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合集下载

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

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

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垣。

西安古城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城垣建筑,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安城墙导游词,欢迎参考!西安城墙导游词篇1中国明西安府城墙。

在陕西省西安市。

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础上扩建而成。

原为夯土城墙,明隆庆年间(1567 ~1572) 巡抚张祉在夯土城墙外首次包砖。

清乾隆年间(1736 ~1795) 陕西巡抚毕沅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加固,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宇墙垛口等。

城墙周长13.75公里,为中国现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墙和南墙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的,东墙和北墙是扩大新建的。

西墙和南墙内均发现有唐代城墙和城门的遗迹。

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

明代修建的城墙用黄土加石灰、细沙并掺麦秸、草渣混合分层夯筑而成,夯层厚10 ~12厘米。

城墙高12米,底宽16~18米,顶宽12~14米。

墙顶均以三层青砖铺设海墁,每隔40~60米处,有一砖砌溜水槽和吐水嘴。

城内除四门左侧各有登城马道外,另有6处马道。

城墙内沿墙四周筑女墙,外沿墙有垛口5984 个。

城墙外壁四周有马面98座。

马面伸出墙面11米,宽 20米,各马面之间相距 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铳的射程之内。

城的四角各筑有一个突出城墙的角台(楼),除西南城角台为圆形外,其他3个为方形。

据发掘得知,这种圆形角台是元代的建制,明代扩建西安城时,因西南角未动而保留下来。

城墙每面各辟一门,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定,北名安远。

门外筑瓮城,门上建楼,门楼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闸楼及周围城墙已在民国初年拆除,现存正楼、箭楼6座。

除南面箭楼下无门洞外 (门洞分从瓮城左右开),其他3门箭楼下各穿门洞。

门洞高宽 6米,深19.5米。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5篇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5篇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5篇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西安城墙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西安城墙导游词(一)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

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

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

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西安城墙,它是世世代代陕西人的骄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西安城墙导游词(二)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西安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

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

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

9公里。

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

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

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

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一)西安人总把城墙内的地方简称城里,被圈在城墙里的人被戏称城里人,这话听起来怪怪的感觉不靠谱!但每次凝视城墙上那厚实的青砖,还是震撼历史的沉重和荣耀!一堵墙隔住的是人心还是地域?钱钟书先生<围城>里那句"城里人想出去,城外人想进去"是在斗室中杜撰情感故事的遐想,还是感慨伍子胥不得出城门的绝望心情写照,历史总是这样生涩的让人费解!公元1369年,当明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后,将原来的奉元路改为西安府,取意“西方长治久安”之意,从而开始了明王朝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西安城墙,是在明代的“筑墙热”中筑起来的。

也是在唐皇城旧址上建起的。

从洪武三年(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西安城墙建筑型制宏伟,功能设计周密,矩形城池。

新建的城墙大体只相当于唐时的皇城部分,南北宽约2.5公里,东西长约3.5公里,墙体全长13.74公里,南、北垣稍长于东、西垣,高度则无甚么变化,还是12米。

城墙每隔120米就有一座突出墙体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这大约相当于古代弓箭的“一箭之地”(约合120步),如此,两座敌台就可互为犄角,从侧面射杀攀墙攻城的敌人,西安城墙共有敌台98个,形成锯齿形互为犄角的严密防卫体系。

西安的城墙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河上有吊桥,吊桥拉起就断绝了城内外联系;第二道防线是护城河边的闸楼,负责拉起吊桥并与它后面的箭楼构成“瓮城”形成第三道防线——如城门被攻破,敌兵涌入,可以在这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将入城的敌人聚而歼之。

西安古城墙导游讲解词三篇

西安古城墙导游讲解词三篇

西安古城墙导游讲解词三篇西安古城墙导游讲解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古城墙!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完美的古城墙之一,西安古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工程的杰作,也是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这座壮丽的古城墙。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安古城墙的历史。

这座城墙修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当时的明朝皇帝为了加强西安的防御能力,下令修建了这座高大雄伟的城墙。

城墙总长约13.74公里,高约12米,宽约15米,形状呈长方形。

城墙由灰砖砌成,非常坚固耐用。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看西安古城墙的建筑特点。

这座城墙有四座城门,分别是南门、北门、东门和西门。

每座城门都建有城楼,城楼上有箭楼和瞭望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城墙上还设有敌楼、角楼和墙洞等防御设施,使得城墙更加坚固。

古代的西安城墙还设有护城河,可以起到防止敌人攀爬的作用。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西安古城墙的美景。

站在城墙上,你可以看到整个西安城的美丽景色。

城墙周围有一条环城公园,种满了花草树木,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尤其是在秋天,整个城墙周围的树叶会变成金黄色,非常漂亮。

此外,城墙上还有许多文化景点,如钟楼、鼓楼等,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对西安古城墙有了初步的了解。

请大家跟紧我,我们将一起继续游览这座古老而壮丽的城墙!西安古城墙导游讲解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古城墙!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完美的古城墙之一,西安古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工程的杰作,也是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这座壮丽的古城墙。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安古城墙的历史。

这座城墙修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当时的明朝皇帝为了加强西安的防御能力,下令修建了这座高大雄伟的城墙。

城墙总长约13.74公里,高约12米,宽约15米,形状呈长方形。

城墙由灰砖砌成,非常坚固耐用。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看西安古城墙的建筑特点。

这座城墙有四座城门,分别是南门、北门、东门和西门。

西安明城墙的导游词6篇

西安明城墙的导游词6篇

西安明城墙的导游词6篇西安古城墙又称为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

74千米。

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

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中心。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安明城墙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西安明城墙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

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

我们在距今6020___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

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

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

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

”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20___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

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

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

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

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

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

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西安明城墙的导游词(七篇)

西安明城墙的导游词(七篇)

西安明城墙的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

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

我们在距今60____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

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

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

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

”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____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

公元____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

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

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

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

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

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

公元____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

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

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____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____年,历时____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

西安城墙的优秀导游词

西安城墙的优秀导游词

西安城墙的优秀导游词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西安城墙的优秀导游词,欢迎大家浏览。

西安城墙的优秀导游词一各位游客: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有壮阔气势的明城墙。

我们眼前的城墙是明时的。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如江山永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

”于是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诏修城开始动工,历时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4分之1上修筑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墙。

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

是一个功能设计周密,形制宏伟的军事防御设施。

下来我给大家分别将西安城墙各部分的建筑构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绍:首先我们看见的是护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

横跨护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们眼前的的吊桥。

吊桥在过去由守护城门士兵掌管,他们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定时升降。

一旦有战事来临,吊桥就被高高生起,整个城市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战斗堡垒。

刚才有朋友问在那里控制吊桥,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来参观的城门,上面是闸楼,即控制吊桥升降之处。

城门是防御设施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城门,来了解西安城墙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完善的城门是由闸楼、箭楼、正楼组成。

我们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闸楼,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桥的升降,并且也具有夜间打更的作用。

闸楼是两层悬山式结构,虽然形式十分简洁,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城市的二道防线。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筑是箭楼。

箭楼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个扇型的攻击面,士兵可凭窗居高临下杀伤敌人。

在闸楼与箭楼之间,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间,我们叫做瓮城。

它的作用在于如果敌人攻入城门后,进入瓮城,这时会受到瓮城上4面居高临下的攻击,犹如瓮中捉鳖。

我们所能看见对面的建筑是正楼,正楼是西安城墙最里层的建筑。

正楼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是主将战时坐镇指挥守城的指挥所。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本(五篇)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本(五篇)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本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____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呈长方形,墙高____米,底宽____米,顶宽____米,总周长____公里。

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

呈长方形,墙高____米,底宽____米,顶宽____米,总周长____公里。

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

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

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

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

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的。

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高____米,顶宽____米,底宽____米。

城墙每隔____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

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

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

城墙上共有敌台____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本(二)西安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____年)在隋、唐都皇城的遗存,历经八年扩建而成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而又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城墙建筑型制宏伟,功能设计周密,矩形城池,墙体全长____公里,南、北垣稍长于东、西垣。

每隔____米有一座____米____米的突出部,称“敌台”,全城共____座敌台;每座敌台上建有屯兵敌楼____座。

城四隅各建角楼____座。

东、西、南、北垣各建有城门____座,各门外均建有护门瓮城,瓮城上建有城楼、箭楼各____座。

瓮城外临内侧护城河岸,建有控制“吊桥”的闸楼(亦称谯楼)____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陕西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3592
介绍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A tour guide to Xi'an city wall
介绍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西安城墙导游词1
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

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

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

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

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

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

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

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的。

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

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

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

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

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西安属季风气候,春秋两季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最适合出行。

7、8两月太热,不适合游览,如果是夏季,尽量选择早晨或者落日后上古城墙。

西安城墙导游词2
西安城墙,是古都西安的标志性景观。

现存的城墙建于明朝初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城墙总周长约14公里,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包括护城河、角楼等一系列设施。

目前西安城墙共有八处可以登城,分别是:东门(长乐门)、南门(永宁门)、西门(安定门)、北门(安远门)、含光门、文昌门、和平门、尚德门,游客可以就近登城。

其中南门是西安城的迎宾门,也是游客选择最多登城的一个门。

除了步行,在城墙上骑自行车是一种很不错的游览方式,在骑行中,你会有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

目前在东、南、西、北等四门都有租借自行车服务,骑行结束后在上述任一门都可以返还自行车(景区规定会有变化,建议租借时再咨询确定)。

同时这四个门还提供观光车环绕服务,你可以乘坐观光电动车,在城墙上绕城一圈,全程约50分钟。

在西安城墙游览,还有机会观赏到一些特有的演出活动,如仿古开城仪式展演、城墙民俗展演,演出地点都在南门。

西安城墙导游词3
西安城墙不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

有城门四
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

自1983年开始的环城建设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城公园。

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为游客直观了解古代战争提供了珍贵的人文景观。

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城墙环于西安城四周,固若金汤,气势不凡。

登上城楼,既能俯瞰西安风光,还可以在城楼上骑单车,观看城楼上的精彩演出。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