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结构 工程量计算规则

砼结构工程量计算规则一、现浇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设计图示尺寸实体体积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结构、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墙、板中面积在0.3m2以内洞口所占的体积。
二、混凝土垫层、砂石垫层按设计图纸垫层的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三、混凝土柱按结构断面面积乘以柱的高度以立方米计算,柱的高度按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板(或梁的下表面)标高之差计算。
四、构造柱按设计高度计算,嵌入墙体部分并入柱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五、依附柱上的牛腿和柱帽,并入柱身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六、混凝土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内侧,嵌入墙内的梁头按梁计算;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度算至柱梁内侧面。
七、梁高自梁底算至板底,反梁自板顶算至梁顶。
八、混凝土板按墙与墙之间的净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
九、混凝土墙体按墙的中心线长度乘以墙高、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十、混凝土墙垛、附墙柱、暗柱、暗梁及突出部分并入墙体以立方米计算。
十一、混凝土墙的体积中,板与墙相叠加部分按墙计算;柱或梁与墙相叠加部分,分别按柱或梁以立方米计算。
十二、混凝土整体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及楼梯与楼板连接的梁、踏步、踏步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十三、填充混凝土按设计图纸填充量以立方米计算。
十四、砖砌楼梯按设计图纸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十五、小型混凝土构件是指单件体积在0.05m3以内构件。
模板计算规则一、模板工程量按模板接触混凝土的面积以平方米计算,倾斜的模板靠墙的并入墙的模板计算,靠梁的并入梁的模板计算。
二、现浇混凝土墙、板上单孔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模板计算时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也不再计算;单孔面积在0.3m2以上时,孔洞模板计算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工程量内计算。
三、车站脚手架以墙体立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四、车站活动脚手、悬空脚手按车站站内地面净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间隔墙所占面积。
钢筋及金属结构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吨计算。
7月1日新规《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钢筋排号保护层计算搭接锚固计算构件节点等方面变化巨大

11G101与03G101变化解析11G101系列新平法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11G101系统平法图集较03G101系列图集较大变化有:一、适用范围变化:11G101-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包括基础顶面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柱、剪力墙、梁、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等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
11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下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
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
二、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等一般构造变化:11G101系列平法图集依据新规范确定了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以及锚固长度la、lae的计算方式。
较03G101系列平法图集取值方式、修正系数、最小锚固长度都发生了变化。
三、构件标准构造详图变化:11G101-1中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筋构造,较03G101有如下变化:1、新图集中各个节点可以进行组合使用;2、柱外侧纵筋不少于柱外侧全部纵筋的65%伸入梁内;(与原图集一致)3、A节点,外侧伸入梁内钢筋不小于梁上部钢筋时,可以弯入梁内作为梁上部纵向钢筋。
(新增的构造)4、所有节点内侧钢筋按中柱节点走;5、BC节点,区分了外侧钢筋从梁底算起1.5labe是否超过柱内侧边缘;超过的,外侧配筋率>1.2%分批截断,错开20d;没有超过的,弯折部分要>=15d,总长>1.5labe,同样错开20d;6、D节点是未伸入梁内的外侧钢筋构造,(与原图集一致)7、E节点是梁、柱纵向钢筋接头沿节点柱顶外侧直线布置的情况,与节点A组合使用;外侧柱纵筋到柱顶截断;梁上部钢筋伸入柱1.7labe。
钢管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带公式)

温度折减系数kt
1.000
徐变折减系数kc
二、刚度验算
构件长细比λ=4*l/d
92.7 刚度验算 λ<[λ]
构件容许长细比[λ]
14.3 5.3E+05 4.0E+04 0.083
1.83 -0.073 56.6 47.4 3.88E+04 1.000
80 不满足
三、强度验算
N/Asc (N/mm2)
数据输入
钢管外径d (mm)
820
管壁厚度t (mm)
16.0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 (N/mm2)
315
钢材屈服强度值fy (N/mm2)
345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当构件处于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时,请输入右值
构件偏心率 2M/Nd1 (此值仅供参考) 0.453
轴心压力N (KN) 最大弯矩M (KN·m)
9.47 满足
2.4E+04 9.47 满足
5.42
0.2fscktkc (N/mm2)
当N/Asc≥0.2fscktkc时,验算 N/Asc+M/1.5Wsc≤fscktkc
当N/Asc<0.2fscktkc时,验算 N/1.4Asc+M/1.4Wsc≤fscktkc
四、稳定性验算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ψ
0.689
欧拉临界力NE=π2EscAsc/λ2 (KN)
系数B=7.483×10-4fy+0.974
1.232
系数C=-5.188×10-3fck+0.0309
受压组合强度标准值fysc=(1.212+Bξ+Cξ2)fck (N/mm2)
受压组合强度设计值fsc=(1.212+Bξ0+Cξ2)fc (N/mm2)
新旧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配筋对比

新旧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配筋对比董立坤;李云贵【摘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已相继颁布,新规范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及震害经验对旧规范中的条文进行修订,规范条文变化对结构整体计算指标及配筋产生多大影响是广大设计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本文采用新旧规范SATWE软件对某框架结构工程算例进行了计算与比较,给出按新旧规范计算的结构整体指标和构件配筋的差异,从梁刚度增大系数取值方法、扭转位移比计算方法及楼梯的考虑对结构总体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从高强钢筋的应用、抗震等级、柱内力调整、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变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等方面对配筋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供设计人员参考。
%New national codes including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of tall building have been published in 2010. A lot of items have been revised base on latest achievemen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arthquake damage research. How these changes affect structure index and the area of steel reinforcement become the main concern to structural de- signers. In this paper, a frame structure is analyzed and designed by the new SATWE program and the old one, an- alyzed and designed results such as overall indexes and the area of steel reinforcement are listed and compared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e beam moment of inertia magnify method, calculation of torsional dis- placement ratio, considering stairs are the main factorscontributing to the overall index difference ; the use of high strength steel reinforcement, seismic design grade of structural members, modification of column internal force , calculation of shear capability and checking of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s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area of steel reinforcement. The conclusions can be a reference for designers.【期刊名称】《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框架结构;震害;规范;配筋【作者】董立坤;李云贵【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21 前言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强度大,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1]。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预算定额规则(实用解决)

④当钢筋接头设计要求采用机械连接、焊接时,应按实际采
用接头种类和个数列项计算,计算该接头后不再计算该处
的钢筋搭接长度
运用材料
64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和弯起钢筋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采用90度、 135度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在5d以内时,一般的 双肢箍筋长度按构件断面周长计算,四肢箍筋按构 件断面的4H加2.7B(H为断面高度,B为断面宽度) 计算,弯钩不加;
运用材料
31
➢ 圈梁
是指按建筑、构筑物整体刚度要求,沿 墙体水平封闭设置的构件,按布置情况 有矩形和弧形(布置轴线非直线)
➢ 过梁
用于洞口部位承受上部荷载并传递给墙 体的单独小梁
运用材料
32
定额分矩形梁、异形梁、弧形梁、圈过 梁、薄腹屋面梁等项目。
工程量计算:V=梁断截面积×梁长+V梁垫
运用材料
运用材料
58
运用材料
59
运用材料
60
运用材料
61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运用材料
62
(3)弯起钢筋:
L=构件长度-2a+2×弯钩长度+2ΔL
式中ΔL(弯起增加值)——0.4H; H——梁高或板厚
弯起钢筋不分弯起角度,每个斜边增加长度按梁高 (或板厚)乘以0.4计算
运用材料
63
钢筋的搭接长度及数量:
3、按在混凝土构件中的形状分类(长
度计算公式) ♣ 直钢筋 ♣ 弯起钢筋 ♣ 箍筋
运用材料
51
钢筋的制图规则
HPB235级钢筋 HRB335级钢筋 HRB400级钢筋 RRB400级钢筋
运用材料
52
钢筋的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应区别构件及钢种,以理论质量
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9修订内容介绍-PPT文档资料

梁兴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修订概况
2019年2月8日 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北京)
成立修订组,分工。 本校参加: “结构分析,承载力计算,结构构件抗震设 计” 修 订 2019年8月25~30日 第二次全体工作会议(成都) 讨论《征求意见初稿》,对各部分提出修订意见 2019年12月8~9日 第三次全体工作会议(北京) 讨论初稿,形成《征求意见稿》 ◆2009年11月29日~12月2日 第四次全体工作会议(北 京) 2 讨论《送审初稿》,形成《送审稿》
l 0 法”); 第二类:“柱偏心距增大系数法”(或称“
第三类:“层增大系本等效
4
偏心受压构件的二阶效应
▼问题:按“层增大系数法”或“整体增大系数法”计算后, 是否需考虑 效应?(一些软件二者均考虑) P
l 0 法仅适用于有侧移框架结构,其他结构中的柱 现行方法: 如何考虑?
2
0.5 f c A c N
对剪力墙类构件,可取
注:此法与ACI规范基本相同,仅此处系数用曲率表达。
10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
现规范公式存在问题 ▼两个公式,国内外规范多数为一个公式,需统一。 ▼当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 占总剪力值的75%时,两个计算公式不连续,计算结 果存在较大差异(最大差异134%)。
s
1
1
N
0
j
DH
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中的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整体增大系数法):
1 s H 2 G 1 k Ec J d
s
7
排架结构的二阶效应
▼对排架结构的二阶效应,近年来少有研究,故仍采用
建筑结构各构件的计算方法
建筑结构各构件的计算方法施工与预确实是基本有区不的,预算的原那么是该粗那么粗,该细那么细,寻求得出结果与付出本钞票的平衡。
所谓精确也基本上相对的,没有尽对的精确,因此能简化的依然简化的好。
假如按这位读者精确计算理念,我们在计算混凝土的实体量时,是不是也要精细到扣除钢筋所占的体积呢?一般教材中给出的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是:V=〔B+b〕×A×H+K1、V--构造柱砼体积。
2、B--构造柱宽度(注:指同墙轴线方向平行的尺寸)。
3、b---马牙搓宽度(注重:马牙搓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4、A--构造柱厚度(注:指同墙轴线方向垂直的尺寸)。
5、H--构造柱高度〔自根底上外表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
6、K--构造柱根底工程量。
第八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8.1现浇混凝土工程一、定额工程划分及要紧工作内容现浇混凝土工程按照结构构件划分定额子目,具体划分结果见表8.1。
二、工程量计算规那么〔一〕全然计算原那么1.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工程量,除注明者外,均按图示尺寸以实体积计算。
不扣除钢筋、铁件所占体积。
2.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墙、板等构件,均不扣除面积在0.3㎡以内的孔洞、缺口所占体积,其预留孔工料不增加。
面积超过0.3㎡的孔洞、缺口所占的体积应扣除。
〔二〕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根底图8.1阶梯形、梯形根底断面图8.2条形根底应分不按毛石混凝土和混凝土独立根底,以设计图示尺寸的实体积计算。
其高度从垫层上外表算至柱基上外表。
杯形根底的形式如图8.3所示,其工程量按图示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扣除杯口局部所占体积。
图8.3杯形根底满堂根底要紧有板式〔无梁式〕满堂根底、梁板式〔有梁式〕满堂根底和箱式满堂根底,如图8.4、图8.5、图8.6所示。
〔1〕有梁式满堂根底工程量=根底底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
〔2〕无梁式满堂根底工程量=底板面积×板厚+柱帽总体积。
混凝土及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及工程量计算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它主要由水泥、砂、碎石和水组成。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使其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时,需要进行工程量计算,以确保材料的准确配比和施工进度的控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的工程量指标:1.混凝土用量:混凝土用量是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进行计算的。
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建筑结构的需求来确定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的体积,然后根据混凝土的密度进行换算得到所需用量。
2.水泥用量:水泥的用量可以通过混凝土用量来计算得出。
根据混凝土的换算比例,可以确定所需的水泥用量。
一般情况下,水泥的比例为混凝土总体积的10%-15%。
3.骨料用量:骨料主要指的是砂和碎石。
混凝土中的骨料用量也可以通过混凝土用量来计算得出。
骨料的比例一般为混凝土总体积的60%-70%。
4.水用量:水的用量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水泥颗粒与骨料颗粒黏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混凝土。
水的用量一般为混凝土总体积的15%-20%。
另外,在进行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方法:1.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体积计算:根据建筑图纸中的相关尺寸,计算混凝土构件的体积。
常见的混凝土构件包括梁、柱、板等。
2.混凝土配比计算: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比。
根据配比可以计算出水泥、砂、碎石和水的用量。
3.混凝土表面积计算:根据建筑图纸中的地坪面积,计算混凝土地坪的表面积。
根据表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混凝土用量。
4.混凝土模板计算:根据混凝土模板的尺寸和布置方式,计算混凝土模板的总面积。
根据总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模板数量和材料用量。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准确的工程量计算可以为工程的材料采购和施工计划提供依据,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量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实现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
混凝土结构设计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5≤ ≤3)
■ ■
剪跨比较小,有一定拱作用
斜裂缝出现后,部分荷载通过 拱作用传递到支座,承载力没 有很快丧失,荷载可继续增加, 并出现其它斜裂缝。 ■最后形成一条临界裂缝,裂缝逐渐向 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延伸,致使剪压区 高度不断减小,在剪压区由于混凝土 受剪力和压力的共同作用,达到混凝 土的复合受力下的强度,混凝土被压 碎发生破坏。
箍筋
弯起钢筋
腹筋
5.1概述
抗剪钢筋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弯起钢筋则可利用正截面受弯的纵向钢筋直接弯起而成。弯起 钢筋的方向可与主拉应力方向一致,能较好地起到提高斜截面 承载力的作用,但因其传力较为集中,有可能引起弯起处混凝 土的劈裂裂缝。而且试验研究表明,箍筋对抑制斜裂缝开展的 效果比弯起钢筋好。所以首先选用竖直箍筋,然后再考虑采用 弯起钢筋。选用的弯筋位置不宜在梁侧边缘,且直径不宜过粗。
5.1 概述
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同时 产生弯矩和剪力。
A B C D
BC段仅有弯矩作用,称为纯弯 区段;
支座附近的AB、CD区段内有弯 矩与剪力的共同作用,称为剪 跨。 在弯矩区段,抗弯承载力不足 时,产生正截面受弯破坏,
而在剪力较大的区段(剪跨), 则会产生斜截面破坏。
5.1.1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力与破坏分析
5.1.2 斜截面的主要破坏形态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
h0
a
M a Vh0 h0
计算剪跨比
(狭义剪跨比)
我们把在集中力到支座之间的距离a称之为剪跨, 剪跨a与梁的有效高度h0的比值则称为计算剪跨比。
5.1.2 斜截面的主要破坏形态
1、无腹筋梁
◆(<1.5)或腹板较窄的T形梁或I形梁
钢管混凝土构件计算
即:
cr / f scy
(11-14)
计算分析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含钢率对稳定系数的影响很小,而稳定系数主要与 钢种有关。经拟合计算后,稳定系数 可按下式计算:
1.0 sc o ( A1 A32 o sc p sc ) A2 A / 2 sc p 4 sc
虑稳定问题。由此可得强度破坏与稳定破坏的界限长细比λ o。
y t ,由公式(11-10)则有: 在此情况下有: cr f sc , 若取Esc Esc
2 Esc cr 2 f scy o
于是可求出强度破坏与稳定破坏之间的临界长细比为:
(11-11)
/ f scy o E sc
比较公式(11-20)和(11-10)可知,格构式钢管凝土轴 心受压构件的稳定计算,亦可套用公式(11-19)进行。 但需由公式(11-21)求出换算长细比λoy,并以此查表求 出稳定设计安全系数。 以下给出常用的各种格构形式的换算长细比的计算公式。
(11-1)
式中:K——钢管抗拉强度提高系数
K 1.1 0.04 0.14 2
ψ——空心率,
且
K 1.1
(11-2)
rci / rco ;对于实心钢管混凝土柱
有rci=0 ,ψ=0,在此情况下,K=1.1 rco 、rci——核心混凝土的外半径和内径; As——钢管的截面面积, As=π(ro2 –rco2) ro——钢管外半径; f——钢管材料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在实际的钢管混凝土构件中不可避免地具有初弯曲和荷载初始偏心等缺陷。同时钢管还 存在着残余应力,也就是说绝对的轴心受压构件是不存在的。为正确地确定轴心受压构件的 稳定承载力,取附加安全系数 kcr 加以考虑。计算方法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配筋率限制:规范规定,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 筋率为0.6%,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可减少0.1%,即 0.5%.
*一般可取适宜配筋率1%
(2) ——可假定1取 .0
19
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
【例1】某多层现浇框架结构房屋。底层中间柱按 轴心受压构件计算。该柱以承受恒荷载为主,安全 等级为二级。轴向力设计值N=2160KN,计算长度 l0=5.6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 c=11.9N/mm2)。钢 筋采用HRB400( fy’=360N/mm2) 。求该柱的截面尺寸 及纵筋面积。
21
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
*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轴心受压构 件的实际应用:
(1)当配置普通箍筋不能满足强度要2.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N 0 . 9 f c A c o fy r A s ' fy A s 0 s
Acor ——混凝土核芯截面面积
长柱的破坏形态
17
第二节 .轴心受压构件
(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Nu0.9(fcAfy'As')
——稳定系数
N —轴向压力设计值;
A—构件的截面面积,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0.03 时,A改用Ac,Ac=A-As’;
As—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主要计算要求:
(1)截面设计
(2)截面校核
18
第二节 .轴心受压构件
24
第4章. 受弯构件
一、概述
梁、板是典型的受弯构件。 梁的截面形式常见的有矩形、T形、Ⅰ形、倒L形 和空心形等截面。板的截面形式,常用的有矩形、 槽形和空心形等截面。 仅在截面受拉区配置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称为单 筋受弯构件;同时也在截面受压区配置受力钢筋 的受弯构件称为双筋受弯构件。 在外力作用下,受弯构件将承受弯矩(M)和剪力(V) 的作用。设计受弯构件时,需进行正截面(M作用) 和斜截面(M、V共同作用)两种承载力计算。
*长柱的极限承载力Nl< Ns(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考虑长短柱的计算公式的统一,引入系数:
稳定系数 Nl
Ns
14
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
3、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15
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
(2).理想支承柱的计算长度
16
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
20
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
四、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箍筋的横向约束
对配置螺旋式或焊 接环式箍筋的柱,箍筋 所包围的核芯混凝土, 相当于受到一个套箍作 用,有效地限制了核芯 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使 核芯混凝土在三向压应 力作用下工作,从而提 高了轴心受压构件正截 面承载力。
少筋梁和超筋梁均表现为脆性破坏。 因此在设计中要求梁均应设计为适筋梁。 下面的所有假设和分析均按照适筋梁考虑。
31
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 承载力和变形
主要内容:轴心受力构件, 受弯构件, 偏 心受压构件, 偏心受拉构件,受扭构件, 混 凝土结构裂缝与变形控制
2
第一节 轴心受拉构件
计算要点:
(1).构件截面的确定:从计算公式来看,混凝土构件截面与 强度计算无关,但是从最小配筋率来看,截面大小对配筋 量有限制作用.
12
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
短柱的破坏形态
13
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
2.轴心受压长柱的应力分析及破坏形态
长柱:l0/b>8或l0/i >28 (1)需考虑初始偏心e0的影响, e0产生附加弯矩,附 加弯矩引起水平挠度af,水平挠度又加大初始偏心;
(2)长柱最终是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破坏,破坏 特征类似偏心受压柱。
(2).一侧最小配筋率: 45 ft 0.2%
fy
9
第二节 轴心受压构件
一.几个基本概念:
1.螺旋箍筋(或焊接环箍):
2 .长 细 比 : 构件的计算长 度 l0 与 构 件 的 回 转 半 径 i0 之 比
10
第二节 轴心受压构件
二、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
1.材料强度等级 2.截面形式和尺寸 3.纵向钢筋 4.箍筋
3)第Ⅲ阶段——破坏阶段(钢筋塑流阶段)
第Ⅲ阶段末( Ⅲ a状态):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28
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的破坏形式
梁正截面的破坏形式与配筋率ρ,钢筋和混凝土的
强度有关。
As bh 0
As — —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b — —梁截面宽度; h0 — —梁截面有效高度。
11
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
三、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 力计算
1.轴心受压短柱的应力分析及破坏形态
短柱:l0/b≤8或l0/i ≤28
(1)初始偏心的影响很小,可不考虑; (2)钢筋和混凝土的压应变相等 (3)达到极限荷载时,短柱的极限压应变为0.0025~
0.0035
短柱的极限承载力 Ns fcAfy'As'
Ass0
——Ass0
dcorAss1 间接钢筋换算截面面积
s
Ass1 ——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公式的应用条件: N1.50.9(fcA fy 'A s')
l0/d 1, 2A ss 00.2A 5 s 23
相关问题
1.轴心受力构件分为哪两类? 2.轴心受压柱的长短柱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在
计算公式中如何表现其差别?
当材料品种选定后,梁的破坏形式依ρ的大小而
异。按照梁的破坏形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以下三
类:
(1)适筋梁
(2)超筋梁
(3)少筋梁 29
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的破坏形式 适筋
超筋
少筋
30
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适筋梁最重要的特征是:钢筋先屈服,然后混 凝土被压碎,梁遭破坏。在最终破坏时,受拉 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均能达到极限强度值,伴随 着钢筋的明显拉伸变形,表现为塑性破坏。
25
梁的配筋实例
26
受弯构件
梁、板常见的截面形式:
27
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一)试验研究分析
1.梁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 1)第Ⅰ阶段——弹性工作阶段
第Ⅰ阶段末(Ⅰa状态):截面抗裂度验算的依据
2)第Ⅲ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
第Ⅱ阶段末( Ⅱa状态):钢筋屈服 第Ⅱ阶段: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