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必背知识点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 六大营养素:食物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糖类: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

油脂: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维生素: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无机盐:即矿物质,由新鲜水果和蔬菜提供。

水:传输营养物质,排出毒素。

2. 有机物与无机物: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属于无机物。

3. 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蛋白质、多糖、油脂在人体内一般不能被直接吸收,需经消化才能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消化过程依靠酶的催化作用,如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

4. 蛋白质的特性:蛋白质受某些物理因素 (如高温、紫外线)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的作用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鉴别。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 组成人体的元素:人体中主要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其中,氧、碳、氢、氮、钙、磷等是重要的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虽然很少,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如铁、锌、硒、碘、氟等。

2.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钙: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钙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贫血。

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等。

其他微量元素也各有其重要作用,但摄入应适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三、有机合成材料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以下是关于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的总结。

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等。

原子、分子、离子等是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以轨道方式围绕原子核运动。

2.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

3.溶液和溶解: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溶解是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溶解。

4.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

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动态平衡。

5.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

酸碱反应是酸和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6.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类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7.能量和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学科。

能量包括动能、势能、内能等形式。

8.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碳以及碳与氢、氧、氮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学科。

有机化学在生物学、药学、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9.聚合物和塑料:聚合物是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塑料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包装、容器、电器等领域。

10.颜料和涂料:颜料是能够赋予物体颜色的物质,涂料是一种含有颜料和粘合剂的涂层材料,用于保护和美化物体表面。

11.化学肥料和农药:化学肥料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的化学物质,化学农药则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12.化学能源:化学能源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能源,如燃料电池、储能电池等。

13.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特性、延长保质期、增加营养价值的化学物质,如防腐剂、增稠剂、调味剂等。

九年级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化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学科,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

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我们食用的食物,从我们使用的药品到我们穿的衣物,都与化学有关。

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就来具体探讨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每个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我们在化学课上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以及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

通过学习原子结构,我们能够理解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表格,它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元素的性质和特点,进而应用于日常生活。

例如,我们在选择化妆品时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来判断化妆品中是否含有对皮肤有益的成分。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形成新的物质,同时释放或吸收能量。

我们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比例。

化学反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我们吃食物时,消化系统会将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并释放能量,这就是一种化学反应。

三、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当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形成带电离子。

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互相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离子和离子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我们使用的盐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而氯离子具有杀菌的特性,所以我们可以用盐来消毒和清洁。

四、酸碱中和和pH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后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酸和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我们常用的柠檬汁和醋都是酸性物质,而肥皂水和洗衣粉则属于碱性物质。

通过调节酸碱度,我们可以使物质变得可食用或可用于特定的用途。

酸碱度可以通过pH值来衡量,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初三化学第七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三化学的第七单元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这一单元的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

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它由多种氨基酸构成,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蛋类、奶类、肉类、鱼类、豆类等。

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多种重要功能,如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

2、糖类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包括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葡萄糖是人体中直接的供能物质,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

淀粉属于多糖,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也转化为葡萄糖。

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大米、小麦、马铃薯等。

3、油脂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一般分为油和脂肪。

油通常呈液态,脂肪通常呈固态。

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放出约 393kJ 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放出的能量高约一倍。

常见的油脂有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牛油、猪油等。

4、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对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有 20 多种,常见的有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D 等。

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 C 会引起坏血病,缺乏维生素 D 会影响骨骼发育。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人体中的元素组成人体的元素约 50 多种,其中含量较多的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等 11 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 9995%。

在人体中,含量超过 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 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2、常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食用B.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C.明矾用于水的杀菌消毒D.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答案:D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有毒,且一般高温蒸煮条件下不易被破坏,所以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B、甲醛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食用甲醛浸泡的海鲜产品,会危害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C、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才能够杀菌消毒,明矾不具有强的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疏松多孔,所以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符合题意。

故选D。

2、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葡萄糖中不含有的元素是A.氢B.碳C.氮D.氧答案:CA、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也属于糖类,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顾名思义包含了碳的成份和水的成份,水的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因此葡萄糖含有氢元素。

不符合题意。

B、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也属于糖类,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顾名思义包含了碳的成份和水的成份,因此葡萄糖含有碳元素。

不符合题意。

C、、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也属于糖类,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顾名思义包含了碳的成份和水的成份,碳的成份和水的成分中都不含有氮元素,因此葡萄糖不含有氮元素,符合题意。

D、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也属于糖类,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顾名思义包含了碳的成份和水的成份,水的成分中含有氧元素,因此葡萄糖含有氧元素。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绿色”成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的主要理念。

下列建议中不可取的是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B.推广露天焚烧垃圾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D.改进尾气净化技术答案:B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A利于环境保护;B、露天焚烧垃圾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故B不利于环境保护;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故C利于环境保护;D、改进尾气净化技术减少污染环境,故D利于环境保护。

化学与生活必备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生活必备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生活必备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核心,电子绕核心运动。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物质。

3. 分子结构:原子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互结合形成分子,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

4.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还原、氧化等。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经过反应产物形成新的化学物质,其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电子的转移过程。

3. 酸碱反应:酸与碱之间的化学反应是酸碱反应,反应产物是盐和水。

4. 有机物反应:有机物是一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反应是指有机物之间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

三、化学物质的应用1. 金属:金属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材料、电器设备、交通工具等。

2. 非金属:非金属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玻璃制品等。

3. 化学药品:化学药品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的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健增强机体免疫力。

4. 化肥农药:化肥农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也可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净化空气。

2. 水污染: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水质净化。

3.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是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利用化学方法可以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回收。

总而言之,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周围的化学物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XX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汇总

XX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汇总

XX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考试要求:了解对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物(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知道一些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考点一、蛋白质、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氧化4、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合成蛋白质人体氨基酸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5、几种蛋白质(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淀粉酶麦芽糖酶例:淀粉(能使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6H10o5)n: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酶(c6H10o5)nc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水酶(2)葡萄糖c6H12o6(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酶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5.6kj/g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甲状腺肿大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合理食用的食物是A.加碘食盐B.富硒鸡蛋C.葡萄糖酸锌口服液D.高铁酱油答案: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对于甲状腺肿大患者来说,应在饮食上适当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所以加碘食盐可以提供碘元素,故选A。

2、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B.碘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碘会导致骨质疏松C.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D.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答案:B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A正确;B、碘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而不是骨质疏松,B不正确;C、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正确;D、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正确。

故选B。

3、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口中的()A.黄瓜B.牛奶C.炒鸡蛋D.烤野兔肉答案:A分析:馒头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含有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黄瓜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B、牛奶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C、炒鸡蛋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D、烤野兔肉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AA、图一中X溶液,即碳酸溶液显酸性,但是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图二转化1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不符合题意;C、图一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图二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故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不符合题意;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整理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整理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
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麦芽糖酶
例:淀粉(能使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 C6H12O6 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水
(2)葡萄糖C6H12O6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 6CO2+6H2/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
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缺V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 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
(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

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F(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
4、C2H5OH 、
CH3COOH、C6H12O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