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无棣二中吴新三

一、教学目标:

1.简述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

2.描述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和成分。

3.简述蛋白质分选。

4.能够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的现象和结果进行推理与推断。

5.激起同学们运用科学方法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及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蛋白质的合成、分选与运输。

2.教学难点:蛋白质的合成、分选。

三、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讲授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你能写出来吗),同学们可以以自身形态模仿氨基酸结构,以左右上肢分别代表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下肢代表氢原子,躯干代表碳原子。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躯干和四肢是差不多的,人和人的特征不同,关键在于头部的不同,头部就代表R基。

两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还记得吗你还记得哪个细胞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吗核糖体与脱水缩合反应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蛋白质的合成

1.核糖体的结构

核糖体含40%的蛋白质、60%的RNA,蛋白按照一定的顺序与RNA结合,组成两个核糖体亚单体,其中RNA是骨架结构,有些蛋白质不直接与RNA结合,而是结合在其它蛋白质组

分上。核糖体中的蛋白质,rRNA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因子在一起提供了翻译过程所需的全部酶活性,这些酶活性只有在核糖体整体结构存在的情况下才具备。

2.蛋白质的合成

〖问题1〗

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思考蛋白质初合成和初合成后进一步修饰加工的场所在哪里并尝试写出分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探究活动】豚鼠胰腺蛋白的分泌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 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 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 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教学提示〗

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常用于细胞学的研究,用来对分子的位置进行跟踪。

让学生注意观察蛋白质的运输路线:这个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展示幻灯片)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运输到细胞膜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

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

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

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输

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

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

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如图)。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

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于细胞内的“动力工厂”——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大量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问题1答案〗

蛋白质初合成部位是在核糖体上,初合成后进一步修饰加工的场所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如下: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细胞外

氨基酸缩合成肽对肽链进行加工包装分

泌蛋白

〖边教边练〗

[例题1]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其糖链在什么地方与蛋白质结合

A.核糖体上 B.内质网内 C.高尔基体中 D.细胞膜上解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后,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到,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还要到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以分泌物的形式转运出细胞。答案:B

3.蛋白质的加工

1926年,美国J.J.Abel提纯胰岛素,得到胰岛素结晶。1954年,和他的同事测定了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使胰岛素成为第一个确定了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胰岛素含有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A链和B链以3个二硫键(-S-S-)相连。但B细胞最初合成的只是一个含有81~86个氨基酸的单链分子,即胰岛素原。胰岛素原是一条褶叠起来的单链分子,氨基酸之间有3个-S-S-键。胰岛素原没有活性,在分泌出之前通过肽酶的作用,分子中部的约30~35个氨基酸链(C链)脱落,产生了以-S-S-键相连的A 链和B链,即胰岛素分子,从细胞中释出(外排作用)。

〖知识补充〗

胰岛素分子是目前研究得最清楚的一种蛋白质分子,由肽酶将其分子中的一部分肽链水解下来,才形成最终的胰岛素分子。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这一项工作在目前来看也是具有非常先进的意义的。二、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

在核糖体上新合成的多肽被送往细胞的各个部分,以行使各自的生物功能,大肠杆菌

新合成的多肽,一部分仍停留在胞浆之中,一部分则被送到质膜、外膜或质膜与外膜之间的空隙,有的也可分泌到胞外。真核细胞中新合成的多肽被送往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胞核等细胞器。

〖学习提示〗

位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最终要以膜泡的形式运分泌到细胞外,或者形成膜蛋白。

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则被运送到各种细胞器。

所以新合成的多肽的输送是有目的、定向地进行的。蛋白质的运输尽管比较复杂,但生物系统中的蛋白质的运输可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式来解释。每一需要运输的多肽都含有一段氨基酸序列,称为信号肽序列,引导多肽至不同的转运系统。当时,只是在体外合成的未经加工的免疫球蛋白上找到了信号肽,但不能在体内合成的经过加工的成熟免疫球蛋白上找到它。因为在体内合成后的加工过程中,信号肽被信号肽酶切掉了。许多蛋白质激素就是以前体蛋白形式合成,例如,胰岛素mRNA通过翻译,可得到前胰岛素原蛋白,其前面的23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在转运至高尔基体的过程中被切除。以后在很多真核细胞的分泌蛋白中都发现有信号肽。

例如,细胞膜上的识别蛋白,线粒体上的有氧呼吸的酶等必须被准确地运输到相应位置,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才能完成。

六、板书设计

一、蛋白质合成

组成部分

1.核糖体成分

功能

2.蛋白质合成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细胞外

氨基酸缩合成肽对肽链进行加工包装分

泌蛋白

二、蛋白质分选与运输

1.分选信号

游离核糖体

2.

附着在内质网上核糖体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案(苏教版 )

4.3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学目标: (1)“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 (2)DNA与RNA的异同。 (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5)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四、板书设计: 一、转录 a.场所:细胞核 b.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c.目的:传递遗传信息。 二、翻译 a.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 b.过程: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c.目的:传递遗传信息 三、中心法则 四、教学过程: 导言 1.什么是基因? 2.基因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3.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媒介是什么? 学生大胆地回答:(略) 教师给予鼓励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位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此过程需要信使RNA作为媒介,那么信使RNA怎样完成任务呢?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P14。 (2)观察基因表达的多媒体课件。 讨论提纲: (1)基因表达整个过程分几个阶段?分别叫什么? (2)转录的场所、过程和目的是什么? (3)翻译的场所、过程和目的是什么? 教师指导: a.整个过程是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 b.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过程。 c.翻译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过程。 学生回答:(略) 教师鼓励

教师精讲: 1.转录中模板DNA链的碱基是A、G、C、T是如何与信使RNA中碱基A、G、C、U互补配对呢? (1)请学生答出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2)板书DNA的一条链,显示信使RNA的形成过程;即: 从形成过程可看出,是mRNA中的U碱基与DNA分子中的A碱基进行配对。 (3)通过转录,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就传递给了信使RNA。 2.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碱基是如何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 (1)请学生先答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以及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即:一般有20种;蛋白质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决定的。 (2)思考:氨基酸有20种,而信使RNA只有四种碱基(A、C、C、U),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呢? 逻辑推理: 一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4种,41=4,不行; 两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16种,42=16,不行; 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64种,43=64,足够有余。 教师简介密码子的发现过程: 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信使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决定的。美国年轻的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和同事用人工合成方式,首先阐明了遗传密码的第一个字---UUU,即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1967年科学家已将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全部破译。投影显示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并解说。 (3)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到达核糖体并按一定排列顺序形成蛋白质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5~16并回答:需要一种搬运工具搬运--即另一种RNA(转运RNA,即tRNA)。 教师出示转运RNA模型图并讲解:转运RNA种类很多,但每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1种氨基酸。这是因为在转运RNA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能专一性地与信使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例如:信使RNA上的三个碱基AAA就是一个密码,转运RNA中转运赖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UU,只有它才能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由于核糖体中的信使RNA中有许多密码子,每个密码子与转运特定氨基酸的转运RNA能够碱基配对,这样它才能对号入座。也就是说一种转运RNA在哪个位置上对号人座是靠转运RNA的三个碱基去识别。而位置则是信使RNA按遗传信息预先定了的(如下图) 突出强调: a.信使RNA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是由DNA决定的。 b.转运RNA携带的氨基酸(如赖氨酸、丙氨酸)能在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哪一个位置上是由信使RNA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DNA的特定片段(基因)决定的,由于DNA分子的多样性,就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_论文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摘要: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不仅是因为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成分,更重要的是蛋白质本身不断地进行合成与分解。这种合成、分解的对立统一过程,推动生命活动,调节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修补损伤的组织。根据现代的生物学观点,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 关键字:多肽链、蛋白质、翻译、核糖体、运输途径、运输方式,研究前景 前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对中国的四项重要科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分别作了详细说明,四个项目分别是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尽管现在已有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被测序,但在这些基因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目前功能基因组中所采用的策略,如基因芯片、基因表达序列分析等,都是从细胞中mRNA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前提是细胞中mRNA的水平反映了蛋白质表达的水平。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从DNA mRNA蛋白质,存在三个层次的调控,即转录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翻译后水平调控。从mRNA角度考虑,实际上仅包括了转录水平调控,并不能全面代表蛋白质表达水平。毋庸置疑,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是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将直接阐明生命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变化机制。蛋白质本身的存在形式和活动规律,如翻译后修饰、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构象等问题,仍依赖于直接对蛋白质的研究来解决。虽然蛋白质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等特殊性质导致了蛋白质研究技术远远比核酸技术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正是这些特性参与和影响着整个生命过程。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遗传密码表在mRNA的开放式阅读框架区,以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或其他信息,这种三联体形势称为密码子(codon)。如图,通常的开放式阅读框架区包含500个以上的密码子。 遗传密码的特点 一方向性:密码子及组成密码子的各碱基在mRNA序列中的排列具有方向性(direction),翻译时的阅读方向只能是5ˊ→3ˊ。 二连续性:mRNA序列上的各个密码子及密码子的各碱基是连续排列的,密码子及密码子的各个碱基之间没有间隔,每个碱基只读一次,不重叠阅读。 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码子为其编码。遗传密码表中显示,每个氨基酸都有2,3,4或6个密码子为其编码(除甲硫氨酸只有一个外),但每种密码子只对应一个氨基酸,或对应终止信息。 四通用性:生物界的所有生物,几乎都通用这一套密码子表 五摆动性:tRNA的最后一位,和mRNA的对应不完全,导致了简并性 氨基酸活化 在进行合成多肽链之前,必须先经过活化,然后再与其特异的tRNA合,带到mRNA 相应的位置上,这个过程靠tRNA合成酶催化,此酶催化特定的氨基酸与特异的tRNA 相结合,生成各种氨基酰tRNA.每种氨基酸都靠其特有合成酶催化,使之和相对应的tRNA结合,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利用A TP供能,在氨基酸羧基上进行活化,形成氨基酰-AMP,再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结合形成三联复合物,此复合物再与特异的tRNA作用,将氨基酰转移到tRNA的氨基酸臂(即3'-末端CCA-OH)上(图1)。原核细胞中起始氨基酸活化后,还要甲酰化,形成甲酰蛋氨酸tRNA,由N10甲酰四氢叶酸提供甲酰基。而真核细胞没有此过程。前面讲过运载同一种氨基酸的一组不同tRNA称为同功tRNA。一组同功tRNA由同一种氨酰基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酰tRNA合成酶对tRNA和氨基酸两者具有专一性,它对氨基酸的识别特异性很高,而对tRNA识别的特异性较低。氨基酰tRNA合成酶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氨基酸和tRNA 呢?按照一般原理,酶和底物的正确结合是由二者相嵌的几何形状所决定的,只有适合的氨基酸和适合的tRNA进入合成酶的相应位点,才能合成正确的氨酰基tRNA。现在已经知道合成酶与L形tRNA的内侧面结合,结合点包括接近臂,DHU臂和反密码子臂(图2)。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tRNA的相互作用,可见氨酸接受柄、乍看起来,反密码子似乎应该与氨基酸的正确负载有关,对于某些tRNA也确实如此,然而对于大多数tRNA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人们早就知道,当某些tRNA上的反密码子突变后,但它们所携带的氨工酸却没有改变。1988年,候稚明和Schimmel的实验证明丙氨酸tRNA酸分子的氨基酸臂上G3:U70这两个碱基发生突变时则影响到丙氨酰tRNA合成酶的正确识别,说明G3:U70是丙氨酸tRNA分子决定其本质的主要因素。tRNA分子上决定其携带氨基酸的区域叫做副密码子。一种氨基酰tRNA合成酶可以识别以一组同功tRNA,这说明它们具有共同特征。例如三种丙氨酸tRNA

高中生物 蛋白质教学设计

《蛋白质》教学设计 永城市高级中学生物组孟晓 一、设计思路 1、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与遗传部分联系很多。 2、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内容, 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 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宜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 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3、利用“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既有科学方法,又有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更有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对学生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蛋白质的功能。 2.了解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元素组成。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特点。理解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连接成多肽的方式及其不同的空间结构)。 3.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4.掌握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检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通过阅读“科学史话”与“科学前沿”,知道了我国在蛋白质研究方面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能力目标】 1.通过理解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性及多样性,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学习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学习蛋白质结构的组成,进而加深对多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理解。 2.通过联系数学、化学等知识来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多样性,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物组织的中蛋白质检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结构通式以及多肽的形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检测。 难点: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以及其连接成蛋白质的方式;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掌握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检测方法。 解决方法:在实验环境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在个别化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并辅以练习法、辅导法、展示法等,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分组,分析材料,实验材料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题名称基因指导蛋白质的的合成 三维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2.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异同 重点目 标 遗传信息的的转录过程难点目标遗传信息的的转录过程 导入示标 播放2分钟《侏罗纪公园》电影。基因(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呢?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思考1: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 1、细胞中的两种核酸的比较 DNA RNA 组成元素C、H、O、N、P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 化学组成 一分子磷酸 脱氧核糖 A、T、C、G 一分子磷酸 核糖 A、U、C、G 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般单链结构 功能 编码复制遗传信息,控 制蛋白质合成 传递遗传信息,并通过蛋白质表 达出来 分布 细胞核的染色体,线粒 体,叶绿体 细胞质的核糖体 2、RNA的在细胞中有三种(观察图4-3) 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rRNA(核糖体RNA) (1)信使RNA(mRNA):单链结构,由DNA转录而来,其碱基序列包含遗传信息,因将DNA中遗传信息转录下来故名。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

(2)转运RNA(tRNA):三叶草结构,头端特定的三个碱基叫反密码子,尾端连接特定的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中运输氨基酸,所以叫做转运RNA。 (3)核糖体RNA(rRNA):与核糖体结合,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做思二:思考2:DNA的遗传信息是怎么传给mRNA的呢? 3、转录: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 (1)定义:转录是在内进行的,是以DNA双链中的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过程。(2)过程:(分4步) ①DNA双链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 ②游离的随机地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当核糖核苷酸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此处用到RNA聚合酶。 ④合成的mRNA从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3)小结: 复制、转录过程比较 复制转录 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 分裂间期 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中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 粒体和叶绿体 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 模板DNA的两条链DNA中的链 条件特定的酶和ATP 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 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模板 链螺旋化 DNA解旋,以一条链为模板, 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 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 核糖体结合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 留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教学设计 阳春市第一中学何方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 (2)能力: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3、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法学法 1、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享交流。 2、教法: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动员,知识准备 教师:介绍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见板书)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题见板书) 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提供一种水果组织(苹果),学生自带一样自己感兴趣的组织进行检测。

假设每个同学是一个营养师或检验员……如何准确检测出组织液各含哪种物质? 你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和试剂? 3、作出预测设计实验 (1)先预测,再检测。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和实测结果。 4、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 组员:对提供的一种组织液和自带的组织用相应试剂进行检测。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分析其中有机物的种类,比较各种有机物的含量。 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再探究课题见板书) 教师:不直接解疑,鼓励设计实验进行再探究 5、成果交流,评价反思 实验反思:预测与实测相符? 小组间的异同? 存在问题? 教师公布答案,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1)实验纪录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和推论 (2)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3)创新思维和能力 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讨论: 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依据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1、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侧重科学方法教育。 2、注重培养自疑自析的能力,“教为了不教”。 3、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 4、试剂用量的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推断。 5、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时的安排矛盾。 板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一、实验原理()+()()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doc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 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各种对比表及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质的合成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要解决 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 O l)\A上的基 因表达出来,表现恐 一、遗传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龙的特性。信息的转问题情境:基因(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 录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 何控制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呢? 教师指出: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一种中间物学生思考: 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有中间物质 物质就是RNAo 问题情境:RNA又是如何解读DNA的信息呢? 解决问题的途径: 传递信息。 1.看图并列表比较:两种核酸(DNA和RNA)在看图表分析 化学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和比较核糖与 分布等方面的区别脱氧核糖的 2.看图了解:三种RNA的结构及功能。区别,DNA 3.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与RNA的区 解。利用视频:显示转录过程。讲解DNA-mRNA别,通过图 的转录过程。形和CAI课讲述: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昔酸与供转录用件的演示,的DNA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XA聚合认识遗传信 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一个niRNA分子。息的转录过 设问:DNA的碱基与RNA的碱基如何互补配对? (强调A-U)转录与复制过程有何异同? 小结: 程。 场所:细胞核;模板:DNA解旋,以其中一条学生思考 链为模板; 原料:4种核糖核昔酸(A、U、C、G);条件:ATP、酶(RNA聚合酶);完成小结。 目 通过问题 的步步深 入,学生推 理分析,形 成结论。 结合图解、 讲述、CAI 课件,认识 转录的过 程。 巩固知识。

蛋白质教案(高三生物)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设计思路 1、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与遗传部分联系很多。 2、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 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宜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3、利用“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既有科学方法, 又有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更有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对学生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阅读“科学史话”与“科学前沿”,知道了我国在蛋白质研究方面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分组,分析材料,实验材料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学案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学案

————————————————————————————————作者:————————————————————————————————日期:

宜川中学高一生物第18课时陕西省课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编者:朱巧荣审核人:编制时间:2011.11.17 学生完成所需时间1课时班级姓名第小组【学习目标】 1、对所学细胞器进行分类并能说出细胞器的功能。 2、能写出、说出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 3、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讨论、激情展示,大胆质疑,感悟细胞器间的分工与合 作,增强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 【学习重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学习难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有关的细胞器的作用和有关结构的变化 【学习内容】细胞器分类——细胞器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学法指导】通过阅读学案的导读,解决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通过在纠错本上书写细胞器种类及分类,通过提问或书写熟悉细胞器的功能;通过课件展示、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质疑,加深对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的理解;通过课堂测试来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目标解读】 通过课前默写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及课前小测试,来完成目标1;通过对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来完成目标2、3。 【学案导读】(温馨提示) 1、细胞中的核糖体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细胞中合成的 蛋白质,分为两类,一类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其合成的蛋白质,要送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即分泌蛋白(如抗体、消化酶、某些激素等);一类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线粒体蛋白和叶绿体蛋白)。 2、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同位素标记法:科学家通过 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 3、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不同原子.例如氢有三种 同位素, H氕、D氘(又叫重氢)、 T氚(又叫超重氢);碳有多种同位素,例如12C、13C、14C(有放射性)等。 4、生物膜: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的统称。 目标1对所学细胞器进行分类并能说出细胞器的功能 一、课前练一练(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1、根据所学的细胞器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B级)

高一生物蛋白质教案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 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本节教学重难点 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法及教学程序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我主要采用了阅读法、观察法、分析法、谈话法和讨论法,多举生活事例,使课堂气氛能更加活跃。这样也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基本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侧重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学、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过程的转变。 四、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适于学生记忆巩固知识。) 组成元素 化学结构 结构特点 脱水缩合 空间结构 氨基酸蛋白质 结构通式 蛋白质的多样性 种类 蛋白质的功能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教学。”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节课的教学在一开始就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开展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讲述方法,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较好落实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在新知识讲授过程中采用比较归纳、自主探究的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学习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增强直观性,分解了难点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主体性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情境—协作—会话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推理、协作探究以及交流讨论等综合能力。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完整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 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各种对比表及flash动画 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复杂,插图多,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学中,在处理主干知识和侧枝内容的关系时,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要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又要能简洁、清晰地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仔细分辨并揣摩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将不同的插图内容与教学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插图的处理上,还应分清主次和轻重。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揭示转录与翻译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利用插图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还应配合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作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结合起

高中生物第三章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教案浙科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三章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浙科必修2 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 DNA的功能 a a DNA与RNA的异同 b b 转录、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b b 遗传密码、中心法则 b b 基因的概念 b b 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b 课时要求 1.比较DNA与RNA的异同。 2.概述转录的过程和特点。 3.概述遗传信息 翻译的过程和特点。4.说明遗传密码并能熟练查阅密码子表。5.说明中 心法则,概述基因概念。 美国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们利用一只困在琥珀中的、曾吸食过恐龙血的蚊子体内的恐龙DNA制造出了大量的恐龙,并建立了一个恐龙的“侏罗纪公园”。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性状是由蛋白质体现的,基因能够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所以,我们推测基因应该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基因是怎样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一、DNA的功能、转录 1.DNA的功能 (1)携带遗传信息:以自身为模板,半保留地进行复制,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2)表达遗传信息:根据DNA所贮存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质的结构。 2.DNA与RNA的比较

种类DNA RNA 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戊糖脱氧核糖核糖 特有碱基T U 共有碱基A、G、C 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多呈单链结构 真核生物中的分布主要在细胞核中,少量在线粒 体、叶绿体中 主要在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 体、核糖体中,少量在细胞核中 3.遗传信息的转录 (1)概念:是指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上的过程,转录的结果是形成RNA。 (2)过程 第1步:DNA双链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 第2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当核糖核苷酸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第3步: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RNA分子上。 第4步:合成的RNA从DNA链上释放,DNA双链恢复。 (3)三种转录产物及其功能 ①mRNA:传达DNA上的遗传信息。 ②tRNA:把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 ③rRNA:核糖体的重要成分。 特别提醒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内转录产生的RNA产物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转移到细胞质中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第二节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之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通过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的学习,分析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而体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结合教材及生活实际分析蛋白质的功能,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本书其他章的学习及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学习做铺垫。 2、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蛋白质的相关内容,明确了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了解了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并能回答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及蛋白质的功能。但是部分学生对脱水缩合反应的原理理解不到位,导致相关计算问题在进行解答时出现障碍。虽然能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但因掌握不全面,不能从根本上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针对这种现状,本节课重在构建蛋白质形成过程的知识网络,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3、教学条件P P T课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蛋白质的相关计算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三、教学策略: 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P P T课件辅助教学。 完成导学案预习填空,学生对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初步独立复习。课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计环环相扣的为题,引领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先独立完成典型例题,然后小组合作,最后个别展示,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突破难点。 四、重点、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五、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 上节课已经学习过了蛋白质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本节课来探究蛋白质的合成及其结构与功能,导入复习。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案1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 (2)DNA与RNA的异同。 (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5)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认同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中心法则的理解与体会。 难点: (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来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 2.合理组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 3.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1)仔细阅读教材,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能简洁、清晰地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收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应素材,去感知基因表达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将本节知识及时进行归纳、粊和总结。

(2)将教材中的图片制作成课件或动画,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3)收集学生感受的到或亲历的遗传现象生活实例,分析其本质原因,突破“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听说过“马无夜草不肥”吗?减肥瘦身的人晚上节食效果好,这些都与生物体内的一种促进脂肪堆积的蛋白质BMALI有关,这种蛋白质的量在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2 点含量较高,而白天很少。 教师:DNA分子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呢?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那么,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教师: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表现。基因是怎样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呢?就是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课件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从基因到蛋白质 阅读课本P68-P72边做边学相关内容,并结合图4-10、图4-12和图4-14,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对基因概念的理解要点是什么? 【讲述】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 A片段。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就是说,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指具有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及调控等功能)。有的DNA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 ②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举例:紫茉莉红花的基因控制红花性状,开红花。狗的直毛有直毛基因控制;人的黑发有黑发基因控制。 ③基因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有特定的DNA片段,蕴含特定的遗传信息,可以切除,可以拼接到其他生物的DNA上,从而获得某种性状的表达,故基因是结构单位。例如:把牛的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大肠杆菌可以生产胰岛素。 〖问2〗基因不同的实质是什么? 【讲述】基因不同的实质:不同的基因,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但是每个

高中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教学设计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无棣二中吴新三 一、教学目标: 1.简述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 2.描述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和成分。 3.简述蛋白质分选。 4.能够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的现象和结果进行推理与推断。 5.激起同学们运用科学方法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及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蛋白质的合成、分选与运输。 2.教学难点:蛋白质的合成、分选。 三、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讲授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你能写出来吗),同学们可以以自身形态模仿氨基酸结构,以左右上肢分别代表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下肢代表氢原子,躯干代表碳原子。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躯干和四肢是差不多的,人和人的特征不同,关键在于头部的不同,头部就代表R基。 两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还记得吗你还记得哪个细胞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吗核糖体与脱水缩合反应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蛋白质的合成 1.核糖体的结构 核糖体含40%的蛋白质、60%的RNA,蛋白按照一定的顺序与RNA结合,组成两个核糖体亚单体,其中RNA是骨架结构,有些蛋白质不直接与RNA结合,

而是结合在其它蛋白质组分上。核糖体中的蛋白质,rRNA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因子在一起提供了翻译过程所需的全部酶活性,这些酶活性只有在核糖体整体结构存在的情况下才具备。 2.蛋白质的合成 〖问题1〗 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思考蛋白质初合成和初合成后进一步修饰加工的场所在哪里并尝试写出分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探究活动】豚鼠胰腺蛋白的分泌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 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 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 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教学提示〗 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常用于细胞学的研究,用来对分子的位置进行跟踪。 让学生注意观察蛋白质的运输路线:这个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展示幻灯片) 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运输到细胞膜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核糖体上翻译 出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 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 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新人教版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叠而成的空间结构等几个层次逐步深入。 在讲述肽时,要注意讲清缩合、肽键、二肽和多肽的概念。要指出每种多肽具有特定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这种特点决定着肽的空间结构。为学生理解多肽间的区别和蛋白质的多样性打下基础。 对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教师不必详细讲述,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某种胰岛素空间结构示意图的观察,了解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就可以了。但是应该对学生指出,蛋白质的生理作用依赖于其自身特定的空间结构。 在讲述蛋白质的功能时,应该注意从列举典型的、易于理解的例子中,概括出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成分和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另外,在关于蛋白质结构内容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剪贴图、投影片和教材中的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动态的、抽象的知识内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分析综合能力。 (2)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教具准备 肽键形成的动画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图;学生准备一些食品的成分说明书。 情境创设] 蛋白质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它在细胞中的含量只比水少,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1)它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呢?(2)蛋白质含量这么大,在生命活动中承担什么作用呢? 师生互动] 展示说明书,让大家分析问题讨论:蛋白质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 从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上看,它主要是由C、H、O、N 4种元素组成的,很多重要的蛋白质。此外,有些蛋白质还含有Fe、Cu、Mn、I、Zn等元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下面可以通过比较得到证明。 投影: 计算下面几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H2O(水)、H2SO4(硫酸)、C30H4 816O872N280S8Fe4(血红蛋白) 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其他化合物有何特点? 答:它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是高分子化合物。 (课本图示:显示胰岛素结构模型图,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 讨论:通过胰岛素这种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同学们可以看出,蛋白质分子这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确实是相当复杂,它是由很多氨基酸组成的,所以氨基酸就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那么氨基酸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写出一个甲烷的结构式。 (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甲烷结构简式:) 讲述:用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R基分别取代甲烷中的三个H,就组成蛋白质分子

高中生物蛋白质教案

高中生物蛋白质教案 【篇一:高一生物蛋白质教案】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学习要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蛋白质的多样性的原因 4.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重点】 1.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 【情境】 品的重要成分,有时你还会看到添加某些氨基酸的食品。 (1)你知道氨基酸是什么?它的种类和结构特点是什么 (2)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是什么?它如何形成蛋白质? (3)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是多少? (4)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1、结构通式 2、结构特点 (1)每种氨基酸分子中至少都有(氨基)和(羧基) (2)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3)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的不同。 3、分类 2、一条肽链至少应有—nh2和—cooh各 1 个, m条肽链至少应有—nh2和—cooh各 m 个 问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例题讲解】 书p24练习 【课堂检测】 1.考查目标氨基酸分子结构及脱水缩合过程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 c5h11o2ns b、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最多脱去水分子 c、的数目是16个 d、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的氢 e、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甲、乙、丙,则它们能形成三肽种类最多有6种⑴若b项中多肽化合物共含16个肽键,则该多肽分子中r基团上氧原子有多少个? ⑵若d项中的三种氨基酸甲、乙、丙各有一个,则最多可能形成多少种肽类化合物? 2.考查目标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有关计算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由条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则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最接近于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288 3.考查目标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 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c、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 d、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但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 【课后思考】 【篇二:高一生物蛋白质教案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