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的原理及传动动作方式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液力变矩器来实现变速功能。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动力的装置,通过液体在转子间流动实现传递扭矩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
一、液力变矩器的组成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轮组成。
泵轮和涡轮之间充满液体,通常是液压油。
当发动机转动时,泵轮带动液体旋转,形成液体流动。
涡轮受到液体流动的作用,也开始旋转。
导向叶轮位于涡轮前方,用来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从而增加扭矩传递效率。
二、液力变矩器的作用1. 启动和低速行驶:在启动汽车或低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较低,而车轮需要较大扭矩来提供足够的动力。
液力变矩器可以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车轮,使汽车顺利启动并保持低速行驶。
2. 变速过程:当汽车需要加速或变换档位时,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平稳的变速过程。
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可以有效地调节车速和输出扭矩,使驾驶更加舒适。
3. 提高传动效率:液力变矩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发动机输出扭矩和车轮扭矩之间的不匹配,提高传动效率。
同时,液力变矩器具有一定的减震和保护作用,可以减少传动系统的磨损和冲击。
三、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流动和涡轮的旋转。
当发动机输出扭矩作用在泵轮上时,液体被带动旋转,形成液体流动。
流动的液体带动涡轮一起旋转,从而传递扭矩到传动系统。
导向叶轮的作用是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增加传递效率。
液力变矩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液体阻尼和摩擦,导致一定的能量损失。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现代汽车通常配备了锁止离合器或多段变速器,以减少液力变矩器的能量损失。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通过液体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输出扭矩到车轮的传递,使汽车实现平稳启动、变速和行驶。
了解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驾驶和维护汽车具有重要意义。
铲车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铲车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铲车液力变矩器是铲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通过液压原理实现动力传递和变速功能。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在转子间的流动来传递动力,并通过调整液体的流动来实现变速功能。
本文将从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首先,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包括泵轮、涡轮和导向轮。
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液体相互作用来传递动力,导向轮则用来控制液体的流向。
当铲车发动机工作时,泵轮受发动机输出轴的动力驱动,液体被泵轮抛出,形成高速液体流。
涡轮接收泵轮抛出的液体流,使液体流动能量转化为动力,从而驱动铲车的传动系统。
导向轮的作用是控制液体流向,通过调整导向轮的位置来改变液体的流动方向,从而实现变速功能。
其次,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流动和液压原理。
当铲车需要进行加速或减速时,导向轮会调整液体的流向,使液体流动的能量得到调整,从而改变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和速度。
在铲车启动和行驶过程中,液力变矩器能够根据实际工况自动调整输出转矩和速度,以满足铲车的动力需求。
这种自动调整的特性使得铲车能够在不同工况下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提高了铲车的工作效率和驾驶舒适性。
总的来说,铲车液力变矩器是铲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通过液压原理实现动力传递和变速功能。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流动和液压原理,通过调整液体的流向来实现变速功能。
液力变矩器能够根据实际工况自动调整输出转矩和速度,以满足铲车的动力需求,提高了铲车的工作效率和驾驶舒适性。
因此,了解铲车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对于提高铲车的使用效率和维护保养具有重要意义。
液力变矩器

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带动泵轮旋转,油 液获得动能,在离心力作用下 ,高速的油液从泵轮叶片冲出 ,射向涡轮的叶片,使涡轮旋 转,液流从涡轮叶片下部流出 ,动能减少,流出的油液经导 轮改变流向后,重新进入泵轮 再次获得动能,如此不断循环 流动,完成能量传递,使从动 件获得转矩和速度。
六、变矩器锁止机构
转速差 液力损失 传动效率 低
1.锁止离合器的组成:
减振盘:它与涡轮连接在一起,减振盘上装有减振弹簧,在离合器 接合时,可防止产生扭转振动。 锁止离合器压盘:通过凸起卡在减振盘上,可在油压的作用下轴向 移动。 离合器壳:它与泵轮连接在一起,前盖上粘有一层摩擦材料,以增 加离合器接合时的摩擦力。
3. 离合器接合状态:
当变矩器内锁止离合器满足锁止条件时,来 自锁止信号阀的控制油压进入锁止继动阀, 使锁止继动阀芯上移,变矩器工作油液经锁 止继动阀由驱动轮毂与固定套 管环形空腔进 入变矩器,向压盘施压,而压盘左侧经变矩 器输出轴中心油道,通过锁止继动阀泄油; 在压力差作用下,压盘通过磨擦片压紧在主 动盘上,闭锁离合器 接合。动力经闭锁离合 器实现机械传动,传动效率较高。在离合器 接合状态,中间的导轮随同变矩器顺时针自 由旋转。
有许多扭曲的叶片,叶片内缘则装有让变速器油液平滑流过的 导环。变矩器壳体与曲轴后端的飞轮相连接。
(2).涡轮:涡轮上也装有许多叶片。但涡轮叶片的扭曲方向与泵
轮叶片的扭曲方向相反。涡轮中心有花键孔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泵轮叶片与 涡轮叶片相对安装,中间有3~4 mm的间隙。
(3).导轮:导轮位于泵轮与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
的转速和转矩转化为适合车轮的运动状态,实现汽车的行驶。
液力变矩器
是一种基于液体流体的转矩变换机构,利用高速旋转的液体空气混合物来
传递发动机的动力。
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及液力传动液体组成。
发动机的动力被
传递到泵轮上,泵轮将动力转化为流体动能,推动液体流入涡轮,涡轮受
到液体的冲击力使其旋转,并将液体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轮。
液
力变矩器的变矩特性可以实现汽车行驶时的启动、变速、车速调节等功能。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运动学原理。
当液体流过两个叶
轮时,液体产生的动量和作用力使得叶轮具有旋转动量。
泵轮叶片的转动
驱动液体流经涡轮叶片的尖端,从而产生巨大的液体压力,涡轮受到液体
压力挤压变形,因而产生强烈的涡流和涡旋。
涡流作用于涡轮的叶片,使
得涡轮中的液体分别流动,产生对车轮的驱动力,实现了汽车的运动。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用来传递和调节扭矩的一种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液力传动和液力调节两个方面。
液力传动是指通过液体介质的转动来传递扭矩。
液力变矩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驱动轮、驱动轴、流体离合器轮、扭矩输出轴和液力变矩器壳体。
当驱动轮转动时,驱动轴会带动流体离合器轮一起转动,从而搅动液体介质。
液体介质的搅动产生离心力,使液体沿半径方向流动,并由流体离合器轮转入到扭矩输出轴上。
通过这种方式,液力变矩器可以将驱动轮的转动力矩传递到扭矩输出轴上,实现能量的传递。
液力调节是指通过调节液力变矩器内部的液体压力来调节输出扭矩。
液力变矩器的液体压力是由转子和泵来控制的。
转子通过调节液体的流量和流速,来调节液体的压力。
当液体压力增大时,液体将无法自由地在转子和泵之间流动,从而降低了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
相反,当液体压力减小时,液体可以更加自由地在转子和泵之间流动,增加了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
通过不断地调节液体压力,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对扭矩的精确调节和控制。
总结起来,液力变矩器通过液力传动和液力调节的方式,实现了扭矩的传递和调节。
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平稳、扭矩传递范围广、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在许多机械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液力变矩器的导轮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导轮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装置,主要由泵轮、导轮和涡轮组成。
导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传输液体的行进方向和速度,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调节。
液力变矩器中的泵轮和导轮之间由传输液体(常用液压油或润滑油)形成液流,当泵轮受到输入轴的动力驱动转动时,产生离心力。
此离心力使得液体沿着离心方向流向导轮。
导轮的内部结构是空心圆柱状的,并且由小圆盘和环状壳体组成。
液体进入导轮后,会受到导轮内部的离心力作用,以高速旋转。
这使得液体在导轮内形成一股旋涡,并且向相反方向释放动力。
在传输液体的过程中,在导轮内同时形成了内旋旋涡和外旋旋涡。
其中内旋旋涡将动力传输给由涡轮组成的输出轴,实现动力的输出。
外旋旋涡则通过涡流反作用力作用于导轮的表面,将动力传递回泵轮。
这样,通过液体的旋涡形式,实现了输入轴的驱动动力对输出轴的传递和调节。
液力变矩器的导轮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流体的转动和旋涡形成,将输入轴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在传递过程中能够对动力进行调节和平衡。
简述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用于传动系统中的液压机构,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给变速器,以实现车辆的行驶。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动能来进行动力传递,并调节转速和变矩。
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液力偶合器组成。
泵轮由发动机通过传动轴带动转动,而涡轮与变速器相连,用于输出动力。
液力偶合器充当了泵轮与涡轮之间的传递介质,使其能够通过液体的动能将动力传递下去。
在液力变矩器中,液体的动能传递是通过涡轮和泵轮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
当发动机启动时,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开始旋转,并将液体抛出,形成一个液体环流。
这个液体环流通过涡轮,使涡轮开始旋转。
涡轮上有许多扇叶,当液体环流经过涡轮上的扇叶时,液体的动能被吸收,从而转动涡轮。
液力变矩器中的液体环流不仅由泵轮驱动,同时也通过通过涡轮的转动产生的动力传递回泵轮,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这种液体环流的闭合和动能的传递,使得发动机的动力通过液体传递到变速器,实现车辆的运动。
液力变矩器不仅可以传递动力,还能够调节转速和变矩。
当汽车需要快速起步或加速时,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液体环流的作用,能够增加输出动力和转矩,从而实现高速传动。
当车辆需要减速或停止时,液力变矩器通过减少液体环流的作用,降低输出动力和转矩,从而实现减速和停止。
液力变矩器的调速和变矩功能是通过调节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和液体的流量来实现的。
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和扇叶的形状可以调节液体环流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转速和转矩的调节。
同时,液体的流量也可以通过液力偶合器的结构来调节,进一步实现对转速和转矩的控制。
总结一下,液力变矩器通过液体的动能来实现动力传递,并通过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和液体的流量来调节转速和变矩。
其工作原理包括液体环流的形成和闭合、液体环流的动能传递以及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和液体流量的调节。
液力变矩器在传动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高效的动力传递和精确的转速调节。
自动变速器-第二章液力变矩器

多媒体教学课件
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及交通运输
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演讲人姓名
第二节 液力 变矩器
一 .作用
一..自动分离与结合,传递 并增大扭矩,
二..缓冲发动机与传动系之 间的冲击,
三.起飞轮的作用, 四.驱动AT液压系统的油泵。
8.ATF油的外循环
9.故障分析
一.故障现象
○ 动力不足,经济性差, 无动力输出,异响。
二.)诊断方法
产品品鉴会活 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三.液力变矩器
三.类型 单级双相三元件综合式 单级:一个涡轮输出动力, 双相:偶合与变矩器两种状态, 三元件:泵轮、涡轮、导轮。
4.工作原理
导轮的作用是:增加 涡轮的输出力矩
5.工作状态: 导轮不转时:变矩 状态。 导轮转动时:偶合 状态。
导轮通过单向离 合器与轴套相连
六.锁止离合器 七.结构组成
二.液力偶合器
1. 组成
由 泵轮 与 涡轮 组成。
2. 原理:泵轮带动油液转的力矩MP,油 液带动涡轮转的力矩MT , MP = MT
三 .液 力变矩
器
一.组成
○ 泵轮、涡轮、导轮
二.原理
○ 泵轮带动油的力矩MP,油带动涡轮的 力矩MT,导轮推动油的力矩MD ● MP + MD = MT
三 .液力变 矩器
2)作 用
将泵轮与 涡轮刚性 连接,以 提高传动 效率。
3)工作条件
温度:ATF温度正常, 达60度以上,
速度:约68-70km/h,
档位:3档或4档,(有 些车1、2、3、4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了导轮,才有了“变矩”的灵魂所在,在
泵轮与涡轮转速差较大时,动力输出的扭矩 也变大了,此时的变矩器相当一个无级变速 器,通过转速差来提升扭矩,此时导轮处于 固定状态,用以调节ATF回流;而当转速差 降低,涡轮泵轮耦合或锁止时,扭矩接近对 等,无需增矩,导轮随泵轮和涡轮同向转动, 避免自身搅动ATF,造成动力的损耗。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就像两个风扇相对,
一个风扇工作,然后将另一个不工作的风扇 吹动。这个比喻可以很形象的解释液力变矩 器中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工作关系。不过详细 解释其工作原理,则有些复杂。
动力输出之后,带动与变矩器壳体相连的泵
轮,泵轮搅动变矩器中的自动变速箱油(以 下简称ATF),带动涡轮转动,ATF在壳体 中是一个循环的动作,由于泵轮旋转时的离 心力,ATF会在泵轮的作用下,甩向外侧, 冲向前方的涡轮,再流向轴心位置,回到泵 轮一侧,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将动力传向 与齿轮箱连接的涡轮。
点,动力不是直接输出的,在扭矩输出对等是, 泵轮的转速要大于涡轮这样的话在传输动力时, ATF还在壳体中循环,浪费了动力,所以目前 几乎所有液力变矩器都有一个高效节能的部件: 液力变矩器锁止器。锁止器的形式是一个多片 离合器,其作用就是当变矩器处于耦合状态, 无需增矩时,将泵轮和涡轮锁止,这样的话动 力传递即为“硬连接”,全部的无损(或者说 有微量的动力流失)的将从曲轴传递到了下一 站:变速箱。
不过只有该零部件和传动方式,只能称为液
力耦合器,若想成为液力变矩器,必然要改 变涡轮叶片的形状,这样一来,ATF在经过 涡轮再循环回泵轮时,会与泵轮旋转方向相 反,因而造成冲击,所以为了成为液力变矩 器还需另一个部件:导轮。导轮是存在于泵 轮和涡轮之间的一个部件,用于调节壳体中 ATF液流方向,通过单向离合器与箱体固定。
简单解释一下上图:i轴为转速比,表示涡轮与
泵轮转速之比,左端泵轮转速进大于涡轮,右 边相等。起步或大脚油门时,转速比较小,泵 轮比涡轮快很多,此时泵轮输出的扭矩要比涡 轮输入扭矩大很多,比较有力,但传动效率较 低;轻踩油门,转速比增加,变矩比降低,传 动效率也相应提高,转速比为60%时,效率最 高;当稳定油门,速度较为稳定是,转速比迚 一步上升,变矩比接近1,但此时传动效率下 降;为避免动力流失,变矩器用离合器锁止, 转速比骤增至1,效率也达到最高。
液力变矩器不是AT特有,一些CVT变速 器也使用了液力变矩器作为优化动力的机构; AT也不是绝对使用液力变矩器来实现软连 接的,例如某些奔驰AMG车型上用的 SpeeDShift MCT自动变速器,就用一副多 片离合器代替了液力变矩器。所以液力变矩 器并不是AT最大的特点,与多组离合器/制 动器协同工作的行星齿轮组,才是自动变速 器的最大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至此我们了解到了液力变矩器的最大特点—
—软连接,而这种动力的传输方式起到了两 大功能:1、从静止到低速时的平稳起步; 2、在加速过程中,较大动力输出时,起到 增大扭矩的作用。如果与MT上的离合器相 比较,则需注意的是,第一条起到了并优化 了MT上离合器的功能,但第二条则是离合 器无法实现的。
但液力变矩器这先天“软连接”特点有一个弱
自动挡的汽车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没有
离合器,他们之间的连接是靠液力变矩器来 实现的,液力变矩器的作用一是传递转速和 扭矩、二是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之间的连 接成为非刚性的以方便自动变速箱自动换挡。
曾有一种说法,AT上的液力变矩器相当于 MT上的离合器,起到动力的连接和中断的 作用。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T与发动 机曲轴是直接连接的,不像MT有一个动力 的开关:离合器。所以从点火的瞬间开始, 液力变矩器便开始转动了,对于动力的连接 和中断,仍由齿轮箱内部的离合器来完成, 液力变矩器唯一与MT离合器相似的地方, 也就是液力变矩器“软连接”的特性,与 MT离合器的“半联动”工况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