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粗轧机标定步骤分解
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中厚板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板材,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船舶、桥梁、建筑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原料准备:中厚板的主要原料是钢材,通常采用熔炼法生产。
通过将铁矿石和其他金属材料放入高温熔炉中进行融化,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纯化,得到合适的合金成分。
二、连铸:经过原料准备后,将熔化的金属倾入连铸机中,经过冷却和凝固,得到一根长条形的坯料。
三、粗轧:将连铸得到的坯料送入轧机进行粗轧,将其变成厚度合适的压坯,同时也给予了初始的宽度和长度。
四、精轧:经过粗轧后的厚板送入精轧机进行加工,精轧机以较高速度将厚板进行加工,使其变得更加平整和光滑。
五、热处理:将加工后的中厚板送入热处理炉中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六、切割和定尺:经过热处理后的中厚板送入切割机中进行切割,根据需要制定合适的尺寸要求,将中厚板切割成符合要求的尺寸。
七、表面处理:经过切割后的中厚板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清洁、
除锈、喷漆等步骤,以确保产品表面光滑且具有防腐蚀性能。
以上便是中厚板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以上步骤的加工,中厚板最终成品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工程结构件,为各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中厚板轧机垂直系统标定及标高分析应用

总第267期2018年第3期HEBEI METALLURGYTotal No.2672018,Number 3收稿日期:2017-12-08作者简介:周治平(1985-),男,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现在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中板厂从事设备维护管理工作,E -mail:340464693@中厚板轧机垂直系统标定及标高分析应用周治平,邢 俊(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中板厂,河北邯郸056015)摘要:中厚板轧机垂直系统由上下辊系、AGC 液压伺服系统、轧制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阶梯垫等部分组成。
通过研究轧机垂直系统的标定步骤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标定的实现过程;研究了下辊系档位设定的设计理念,据此优化得出了配辊方案和轧制线标高,并计算出轧制标高和滚轮辊道最小间隙值4mm 。
结合现场使用情况,对标定过程及标高不当引起的典型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处理同类故障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中厚板轧机;垂直系统;辊缝标定;轧制线标高;阶梯垫中图分类号:TG 3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08(2018)03-0034-04.13630/ki.13-1172.2018.0309Zhou Zhiping ,Xing Jun(Medium -Plate Plant of HBIS Group Hansteel Company ,Handan ,Hebei ,056015)The vertical system of medium -plate mill stand consists of bottom /top roll sets ,AGC hydro -ser⁃vo system ,force sensor and displacement sensor and stepped shims.This test studies the procedures of de⁃marcation of roll gap about the vertical system of mill stand ,explaining how it is carried out by analyzing rel⁃evant processes and parameters.It also studies the design logic of bottom roller sets.Based on the result ,it is possible to optimize the match method of the back -up /work roll sets and work out the minimum gap (4mm )between rolling elevation and the roll wheels.The typical failures of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and the im⁃proper elevation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light of the field use ,which provides enough experience for dealing with such kinds ofissues.medium -plate mill ;vertical system ;demarcation of roll gap rolling elevation ;stepped shim0 引言中厚板轧机采用液压辊缝HGC 控制系统实现钢板厚度精度自动控制。
轧制标准化操作程序

什么是标准化操作程序任何操作都按制订的工作模式执行,将会显示出巨大的工作效率和实际可操作性。
一个正确的维护程序,必须考虑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以及操作方法安全适用。
在下面提到的区域采用标准程序能立即使轧机的性能得到提高。
1.备件装配标准。
2.轧件控制程序。
1)制订轧件微调规则;2)从飞剪旁取样并记录轧件尺寸;3)钢种不同时检查轧件尺寸;4)经常检查张力条件;5)用烧木印观测轧件外形。
3.工作模式。
操作人员不能离开他们的工作区域轧制过程中须经常检查粗、中轧工作情况,按照下面例出项目进行检查:1)检查轧件进口导卫和轧槽;2)检查轧件出机架情况;3)检查产生扭转原因;4)测量轧件温度;5)检查轧槽冷却水;6)保证导卫安装牢固并能发挥正常作用;7)看轧件表面是否有缺陷并追查产生缺陷的原因;8)检查张力;9)研究钢种变化的影响。
精轧工经常检查成品轧件和进精轧的轧件,有效的利用停轧时间(因故障和出现堆钢而停轧)。
1)如果事故不发生在本岗位,那么岗位人员应该先检查本岗位所有导卫的磨损情况,保证导卫能正常工作;2)检查导卫里是否留有氧化铁皮;3)保证所有活套的起套辊、压辊等能自由转动,起套辊自由升降;4)检查精轧轧槽是否老化和是否有裂纹,是否过度磨损;5)检查轧线上水管、冷却水管、喷嘴是否被氧化铁皮等杂质堵塞。
4.导卫准备和装配程序。
1)导卫检查方法与轧件尺寸检查方法相似;2)使用标准的装配方法;3)把所有的导卫构件和零件详细列表;4)制订装配和维护的清洁标准;5)制订导卫构件的磨损标准。
5.换辊换槽。
换辊换槽要根据轧机产量(轧制吨位)和轧制钢种来定,应该制订一个换辊换槽的工作模式。
6.辊缝设定。
制订一个所有轧机辊缝设定的工作程序。
设定辊缝时用盘条从轧辊辊环轧过来测量(辊缝)。
7.精轧操作。
由于装配技术差和许多操作人员在轧机机架装配过程中任意调整,使轧件质量差。
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持续保持好的质量以及尺寸公差。
轧件与导卫装配不一样,是不能随便进行调整的,否则肯定会使导卫故障和出现质量问题。
中厚板轧制规程设计方法

• 2.在采用控轧控冷时,要根据工艺要求, 结合温度制度、速度制度合理的安排压下 量。 • 3.双机架轧制时,要均衡分配道次和轧制 负荷,提高作业率。
三.设计步骤
• 1.根据原料尺寸和生产的钢板品种规格,在满足 轧件顺利咬入的条件下,确定轧制道次,分配各 道次的压下量和压下率。 • 2.制定速度制度,计算轧制时间和各道次的温度。 • 3.按上述确定的参数计算轧制力、轧制力矩和主 电机功率。 • 4.校核轧辊强度、传动系统强度、主电机功率。 • 5.对不合适的部分进行修正,得到合理的压下规 程。 • 中厚板轧制规程的制定流程图如下:
• 4.计算用主要数学模型 • (1)温度模型 • 轧钢生产中温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会影响到材 料的变形抗力、工作辊热凸度等,最终影响到钢 材的性能和产品尺寸精度。因此必须计算不同阶 段的轧件温度。 • 轧钢生产时轧件的温度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 有热量损失:如热辐射;热对流;水冷却;工作 辊间的热传导等,导致钢材温度降低。 有热量增加:如机械塑性加工热;钢板和工作辊 间的摩擦热等,导致钢材温度上升。 • 为了方便计算可以做如下假设: 宽度方向和轧制方向的热流量可以忽略,只考虑 厚度方向的热流量; 轧件的长度方向温度是光滑的变量;
• 1.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 ⑴成形阶段。 压下量主要考虑坯料纵横轧 制比 对坯料成形的矩形化影响;为横轧提供尺寸精度 的保证;轧制长度要考虑能转钢。 • ⑵展宽阶段。 压下量主要考虑宽度控制;考虑性 能控制,在可能情况下,尽量采用大压下量。 • ⑶伸长阶段 • ①前半道次。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采 用大压下量。 • ②后半道次。考虑板形和厚度精度,一般采 用恒比例凸度优先的原则控制压下量;采用液压 弯辊时,可根据弯辊的能力设定压下量。
二.轧制规程设计原则
4200mm四辊中厚板精轧机力能参数计算详解

4200mm四辊中厚板精轧机力能参数计算摘要中厚板轧机是轧钢行业中的主力轧机,其装备水平及拥有量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中厚钢板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钢材品种,各国对中厚板生产都很重视。
本设计阐述了4200mm四辊中厚板精轧机力能参数机选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方案设定、生产工艺流程、确定轧机主要参数和工艺制度;设计内容包括:生产方案的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典型产品的工艺计算、本设计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及综合经济效益为设计原则。
关键词:中厚板,压下规程,力能参数,轧制力,工艺流程目录1、概述 (1)1.1 中厚板轧制发展史 (1)1.2 中厚板轧制技术发展趋势 (1)2、设计方案 (1)2.1工艺方案的选择 (1)2.2 主机型式选择 (1)2.3 相关设备的选择 (1)2.3.1加热炉 (1)2.3.2冷却装置 (2)2.3.3除磷 (2)2.3.4矫直机 (2)3.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 (3)4.工艺流程设计 (3)4.1生产工艺流程 (3)4.2轧制制度 (4)5.轧制工艺规程 (4)5.1咬入能力 (4)5.2 压下量校核 (4)6.确定轧制规程 (5)6.1 确定轧制速度 (5)6.2确定轧制延续时间: (5)6.3轧制温度确定 (6)6.4计算各道次变形程度: (7)6.4.1各道次变形速度 (7)6.4.2各道次变形抗力 (8)6.5计算各道次平均单位压力 (9)6.6计算各道次总压力 (10)6.7计算传动力矩 (10)7、车间技术经济指标 (12)7.1各类材料消耗指标 (12)7.2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4)8、结语 (15)参考文献 (16)1、概述1.1 中厚板轧制发展史国内许多中厚板轧机的轧制过程都是采用人工制定轧制规程,然后通过实际轧制状态的变化进行轧制规程的手动调整,以适应轧件和轧辊的变化,这种轧钢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操作人员的人工智能,取得了较好的轧制效果。
天铁1750mm热轧线粗轧机辊缝标定计算

天铁1750mm热轧线粗轧机辊缝标定计算【摘要】本文介绍了天铁1750mm热轧线粗轧机辊缝标定相关计算公式,为TCS控制系统提供计算数据,实现了辊缝自动标定功能。
确保了热轧线中间板坯的厚度控制精度。
【关键词】粗轧机辊辊缝标定 TCS控制系统1.引言天铁1750mm热轧线设备,主要由1架粗轧机、7架精轧机和2台卷曲机组成。
粗轧机自动控制系统分两级控制,包括一级基础自动化系统和二级过程控制系统。
粗轧机为四辊可逆轧机,其辊缝控制主要通过调节上辊压下量来实现,下辊无上抬功能。
粗轧机辊缝位置控制包括电动位置控制(EGC)和液压位置控制(HGC)两部分。
电动位置控制进行粗调,液压位置控制进行精调。
在粗轧机的传动侧和操作侧各装有 1 台压下电机和1个压下液压缸,电动压下和液压缸分别通过绝对值位移传感器进行位置检测。
两侧压下电机由独立的传动装置进行驱动,压下液压缸通过伺服阀进行闭环控制。
本文主要讲述了粗轧机辊缝自动标定的过程和在轧机辊缝自动标定时,如何实现相对轧制力、辊缝位置、辊缝倾斜的零点标定,并介绍了相关的计算公式。
2.辊缝标定理论辊缝标定功能包括轧机调零和轧机刚度测定两部分内容。
这些标定过程需要在轧机更换完工作辊或支撑辊后进行。
当轧机辊缝标定和轧机刚度测定完成后,轧机才能具备生产条件。
2.1 轧机调零轧机调零的目的就是确定在零辊缝时,粗轧机压下丝杠和液压缸的绝对位置。
以便在生产过程中换算为相应辊缝值下压下设备的目标位置。
同时,为了消除机架和机械方面带来的误差,粗轧机可以通过轧机调零,实现轧机的自动调平。
2.2 轧机刚度测定为了实现精确的辊缝控制,就必须掌握机架和轧辊本身的刚度特征。
通过记录载荷升降过程中相关的测量数据,进而确定轧机的刚度值。
在轧机刚度被确定后,载荷和液压缸位置等数据被保存,从而为生产过程中辊缝的位置控制提供补偿。
3.轧机标定及相关描述3.1 粗轧机压力的计算方法粗轧机的主要设备包括上下工作辊、上下支持辊、上下工作辊节轴、压下螺丝装置、液压平衡装置和液压厚度控制装置。
粗轧侧导板标定标准操作程序

单 位热轧厂生产运行作业区编制审核孙印唐国喜李瑞山批准王占华生效日期2015.09.01操作岗位粗轧操作岗位标准编号 Q/JL.ZSRF002-2015-A/0示意图、简单流程图操作步骤操作标准危险因素辩识及防范措施标准操作程序作业名称粗轧侧导板标定标准操作程序门海爽需用机具名称及数量对讲机一部、米尺一个、手电筒2.标定前准备精轧班长指定人员或亲自与各专业负责人带上手电筒确认侧导板及轧机周围3m内无人作业。
机械伤害:操作台画面上将辊道断电。
将侧导板打开或关闭到任意位置,最好不要打到极限值。
机械伤害:侧导板动之前确认侧导板周围3m内无人作业。
标定结束后关闭标定画面5.数值复测标定完成后把侧导板调到手动模式,打开、关闭几次后,调整到任意数值进行测量,用对讲将测量数值通知操作台。
机械伤害:侧导板在测量前操作画面上要打到OFF状态。
1、对讲、米尺必须准备齐全。
2、工作时注意粗轧机及侧导板周围3m内无人。
注 意事 项操作条件每次检修之后,除了粗轧操作工外没有其他人员作业7.标定结束4.标定打开标定画面,将实际测量的三点最小值输入到标定画面中进行标定。
机械伤害:标定过程中侧导板周围3m 内没有作业人员。
6.数值比对操作台上操作工将现场测量数值与操作画面开口度显示值进行比对,如果两者数值小于等于2mm那么标定结束。
3.操作人员进行测量操作工用米尺测量侧导板平行段开口度,要头、中、尾测量三个位置,并用对讲通知操作台。
机械伤害:侧导板在测量前操作画面上要打到OFF状态,经过台上操作人员允许才能测量,进出侧导板注意脚下防止滑倒。
1.确认轧机周围环境粗轧侧导板标定画面。
3 中厚板轧制操作

一、填空题1. 3.1轧制是中厚板生产的钢板成形阶段。
中厚板的轧制可分为除鳞、粗轧、精轧三个阶段。
2. 3.1除鳞是将在加热时生成的氧化铁皮(初生氧化铁皮)去除干净,以免压入钢板表面形成表面缺陷。
3. 3.1初生氧化铁皮要在轧制开始阶段去除,因为这时氧化铁皮尚未压入钢中,易于去除,同时清除面积少。
4. 3.1初生氧化铁皮要在轧制开始阶段去除,因为这时氧化铁皮尚未压入钢中,易于去除,同时清除面积少。
5. 3.1为了去除轧制过程中生成的次生氧化铁皮,在轧机前后都需要安装高压水喷头。
在粗轧、精轧过程中都要对轧件喷几次高压水。
6. 3.1中厚板轧机现在普遍采用高压水除鳞箱清除初生氧化铁皮,喷口压力一般在15~20MPa以上,对合金钢板因氧化铁皮与钢板间结合较牢,要求高压水压力取高值。
7. 3.1高压水除鳞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效应的联合作用:冷却效应、破裂效应、爆破效应、冲刷效应。
8. 3.2中厚板粗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板坯或扁锭展宽到所需要的宽度并进行大压缩延伸。
9. 3.2中厚板的轧制策略有5种,主要是纵-横-纵策略、横-纵策略、纵-横策略、全纵策略、全横策略。
10. 3.2综合轧制法即横轧—纵轧法。
11. 3.2所谓纵轧就是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纵轴方向相一致的轧制方法。
12. 3.2所谓横轧即是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的纵轴方向相垂直的轧制方法。
13. 3.2精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质量控制,包括厚度、板形、表面质量、性能控制。
14. 3.3四辊轧机轧制中厚板采用的轧制阶段一般包括三个:成形轧制阶段、展宽轧制阶段、延伸轧制阶段。
15. 3.3轧制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平面形状和成材率,同时还影响到轧制节奏。
16. 3.3展宽阶段的作用很明显就是为了满足成品宽度的要求,将成形后的轧件在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得到展宽,直至获得成品钢板的毛边宽度为止。
17. 3.3比较成功的平面形状控制法有MAS轧制法、狗骨轧制法和差厚展宽轧制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轧机标定步骤进行下去的条件
Step1:system ready 系统准备好,进行下一步的条件:●stand not occupied
●communication LFE CAL stand x ok
●LCO ready for calibration:
●SDS ready for operation
●bending ready for operation WR
●bending ready for operation
●stand ready for calibration
●Stop Seq. if man. Intervention aktiv
●EGC pos OK
●nGhost + Noos
●Calibration ok
●stand speed not zero
●opened gap: roll force less than minimum
Step2:WR balancing pressure ok 工作辊平衡压力正常
Step3:HGC at preposition HGC在预设位置
卸荷位置-10mm左右即为预设位置
Step4:EGC at Calibration line position :EGC 到标定位置
贴辊标定位置为:总行程(675mm)-轧制线以上部分-轧制线以下部分+弹跳值(2.85714)
上部分:牌坊到轧制线距离(5095mm)-上工作辊辊径(实际)-上支撑辊半径(实际)-上支撑轴承上支架(1420mm)-牌坊上顶到EGC 下底板距离(430mm)-HGC缸高度(595mm)-HGC工作位置(25mm)
下部分:牌坊底到轧线距离(4360)-下工作辊辊径(实际)-下支撑辊半径(实际)-下支撑轴承支架(1560mm)-阶梯垫位置(实际)-牌坊底板到阶梯垫距离(520mm)
Step5:backup roll balancing ok 支撑辊平衡压力正常
step6: Rollforce transducer tared 称轧辊皮重
没搞明白。
Step7:minimum roll force reached:最小轧制力达到设定值
设定值为两侧各100T±20T
Step8:contact roll force reached 贴辊压力达到
设定值为两侧各100T±20T
Step9:Maindrive On 主机运行
主机速度不为0
Step10:HGC opened around 5 mm: HGC打开5mm
在原数据上打开5mm
Step11:Tare roll force transducer
同step6
Step12: check calibration speed:检查标定速度
主机速度为2.5m/s±0.2m/s
Step13:minimum rollforce reached 最小轧制力达到设定值设定值为每侧150T/2
Step14 :contact roll force reached 达到贴辊压力
同step13
Step15:Contact position ok. 接触位置达到
HGC位置在20~30mm之间
Step16:overshoot calibration single roll force reached:
单侧轧制力达到1100T,总轧制力2200T
Step17:calibration single roll force reached
单侧轧制力达到1000T,总轧制力2000T.
Step18:Time loop 循环时间
时间为支承辊转2圈的时间
Step19:Set gap value to zero 设定辊缝为0
自动进行
Step20:recording calibration values for PA
标定值传送到二级
Step21:open to contact rollforce (single force controller)
打开辊缝至轧制力为200T
Step22:HGC Positionsetpoint + 10mm HGC打开10mm。
Step23:EGC open to 200 mm rel.
打开EGC到200mm
Step24: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