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基本信息表
通用地名登记表

标准名称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标准名称读音
使用时间
命名时间
所属类别名称
所属行业
地名来历
地名含义
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描述
照片
提供本地名图片、要求远近各一张。照片要求:照片要横拍,清晰无杂物、无遮挡、无曝光,远近各一张,远:能照到整个区域的轮廓,近:能看清牌子,如果既能拍清整个轮廓,又能拍清牌子,一张就可以。照片需要按照地名标准名称命名,交电子版到县普查办。
资料来源及出处
填表人及联系电话:审核人(签字):
填பைடு நூலகம்单位(签章):填表时间:年月日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模板】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学校样表编制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类别: 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事业单位标准地名江苏省如皋中学简称如皋中学使用时间现今地名曾用名无图号(年版)▄坐标系▄别名无密级▄比例尺▄罗马字母拼写▄原图名称▄东经▄至东经▄测量方法▄北纬▄至北纬▄地名普查状态▄地名的来历1953年挂牌设立江苏省如皋中学。
地名的含义因位于江苏如皋,属省属完全中学,故而得名江苏省如皋中学。
地名的历史沿革1902年如皋公立师范学堂、1908年如皋初级师范兼中学附属两等小学堂、1923年如皋县立初级中学、1924年如皋县立中学、1930年如皋县立初级中学、1939年如皋县立联合中学、1945年如皋第一中学、1946年如皋县立中学、1949年1月苏皖一分区如皋中学、1949年下半年苏北泰州行政区如皋中学、1950年苏北南通行政区如皋中学、1951年苏北如皋初级中学、1953年江苏省如皋中学。
1997年搬迁至江苏省如皋市东皋路86号。
地理实体概况地址东皋路86号联系电话********邮政编码226500 单位网址******所在区域如城街道所属行业教育机构其他信息职工人数有 304人。
业务范围: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高中学历教育。
所获荣誉: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开展冬季体育活动先进集体机构组成: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其他信息:教室86间,实验室20间,在校学生2461人资料来源江苏省如皋中学填写上报所在多媒体信息▄单独提供本地名的图片、照片(近景、远景各一张)、或视频、或录音资料。
备注指对一些在上述栏目中无法填注又必须加以说明的问题,在备注一栏中填注。
登记人:李明登记时间:2016年1月1日审核人:夏波审核日期: 2016年1月2日。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地名普查登记表-行政区域-隽水镇1

登记单位(公章):
代码
别名
标准名称☆
隽水镇
简称
汉字书写
曾用名
图上名称
图名图号(年版)☆
比例尺☆
1:50000
罗马字母拼写☆
汉语普通话读音
地名原读音
通名罗马字母拼写
少数民族语书写
语种
汉语
使用时间☆
现今地名
普查状态☆
密级☆
秘密
设立年份
废止年份
标牌个数
高程(米)
东经
至东经
北纬
多媒体信息
其他信息
资料来源及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咸宁市分卷、实地走访
备注
登记时间☆
登记人☆
审核人☆
行政区划代码☆
421222000
政府驻地☆
隽水集镇
政府网址
总面积(平方千米)
102.65
总人口(万人)
12.92
电话区号
0715
邮政编码☆
437400
区划单位☆
县辖区
行政级别☆
乡级
地理位置
位于通城县中北部
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锦山乡并入隽水镇,隽水镇辖34个村(居)委会;
2002年调整村级行政区划,将原30个村合并为11个农业村委会,同时增设雁塔、银城、秀水、旭红、银山、白沙6个居委会;
2004年加强社区建设,将原10个居委会合并为8个社区居委会。
地理实体描述☆
隽水镇位于通城县中北部,地处东经113°45′32″至113°52′35″,北纬29°11′28″至29°18′18″,东与关刀镇、沙堆镇交界,南与五里镇相连,西与石南镇、大坪乡接壤,北与崇阳县肖岭乡毗邻。镇政府驻地为隽水大道特168号。历来为湘鄂赣三省边邻贸易、商品集散地。近年来,交通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境内有杭瑞高速和通界高速通过,市内外环交通框架基本形成,城镇街道建设日新月异,隽水大道、秀水大道、玉立大道、解放路、民主路等主城道路扩建改造高标准化。新建起的银山广场宽广壮观,环境优雅,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健身娱乐、人文景观、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2014年,全镇辖宝塔、桃源、油坊、利和、上阔、下阔、铁柱、古龙、柳峦、石泉、东港11个行政村和白沙、旭红、雁塔、新塔、银城、湘汉、秀水、和平8个社区居委会,140个村民小组、87个居民小组,37900户,人口12.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万人,劳动力2.6万人。总人口中,汉族人口达12.89万人,占99.94%;土家族、苗族、满族、壮族等13个少数民族共74人,占0.06%。全镇国土面积102.6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1.49公顷,水域面积6940公顷,林地3286公顷,森林覆盖率49%。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调查表(一至十二)表格

(行政区域)
六鳌乡镇场编号:
类别名称
行政区域
类目名称
镇级
标准名称
六鳌镇
罗马字母拼写
Liu ao zhen
东经
至东经
北纬
至北纬
地名含义
临海建所城环青山山腰,状如“巨鳌载岳”,命名为陆鳌城,从此青山改称陆鳌山。
历史沿革
六鳌宋代属安仁乡含恩里。元代设青山巡检司。明代属十五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陆鳌守御千户所,属于军事编制,隶属镇海卫。陆鳌守御千户所人口属于军籍,明代前期对抗御倭寇入侵起到重要作用。至康熙十八年“复界”,许多村民没有回居陆鳌,人口大减。康熙三十九年重新编定保甲,陆鳌、龙澳二保并编为龙鳌一保。民国初年实行“里邻”制度,全半岛编为六鳌里,初属东区管辖,后划属第一区(区署设在旧镇)。民国二十九(1940年)设六鳌乡,辖下营、城江、鳌西、鳌东、大澳、龙南、龙北7保。民国三十三年,龙南龙北并为龙美保,大澳改为墩澳保。新中国初期,六鳌属第四区(旧镇区),1952年改属第九区(深土区),分为鳌中、下寮、顶大澳、龙美4乡。1958年3月合为六鳌乡,9月,改属深土公社,设六鳌管理区,1961年7月成立六鳌公社,1984年9月政企分开,改为六鳌乡。
高程(米)
设立年份
地名含义
历史沿革
类型
所在跨行政区
范围
人口(人)
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平方米)
主要产业
主要商品
年均气温(℃)
年均降水量
(毫米)
备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调查表(十)
水利、电力设施
(水库、水渠、池塘、海塘、发电站)
县
漳浦
乡镇
村(居)
11大类92种地名普查登记表及其填写说明(河南省专版)(1)修改

(含填表说明、各类地名通名解释)二〇一六年五月十日制表人:审核人:年月日制表人:审核人:年月日表1:河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填表说明河流,是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天然水道。
河流在我国的称谓很多,较大的称江、河、川、水,较小的称溪、涧、沟、曲等。
藏语称藏布,蒙古语称郭勒。
1、标准地名(汉字):指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汉语)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名全称。
如:黄河、淄河。
2、使用时间:按照地名的实际使用状况分为“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可选择填写。
3、简称:是指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
凡地名简称不通用、来源不详或不能确认的则不填写。
4、别名:是指某一地理实体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如亦名、旧名、雅名等。
5、曾用名:曾经使用过的名称,按使用先后顺序填写。
如果曾用名较多,可有选择地填写,用字要固定,以不超过3个为宜。
6、所在(跨)行政区: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所位于(跨)的行政区,填写乡级(含)以上行政区名称,无须在其前面加冠其上一级政区名称。
对于完全坐落于一个县级政区内但涉及两个(含)以上乡镇街道的地理实体,其所在(跨)行政区逐个填写所跨的乡镇街道。
对于涉及两个以上县级政区的地理实体,其所在(跨)行政区仅填写本县内所跨的乡、镇、街道。
“所在(跨)行政区”中的“行政区”最低一级为“乡、镇、街道”。
7、地名的来历、含义:包括标准名称及其别名、曾用名、简称等名称的含义,包括地名形成的历史背景、命名理据(文化内涵)等。
一个地名的来历、含义有多种说法的,要依照诸说并存的原则记述;来历、含义不明,实在无法考证的,依照存疑待考原则,据实填写。
所有地名的该项要素内容不能为空。
8、历史沿革:指该地名的历史演变情况,尽可能详细说明。
河流、公路等线状地名包括何时命名更名、隶属关系调整、起止点变化和走向调整情况等。
山、河、湖等自然地理实体的历史沿革酌情填写,但不能为空。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范本)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范本) 编制单位:(公章)编号:行政区域地片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工业区、开发区编制单位:(公章)编号:矿区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区片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工矿点,农、林、牧场点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工矿点,农、林、牧场点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村民小组编制单位:若水镇人民政府(公章)编号:道班编制单位:(公章)编号:道路、街巷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渡口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公共交通车站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公路编制单位:(公章)编号:管道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加油站、加气站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检查站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桥梁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收费站编制单位:(公章)编号:隧道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停车场编制单位:(公章)编号:长途汽车站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泵站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池塘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发电站编制单位:(公章)编号:灌溉渠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涵洞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河堤、湖堤、闸坝、拦河坝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河堤、湖堤、闸坝、拦河坝编制单位:(公章)编号:井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排水沟编制单位:(公章)编号:输变电站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水库编制单位:(公章)编号:通信基站编制单位:(公章)编号:蓄洪区、泻洪区编制单位:(公章)编号:人物纪念地编制单位:(公章)编号:国家等级旅游景区编制单位:(公章)编号:房屋编制单位:(公章)编号:亭、台、碑、塔编制单位:(公章)编号:。
关于第二次地名普查登记表填表说明

系统功能简介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采集系统》是由国家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主办由辽宁经纬测绘规划建设 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一套集GPS野外采集与内业 数据处理管理为一体的地名普查数据采集系统。
整套系统分为《野外采集子系统》与《数据处理 子系统》两部分;《野外采集子系统》主要负责 系统野外的地名普查数据的采集工作,配备小巧 的GPS模块到采集地点进行现场采集,并对采集 地物进行详细信息的填写,最终导入到《数据处 理子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并可在数据整理完 成后导出成国家地名数据库可识别的格式进行数 据交换
料。(表R12、R20、R22) 交通运输部门职责:负责提供交通运输设施(公路、桥梁、码头渡口、车站、停 车场)等地名资料。(表R09、R10、R11、R13) 农林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主要农作物、农产品、农林牧渔副业、土特产及主 要林地、保护区等地名资料。(表R26) 水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水系(河流)、水利设施(井、池塘、水库、水渠、堤 坝)等地名资料。(表Z01、Z02、R14、R15、R16、R17、R18) 文体广电、旅游部门职责:负责提供纪念地、文物古迹(塔、碑、遗址)、风景 区等相关资料。(表R19、R21) 卫生、人口计生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重点卫生设施等名称。 商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口岸等地名资料。 工商管理部门职责:负责提供企业名称等相关资料。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机构编码等相关资料。 供电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供电所、发电站等相关资料。 乡(镇)政府职责:负责辖区内地名普查工作,提供行政区、居民点、街、路名 称及相关资料。(表z1-z5,R1-R28)
普查的范围 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人文地理实体地名
江城县第二次地名主要普查范围目录 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一、水系类 1、河流 2、泉 二、陆地地形 1、洞穴 2、丘陵 3、山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