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医学整理
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入口,也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幼儿口腔健康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幼儿口腔医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牙齿保健、口腔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牙齿保健1. 牙齿清洁牙齿是非常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如果不及时进行清洁,就会引起蛀牙、牙龈出血等问题。
因此,幼儿应该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以保持口腔清洁。
刷牙时要注意使用适合幼儿的牙膏和牙刷,注意刷牙时间,每次刷牙约2-3分钟为宜。
2. 饮食调理饮食对牙齿的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幼儿应尽量减少食用含糖食品,因为糖分能够滋生细菌,加速牙齿腐蚀。
另外,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生长和牙釉质的形成。
此外,尽量不要让幼儿长期吃一些过硬的食物,以免损坏牙齿。
3. 定期检查口腔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每年至少应该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牙齿问题。
定期检查还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预防1. 蛀牙蛀牙是非常常见的口腔问题,一旦出现,对幼儿的牙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蛀牙的方法包括:定期看牙医、控制食糖量、勤刷牙、戒除嗜吃甜食的习惯等。
2. 牙龈疾病牙龈疾病也是常见的口腔问题,包括牙龈出血、牙周炎等。
预防牙龈疾病的方法包括:坚持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加强口腔卫生等。
3. 牙齿畸形牙齿畸形是指牙齿排列不齐或者形状异常的情况。
预防牙齿畸形的方法包括:定期看牙医、及时矫正牙齿、避免咬硬物等。
4. 恒牙生长问题幼儿时期的恒牙生长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家长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口腔科检查,及时发现恒牙生长问题,并进行治疗。
5. 口腔创伤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口腔创伤是比较常见的。
家长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口腔创伤的发生。
总结: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口腔健康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需要加强对幼儿口腔健康的关注,及时进行口腔保健和预防,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牙齿和口腔。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小就能够养成保持健康的牙齿和口腔的好习惯。
儿童口腔医学 备考 知识点

(一)牙齿固连:牙骨质与牙槽骨的直接连接,固连部位牙周膜丧失,患牙的牙合面低于邻 牙正常的牙合平面; (二)乳牙滞留:继承恒牙已萌出,未能按时脱落的乳牙;或恒牙未萌出,保留在恒牙列中 的乳牙;
第七章 儿童龋病
掌握:乳牙龋蚀的危害性、特点及易患因素;早期儿童龋病的综合防治及年轻恒牙的龋病治 疗原则 熟悉:儿童龋的患病现状与分类;儿童龋病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乳牙龋病的治疗方法 1.乳牙龋常见类型:ECC、S-ECC、喂养龋、猛性龋。 2.儿童易患龋的因素: 1)形态解剖特点:牙颈部缩窄明显,牙冠近颈部 1/3 处隆起,牙列中存在生理间隙,易滞 留菌斑或食物残渣。 2)组织结构特点:乳牙矿化程度低,抗酸力弱,釉质、牙本质薄,易患龋。 3)儿童饮食特点:幼儿咀嚼功能差,以流食半流食为主,甜食多粘性大,易附着于牙面发 酵产酸。 4)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儿童难自觉维持口腔卫生,家长不重视,加之儿童唾液分泌少, 自洁作用差,利于细菌繁殖,增加患龋机会。 3.乳牙龋齿的特点:患龋率高,发病时间早;龋齿多发,破坏范围广;龋发展速度快;自觉 症状不明显;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4.乳牙龋病的危害 1)局部影响:影响咀嚼功能;影响恒牙和恒牙列;损伤口腔黏膜软组织。 2)全身影响: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进而影响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龋病转成的慢性 根尖周炎可作为病灶牙使机体其他组织发生病灶感染(focal infection) ;影响患儿的发音、 美观,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5.乳牙龋的治疗目的。 1)终止龋病发展,保护牙髓活力,避免引起并发症; 2)恢复牙体外形和咀嚼功能,维持牙列完整性,使乳牙正常替换,颌骨正常生长发育; 3)恢复发音、美观等功能,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发育。 6.乳牙治疗方法。
syndrome)的一种表现;伴毛发稀疏和皮肤异常等全身症状。 毛发-指甲-牙齿综合征(trichoanycho-dental-syndrome) 二.牙齿数目过多(hyperdontia) 指多于正常牙类、牙数以外的额外牙 ,又称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还可表现为牙瘤 (odontoma)。 第二节 牙齿形态异常 第三节 牙齿结构异常 一、釉质发育不全(enamel hypoplasia) 牙釉质发育过程中,全身或局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釉质结构异常。 1.病因:遗传性;外源性; 全身营养失调:钙、磷、维生素 A、D、C 失调。 婴幼儿期是恒牙基质形成和钙化的关键时期,全身或局部感染可能使其受到影响:猩红热、 麻疹、肝炎、半乳糖症;乳牙根尖周炎; 遗传:家族史;综合征; 2.临床表现: 牙齿变色和缺损; 釉质矿化不良:釉基质形成; 釉质发育不良:釉基质形成时,成釉细胞被破坏; 3.临床分度: 轻症:釉质形态正常,无实质缺损,牙面横纹明显,釉质白垩色,疏松粗糙;色素沉着后, 黄; 重症:实质性缺损,表面带状、窝状,严重者整个牙面蜂窝状,无釉质覆盖。 乳牙也有釉质发育不全,开始于出生前; 4.治疗: 釉质矿化不良或表浅的小陷窝,不作处理;釉质严重缺损者,光固化或树脂修复。 二、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是一种牙本质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I 型:伴有全身骨骼发育不全的牙本质发育不全:I 型胶原基因突变; II 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herditaryopalescent dentin) ,牙本质矿化不良,无全身性骨骼发育 不良; III 型: “壳状牙” (shell teeth) ,牙本质发育不全。 1.临床表现: 3.治疗:一般不需处理,牙列重度磨损者可进行重建,并及早作金属冠、树脂,有牙齿缺损 者作修复治疗。 二、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 又称斑釉(mottled enamel)或氟斑牙,是一种特殊类型和原因明确的釉质发育不全,也是 一种地方性慢性氟中毒症状; 1.病因: ①6-7 岁前,过多的氟摄入损害了牙胚的成釉细胞,使牙釉质的形成和矿化发生障碍,导致 釉质发育不全。 ②饮水:1ppm 即 1mg/L;空气污染:产煤区。 2.临床表现: ①多数牙齿:白垩色、黄褐色斑块或条纹,严重者点状、带状或窝状缺损,甚至牙冠形态变 异: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整理

1.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2.乳牙牙根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
这是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3.牙齿固连(ankylosis of tooth):是牙骨质与牙槽骨的直接结合,固连部位牙周膜丧失,患牙的合面低于邻牙正常的合平面,又称低位乳牙或乳牙下沉。
4.年轻恒牙:恒牙已萌出,但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
5.成熟现象:年轻恒牙萌出后,表现为钙、磷、氟和氯的含量增加,CO32-减少,釉质渗透性减低,有机质含量减少,硬度抗酸性增强,羟磷灰石结晶增大。
6.牙齿萌出:是牙冠形成后向合平面移动,穿过骨隐窝和口腔黏膜,到达功能位置的一个复杂过程。
7.生理性流涎: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于小儿的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口底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8.乳牙列阶段(6个月~6岁):乳牙开始萌出到恒牙萌出之前。
任务:保护乳牙、加强卫生宣教、防止乳牙早失造成错合畸形。
9.混合牙列阶段(6~12岁):乳牙开始脱落,恒牙依次萌出,一直到全部乳牙被替换完毕。
任务:预防错畸形,早期矫治,诱导建立正常咬合关系、防龋。
10.年轻恒牙列阶段(12~15岁):全部乳牙被替换完毕,除第三磨牙外,全部恒牙均已萌出。
任务:尽可能保存第一、二恒磨牙。
11.颌间间隙(intermaxillary space):无牙期时上下颌只有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接触,其余部分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上下颌之间有一间隙,称为颌间间隙。
12.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灵长类动物的牙列中,上颌II、III和下颌III、IV之间的间隙。
13.发育间隙(developmental space):随着颌骨的发育,3~4岁左右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
儿童口腔医学期末复习资料

儿童口腔医学期末复习资料儿童口腔医学期末复习资料儿童口腔健康是每个家庭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孩子的牙齿和口腔健康对他们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儿童口腔医学知识,我整理了一些期末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口腔发育与牙齿生长儿童的牙齿生长和口腔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
在儿童的牙齿生长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里程碑需要关注。
例如,6个月左右,婴儿的第一颗乳牙开始长出;2-3岁时,乳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生长。
了解这些发育过程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2. 儿童口腔疾病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疾病等。
其中,儿童龋齿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预防儿童龋齿的关键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此外,儿童牙周病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早治疗可以避免进一步的牙齿损害。
3. 儿童口腔保健为了保护孩子的口腔健康,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应该每天刷牙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
其次,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使用牙线、漱口水等。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分和碳酸饮料的摄入。
4. 儿童口腔治疗当孩子出现口腔问题时,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
儿童口腔治疗的方法和成人有所不同,需要考虑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心理特点。
常见的儿童口腔治疗包括补牙、拔牙、矫正等。
在进行治疗前,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儿童口腔预防预防是儿童口腔医学的重要方面。
除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外,儿童还可以接种口腔疫苗来预防某些口腔疾病。
此外,定期的口腔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治疗。
6. 儿童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儿童口腔医学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近年来,激光技术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创伤小、疼痛少等优点。
此外,数字化口腔医学也逐渐兴起,为儿童口腔治疗提供了更精确、更便捷的方法。
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口腔健康对于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和发育,还与孩子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早期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对于预防牙齿问题和提升整体口腔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于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的总结。
1. 母乳喂养与牙齿健康母乳喂养是婴幼儿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同时也对牙齿的发育和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母乳中的乳糖有助于齿釉质形成,乳酸菌则可以抑制致龋菌的滋生。
但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的乳汁滞留在口腔中会导致乳牙蛀牙的发生。
因此,要在孩子6个月大之后逐渐引入固体食物,逐渐过渡到饮用杯,减少乳汁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
2. 牙齿萌出时间和顺序一般情况下,幼儿的乳牙开始在6个月的时候萌出,但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通常情况下,第一颗萌出的牙齿是下颌的中切牙,接着是上颌的中切牙。
牙齿萌出的时间和顺序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牙齿情况了解孩子的生长与发育情况。
3. 牙齿的清洁幼儿时期,父母需要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从牙齿开始生长的第一天起,就可以用湿纱布轻轻地擦洗孩子的牙齿和牙龈。
等到孩子牙齿长齐了,就可以开始使用婴幼儿牙刷。
使用婴幼儿牙膏时,要选择低氟含量的牙膏,并且使用的量应该控制在一粒红豆大小。
每天早晚刷牙是基本要求,避免吃过多甜食,及时拔掉松动的乳牙。
4. 牙齿异常情况幼儿的牙齿发育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
比如恒牙早萌,即恒牙提前脱落,导致乳牙丢失时间过早;还有反颌、开颌等牙齿畸形问题。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咨询口腔医生,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5. 龋齿预防幼儿时期的龋齿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预防龋齿的发生,父母应该控制孩子吃糖的量和频率,尤其是糖果、巧克力等粘性食物。
同时,可以给孩子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D、钙和磷的食物,如鱼、蛋黄、奶酪等。
此外,定期到专业的口腔医生那里检查孩子的口腔健康状况,做到早期发现和治疗。
6. 牙周疾病的注意事项除了龋齿之外,牙周疾病也是幼儿口腔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儿科口腔知识点总结大全

儿科口腔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1.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儿童的乳牙和恒牙的健康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全身健康都至关重要。
口腔疾病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取、言语发育、情感和社交能力。
2.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引导和监督。
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口腔保健,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 儿童牙齿的特点儿童的牙齿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过程有着很多特点,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二、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1. 乳牙的生长发育婴儿出生时并没有牙齿,6个月左右开始长出乳牙,2岁左右儿童的乳牙基本长齐。
2. 恒牙的生长发育儿童的恒牙生长在6-12岁之间,这个阶段是牙齿生长最为活跃的时期。
3. 牙齿换牙的过程儿童的乳牙会被恒牙逐渐替换,这个过程叫做换牙。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换牙情况,及时帮助孩子处理换牙时的不适。
4. 牙列不齐的处理部分儿童在牙齿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牙列不齐的情况,这就需要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形态。
三、儿童口腔保健的方法1. 口腔卫生习惯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养成刷牙、漱口、使用牙线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 合理膳食儿童的膳食应该合理搭配,并且避免过量吃甜食和酸食,以免对牙齿造成伤害。
3. 口腔保健用品的选择家长应该选用适合儿童的牙膏和牙刷,帮助孩子使用合适的口腔保健用品。
4. 定期口腔检查儿童应该定期到口腔专科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及时了解孩子口腔健康情况,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四、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1. 龋齿儿童因为食物残渣、口腔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易患龋齿。
龋齿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取和生长发育。
2. 牙周炎儿童因为口腔卫生习惯不良易患牙龈疾病,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周炎的发生。
3. 牙齿损伤儿童因为活泼好动,容易发生牙齿损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避免发生意外伤害,及时处理牙齿损伤。
儿童口腔知识点总结

儿童口腔知识点总结一、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腔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不仅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还承担着辅助呼吸功能和调节咀嚼、吞咽、语言等多种重要功能。
因此,良好的口腔健康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口腔健康的影响更加深远,因为儿童的牙齿还在生长发育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二、牙齿的生长发育1. 乳牙和恒牙婴儿出生时并没有牙齿,但在大约6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生出乳牙。
一般来说,儿童会在2-3岁的时候长齐20颗乳牙。
而之后,乳牙会逐渐被恒牙所替代,直到大约12岁时,孩子的恒牙会全部长齐,共32颗。
2. 牙齿的生长曲线牙齿的生长曲线主要包括乳牙、恒牙和智齿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留意孩子的牙齿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儿童口腔常见问题及预防方法1. 龋齿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通常是由于饮食习惯不健康、口腔卫生习惯不佳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预防龋齿,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尤其是要少吃糖果和甜食,并且要教育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例如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等。
2. 牙齿错位牙齿错位是指牙齿没有排列得整齐,或者出现交叉、重叠、缺失等问题。
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在儿童时期进行矫正治疗,以避免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发育。
3. 牙疼孩子出现牙疼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龋齿、牙齿感染等引起的,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平时还要做好口腔卫生护理,避免儿童牙齿出现疼痛问题。
四、口腔卫生的正确方法1. 刷牙儿童每天需要刷牙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
可以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进行清洁。
2. 使用牙线孩子的牙齿之间也会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因此需要定期使用牙线进行清洁。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使用牙线,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 定期就医儿童需要每6个月到1年就医一次,接受牙齿的检查和清洁。
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对保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五、儿童口腔护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儿童拒绝刷牙有些孩子可能会拒绝刷牙,家长可以尝试一些引导方法,例如给予小礼物作为刷牙的奖励,或者和孩子一起刷牙,让孩子学会模仿。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

儿童口腔病学第一节龋病一、乳牙龋病(一)乳牙的患龋特点1岁开始上升,6、8岁达到高峰。
下磨牙、上磨、上前、下前牙最少乳牙龋病的好发部位:乳磨牙(牙合)面,第一乳磨牙的远中面,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面,乳前牙的唇面,乳切牙的近中面。
1 ~ 2岁前牙唇面,邻面3 ~ 4岁乳磨牙窝沟龋4 ~ 5岁乳磨牙邻面龋乳牙的患龋因素:1、乳牙解剖特点:颈1/3隆起;邻牙面面接触;窝沟及生理间隙容易滞留食物2、乳牙组织特点:牙体薄,钙化低,抗酸力弱3、食物:软质食物,黏稠、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4、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例题:不易患龋的乳牙是A.上颌乳磨牙B.下颌乳磨牙C.上颌乳前牙D.下颌乳前牙E.上颌乳尖牙【答案】D【解析】乳牙的患龋的好发牙位,以上颌乳切牙、下颌乳磨牙多见,其次是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和下颌乳切牙较少,即下颌乳前牙患龋最少,所以D正确。
例题:乳牙患龋的最好发牙位是A.上颌乳磨牙B.下颌乳磨牙C.上颌乳切牙D.上颌乳尖牙E.下颌乳前牙【答案】B【解析】乳牙以下颌乳磨牙患龋多见,其次是上颌乳前牙、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和下颌乳尖牙。
因此本题选B。
(二)临床表现分类进展程度:急性龋与慢性龋;湿性龋与干性龋临床分类:浅龋、中龋、深龋损害部位:窝沟龋及平滑面龋低龄儿童龋:< 6岁严重低龄儿童龋:< 3岁,3岁dmfs≥4 ,4岁dmfs≥5,5岁dmfs≥ 6喂养龋(奶瓶龋):上颌切牙的唇面猖獗龋:侵及下颌乳前牙环状龋:乳前牙唇面、邻面龋围绕牙颈部例题:奶瓶龋主要发生在A.下颌乳磨牙舌面B.上颌乳磨牙腭侧面C.下颌乳切牙的唇面D.上颌乳切牙的唇面E.下颌乳切牙的舌面【答案】D 【解析】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瓶塞帖附于上颌乳前牙,而奶瓶内多为牛奶、砂糖、果汁等易产酸发酵的饮料,所以奶瓶龋易发生于上颌乳前牙的唇面,所以D正确。
考点:奶瓶龋的好发牙面(三)治疗方法乳牙龋齿治疗的目的是终止龋蚀的发展、保护牙髓的正常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第二章儿童口腔病史的采集、口腔检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低龄儿童不宜做叩诊检查。
牙外伤发生挫入、牙齿固连时,叩诊可听到金属高调音。
I度松动(唇舌向);II度松动(唇舌向+近远中向);III度松动(唇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
生理性动度不超过0.02mm。
对于刚萌出的年轻恒牙和发生牙根生理性吸收的替换期乳牙,可以检查到一定松动度,这种情况仍属于生理性松动。
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注意保护某些部位;照射剂量应为成人的2/3-3/4;儿童颌骨结构发育不完善,疾病极易扩散,因此X线征象出现较成年人早儿童牙髓感觉测试应注意:对乳牙不适用,因为乳牙根尖孔较大;对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要慎用,因为其阈值高;外伤牙可能对牙髓感觉测试无反应,但对外伤牙牙髓状态的恢复与否进行复查时,测试值可做参考;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儿以及有金属冠或银汞合金修复的牙禁做。
第三章乳牙及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乳牙于婴儿出生后6-7个月开始陆续萌出,至2岁半和3岁左右全部萌出。
临床记录符号ABCDE或I、II、III、IV、V。
四个区以5、6、7、8表示。
乳磨牙窝沟深度有三种类型:浅度(沟底未达釉质厚度1/2);中度(沟底达釉质厚度1/2);深度(沟底近釉牙本质界)。
窝沟类型:P、V、U、I、IK、C。
IK型是裂隙狭窄,底部稍膨大。
形态明显不同于后继恒牙的是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形似第一恒磨牙。
乳牙根管分3类(单纯根管、分歧根管、网状根管)颊面基底结节(tuberculum buccobasale):上颌IV颊面接近近中颈部处隆起,呈结节状,称颊面基底结节。
卡氏结节(Carabelli’s tubercle):上颌V舌面近中部有时可见隆起的结节,称为卡氏结节。
乳恒牙的临床鉴别①耗度:乳牙明显②色泽:乳牙白;恒牙微黄有光泽③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颈1/3突出明显,颈部收缩。
④大小: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⑤排列:在完整牙列中可参考⑥X线:乳牙根分叉度大、牙根生理性吸收、髓腔宽大、以及可见继承恒牙胚乳牙髓腔形态及临床意义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止意外穿髓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当心侧穿和超出③乳磨牙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④乳磨牙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A型副根管(连通髓室与牙周膜)、B型副根管(起自髓室伸入硬组织)、C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伸入硬组织)、D型副根管(起自髓室又回到髓室)、E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又回到牙周膜)、F型副根管(包埋在硬组织中的盲管)。
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乳牙牙髓疏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症不典型¤牙根吸收达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乳牙牙根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
这是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乳牙牙根吸收呈间断性,有活动期和静止期。
乳前牙牙根的吸收(开始于与继承恒牙相近的舌侧面根尖1/3,牙根横向吸收),乳磨牙牙根的吸收(自根分叉的内侧面开始,斜面状吸收,各牙根非同时,同样程度地吸收,下颌乳磨牙多为远中根比近中根先吸收,上颌乳磨牙颊侧远中根和腭根比颊侧近中根易吸收),如果继承恒牙先天缺失,乳牙牙根的吸收仍可发生,但吸收缓慢,脱落较晚。
乳牙的重要作用:(1)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2)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3)辅助发音(4)有利于美观及心理健康年轻恒牙(young permanent teeth):是指虽已萌出,但未达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称为年轻恒牙。
恒牙一般在牙根形成2/3左右时开始萌出,萌出后2-3年牙根才达到应有的长度,3-5年根尖才发育完成。
年轻恒牙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1)牙冠高度低,牙根未完全形成,根尖孔漏斗状,髓腔宽大,根管壁薄→→保髓,使牙根正常发育(2)年轻恒牙萌出不久,磨耗少,窝沟明显→→着重窝沟龋的预防(3)釉质薄,矿化程度低,溶解度高,渗透性强→→年轻恒牙龋蚀发展快多为急性龋釉质羟磷灰石易于与氟结合→→局部涂氟有较好防龋效果(4)无继发性牙本质;牙本质小管比成熟恒牙粗大,管周牙本质和管间牙本质矿化程度低,制备牙体时较敏感。
(5)牙髓:未分化间叶细胞较多,纤维成分少,牙髓血管丰富,生活力旺盛,抗病、修复能力强,有利于控制感染、消除炎症→→临床保髓;另牙髓活力强,炎症容易被局限呈慢性过程;又因牙髓组织疏松,根尖孔大、血运丰富,感染易扩散→→应及时治疗。
(6)成熟现象post eruptive maturation:年轻恒牙萌出后,表现为钙、磷、氟和氯的含量增加,CO32-减少,釉质渗透性减低,有机质含量减少,硬度抗酸性增强,羟磷灰石结晶增大。
第四章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的年龄阶段分期(1)胎儿期fetus period: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前称为胎儿期。
妊娠头2个月也称为胚芽期。
该期最易受基因变异和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母体营养不良和母体疾病也会影响胎儿。
如孕妇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导致无脑儿或唇、腭裂。
胚胎第4周,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逐渐分化形成;胚胎第6周,来自外胚层的乳牙牙板也已开始发生。
胚胎第7-8周,面部突起完成联合,初现人的面形,口腔和鼻腔外形形成;胚胎第14周,口鼻腔分开;乳牙钙化开始;胚胎16周,恒牙胚开始形成;胎儿20周,胎儿出现吮吸反射;(2)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是自胎儿娩出至出生后4周。
生理变化:恒温→低温;湿润→干燥;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唾液腺不发达,口腔黏膜干燥,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
新生线(neonatal line):胎儿离开母体后环境与营养的变化在乳牙钙化进程上留有记录,即在乳牙冠部同一时期发育的釉质上,出现较明显的低矿化横线,又称发育停止线。
上皮珠(epithelial peal):新生儿口腔的牙槽粘膜上可出现一至数个白色米粒大小的球状物,这是牙板上皮剩余形成的角化物,称为上皮珠或马牙子。
不必做处理,可自行脱落。
(3)婴儿期infancy period:自出生后4周到1岁。
此期的特点是体格生长迅速快,1周岁体重可达出生的3倍,身高约为出生时的1.5倍。
6个月左右乳牙开始萌出。
(4)幼儿期toddler period:1-3岁为幼儿期。
乳牙外伤多发生在这个阶段。
3岁左右乳牙全部出齐,但牙齿硬组织矿化程度低,易患龋。
此期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开始培养小儿的卫生习惯。
(5)学龄前期preschool period:3岁至6-7岁为学龄前期。
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开始出现。
(6)学龄期school period:6-7岁到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淋巴系统的发育处于高峰期,颈部和腹股沟处的淋巴结可以触及。
(7)青春期adolescent period:10-20岁为青春期。
分为青春前期、性征发育期、青春后期。
淋巴系统:从幼儿期到学龄期,持续快速发育,11-12岁达高峰,约为成人的两倍神经系统:为最早开始发育的系统,6岁左右达到成人的90% 体格生长:出生后1-2岁和9-14岁有两个快速生长期生殖系统:从青春期开始快速发育婴儿出生时,颅骨与面骨之比约为8:1,到成人时约为1:1。
头盖骨的生长早于上颌骨,上颌骨早于下颌骨。
颅面骨骼的第一快速期在出生后7个月,此期乳牙开始萌出,第2个快速期在4-7岁,此期乳牙列建合完成,第一恒磨牙开始萌出,第3快速期出现在11-13岁,此期间完成乳恒牙列交替,第二恒磨牙萌出,第4快速期出现在16-19岁,此期间恒牙列形成并且恒牙合建立。
前囟在1岁-1岁半时完全闭合,后囟在出生后6-8周闭合;颅骨缝早闭见于小头畸形,骨缝晚闭见于佝偻病、呆小症和脑积水,骨缝不闭合见于颅骨、锁骨发育不全患者。
颅缝闭合后,颅骨体积的增长依靠骨的表面增生,即在骨膜下增生新骨,以增大体积,在骨的内侧面陈骨吸收,保持其原有骨的厚度不变,而形体日渐增大。
在面骨中髁突是最后停止发育的,到20-25岁时才完全骨化不再生长。
儿童时期,如果因感染或外伤损坏髁突,可造成小颌畸形。
牙齿的发育过程包括牙胚的发生、牙体组织的形成和牙齿萌出。
也称为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
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于小儿的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口底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牙列的临床分期(1)无牙期:出生至6~8个月,乳牙未萌出(2)乳牙列形成期:6~8个月至3岁,乳牙开始萌出至20个乳牙全部萌出。
(3)乳牙列期:3岁至6岁,乳牙列完成至第一个恒牙萌出。
(4)混合牙列期:6岁至12岁,乳恒牙替换时期。
(5)恒牙列期:12岁以后,全部乳牙被替换进入恒牙列期。
儿童时期的3个牙列阶段和儿童口腔医学相关的任务(1)乳牙列阶段(6个月~6岁):乳牙开始萌出到恒牙萌出之前。
任务:保护乳牙、加强卫生宣教、防止乳牙早失造成错合畸形(2)混合牙列阶段(6~12岁):乳牙开始脱落,恒牙依次萌出,一直到全部乳牙被替换完毕。
任务:预防错畸形,早期矫治,诱导建立正常咬合关系、防龋(3)年轻恒牙列阶段(12~15岁):全部乳牙被替换完毕,除第三磨牙外,全部恒牙均已萌出。
任务:尽可能保存第一、二恒磨牙咬合发育阶段的分期(Hellman分期)(1)无牙期(ⅠA期):下颌只有前后运动,无侧方运动,下颌略处于上颌远中。
颌间间隙(intermaxillary space):无牙期时上下颌只有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接触,其余部分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上下颌之间有一间隙,称为颌间间隙。
(2)乳牙咬合完成前期(ⅠC期):出生后6~7个月乳牙开始萌出到2岁半左右全部萌出(3)乳牙咬合完成期(ⅡA期):2岁半左右乳牙全部萌出开始到6岁左右恒牙即将萌出①乳牙列出现生理间隙:间隙出现表明颌骨在增长,间隙的出现有利于恒牙的萌出与排列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灵长类动物的牙列中,上颌II、III和下颌III、IV之间的间隙。
发育间隙(developmental space):随着颌骨的发育,3~4岁左右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
生理间隙:灵长间隙和发育间隙统称为生理间隙。
②牙弓的发育变化:尖牙间距增宽,第一乳磨牙前牙弓长度减小③末端平面(terminal plane):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称为末端平面【表现类型】:垂直型(末端平面为一条垂直线);近中型(下颌V远中面位于上颌V 远中面的近中,末端平面呈近中阶梯);远中型(下颌V远中面位于上颌V远中面的远中,末端平面呈远中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