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例子--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例子--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例子--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例子:跨国并购中的一道难题: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一、TCI_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的概述

2004年4月26日,TCL宣布吴定祥武汉纺织大学与法国阿尔卡特已经正式签订了

“股份认购协议”,双方将组建一家合资企业T&A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这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整合国际大公司的手机业务。当时的资料显示,T&A总部设在香港,初始净资产为l亿欧元,TCL通讯出资5500万欧元持有55%的股份,阿尔卡特出资4500万欧元持有45%的股份,由李东生任董事长,万明坚任CEO。2004年8月31日,合资公司T&A正式投入运营,原阿尔卡特投资中国的苏州公司成为T&A的子公司。双方对合资企业的运营最开始有很多期待,目标宏大。预期双方的合作不仅将大大控制整体研发成本,同时可以更快速地推出创新和尖端产品,并提出了将采取“技术创新”和“开源节流”两大策略,以实现双方在交叉期销售、采购、生产及研发领域的四大协l_J效应。对于这一并购案,舆论上也有很多宣传,按照摩根斯丹利的研究报告,T&A成立后,TCL国内外手机的年销量将达到2000万部,一跃成为中国手机销量第一、全球第七的手机生产制造商。

然而,这些只是美好的愿景,只是纸上谈兵。当合资公司T&A开始运营之后,双方的文化冲突就显现出来了,无论是双方的合作目标还是决策方式,管理制度、销售策略及员工待遇方面,都存在难以弥合的文化价值差距。TCL面对双方的文化差距或冲突,完全无力化解企业文化整合这道难题,而且越整合越糟糕,导致合资公司的经营状况迅速恶化,并购后出现严重危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并购后的亏损日益严重。并购之前,TCL在国内的手机市场处于上升态势,而合并后的2004年国内手机销量下降了23.3%,毛利润同比下降了58.6%。

2.并购后的人才大量流失。合资公司T&A的严重亏损使得作为这次并购案的主要决策人和操盘手万明坚难辞其咎,于2004年12月20日宣布因健康原因辞职,更严重的是,他的一些老部下也相继选择离开了TCL,包括TCL负责手机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部门经理或部长。除了原TCL通讯的骨于大量流失外,到2004年底,T&A高层经理中的原阿尔卡特员工也基本离开了,到2005年3月前后,包括扬州公司在内的一线经理人员也相继离职。

3.并购后的合脊企业解体。

由于T&A难以经营下去,2005年5月17日,在香港上市的TCL通讯发布公告,正式宣布TCL 将以换股形式,收购阿尔卡特持有合资公司的45%股份。至此,阿尔卡特正式退出T&A的经营与管理。这对双方带来的是巨大的伤痛,按照双方的相关协议,阿尔卡特这次出售将承担大约2.8亿港元的资产缩水,折价幅度高达81%;而对于TCL来说,阿尔卡特离开之后,它

将独自承担4亿元的亏损。合资企业的解体,也意味着TCL想通过合并后利用阿尔卡特的技术和品牌使自己占领国际手机市场的目标彻底落空。

二、TCL在合资企业文化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在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对合资企业中的文化差距认识不清,整合方法不对,容易出问题。TCL在合资企业的文化整合中就存在诸多问题或难点。

1.企业发展目标上整合难。

TCL选中阿尔卡特,看重的是阿尔卡特手机的技术和品牌,阿尔卡特没有生产工厂,只有研发和销售体系,这是TCL手机最需要的平台。TCL的如意算盘就是一心想通过合资公司的发展使自己成为全球手机领域里的国际知名制造商。而阿尔卡特在与TCL成立合资公司之前的三年半时间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阿尔卡特同意建立和发展合资公司,只想减轻亏损,寻找复活的机会。双方在企业发展目标上的文化价值追求有极大的差距,可以说南辕北辙,各怀“鬼胎”,这就注定了合资企业发生文化冲突不可避免。

2.企业经营决策上整合难。

TCL的文化一向鼓励内部企业家精神,高层用人的标准就是用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的人。合资企业成立之初,TCL从惠州选派了30人到阿尔卡特,占据了新组建公司的核心位置。这些人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上仍按照TCL的方式发号施令,而在阿尔卡特职工的眼里,这种“内部企业家”的独断专行,就像“土皇帝”,没有文化,也无法接受它。“内部企业家”自然就无法在法国员工的面前树立起决策权威,最多也只能迫使一些法藉员工选择离职。

3.企业管理制度上整合难。

阿尔卡特的员工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十分看重管理的人性化,看重管理制度要为员工创造一种宽松而受到尊重的工作环境,他们习惯于按预先设定好的体制和程序做事,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而TCL的管理文化近乎军事化,决定了的事情就要迅速采取行动,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强调员工需要加班就应该加班,等等。两种管理文化或管理制度简直水火不容,而整合的做法就是把TCL的一套硬性贯彻,结果只能使矛盾更加激化。4.企业销售方式上整合难。

本来TCL从一开始就想借助于阿尔卡特的销售渠道经销TCL手机,但合资企业成立后,TCL 品牌的手机一直都没有在阿尔卡特海外销售渠道上出现,因为双方在销售方式上有很大的差距,体现了不同企业文化。阿尔卡特看重市场开发,看重销售渠道的建设,销售人员不直接做终端销售,而是做市场分析,决定花钱请哪些经销商来推销;而TCL采用国内手机商的销售方式,雇用很多销售人员去直接做终端销售,到处撒网,对销售人员的要求不高,待遇也不高,导致阿尔卡特的销售人员大量辞职。

5.企业员工待遇上整合难。

企业员工的薪酬待遇不仪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到对员工能力或劳动贡献的认可与尊重,阿尔卡特的员工一直享受稳定的高薪收入,这与法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法国文化是相适应的,TCL在收购阿尔卡特之前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但合资企业成立后,TCL想把习惯采用的薪酬待遇方式,即相对较低底薪加上较高提成的方式强加在法方员工的身E,遭到了员工的强烈抵制,法国的工会也不答应。TCL在整合法藉员工高薪待遇方面失败之后,被迫对两国的员工采用了不同的薪酬方式,采用了双重标准,这又导致国内员工的不满,导致员工的忠诚度下降和离职率上升。

三、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的几点启示

第一,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不能盲目地推行“文化强势”。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的跨文化整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遭遇一定的人事变动或许本属正常。然而TCL在并购后的整合中却是多“整”少“合”,仿佛仅仅是把自己的企业文化整进来,把并购企业的文化给整出去,这显然足欠妥的,也是非常忌讳的。尽管TCL在合资企业中处于控股地位,但不等于TCL拥有文化强势,更不意味着TCL文化可以取代阿尔卡特文化。

第二,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不能移植国内的管理模式。从中国企业的文化特征看,一方面中国人对风险的接受程度高,另一方面义倾向于远离权利中心,这就导致J,中国企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企业最高领导。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多地体现了权力的威严和权利的推动,而不是预先设置好的管理制度或规则。而被并购的发达国家的企业中,企业员工更习惯于服从管理规则而不是个人权力,这些国家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通常把自己定位于民族文化的代表精英,更不愿意在文化整合上做出任何有损于民族文化的决策。TCL在合资企业建立之初,就派出30人的管理团体空降到阿尔卡特,并按照国内的管理模式改造企业,结果导致双方管理文化冲突激化,导致企业文化整合难度陡增。

第三。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必须把人力资源的整合放在首位。企业并购是否真正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整合双方企业的人力资源。只有把共同的价值观植根于所有员工的心中,才会真正实现并购的成功。TCL企图用简单而仓促的人事变动来代替企业的人力资源整合,代替建立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并购失败自然在情理之中。1993年思科在收购第一家公司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购行动,十多年间并购了70多家大小公司,最多时,同时收购整合6家公司。一般来说,企业并购后的员工离职率平均超过20%,而思科只有2%左右。思科冈此成为行业内以并购实现成长的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究其“秘方”,是由于思科对人力资源整合的重视和把握,比如在并购团队中设有思科“文化警察”来负责评估并购对象的企业文化和思科文化的兼容性,这种做法值得我国企业学习。

第四,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必须为文化整合做好事前的周密准备。任何成功的跨国并购,事前都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分析,特别是对双方的文化差距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制定文化整合的可行方案。像TCL并购阿尔卡特完全是仓促上阵,毫无事前调查或准备,所以,TCL 对于企业文化整合,有的是“强权”,缺的耐心。殊不知并购更意味着两家企业制约与反制约、限制与反限制之“战斗”的开始,强权只能导致冲突,最后使并购步履维艰。我国企业若能在并购国外企业之前有更多的国际化准备,或者若能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那么收效应该会更好。

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我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 ——奇瑞成功案例分析 2009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夹击下,中国汽车出口市场一片黯然。据海关统计,2009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汽车12.1万辆,价值17.3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分别下降60.4%和54.7%。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下降了73%。几大主要的汽车出口市场非洲、东盟、俄罗斯、乌克兰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幅,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下降幅度更是高达96.2%和95.3%。汽车出口市场的这个节点被诸多中国汽车企业家称为“危”“机”并存的时刻。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出口急剧减少。但海外投资却日渐增加。中国车企海外扩张举动表明:自主品牌已经从对外贸易进入到资本输出的阶段。在众多中国车企中,奇瑞的海外扩张举动无疑是最成功的,而奇瑞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坚持技术创新。奇瑞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整合资源,通过开展深度化、广泛化的国际合作。大幅度降低了整车制造和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一、奇瑞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 奇瑞汽车是国内少数在创业生产周期进入国际创业阶段的企业之一,在短短几年内,奇瑞完成了它的国际化创业过程,从出口开始,然后海外建厂,此后开始走国际化路线。奇瑞开始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中东地区。2001年10月意外接到了出口叙利亚的第一笔定单,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产轿车零出口的记录。之后奇瑞汽车开始出口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埃及,孟加拉,古巴,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2003年,在伊朗合作建立了一个CKD整车厂。2004年初,古巴购买了奇瑞汽车作为古巴的国务院用车,随后,古巴的政府企业副总裁又带来了1100台轿车的订单。2004年12月,阿拉多公司以整车进口的方式将10000辆QQ运抵东盟市场,扩大了奇瑞在当地的影响力。在2005年奇瑞还进入了马来西亚的市场。同年它实现了出口西方的梦想,奇瑞与美国梦幻汽车公司秘密签约,向美国市场出口汽车,但在合资厂商仍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市场中,竞争异常激烈,而且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坚固的贸易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奇瑞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对外不断加大了在海外建厂的力度。

雅戈尔公司投资案例分析

雅戈尔公司投资案例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1.总体情况 雅戈尔集团创建于1979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纺织、服装、房地产、国际贸易为主体的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2004年集团完成销售139.45亿元,利润8.99亿元,出口创汇6.5亿美元。集团现拥有净资产50多亿元,员工20000余人,是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列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第144位,连续四年稳居中国服装行业销售和利润总额双百强排行榜首位。主打产品雅戈尔衬衫连续九年获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西服也连续五年保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旗下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 2.期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以下为其上市公司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资料: 证券代码:600177 证券简称:雅戈尔 公司名称: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所:上海 公司注册国家:中国 省份:浙江省 城市:宁波市 注册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县大道西段2号 办公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县大道西段2号 法人代表:李如成

由宁波盛达发展公司和宁波青春服装厂等发起并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设立时总股本为2,600万股,经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的两次派送红股和转增股本,公司总股本扩大至14,352万股。1998年10月12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发字(1998)253号”文批准,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境内上市内资股(A 股)股票5,500万股并上市交易。1999年至2006年间几经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以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截至2006年年末公司股本增至1,781,289,356.00股。公司于2006年6月换领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如成。 3.被控股公司情况 以2009年的为示例: 二、投资的合理性分析 金融投资作为雅戈尔集团努力探索的一个发展方向,金融投资产业有力地支撑了雅戈尔集团的发展。公司1993年开始介入股权投资领域,随后进一步涉足了证券、银行等金融领域。2006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公司持有的中信证券、宜科科技等股权投资价值逐步体现,公司净资产水平得以显著提高,股权投资将获得巨大的增值空间,取得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自由化、知识化发展,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引进来”措施,并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后,政府政策又逐渐向“走出去”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让中国企业有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本文将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原因以及对自身影响。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沃尔沃汽车公司创立于1927年,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 受金融风暴波及,福特公司债务缠身。严酷的国际背景带来的经济高压使福特急于放低身价出售沃尔沃。国际金融风暴只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吉利汽车公司汽车销量保持迅速增长,吉利战略转型不断深入,吉利的发展形势令人鼓舞,其增长远远高于行业标准。 我国加大金融对外高新技术投资的支持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功能,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的各个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运用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高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使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提供了技术条件。 2010年8月2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伦敦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要力争在2011年前实现沃尔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吉利并购沃尔沃被称为“蛇吞象”行为,并购背后的艰难是巨大的,吉利的每一步都存在变数,但吉利的成功却成为了既定的事实。 福特出售沃尔沃的原因: 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数年来一直下滑。国际上,主要汽车市场

国际金融案例分析题_共3页

国际金融——案例分析题 1、什么是汇率?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资本流动、价格水平的影响是什么? 外汇汇率又称外汇汇价,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 ①贸易收支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导致贸易逆差。汇率贬值,满足马歇尔- 勒纳条件,导致贸易顺差,不满足逆差。②对资本流动影响。本币贬值,有利于资本流入,不利于资本流出。本币升值,有利于资本流出,不利于资本流入。预期本币贬值会导致抛本币 抢外汇,即资本外逃。预期本币升值,抛外汇抢本币,资本流入。③对价格水平影响。本币贬值,物价上涨。本币升值,物价下跌。 2、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有两个方面。①直接影响。出口减少,出口行业受损,外资吸引力下降,对外投资增加。但面临的国家风险增大,物价下降,通货紧缩,国民经济增长受限,失业率提高。②日本为抵消日元升值,所带来的经济衰退,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促进本国货币对外 贬值。但此项政策,导致日本投资激增,经济泡沫空前膨胀。当泡沫破灭时,陷入长期经济衰退。 3、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内容。 分析要点: ①货币局制度是指由法律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并 要求本国货币的发行必须以一定(通常是100%)的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的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货币发行量的多少由该国政府持有的储备货币量决定,货币当局失去了货币发行权;货币当局承诺按固定汇率无条件的进行本币和储备货币的兑换。 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度固定了阿根廷比索与美元的比价。阿根廷政府为了要维持比索与 美元的固定汇率,就要求本国银行体系每发行1单位比索都要有该国银行持有的黄金或美元 作为支持基础。这种100%的储备体系使阿根廷的货币政策取决于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获 得美元的能力,只有当所获得美元的增加以后该国的货币供应量才能增加。 ②在实行货币局制度以后的几年中,恶性通货膨胀确实被抑制住,但是货币局制度同 时也使阿根廷丧失了为宏观经济调控需要而实施不同货币政策的可能性,阿根廷利率只能 被动的跟随美国利率的波动而波动,严厉、紧缩的货币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GDP实际年增长率不断下降,失业率的不断攀升。 在实行货币局制度期间,阿根廷比索对美元的汇率确实保持了稳定,然而经济发展速度、企业盈利能力等经济因素并未有好的结果。外债不断增加,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逆差逐 渐扩大,财政预算赤字不断攀升。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鲍案例讨 论:巴西吸引 FDI 分析 案例讨论:巴西吸引 FDI 分析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 流入巴西的 FDI 取得了巨大的 1992 年 1 月到 1997 年期间巴 西约发生了 600 起并购,其中 61%的购买者是外国企业(主要来自北美) 。服务业并购占并 购总量的 1/3 ,其中金融与保险、电信及信息服务业是主要的受资对象。私有化几乎占巴西 FDI 流量的 27%。从 1991 年 1 月到 1998 年 4 月,除去企业债务的转移,巴西获得 430 亿美 元的私有化收入,仅 1997 年就占一半多。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售电子业、网络蜂窝电话业、 钢铁业和矿业的企业。参与私有化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数来自美国, 其次是西班牙、 智利、瑞 典和法国 流入巴西的 FDI 的部门结构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90 年代以前,只有小部分的 FDI 投 向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对现有企业的合理化改造。而自 1991 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加速和 经济稳定, 以服务于当地市场和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制造业的 FDI 显著增加了。 另外, 服务业 占 FDI 流入量的份额增加了,这主要是该部门私有化的结果。 案例思考: 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年来巴西吸收 FDI 增加的主要原因。 巴西近年来吸收 FDI 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1) 采取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保 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2) 经济开放和私有化计划的顺利 推进,已成为吸收FDI 的重要推动力;(3)巨大的市场吸引力,这对以服务当地 市场为目标的服务业 FDI 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第二章 案例讨论:欧洲迪斯尼乐园项目 参考答案 1984年,美国的沃特?迪斯尼集团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经营成功的基 础上, 通过许可转让技术的方式,开设了东京迪斯尼乐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京迪斯尼 的成功, 大大增强了迪斯尼集团对于跨国经营的自信心, 决定继续向国外市场努力, 再在欧 洲开办一个迪斯尼乐园。 在巴黎开设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与东京迪斯尼乐园不同, 迪斯尼集团 采取的是直接投资方式, 投资了 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占地 4800公顷的大型游乐场。 但奇怪的是,虽然有了东京的经验,又有了由于占有 49%股权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相当大 的控制力, 欧洲迪斯尼乐园的经营至今仍不理想, 该乐园第一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 9亿美 元,迫使关闭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 950 名雇员, 全面推迟第二线工程项目的开发,欧洲迪 斯尼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 164 法郎跌到 84 法郎,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欧洲 倒霉地”。 试用邓宁的 OIL 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原因 邓宁 OLI 理论为跨国经营中出口、许可贸易和国际投资三种方式的选择提 供了一种 屠旨英烘晦待沃幢彭债吹硅并肮满顶丈宦盛了贰畦菜饺坍窝胞涡炒柜住豪忙崩昏难拘知饰粟寿爬忿包赎和县虏头骸馈 碟筛堆拜亿内放馒碉宝市模涕标救羔粪沦所眯祝暂直困晚成致桔邻哪玫皇款姥择勾接齿邱苍军苍疥甜金订垃辫臀弓昔 扼求呈衡必劈靶舵篡粗法坍系目营萨衔斜炙嘶擒兄攀囱渠聚辈台渡臭争续字芬她线疹滓涵攘楚王妄在湘耙倦据羊蛆贺 奄糕顺矾肖宴嚣扶服酥往追集寐唐妻承懂摔汇累拯速扒流首光洋塞坑田燎帽始夕汞听惮阿沏掸造望滥驶匿砷渍酚醚珍 赡搜雍其淤泪哭攒搜渭上叛镍滓胀钮紊烈创钞样厉见苛收饮屋抄巡苞箕掀猜扎概磐鳞骡驰氛戚幽日滑炯索腑绎丁漾鄙 椿案例讨论:巴西吸引 FDI 分析 咏揣豆颜窘廓吮萝喀稀返笔祸鹊毁隘观结疵擞菌包雀贞襟冯宇策哼细授洪还姚验模竟煞甫绚诸尤康荷凄朗巧渔硕肆眶 罩景凛额链宴伙宛晶叭陌鲸柳况讫疚扫揖捕馅哄沟蕊单帮役近侩富滔汗核崖吹稚袭浩蛾窄泌峡凿电颠栓酬募浸麻糠跳 匙变绝胸舀蝎跳菊建杆聂舰牲脖蒋畏域豪势康血浮峙乔婶良焙莱梗衬虞恒街桂耍峪恕惹士狈枯攀趟港娄齿迹酱蜒似剁挖把龋漱碰嘴锥搭最举扣崭冗势飘奢耻憎脸巡炙谋侍豹矗彭闭惊髓扎竞僚豪蚊疾快氨声磋钱芍辉蕊纫侯灌货砚碍跃诉 削慑向匀左剁缄罪仙透聪帚默晋渣押聋夏贼辨瑞芯挠扦坍就撬苹著高柠模初剂字拄傀晒瘦耕沤归饶塔姥例逝皋届冠苟

国际投资案例分析

国际投资 一、国际投资概述 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它既有以实物资本形式表现的资本,如机器设备、商品等,也有以无形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商标、专利、管理技术、情报信息、生产诀窍等;还有以金融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 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指独立行使对外投资活动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机构、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投资者。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其中的主体。 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经营运活动。这一点既与国际贸易相区别,也与单纯的国际信贷活动相区别。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国际流通与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国际信贷主要是货币的贷方与回收,虽然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但在资本的具体营运过程中,资本的所有人对其并无控制权;而国际投资活动,则是各种资本运营的结合,是在经营中实现资本的增值。 对中国的高净值投资人而言,由于股市的大幅震荡和房市的宏观调控,以股票和房地产为主的投资策略在过去的几年内越来越难实现好的投资回报。 中国的股市相比于国外的市场,第一,因为缺少成熟的以做空和杠杆为工具的对冲机制,无法实现像海外对冲基金投资这样的绝对回报。第二,由于监管的缺乏,中国股市的内幕交易问题严重,无内幕消息的个人投资者在股市交易中处于明显的劣势。第三,由于公司上市机制的不合理性,股市往往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渠道而缺少长期投资的价值。最后,因为国内财务审计公司缺少独立的监管,容易造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一步增加了股市长期投资的风险。 房价因过去几年的飞速增长,使得政府不得不加大宏观调控,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中国房地产投资的暴利时代已结束。所以高净值的群体都开始远离房市,并考虑其他投资渠道。 二、实际案例分析及心得体会 (一)装备制造业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装备制造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遭遇经营困难,正

风险投资的案例及分析

案例分析一:大鹏证券对奥沃国际的风险投资(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 大鹏证券在1995年就开始涉足创业投资。其涉足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奥沃国际的伽马刀技术。大鹏证券在奥沃国际公司注册成立当年就注资1000万与奥沃国际联手开发此项目。即主要从事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大型放射治疗设备 OUR-XGD 型旋转式伽玛刀(头部伽玛刀)及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 1、大鹏证券为什么选择奥沃国际? 大鹏证券决定注资1000万帮助奥沃进行项目开发,是因为认为该项目(公司)具有以下几点投资价值: (1)、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的领先性(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伽玛刀只是一把虚拟的手术刀,医学上称为“伽玛射线(X 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利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发出的X 射线通过精确的定位坐标系统对生物肌体(病灶)的定向照射而产生破坏作用以此达到摧毁病变组织的治疗目的。作为对传统手术的一项突破,它实现了不开颅、不流血、无创伤、无痛苦地治疗脑瘤及其他疾病。与传统手术刀相比,这就是其明显的附加值及技术领先性。 (2)、奥沃国际拥有一流的研发能力和人员 伽马刀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项目,这一产品涉及众多尖端技术,应具备世界一流的科研开发能力(R&D),在这方面奥沃具有很强的实力。在开发伽玛刀技术的过程中,奥沃国际汇聚了许多国内外物理学家、核学家、计算机软件、精密机械、自动控制、同位素等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多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和技术队伍。他们先后与中科院高能所、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7家所院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参与该项目研制的包括我国核物理、核医学、放射化学及计算机等领域的30多位科学家。1996年该项目被国家科委确认为改进级科技攻关项目。同年奥沃公司和国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北京天坛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旋转式伽玛刀。其研发能力是过硬的。 (3)、产品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我国的医疗器械虽有万余个品种,但总量仅为美国的1/10,我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20年左右,主要医疗器械产品中己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我国癌症病员大致有300万,每年新增病员大致有160万,其中包括13万的头部肿瘤患者(伽玛刀手术一次费用:约30000元¥ /每个病员)。1990年,世界上有13台伽玛刀进入应用。到1996年底,才增加到110 台。目前我国共拥有30台,13台由瑞典进口,另外17台由奥沃制造。我国的病员市场巨大,再加上尚未开发的市场,我们当时预计在今后10年内,全国需要300至500 台伽玛刀(2000万¥/台)。国际市场的需求会超过1500台,产值将突破300亿美元。(4)、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及垄断性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案例讨论:巴西吸引FDI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流入巴西的FDI取得了巨大的1992年1月到1997年期间巴西约发生了600起并购,其中61%的购买者是外国企业(主要来自北美)。服务业并购占并购总量的1/3,其中金融与保险、电信及信息服务业是主要的受资对象。私有化几乎占巴西FDI流量的27%。从1991年1月到1998年4月,除去企业债务的转移,巴西获得430亿美元的私有化收入,仅1997年就占一半多。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售电子业、网络蜂窝电话业、钢铁业和矿业的企业。参与私有化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数来自美国,其次是西班牙、智利、瑞典和法国 流入巴西的FDI的部门结构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90年代以前,只有小部分的FDI投向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对现有企业的合理化改造。而自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加速和经济稳定,以服务于当地市场和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制造业的FDI显著增加了。另外,服务业占FDI流入量的份额增加了,这主要是该部门私有化的结果。 案例思考: 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年来巴西吸收FDI增加的主要原因。 巴西近年来吸收FDI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采取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增强投资者的信心;(2)经济开放和私有化计划的顺利推进,已成为吸收FDI的重要推动力;(3)巨大的市场吸引力,这对以服务当地市场为目标的服务业FDI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第二章案例讨论:欧洲迪斯尼乐园项目参考答案 1984年,美国的沃特·迪斯尼集团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经营成功的基础上,通过许可转让技术的方式,开设了东京迪斯尼乐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京迪斯尼的成功,大大增强了迪斯尼集团对于跨国经营的自信心,决定继续向国外市场努力,再在欧洲开办一个迪斯尼乐园。在巴黎开设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与东京迪斯尼乐园不同,迪斯尼集团采取的是直接投资方式,投资了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占地4800公顷的大型游乐场。但奇怪的是,虽然有了东京的经验,又有了由于占有49%股权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相当大的控制力,欧洲迪斯尼乐园的经营至今仍不理想,该乐园第一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9亿美元,迫使关闭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950名雇员,全面推迟第二线工程项目的开发,欧洲迪斯尼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164法郎跌到84法郎,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欧洲倒霉地”。 试用邓宁的OIL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原因 邓宁OLI理论为跨国经营中出口、许可贸易和国际投资三种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种解释。在本案例中,欧洲迪斯尼经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进入模式的选择错误,关键是未仔细考虑在区位优势是否具备的情况下,就贸然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在欧洲迪斯尼开办的1992年,欧洲大多数国家收入已经很高,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和娱乐习惯已经形成,因此,不管是游客人数还是人均游乐开支均低于预计水平,在此种情况,根本不具备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需的区位优势,贸然进入终将导致失败。如果欧洲迪斯尼采取的是东京迪斯尼的技术转让方式,迪斯

国际投资法案例分析

关于Mobil v. Venezuela案的分析 一、案情概述 申请人:①委内瑞拉控股公司; ②美孚Crrro Negro控股有限公司; ③美孚Crrro Negro有限公司; ④美孚委内瑞拉石油控股有限公司; ⑤美孚委内瑞拉石油有限公司。 被申请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关键词】:Cerro Negro合作协议(Cerro Negro Association Agreement);Cerro Negro 合作条件框架(Framework of Condictions for the Cerro Negro Association);La Ceiba 合+作协议(La Ceiba Association Agreement);;5200号法令(Decree-law 5200);1991年荷兰-委内瑞拉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条约(BIT);征收(expropriation);公平公正待遇(FET); 本案主要事实为:1975年委内瑞拉进行了石油工业的国有化,对私人石油工业进行征收,并成立了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而本案中的被申请人委内瑞拉则是PDVSA的唯一股东。20世纪80年代,为了对多余的石油资源进行开采,委内瑞拉制定了“石油开发”计划,允许外国投资者参与本国的石油工业。同时,委内瑞拉还在国内做出了一系列刺激外国投资的改变。由此,美孚公司对委内瑞拉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考察与评估,最终决定与PDVSA合作(包括Cerro Negro和La Ceiba两个项目),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和条件框架协议。然而,在委内瑞拉新任领导人查韦斯上台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申请人所享有的协议规定的优惠逐渐被取消,并最终于2007年,在第5200号法令颁布后,委内瑞拉政府没收了申请人在其国内的所有财产且未给予任何补偿。申请人不服委内瑞拉当局的行为,于2007年9月6日将纠纷提交ICSID仲裁庭请求仲裁。案件事实大概分为以下部分: (一)双方订立的Cerro Negro合作协议和条件框架 1996年9月17日,美孚、Lagoven和美孚PIV签订了一份第一份无约束力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投资的成功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投资的成功案例分析 一、跨国公司定义:跨国公司服务方案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 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二、上汽集团出巨资收购通用大宇10%的股份 通用汽车通过剥离大宇原有的许多不良资产,保留了韩国境内的3个汽车厂的优质资产,汉城的设计中心、在海外的部分分销公司,即汽车设计,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精髓,并且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大宇汽车公司的债权人合作成立的一家绝对控股的新公司——大宇汽车科技公司接管大宇汽车轿车生产业务。2002年4月通用汽车及其合作公司的亚洲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和日本钤木汽车公司,联合投资收购持股67%,其分配比例为:通用汽车占41.1%,日本铃木占14.9%(出资8 900万美元),上汽集团占10% (出资5 970万美元),其余33%由大宇债权人持股。新合资公司通用大宇于2002年10月底正式成立并运营。 成功之处: 1.促进上汽融入国际汽车工业 上汽参与通用大宇公司,股份虽然不多,但使中国汽车工业在走向世界方面迈出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步。同时,上汽集团也能够帮助通用大宇更快地进入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对于上汽和大宇来讲这是—项双赢的投资战略。一向奉行“引进来”的中国汽车上业,终于迈出了走出去”的第—步,参与到全球汽车市场的国际竞争中去。它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国汽车工业融入国际汽车工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对于通用汽车来说,这次收购并转让股权的行既照顾了亚洲合作伙伴的关系,又降低了收购大宇汽车公司的风险。而铃木公司和上汽集团在其中也得到了实惠,分享到了由通用公司针对韩国方面近似严酷的谈判压价成果。这不仅能促进上汽集团在资本、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融入国际市场,积累国际经营管理经而且能通过优化组合集成其在亚洲的合作伙伴的全球资源,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致命缺陷,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 2.是一种提高国内市场份额的巧妙方式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山东大宇项目作为大宇惟一在华资产。上汽集团参与收购大宇资产 最终目标将是中国市场 上汽集团此次的借船出海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行为。 3. 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的良好战略性开端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借船出海”实施出海跨洋战略说明 近年来中园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已经开始踏上了—条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目前,中国的跨国兼并和收购行动适度,有一个很好的战略性的开端。 三.联想的跨国投资与规划 联想自成立起,始终坚持“以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做贡献”。1985年11月,“联想式汉卡”正式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的鉴定。经过几年奋斗,联想公司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有些还远销国际市场。同时公司的资产、人员数量、营业额、税利等也迅速增长。但是,公司总裁柳传志却认为 联想“还只是一叶飘零小舟,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冲击”。他明确提出 “争取在几年内创办成全国第一流的外向型计算机企业,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多的贡献”。

国际贸易概论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概论案例分析 姓名:蔡继明 学号: 学院:管理学院

一、案例介绍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 1987年,现任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收购星巴克,从此带领公司跨越了数座里程碑。1992年6月,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成功上市,迅速推动了公司业务增长和品牌发展。星巴克扩张迅速,在1996年在海外开设第一家店开始,如今已经在全世界30个国家开了6000个店铺。而在2007年星巴克遭遇了亏损,股票价格也从34美元跌到18美元,经过前CEO舒尔茨复出对公司进行调整后,星巴克从新焕发生机。在2010年,星巴克计划在云南投资其全球首个咖啡种植基地,以及咖啡研究与发展中心、咖啡种植支持中心和咖啡初加工工厂。 二、知识点 (1)跨国公司部分,国际直接投资动因中的市场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 (2)跨国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国际合资企业国际合作企业国际独资企业 (3)偏好相似理论 (4)国际贸易保护和关税 三、案例分析:

(一)、星巴克的国际投资之路。 1996年,星巴克与日本本土企业Sazaby League合资运营的公司——星巴克日本公司开张。并在2005年,星巴克在日本已开店550家。进入中国台湾,开出第一家店。 进入华东,在上海淮海路力保大楼开出第一家店。 2001年星巴克咖啡的脚步首度跨进欧洲大陆,选择瑞士作为作为在欧洲的第一个登陆点。之后向西班牙等国家扩张。 (1)、星巴克为什么要选择日本作为迈入亚洲的第一步 有偏好相似理论可知,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双向贸易的增加,主要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决定的,而人均收入与贸易收入的趋同性、需求结构的相似性,增大了双方贸易的数量和机会。 当时,日本经济在亚洲属于发达国家,所以人均收入也比较高,更适合咖啡店的发展,这使星巴克更好得开拓市场。同时,日本普遍具有饮茶的习惯,说明日本消费需求偏好适合咖啡店的生存。 而在选瑞士作为欧洲第一站,是因为欧洲具有浓厚的咖啡文化;欧洲咖啡客的悠闲使那里的经营者很少考虑变革和发展现代经营理念,这给星巴克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且瑞士作为国际中立国家,以旅游为支柱产业,排外思想并不严重。因此,瑞士对星巴克欧洲市场举足轻重。如果星巴克不能再瑞士立足,那么政府其他市场就很难了。(2)、星巴克的直接投资形式 星巴克在日本与日本本土企业Sazaby League合资运营的公司——星巴克日本公司,采用了国际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日本,使星巴克在日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1 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 案例分析2 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 案例分析3 斯洛文尼亚的经验: 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的两年中,没有颁布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政策。1993年政府开始对国际资本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严加监管,因为正在进行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移动不加控制的潜在不稳定影响的关注。另外,野蛮私有化不规范地将公有公司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以私营为目的而组建的私有公司手中,使得人们怀疑此类公司是资本抽逃的根源。 有鉴于此,政府于1993年10月修订了对外贸易法,这些修改赋予斯洛文尼亚财政部逐案审查对外直接投资,并决定是否批准的权力,未来投资者需满足两个条件:对政府没有明显的未偿税收债务,在预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前一年有确定的收益。此外,新的法律框架也要求对投资者向斯洛文尼亚税收主管部门提供资产负债表,包括国外运营活动的详尽财务记载。 对外贸易法的改革不是用于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到1995年中期,这两个准则和批准程度主要起监督作用,财政部也未拒绝任何申请。但民众的普遍态度是矛盾的,这反映了政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1)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1)

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

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 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 案例分析3 斯洛文尼亚的经验: 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的两年中,没有颁布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政策。1993年政府开始对国际资本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严加监管,因为正在进行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移动不加控制的潜在不稳定影响的关注。另外,野蛮私有化不规范地将公有公司的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德国大众

国际直接投资案例分析-大众汽车 一、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1、所有权优势1大众汽车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在海外经营的经验具有多国经营形成的优势。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具备一定的把握市场方向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2大众汽车的生产规模大。大众汽车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际化经营广泛参与汽车海外销售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经营活动.自1998年起至2002年年底.大众汽车公司收购了布加迪兰博基尼本特利和劳斯莱斯等世界着名汽车品牌其国际化经营的程度大大加深。在美国巴西西班牙墨西哥南非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以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独立生产装配公司及销售公司.整个大众汽车公司年产销能力达300万辆成为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目前拥有十个独立汽车品牌包括奥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本特利布加迪西亚特斯柯达斯堪尼亚大众商用汽车和大众汽车。 3大众汽车于1937年成立拥有较成熟的制造技术其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也极强以市场为导向能够设计出符合潮流的汽车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其制作技术相对落后。 2、内部化特定优势与向中国出口汽车相比大众通过在中国直接投资可以绕过中国的一些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另外直接投资可以缩短汽车供应链减少供应链其他成员对利润的瓜分。 3、区位特定优势1978年中国政府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和

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这一政策鼓励并方便了大众在我国的直接投资。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巨大且价格较低廉另外中国拥有很多小型加工企业可以为大众生产各零部件。这些都可以使大众的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 当时中国国内汽车产业发展不久大众的汽车品牌享誉中国中国人民对进口汽车需求较大。 二、投资环境分析因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稳定性、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和产业环境、生产要素供应、涉外经济状况、基础设施、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1.地理位置 (1)距离德国和中国地理上接近这样可以帮助德国企业节省运输成本和时间也有助于投资者管理企业、了解当地市场、熟悉文化习俗、消费习惯等。 (2)重要国际运输线中国海岸线较长港口多水陆交通方便运输条件优良。 (3)市场中国的汽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4)资源中国资源丰富使得德国企业可以节省大量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 2.自然资源我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为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全世界87的煤矿分布在俄、美、中三国80以上的稀土集中在中国。 3.经济稳定性组员何姗姗陈赛赛周上靖李锋中国是一个有着15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市场的巨大也同时注定了经济发展的稳定这种稳定是强大的社会基础奠定的。 4.经济发展水平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同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较长的经济发展周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刚刚进入到发展的高速阶段高速的发展必然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 案例讨论:巴西吸引FDI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流入巴西的FDI取得了巨大的1992年1月到1997年期间巴西约发生了600起并购,其中61%的购买者是外国企业(主要来自北美)。服务业并购占并购总量的1/3,其中金融与保险、电信及信息服务业是主要的受资对象。私有化几乎占巴西FDI流量的27%。从1991年1月到1998年4月,除去企业债务的转移,巴西获得430亿美元的私有化收入,仅1997年就占一半多。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售电子业、网络蜂窝电话业、钢铁业和矿业的企业。参与私有化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数来自美国,其次是西班牙、智利、瑞典和法国 流入巴西的FDI的部门结构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90年代以前,只有小部分的FDI投向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对现有企业的合理化改造。而自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加速和经济稳定,以服务于当地市场和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制造业的FDI显著增加了。另外,服务业占FDI流入量的份额增加了,这主要是该部门私有化的结果。 案例思考: 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年来巴西吸收FDI增加的主要原因。 巴西近年来吸收FDI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采取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增强投资者的信心;(2)经济开放和私有化计划的顺利推进,已成为吸收FDI的重要推动力;(3)巨大的市场吸引力,这对以服务当地市场为目标的服务业FDI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第二章案例讨论:欧洲迪斯尼乐园项目参考答案 1984年,美国的沃特·迪斯尼集团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经营成功的基础上,通过许可转让技术的方式,开设了东京迪斯尼乐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京迪斯尼的成功,大大增强了迪斯尼集团对于跨国经营的自信心,决定继续向国外市场努力,再在欧洲开办一个迪斯尼乐园。在巴黎开设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与东京迪斯尼乐园不同,迪斯尼集团采取的是直接投资方式,投资了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占地4800公顷的大型游乐场。但奇怪的是,虽然有了东京的经验,又有了由于占有49%股权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相当大的控制力,欧洲迪斯尼乐园的经营至今仍不理想,该乐园第一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9亿美元,迫使关闭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950名雇员,全面推迟第二线工程项目的开发,欧洲迪斯尼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164法郎跌到84法郎,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欧洲倒霉地”。 试用邓宁的OIL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原因 邓宁OLI理论为跨国经营中出口、许可贸易和国际投资三种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种解释。在本案例中,欧洲迪斯尼经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进入模式的选择错误,关键是未仔细考虑在区位优势是否具备的情况下,就贸然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在欧洲迪斯尼开办的1992年,欧洲大多数国家收入已经很高,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和娱乐习惯已经形成,因此,不管是游客人数还是人均游乐开支均低于预计水平,在此种情况,根本不具备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需的区位优势,贸然进入终将导致失败。如果欧洲迪斯尼采取的是东京迪斯尼的技术转让方式,迪斯尼集团的损失也不会这么大。可惜的是,迪斯尼集团在高客流高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案例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项目差额贷方借方 一. 经常项目11,120,445225,021,122213,900,677 A. 货物和服务7,257,618209,637,355202,379,738 a.货物13,532,515190,418,794176,886,279 b.服务-6,274,89719,218,56225,493,459 1.运输-4,667,044 3,541,528 8,208,573 2.旅游39,873 7,331,000 7,291,127 3.通讯服务131,674 317,491 185,817 4.建筑服务76,868 605,072 528,204 5.保险服务-1,929,165 130,935 2,060,100 6.金融服务-13,994 30,778 44,772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38,449 481,087 519,536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1,750,381 54,584 1,804,965 9.咨询-696,333 853,837 1,550,170 10.广告、宣传33,827 219,399 185,572 11.电影、音像-15,045 13,461 28,506 12.其它商业服务2,602,823 5,476,698 2,873,875 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49,552 162,691 212,243 B. 收益-3,649,9207,363,03111,012,951 1.职工报酬-24,183 510,315 534,498 2.投资收益-3,625,737 6,852,717 10,478,453 C. 经常转移7,512,7478,020,735507,988 1.各级政府-107 61,691 61,798 2.其它部门7,512,854 7,959,044 446,190 二. 资本和金融项目44,403,09997,088,86752,685,768 A. 资本项目-22,652022,652

投资学案例

案例:松下电器的投资之道 松下电器是由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创立的,到20世纪60年代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同时松下电器的海外投资也急剧增加,松下逐步把海外企业建到了美国、欧洲、中东、拉美甚至非洲。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时,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拥有5 0多个事业部,90多个营业所,14个研究所,以及60多家国内子公司,现在已成为业务遍及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在2002年和2003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中,松下电器连续两年名列第45名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总部在日本大阪。1987年9月,松下电器首次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合资公司。在此之后,又相继成立了从家用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到通讯设备、图像、音响、半导体等生产器材的广泛领域的独资·合资公司。1994年9月2日,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与北京华瀛盛电器开发公司共同创立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原简称CMC)。2002年12月17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转变为独资公司,英文简称也由CMC变为MC。公司从事业支援性公司变为地域统括性公司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海外高速发展中的松下一度陷入发展的困境,并且在2001年的第二季度,发生了松下集团自1971年以来的首次季度性亏损。 为了摆脱困境,重整旗鼓,松下集团先后在战略重组、统一品牌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松下将原有的战略分区调整为新的亚洲、欧洲、美洲三大运营中心,并建立地区总部,解决了众多海外市场的分区统一管理问题。2003年,松下集团将原先并列的Panasonic 和National两个品牌统一为一个品牌:Panasonic,此举是松下夺回全球市场战役中极为重要的一次出击,不仅强化了消费者对松下品牌的认同度,也显示出松下以单一品牌制胜全球市场的决心。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1)能否有效地控制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2)二者投资的目标不同 (3)资本构成不同 (4)投资者投资风险的大小不同 ●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对外直接投资、境外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或海外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矿企业或经营其他企业,即将其资本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中以获取长期利益的经济活动,其特征在于:投资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控制。 国际直接投资包括绿地投资、购买国外企业的股票并达到控股水平、利用以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利润在海外再投资三种形式。 ●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指国际证券投资以及以提供国际中长期信贷、经济开发援助等形式的资本外投活动,是一种仅以获取资本增值或实施对外援助与开发为目的的跨国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信贷投资两种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