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志登记表及填写说明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模板】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学校样表编制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类别: 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事业单位标准地名江苏省如皋中学简称如皋中学使用时间现今地名曾用名无图号(年版)▄坐标系▄别名无密级▄比例尺▄罗马字母拼写▄原图名称▄东经▄至东经▄测量方法▄北纬▄至北纬▄地名普查状态▄地名的来历1953年挂牌设立江苏省如皋中学。
地名的含义因位于江苏如皋,属省属完全中学,故而得名江苏省如皋中学。
地名的历史沿革1902年如皋公立师范学堂、1908年如皋初级师范兼中学附属两等小学堂、1923年如皋县立初级中学、1924年如皋县立中学、1930年如皋县立初级中学、1939年如皋县立联合中学、1945年如皋第一中学、1946年如皋县立中学、1949年1月苏皖一分区如皋中学、1949年下半年苏北泰州行政区如皋中学、1950年苏北南通行政区如皋中学、1951年苏北如皋初级中学、1953年江苏省如皋中学。
1997年搬迁至江苏省如皋市东皋路86号。
地理实体概况地址东皋路86号联系电话********邮政编码226500 单位网址******所在区域如城街道所属行业教育机构其他信息职工人数有 304人。
业务范围: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高中学历教育。
所获荣誉: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开展冬季体育活动先进集体机构组成: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其他信息:教室86间,实验室20间,在校学生2461人资料来源江苏省如皋中学填写上报所在多媒体信息▄单独提供本地名的图片、照片(近景、远景各一张)、或视频、或录音资料。
备注指对一些在上述栏目中无法填注又必须加以说明的问题,在备注一栏中填注。
登记人:李明登记时间:2016年1月1日审核人:夏波审核日期: 2016年1月2日。
地名普查登记表-行政区域-隽水镇1

登记单位(公章):
代码
别名
标准名称☆
隽水镇
简称
汉字书写
曾用名
图上名称
图名图号(年版)☆
比例尺☆
1:50000
罗马字母拼写☆
汉语普通话读音
地名原读音
通名罗马字母拼写
少数民族语书写
语种
汉语
使用时间☆
现今地名
普查状态☆
密级☆
秘密
设立年份
废止年份
标牌个数
高程(米)
东经
至东经
北纬
多媒体信息
其他信息
资料来源及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咸宁市分卷、实地走访
备注
登记时间☆
登记人☆
审核人☆
行政区划代码☆
421222000
政府驻地☆
隽水集镇
政府网址
总面积(平方千米)
102.65
总人口(万人)
12.92
电话区号
0715
邮政编码☆
437400
区划单位☆
县辖区
行政级别☆
乡级
地理位置
位于通城县中北部
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锦山乡并入隽水镇,隽水镇辖34个村(居)委会;
2002年调整村级行政区划,将原30个村合并为11个农业村委会,同时增设雁塔、银城、秀水、旭红、银山、白沙6个居委会;
2004年加强社区建设,将原10个居委会合并为8个社区居委会。
地理实体描述☆
隽水镇位于通城县中北部,地处东经113°45′32″至113°52′35″,北纬29°11′28″至29°18′18″,东与关刀镇、沙堆镇交界,南与五里镇相连,西与石南镇、大坪乡接壤,北与崇阳县肖岭乡毗邻。镇政府驻地为隽水大道特168号。历来为湘鄂赣三省边邻贸易、商品集散地。近年来,交通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境内有杭瑞高速和通界高速通过,市内外环交通框架基本形成,城镇街道建设日新月异,隽水大道、秀水大道、玉立大道、解放路、民主路等主城道路扩建改造高标准化。新建起的银山广场宽广壮观,环境优雅,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健身娱乐、人文景观、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2014年,全镇辖宝塔、桃源、油坊、利和、上阔、下阔、铁柱、古龙、柳峦、石泉、东港11个行政村和白沙、旭红、雁塔、新塔、银城、湘汉、秀水、和平8个社区居委会,140个村民小组、87个居民小组,37900户,人口12.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万人,劳动力2.6万人。总人口中,汉族人口达12.89万人,占99.94%;土家族、苗族、满族、壮族等13个少数民族共74人,占0.06%。全镇国土面积102.6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1.49公顷,水域面积6940公顷,林地3286公顷,森林覆盖率49%。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调查表(一至十二)表格

(行政区域)
六鳌乡镇场编号:
类别名称
行政区域
类目名称
镇级
标准名称
六鳌镇
罗马字母拼写
Liu ao zhen
东经
至东经
北纬
至北纬
地名含义
临海建所城环青山山腰,状如“巨鳌载岳”,命名为陆鳌城,从此青山改称陆鳌山。
历史沿革
六鳌宋代属安仁乡含恩里。元代设青山巡检司。明代属十五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陆鳌守御千户所,属于军事编制,隶属镇海卫。陆鳌守御千户所人口属于军籍,明代前期对抗御倭寇入侵起到重要作用。至康熙十八年“复界”,许多村民没有回居陆鳌,人口大减。康熙三十九年重新编定保甲,陆鳌、龙澳二保并编为龙鳌一保。民国初年实行“里邻”制度,全半岛编为六鳌里,初属东区管辖,后划属第一区(区署设在旧镇)。民国二十九(1940年)设六鳌乡,辖下营、城江、鳌西、鳌东、大澳、龙南、龙北7保。民国三十三年,龙南龙北并为龙美保,大澳改为墩澳保。新中国初期,六鳌属第四区(旧镇区),1952年改属第九区(深土区),分为鳌中、下寮、顶大澳、龙美4乡。1958年3月合为六鳌乡,9月,改属深土公社,设六鳌管理区,1961年7月成立六鳌公社,1984年9月政企分开,改为六鳌乡。
高程(米)
设立年份
地名含义
历史沿革
类型
所在跨行政区
范围
人口(人)
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平方米)
主要产业
主要商品
年均气温(℃)
年均降水量
(毫米)
备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调查表(十)
水利、电力设施
(水库、水渠、池塘、海塘、发电站)
县
漳浦
乡镇
村(居)
地名标志类

登记单位: (公章)
标志名称
解家庄
所在(跨)行政区
太保庄街道
设立单位
潍坊市霞山区太保庄街道解家庄村委会
设立时间
1992年5月
废止时间
材质
大理石
规格
标志照片文件名
地
名
标
志
实
地
照
片
说
明
1.标志名称:是指地理实体的名称,是什么名称就填什么名称,必须和拍摄的图片一致。
7.照片:照片应含有背景,用相机照,大小为2-4M。
2.所在行政区:填写最小的乡级行政区划范围,如:南关街道、谭坊镇等。
3.设立单位:填写管理或设立本标志的单位,如:世纪华庭填写烟台南山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4.设立时间:是指设立标志的时间。
5.材质:分木质、铁质、理石、花岗岩、石质、亚克力、混凝土等。
6.规格:是指标志部分的具体尺寸,应为长×宽×高,单位毫米。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地名代码类别名称农村居民点标准地名汉字落马坎罗马字母拼音写民族汉字语种简称使用时间现今地名地理位置东经至东经北纬至北纬原图名称比例尺图号(年版)所在(跨)行政区良朋镇良村村地名的含义及沿革光绪《孝丰县志》卷三:“鱼池乡哲图落马坎距城三十五里。
”历史地名,相传原来在“小路东侧上岭处有一巨石伸向路面,人行可以从石上过,骑马者必须下马,故称落马坎。
地理实体概况位于良朋镇政府驻地良朋西南公里的山岙中,良村西3公里, 东北部是1982年开辟的沿山渠道,公路在山岙中间,属良村行政村43户,168人,出产毛竹、茶叶兼种稻麦。
资料来源多媒体信息备注登记人徐洪卫审核人盛金山登记时间2010年9月15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地名代码类别名称农村居民点标准地名汉字杨家罗马字母拼音写民族汉字语种简称使用时间现今地名地理位置东经至东经北纬至北纬原图名称比例尺图号(年版)所在(跨)行政区良朋镇良村村地名的含义及沿革以姓得名。
解放前居民建乡称大受村,1955年划归西亩乡。
2001年7月撤销西亩乡,建制属良朋镇。
地理实体概况位于良朋镇政府驻地良朋西南公里的山岙中,良村西南公里,东南是施家坞水库上游,境内有部分梯田,交通不便,属良村行政村34户,154人点状居住。
出产毛竹.茶叶.兼种稻麦。
资料来源多媒体信息备注登记人徐洪卫审核人盛金山登记时间2010年9月15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地名代码类别名称农村居住点标准地名汉字施家罗马字母拼音写民族汉字语种简称使用时间现今地点地理位置东经至东经北纬至北纬原图名称比例尺图号(年版)所在(跨)行政区良朋镇良村村地名的含义及沿革以姓得名,1950年居民建乡长大受村,1955年划归西亩乡。
2001年7月撤消西亩乡建制,属良朋镇。
地理实体概况位于良朋镇政府驻地良朋西南11公里,良村西南公里,施家坞水库上游一个狭长的山坞里,属良村行政村24户,112人点状居住,出产毛竹、茶叶、种植稻麦。
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

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代码:共20位,前6位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统一使用城阳区的代码;接下来3位为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也就是城阳区的8个街道代码,表上所登记的地理实体在哪个街道内,就使用哪个街道的代码;然后5位为地名属性类别代码,请对照《地名属性类别代码表》的分类,使用准确的属性代码;最后6位为附加码,按照顺序自行编码。
别名:也称亦名、曾用名、旧名、雅名(指俗称已被雅化而被当地群众已接受的地名),指除标准名称外,当地群众对该实体的其他称说和另外的书写形式。
标准名称:指经过普查后确定的标准名称,使用规范汉字,不用生僻字(含方言字、土俗字)、自造字、错别字、旧体字和异体字等。
简称:指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主要是指乡镇级以上的行政区域的缩减名称。
凡对当地行政政区域简称不详的,以当地政府文件打头的字为准。
罗马字母拼写:指标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应按照地名专名、通名正确进行分段,详见《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中地字[1984]17号)。
少数民族语书写:指标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应按照地名专名、通名正确进行分段,详见《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中地字[1984]17号)。
语种:指地名的语别种类,源于哪个民族,如汉语、藏语、蒙古语等,表中只填少数民族语种。
使用时间:统一使用“现今地名”。
密级:指该地名及信息的保密范围,分为不保密、秘密、机密和绝密四种,可选择其中一种。
若密级不明确,可选择"秘密"。
东经:"东经"按该地名最西端的经度确定,精确到秒。
至东经:"至东经"按该地名最东端的经度确定,精确到秒。
北纬:"北纬"按该地名最南端的纬度确定,精确到秒。
至北纬:"至北纬"按该地名最北端的纬度确定,精确到秒。
地名含义:包括标准名称及其别名、曾用名、简称等名称的含义,即指为什么叫这个地名,包括地名由来的解释。
地名普查成果表(填表说明)

注:★为必填项
附表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填写说明
编制单位:(公章)编号:
地名代码
数据库自动生成
类别名称
数据库自动生成或选择
标准地名
★汉字
规范汉字(生僻字等需审定者填写地名用字审定表)
★罗马字母拼写
数据库自动生成(特殊读音需审定者填写读音审定表)
地名读音
地名读音录音(多媒体格式语音文件名称,文件以附件呈报)
★
地理实体概况
概述地理实体除名称以外的相关属性信息,不同地名类别所填写内容要求不同,详见《陕西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资料来源
地名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地名实体概况资料信息主要来源、出处。
多媒体
信息
各类多媒体(照片、图片、视频、音频)文件名称,文件以附件形式呈报。
备注
★制表人
★审核人
★制表时间
使用时间
现今地名/历史地名(历史地名包括一普历史地名表)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地理位置
★东经(自)
★东经(至)
★北纬(自)
★北纬(至)
原图名称
比例尺
图号(年版)
★
所在(跨)
行政区
★
地名来历含义
历史沿革
1.地名来历、含义:包括别名、简称、曾用名等的来历、含义。确无从查考者注明“该地名含义待查考”
2.历史沿革:指该地名的历、撤销(含消失)时间等。可参照当地县志、地名志、地名词典、年鉴、“一普”资料、历年地名变更表等,必要时应到实地走访、查考。
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

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第一篇: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代码:共20位,前6位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统一使用城阳区的代码370214;接下来3位为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也就是城阳区的8个街道代码,表上所登记的地理实体在哪个街道内,就使用哪个街道的代码;然后5位为地名属性类别代码,请对照《地名属性类别代码表》的分类,使用准确的属性代码;最后6位为附加码,按照顺序自行编码。
别名:也称亦名、曾用名、旧名、雅名(指俗称已被雅化而被当地群众已接受的地名),指除标准名称外,当地群众对该实体的其他称说和另外的书写形式。
标准名称:指经过普查后确定的标准名称,使用规范汉字,不用生僻字(含方言字、土俗字)、自造字、错别字、旧体字和异体字等。
简称:指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主要是指乡镇级以上的行政区域的缩减名称。
凡对当地行政政区域简称不详的,以当地政府文件打头的字为准。
罗马字母拼写:指标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应按照地名专名、通名正确进行分段,详见《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中地字[1984]17号)。
少数民族语书写:指标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应按照地名专名、通名正确进行分段,详见《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中地字[1984]17号)。
语种:指地名的语别种类,源于哪个民族,如汉语、藏语、蒙古语等,表中只填少数民族语种。
使用时间:统一使用“现今地名”。
密级:指该地名及信息的保密范围,分为不保密、秘密、机密和绝密四种,可选择其中一种。
若密级不明确,可选择“秘密”。
东经:“东经”按该地名最西端的经度确定,精确到秒。
至东经:“至东经”按该地名最东端的经度确定,精确到秒。
北纬:“北纬”按该地名最南端的纬度确定,精确到秒。
至北纬:“至北纬”按该地名最北端的纬度确定,精确到秒。
地名含义:包括标准名称及其别名、曾用名、简称等名称的含义,即指为什么叫这个地名,包括地名由来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志登记表登记单位:无锡市政设施管理处(公章)编号:
调查、填写要求:
1、全部96条市管道路(匝道、高架路不要拍照填写,只拍摄主线地面道路)路名牌普查登记。
要求“一牌一表”。
所拍路名牌照片必须要水平拍摄,且为全景照片(可在照片中看到柱脚和路名牌顶端)。
2、所在行政区:需具体到xx区xx街道;
登记人:填养护单位人员。
3、位置如何填写:如“位于xx路和xx路交叉路口xx 方向,距路口xx米”,方向填写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距离为人行道曲线边缘中心点到柱脚的直线距离,必须用皮尺精确测量。
规格:填写牌子的尺寸(如1500毫米×400毫米)。
4、原始照片要保存好。
比如贡湖大道拍摄了10块路名牌,那么10块路名牌的照片放到一个文件夹里面,命名为“贡湖大道(10)”,同时要填写10张表格,表格内要放对
应的照片(10张表格也要放到一个文件夹里面,命名为“贡湖大道”)。
5、资料于6月15日前电子版报设施处,联系人:吴在智。
说明:电子版保存方式(文件夹路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