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o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叙事诗善于通过典型事件、人物,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
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大力写作新题乐府,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2)抒情诗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
对自己丰富复杂、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解剖。
(3)十分重视锤炼诗歌语言,语言苍劲凝练,往往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
”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4)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
尤其是律诗,在他手中日臻于纯熟,极大地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七律,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而且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表现力。
代表了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说起可能大家都知道他被称为“诗圣”但他诗歌的艺术成就大家知道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一)抒写理想壮志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
在这样的家庭文化传统对杜甫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早时,杜甫生活在盛唐时期,那时候的杜甫一心追求仕途,有着伟大的理想壮志。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自杜甫诗《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一生执着追求的政治理想。
在杜甫名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二)批判朝政和统治阶层《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
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即写实精神。
在忠诚于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还有他对于战乱以及朝廷腐败带给下层人民百姓的痛苦。
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还有《丽人行》,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描写出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
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三)表现战乱“三吏三别”也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其精湛卓越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凝练、精工的语言,沉郁顿挫为主的多种艺术风格,兼擅众美的诗歌体裁,以及诗人崇高的人格和博大的襟怀,都堪称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光辉典范。
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主要体现在杜甫为数众多、质量很高的叙事诗(或以叙事为主的诗)上面。
首先,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加以艺术的概括,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殷勤劝饮的田父,天真稚气的儿童,潇洒狂放的饮中八仙,舞剑酣畅淋漓的公孙大娘,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飘逸不群的李太白,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扬国忠兄妹,烧杀掠夺的安史叛军,昏庸无能的朝廷大臣-----组成了一个人物形象画廊。
如此众多的、真实、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形象),是杜诗的杰出贡献。
其次,杜甫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让人物和事实说话,自然感人。
如《丽人行》这首诗通过对“游曲江”这一典型情节的客观描述,讽刺了杨国忠兄妹势焰熏天、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
诗歌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语,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其他如《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都出色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手法。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
无论是独白(如“三别”)还是对话(如“三吏”),都精彩传神。
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1、杜甫诗歌的叙事手法:杜甫的叙事诗善于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描写,以严谨的结构和精湛的语言技巧表达深刻的思想。
例如《兵车行》、《丽人行》等,都展现了杜甫叙事诗的高度艺术成就。
2、杜甫诗歌的抒情手法:杜甫的抒情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为特点,其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语言引人深思。
例如《登高》、《赠卫八处士》等,都表现了杜甫抒情诗的独特魅力。
3、杜甫诗歌的写景手法:杜甫的写景诗以生动的描写和细致的刻画为特点,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确的语言技巧表现自然景色的美妙之处。
例如《望岳》、《登岳阳楼》等,都展示了杜甫写景诗的独特风格。
4、杜甫诗歌的社会关怀:杜甫的诗歌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对人民疾苦和社会不公的关注和担忧。
例如《三吏》、《三别》等,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5、杜甫诗歌的文化传承:杜甫的诗歌在传承古代文化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他借鉴了前人的诗歌技巧和文学传统,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和思想深度的诗歌作品。
例如《泊秦淮》、《江南春》等,都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之,杜甫作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在叙事、抒情、写景、社会关怀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录。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诗的比较
诸体皆备 杜甫的诗歌诸体皆备,而且各 体都有名篇,在诗歌体裁的运用上可谓集 前人之大成,并以其创作实践推动了诗歌 体裁的建设和发展 关注与同情 他突出地表现了对祖国命运 的关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他大胆抨击 权贵官吏军阀的罪恶,甚至指向执政者。
同代诗人境界比较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书写现实 他的诗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 转衰的种种现实,而被称为“诗史”。 语言精工 杜诗语言精工凝练而又丰富多彩,锤炼 字句,增强了诗歌语言内涵和表现力,使诗的语 言既有精炼苍劲,深刻精警的特点,也有通俗自 然、清新流丽等多样化的特征,形成了“沉郁顿 挫”的基本风格。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do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顿挫是其最主要的风格1该风格的形成与诗人的性格遭际有关。
2、其次与杜甫的审美理想沉郁有关。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诗书画的审美要求是写真传神,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他善用典型化的手法,重众多事物中选取最具代表性者,又从众多现象中提炼出本质,发觉意蕴加以集中概括。
以句为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篇为例,则如《三吏》、《三别》等杜甫还追求宏观的惊世骇俗与微观的毫发无爽相统一的审美效果。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是壮而感伧者,有宏大壮阔之美。
同时,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崇尚写真传神,追求体物工细、毫发无爽。
如咏月之诗,“光细弦欲上,影斜轮未安”细致的描绘出月初前半夜之月。
杜甫又善于将宏大与精微、壮阔与深细完美的结合起来。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既是从大处着眼,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又是从小处着墨。
杜甫的沉郁顿挫,还与其寓意的深远,表达的一波三折有关。
3 杜甫的沉郁顿挫还与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创作态度以及语言的凝练苍劲,句式的拗折变化有关。
杜甫是语言的巨匠,杜诗的语言有精炼苍劲的特点,这取决于他深邃的事项、深入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
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就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为了表达或强调某方面的意义杜甫还打破打破五言上二下三、七言上四下三的句式常规,予以变化。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等。
二、另外杜诗还具有多种风格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他经历了个人遭遇、国家命运的巨变,有丰富广泛的生活阅历。
二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态度比较宽容,主张“转益多师”而不轻易否定。
他的创作能博采众长,四杰的繁复,沈宋的精工,高岑的浑厚等他都能兼包并容,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是杜甫丰富多彩的语言,也使他的诗具有多副笔墨、异彩纷呈的风格。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是泼墨渲染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是工笔刻画。
“出师未捷生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简述杜甫诗歌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
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在杜甫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
例如《无家别》里,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就以《羌村》来说,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虚”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杜甫这些诗所以千百年来都一直能令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其秘密也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
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铁案如山的罪证.他如:“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等,同样是以高度集中概括而“力透纸背”的名句。
卢世榷评“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二句说:“合字肥字,惨不可读。
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合、肥二字所以具有“峻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
第二,寓主观于客观.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这是杜甫叙事诗最大的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冷静头脑。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家,也是诗歌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位,他受益于自己豪迈慷慨的
性格,诗歌也成了杜甫谋生的一种技能,并在他的诗歌艺术成就上得到很高的赞誉和评价。
杜甫的诗歌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他使用许多技巧来创造出令
人印象深刻的感情和意象。
与其他诗人不同,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一种怨恨、愤怒的情感,他的联想和描写也既精湛又富有变化。
杜甫的诗歌里有强烈的叙事性和特有的表现力,其
文字朴实直白,能提高读者的情感共鸣,也能让他们有耐心思考。
此外,杜甫表达的情感也十分细腻,他能运用极其准确的术语来描述深刻的情绪。
他
的组诗思想颇具创新精神,诗句也带有一种朴实或白描式的艺术特色,使文字显得自然而
又具有渗透力。
另外,他的诗歌手法也成熟老道,能用六言、七言、绝句等各种篇幅,表
现出极强的疏密变化。
最为重要的是,杜甫诗歌中所表达出的思想也十分独特。
他通过丰富的情节展示出了
中国一些古老的文化传统,充分表现出了社会生活中的深刻沉淀,对祖国和民族的精神传
承也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非同凡响,其犀利的情绪抒发,充满诗意的细腻描述,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确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令人敬畏的艺术成就
也向新时代的读者呈现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顿挫是其最主要的风格
1该风格的形成与诗人的性格遭际有关。
2、其次与杜甫的审美理想沉郁有关。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诗书画的审美要求是写真传神,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他善用典型化的手法,重众多事物中选取最具代表性者,又从众多现象中提炼出本质,发觉意蕴加以集中概括。
以句为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篇为例,则如《三吏》、《三别》等
杜甫还追求宏观的惊世骇俗与微观的毫发无爽相统一的审美效果。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是壮而感伧者,有宏大壮阔之美。
同时,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崇尚写真传神,追求体物工细、毫发无爽。
如咏月之诗,“光细弦欲上,影斜轮未安”细致的描绘出月初前半夜之月。
杜甫又善于将宏大与精微、壮阔与深细完美的结合起来。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既是从大处着眼,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又是从小处着墨。
杜甫的沉郁顿挫,还与其寓意的深远,表达的一波三折有关。
3杜甫的沉郁顿挫还与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创作态度以及语言的凝练苍劲,句式的拗折变化有关。
杜甫是语言的巨匠,杜诗的语言有精炼苍劲的特点,这取决于他深邃的事项、深入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
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就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为了表达或强调某方面的意义杜甫还打破打破五言上二下三、七言上四下三的句式常规,予以
变化。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等。
二、另外杜诗还具有多种风格
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他经历了个人遭遇、国家命运的巨变,有丰富广泛的生活阅历。
二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态度比较宽容,主张“转益多师”而不轻易否定。
他的创作能博采众长,四杰的繁复,沈宋的精工,高岑的浑厚等他都能兼包并容,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是杜甫丰富多彩的语言,也使他的诗具有多副笔墨、异彩纷呈的风格。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是泼墨渲染.”“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是工笔刻画。
“出师未捷生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悲壮语。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豪放语。
由此可见,杜甫确实是集诗家之大成者。
三、杜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既有体物工细、表现深曲的特点。
还有以议论为诗的倾向。
1不仅在五七言古诗中如《咏怀五百字》、《北征》等运用而且在五七言近体诗《春忆李白》、《戏称六绝句》、《咏怀古迹》中也运用自如。
2、议论与形象有机结合
3、议论与叙事相结合
4议论与抒情相结合,以情韵行之。
5议论手法十分多样
四、杜诗众体皆备,且多有创新,而五七言律诗成就尤高。
他的乐府诗摆脱了六朝以来模拟剽窃、陈陈相因的俗套。
如《兵车行》、丽人行和三吏三别等都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自拟新题无复依傍,为乐府诗的发展开拓新路
杜甫的五七言律诗中,七律成就尤高
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杜甫以前,七律多用于宫廷应制唱和,这类诗内容贫乏,其语言亦平缓无力,而在这以外,佳作也为数不多。
到了杜甫,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