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万马奔腾教案

万马奔腾教案教案名称:万马奔腾教案教案目标:1. 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识。
2. 启发学生对于中国发展的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案时间:预计1个45分钟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2. 学生能够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变化。
3. 学生能够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电视、投影仪等)2. 改革开放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材料3. 板书或幻灯片展示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讨论来预热:你对改革开放有什么了解?你认为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2. 呈现知识(15分钟):通过投影仪或电视展示改革开放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材料,向学生介绍改革开放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并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3. 讨论与分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让他们讨论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写下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辩论。
4. 小组展示和总结(10分钟):邀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讨论。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和点评。
5. 拓展活动(最后5分钟):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鼓励他们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和建议。
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创意展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设想。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展示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讨论和展示质量:评估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总结和拓展活动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细节,完成一份个人调查研究报告。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万马奔腾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万马奔腾的思路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创作万马奔腾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
1. 万马奔腾的含义和特征;
2. 万马奔腾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欣赏和创作万马奔腾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万马奔腾的含义和特征;
2. 难点:如何运用万马奔腾的思路进行创作。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黑板、粉笔;
2. 投影仪、PPT课件;
3. 万马奔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之前所学的绘画知识和技能;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3.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创作练习、作品展示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万马奔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讲解万马奔腾的含义和特征,介绍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万马奔腾的作品;
4. 归纳小结: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创作过程以及作品成果进行评价;
2. 为学生提供反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八、作业布置
1. 创作一幅万马奔腾的作品;
2. 写一篇关于万马奔腾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知《万马奔腾》这首曲子的基本曲式特点;•能够理解《万马奔腾》这首曲子的韵律和节奏;•能够领略《万马奔腾》这首曲子中所体现出的个性化情感。
2.技能目标•能够自己演唱《万马奔腾》这首曲子;•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表演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分析《万马奔腾》的乐曲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万马奔腾》的韵律和节奏特点;•教授学生如何自己演唱这首曲子。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领略龚一老师所体现出的个性化情感;•让学生在自己的音乐表演中更好的理解乐曲丰富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介绍,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融入这首曲子中,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介绍乐曲故事背景、介绍作曲者或演唱者等等。
(二)乐曲欣赏老师首先给学生听这首曲子,让学生们自然地感受曲子中所体现出的韵律、情感和氛围。
(三)曲式分析老师为学生详细介绍了《万马奔腾》的曲式特点及演奏细节,比如其基本音乐结构、音调特点、韵律和节奏特点等等。
(四)表演训练老师通过演唱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曲子,让学生们自己跟着演唱,加深对曲子的理解与感受。
(五)创作表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在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曲调下编写自己的歌词,再自己演唱,练习自己的表演能力。
(六)总结老师在课堂结束时,可以和学生们简单的总结下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记住课程所掌握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评估考察学生对这个乐曲的掌握程度和表现能力,并给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技能。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万马奔腾》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万马奔腾》教案《万马奔腾》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3、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
教学重难点: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创设环境:用凳子围成两层半圆圈,形似蒙古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在上课之前那,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我来做,你来猜》。
(老师来跳民族舞蹈:(1)藏族舞蹈。
(2)维吾尔族舞蹈《大阪城的姑娘》。
(3)蒙古族舞蹈。
二、聆听《万马奔腾》1、说的不错,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为祖国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也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了解他们的音乐以及特有的民族乐器,咱们先来聆听一首乐曲吧!看你能听出来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告诉老师。
播放乐曲(第一遍聆听)。
2、这就是由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
3、说到马头琴,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生自由交流,师补充。
)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等。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三、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1、描写草原万马奔腾景象的作品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吗?2、聆听二胡曲《赛马》。
3、你喜欢哪首作品?(自由畅谈)四、创编1、齐•宝力高用一把马头琴就可以展现万马奔腾的气势,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表演随着音乐起舞。
五、结束:1、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同学网上查找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下节课交流。
2、让我们骑上自己的骏马,踩着音乐的节奏,离开教室,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本课的生字和词语,能够正确书写。
2. 引导学生欣赏马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对马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3. 通过对《万马奔腾》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马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能够理解马的形象和特点。
2.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万马奔腾》,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与马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包括马的形态、奔跑、奔腾等场景。
2. 准备音乐素材《万马奔腾》,以及相关背景音乐。
3. 制作PPT课件,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马的认知水平,以便更好地引导5. 应用互动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课件结尾:通过本次课件的学习,置信大家对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还有疑问,请随时与老师交流。
让我们共同等候下一次的马文化之旅!在制作PT课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图片和视频素材的质量和清晰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
2. 提前准备好相关问题和讨论话题,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要过分强调专业术语和复杂观点。
4. 鼓励学生在教室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5. 最后,记起总结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并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总之,制作PT课件需要注重细节,确保课件的质量和实用性。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万马奔腾》视频片段,学生欣赏。
2. 交流感受,教师简要介绍草原风光及歌曲特点。
设计意图:欣赏草原壮美的风光,为学习歌曲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唱歌曲1. 初读歌曲名称2. 学习歌词(1) 自由朗读,教师纠正学生的朗读节奏并教读生字。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万马奔腾》的背景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基本情感和意义;2.能够听懂并模仿《万马奔腾》的旋律,并能够演唱歌曲;3.了解半音阶和调性的基本概念;4.发展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要能够正确理解《万马奔腾》的情感和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演唱;2.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理解半音阶和调性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对歌曲的旋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2.带有歌曲的音频设备和幻灯片展示设备;3.学生合唱指挥棒;4.学生合唱指挥器。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10分钟)1.老师播放《万马奔腾》的音乐,并告诉学生这首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陈述歌曲所涉及的情感和意义;3.带领学生听歌,通过情感渲染和节奏感受来理解歌曲。
2. 具体讲解(30分钟)1.老师讲解半音阶和调性的基本概念;2.介绍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让学生在幻灯片上观看歌曲的歌词;3.模仿唱歌,让学生学习和熟练唱出这首歌曲。
3. 合唱练习(30分钟)1.老师分给每个学生一个指挥指示器;2.以班级为单位,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模仿和演唱;3.鼓励学生根据旋律,有条不紊地合作演唱。
4. 教学反思和提高(20分钟)1.回答学生对歌曲和教学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温习;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和合唱效果做出评估;3.带学生深刻地领悟情感和意义的重要性。
五、教学总结1.学生能通过教学,理解歌曲《万马奔腾》的情感和意义;2.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成功模仿和演唱;3.学生对半音阶和调性的基本知识有了基本认识和理解;4.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人音版 初音七上《万马奔腾》 教案

课题:《万马奔腾》课型:欣赏课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万马奔腾》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运用了马头琴独特的演奏技法和特有的音色,描绘了马群在草原上奔,跑,经过时的壮观场景。
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乐曲从羽调式起始,突出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马头琴的形制和独奏、齐奏的演奏形式,通过音乐感受、体验马头琴的音色,知道作曲家齐.宝力高以及他和马头琴的深厚情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体验、感受,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文化感兴趣,提升对民族乐器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了解马头琴的形制、音色和演奏形式,知道作曲家齐宝力高与马头琴的深厚情感,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有一件神秘的乐器,它能传达草原的灵魂,你们知道是什么乐器吗?生:马头琴2、考一考:给出三段音乐片段,说说哪段音乐是马头琴奏出的?分别是小提琴,二胡,马头琴。
马头琴音色特点:马头琴的扬长音色,带出一丝凄凉,又包含着些许感伤,还穿插着一份渴望的情绪。
马头琴声韵悠扬,音色优美,即深沉、深邃、深情,又如泣、如诉、如吟。
3、出示马头琴并分解介绍马头琴的形制。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拉弦乐器,两根琴弦,共鸣箱呈梯形,琴身顶端刻有马头做装饰,也因此而得名“马头琴”。
)过度语:马头琴在蒙古语里称莫林胡兀尔,从唐宋时期西琴演变而来,关于马头琴的来历,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4、、故事内容:在一次王爷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上,苏和骑着他的白马夺得了冠军。
贪婪的恶王爷命令家丁把白马抢走,白马宁死不从,王爷便下令射杀白马,终于主人的白马带着箭伤用尽最后一口气逃到苏和身边死去了,夜晚伤心的苏和梦见白马对他说,用它的皮和筋作成琴,这样白马就可以永远和他在一起了。
过渡语:苏和与白马真挚的友情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一起缅怀这可爱的白马,5、播放动画视频片段。
初中音乐人音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草原牧歌《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第三课时《万马奔腾》一、目标:二、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三、2、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四、3、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五、二、重难点:六、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七、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八、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上课前清点学生人数,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一)《万马奔腾》1、播放《万马奔腾》,设问:从这段音乐中, 感受到什么?(乐器音色很特别,想到在大草原上很多匹马在奔驰的场面)。
2、介绍马头琴:图片(1)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的拉弦乐器,因琴柄上端雕有马头状装饰物而得名。
(2)简单介绍马头琴的故事。
(3)音色深沉、粗犷、激昂。
常用于独奏、民歌说唱的伴奏。
(4)演奏姿势:坐姿、音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
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
3、再次聆听《万马奔腾》,边聆听边表演音乐。
同学们聆听《万马奔腾》,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来,可以做骑马的动作,可以做演奏马头琴的动作。
4、讨论:从刚才的参与音乐表演中,你体会到什么?(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二)欣赏《天边》来自草原的,深情感动天与地。
的歌声质朴流畅,仿佛山涧里流淌的溪水沁人心脾。
那种深沉幽远的演唱风格将歌曲《》的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
——吉尔格楞(《天边》词作者)好喜欢这首歌,音乐感丰富,不仅表现出民族音乐富于浓郁地域特色的独特而优美的旋律,又把时尚和流行的编曲和配器融入其中,听起来耳目一新,充满全新的时代感。
这种尝试和探索也将给民族音乐以新的发展和。
四、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蒙古族代表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和《》这首歌曲,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今天学习的只是祖国众多民族音乐中的一种,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就能欣赏到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体会到各民族音乐的精神。
五、下课学生在音乐声中下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乐曲《万马奔腾》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2、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3、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使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风格的音乐
2、辨别马头琴音色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万马奔腾的场景)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给这段视频起一个名字,你觉得什么名字比较适合?(学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来欣赏这首草原名曲《万马奔腾》
二、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想象你坐在广阔的草原上……)
设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2、复听乐曲《万马奔腾》(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种场面?比如说: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节奏紧凑……)
3、再次聆听,音乐中哪些部分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1乐曲的最后一部分,好像有马嘶叫的声音,很形象。
2.乐曲中间部分,好像看到千万匹骏马向前冲刺壮观场景。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场景,那么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一匹骏马向我们奔来会是什么声音呢?由远到近又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学生先自主探究学习,探索两种不同的马蹄声,“有强到弱”,“由弱到强”)
师:下面我们选择一种节奏型,大家一起来表演一下。
大家用手拍打桌子,从第一排开始进入,跟着老师的手势,第二排进入,以此类推。
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感受一群骏马奔来的场景)
师:你们注意到这首乐曲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乐器?
生:二胡、马头琴
师: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马头琴,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
三、介绍马头琴【展示马头琴的图片】
a、认识马头琴
师:播放课件介绍马头琴构造及演奏技法。
师: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
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
深受人民喜爱,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
其实对于马头琴这件蒙古人非常热爱的乐器他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大家想不想知道呀?那么好我就把这个非常感人故事带给大家听。
b、马头琴的音色
师: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知道,马头琴就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
它
像一位长者,用低沉的声音向我们诉说着一切。
现在我们感受一下马头琴的音色,(播放马头琴音乐《鸿雁》),大家来说一说马头琴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自由回答)
师:刚才通过总结我们知道马头琴的音色:柔和、醇美、浑厚浓郁的草原特色。
师:现在老师就考考大家,哪个是马头琴音乐?
【老师播放两个片段1是二胡的2是马头琴的】
3、作者介绍
师:下面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首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出示课件:在《万马奔腾》的背景音乐下,配音介绍作者:齐.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人。
师:同学们可能不知道:《万马奔腾》这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乐曲,还有一段感人的创作背景呢? 大家想不想听?
师:在一次那达慕赛马活动中,齐.宝力高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他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向终点的时候,突然倒地而死……就在2004年的维也纳大厅,中国的演奏家和外国乐团共同表演了这首《万马奔腾》让我们重温那壮观的场面!
四、回昧音乐,情感提升
师:同学们,我国有56个民族,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众多民族中的一种,在音乐类型如此之多的当代,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在辽阔的草原上,蒙古族少年苏和偶然在雪地中发现一批美丽的小白马。
他将白马带回蒙古包,通过细心的照顾,小白马茁壮成长,并与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友情。
苏和每天和雪龙在草原上玩耍,某天他救助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而对方的真实身份是王爷的女儿。
公主建议苏和带着雪龙参加那达慕的赛马大会,果然不出公主所料,雪龙一马当先,拔得头筹。
然而贪婪的王爷却想霸占雪龙,甚至为此将苏和暴打一顿。
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
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
奶奶推门一看原来是小白马!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
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拔掉了马身上的箭。
第二天便死了。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了吉日良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
他想在人前显示一
下自己的好马,叫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头摔了下来。
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
箭手们的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
白马虽然身上中了几箭,但还是跑回了家,死在它最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白马的死,给苏和带来了更大的悲愤,他几夜不能入睡。
一天夜里,苏和在梦里看见白马活了。
他抚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时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他醒来后,按照小白马的话,拿它的腿骨做柱,头骨做简,尾毛做弓弦,在琴柱顶部按小白马模型雕刻了一个马头,做成了琴。
每当他拉起心爱的马头琴,就会想到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驰的情形时,琴声就会变得更加美妙动听。
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牧民的安慰,琴声伴随着他们忘却了疲劳,振奋了精神。
马头琴悠扬婉转的旋律不仅表达了牧人的情感,在牧人的心目中,马头琴更具神力,当牲畜遭受瘟疫时,歌手们弹奏着马头琴,演唱古老的英雄史诗,希冀禳除祸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