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学校空表.doc
洪河桥卫生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登记样表

实体
概况
洪河桥镇位于皖豫两省三县(河南省淮滨县、固始县)交界处的洪河下游,S202路穿境而过,北距阜南县城20公里,南距淮滨县城16公里。东邻王家坝镇;西接方集、段郢两个乡镇;北与公桥、地城、于集三乡镇隔河相连。属县卫计委下属和王化镇洪河桥镇镇直机构,设有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康复理疗室、急诊室、、慢性病门诊、全科医学科、口腔科、预防接种门诊、公共卫生科、医技科室有检验室、放射科、心电图室、彩超室、多普勒室等。下设14个村卫生室,主要职能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有职工43人。
1992年2月成立阜南县洪河桥镇卫生院至今。洪河桥镇位于皖豫两省三县(河南省淮滨县、固始县)交界处的洪河下游,S202路穿境而过,北距阜南县城20公里,南距淮滨县城16公里。东邻王家坝镇;西接方集、段郢两个乡镇;北与公桥、地城、于集三乡镇隔河相连;南与河南省淮滨县、固始县的栏杆、王岗、往流三乡镇隔洪河相望,是阜南县的南大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登记表
编制单位:(公章)编号:
地名
代码
类别名称
事业单位
标准
地名
汉字
阜南县洪河桥镇卫生院
民族文字
语种
汉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现在地名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地理
位置
东经(自)
东经(பைடு நூலகம்)
北纬(自)
北纬(至)
原图
名称
比例尺
图号
(年版)
所在(跨)行政区
洪河桥镇
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以所在政区名称和工作职能而得名。
资料
来源
洪河桥镇卫生院提供。
多媒体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模板】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学校样表编制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类别: 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事业单位标准地名江苏省如皋中学简称如皋中学使用时间现今地名曾用名无图号(年版)▄坐标系▄别名无密级▄比例尺▄罗马字母拼写▄原图名称▄东经▄至东经▄测量方法▄北纬▄至北纬▄地名普查状态▄地名的来历1953年挂牌设立江苏省如皋中学。
地名的含义因位于江苏如皋,属省属完全中学,故而得名江苏省如皋中学。
地名的历史沿革1902年如皋公立师范学堂、1908年如皋初级师范兼中学附属两等小学堂、1923年如皋县立初级中学、1924年如皋县立中学、1930年如皋县立初级中学、1939年如皋县立联合中学、1945年如皋第一中学、1946年如皋县立中学、1949年1月苏皖一分区如皋中学、1949年下半年苏北泰州行政区如皋中学、1950年苏北南通行政区如皋中学、1951年苏北如皋初级中学、1953年江苏省如皋中学。
1997年搬迁至江苏省如皋市东皋路86号。
地理实体概况地址东皋路86号联系电话********邮政编码226500 单位网址******所在区域如城街道所属行业教育机构其他信息职工人数有 304人。
业务范围: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高中学历教育。
所获荣誉: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开展冬季体育活动先进集体机构组成: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其他信息:教室86间,实验室20间,在校学生2461人资料来源江苏省如皋中学填写上报所在多媒体信息▄单独提供本地名的图片、照片(近景、远景各一张)、或视频、或录音资料。
备注指对一些在上述栏目中无法填注又必须加以说明的问题,在备注一栏中填注。
登记人:李明登记时间:2016年1月1日审核人:夏波审核日期: 2016年1月2日。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

编制单位(盖章)编号:序号地名代码标准地名类别名称1 新建北路路2 北环东路东连接线路3 余慈连接线路4 中山北路路5 舜宇路路6 金盛一路路7 金盛路路8 金辉路路9 金舜东路路10 舜汇路路11 横堰东路路12 纬一路路1314 朱家新村新村15 翁家新村新村16 仙桥新村新村17 双河桥新村新村18 横堰头新村新村19 横河塘新村新村编制单位(盖章)编号:序号地名代码标准地名类别名称20 永丰家苑小区21 永丰小区小区22 凤山小学学校23 城北小学学校24 永丰幼儿园学校25 有色金属材料城26 中国塑料城27 模具城二期28 永丰工业园区29 中塑国际大厦30 中塑大厦31 余姚消防大队32 余姚汽车北站长途汽车站33 仙桥加油站加油站34 碾子头自然村35 双河桥自然村36 朱家自然村37 前闻家自然村38 翁家自然村编制单位(盖章)编号:序号地名代码标准地名类别名称39 樟树弄自然村40 畈家自然村41 哺滩自然村42 河湾自然村43 界堰头自然村44 后闻家自然村45 里仙桥自然村46 外仙桥自然村47 冯严自然村48 陈家自然村49 横堰头自然村50 横河塘自然村51 石柱头自然村52 里贩自然村53 大六房自然村54 谷家自然村55 倪毛自然村56 韩家自然村57 高家自然村编制单位(盖章)编号:序号地名代码标准地名类别名称58 鲍堰桥自然村59 永丰村村委会60中江河流东江河流编制单位(盖章)编号:序号地名代码标准地名类别名称。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调查表(一至十二)表格

(行政区域)
六鳌乡镇场编号:
类别名称
行政区域
类目名称
镇级
标准名称
六鳌镇
罗马字母拼写
Liu ao zhen
东经
至东经
北纬
至北纬
地名含义
临海建所城环青山山腰,状如“巨鳌载岳”,命名为陆鳌城,从此青山改称陆鳌山。
历史沿革
六鳌宋代属安仁乡含恩里。元代设青山巡检司。明代属十五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陆鳌守御千户所,属于军事编制,隶属镇海卫。陆鳌守御千户所人口属于军籍,明代前期对抗御倭寇入侵起到重要作用。至康熙十八年“复界”,许多村民没有回居陆鳌,人口大减。康熙三十九年重新编定保甲,陆鳌、龙澳二保并编为龙鳌一保。民国初年实行“里邻”制度,全半岛编为六鳌里,初属东区管辖,后划属第一区(区署设在旧镇)。民国二十九(1940年)设六鳌乡,辖下营、城江、鳌西、鳌东、大澳、龙南、龙北7保。民国三十三年,龙南龙北并为龙美保,大澳改为墩澳保。新中国初期,六鳌属第四区(旧镇区),1952年改属第九区(深土区),分为鳌中、下寮、顶大澳、龙美4乡。1958年3月合为六鳌乡,9月,改属深土公社,设六鳌管理区,1961年7月成立六鳌公社,1984年9月政企分开,改为六鳌乡。
高程(米)
设立年份
地名含义
历史沿革
类型
所在跨行政区
范围
人口(人)
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平方米)
主要产业
主要商品
年均气温(℃)
年均降水量
(毫米)
备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调查表(十)
水利、电力设施
(水库、水渠、池塘、海塘、发电站)
县
漳浦
乡镇
村(居)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地名代码类别名称农村居民点标准地名汉字落马坎罗马字母拼音写民族汉字语种简称使用时间现今地名地理位置东经至东经北纬至北纬原图名称比例尺图号(年版)所在(跨)行政区良朋镇良村村地名的含义及沿革光绪《孝丰县志》卷三:“鱼池乡哲图落马坎距城三十五里。
”历史地名,相传原来在“小路东侧上岭处有一巨石伸向路面,人行可以从石上过,骑马者必须下马,故称落马坎。
地理实体概况位于良朋镇政府驻地良朋西南公里的山岙中,良村西3公里, 东北部是1982年开辟的沿山渠道,公路在山岙中间,属良村行政村43户,168人,出产毛竹、茶叶兼种稻麦。
资料来源多媒体信息备注登记人徐洪卫审核人盛金山登记时间2010年9月15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地名代码类别名称农村居民点标准地名汉字杨家罗马字母拼音写民族汉字语种简称使用时间现今地名地理位置东经至东经北纬至北纬原图名称比例尺图号(年版)所在(跨)行政区良朋镇良村村地名的含义及沿革以姓得名。
解放前居民建乡称大受村,1955年划归西亩乡。
2001年7月撤销西亩乡,建制属良朋镇。
地理实体概况位于良朋镇政府驻地良朋西南公里的山岙中,良村西南公里,东南是施家坞水库上游,境内有部分梯田,交通不便,属良村行政村34户,154人点状居住。
出产毛竹.茶叶.兼种稻麦。
资料来源多媒体信息备注登记人徐洪卫审核人盛金山登记时间2010年9月15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地名代码类别名称农村居住点标准地名汉字施家罗马字母拼音写民族汉字语种简称使用时间现今地点地理位置东经至东经北纬至北纬原图名称比例尺图号(年版)所在(跨)行政区良朋镇良村村地名的含义及沿革以姓得名,1950年居民建乡长大受村,1955年划归西亩乡。
2001年7月撤消西亩乡建制,属良朋镇。
地理实体概况位于良朋镇政府驻地良朋西南11公里,良村西南公里,施家坞水库上游一个狭长的山坞里,属良村行政村24户,112人点状居住,出产毛竹、茶叶、种植稻麦。
狼西小学附属幼儿园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

表53:事业单位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填表说明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注:录入范围是不论是否独立存在,全部进行地名信息采集。
在“其他信息”栏中增加事业单位分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1、标准地名(汉字):指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汉语)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名全称。
2、使用时间:按照地名的实际使用状况分为“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可选择填写。
3、简称:是指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
凡地名简称不通用、来源不详或不能确认的则不填写。
4、别名:是指某一地理实体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如亦名、旧名、雅名等。
5、曾用名:曾经使用过的名称,按使用先后顺序填写。
如果曾用名较多,可有选择地填写,用字要固定,以不超过3个为宜。
6、所在(跨)行政区: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所位于(跨)的行政区,填写乡级(含)以上行政区名称,无须在其前面加冠其上一级政区名称。
7、地名的来历、含义:事业单位名称的地名含义部分,统一填写为“因所在行政区域及工作职能而得名。
”8、历史沿革:指该地名的历史演变情况,尽可能详细说明。
包括何时命名更名、隶属关系调整、地址迁移、工作职能(含级别)变化等。
地名的历史沿革要追根溯源,详细考证,具备准确的来源出处。
9、地理实体概况:是指概述该地理实体除名称以外的相关属性信息(陈述式)。
填写内容主要是地名相关信息所列项目要素,其基本要求是:一是填写的信息内容要真实、可靠;二是与规范的项目要素框架相符;三是与掌握的现势信息资料相符。
10、地理方位:是指地理实体在乡级(含)以上行政区的概略方向,较大面状地名、较长线状地名、重要点状地名以县(或县城)为参照物,其他地名以乡镇(或县城、乡镇政府驻地)为参照物,并适当增加距离。
如:××学校位于××镇的××方向,距离镇驻地××. ××千米。
关于第二次地名普查登记表填表说明

系统功能简介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采集系统》是由国家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主办由辽宁经纬测绘规划建设 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一套集GPS野外采集与内业 数据处理管理为一体的地名普查数据采集系统。
整套系统分为《野外采集子系统》与《数据处理 子系统》两部分;《野外采集子系统》主要负责 系统野外的地名普查数据的采集工作,配备小巧 的GPS模块到采集地点进行现场采集,并对采集 地物进行详细信息的填写,最终导入到《数据处 理子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并可在数据整理完 成后导出成国家地名数据库可识别的格式进行数 据交换
料。(表R12、R20、R22) 交通运输部门职责:负责提供交通运输设施(公路、桥梁、码头渡口、车站、停 车场)等地名资料。(表R09、R10、R11、R13) 农林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主要农作物、农产品、农林牧渔副业、土特产及主 要林地、保护区等地名资料。(表R26) 水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水系(河流)、水利设施(井、池塘、水库、水渠、堤 坝)等地名资料。(表Z01、Z02、R14、R15、R16、R17、R18) 文体广电、旅游部门职责:负责提供纪念地、文物古迹(塔、碑、遗址)、风景 区等相关资料。(表R19、R21) 卫生、人口计生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重点卫生设施等名称。 商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口岸等地名资料。 工商管理部门职责:负责提供企业名称等相关资料。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机构编码等相关资料。 供电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供电所、发电站等相关资料。 乡(镇)政府职责:负责辖区内地名普查工作,提供行政区、居民点、街、路名 称及相关资料。(表z1-z5,R1-R28)
普查的范围 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人文地理实体地名
江城县第二次地名主要普查范围目录 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一、水系类 1、河流 2、泉 二、陆地地形 1、洞穴 2、丘陵 3、山峰(山)
地名普查培训(表格填写)

图名图号(年版),填该地名所在地形图(1:1万、1:5 万)上的图名图号,均在图的正上方。年版在左下方。
7、“比例尺”栏。
比例尺,填该地名所在图的比例尺(1:1万)。图上没有该 实体名称的则不填写。
地名代码的具体格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地名属性 类别代码)
第四段
(附加码)
(县级以上行政 (县级以下行政 区划代码) 区划代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如:瑞安市安阳街道丹枫苑 330381 001 22100 000001
2、“标准名称”栏。
标准名称,指经过地名普查后确定的标准名 称,可认为是当地约定俗成的地名或经过有 关部门审批的地名均为标准名称。使用规范 汉字,不用生僻字(含方言字、土俗字)、 自造字、错别字、旧体字和异体字等。该栏 为必填栏。 容易混淆的概念:行政区域与单位。(应分 别填报)
使用时间,填“现今地名”或“历史地名”。
11、“命名时间”栏。
命名时间,填标准名称经批准命名的日期。
12、“密级”栏。
密级,指该地名及信息的保密范围,分为不保密、秘密、 机密和绝密四种,可选择其中一种。若密级不明确,可选 择"秘密"。
13、“设立年份”、“ 废止年份”栏。
填地名标志的设立、废止时间。
23、“地理实体信息”栏。
概述该地理实体除名称以外的相关属性信息。 该栏为必填栏。
如:慈溪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东离宁波60公里, 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三角地区 大上海经济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国务院批准 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已 是宁波北接上海的门户和杭州湾南翼重要交通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学校(空表)
编制单位:类别: 标准地名简称使用时间
曾用名无
图号(年
版)
▄坐标系▄
别名无密级▄比例尺▄罗马字母拼写▄原图名称▄东经▄至东经▄测量方法▄
北纬▄至北纬▄地名普查状态▄
地名的来历
地名的含义
地名的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地址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单位网址
所在区域所属行业
其他信息
职工人数有人。
业务范围:
所获荣誉:
机构组成:
其他信息:教室间,实验室间,在校学生人,班级:
资料来源
所在多媒体信息▄
备注
登记人: 登记时间: 审核人: 审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