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功率qc表计算

合集下载

无功补偿及计算

无功补偿及计算

无功补偿,就其概念而言早为人所知,它就是借助于无功补偿设备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无功补偿的合理配置原则,从电力网无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各级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尤以低压配电网所占比重最大。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

(1 ) 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以局部为主。

(2) 电力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

在配电网络中,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50%~60%,其余的无功功率消耗在配电网中。

因此,为了减少无功功率在网络中的输送,要尽可能地实现就地补偿,就地平衡,所以必须由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进行补偿。

(3) 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

集中补偿,是在变电所集中装设较大容量的补偿电容器。

分散补偿,指在配电网络中分散的负荷区,如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的用电设备等进行的无功补偿。

集中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本身的无功损耗,以及减少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从而降低供电网络的无功损耗。

但不能降低配电网络的无功损耗。

因为用户需要的无功通过变电所以下的配电线路向负荷端输送。

所以为了有效地降低线损,必须做到无功功率在哪里发生,就应在哪里补偿。

所以,中、低压配电网应以分散补偿为主。

(4) 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2、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功率因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交流用电设备在其工作过程中,除消耗有功功率外,还需要无功功率。

当有功功率P一定时,如减少无功功率Q,则功率因数便能够提高。

在极端情况下,当Q=0时,则其力率=1。

因此提高功率因数问题的实质就是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需要量。

2. 1、异步电动机和电力变压器是耗用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是决定异步电动机需要较多无功的主要因素。

而异步电动机所耗用的无功功率是由其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和一定负载下无功功率增加值两部分所组成。

无功功率计算

无功功率计算

第四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例4-1 某变电站装设一台双绕组变压器,型号为SFL-31500/110,变比为110±2×2.5%/38.5kV,空载损耗△P0=86 KW,短路损耗△P K=200KW,短路电压百分值U k%=10.5,空载电流百分值I0%=2.7。

变电站低压侧所带负荷为S MAX=20+j10MV A,S MIN=10+j7MV A,高压母线电压最大负荷时为102KV,最小负荷时为105KV,低压母线要求逆调压,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电压。

解计算中略去变压器的励磁支路、功率损耗及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变压器的阻抗参数R T=(△P K U N2)/(1000S N2)=(200×1102)/(1000×31.52)=2.44(Ω)X T=(U K%U N2)/(100S N)=(10.5×1102)/(100×31.5)=40.3(Ω)变压器最大、最小负荷下的电压损耗为△U Tmax=max max1max20 2.441040.34.43()102T TP R Q XKV U+⨯+⨯==△U Tmin=min min1min10 2.44740.32.92()105T TP R Q XKV U+⨯+⨯==变压器最大、最小负荷下的分接头电压为U1tmax=(U1max-△U tmax)22maxNUU=(102-4.43)38.535105%⨯=102.2(kV)U1tmin=(U1min-△U tmin)22minNUU=(105-2.92) ×38.535=112.3(kV)U1t=(102.2+112.3)/2=107.25(kV)选择与最接近的分接头为110-2.5%即分接头电压为107.25KV。

此时,低压母线按所选分接头电压计算的实际电压为U2tmax=(U1max-△U Tmax)21NtUU=97.57×38.5107.25=35(kV)<35×105%=36.7(kV)U2tmin=(U1min-△U Tmin)21NtUU=102.08 ×38.5107.25=36.6(kV)>35(kV)可见,所选分接头满足调压要求。

用电负荷计算书

用电负荷计算书

用电负荷计算书工程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参考手册:《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用电负荷统计表:变压器S1的回路:北教学楼、综合楼、南教学楼、实验楼、室外、消防设备、中心机房用电S1负荷:【计算公式】:Pc = Kp * ∑(Kd * Pn)Qc = kq * ∑(Kd * Pn * tgΦ)Sc = √(Pc * Pc + Qc * Qc)Ic = Sc / (√3 * Ur)【输出参数】:进线相序 : 三相有功功率Pc: 333.45无功功率Qc: 158.77视在功率Sc: 369.32有功同时系数kp:0.90无功同时系数kq:0.97计算电流Ic: 561.12总功率因数: 0.83有功负荷系数α:0.80无功负荷系数β:0.80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1: 0.83补偿后功率因数COSφ2: 0.92计算补偿容量QC1: 66.87(kvar)实际补偿容量QC2: (kvar)【计算过程(加入补偿容量)】:Pc = Kp * ∑(Kd * Pn)=333.45(kW)Qc = kq * ∑(Kd * Pn * tgΦ) - QC1 =158.77(kvar)Sc = √(Pc * Pc + Qc * Qc)=369.32(kVA)Ic = Sc / (√3 * Ur)=561.12(A)【补偿容量】:COSφ1 =1/√[1+(β* Qc/α* Pc)2] =0.83COSφ2=0.92QC1=α* Pc*(tgφ1- tgφ2)=66.87【变压器容量】:变压器系列:SCB11 10系列负荷率:70额定容量:630(kW)负荷计算表变压器S1的回路:S1负荷:【计算公式】:Pc = Kp * ∑(Kd * Pn)Qc = kq * ∑(Kd * Pn * tgΦ)Sc = √(Pc * Pc + Qc * Qc)Ic = Sc / (√3 * Ur)【输出参数】:进线相序 : 三相有功功率Pc: 395.44无功功率Qc: 192.20视在功率Sc: 439.68有功同时系数kp:0.80无功同时系数kq:0.80计算电流Ic: 668.02总功率因数: 0.85有功负荷系数α:0.85无功负荷系数β:0.80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1: 0.86补偿后功率因数COSφ2: 0.92计算补偿容量QC1: 52.87(kvar)实际补偿容量QC2: (kvar)【计算过程(加入补偿容量)】:Pc = Kp * ∑(Kd * Pn)=395.44(kW)Qc = kq * ∑(Kd * Pn * tgΦ) - QC1 =192.20(kvar)Sc = √(Pc * Pc + Qc * Qc)=439.68(kVA)Ic = Sc / (√3 * Ur)=668.02(A)【补偿容量】:COSφ1 =1/√[1+(β* Qc/α* Pc)2] =0.86COSφ2=0.92QC1=α* Pc*(tgφ1- tgφ2)=52.87【变压器容量】:变压器系列:S11 10系列负荷率:80额定容量:630(kVA)。

临时用电计算说明

临时用电计算说明

临时用电计算手册一、编制依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二、计算方法需要系数法和利用系数法等,下面以常用的需要系数法为例进行说明。

用电设备台数为5台及以下时,不宜采用需要系数法,推荐用利用系数法计算。

1、确定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原则:不同工作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统一换算为连续工作制的功率,不同物理量的功率统一换算为有功功率。

1.1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等于额定功率;Pe =PN1.2周期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是将额定功率一律换算为负载持续率100%的有功功率,1.3短时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是将额定功率换算为连续工作制的有功功率,未解决缺乏简单可靠换算法的问题,可把短时工作制电动机近似看做周期工作制电动机,再根据式(1.2-1)换算,0.5h工作制电动机可按ε=15%,1 h 工作制电动机可按ε=25%考虑。

交流电梯用电动机通常是短时工作制电动机,建议按电梯工作情况为“较轻、频繁、特重”,分别按ε=15%、ε=25%、ε=40%考虑。

注意事项:电动机工作制类别在电动机铭牌上有标注1)连续工作制:S1;2)短时工作制:S2;3)周期工作制:S3-S8,工作周期的持续时间通常为10min,负载持续率为15%、25%、40%、60%之一;1.4电焊机的设备功率是将额定容量换算到负载持续率为100%的有功功率,1.5白炽灯和卤素灯的设备功率等于灯泡额定功率,气体放电灯的设备功率为灯管额定功率加镇流器的功率损耗。

1.6单相负荷的计算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单相负荷可直接与三相负荷相加,单相负荷应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

(3)既有线间负荷又有相间负荷时,应先将线间负荷换算成相负荷,然后各相负荷分别相加,选取最大相负荷乘3作为等效三相负荷。

2 计算总设备功率、电流1)多台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的合成原则:计算范围内不可能同时出现的负荷不叠加;2)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功率不包含专门用于检修的设备和工作时间很短的设备;3)同一计算范围内的季节性用电设备,应选取两者中较大者计入总设备功率。

常用电计算公式

常用电计算公式

常用电计算公式计算电流Ij=P /Ucos 式中I,一计算电流(A) P一有功计算负荷(w) U一额定相电压(V)直流计算U*I 交流UI CosΦ单相视在功率的计算式:S=UI=根号(P平方+Q平方)(P=有功功率,Q=无功功率,U=电源电压,I=电流)三相视在功率的计算式:S=1.732×U×I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三角形?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一、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凡是消耗在电阻元件上、功率不可逆转换的那部分功率(如转变为热能、光能或机械能)称为有功功率,简称“有功”,用“P”表示,单位是瓦(W)或千瓦(KW)。

它反映了交流电源在电阻元件上做功的能力大小,或单位时间内转变为其它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转变为其他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故又称平均功率。

它的大小等于瞬时功率最大值的1/2,就是等于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有效值与通过电阻元件中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二、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凡是具有电感性或电容性的元件,在通过后便会建立起电感线圈的磁场或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

因此,在交流电每个周期内的上半部分(瞬时功率为正值)时间内,它们将会从电源吸收能量用建立磁场或电场;而下半部分(瞬时功率为负值)的时间内,其建立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又返回电源。

因此,在整个周期内这种功率的平均值等于零。

就是说,电源的能量与磁场能量或电场能量在进行着可逆的能量转换,而并不消耗功率。

为了反映以上事实并加以表示,将电感或电容元件与交流电源往复交换的功率称之为无功功率。

简称“无功”,用“Q”表示。

单位是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抗性元件(指纯电感或纯电容)的存在,而进行可逆性转换的那部分电功率,它表达了交流电源能量与磁场或电场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实际工作中,凡是有线圈和铁芯的感性负载,它们在工作时建立磁场所消耗的功率即为无功功率。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其轴上所能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二根号3*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功率因数*电机效率,即P=y3Ulcos©n
视在功率S=VUI有功功率P有功=A/3UI COS 0视在功率的平方=有功功率的平方+无功功率的平方
电机铭牌上的额定功率是额定输出轴功率,计算公式为:P额定=A/3Ulcos笫R有功*叶
其中P—电机的额定输出轴功率
U—额定电压
I —额定电流
cos 0电机的功率因数
T] ■^机的效率
cos砌率因数是指电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占视在功率的比值Y]电机效率是指电机的输出功率占有功功率的比值。

无功功率Q^v^Ulsin 0。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为Qc=S(tanφ1-tanφ2),其中Qc表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S表示有功功率,φ1表示负载的功率因数,φ2表示待达到的功率因数。

在实际电力系统中,负载的功率因数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变压器的耗损、电动机的非线性特性等,导致负载存在一定的无功功率,需要通过无功补偿来调整负载的功率因数。

为了实现无功补偿的目的,常用的设备有补偿电容器、补偿电感器等。

此外,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还具有提高电能效率、保护电气设备等作用,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

无功补偿电容补偿量的计算方法二种

无功补偿电容补偿量的计算方法二种

无功补偿电容补偿量的计算方法二种(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无功补偿电容补偿量的计算方法二种第一、呵呵提供一个例题,也许你就很快明白了:问:将功率因数从提高到所需的补偿容量,与将功率因数从提高到所需的补偿容量相比() A. 一样多 B. 更多些 C. 少一些 D. 不一定答案:选;B!解释:按照配置无功补偿的计算公式:Qc=P(tg a1-tg a2)其中:Qc,是需要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值,单位:KvarP,是系统有功功率,此处可以看作一个确定的有功功率值,单位:Kwtg a1,是补偿前功率因数Cos a1 的相角的正切。

tg a2,是补偿后功率因数Cos a2 的相角的正切。

对于从提高到,用三角函数公式计算得:tg a1=, tg a2=带入前面公式:Qc=P*()= (Kvar)对于从提高到,用三角函数公式计算得:tg a1=, tg a2=带入前面公式:Qc=P*(-)= (Kvar)所以要选:B。

这说明,当功率因数较低的时候,提高功率因数的代价,比原本功率因数高的时候,来的更容易。

与学生考试是一个道理。

平常考60、70分的学生,要考80分、90分,比平常考90分的同学希望考99分容易。

为了日常工作方便,通常把上述计算中的(tg a1-tg a2)称为:每千瓦有功,从a1补偿到a2所需要的补偿量。

并编制成表格备查,以减少三角计算。

¥¥¥¥¥¥¥¥¥¥¥¥¥¥¥¥¥¥¥¥¥¥¥¥¥¥¥¥¥¥第二、必须要有视在功率因数(如,从该功率因数提高到所要求的数值(如,以1KW负载为例。

每KW需电容补偿量:有功功率:P=1KW视在功率(功率因数为时):S1=1/≈(KVA)无功功率:Q1=根号(S1×S1-P×P)=根号×-1×1)≈(千乏)功率因数时的视在功率:S2=1/≈(KVA)无功功率:Q2=根号(S2×S2-P×P)=根号×-1×1)≈(千乏)Qc=Q1-Q2=-≈(千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