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功率补偿率qc表
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

1、在工程中380/220V三相平衡负荷旳计算电流:
I js
Pjs
Pjs
1.52Pjs
3 Ue cos 0.658 cos cos
式中:Ue ----三相设备旳额定电压, Ue 0.38kV
2、在工程中220V单相负荷旳计算电流:
。
I js
U ed
Pjs cos
Pjs 0.22 cos
4.55Pjs cos
方案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1、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拟定计算容量时,采用单位指标法
计算,并根据所计算旳成果,拟定本工程所需电力变压器旳台数和每 台旳容量。
注:1)当空调冷水机组采用直燃机时,用电指标一般比电动压缩
机制冷时旳用电指标降低25—35VA/㎡。 表中所列旳用电指标为上限值,是按空调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
在0.85~1。
KQ—无功功率同步系数。对于配电干线计算负荷,K取值范围一般在 0.93.~0.97;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K取值范围一般在0.95~1。
4
二、二项式法 三、利用系数法 四、利用多种用电指标旳负荷计算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及容量还未拟定,但须作出初步旳负荷计算时。如:供配 电系统处于规划阶段时;
8
二、设备容量旳计算:
1、单台设备旳容量为设备名牌上旳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 2、多台设备旳容量为总设备容量之和,再乘以需要系数。 3、季节性负荷,如:空调制冷设备和采暖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 设备容量。 4、成组用电设备旳设备容量计算时,不涉及备用设备。 5、消防设备遇火灾时,必须切除旳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设备容 量。 6、照明设备旳设备容量,必须将灯泡旳功率加上灯具旳功率。如: 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高压汞灯,均将灯泡旳额定功 率加上镇流镇流器旳损耗功率。如:低压钠灯、低压卤钨灯、均需 要将灯泡旳额定功率再加上灯具上旳变压器旳功耗。
无功补偿及计算

无功补偿,就其概念而言早为人所知,它就是借助于无功补偿设备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无功补偿的合理配置原则,从电力网无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各级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尤以低压配电网所占比重最大。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
(1 ) 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以局部为主。
(2) 电力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
在配电网络中,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50%~60%,其余的无功功率消耗在配电网中。
因此,为了减少无功功率在网络中的输送,要尽可能地实现就地补偿,就地平衡,所以必须由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进行补偿。
(3) 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
集中补偿,是在变电所集中装设较大容量的补偿电容器。
分散补偿,指在配电网络中分散的负荷区,如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的用电设备等进行的无功补偿。
集中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本身的无功损耗,以及减少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从而降低供电网络的无功损耗。
但不能降低配电网络的无功损耗。
因为用户需要的无功通过变电所以下的配电线路向负荷端输送。
所以为了有效地降低线损,必须做到无功功率在哪里发生,就应在哪里补偿。
所以,中、低压配电网应以分散补偿为主。
(4) 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2、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功率因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交流用电设备在其工作过程中,除消耗有功功率外,还需要无功功率。
当有功功率P一定时,如减少无功功率Q,则功率因数便能够提高。
在极端情况下,当Q=0时,则其力率=1。
因此提高功率因数问题的实质就是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需要量。
2. 1、异步电动机和电力变压器是耗用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是决定异步电动机需要较多无功的主要因素。
而异步电动机所耗用的无功功率是由其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和一定负载下无功功率增加值两部分所组成。
钢铁企业的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方式选择

钢铁企业的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方式选择钢铁企业中有大量的感性负荷, 因此钢铁企业的自然功率因数比较低, 这样造成的影响有: 降低了系统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率、降低了变电和输电设施的供电能力、增加了供电网络的损耗、增加了输电线路的电压降。
鉴于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电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 按原水利电力部、国家XX局,XX局(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中规定,“功率因数标准0.90, 试用于160 千伏安(千瓦)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并且在以0.90为标准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中, 对0.90 以上的功率因数减少电费, 对0.90 以下的功率因数增加电费。
由以上可看出, 提供功率因数不仅对电力系统, 对钢铁企业的经济运行有重大意义。
在考虑提高功率因数时, 应首先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 当采取设施后还达不到电力部门的要求时, 才考虑人工补偿。
一、提高钢铁企业自然功率因数的措施钢铁企业无功功率消耗, 一般感应电机占70%,变压器占20%, 线路占10%。
因此提供钢铁企业的功率因数, 应从降低感应电机无功损耗和降低变压器无功损耗着手:(一)降低感应电机的无功损耗1. 提供电机的负载率, 使其接近满载运行。
根据感应电机的性能和特性,感应电机的功率因数、效率与负荷率的关系,见图1。
由图 1 可以看出, 感应电机的最高效率, 一般在3/4 负载至满载期间出现, 而功率因数则在满负荷时最高,因此使用适当容量的电机,使其接近满载运行, 不但能节约用电, 而且可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
在钢铁企业中, 选择电机容量时,一般是按电机最大出力的情况下, 考虑了一定的余度,又将电机额定容量靠上一级的标准容量, 因此在实际运行时电机很少运行在满载情况, 甚至经常运行在50%负载率或更低的情况。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无功补偿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无功功率补偿量的重要公式。
无功功率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节能降耗以及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无功补偿计算公式的应用。
一、无功功率与无功补偿无功功率是指在交流电力系统中,与电源交换能量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在工作时所产生的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的存在主要是因为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变换磁场,以维持其正常运行。
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以电压的形式表现,它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节能降耗以及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无功补偿是指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增加无功功率的设备,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
无功补偿设备主要有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通过对无功功率的合理补偿,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无功补偿计算公式的应用无功补偿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达到的补偿效果来进行计算的。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无功补偿计算公式:1.按照负荷的功率因数计算:Qc=P(tanφ1-tanφ2)其中,Qc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kVar),P为负荷的有功功率(kW),φ1和φ2分别为补偿前后的功率因数角。
通过测量或计算出负荷的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可以计算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负荷的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情况。
2.按照变压器的容量进行计算:Qc=(1.732×U×I×β)÷(1000×cosφ)其中,U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kV),I为变压器的额定电流(A),β为变压器的负载率(%),cosφ为负荷的功率因数。
通过测量或计算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负载率,以及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计算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变压器参数和负荷的功率因数的情况。
三、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与控制策略在进行无功补偿时,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

如果
I e 20 A
I qd 20 A 7 140 A I jf
Ie
----尖峰电流 ----启动电流 -----额定电流
(2):单台绕式电动机:
I jf I qd (2 3) Ie
18
例9:某系统,使用2台10kW电动机;2台5kW电动机
多台电动机:公式为
I jf Iqd1 Ie(台) n
Pe1 10kW,I e1 20 A,I qd1 140 A Pe 2 5kW,I e 2 10 A,I qd2 20 A I jf 20 A 7 20 A 10 A 10 A 180 A
7
第二节 实际工程中如何进行负荷计算
一、负荷计算的内容:
1、设备容量:也称装机容量。是设备名牌上的额定容量或额定 功率。 2、计算容量:也称计算负荷。是选择变压器、确定备用电源容 量,确定无功功率补偿容量的依据。 3、计算电流:是计算负荷下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是选择变压 器、选择电气元件、确定电缆、导线、计算电压偏差、功率损 耗的依据。 4、尖峰电流:是负荷起动时的最大电流。是计算电压降、电压 波动、选择电缆、导线、选择电气元件及保护元件的依据。
8
二、设备容量的计算:
1、单台设备的容量为设备名牌上的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 2、多台设备的容量为总设备容量之和,再乘以需要系数。 3、季节性负荷,如:空调制冷设备和采暖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 设备容量。 4、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计算时,不包括备用设备。 5、消防设备遇火灾时,必须切除的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设备容 量。
。
2、在工程中220V单相负荷的计算电流: Pjs Pjs 4.55Pjs I js U ed cos 0.22 cos cos
6某机械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1 绪论配电网络与输电系统相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配电馈线中的断路器沿线链状布置,线路中没有母线;线路中有任意数量的断开点,断开点随运行方式变化,电流方向不确定,因此保护必须是双向的;配电网络是有分支的网络,配电线路中节点的分支具有任意性,使保护配合关系复杂化;配电网络中有分布负荷,线路两端负荷不平衡;在双端供电的配电系统中电源可能有不相等的相角。
根据配电网的特点,以常开型联络开关为界可以将配电网划分成两种基本类型的网络:一种是单侧电源供电网络,例如辐射状、树状网和处于开环运行的环状网络;另一种是双侧电源供电网络或处于闭环运行的配电网络环状网络。
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是电力市场和经济建设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配电网的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建设资金短缺, 设备技术性能落后, 事故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随着电力的发展和电力市场的建立, 配电网的薄弱环节显得越来越突出, 形成电力需求与电网设施不协调的局面。
国家颁布设施的电力法的贯彻后, 电力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 接受用户的监督和选择, 甚至于对电力供应中的停电影响追究电力经营者的责任。
另一方面, 高精密的技术和装备对电能质量要求,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已是电力经营者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观念的转变和电力发展的需求, 配电网的自动化已经作为供电企业十分紧迫的任务。
城市电网, 从八十年代就意识到配电网的潜在危险, 并竭力呼吁致力于城市电网的改造工程,并组织全国性的大型会议对配电网改造提出了具体实施计划, 各种渠道凑集资金, 提出更改计划,利用高技术、好性能的设备从事电网的改造。
当前我国配电网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国家从政策上给予很大支持, 具有相应的资金条件, 但我国配电网仍处于方案的探索时期, 特别是我国配电网的规模及覆盖面, 市场之大是任何一个经济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 而我国配电网的发展也是随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为了探索我国配电网自动化方案, 先后对国外配电网的模式进行考察并在国内进行实验试点。
无功补偿计算及补偿容量计算

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
1、功率因数的计算:
(1)功率因数可以从所接电网的功率因数表里直接读取。
(2)若用电用户没有安装功率因数表,功率因数可以从所装的电度表里直接读取有功功
因数。
即:
cosφ=1/SQRT(1+(tanφ)*(tanφ))=P/SQRT(P*P+Q*Q)=1/SQRT(1+(Q/P)*(Q/P))如果记录的某段时间内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可知,即可求出该段时间内的
2、补偿容量的确定:
补偿容量的确定:补偿容量的大小决定于电力负荷的大小、补偿前功率因数的大小和补
Qc=P年*(tanφ1-tanφ2)
Q c--无功补偿容量(kvar)
P年--年平均功率(kW)
tanφ1--补偿前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tanφ2--补偿后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举例说明:
答:此系统呈现感性负载,为提高功率因数,可以采用400V低压就近补偿原
1、若一10/0.4kV电力系统有功负荷100kW,呈感性负责,系统功率因数0.74。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计算得出功率
=1/SQRT(1+(Q/P)*(Q/P))
间内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小和补偿后提高的功率因数的大小
补偿后cos φ2
1kW有功功率所需补偿电容器的补偿容量(kvar)
无
0.74。
若将系统功率因数提到0.98,需要补偿多少无功容量?
补偿原则,采用并联电容器方法补偿,补偿容量经查表可以求得:Qc=100*0.71=71(kvar)。
异步电动机的无功补偿

概 述 异步电动机使用广泛,在农村及工矿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异步电动机多为感性负 载,因此其功率因素总小于 1,是电网的主要无功负荷。由于无功功率的存在,增加了电网 的视在功率,降低了电网的功率因数。在大中型工矿企业大都装有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来提高 功率因数,减少电网线损,保证电压水平;但在农村及小型工矿企业,电动机用量大且较分 散,集中补偿难度大且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在用电紧张期,错峰用电时还要自发电, 自发电时由于柴油机功率相对偏小,网络已趋于过载,因此有赖于功率因数的提高,减少输 送的无功电流,使系统不致于过载运行,从而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 2 三相低压异步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的分析
2.1 提高设备利用率 在设备容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功率因素,可少送无功功率而多送有功功率。可多送的 有功功率:ΔP=S(COSφ 2-COSφ 1 ) ; 式中 COSφ 1 和 COSφ 2 分别为补偿前后功率因数, S 为供电设备容量。 对于原有供电设备来讲,特别是变压器和柴油发电机都是依据几年前的用电量选购的, 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原网络已趋于饱和。在同样有功功率下,功率因数的提高,发电机就可 少发无功功率,多发有功功率,并使负荷电流减少。因此向负荷传送功率所经过的变压器、 开关和导线等供配电设备都增加了功率储备,从而满足了负荷增长的需要。 2.2 减少输电线路损耗 设异步电动机在补偿前后向电网吸收的有功功率 P 和电网电压 U 为定值,补偿前后输电 线路电流分别为 I1、I2,功率因数角分别为φ 1、φ 2,则有: P=UI1COSφ 1=U I2COSφ 2 设 R 为系统总电阻,COSφ 1 和 COSφ 2 为补偿前后功率因数,ΔP1 和 ΔP2 为补偿前后线 路损耗,则线路损耗的减少量 ΔP 可通过下式计算: ΔP1=I12R ΔP2=I22R=I12(COSφ 1/ COSφ 2 )2R ΔP=ΔP2-ΔP1=I12R-I22R=I12 [1-(COSφ 1/ COSφ 2 )2 ]R 这样线损减少的百分数为:ΔP/ΔP1= [1-(COSφ 1/ COSφ 2 )2 ]×100% (1) 当功率因数从 0.70~0.85 提高到 0.95 时, 由(1)式可求得有功线路损耗将降低 20%~45%。 2.3 改善电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