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

合集下载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发布时间:2021-12-16T07:14:50.981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30期10月下作者:吴文君[导读] 为切实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地区公路桥梁体系,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被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城市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过程中。

相较于普通桥梁结构而言,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具有变形率小、行车安全性及舒适度高、抗震能力显著等优势,但在实际设计期间的专业性及复杂性强,需要加强设计环节管控力度。

本文就针对此,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理论计算为切入点,提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梁线形设计、线形控制原理、主梁结构应变测量与应力设计内容,以供参考。

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吴文君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为切实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地区公路桥梁体系,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被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城市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过程中。

相较于普通桥梁结构而言,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具有变形率小、行车安全性及舒适度高、抗震能力显著等优势,但在实际设计期间的专业性及复杂性强,需要加强设计环节管控力度。

本文就针对此,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理论计算为切入点,提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梁线形设计、线形控制原理、主梁结构应变测量与应力设计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设计要点前言:现阶段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计算工作主要包括正装分析、倒装分析、无应力状态分析等内容。

为从根本上保障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施工水平,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建设特征与施工场地具体要求,设置适宜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参数,选择适宜的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从根本上提升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实施期间的综合效益。

1、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也包括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工程,桥梁工程主要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在工程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需要借助张拉钢筋或钢绞丝的方式,使混凝土结构预先受荷载力作用影响,增强结构自身的抗压力。

滁河大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

滁河大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

滁河大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滁河大桥是一座位于中国安徽省滁州市的大桥,是滁河的一座重要交
通桥梁。

为了满足桥梁的设计要求,本文将从桥梁类型、荷载分析、结构
设计和预应力设计等方面对滁河大桥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1.桥梁类型
滁河大桥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这种桥梁结构具有紧凑、简洁、刚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承受荷载,并且在施工和维护方面
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2.荷载分析
荷载分析是桥梁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滁河大桥设计根据规范
要求考虑了活荷载和恒荷载。

活荷载包括车辆荷载和人行荷载,在设计中
需要根据道路的车流量和人流量来计算受力情况。

恒荷载包括桥面自重、
护栏自重以及道路防护设施等重量。

3.结构设计
4.预应力设计
预应力设计是滁河大桥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预应力设计,可
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挠度能力。

在滁河大桥的预应力设计中,设计师根据桥梁的受力特点和要求,选择了合适的预应力筋,并采用了合
理的受力方式。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可以使桥梁具有较大的跨径和较小的挠度。

总结:
通过对滁河大桥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看出滁河大桥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从而使得滁河大桥具有较大的跨径和较小的挠度。

同时,根据荷载分析,滁河大桥的设计能够合理承受活荷载和恒荷载。

这一设计对于滁河大桥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新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问题教学课件

最新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问题教学课件
因此,我认为不要为了减轻自重,拼命减薄梁腹厚而提高混凝土强 度。实际上,若是为了减轻梁的自重,可考虑在梁的部分区段采用轻质 高强混凝土。挪威已有几座大跨径桥,采用了轻质混凝土。其中有一座 298m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其主梁采用了C60混凝土,但在其中部 224m范围内却采用轻质混凝土。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其变异对桥梁的运营期间的内 力和变形会有不小的影响。因此,应选用并配制收缩和徐 变系数小的混凝土,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浇筑质量,以减 少长期影响。
(4) 在竖向预应力设计和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到各项损失的存 在和影响,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
(5) 应充分认识到箱梁斜截面抗裂性与受剪承载力的区别,多 配箍筋的做法对提高受剪承载力有利,但并不能防止腹板斜裂缝的 出现。它的过密配置反而增加了施工难度,影响了混凝土质量。
(6) 合理的增大腹板厚度,既能有效地改善箱梁的抗裂性能, 又能提高受剪承载力。
为了防止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开裂和下挠及其 随时间的增长,也可适当预留备用预应力束(体外束或体内 束),到需要的时候,补张拉以改善桥梁运行状况。
结束语
(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具有不 少突出的优点,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 同时,近二十年暴露出的腹中开裂和跨中下挠等问题,说明 在桥梁工程设计中有着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7) 箱梁开裂和变形常常是“并发症”。混凝土开裂后,薄腹 箱梁的剪切变形及斜裂缝对长期挠度的影响很大。箱梁裂缝和变形 的耦合效应以及开裂后的箱梁结构挠度计算以及时效行为还需凝土在国 外几座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中的成功利用,可为我国桥梁界 所研究和借鉴。
然而,剪切对梁的挠度的影响的计算,是个难题,因而, 梁腹斜裂缝开展宽度及其对梁中下挠的影响计算,迄今,仍是 无公认的解答,尽管1963年,我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及设计流程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及设计流程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及设计流程一、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预应力桥梁中的一种,它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

由于悬臂施工方法的应用,连续梁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有了飞速的发展。

60年代初期在中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应用了逐跨架设法与顶推法;60年代中期在德国莱茵河建成的本多夫(Bendorf)桥,采用了悬臂浇筑法。

随着悬臂浇筑施工法和悬臂拼装施工法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推广应用,在跨度为40—200米范围内的桥梁中,连续梁桥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

目前,无论是城市桥梁、高架道路、山谷高架栈桥,还是跨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优胜方案。

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起步晚,但近对年来发展迅速,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料及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日新月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近20年来,我国已建成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连续梁桥有跨径90m 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跨径120m的湖南常德沅水大桥、主跨125m 的宜昌乐天溪桥、跨径154m的云南六库怒江大桥等。

下表是我国目前建成的部分主要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我国已建成的部分主要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序号桥名主桥跨径(m)桥址1 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90+165*3+90 江苏2 六库怒江大桥85+154+85 云南3 黄浦江奉浦大桥85+125*3+85 上海4 常德阮水大桥84+120*3+84 湖南5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75+120*7+75 山东6 风陵渡黄河大桥87*5+87+114*7+87 山西7 沙洋汉江大桥63+111*6+63 湖北8 珠江三桥80+110+80 广东二、生产需求状况虽然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不断地发展,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分析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分析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分析摘要: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具有跨越能力大,施工工艺成熟、工程造价低,桥型简单,维修保养方便的优点。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

关键词:大跨径;连续梁桥;桥梁设计连续箱梁结构具有变形小、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抗震能力强等优点。

目前在40~150m跨度范围内,无论是城市桥梁、公路桥梁,还是铁路桥梁中都具有较大的优势,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桥型。

现就某路进行拓宽建设中的桥梁设计进行探讨。

一、工程概况某桥主桥拟采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引桥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主桥桥型布置见图1所示图1桥型布置图该桥主桥主要技术标准:桥面宽度:0.5m+15m+0.5m;设计荷载:城市A级;设计车速:80km/h;通航净空:航道标准为Ⅲ级,最高通航水位73.00m,通航净空不小于70m×7m;温度荷载:箱梁体系温度10~45℃,合拢温度15℃。

二、总体设计主桥方案从技术先进性、施工方便性、经济合理性、环境景观协调性等方面考虑,选定了大跨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方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该桥跨径布置为45m+80m+45m,箱梁顶宽16m,底宽8m,为单箱单室截面。

根部梁高4.5m,跨中梁高2m,箱梁梁高、底板厚度均按照二次抛物线变化,既满足了结构受力需要,又使得梁体线形显得匀称流畅。

三、连续箱梁设计1尺寸拟定本着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考虑结构受力要求、预应力钢束布置、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主梁结构尺寸拟定:主桥横断面采用单箱单室箱形截面,根部梁高为4.5m,高跨比为1/17.8;跨中梁高2.0m,高跨比为1/40.0。

箱梁顶板宽16.0m,底板宽8.0m,翼缘板悬臂长4.0m。

箱梁高度从距墩中心1.75m处到跨中合拢段处按二次抛物线变化,除墩顶。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59978008) 作者简介 : 吕志涛 , 教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收稿日期 : 2008 2 07 2 15
[ 12 3]
正常使用性能 , 对结构的耐久性造成很大危害 , 这些 问题一直困扰着桥梁设计工程师和工程管理人员 。 而国内缺乏对这些病害的系统调查 , 在材料的时变特 性、 箱梁抗裂设计和变形计算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都不 够成熟 , 这些都给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 计、 施工和运营带来了技术困难 。为此 , 交通部西部 课题及许多省市都曾立项资助了相关研究 , 凸显了解 决该类问题对大跨径桥梁建设的重要性 。 本文针对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的纵向 、 竖向预应力 束设计 、 腹板及配筋设计 、 下挠原因 、 结构分析等设计 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 进行了相关研究 , 以期保 障桥梁的长期使用性能 。
摘要 :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以其良好的结构性能和简洁优美的外形 ,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近年来 ,一些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运营一段时间后 , 普遍出现箱梁腹板开裂和跨中下挠等病害 , 这些病害影响了桥梁 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而导致这些病害的原因还没有完全明确 。针对这些病害 , 从箱梁纵向预应力设计 、 竖向 预应力设计 、 竖向预应力损失 、 结构构造设计 、 箍筋配置 、 混凝土材料特性等方面对箱梁进行了研究分析 , 得出了一 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重点比较了两种纵向预应力配束方案 , 结果表明 , 设置下弯束是抵抗腹板主拉应力过大 的有效方式 。对导致箱梁结构长期下挠的主要成因在机理上进行了解释 ,剪切变形与斜裂缝发展对薄壁箱梁的长 期变形影响不可忽视 ,并对开展控制跨中长期下挠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 箱梁 ; 预应力混凝土 ; 腹板下弯束 ; 裂缝 ; 下挠 中图分类号 : U448. 3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2 131X (2010) 01 2 0070 2 07

关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关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关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随着高速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修建了很多大跨度桥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应运而生,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

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优化设计中,三向预应力的优化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预应力设计是主桥上部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预应力设计恰当,不仅使连续刚构的受力性能提高,混凝土材料得到充分的应用,而且可以节约钢材。

关键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技术要点引言桥梁是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及水利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的结构物。

近几十年,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水平的提高,桥梁建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传统的桥梁施工大多是用费时、费工的满堂支架法,这种方法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施工尚能适应,但对于大跨高墩、水深较深的桥梁施工显然已不适应。

后来发明了悬臂浇注与悬臂拼装法,随之产生了T型刚构。

但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对桥梁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线型、外观、行车平顺舒适等),多伸缩缝的T型刚构已不能很好满足要求,为此预应力连续刚构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连续刚构的结构特点是: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抗扭潜力大,桥体简洁明快、维护方便;梁体连续、梁墩固结,既保持了连续梁无伸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又保持了T型刚构桥不设支座、不需转换体系的优点;便于悬臂施工,且具有很大的顺桥向抗弯刚度和横向抗扭刚度,能满足特大跨径桥梁的受力要求。

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预应力设计理论随着高强度材料以及大吨位群锚预应力工艺应用的推广,现代预应力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预应力作为一种特殊荷载,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其性质是从体外荷载到体内荷载的过程,在预应力张拉之后尚未压浆之前,它对于结构而言是外力,而当预应力压浆之后,与混凝土结成为一体,则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内力。

(一)、预应力钢绞线的选择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钢筋、冷拉预应力钢丝、矫直回火预应力钢丝、低松弛预应力钢丝、普通预应力钢绞线和低松弛钢绞线。

关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关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关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针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中的技术问题,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的概况,包括技术介绍与应用概况两个方面;其次,介绍了某座五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工程概况;然后,分析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主要有主梁设计、桥墩与基础设计与施工过程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改进桥梁设计方案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的措施,主要有设计合理、模拟计算与参数预测、温度修正与做好应力测试工作。

关键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分析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design of technical problems, first of all,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echnical introduction and general application two aspects; Second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five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ox girder bridge project survey;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design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main girder bridge design, with a basic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three aspect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d bridge designs of the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easures, mainly has the reasonable design, simulation and parameter prediction,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nd do work stress test.Keywords: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Technical analysis目前,随着经济、科技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凭借其优良的整体性能与结构已得到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
作者:徐向斌刘朋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2期
摘要:针对近年来,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投入运行后, 普遍出现的箱梁腹板开裂和跨中下挠等病害,从箱梁腹板下弯束的设置、竖向预应力束的采用、箍筋的合理配置、腹板的合适厚度、大跨度混凝土梁桥的跨中下挠问题、材料选择及其它方面对箱梁展开研究分析。

并结合笔者自身工程实践,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下弯束; 下挠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fter the long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in the operation, generally has the box girder cracking and deflection in the mid-span and other diseases, analyzes from the box girder bending beam setup, vertical prestressed beam,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the stirrups, web thickness, suitable for large span concrete beam bridge the midspan deflection problem, material sel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box girder.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own engineering practice, proposed design of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Key words: large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Web; curved beam; d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土木工程技术实现了新跨越,迎来了桥梁建设的伟大时代。

一座座桥型各异,跨度大、技术难度高的现代化桥梁建设,已经开始引领世界桥梁建设的发展,我国正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大步迈进。

大跨径连续梁桥和刚构桥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刚度大而变形小,同时抗风、抗震能力强,经济,耐久,因此,对跨径在30~350m范围的公路桥,广泛采用箱梁桥方案。

在兴建特大跨度的斜拉桥或悬索桥的同时,总伴随着建设有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或连续刚构桥,且都是箱梁桥。

但是,箱梁桥在使用期间,常出现“腹板开裂”和“跨中下挠”等病害问题,且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发展,给桥梁的安全埋下隐患,也给桥梁设计技术人员带来很大困扰。

学术界对于桥梁病害的原因有所探讨,多认为是桥梁超载、预应力损失大、施工不当、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大,以及结构构造弱和设计中没有考虑空间作用、温度影响等因素所致。

但是这些理论普遍缺少对上述病害的系统研究,在建筑材料特性、箱梁抗裂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难点。

箱梁桥的病害目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也给工程的设计、开展和运营带来了技术难题。

因为桥梁的开裂和下挠影响到结构的使用性、耐久性及安全,本文将从桥梁设计中的问题诸如纵向预应力束的设计、竖向预应力筋的采用、腹板及箍筋的合理设计以及材料选用等方面展开探讨。

2.腹板下弯束的设置
大跨径预应力箱梁桥主要有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而且多为变截面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来施工, 根据具体工程的受力分析来决定预应力束的布置。

为了抵抗梁的自重和梁上的荷载所引起的弯矩和剪力及其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防止梁跨中下部出现竖向裂缝和梁腹中产生斜向裂缝,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箱梁桥腹板中应配置有足够的主预应力束。

2.1传统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配束方案
传统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配束方案为纵向预应力配束,根据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包络图进行设计,由纵向预应力束和离支座不同距离处的下弯预应力束组成,并配置悬臂预应力束(顶板直线束、腹板下弯束)和连续预应力束等,如图1示:
图1:有下弯束的主预应力配束方案
2.2新型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配束方案
80年代末以来,国内不少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刚构的箱梁桥设计中采用了全部直线式的纵向预应力束(没有下弯预应力束),另加竖向预应力筋的方案,如图2示:
图2:直线式纵向预应力配束方案
下弯束的取消具有一定的优点,由于悬臂预应力束只采用顶板直线束,所以桥梁腹板里的预应力管道相应减少,从而减少了工程施工量和预应力束的摩擦损失。

但是,该方法使用了大量的纵向预应力束来限制主拉应力,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成本,同时采用此种方法的工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出现病害的概率变大,近二十年来,按这种设计方案建造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普遍地在梁腹中出现斜裂缝,跨中挠度也不断增大,有的甚至相当严重。

而加设了下弯束的箱梁桥,腹板斜裂缝较少或没有出现。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跨径350m 之内的桥型方案选择上, 具有很强竞争力, 国内外有许多大跨径混凝土梁桥设计的成功实例。

采用下弯束是限制主拉应力及斜裂缝出现的最有效措施,通过对箱梁桥竣工后的运营情况对比,笔者认为纵向预应力下弯束的取消是导致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正确的纵向主预应力束的配束方案,应该是按弯矩包络图配置足够的直线束和下弯束。

配置了预应力下弯束后,不仅可抗弯,还可平衡较多的自重剪力、活载剪力,减小箱梁截面上的剪应力。

由于主拉应力与剪应力的大小成正比,所以可以通过配置预应力下弯束来控制主拉应力,还可消除可能在梁较高区段的腹中出现预应力盲区。

3.竖向预应力束的采用
3.1 竖向预应力束
在腹板内配置适量的竖向预应力筋是合理的,尤其当下弯束不足时。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箱梁扭转、畸变也可能产生腹板剪应力, 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如果采用钢绞线束,其强度虽高,但预应力损失也大,而且施工不易。

所以,采用预应力粗钢筋施工相对方便,但在设计竖向预应力筋时,必须认识到它存在的问题:
(1)受箱梁高度的限制,竖向预应力筋长度往往不高,所以其预应力锚具损失等较大,有的桥梁实测预应力损失竟达张拉应力的50%。

(2)当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精轧螺旋钢筋时,其张拉施工精度很难保障。

(3)竖向预应力普遍孔道较窄,张拉后的灌浆不易饱满,甚至无浆,这大大削弱了截面的抗剪能力。

(4)竖向预应力筋单端张拉,且锚于梁顶,一旦发生脱锚的情况,对桥上运行车辆产生危险,目前,已有其它国家提出了在工程中不再采用竖向预应力筋的建议。

3. 2 竖向预应力筋的选用
设置竖向预应力可以减小主拉应力, 但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竖向预应力作用很难达到设计的要求。

笔者认为,竖向预应力筋的设置范围不应该在刚构全长上设置,连续刚构主墩中心线两侧各3~4倍梁高区段之外,就不必设置,更不应该采用中空钢棒。

因为主墩中心线两侧各
3~4倍梁高区段之外,剪力已很小,这些部位主要是受弯,而不会出现斜裂缝。

而且,这些部位梁高较小,锚固损失很大,采用竖向预应力筋效率相对不高。

因此,通常只需在主墩各1/4跨度范围内及过渡墩1/4跨度范围内设置竖向预应力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