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第14课
幼儿园三字经教案20篇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
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三字经》全文长达1720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中国国学文化《三字经》 PPT课件

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 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 科”的颂扬。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 昔 孟 母 , 择 邻 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子 不 学 , 断 机 杼。
昔:从前、古代。 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 德。 择邻处:选择邻居住下来。 子:阵子,名轲,字子与,战国时 邹 国人,后世,尊“亚圣”。 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学习第一节
注:古时候,孟子的母亲选择 邻居而住,最后在学校旁边住 下来,以便孟子学习礼仪和读 书。孟子学习不努力,他的母 亲便用刀割断织布机上的线, 用来教训孟子。
学习第一节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 燕 山 , 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 名 俱 扬。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 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 习惯!
孟母三迁的故事
表演环节 表演孟母三迁的故事
五子登科
窦燕山一生中大行善事,孤遗有女不能嫁的,他出钱替人嫁女;有丧 无钱不能葬者,他出资埋葬;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名师教课。 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 费。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三字经》全文完整版,希望有所帮助!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小班三字经教案

小班三字经教案【篇一:《三字经》教案】国学第二册教案执教:黄椰蔓《三字经》目录第一单元----性近习远第1课:人之初第2课:子不学第二单元----知识长廊第3课:首孝弟第4课:曰水火第5课:高曾祖第三单元----图书宝库第6课:凡训蒙第7课:《孝经》通第8课:《诗》既亡第四单元----历史画卷第9课:自羲农第10课:周辙东第11课:魏蜀吴第12课:炎宋兴第13课:明太祖第五单元----勤学自勉第14课:昔仲尼第15课:苏老泉第16课:犬守夜第1课:《人之初》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2、了解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教学准备:孟母三迁动画窦燕山教子故事动画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诉窦燕山教子故事,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3、认读生字“苟不教”“子不教”“断机杼”“窦燕山”“师之惰”4、本文难懂的词语,例如“性”“迁”“专”“养”等,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预感,引导学生感知文义。
三、诵读感悟读书之前,提出以下情境:1、你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吗?你心中的好人是什么样子的?2、你知道孟子这个人吗?他是战国儒家的代表,在儒家的名气仅次于孔子,以至于我们把他们并称为“孔孟”。
这与他小时候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么边读边思考孟母小时候是怎么教育孟子的。
四、观看动画:孟母三迁的动画五、读课文六、课后作业:1、背诵《人之初》第2课:子不学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2、认识文中的生字,要注意“宜”“琢”“义”“方”“执”“融”“弟”等字。
3、了解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初步理解幼年学习知识和重视孝悌的道理。
教学准备:黄香温席动画孔融让梨动画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孝顺父母的故事,然后导入。
二、老师范读课文1. 听老师读,将较难的字范读。
2.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三、学生读课文1、齐读课文,老师指出问题。
2、再读课文,解决刚刚存在的问题。
3、分组读课文,激发朗读兴趣。
传统文化复习重点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第一单元重点1. 《三字经》和《百家姓》是我国传统蒙学教材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读本。
2.“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讲的是哪一篇典故?《孟母三迁》3.《三字经》中,头悬梁,锥刺股。
这句是讲晋朝的孙敬,晚上读书时怕自己打瞌睡,就把头发吊在屋梁上;战国的苏秦,读书困倦时,就用锥子及自己的大腿来提神。
4. 《凿壁偷光》是讲汉代的匡衡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但是家里穷读不起,于是把墙缝挖大了些,借着透过来的灯光读书的故事。
5.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出自孟郊的《劝学》6.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7. 苏洵说:“不能为了求取功名而学习。
”并把自己一年多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
从此闭门用功读书,终于有所成就。
以上是典故《苏洵发愤》8. 《百家姓》相传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的一位教书先生写的。
全篇有408个单姓,30 个复姓组成。
共有438 个姓氏。
9.《百家姓》以赵打头,是因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宋朝的皇帝姓赵10.《百家姓》中,仇读qiú音,华读huà音,朴读piáo音。
11.请写出三个复姓:欧阳、诸葛、司马传统文化第二单元重点1.我国的“四大民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2.七夕节这个节日是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3.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称为“乞巧节”,它来源于一个美丽的动人传说。
4.相传秦始皇时期,修筑长城,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身在其中,一年没有回来,孟姜女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哭倒了长城。
5.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化为一对美丽的彩蝶,他们的故事表达了古人对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被称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6.古代兄弟姐妹的长幼顺序是:孟(伯)、仲、伯、叔、季。
7.孟姜女的姓氏是“孟”,“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
8.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的民间传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并且,这个传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年级三字经(国学)教案上册

一年级三字经(国学)教案上册一年级《三字经》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熟读背诵“融四岁能让梨弟___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2.能熟读背诵“___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能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读背诵“人之初……断机杼”。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背内容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老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幼儿园背诵的《弟子规》吗?谁能说说《弟子规》的主要内容?1.学生回答《弟子规》的主要内容。
2.今天我们要研究《三字经》,这是一本让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和知识的书。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三字经》。
二、研究新课1.出示:“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
”2.指名读句子,强调“善”的读音。
3.老师范读句子,学生思考句子的意思。
4.同桌根据注释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指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6.老师解释句意:“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研究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7.带着对句子的理解熟读句子。
8.找小老师领读句子。
9.检查背诵情况。
三、感受启示1.我们已经背诵了经典名句,谁来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2.学生根据注释说出自己的启示。
老师强调人性本善,但必须从小好好研究,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研究新知1.出示“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2.回忆总结刚才的研究方法:熟读名句,理解含义,检查背诵,得到启示。
鼓励学生采用此种方法小组内自主合作研究。
1)老师检查研究效果。
2)出示:“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3)指名读句子,老师强调“杼”的读音,解释“机杼”的意思。
4)老师范读句子,学生思考句子的意思。
5)同桌根据注释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6)指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7)老师解释句意:“战国时期,___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___有个好的研究环境。
有一次___逃学,___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___。
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同步练习C卷

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填空题 (共8题;共56分)1. (6分) (2020四上·期末) 让生字走进语境。
一个jià rì________,我们小队约好在学校cāo chǎng________为biǎo yǎn________六一晚会节目作准备。
突然,雷声gǔn dòng________,shà shí________下起了大雨。
这让活动差点zá guō________。
我们马上lián xì________了大礼堂,继续pái liàn________。
这雨中的小队活动真令人难忘!2. (8分)把不是同一类的写出来。
(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3. (12分)多音字组词。
宁níng________nìng________ 要yāo________yào________藏cáng________zàng________重zhòng________chóng________4. (6分)我能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①兴致高,情绪热烈________②不说话,也不高兴。
________③愿望得到了实现。
________5. (3分)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________②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________③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________④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________6. (7分)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1——5年级下册必背课文、故事、小古文、三字经、弟子规资料讲解

1——5年级下册必背课⽂、故事、⼩古⽂、三字经、弟⼦规资料讲解⼀年级⼀、必背课⽂第⼀单元:①春夏秋冬②姓⽒歌语⽂园地⼀:1.《祖国多么⼴⼤》 2.⽇积⽉累:春回⼤地万物复苏……第⼆单元:④四个太阳语⽂园地⼆:⽇积⽉累《春晓》第三单元:语⽂园地三:⽇积⽉累《赠汪伦》第四单元:⑧静夜思⑨夜⾊语⽂园地四:⽇积⽉累《寻隐者不遇》第五单元:识字⑥古对今⑧⼈之初语⽂园地五:⽇积⽉累“⼩葱拌⾖腐——⼀清(青)⼆⽩……”第六单元:12 古诗两⾸《池上》《⼩池》13 荷叶圆圆语⽂园地六:⽇积⽉累“朝霞不出门,晚霞⾏千⾥……”第七单元:语⽂园地七:⽇积⽉累“敏⽽好学,不耻下问。
……”第⼋单元:语⽂园地⼋:⽇积⽉累《画鸡》第⼋单元:识字⼋⼆、必背古诗1、《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
2、《村居》⾼⿍:草长莺飞⼆⽉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池》杨万⾥:泉眼⽆声惜细流,树阴照⽔爱晴柔。
⼩荷才露尖尖⾓,早有蜻蜓⽴上头。
4、《所见》袁枚:牧童骑黄⽜,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
5、《⿅柴》王维:空⼭不见⼈,但闻⼈语响。
返景⼊深林,复照青苔上。
6、《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
7、《春夜喜⾬》杜甫:好⾬知时节,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野径云俱⿊,江船⽕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早发⽩帝城》李⽩:朝辞⽩帝彩云间,千⾥江陵⼀⽇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已过万重⼭。
9、《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10、《芙蓉楼送⾟渐》王维:寒⾬连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冰⼼在⽟壶。
三、《三字经》知某数识某⽂⼀⽽⼗⼗⽽百百⽽千千⽽万三才者天地⼈三光者⽇⽉星三纲者君⾂义⽗⼦亲夫妇顺⽈春夏⽈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南北⽈西东此四⽅应乎中⽈⽔⽕⽊⾦⼟此五⾏本乎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稷此六⾕⼈所⾷马⽜⽺鸡⽝⾗此六畜⼈所饲⽈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丝与⽵乃⼋⾳⾼曾祖⽗⽽⾝⾝⽽⼦⼦⽽孙⾃⼦孙⾄⽞曾乃九族⼈之伦⽗⼦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则忠此⼗义⼈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学终⾄四书论语者⼆⼗篇群弟⼦记善⾔孟⼦者七篇⽌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作⼤学乃曾⼦⾃修齐⾄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戴注礼记述圣⾔礼乐备⽈国风⽈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有左⽒有⾕梁经既明⽅读⼦撮其要记其事五⼦者有荀杨⽂中⼦及⽼庄⼆年级⼀、必背课⽂第⼀单元:1 找春天2 古诗两⾸《草》《宿新市徐公店》3 园地⼀:读读背背“杨柳绿千⾥,春风暖万家……”第⼆单元:6 泉⽔7 雷锋叔叔,你在哪⾥园地⼆:读读背背“花要叶扶,⼈要⼈帮……”第三单元:11 ⽇⽉潭14 北京亮起来了园地三:《敕勒歌》第五单元:19 古诗两⾸《望庐⼭瀑布》《绝句》20 雷⾬2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园地五:读读背背《节⽓歌》第七单元:32 丑⼩鸭(最后⼀个⾃然段)园地七:读读背背“同⼼协⼒众志成城……”第⼋单元:园地⼋:读读背背“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必背古诗1、《望庐⼭瀑布》李⽩:⽇照⾹炉⽣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赢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7/19/2015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7/19/2015
元朝
7/19/2015
徐霞客 远游天下(明)
7/19/2015
康熙智除鳌拜(清)
7/19/2015
1伏羲
2神农氏 3皇帝 4尧 5舜 6禹 7夏
8商 9周 14唐 13隋 12三国两晋南北朝 11汉 10秦
7/19/2015
背诵课文
• 你能把课文读 下来吗? • 试试看吧!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7/19/2015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阉祸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7/19/2015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7/19/2015
1伏羲
2神农氏 3皇帝 4尧 5舜 6禹 7夏
8商 9周 14唐 13隋 12三国两晋南北朝 11汉 10秦
7/19/2015
唐高祖 起义师
7/19/2015
玄武门之变(唐)
7/19/2015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7/19/2015
精忠报国的岳飞(宋)
7/19/2015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7/19/2015
7/19/2015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7/19/2015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阉祸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