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胶粘剂是如何进行粘接的
常见的胶黏剂及其粘结机理

一、胶黏剂的定义:通过界面的黏附和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黏剂,又叫黏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
简而言之,胶黏剂就是通过黏合作用,能使被黏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二、胶黏剂的分类:胶黏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应用方法可分为热固型、热熔型、室温固化型、压敏型等;按应用对象分为结构型、非构型或特种胶;按形态可分为水溶型、水乳型、溶剂型以及各种固态型等;从胶黏剂的应用领域来分,则胶黏剂主要分为土木建筑、纸张与植物、汽车、飞机和船舶、电子和电气以及医疗卫生用胶黏剂等种类。
所以用途不同的胶黏剂的作用机理也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各种材料:木材、玻璃、金属、纸张和塑料的粘结机理做以简单的介绍。
三、六大胶粘理论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非金属或金属之间,金属与金属和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胶接等都存在聚合物基料与不同材料之间界面胶接问题。
粘接是不同材料界面间接触后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界面层的作用是胶粘科学中研究的基本问题。
诸如被粘物与粘料的界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官能基团性质、界面间反应等都影响胶接。
胶接是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类技术,而现有的胶接理论都是从某一方面出发来阐述其原理,所以至今全面唯一的理论是没有的。
1、吸附理论:人们把固体对胶黏剂的吸附看成是胶接主要原因的理论,称为胶接的吸附理论。
理论认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粘接体系的分子作用力,即范德化引力和氢键力。
胶粘与被粘物表面的粘接力与吸附力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胶黏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分子的作用过程有两个过程:第一阶段是液体胶黏剂分子借助于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扩散,使两界面的极性基团或链节相互靠近,在此过程中,升温、施加接触压力和降低胶黏剂粘度等都有利于布朗运动的加强。
第二阶段是吸附力的产生。
当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间的距离达到10-5Å时,界面分子之间便产生相互吸引力,使分子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到处于最大稳定状态。
胶水的原理和应用说明

胶水的原理和应用说明胶水的原理胶水是一种粘接剂,主要由单体、交联剂、助剂和溶剂组成。
胶水的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将两个或多个物体粘接在一起。
下面是胶水的原理解释:1.物理作用原理:胶水中的溶剂会挥发,使胶水粘稠,这种粘稠的性质可以使物体粘在一起。
胶水粘合的物体表面会因为溶剂的蒸发而产生物理变化,形成一种类似于粘合体的效果。
2.化学作用原理:胶水中的单体和交联剂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化学键。
这种化学反应可以使胶水和被粘合的物体结合得更紧密,从而增加粘合强度和耐久性。
胶水的应用胶水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建筑、家庭和手工艺等。
以下是胶水的一些常见应用:1.木材粘接:胶水在木材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木工胶水可以将两个木材块粘合在一起,形成结实的木制品。
这种胶水具有极高的粘接强度和耐水性,适用于室内和室外使用。
2.纸张和纤维粘接:胶水在印刷和包装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纸张胶水可以将纸张和纤维资料粘接在一起,用于书籍装订、纸盒制造等。
纸张胶水具有快速干燥、透明度高和耐磨损的特点。
3.金属粘接:胶水在金属加工和修复领域也常被使用。
金属胶水可以将金属材料粘接在一起,形成结实的连接。
这种胶水具有抗温度变化、抗冲击和防腐蚀的特性,适用于汽车维修、船舶制造等行业。
4.陶瓷和玻璃粘接:胶水可以粘接陶瓷和玻璃材料,用于制作陶瓷器皿、玻璃器具等。
这种胶水具有高温耐性、透明度高和抗化学性的特点。
5.塑料粘接:胶水在塑料加工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塑料胶水可以将各种类型的塑料粘接在一起,用于塑料制品的修复和加固。
这种胶水具有高粘接强度、耐腐蚀和柔韧性。
胶水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胶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时应戴上手套,以防止胶水直接接触皮肤。
2.胶水应远离火源,因为胶水中的溶剂易燃。
3.使用前应先清洁待粘接的物体表面,确保胶水能够有效地与物体结合。
4.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类型和品牌的胶水,以确保粘接效果和耐久度。
常见的胶黏剂及其粘结机理

一、胶黏剂的定义:通过界面的黏附和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黏剂,又叫黏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
简而言之,胶黏剂就是通过黏合作用,能使被黏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二、胶黏剂的分类:胶黏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应用方法可分为热固型、热熔型、室温固化型、压敏型等;按应用对象分为结构型、非构型或特种胶;按形态可分为水溶型、水乳型、溶剂型以及各种固态型等;从胶黏剂的应用领域来分,则胶黏剂主要分为土木建筑、纸张与植物、汽车、飞机和船舶、电子和电气以及医疗卫生用胶黏剂等种类。
所以用途不同的胶黏剂的作用机理也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各种材料:木材、玻璃、金属、纸张和塑料的粘结机理做以简单的介绍。
三、六大胶粘理论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非金属或金属之间,金属与金属和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胶接等都存在聚合物基料与不同材料之间界面胶接问题。
粘接是不同材料界面间接触后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界面层的作用是胶粘科学中研究的基本问题。
诸如被粘物与粘料的界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官能基团性质、界面间反应等都影响胶接。
胶接是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类技术,而现有的胶接理论都是从某一方面出发来阐述其原理,所以至今全面唯一的理论是没有的。
1、吸附理论:人们把固体对胶黏剂的吸附看成是胶接主要原因的理论,称为胶接的吸附理论。
理论认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粘接体系的分子作用力,即范德化引力和氢键力。
胶粘与被粘物表面的粘接力与吸附力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胶黏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分子的作用过程有两个过程:第一阶段是液体胶黏剂分子借助于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扩散,使两界面的极性基团或链节相互靠近,在此过程中,升温、施加接触压力和降低胶黏剂粘度等都有利于布朗运动的加强。
第二阶段是吸附力的产生。
当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间的距离达到10-5Å时,界面分子之间便产生相互吸引力,使分子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到处于最大稳定状态。
木胶的使用方法

木胶的使用方法木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胶水,其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在使用木胶时,首先需要准备好工作场所和工具。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木胶。
步骤一:准备工作场所和工具在使用木胶之前,需要准备好工作场所和工具。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免影响胶水的干燥和粘合效果。
其次,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如刷子、滚筒、锤子、钉子等,以便进行接合和固定。
步骤二:清洗和准备接合面在使用木胶之前,需要先清洗和准备好接合面。
接合面应该干净、平滑、无油污和灰尘等杂物。
如果接合面有油污或灰尘,应该用清洁剂或砂纸清洗干净,以确保胶水能够充分粘合。
步骤三:涂抹木胶在准备好接合面后,需要将木胶涂抹在接合面上。
涂抹的厚度应适中,不能过厚或过薄。
如果涂抹过厚,会影响胶水的干燥和粘合效果;如果涂抹过薄,会影响胶水的粘合力。
涂抹木胶的工具可以选择刷子、滚筒等,不同的工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步骤四:接合和固定在涂抹好木胶后,需要将接合面按照需要进行接合。
接合后,需要进行固定,以确保胶水能够充分干燥和粘合。
固定的方法可以选择钉子、夹具、压板等,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步骤五:等待干燥在接合和固定后,需要等待胶水充分干燥。
干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木胶的种类和涂抹的厚度。
一般情况下,干燥时间需要在24小时以上。
总结: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正确地使用木胶,实现粘合和固定的目的。
在使用木胶时,需要注意涂抹的厚度、接合和固定的方法以及干燥的时间等。
只有在正确使用木胶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好的粘合效果。
木皮胶粘合剂知识及使用方法

木皮胶粘合剂是一种常用的胶粘剂,主要用于木材的拼接和修复。
它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有效防止木材的开裂和变形,使木材更加稳固和耐用。
本文将介绍木皮胶粘合剂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一、木皮胶粘合剂的种类木皮胶粘合剂主要分为合成树脂胶粘剂和天然树脂胶粘剂两大类。
1. 合成树脂胶粘剂:如尿素醛胶、苯醛胶、骨胶、硅胶等。
这类胶粘剂具有粘接强度高、耐温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木材的拼接。
2. 天然树脂胶粘剂:如鱼胶、石脂、松脂等。
这类胶粘剂具有环保、耐腐蚀、抗紫外线等特点,适用于对环保要求较高的木材拼接。
二、木皮胶粘合剂的使用方法1. 表面处理:在使用木皮胶粘合剂之前,需要将被粘合的木材表面清洁干净,去除油污和灰尘。
2. 胶剂涂布:将胶粘剂涂布在木材的拼接面上,注意要均匀涂布,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
3. 粘合操作:将涂布了胶粘剂的木材进行拼接,注意要对齐并保持压紧,使粘接面紧密接触。
4. 干燥时间:待粘接完成后,需等待一定的干燥时间。
不同的胶粘剂有不同的干燥时间,需要根据产品说明书来确定。
5. 砂光处理:干燥完全后,可以使用砂纸对木材进行砂光处理,使表面更加光滑。
三、木皮胶粘合剂的注意事项1. 储存注意:木皮胶粘合剂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晒,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2. 使用环境:使用木皮胶粘合剂时,应确保环境湿度适中,避免干燥或湿度过大的情况,影响胶粘剂的粘接效果。
3. 使用工具:在操作时,要选择适当的工具,如刷子、滚筒等,以便于涂布胶粘剂。
4. 注意安全:在使用木皮胶粘合剂时,要注意防止接触到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四、木皮胶粘合剂的优缺点1. 优点:木皮胶粘合剂具有粘接强度高、耐久性好、环保等优点,能够有效防止木材的开裂和变形。
2. 缺点:某些木皮胶粘合剂可能存在刺激性气味,需要在通风条件较好的环境下使用,并注意个人防护。
总结:木皮胶粘合剂是一种重要的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
木工胶的使用方法

木工胶使用方法
一、清洁表面
在使用木工胶之前,需要将粘接表面的灰尘、水分、油污等清洁干净,以保证粘接效果。
二、涂胶
将木工胶均匀地涂在粘接表面上,注意不要涂得太厚或太薄,一般涂上薄薄的一层即可。
在涂胶时,可以使用刷子或刮刀等工具进行涂抹。
三、晾干
涂好木工胶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让胶水完全晾干。
晾干时间取决于具体的胶水型号和使用环境,一般需要等待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在晾干过程中,不要让胶水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以免影响粘接效果。
四、压合
将两个需要粘接的表面合在一起,轻轻按压一段时间,
让胶水完全粘合。
在压合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空气进入粘接缝隙,以免影响粘接效果。
五、固定
为了确保粘接效果,可以使用夹具或木块等工具对粘接表面进行固定。
在固定过程中,需要注意力度适中,以免造成材料损坏。
六、检查
等待一定时间后(具体时间取决于胶水型号和使用环境),可以检查粘接效果。
如果发现有未粘合的地方,可以补充涂胶并进行再次压合。
七、维护
在粘接完成后,需要保持一定的维护时间,让胶水完全固化。
在维护期间,需要避免对粘接表面进行剧烈的振动或撞击,以免影响粘接效果。
八、清洁工具
在使用木工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工具的清洁。
在
使用完工具后,可以及时用酒精或溶剂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木材加工用胶黏剂1

木材加工用胶黏剂1板材制造、粘接用胶黏剂2122胶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 苯酚100氢氧化钠10甲醛(40%)116水180-200用途及固化在2.0-2.5MPa压力、130-140℃下,固化8-10min。
用途本胶用于胶合板、木质层压板等的粘接。
水溶性酚醛树脂胶黏剂(未改性)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苯酚100氢氧化钠溶液(30%)20甲醛溶液(37%)180水20制备及固化将苯酚、甲醛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在40-50℃下反应1.5h,再于0.5h内缓慢升温至80℃,10min内加热至回流,保持回流温度20min,加水,继续回流至符合黏度要求,冷却即成。
在1MPa压力、120-140℃下1h固化。
用途本胶为红棕色透明稠液体,用于胶合板制造的粘接。
CⅡ-1胶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苯酚100水115甲醛(40%)116石油磺酸4氢氧化钠7乙醇8制备及固化按配方用量在反应釜中加入熔化的苯酚及石油磺酸,在搅拌下将反应物加热到60-65℃,再加入16质量份40%甲醛溶液,停止加热。
反应放热,温度自动上升到90℃;用冷水通入反应釜增套中,使温度下降至40℃。
再加入16质量份40%甲醛溶液,反应温度又上升至95-105℃,用水冷却到80℃;第三次加入16质量份40%甲醛溶液,温度又上升到100-105℃,再次冷却到85℃。
第四次加入10质量份40%甲酝酿溶液,温度又上升到90-95℃,使之冷却到60℃,此时生成的产物是线型酚醛树脂。
然后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第二步缩聚。
在冷却到30℃的反应物中,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石油磺酸,直到溶呈碱性为止,搅拌5-10min,加入58质量份40%甲醛溶液,不断搅拌直到树脂黏度达到3.0-3.5Pa.s为止,在此过程中反应物温度保持60-65℃。
最后得到的产物冷却至45℃,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其用量为苯酚用量的2%。
最后冷至室温,加入8质量份乙醇(或丙醇)作稳定剂。
木材胶粘剂概述

第一章木材胶粘剂概述第一节木材胶粘剂的性能与应用一、概述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四五千年之前就已开始用“胶”粘合各种材料,是世界上应用粘接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
那时,人们使用的是粘土、淀粉、骨胶等物作胶粘剂,用于建筑、工具和工艺品的制造,至今很多文物还保存良好。
而淀粉、骨胶等天然胶粘剂也一直沿用到今,直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才出现了合成胶粘剂,它比天然胶粘剂具有更多的品种、更强的粘接性和更好的耐久性。
如今合成胶粘剂已占整个胶粘剂总量的80%以上。
无论在工业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胶粘剂的用途都十分普遍,粘接的木制品在我们周围更是到处可见。
木质材料粘接结构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粘接强度高,合理粘接的接头,其粘接强度大多都接近木质本身强度;具有一定的耐水性,可以在极其潮湿或受水浸的条件下工作;耐候性和耐久性较好,可以在曝露于室外的条件下长期工作;能够粘接多种材料,可以将木材与金属等多种材料粘接在一起,扩大了木材粘接的应用范围。
我国是少林的国家,木材供需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必须大力发展以人造板为中心的木材综合利用。
50年代初,胶合板产量很低,而且用豆胶、干酪素胶等蛋白质类的胶粘剂。
这些胶粘剂的粘合强度不高,耐水和耐热等方面的性能也较差,阻碍了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所以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必须从研制胶粘剂着手。
1955—1957年,研制脲醛和酚醛树脂胶成功,相继在木材工业中大量应用。
用脲醛树脂胶生产1m3刨花板,可以代替3.1m3原木制成的板材;用酚醛树脂胶生产1t纤维板,可以代替5.6m3原木制成的板材。
由此可见,胶粘剂对提高木材利用率和促进木材综合利用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许多新型胶粘剂大量涌现,老品种的不断改性,从而使人造板工业和家具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就人造板生产而言,由仅能生产胶合板发展到生产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各种装饰贴画板等多种木材胶合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胶粘剂是如何进行粘接的
木材粘接(胶合)过程极其复杂,各种机械、物理、化学的现象交织在一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胶合理念,有的只能解释粘接过程中的部分现象,其中机械胶合理论、吸附胶合理论、扩散胶合理论、静电胶合理论和化学键胶合理论较有代表性。
机械胶合理论认为胶合是因为胶粘剂被涂到材料表面以后,渗透到孔隙内和凹处,固(硬)化后形成胶钉,靠胶钉的作用产生粘接强度,根据这种理论,在胶合过程中产生的胶钉愈多,胶粘剂渗透得愈深,粘接强度也愈大。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例如,栎木和椴木的孔隙比山毛榉和桦木的孔隙多,但是,栎木和椴木的粘接强度却没有山毛榉和桦木的粘接强度高,另外,木材横断面的粘接强度比其他断面(径切面、旋切面)的粘结强度低得多,这些都是机械胶合理论所无法解说的。
机械胶合理论的缺陷之一,就是对液体转为固体时的体积所收缩因素考虑不周。
吸附胶合理论认为一切分子或原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即化学力(化学键)和物理力(范德华力),物理吸附(范德华力)是胶粘剂和被胶粘剂物体之间牢固结合的主要因素。
按照吸附理论的解释,粘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液体胶粘剂分子借助布朗运动向被粘材料的表面扩散,是两者的分子或基团相互靠近,第二杰顿是产生吸附力,当胶粘剂的表面分子与被粘物体表面分子之间距离小于5×10﹣8cm时,两种分子是产生吸附作用(范德华力),使分子间处于最稳定状态,完成胶合作用。
显然吸附胶合理论比机械胶合理论要完善,但是,仍然有一些现象不能解释。
扩散胶合理论认为胶粘剂和被粘物之间由于热布朗运动而进行相互扩散使胶粘剂和被粘物表面之间的界面消失,形成一个过渡区,过渡区是一个由两种材料的高分子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结构,从而能产生很高的粘接强度。
不过,只有当胶粘剂和被粘物之间的溶解度参数接近时才能互溶,发生相互扩散。
静电胶合理论认为胶粘剂和被粘物的界面区存在着双电层,粘接强度主要是由双电层的静电引力所引起的。
化学键胶合理论认为胶粘剂和被粘物之间由于形成化学键而产生牢固粘接强度。
上述理论各有所长,我们应当加以综合应用,虽然各种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从胶合的过程来看应该是一样的,即第一阶段是胶粘剂对被粘物表面的润湿,第二阶段是润湿的胶粘剂在一定条件下使胶粘剂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即产生粘接强度,把木材牢固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