏 山北坡 海拔 2 0 8 0 0 0 m
个。
或农药污染 ; 园周边不能有大气 污染源 ; 茶 地表水 、 地下水 的 水质清洁无 污染 , 上游无污染源 , 生产 、 生活用水符 合无公 害
信 阳是全 国生态建设示范市 , 有得 天独厚 的茶 叶种植 具
生 态 环 境 , 生 产 无 公 害 茶 、 色 食 品 茶 和 有 机 茶 的 提 供 了 为 绿
环境优势和 良好基础 , 中六县 两区适宜种 茶且有悠久 种茶 其 传统 。信 阳茶 区地处北亚热带 向暖温 带过渡气候 区 , 以淮河 为分界线 , 淮南属亚热带 , 淮北属 暖温带 。气候 温和 , 特的 独
的低 山丘陵地带 , 区域 内低 山丘陵 面积 近 13 3万 h ( 3. mz 表
1, ) 低山丘陵耕作 难度 较小 , 立地 条件较好 , 宜发 展茶 叶。 适
按 照调 查 测 算 , 期 发 展 了 8万 hn , 景 规 划 为 2 . 7 近 r 远 6 6 ~
3 . 3万 hn 。 33 12
扶持 力 度 以及 茶 产 业 固 有 的 比 较 效 益 等 方 面 详 细论 述 了信
阳茶 产 业 可持 续 发 展 所 具 备 的 条 件 。
关键 词 :茶 产 业 ;信 阳 毛 尖 ;优 势 ; 自然 生 态 ;政 策 信 阳是 我 国 的产 茶 大 市 , 是 江 北 最 大 的 名 优 茶 生 产 基 也 地 , 至 2 0 年 , 园 面 积 8万 h 2 占河 南 省 的 9 以 上 , 截 09 茶 m , O 占全 国茶 园 面 积 的 5 左 右 ,9 9年 评 选 的 中 国 十 大 名 茶 之 % 15

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单位代码10学号分类号C93密级毕业论文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名称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 年5月10 日信阳市茶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茶产业是信阳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支柱产业。

信阳茶叶品质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正在走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繁荣时期。

信阳素以茶叶而闻名于全国,众所周知,信阳毛尖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在各个茶楼以及饭店都可以见到信阳毛尖的身影。

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阳毛尖以前的一些生产方式及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写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针对信阳毛尖现在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信阳茶产业的现状及特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茶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这三方面着笔,最终找到适合信阳茶产业发展的路子。

关键词:信阳茶叶,问题,措施Xinyang Tea in Developed Encounter the Problem andCountermeasureAbstractTea is Xinyang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industries, it has a strong competitiveness, good prospect,it is a sunrise industry, ecoindustry, health industry, pillar industry. Xinyang maojian has a high quality, cater to most consumer’s need, adapt to the market economy. The develop of xinyang tea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it is going to the boom period.Xinyang is famous for tea in China. as everyone know ,Xinyang Maojian has been the known brand. In every tea house and restaurant we can see Xinyang Maojian. While,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Xinyang Maojian has not adapted to the need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ing. I write this article with the purpose of analyse the existent question of Xinyang Maojian . I begin to write this paper with three aspects,include the act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 existent question and take action of Xinyang tea industrie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way to boost tea industries grow.Key Word: Xinyang tea, Question, Measure目录一、绪论 (3)(一)课题背景及目的 (3)(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4)(三)课题研究方法 (4)(四)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5)二、信阳茶产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5)(一)信阳茶叶的发展过程 (5)(二)茶产业发展特点 (6)三、信阳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一)阻碍茶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8)(二)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10)四、信阳茶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11)(一)积极的从内部解决问题 (11)(二)努力改造外部环境 (12)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一、绪论(一)课题背景及目的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出口商品,同时它也是我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信阳市茶叶发展现状及规划

信阳市茶叶发展现状及规划

信阳市茶叶发展现状及规划
种植现状
目前,信阳市8县2区中有133个乡镇、1245个行政村产茶;茶园总面积已达100万亩;年产干茶2000万公斤,茶叶综合产值20亿元。

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3家,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河南省名牌农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现有茶农95万余人,茶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

2007年,茶农因种茶人均收入1796元,占全市农村人均收入的50%,在一些茶叶生产专业村,种茶收入占农民收入的90%以上,茶叶已成为信阳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06年,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制定了《信阳市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50万亩;实现亩产值5000元,茶叶总产值60亿元,茶农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0亿元;培植1—2个销售额达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3—5个省级龙头企业;创建1—2个国家驰名商标,5—8个省著名商标;建设投资额超5000万元的茶文化旅游项目2—3个,超亿元的1—2个,重点完成信阳茶博园、茶示范园、南湾盛典天下茶道旅游项目和茗阳天下茶博馆等建设工作。

力争把信阳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绿色食品茶产销地,全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和江北茶区主要的茶文化旅游休闲城市,实现由茶资源大市向茶产业强市的跨越,进而把信阳打造成中国茶都。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乡村旅游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产业。

茶产业作为中国传统的农产品产业之一,也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信阳作为中国南方著名的茶叶产地,其茶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视角下,探讨信阳茶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以期为实现乡村振兴和茶旅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信阳茶旅产业的现状分析信阳地处豫东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区之一。

信阳茶文化源远流长,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今,信阳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茶叶年产量约18万吨。

信阳茶叶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享誉全国,成为了信阳的一张靓丽名片。

信阳的乡村旅游业也是蓬勃发展。

信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山川秀美、名山古迹众多,如云梦山、始兴岩、丁老庄等风景名胜区。

信阳市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如许垌村、马街村等,文化底蕴深厚。

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信阳的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阳茶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一批茶旅融合的旅游景区、茶园生态农庄、茶文化体验馆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信阳市政府也提出了加快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茶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有着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茶旅融合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

传统的乡村旅游以自然风光和古村落为主要景观,游客体验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

而引入茶产业元素后,游客不仅可以领略自然之美,还可以参与到茶叶采摘、制作等体验活动中,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和体验。

茶旅融合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

茶叶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可以形成产业联动效应,提高了当地茶农的收入来源,同时也为当地旅游从业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茶旅融合有助于传承和发扬茶文化。

通过茶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将茶文化、制茶工艺等传统文化元素传承和发扬下去,增强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也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信阳茶旅产业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研究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期为信阳茶旅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信阳茶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信阳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素有“中国绿茶之乡”的美誉。

茶叶种植是信阳当地农民主要的农产品种植项目之一,茶叶的生产和加工一直是信阳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信阳还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

目前,信阳茶旅产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

1. 茶叶产品单一。

信阳茶叶主要以绿茶为主,缺乏多样化的茶叶产品。

这导致信阳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2. 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信阳拥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点,但由于旅游开发不足,很多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3. 茶农收入较低。

茶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的销售,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收入不稳定。

4. 产业链条不完整。

信阳茶旅产业链条较为薄弱,缺乏与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开发等环节的有效衔接。

为解决信阳茶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建立起茶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多样化茶叶产品。

信阳可以发展多个茶叶品种,如红茶、黄茶、乌龙茶等。

通过丰富茶叶产品的品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2. 开发旅游资源。

信阳可以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景区和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可以结合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打造茶园观光和茶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提升游客体验和旅游消费。

3. 建立茶旅合作社。

可以在信阳茶叶生产基地建立茶旅合作社,集中茶农和旅游从业者的力量,共同开展茶叶种植和旅游服务,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益的互补。

4. 建设茶叶产业园区。

可以在信阳建设茶叶产业园区,集中茶叶生产和加工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可以吸引茶文化、茶艺等相关企业进驻园区,形成茶文化产业集聚效应。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信阳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以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优美的乡村风景而闻名。

茶旅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阳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对信阳茶旅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信阳茶旅产业的现状分析1. 茶文化资源丰富:信阳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生产的信阳毛尖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瞩目。

2. 乡村风景优美:信阳的乡村风景秀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适宜开展农家乐、采摘游、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

3.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信阳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农家乐、民宿、茶园旅游等得到了蓬勃发展。

4. 乡村振兴政策扶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和政策倾斜。

1. 茶文化+休闲度假:结合信阳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优美的乡村风景,可以开发茶园休闲度假项目,让游客在品茶、采茶的同时享受乡村风光和慢生活。

2. 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发展农家乐和农业观光项目,让游客参与农业生产、品尝农产品,增加对土地和农民的尊重,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3. 文化传承+特色体验:传承茶文化,开设茶文化体验馆,让游客了解茶叶的制作工艺、品茶礼仪等,丰富游客的体验。

4.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将茶叶加工、茶旅体验、茶文化传承等产业融合起来,进行创新发展,打造一条完整的茶旅产业链。

三、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实施路径1. 夯实产业基础:加大对茶叶种植、茶叶加工、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2. 深化产业融合:鼓励茶农和旅游从业者进行合作,搭建茶旅产业联盟,共同开发各类产品和项目。

3. 引导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茶旅产业的金融支持和政策倾斜,为茶旅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信阳市毛尖茶产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信阳市毛尖茶产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信阳市毛尖茶产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苏涛
【期刊名称】《智慧农业导刊》
【年(卷),期】2024(4)9
【摘要】河南省信阳市茶文化源远流长,境内的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产业是信阳市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

为促进信阳市毛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信阳市毛尖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重视茶产业、完善高品质发展制度的体系,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注重科技创新、提升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力;强调农旅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亮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高质量发展带动力等举措,为信阳市毛尖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17-120)
【作者】苏涛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农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基于SWOT分析的新疆核桃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基于SWOT分析察布查尔县红花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3.红色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信阳市为例
4.信阳市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
5.南宁香蕉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阳市茶叶产业流通存在问题与发展研究

信阳市茶叶产业流通存在问题与发展研究

际 国 内市 场认 真分 析 , 延 伸茶 叶 生产 的价值 链 , 充 分 发挥 信 阳茶 叶 的潜 在 市 场 价值 , 这 可 能 是一 条
科 学发 展之 路 。
面成绩 显 著( 详 见表 1) 。河南 省茶 园 面积 及茶 叶 产 量 的增 加也 加剧 了信 阳茶 叶产 销 的非 均衡 。信
村经济与高等教育管理 。
6 7
济源 职业 技 河南统计 年鉴 》 )
( 二) 淡 薄的 品牌 意识 品牌 是 企 业 或产 品 的宝 贵 资源 , 也是 价 值 体 现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实 践经 验表 面 , 优 良的企 业或
和 支柱 产业 。 如今 茶 叶产 业 已经迈 出信 阳 , 走 向全 国各地 ,
且 在茶 叶生 产 中 , 茶农 追 求产量 而 忽略 质量 , 由于 对茶 园缺乏科 学 管理 , 造 成病虫 害 严重 、 修剪 不合
理、 水肥 不均 等 问题 , 生产 出 的茶 叶产 量 低 、 品质
茶 叶 在面 临着 外来 的竞 争 时面 临 着更 大 的压 力 。 总之 , 信 阳茶 叶面 临着严 峻 的产 销形 势 , 需 要对 国
随着 信 阳茶 产 业 的快 速 发 展 , 在 流 通 领域 存
在着 明显 的困难 和 问题 。 ( 一) 严 峻 的产销 形 势
河南 省作 为 农业 大省 , 近年 来 在 茶 叶种 植 方
第 1 2卷
第 1 期
济源职业技术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J i y u a n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V0 1 . 1 2 N o . 1 Ma r . 2 0 1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信阳茶区地处大别山北坡,属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山势起伏,云雾弥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信阳茶叶嫩香鲜爽,甘醇浓郁的优良品质。

自古就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美称。

信阳茶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绿茶生产基地,生产的信阳毛尖是我国金奖名茶,蜚声国内外,其风味独特,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茶叶生产已成为信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茶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信阳
1产业现状
信阳茶叶主要生长在大别桐柏山区的低山、丘陵地带,是河南省南部大别桐柏山区的重要经济作物资源之一。

从1992 年开始,信阳市以信阳毛尖茶为载体,已经成功举办了20 届茶文化节,此活动重在弘扬茶文化,提高信阳在全国的知名度,以促进信阳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011年,全市茶叶产量达 4.6 万吨,产值55.8 亿元,茶农人均种茶收入3500 多元[1]。

主要产品有信阳毛尖、炒青、蒸青及其他机制绿茶等。

信阳茶区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暖温湿润,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是目前河南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植被覆盖率均90%以上。

由于信阳茶区属我国高纬度茶区之一,茶树有一个较长的休眠期,病虫害较少发生。

2存在的问题
2.1严峻的产销形势
信阳产业严峻的产销形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方面,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仅占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远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

且在茶叶生产中,茶农追求产量而忽略质量,由于对茶园缺乏科学管理,造成病虫害严重、修剪不合理、水肥不均等问题,生产出的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了茶产业的发展[2]。

二是销售方面,从全球角度看,茶叶产大于销,部分品种饱和过剩,不同的茶饮品争夺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三是价值链延伸方面,信阳茶叶生产价值链延伸不够,影响了茶叶价值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淡薄的品牌意识
品牌是企业或产品的宝贵资源,也是价值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经验表明,优良的企业或产品均特别重视自身品牌的培育。

信阳茶叶的品牌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阳茶叶作为一种农副产品,生产很难规范,家庭作坊式的茶叶生产与销售让茶叶品牌的形成显得先天不足。

二是一些中小加工企业实力不强,目光短浅,品牌经营意识淡薄,没有将信阳毛尖当作一个品牌来经营与维
护[3]。

少数的大企业虽然比较看重品牌,由于目前宣传力度还不够,政府也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扶持。

三是地方政府对品牌的培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面对市场非正当竞争的纷扰在市场治理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3较低的市场占有率
信阳茶叶的行销方式传统落后,尚未形成真正的现代营销方式,信阳毛尖很难进入全国较大的茶叶市场,大中城市的超市里更是屈指可数。

在郑州茶叶批发市场里,信阳毛尖与铁观音、普洱茶份额不相上下,信阳毛尖的绝对市场份额每年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其相对市场份额却出现下降趋势。

另外不健全的茶叶市场销售网络使得茶叶销售主要面向在本市和本省,无法获得更大市场。

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影响了茶叶的销售收入和品牌的推广,这又对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

3对策分析
针对信阳茶叶产业流通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发展信阳的茶流通、搞活茶贸易、促进茶经济是我们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对此,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3.1政府要加强对茶叶流通的宏观调控
信阳茶叶是信阳市的名片,不仅是一个重要产业,更是城市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品位的重要体现。

政府要加强对茶叶流通的宏观调控:一是政府要促进茶叶标准化进程建设,建立健全三体系一制度,即茶叶标准体系、产品认证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

二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政府主管部门要从宏观方面调整好茶叶的产供销关系,确保茶叶流通渠道畅通,最终促进信阳茶产业的繁荣。

三是要构建茶叶流通的信息机制。

通过网络、连锁经营和协会等途径加强对茶叶流通的宏观调控,推进信息流通的共建机制。

3.2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积极开发特色产品,创建名优产品创建品牌茶叶,就要严把质量关,只有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才能保证整个茶产业的发展。

这需要从茶叶的生产者、加工企业两者入手。

首先茶农及茶叶生产基地作为茶叶的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选育早生、优质、抗病虫性强,尤其是适合制毛尖茶的茶树新品种,并不断更新茶园茶山,促进茶园良种化。

在种植方式上,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式种植改变,采摘茶叶时,重质,加大对机械、科技的投入力度。

其次茶叶加工企业加大茶叶深加工力度,增长产业链,加大技术研究投入,由传统的、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新的产品产业链条发展,促使信阳毛尖转化增值,开发如茶食品、袋装茶、茶饮品、速溶茶等,形成多元开发局面,注重科技应用,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茶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4]。

3.3推广品牌,加强宣传和营销策划
信阳茶叶在推广品牌方面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首先,以信阳毛尖为契机,办好茶叶文化节,突出信阳特色,并通过广告和媒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
围内加大宣传力度,使信阳毛尖这一品牌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

其次,以茶文化为依托,创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普及茶知识,开办品茶园,提供喝茶论茶的平台,引领健康风尚,使人们以饮茶为乐、品茶为趣,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拓展更大的消费市场,为信阳赢来“中国茶都”美誉。

再次,可以结合旅游开发,将茶文化开发为旅游景点,也可将在全市范围内的路名、地名等以“茶”命名,突显茶都风韵,扩大信阳毛尖的品牌效应。

4结论
信阳市产茶历史悠久,茶产业已发展成为信阳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信阳市已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推动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信阳红、卢氏、文新等诸多品牌。

政府、企业在茶叶流通、营销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流通机制,实现信阳茶叶市场机制的完善、茶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农业是河南省的基础产业,茶叶是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名片,关系到茶农和相关商户的切实利益。

因此,地方政府、茶叶企业和商户要共同努力,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品牌推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构建绿色产销渠道,从而实现信阳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靖.中国首部国风茶韵音乐电视茶歌《心容天下》首映式举行[N].信阳日报,2012-11-22.
[2]金开美,郭祯等.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7(9).
[3]严敏,薛云建.信阳毛尖品牌为何“走不出河南”?[J].企业研究,2007(4).
[4]刘燕妮.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SWOT 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