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分析共85页
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

运用成本较低的玻璃纤维浪板,构 筑长方形的外墙;内部用纸管构建一个 椭圆形空间;纸管构成的椭圆形与外墙 之间形成一道回廊,椭圆内部的纸管排 列紧密,作为舞台及祭坛的背景;椭圆 形入口处的纸管与纸管间距离较大,屋 顶透光天幕投下柔和的阳光,让人走进 去有种升华的神圣感觉。
[祼宅] 2000年日本崎玉县
1.4 坂茂的建筑作品
[幕墙宅] 1995年东京
沿着房子外围两层楼高的白色窗帘可 以打开进行空气对流,也可以在关闭 后形成一个茧状内部空间。贯穿其作 品的一个主题是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连 续性。帐篷状的可移动窗帘将内部与 外部轻松地联系起来,需要时又可有 私密性。
[纸教堂] 1995年日本神户
1995年日本阪神发生7.2级的地震。 此次地震后,坂茂提出运用轻巧、 组装迅速的纸材来搭建“纸教堂”。
日本埼玉市的“裸宅”,坂茂用透明的 瓦楞塑料板给外部墙面做围护,又以 木构架上绷白色腈纶作为室内墙面。 透光板隔层使人联想起泛着光的日式 障子。客户要求不能有任何家庭成员 被孤立,所以房子内只有一个两层楼 高的独特巨大空间,其中四间个人居 室安装着脚轮,能够自由移动。
[纸木宅1] 2001年印度
2. 2013普利兹克建筑奖-伊东丰雄
2.1伊东丰雄生平简介
1941年 生于日本 1965年 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 1971年 创办名为机器人(URBOT)的设计事务所 1979年 事务所更名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现为该公 司董事长 1984年 昭和60年度日本建筑学会奖(银色小屋) 1993年 年度建筑业协会奖(BCS奖)(八代市立博物馆) 1997年 第8届保加亚利· 索非亚国际美术展金奖 2000年 国际建筑师学会(IAA)学会奖美国文化艺术学会阿 诺德· W布鲁纳奖 2002年 年度世界建筑东亚区最佳建筑奖(仙台传媒中心) 2002年 年度建筑业协会奖(BCS)(仙台媒体中心) 第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 2003年 年度日本建筑学会奖(仙台媒体3年瑞士苏黎世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审美趋势分析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审美趋势分析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审美趋势一直是建筑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建筑设计理念和审美标准也不断演变和更新。
本文将对现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审美趋势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一、功能至上:融合实用与美观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功能至上一直是主导思潮之一。
建筑设计师们注重将建筑物的功能与形式相结合,追求实用性和高效性。
他们更加注重创造人性化的空间,将建筑与人的需求相结合,使建筑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容器,更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空间。
同时,现代建筑设计也追求美学上的突破和创新。
设计师们将功能性与美学融合在一起,通过合理的构图、巧妙的光线设计以及新颖独特的造型,传达出美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
这种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使人们在使用建筑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二、可持续发展:环保与节能的建筑设计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能源资源的日益匮乏,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在建筑设计中兴起。
现代建筑设计注重规划和设计的可持续性,追求环保和节能,致力于减少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浪费。
在设计上,建筑师们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和材料,如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光伏技术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他们还注重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隔热材料的使用以及建筑的通风系统等,实现能源的最大程度节约。
这种注重环保和节能的设计理念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要求。
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模式和审美标准,使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对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三、多样化与个性化:多元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反映现代建筑设计对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在设计上,建筑师们借鉴各地的建筑元素和风格,融入自己的创意和创新,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建筑作品。
从普利兹克建筑奖看世界建筑发展趋向

从普利兹克建筑奖看世界建筑发展趋向
夏娃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15)002
【摘要】源于对建筑本体的探求,建筑史上出现了风格、流派之争,普利兹克建筑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从其历届获奖者的建筑主张不难发现,现代建筑本体的价值取向始终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徘徊,反现代主义的流派所作的某些尝试也扩大了建筑哲学范畴,而探求建筑本体的过程极富有意义,通过它可把握建筑学的未来.【总页数】4页(P146-149)
【作者】夏娃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0
【相关文献】
1.从坂茂获普利兹克奖看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J], 唐望松
2.从王澍获普利兹克奖看建筑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 [J], 唐瑜
3.世界建筑大师与作品阿尔多·罗西——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J],
4.世界建筑大师与作品弗兰克·盖里——198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J],
5.世界建筑大师与作品诺曼·福斯特——199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分析

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不盲从潮流,独立思考,他的建筑作品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白色。他曾 说:“白色是我作品的特色之一,我用白色来澄清建筑概念,提高视觉形式的力量。白色实际是能够强化对自然界所有 其他色彩感觉的颜色,对着白色表面能够最好地欣赏光影虚实的表演。在意识的大海和客观现实的大地之间,是这种 不断变化的白色的线” 。从理查德·迈耶设计的格蒂中心(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设计的白色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图底 关系,在光线的作用下,白色墙面映衬着自然,这种对比并不是破坏自然环境,而是与大自然既对立又融洽。
程序 提名程序每年从年头到年尾,截至于第二年的1月。截至期后收到的提名 自动被视作下一年度的提名。每年有4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候选人被提名。虽 然建筑学并不包括在诺贝尔奖范围以内,Pritzker建筑奖的国际评委会还是参 照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由全球著名的权威建筑设计师、作家、艺术家、学者、 批评家以及象前IBM主席这样的国际工商名流等组成的评委会经过了深思熟虑, 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法来决定最终评选结果。
评委 普利兹克建筑奖独立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评委人数为五至九人。评委会的成 员被委任评选出每年的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桂冠的人,他们均任职若干年以确 保委员会的新成员和老成员的数量的平衡。普利兹克家族的成员和外界的观察 家均不出席,通常于每年最初几个月举行的委员会评审。评委会的成员均是各 自所在领域公认的专业人士,这些领域包括建筑,商业,教育,出版业和文化。
建筑设计思想和原则:
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创新
随着对自然认识的口益加深,建筑师在设计中越来越尊重自然,自觉地运用自然规律,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以 奥斯卡·尼迈耶、安藤忠雄、格伦·默科特和诺曼·福斯特等为代表,一些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待自然,不是狭义的花 草树木,而是以广义的自然观点来看待和处理建筑的问题。这里的自然,在宏观上指的是自然界或是大自然形成的整体 的自然环境,包括绿化、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有形要素和风、光、气候等无形要素,在微观上指的是自然物生长和发 展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奥斯卡·尼迈耶等的呼应自然理念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1979-2013)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1)代表作品: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 House New Canaan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 Building New York★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8.0级地震及每小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朝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的老式结构。
(2)设计概念: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代表作品:1948 巴拉干住宅Casa Luis Barragan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 Galves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 Cristobal★巴拉干住宅: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③对水运用的灵感来自于那些被摩尔人作为镜子、可视的标签或者音乐元素的喷泉中。
历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建筑设计哲学理念与代表作

1979
菲利普·约翰(1906) 美国 建筑都是掩蔽体,没有信条,从足迹开始 西格拉姆大厦、水晶教堂
1980
路易斯·巴拉甘(1902) 墨西哥 致力于把建筑升华为诗意和想象 墨西哥城规划景观居住区
1981 詹姆斯·斯特林(1926) 英国 现代主义运动领导人 作品突出历史连贯性和周围的城市环境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
1985 汉斯·霍莱因(1934) 奥地利 重要的不是设计者是设计作品,通过绘图、拼贴及雕刻成就墙体的艺 术 巴赫市博物馆
1986 戈特弗里德·玻姆(1942) 德国 让作品的内容和过去联系起来 VDR新建筑(科隆)
1987
丹下健三(1913) 日本 城市、交通和建筑是统一的系统 追求信息价值 东京新市政厅大厦、代代木国家综合体育馆
2000 雷姆·库哈斯(1944) 荷兰 “新城市主义”不关心行为客体的组织安排,而是孕育着潜在的可能 性 乌特勒克教育馆,cctv大楼,(北京中央电视台)
2001 雅克·赫尔佐格(1950) 瑞士 把毫无特色建筑转化为戏剧化和艺术化的工业建筑(尺度和比例巨 大) 泰特现代美术馆(发电机改建)、国家体育馆(鸟巢)
1994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1944) 法国 理性出自场所,将包豪斯与当代建筑理论结合 音乐花园
1995 安藤忠雄(1941) 日本 个性化的空间,通过墙创造独特的建筑空间 水的教堂(没有屋顶)
1996 拉斐尔·莫尼欧(1937) 西班牙 建筑是从具体地域与建筑家的自由思维之间的对话中脱颖而出的 现代建筑和艺术博物馆
皮埃尔·德·梅隆(1950) 瑞士
2002 格伦·马库特(1936) 澳大利亚 我对做大规模的项目没有兴趣,小一点的项目给我提供试验机会 玛格尼住宅、唐宅
由普利兹克奖谈中国当代建筑师的设计思想

由普利兹克奖谈中国当代建筑师的设计思想童星【摘要】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对于中国建筑界来说意义巨大.通过比对普利兹克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当代建筑师的设计思想演变,可以总结出其对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影响主要为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社会实践、人道主义等应对非建筑问题的三个方面.【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普利兹克奖;中国当代建筑师;建筑设计【作者】童星【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崛起与发展,中国城镇化的加快带来了大量的新兴建筑的机会,由此中国建筑师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可谓是中国当代建筑师得到国际建筑业界的巨大肯定。
普利兹克奖对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影响主要为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社会实践、人道主义等应对非建筑问题的三个方面。
1 普利兹克奖的发展趋势1.1 新材料的运用普利兹克奖第十一届的得主盖里和第十七届的得主安藤忠雄都是擅长运用新材料的大师。
近年来,普利兹克奖的获奖建筑师作品更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新材料的探索与运用。
2014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坂茂常利用纸管、塑料、木料、织物等简易的材料建造灾后建筑。
2015年的得主弗雷·奥托是轻型结构的先锋,对膜材料与网索构成的轻型帐篷结构情有独钟,始终追求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
1.2 建筑技术的革新建筑技术的革新往往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或改变,普利兹克奖常关注于对建筑技术有所探索与运用的建筑师。
盖里当属西方最早使用参数化设计的建筑大师,他的鱼形雕塑建筑和古根海姆博物馆均是运用了CATIA软件得以完成的经典案例。
弗雷·奥托最早通过研究仿生建筑原型以及物理实验来创造、构建建筑模型,并用这些模型得到的原始数据计算支撑计算机结构分析。
2000年的普利兹克奖得主雷姆·库哈斯的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项目和CCTV新大楼项目运用了数字图解技术。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建筑作品赏析

贝聿铭先生在扩建 工程中用了大量天 然石料及玻璃材料。 经过扩建的军械库 将包括4个展区,通 过宽敞的楼梯、桥 与走廊彼此相联。 外部有一向上的玻 璃旋转塔楼。内院 上方有一圆顶。
在楼梯塔每走一步就展开了明亮大厅的新景色,向外看,展 现的又是柏林市中心的建筑。以玻璃体将这座暗藏深巷的重 要建筑彰显于外,让大家在街上就可感受其建筑特色。
建筑名称:水之教堂 Church on the Water 座落地点:日本北海道 完工时间向外看的景观
外围和包含四个十字架的透明前庭的景观
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启的,人们可 以直接与自然接触。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 而无常变幻。
水御堂
博物馆
贝聿铭 Ieoh Ming Pei
1983 Pritzker Prize Winner
좋아하는 이유
1.절계하기 전에 주위환경을 아주 아주 아주 세밀하게 조사한다. 2.건축은 다 분명하고 틀별한 의미가 있다. 3.건축의 기능과 형태는 환경과 아주 아주 잘 융합된다.
对我来说,建筑物的特殊功能要求,及所处地点的人文历史 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时间、文化、地点是建筑设计的要素— —贝聿铭
建筑名称:美国国 家美术馆(东馆) National Gallery in Washengton 设计者:贝聿铭 地址:华盛顿
美术馆 入口
贝聿铭对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来的埃及金字塔 造型有独特的研究。
一条对角 线穿过这 片梯形的 直角顶点, 将这片用 地划为一 个等腰三 角形和一 个直角三 角形。
住吉的长屋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中庭的设置又是两 边的建筑相互对照,相互衬托。
住吉的长屋则可以让你每时每刻都在接受阳 光,接受新鲜的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 —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作品思想分析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