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_1
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措施矿山安全管理措施是矿场生产的重要保证,如何做好安全措施的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措施,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摘要:矿山开采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科学地开采,必须要实行全面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保证矿厂的经济效益。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需要大量的矿山开采工作,本文主要针对矿山开采技术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当前问题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够相关矿山开采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山开采技术不断升级更新,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以往的安全管理措施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安全管理的要求,需要人们重视起安全管理的改革,使得安全管理能够满足机械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矿产开采的需要。
矿山采矿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矿山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针对当前矿产行业的现象,加强矿山安全管理技术并促进各种安全设备的安装和应用刻不容缓。
1矿山采矿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1.1安全防护措施不足就目前来说,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矿山采矿过程中所存在的最主要的安全管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缺少资金造成的。
在采矿企业中,为将企业升级转型成为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大多数采矿企业在升级转型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某些大型采矿企业近几年的安全管理投入,且随着时间增长投资有减少的趋势。
矿产企业普遍缺少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矿产企业逐渐向经济发达程度较低的地区转移。
相对于发达程度较高的地区来说,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地理环境更为复杂,交通不便利,且自然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因此对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更高。
从现状来看,很多矿产企业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以及没有竞争压力,未能形成以当地环境情况为依托的安全管理体系,造成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威胁较大,工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矿山安全防治技术措施

露天矿滑坡事故及防治技术1.露天矿滑坡事故原因露天矿边坡滑坡是指边坡岩体在较大范围内沿某一特定的剪切面滑动。
露天矿滑坡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露天边坡角设计偏大,或台阶没按设计施工;(2)边坡有大的结构弱面;(3)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移等;(4)滥采乱挖等。
露天矿边坡滑坡事故可以采用位移监测和声发射技术等手段进行监测。
2.边坡事故防治措施(1)合理确定边坡参数①合理确定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
合理的台阶高度对露天开采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作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的宽度不但影响边坡角的大小,也影响边坡的稳定。
②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
(2)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
①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应选用从上盘到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
②合理进行爆破作业。
合理进行爆破作业,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3)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必须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
有变形和滑动迹象的矿山,必须设立专门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变化情况,并采取长锚杆、锚索、滑坡桩等加固措施。
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矿山粉尘是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岩矿微粒的总称。
矿山生产的主要环节如采矿、掘进、运输、提升的几乎所有作业工序都不同程度地产生粉尘。
采掘机械化和开采强度、采矿方法、作业地点的通风状况、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都是影响粉尘产生的因素。
(一)矿山粉尘的性质及危害1.粉尘的概念(1)全尘。
全尘是指用一般敞口采样器采集到一定时间内悬浮在空气中的全部固体微粒。
(2)呼吸性粉尘。
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被吸入人体肺部并滞留于肺泡区的浮游粉尘。
空气动力直径小于7.07μm的极细微粉尘,是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
(3)浮尘和落尘,悬浮于空气的粉尘称浮尘,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上的粉尘称为落尘。
2.粉尘性质(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含量越高,危害越大。
矿山法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

矿山法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前言矿山开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社会对于资源的需求,大量的矿山项目得到了实施或计划实施。
然而,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并严格执行矿山法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达到矿山安全生产目标。
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1.传统工程技术措施传统的矿山开采工程技术措施包括:地下车间、采矿工程、共振爆破、钻孔爆破、支承、加固预拌混凝土、锁通道、御风灌浆、地下综合安全管理等。
这些技术措施可以确保工作人员在地下车间和矿井中的安全,同时避免爆炸、坍塌和其他意外事故。
2.新一代工艺技术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新一代工艺技术措施包括:无烟烟火、无尘采矿、降噪炸药、矿山控制自动化等。
这些新技术措施的出现能够减少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粉尘,同时提高炸药爆炸效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自动化控制技术也能有效地提高采矿运输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3.人员安全技术措施对于矿工的人身安全,矿山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也进行了完善和改进。
包括:高超声速燃气检测器、定位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
这些技术措施能够及时检测瓦斯等气体的浓度,提供即时位置信息,有效地保障了矿工的安全。
矿山法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方案矿山法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现场安全检查现场安全检查是确保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得以实施的关键。
应当指派专人负责每日的安全巡检,并对一些安全隐患和危险源采取措施。
2. 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保证工人安全的基础。
在矿山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得以实施之前,应当对矿工进行安全教育,让工人掌握这些措施,知道在矿场中的行为限制。
3. 安全培训多年来,矿工的培训一直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安全培训是指对矿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矿场内的危害和规章制度。
矿山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矿山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 安全培训培训工人:所有从事矿山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熟悉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内容,以确保他们了解事故防范措施和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正确应对方式。
:所有从事矿山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熟悉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内容,以确保他们了解事故防范措施和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正确应对方式。
常规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供关于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安全措施的信息,及时更新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知识。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供关于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安全措施的信息,及时更新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知识。
2. 设备维护和检修设备维护:定期对矿山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减少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隐患。
:定期对矿山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减少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隐患。
设备合规:选择和使用合规的设备,遵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选择和使用合规的设备,遵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3. 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识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在矿山内设置合适的安全标识,明确标识出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提醒工人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备。
:在矿山内设置合适的安全标识,明确标识出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提醒工人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备。
警示标志和指示牌:设置警示标志和指示牌,如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以指导工人正确行动,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指导。
:设置警示标志和指示牌,如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以指导工人正确行动,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指导。
4. 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各类紧急情况的预防与处理措施,确保工人能够快速、有效地做出反应,减少伤亡和损失。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各类紧急情况的预防与处理措施,确保工人能够快速、有效地做出反应,减少伤亡和损失。
矿山作业安全技术范本

矿山作业安全技术范本矿山作业安全技术是指在矿山开采作业过程中,为保障矿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矿山生产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下面就矿山作业安全技术范本进行详细介绍。
一、事故预防技术1. 安全教育培训:矿山必须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矿山作业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急救知识等。
培训的内容应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培训的形式可以是课堂教学、讲座、示范操作等。
2. 巡视监控技术:矿山应安装监控摄像头,对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并设置巡视员进行定期的巡视,对违反规定及时制止。
3. 安全设施建设:矿山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防护网、安全警示标识、消防设备等。
同时,需要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二、作业环境改善技术1. 气体检测技术:矿山作业环境中常存在有害气体,如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
为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应对矿山进行气体检测,并设置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照明设备改善:矿山作业多为地下作业,光线较暗。
应增加照明设备,提高作业环境的亮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通风改善技术:矿山通风设施应完善,确保作业区域内空气流通,减少有毒气体和灰尘的积累,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三、作业操作技术1.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矿山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要求,规范作业行为。
并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的作业操作符合规程要求。
2. 机械设备维护:矿山机械设备是作业的主要工具,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
3. 作业监管:矿山作业管理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对作业现场进行巡检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
四、应急救援技术1. 应急预案制定:矿山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并进行演练,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应对能力。
2. 应急装备完备:矿山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如急救箱、氧气瓶、消防器材等。
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矿山法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

矿山法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1.1超前支护施工1.1.1小导管施工(含超前锚杆)1隧道内施工人员必需按规定佩带平安帽,钻机作业人员应戴防尘口罩。
2洞内施工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以便观看围岩变化。
3压注浆时,必需亲密留意压力的变化,发觉压力过高,须马上停泵,排解堵塞;注浆时,施工人员要避开正对注浆管。
4常常检查注浆管接头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准时更换注浆管接头。
5未打开风阀前不准搬动注浆管,应关闭密封盖,以防高压喷出物射击伤人。
6注浆机压力应与规定压力配套,不宜升压过快;注浆压力达到规定值时应稳定肯定的时间,持压3~5min,以利浆液进一步渗入缝隙。
1.1.2大管棚施工1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1)钻机作业人员要戴防尘口罩;2)作业人员按规定配备平安帽、手套;3)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要按规定配置防护服装。
2钻孔作业施工1)操作平台搭设和钻机安装要坚固牢靠;2)把握好开孔与正常钻进的压力和速度,防止断杆事故;3)钻孔中如发生卡钻、斜孔、坍孔等故障,应准时实行处理措施;4)进行钻杆装卸时应留意与钻机操作手的协作,避开钻杆未装好前启动钻机导致人员受伤;5)留意用电平安,安装漏电爱护装置。
3安装钢管施工1)安装钢管时,作业人员应精力集中,防止因失手导致钻杆、钢管扎伤手脚;2)安装钢管时,钻机操作人员和钢管连接人员要保持联系,钢管连接完毕后方可通知钻机操作人员启动钻机。
4管棚注浆施工1)泥浆排渣钻机时,要做好排水设施和泥浆池,避开污染环境;2)管棚注浆时,施工人员要避开正对注浆管;3)常常检查并准时更换损坏的注浆管接头;4)确保施工作业面照光明度,并使用36V以下平安电压。
1.2帷幕注浆施工1.2.1浆液的使用1仔细遵守钻注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章,全部注浆人员必需严格执行专项作业的防护要求,尽可能削减或免除浆液和粉尘对人身及机械设备的侵害。
2严禁湿手操作任何钻注设备及其他带电机具。
1.2.2注浆压力掌握1每次注浆前,要仔细检查平安阀、压力表的灵敏度,并调整到规定注浆压力位置。
矿山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完整常用版)

矿山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完整常用版)1. 项目背景本文档旨在提供矿山工程施工方案及涉及的技术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完成。
2. 施工方案2.1 施工目标本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矿山工程的施工任务,确保满足项目要求和标准,并保证工程质量。
2.2 施工范围工程施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地质勘探、爆破作业、挖掘与采矿、矿石加工、尾矿处理等。
2.3 施工步骤具体施工步骤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矿山地质勘探阶段- 爆破作业阶段- 挖掘与采矿阶段- 矿石加工阶段- 尾矿处理阶段2.4 安全措施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应采取以下措施:- 指定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保护用品,并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使用。
- 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安全操作、急救知识等。
- 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导。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 技术措施3.1 矿山地质勘探矿山地质勘探阶段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包括地质勘探调查和取样分析等,以获取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并结合评估结果进行后续工程规划和设计。
3.2 爆破作业爆破作业阶段需要合理制定爆破方案,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爆破操作要求,采取适当的爆破参数和装药方式,并注意周边环境的保护。
3.3 挖掘与采矿挖掘与采矿阶段需选择适当的采矿设备和工艺,确保高效率、低成本的矿石采集和生产。
同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
3.4 矿石加工矿石加工阶段需要选择合理的破碎、磨矿、选矿等工艺流程,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降低废渣的含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5 尾矿处理尾矿处理阶段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尾矿库建设、尾矿浓缩和深度处理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浪费。
4. 风险控制4.1 风险评估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矿山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总结词:规范标准
详细描述:矿山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是减少开采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关键。开采前需对矿山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周边环境、顶板、边坡、排水设施等,确保符合安全标准。开采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规范和标准,采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工艺,加强顶板管理,防止崩塌、冒顶等事故发生。同时要重视火工品管理,防止爆炸等事故发生。
矿山安全标准
为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这些标准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矿山安全法规与标准
矿山安全管理的组织
矿山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和权限。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04
矿山机电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矿山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确保设备完好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电设备,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定期检查
对矿井运输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运输事故。
安全标识
在矿井运输道路上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2023
矿山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矿山安全概述矿山地质安全技术措施矿山通风与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矿山机电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矿山应急救援与安全避险安全技术措施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contents
目录
01
矿山安全概述
矿山安全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措施,确保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避免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监测矿井通风状况
瓦斯检测与监控
瓦斯抽放与排放
防止瓦斯积聚
瓦斯防治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矿山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89900矿山作业安全技术措施Mine operation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由于开采方式和开采矿石性质的不同,矿山作业的危害有很大差异。
一般按开采方式和开采矿石性质的不同,将矿山分为四类:煤矿井、非煤矿井、露天煤矿和非煤露天矿。
煤矿井的井下作业是最危险的作业之一,也是施工作业最复杂、危险因素最多的作业场所。
(一)矿山的主要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采矿业中事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随矿物的性质和类型而异。
采煤业死亡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高于其他矿业,采煤业的伤害率也显著高于其他采矿业。
在同一采矿业中,地下采矿的事故率比地面露天开采要高,地下开采的死亡和非死亡事故率一般比地面或露天开采高1―2倍。
在矿山作业中,五种最常见的事故原因依次为材料搬运、人员滑跃或坠落、机械设备、拖曳和运输、坍塌和滑坡,这五类事故占全部事故的80%,其余2096的事故主要是矿井火灾、瓦斯或粉尘爆炸、水危害、炸药和爆破事故、中毒和窒息等。
1.搬运事故当工人在移动、提举、搬运、装载和存放材料、供应品、矿石或废料时发生的事故,主要是使用不安全的工作方法和判断失误引起的。
对工人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使用正确的提举、装载和搬运技术是防止这些作业事故的最有效方法。
在地下矿井、地面矿场以及选矿厂中搬运事故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故之一。
在矿山作业中,特别容易发生材料运输事故的作业有: 1井下的巷道支护及支护拆除作业;2井下的工作面支护和支护拆除作业;3材料、矿石的装卸作业;4材料、矿石的运输作业;5掘进作业;6开采作业;7狭窄空间的其他作业。
2.人员滑跌或坠落人员滑跌或坠落也是采矿业中容易发生的事故之一。
进行作业安全教育,检查作业场所的管理和防护措施等情况,是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容易发生人员滑跌和坠落的场所主要有:1露天矿山的台阶;2立井或斜井的人行道;3立井或斜井的平台;4露天矿山的行人坡道;5积水的采、掘工作面;6倾角较大的采、掘工作面。
3.机械伤害在操作机器、移动设备、用机械运输、在机械周围工作时发生的事故占伤残事故的第三位,这类事故既普遍又严重。
随着采矿工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型和重型机械进入采矿场所,机械对其操作和周围人员伤害的可能性在增大。
因此对工人进行细致的操作规程培训,使他们获得必要的能力和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作业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查和维护,以确保任何外露的转动部件都得到妥善的防护、机械的任何部分完好无缺陷,也是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
4.拖曳伤害在各类运输设备上都可能发生,如胶带输送机、链条输送机、轨道矿车、提升运输机、卡车和其他车辆等。
对工人进行安全运输作业教育,以及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和维修是控制这类危险所必需的。
5.岩层坍塌岩层坍塌包括:巷道的片帮和冒顶、露天工作面的片帮、矿井工作面的片帮和冒顶、露天的滑坡等。
片帮和冒顶是地下开采中最严重的事故,也是最普遍的事故之一。
片帮和滑坡事故也发生在露天矿场和采石场。
在选择井下峒室或巷道的顶板和侧壁的支护材料时,必须使支护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并适应岩石的特性,才能达到控制岩石片帮、冒顶的作用。
安全教育、技术检查和安全可靠的坑顶支撑施工方法对减少这类事故都是十分重要的。
6.瓦斯和粉尘爆炸在煤炭开采构成中,特别是在井下采煤过程中,易燃和爆炸性煤尘、瓦斯的危害始终存在。
瓦斯或煤尘爆炸事故一旦发生,一般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是十分重要的。
防止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是:防止瓦斯和煤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和严格控制引爆源。
较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场所(地点)主要有:1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上(下)隅角;2高瓦斯煤层的煤巷掘进工作面;3井下工作面的采空区;4高瓦斯煤层工作面的冒落区;5发生瓦斯突出后的瓦斯积聚区;6井下独头掘进煤巷工作面;7通风不良的井下其他场所;8出现逆温气候条件时的深凹露天采煤工作面。
7.矿井水灾水的涌人是井下作业区灾难性事故,加强井下的探水和堵水、小煤矿及废井的管理和控制是控制这种事故的主要办法。
8.爆炸事故每个矿山应以国家法规为根据,对炸药制订出妥善的安全规划,以及在有沼气或煤尘危险区域进行爆破时的预防措施。
在潮湿的或含有某种爆炸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的电气或电气设备是危险因素,电气设备和装置的设计须符合特殊的安全规定。
9.其他风险因素手工工具使用不当,物件或材料跌落,气焊和电弧焊或切割,酸性或碱性物质的灼伤,飞溅颗粒物等。
(二)矿山主要风险控制措施矿山风险种类很多,应根据风险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遵守法律法规矿井安全法规,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法规、实施法规和我国的矿山安全生产法,为这方面提供了指南。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获取那些没有领会的法律法规时,要咨询专门技术领域的专家,也不应忽视与雇主、工人和其他有关方面资历合格的代表进行协商。
2.矿山安全检查在矿山安全管理上,不仅只强调强制执行矿井安全法规,还要建立某种形式的检查机构和制度,以确保规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得到遵守。
3.矿井粉尘控制粉尘的危害大小与粉尘浓度、颗粒大小、粉尘质量(矿物组分)和暴露时间等4个因素有关。
(1)粉尘检测及防尘一般原则粉尘的测定:主要是采用重量分析法来评估粉尘浓度危害。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这些结果比粒子计数法的测量结果更符合实际的发病率。
限制危害的一船原则:全肺是可以用卫生工程措施和正确的劳动生产组织加以预防的。
时间因素:暴露时间(即时间因素)可以通过采取针对个别工作人员或针对工业生产过程而制订的劳动组织措施加以控制。
必须组织工作的轮换,以保持粉尘暴露量低于危害限值。
采取这种组织措施的先决条件是经常对所有工作场所的粉尘情况进行监察,并根据这些累积的暴露数据制订在给定时间内的正常暴露限值。
为控制生产过程而采取的组织措施,旨在安排那些不可避免含有高浓度粉尘的作业,使在这些作业中没有工人或只有少数工人暴露于该粉尘浓度中。
(2)粉尘控制1)一般情况与基本要求1控制粉尘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控制矿物的破碎粒度,减少和控制粉尘的飞扬;2使已经生产的粉尘不扩散到空气中;3采取措施,以限制空气中粉尘的扩散;4控制粉尘扩散,使工作场所受影响的范围缩小到最低程度;5净化供人呼吸的空气,如果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无法控制,则应采取措施使呼吸的空气保持在允许暴露浓度范围。
2)粉尘控制措施①设计粉尘控制措施的基本原则1当矿物已被破碎时,防止粉尘在空气中传播;2在尽量靠近尘源处控制和收集在空气中传播的粉尘;3防止正产生的或沉积的粉尘飞扬;4利用矿井通风来控制和稀释空气中的粉尘;5使用防尘用具。
②粉尘控制措施粉尘控制措施主要有:湿式作业、通风和收集粉尘措施。
1洒水和喷雾:湿润粉尘控制法是方法之一,它是用喷嘴产生水雾,使微小的水雾液滴与粉尘凝并,使在空气中的粉尘增加重量后逐渐沉降下来。
2通风和收集粉尘:如果使用的采矿技术无法组织大量已形成的粉尘在空气中传播,则应尽可能使尘源与周围的空气隔开,一般可用机械封闭法。
封闭空间中的含尘气流必须用通风的方法排除,排除的气流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3防止隐藏的或沉积的粉尘飞扬:在空气中传播的粉尘在离尘源一定距离处也会沉降在地上。
或巷道壁上。
对这些粉尘应加以固结,以确保它们不再次飞扬,造成二次危害。
4用矿井通风进行粉尘控制:利用矿井通风改善粉尘状况,可以达到两个效果:其一是稀释效果;其二是有组织地控制尘源,防止粉尘在空气中无序的传播,以确保粉尘不扩散到相邻或相近的其他作业场所。
5呼吸防护器:如果粉尘控制措施和矿井通风技术无法使粉尘浓度达到允许的暴露浓度,或者从职业卫生的观点看,认为工作条件还不安全,在这些情况下,必须向暴露的工作人员提供呼吸保护器,如风尘口罩等。
(3)矿井通风地下矿井的大气条件不同于地面,而且矿井与矿井之间大气条件的差异也相当大。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以及气流污染和粉尘污染等。
矿井空气中的氧含量略低,而二氧化碳含量略高。
矿井空气的相对湿度根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有相当大的变化。
此外,矿井空气可能含有大量有害、窒息性的气体和固体的污染物,包括甲烷(尤其在煤矿)、一氧化碳、燃烧机械排出的废气、硫化氢、含有二氧化硅或有毒金属等有害成分的粉尘等。
矿井通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窒息性气体的浓度控制在允许暴露的浓度范围以内。
矿井通风的原则:所有矿井都可采取某种形式的自然通风,可利用自然风压造成的压差形成通风回路,达到通风的目的。
但在煤矿井下要求使用机械通风,且通风巷道要形成回路。
矿井风机有离心式和轴流式之分。
如需要,这两种风机都能改变空气流向。
在紧急情况下,可能由于风机停止运转、温度升高、火灾、爆炸或者地下气体喷发等,而造成井下某场所(巷道)的风流反向。
因此,必须针对这些紧急情况制定专门的事故应急通风计划,一旦遇有明显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时,应能在合格的矿井管理人员的指挥下立刻付诸实施n(4)急救和抢救每个矿场应制订合适的应急措施,以便在爆炸、火灾、岩层塌落和其他事故发生之后,迅速安全地进行应急和救援。
营救设备应放在易于拿到的地方,且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每个矿井应根据所雇人数配备适当的急救设施。
在矿工人数很多或国家有法规规定时,矿井应设急救室,并配备合格的急救人员。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