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流体流动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流体流动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习题解答1.解:(1) 1atm=101325 Pa=760 mmHg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表压=绝对压力—大气压力 所以出口压差为p =461097.8)10082.0(10132576.00⨯=⨯--⨯N/m 2(2)由真空度、表压、大气压、绝对压之间的关系可知,进出口压差与当地大气压无关,所以出口压力仍为41097.8⨯Pa 2.解: T=470+273=703K ,p=2200kPa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Mm=28×0.77+32×0.065+28×0.038+44×0.071+18×0.056=28.84 g/mol混合气体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ρm=ρm0×T0T×pp0=28.8422.4×273703×2200101.3=10.858 kg/m33.解:由题意,设高度为H 处的大气压为p ,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得 dp=-ρgdH大气的密度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得 ρ=pMRT根据题意得,温度随海拔的变化关系为 T=293.15+4.81000H代入上式得ρ=pMR (293.15-4.8×10-3H )=-dpgdh移项整理得dpp=-MgdHR293.15-4.8×10-3H对以上等式两边积分,101325pdpp=-0HMgdHR293.15-4.8×10-3H所以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式为 lnp101325=7.13×ln293.15-4.8×10-3H293.15即:lnp=7.13×ln1-1.637×10-5H+11.526(2)已知地平面处的压力为101325 Pa ,则高山顶处的压力为 p 山顶=101325×330763=45431 Pa将p 山顶代入上式ln 45431=7.13×ln1-1.637×10-5H+11.526 解得H =6500 m ,所以此山海拔为6500 m 。

工程流体力学第1章 习题解答

工程流体力学第1章  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1-1已知液体的容重为7.00kN/m3,求其密度为多少?解:γ=ρg,ρ=γ/g=7000 / 9.807=1-2压缩机压缩空气,压力从98.1kN/m2升高到6×98.1kN/m2,温度从20℃升到78℃。

问空气体积减小了多少?解:p/ρ=RT , p1/(ρ1T1)= p2/(ρ2T2)98.1/(ρ1293)= 6×98.1/(ρ2351)V2/V1=ρ1/ρ2=351/6*293=20% 所以体积减少了80%。

1-3流量为50m3/h,温度为70℃的水流入锅炉,经加热后水温升高到90℃。

水的膨胀系数α=0.000641/K-1。

问从锅炉每小时流出多少的水?解:α=dV/(VdT)dV=αVdT=0.000641*50*(90-70+273)=9.39 m3/h (单位时间内,体积变化就是流量的变化)所以锅炉流出水量为50+9.39=59.39 m3/h。

1-4空气容重γ=11.5N/m3,ν=0.157cm2/s,求它的动力黏度µ。

解:µ=ρν=νγ/g=0.157*10-4*11.5/9.807=1.84*10-5Ns/m21-5图示为一水平方向运动的木板,其速度为1m/s。

平板浮在油面上,δ=10mm,油的µ=0.09807Pa s⋅。

求作用于平板单位面积上的阻力。

解:τ=µdu/dy=µu/δ=0.09807*1/0.01=9.807Pa.1-6一底面积为40cm×50cm,高为1cm的木块,质量为5kg,沿着涂有润滑油的斜面等速向下运动。

已知v=1m/s,δ=1mm,求润滑油的动力黏度。

解:F=mg.5/13=5*9.807*5/13=18.86Nτ=µdu/dy=µv/δ=F/A所以µ=Fδ/(Av)=18.86*0.001/(0.4*0.5*1)=0.0943Pa s⋅1-7一直径d=149.4mm,高度h=150mm,自重为9N的圆柱体在一内径D=150mm的圆管中下滑。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完整版)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完整版)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一、复变函数部分习题解答第一章习题解答1、证明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证明:令Re z u iv =+。

Re z x =,,0u x v ∴==。

1ux∂=∂,0v y ∂=∂,u v x y ∂∂≠∂∂。

于是u 与v 在z 平面上处处不满足C -R 条件, 所以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2、试证()2f z z=仅在原点有导数。

证明:令()f z u iv =+。

()22222,0f z z x y u x y v ==+ ∴ =+=。

2,2u u x y x y ∂∂= =∂∂。

v vx y∂∂ ==0 ∂∂。

所以除原点以外,,u v 不满足C -R 条件。

而,,u u v vx y x y∂∂∂∂ , ∂∂∂∂在原点连续,且满足C -R 条件,所以()f z 在原点可微。

()0000x x y y u v v u f i i x x y y ====⎛⎫∂∂∂∂⎛⎫'=+=-= ⎪ ⎪∂∂∂∂⎝⎭⎝⎭。

或:()()()2*000lim lim lim 0z z x y z f z x i y z∆→∆→∆=∆=∆'==∆=∆-∆=∆。

22***0*00limlim lim()0z z z z z z zzz z z z z z z z z=∆→∆→∆→+∆+∆+∆∆==+−−→∆∆∆。

【当0,i z z re θ≠∆=,*2i z e z θ-∆=∆与趋向有关,则上式中**1z zz z∆∆==∆∆】3、设333322()z 0()z=00x y i x y f z x y ⎧+++≠⎪=+⎨⎪⎩,证明()z f 在原点满足C -R 条件,但不可微。

证明:令()()(),,f z u x y iv x y =+,则()33222222,=00x y x y u x y x y x y ⎧-+≠⎪=+⎨+⎪⎩, 33222222(,)=00x y x y v x y x y x y ⎧++≠⎪=+⎨+⎪⎩。

固体物理习题解答

固体物理习题解答
场假定。 绝热近似视固体中原子核(离子实)静止不动,价电子在固定不变
的离子实势场中运动。通过绝势近似将电子系统和原子核 (离子实)系统分开考虑。 平均场近似视固体中每个电子所处的势场都相同,使每个电子 所受势场只与该电子位置有关,而与其它电子位置无关。 通过平均场近似使所有电子都满足同样的薛定鄂方程。 通过绝热近似和平均场近似,将一个多粒子体系问题简化为单 电子问题。绝热近似和平均场近似也称为单电子近似。 周期势场假定则认为电子所受势场具有晶格平移周期性。 通过以上近似和假定,最终将一个多粒子体系问题变成在晶格 周期势场中的单电子的薛定鄂方程定态问题。
复式格子?
3
第一章 思考题
3、引入倒格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于一定的布拉菲格子,基 矢选择不唯一,它所对应的倒基矢也不唯一,因而有人说 一个布拉菲格子可以对应于几个倒格子,对吗?复式格子 的倒格子也是复式格子吗?
答:
引入倒格子概念,对分析和表述有关晶格周期性的各种问题 非常有效,如:晶体X射线衍射,晶体周期函数的傅里 叶变换。
方 (110)晶面的格点面密度最大。根据
dhkl
h2
a k2 l2
,有面心立 d11方 1 a3,体心立d1方 10
a 2
因此,最大格点面密度表达式,
dh1h2h32 /G h1h2h3
面心立 11方 1a43 a343a23,体心立 11方 0a23a2a2 2
13
第一章 习题
1.7 证明体心立方格子和面心立方格子互为倒格子。
7
第一章 习题
1.1 何谓布拉菲格子?画出NaCl晶格所构成的布拉菲格子,说 明基元代表点构成的格子是面心立方晶体,每个原胞中含 几个格点?
解: 由基元代表点-格点-形成的晶格称为布拉菲格子或布拉菲点

习题解答(第1章)

习题解答(第1章)

习题解答 第一章1.举例说明符合光传播基本定律的生活现象及各定律的应用。

答:(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影子的形成;日蚀;月蚀;均可证明此定律。

应用:许多精密的测量,如大地测量(地形地貌测量),光学测量,天文测量。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定律: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彼此互不影响,各光束独立传播。

说明:各光束在一点交会,光的强度是各光束强度的简单叠加,离开交会点后,各光束仍按各自原来的方向传播。

2.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108m/s ,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v=c/n(1) 光在水中的速度:v=3×108/1.333=2.25×108 m/s (2) 光在冕牌玻璃中的速度:v=3×108/1.51=1.99×108 m/s (3) 光在火石玻璃中的速度:v=3×108/1.65=1.82×108 m/s (4) 光在加拿大树胶中的速度:v=3×108/1.526=1.97×108 m/s (5) 光在金刚石中的速度:v=3×108/2.417=1.24×108 m/s*背景资料:最初用于制造镜头的玻璃,就是普通窗户玻璃或酒瓶上的疙瘩,形状类似“冠”,皇冠玻璃或冕牌玻璃的名称由此而来。

那时候的玻璃极不均匀,多泡沫。

除了冕牌玻璃外还有另一种含铅量较多的燧石玻璃(也称火石玻璃)。

3.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像的大小为60mm ,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 ,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706050=+l l l =300mm4.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

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解:本题是关于全反射条件的问题。

离散数学 第1章 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1.1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值。

⑴中国有四大发明。

⑵计算机有空吗?⑶不存在最大素数。

⑷21+3<5。

⑸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⑹2与3都是偶数。

⑺小李在宿舍里。

⑻这朵玫瑰花多美丽呀!⑼请勿随地吐痰!⑽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 。

⑾只有6是偶数,3才能是2的倍数。

⑿雪是黑色的当且仅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⒀如果天下大雨,他就乘班车上班。

解:⑴⑶⑷⑸⑹⑺⑽⑾⑿⒀是命题,其中⑴⑶⑽⑾是真命题,⑷⑹⑿是假命题,⑸⑺⒀的真值目前无法确定;⑵⑻⑼不是命题。

2. 将下列复合命题分成若干原子命题。

⑴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⑵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羽绒服。

⑶天正在下雨或湿度很高。

⑷刘英与李进上山。

⑸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

⑹如果你不看电影,那么我也不看电影。

⑺我既不看电视也不外出,我在睡觉。

⑻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乘班车上班。

解:⑴本命题为原子命题;⑵p:天气冷;q:我穿羽绒服;⑶p:天在下雨;q:湿度很高;⑷p:刘英上山;q:李进上山;⑸p:王强学过法语;q:刘威学过法语;⑹p:你看电影;q:我看电影;⑺p:我看电视;q:我外出;r:我睡觉;⑻p:天下大雨;q:他乘班车上班。

3.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他一面吃饭,一面听音乐。

⑵3是素数或2是素数。

⑶若地球上没有树木,则人类不能生存。

⑷8是偶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8能被3整除。

⑸停机的原因在于语法错误或程序错误。

⑹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的对边平行。

⑺如果a和b是偶数,则a+b是偶数。

解:⑴p:他吃饭;q:他听音乐;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⑵p:3是素数;q:2是素数;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⑶p:地球上有树木;q:人类能生存;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⑷p:8是偶数;q:8能被3整除;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⑸p:停机;q:语法错误;r:程序错误;原命题符号化为:q∨r→p⑹p: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q:四边形ABCD的对边平行;原命题符号化为:p↔q。

化工原理王志魁第五版习题解答:第一章 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王志魁第五版习题解答: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一章流体流动流体静力学【1-6】如习题1-6附图所示,有一端封闭的管子,装入若干水后,倒插入常温水槽中,管中水柱较水槽液面高出2m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2kPa 。

试求:(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4)若将水换成四氯化碳,管中四氯化碳液柱较槽的液面高出多少米?解管中水柱高出槽液面2m ,h=2m 水柱。

(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绝p 在水平面11'-处的压力平衡,有.绝绝大气压力1012001000981281580 (绝对压力)ρ+==-⨯⨯=p gh p Pa (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表p 表绝 -大气压力=8158010120019620 =-=-p p Pa(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真p ()真表=-=-1962019620 p p Pa-=(4)槽内为四氯化碳,管中液柱高度'h 'cclhh ρρ=4水常温下四氯化碳的密度,从附录四查得为/ccl kg m ρ=431594 '.h m ⨯==10002125 1594【1-7】在20℃条件下,在试管内先装入12cm 高的水银,再在其上面装入5cm 高的水。

水银的密度为/313550kg m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kPa 。

试求试管底部的绝对压力为多少Pa 。

解水的密度/3水=998ρkg m ()....331011001213550005998981117410=⨯+⨯+⨯⨯=⨯p Pa【1-8】如习题1-8附图所示,容器内贮有密度为/31250kg m 的液体,液面高度为3.2m 。

容器侧壁上有两根测压管线,距容器底的高度分别为2m 及1m ,容器上部习题1-6附图空间的压力(表压)为29.4kPa 。

试求:(1)压差计读数(指示液密度为/31400kg m );(2)A 、B 两个弹簧压力表的读数。

解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29 4(表压)=p kPa 液体密度/31250ρ=kg m ,指示液密度/301400ρ=kg m (1)压差计读数R=?在等压面''1111上-=p p ()()()()().'...p p h R g p p h g R g p h R g p h g R g Rg ρρρρρρρρ=+-++=+-++++++=+++-=11000 321 32212222 0()0因g 0,故0ρρ-≠=R (2)().....A p p g Paρ=+-=⨯+⨯⨯=⨯333212941022125098156410().....333222941012125098144110ρ=+-=⨯+⨯⨯=⨯B p p g Pa【1-9】如习题1-9附图所示的测压差装置,其U 形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其他管中皆为水。

电路理论习题解答 第一章

电路理论习题解答 第一章

1.5
u /V
内阻不为零
+ us
R0
I
+
u
RL

伏安关系曲线

I/A 0.15
0
1.5
u /V
注:这里的伏安关系曲线只能在第一象限,原因也是,一旦出了第一象限, u 和 I 的比值就 变为负的了,反推出的 RL 就变为负值了,与题意不符。
V
V
1.5V
1.5V
R 内阻为零时 内阻不为零时
R
1-9 附图是两种受控源和电阻 RL 组成的电路。现以 RL 上电压作为输出信号,1)求两电路的电 压增益(A,gmRL);2)试以受控源的性质,扼要地说明计算得到的结果。
1) 如果不用并联分压(在中学就掌握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用两个回路的 KVL 方程和顶部 节点的 KCL 方程,得出上面的 H(jω)的表达式,但是显然这样做是低效的。 2) 事实上,本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题目,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中的一 种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 a) 只要没有要求,任意的逻辑完整的解题思路都是可取的; b) 学习者可以视自己的练习目的选择一种简单熟悉的方法、或者一种较为系统的方法、 或者多种方法来完成习题。
第一章习题答案 1-1 已知电路中某节点如图,I1=-1A,I2=4A,I4=-5A,I5=6A,用 KCL 定律建立方程并求解 I3 ( 4A )
图 1-1 解:由 KCL 定律: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与 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相同。 即: I1+I3+I4+I5=I2 =〉-1+(-5)+6+I3=4 =〉I3=4(A)
1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测题10.1 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导内。

1.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愈大,输出级晶体管的管耗也越大,所以放大器效率也越小。

()2. 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指电源提供的最大功率。

()3. 最大输出功率仅与电源电压V CC和负载电阻R L有关,与管子的参数无关。

()4. 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在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5. 当OCL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W时,功率管的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应大于1W 。

()6.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电流放大电路的共同点是(1)都使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2)都使输出电流大于输入电流。

()(3)都使输出功率大于信号源提供的输入功率。

()7.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是(1)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2)前者比后者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

()(3)前者比后者效率高。

()(4)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5)前者比后者的输出功率大。

()8. 功率放大电路与电流放大电路的区别是(1)前者比后者电流放大倍数大。

()(2)前者比后者效率高。

()(3)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输出功率大。

()9. OCL电路中输入信号越大,交越失真也越大。

()10. 只有当两个晶体管的类型相同时才能组成复合管。

()【解10.1】1.×2.×3. ×4. √5. ×6. ×,×,√7. ×,×,√,√,√8. ×,√,√9. ×10. ×10.2 选择题1. 甲类功放效率低是因为。

A.只有一个功率管B.静态电流过大C.管压降过大2. 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

A.交流功率B.直流功率C.平均功率3. 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之比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之比4. 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主要与有关。

A.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B.电路输出最大功率C.电路的工作状态5. 在OCL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若最大输出功率为1W,则电路中功率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

A. 1WB. 2WC. 0.2W6. 在选择功率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参数有。

A. βB. I CMC. I CEOD.U (BR)CEOE. P CMF. f T7. 在OCL 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入为正弦波,输出波形如图T10.2.7所示,这说明该电路产生了 。

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频率失真D.交越失真图T 10.2.78. 为改善图T10.2.7中的失真现象,电路上应当 。

A.进行相位补偿B.适当增大功率管静态|U BE |,使之处于微导通状态C.适当减小功率管静态|U BE |,使之处于微导通状态D.适当增加负载电阻R L 的阻值【解10.2】: 1.B 2.A 3.B 4.C 5.C 6.B D E 7.D 8.B10.3 OCL 电路如图T10. 3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静态时,流过负载电阻R L 的电流有多大?(2)R 1、R 2、R 3、VD 1、VD 2各起什么作用?(3)若VD 1、VD 2中有一个接反,会出现什么后果?图T 10.3【解10.3】:(1)静态时,流过负载电阻R L 的电流0L =I 。

(2)静态时,通过调节R 1 或R 3使0o =u 即0L =I 。

R 2、VD 1、VD 2用于消除交越失真。

(3)若VD 1、VD 2中有一个接反,会导致VT 1、VT 2基极偏置电流I B 过大,使工作电流I C 过大。

晶体管功耗可能远大于其额定功耗而使VT 1、VT 2烧毁。

10.4 什么是功率放大电路?与一般电压放大电路相比,对功率放大电路有何特殊要求?【解10.4】:主要用于向负载提供一定交流功率的电路称为功率放大电路。

对功率放大电路的特殊要求:安全地提供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提供尽可能高的功率转换效率;允许一定的非线性;失真分析方法采用图解法;要考虑功率管的散热和保护问题;注意负载匹配问题。

10.5 甲类放大电路,信号幅度越小,失真就越小;而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幅度小时,失真反而明显。

请说明理由。

【解10.5】:甲类放大电路,信号幅度越小,可使电路工作于晶体管的放大区,不致进入饱和区和截止区,所以失真就越小。

而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幅度小时,可能达不到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在过零点附近就会出现交越失真。

10.6 功率管为什么有时用复合管代替?复合管的组成原则是什么?【解10.6】:在实际中,要找到性能相同、型号相反的一对大功率管比较困难,因而一般可以采用复合管代替互补对称管,构成OCL 准互补对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复合管的组成原则:①复合后,管子的β为两管β的乘积;②要保证两管都工作在放大区,前一管的c 极和e 极 不能跨接在后一管的发射结上,否则前一管将工作在接近饱和区;③复合后管子等效的类型与前一个管子的类型一致。

10.7 某人设计了一个OTL 功率放大电路如图T10.7所示。

(1)为实现输出最大幅值正负对称,静态时A 点电位应为多大?若不合适,应调节哪一个元件?(2)若VT 3、VT 5饱和压降U CES 为3V ,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 o )M 为多少?效率η为多少?(3)晶体管VT 3、VT 5的P CM 、U (BR)CEO 和I CM 应如何选择?图T 10.7【解10.7】:(1)静态时A 点电位U A =10V 。

若不合适,应调节电阻R 1。

(2)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效率%55203102212ηCC CES CC =-⨯π=-⋅π=V U V(3)W 27.1810121122L 2CC 2CM =⨯π=⎪⎭⎫ ⎝⎛π>R V P 10.8 在甲类、乙类和甲乙类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导通角分别等于多少?它们中哪一类放大电路效率最高?【解10.8】:甲类放大电路晶体管的导通角θ=360°;乙类放大电路晶体管的导通角θ=180°;甲乙类放大电路晶体管的导通角180<θ<360°。

10.9 某收音机末级采用单管甲类功率放大电路,当音量开大时或关小时哪一种情况下输出功率大?哪一种情况管耗大?【解10.9】:当音量开大时输出功率大;当音量关小时管耗大。

习题解答10.1 一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CL 电路)如图P10.1所示,设已知V CC =18V ,R L =12Ω,u i 为正弦波。

求:(1)在饱和压降U CES 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 o )M 、效率η、管耗P V ;(2)每个管子允许的最大管耗P CM 至少应为多少?(3)每个管子的耐压U (BR)CEO 应大于多少?图P 10.1【解10.1】:(1)最大输出功率W 5.1312182121)(2L 2CC M o =⨯=⋅=R V P 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W 2.171218222L 2CC CC =⨯π⨯=π=R V P V 效率%5.78%1002.175.13)(ηCCM o =⨯==V P P 管耗W 7.35.132.17)(M o CC =-=-=P P P V V(2)每个管子允许的最大管耗W 7.25.132.0)(2.0M o M C =⨯='>P P(3)每个管子的耐压V 361822CC (BR)CEO =⨯=>V U10.2 在图P10.1所示电路中,设u i 为正弦波,R L =12Ω,要求最大输出功率(P o )M =13W 。

在晶体管的饱和压降U CES 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求:(1)正、负电源V CC 的最小值;(2)根据所求V CC 最小值,计算相应的I CM 和U (BR)CEO 最小值;(3)输出功率最大((P o )M =13W )时,电源供给的功率CC V P ;(4)每个管子允许的管耗P CM 的最小值;(5)当输出功率最大((P o )M =13W )时的输入电压有效值。

【解10.2】:(1)⇒⋅=L2CC M o 21)(R V P V 7.1712132)2(L M o cc =⨯⨯==R P V ,取V 18cc =V (2)A 5.112132)(221)(L M o CM L 2CM M o =⨯==⇒⋅=R P I R I P(3)电源供给的功率W 2.171218222L 2CC CC =⨯π⨯=π=R V P V (4)每个管子允许的管耗W 6.2132.0)(2.0M o M C =⨯='>P P(5)输入电压有效值V 18CC om im ==≈V U U 7V .122182imi ===∴U U10.3 在图P10.1所示电路中,R L =16Ω,已知负载上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560mW ,管子饱和管压降U CES =0V 。

(1)试计算电源V CC 的电压值;(2)试核算使用下列功率管是否满足要求:VT 2 3BX85A ,P CM =300mW ,I CM =300mA ,U (BR)CEO =20VVT 3 3AX81A ,P CM =300mW ,I CM =300mA ,U (BR)CEO =20V【解10.3】:(1)V 2.41656.02)2(L M o cc =⨯⨯==R P V(2)管子允许的管耗mW 1125602.0)(2.0M o CM =⨯='>P P最大集电极电流mA 5.262162.4L CC CM ==>R V I , 管子的耐压V 4.82.422CC (BR)CEO =⨯=>V U ,根据VT 2 ,VT 3的参数可知功率管均满足要求。

10.4 一单电源互补对称(OTL )电路如图P 10.4所示,设u i 为正弦波,R L =4Ω,晶体管的饱和压降U CES 可忽略不计,试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不考虑交越失真)为4.5W 时,电源电压V CC 至少应为多大?图P 10.4【解10.4】: ⇒⋅=L2CC M o 81)(R V P V 1245.422)2(2L M o cc =⨯⨯⨯==R P V 10.5 一单源互补对称电路如图P 10.5所示,设VT 1、VT 2的特性完全对称,u i 为正弦波,V CC =24V ,R L =8Ω,试回答下列问题:(1)静态时,电容C 2两端电压应是多少?调整哪个电阻能满足这一电压要求?(2)动态时,若输出电压出现交越失真,应调哪个电阻使之不失真?如何调整?(3)若R 1= R 3=1.1kΩ,VT 1、VT 2的β=40,|U BE |=0.7V ,U CES 可忽略不计,P CM =2.5W , 假设VD 1、VD 2、R 2中任意一个开路,将产生什么后果?图P 10.5【解10.5】:(1)静态时,电容C 2两端电压V 12242121CC C2=⨯==V U ,可通过调整电阻R 1来满足这一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