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发展趋势2020
新时期我国新兴产业所需紧缺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1
总第 614期
现代矿业
2020年 6月第 6期
1 新时期新兴产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新需求 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的相关研究,提出了重点关注和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当今和未来国民经济和 优先发展保障的矿产资源清单,以保障矿产资源供
社会发 展 的 重 要 力 量,越 来 越 受 到 世 界 各 国 的 重 视[1]。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进行 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实施了再工业化战略,大力 发展低碳、低 耗 能 的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2]。 我 国 持 续 加快供给 侧 结 构 性 改 革,加 大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2012年以来我国 GDP增速稳定在 7%左右,总体经 济形势已由高 速 增 长 转 向 高 质 量 发 展 新 常 态。 《国 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明确指出“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是 引 导 未 来 经 济 社 会 发 展的重要力量”。矿产资源作为物质生产的基础,必 然随着新时期产业发展和国际矿业市场供给变化发
摘 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当前及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供应结 构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阐述了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对矿产资源提出的新需求,归纳梳理了战略性 新兴产业所涉及的重点领域、主要方向和所需矿产,综合评价了 16种紧缺矿产的资源禀赋、对外依存 度和供需形势,判断新形势下必将加重铬、镍、铜等 6种传统矿产资源紧缺态势,钴、锂、铍等 10种新 兴矿产资源安全问题凸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我国资源供应紧张的五点建议,为新时期我国矿 产资源勘查开发决策部署提供参考。
新冠疫情冲击下,钨行业形势及思考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国际钨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出口大幅下滑、而钨行业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钨行业经济增长实现了由负转正,呈现趋稳向好态势。
随着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新格局的推进,市场活力、消费潜力和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钨行业趋稳向好基础进一步巩固。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钨市场需求进入低速增长周期,钨市场供应略大于需求的弱平衡状态势。
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钨矿采选工艺技术装备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矿山稳步推进;尾矿井下充填、尾矿和废石综合利用,探索无尾矿山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钨渣“点对点”豁免管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畅通钨渣利用处置渠道;硫磷混酸法分解白钨精矿绿色钨冶炼新技术推广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采用硫磷混酸法,福建鑫鹭钨业年产1万吨仲钨酸铵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投产;江西着力推动钨产业向高性能硬质合金和硬面材料、数控涂层刀片、刀具以及钻具等应用领域延伸,江钨集团正在积极谋划赣州钨产业园建设;株洲新马精密工具产业园项目——株硬集团本部2000吨高端硬质合金棒型材生产线和其子公司株洲钻石传统刀片和数控刀具生产线搬迁扩能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厦门金鹭硬质合金产业园项目加速建设。
控风险:钨行业发展面临压力“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体,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可以预见,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将拉动钨高端应用消费增长,尤其在高端装备与材料制造产业、能源及矿产资源采掘业、基础设施建设、核能源、光致变色材料、生物医学、润滑材料、储能材料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我国钨行业发展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新形势下矿业权有偿竞争出让的意义和主要做法

新形势下矿业权有偿竞争出让的意义和主要做法屈红刚;王史堂;李景朝【摘要】矿业权有偿竞争出让可以促进我围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推动矿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矿产资源形势,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矿业权有偿竞争出让的五点意义和九点主要做法,以期对促进我国矿业权有偿竞争出让工作有所启发.【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0(019)009【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矿业权;有偿出让;竞争出让【作者】屈红刚;王史堂;李景朝【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4;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6.7矿产资源需求刚性、持续上升,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总体不足。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强劲。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少、禀赋差,大宗、支柱性矿产不足,矿产资源大量快速消耗态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预测,到2020年,如不加强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届时,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19种矿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要求更高,风险加大。
一是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制约因素增多,增储增产难度加大。
目前,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增长相对缓慢,找矿难度不断增大,一些重要矿产储量消耗快于储量增长。
二是矿产资源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风险越来越大。
矿业市场振荡调整,我国矿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结构和质量。
矿产资源需求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短暂减缓之后,受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对大宗矿产的需求旺盛,美元贬值和市场流动性的充裕,以及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供需矛盾,决定了资源价格长期呈现震荡走高的趋势,“一松一紧、振荡调整”的格局总体没有改变。
在最近召开的2010年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表示要落实中央经济会议精神,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矿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概况、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分析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概况、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分析一、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概况分析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
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资源分散,同时又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紧密的行业之一。
在目前有色金属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有色企业势必要加大矿山资源投入力度。
参股或者控股海外矿山、企业,能弥补中国有色矿产资源的不足,转变中国企业在原料波动中的不利局面。
此外,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能扭转中国企业在类似铜精矿加工费等谈判中既没有“定价权”也没有“话语权”的境地。
2019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消费不振的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表现难有起色。
1、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19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842万吨,同比增长3.5%。
规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长8.2%。
有色行业全年投资累计增长2.1%,其中矿山投资同比增长6.8%,冶炼及加工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2%。
2、价格持续震荡回落,行业效益延续下滑走势。
《2020-2026年中国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咨询报告》显示:2019年,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47739元/吨、13960元/吨、16639元/吨、20489元/吨,同比下跌5.8%、2.1%、13%、13.5%。
规上有色企业营业收入60042亿元,同比增长7.1%。
利润总额1578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矿山行业利润301亿元,同比下降28.4%;冶炼、加工行业利润647亿元、630亿元,同比增长0.6%、1.4%。
分品种来看,铅锌矿采选、钨钼冶炼、金银冶炼行业效益同比减利75亿元、65亿元、45亿元。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正式实施

体 目标 包括 :重 要矿 产 资源 储量 保 持稳 定 增长 ,
力 争 发现 5 ~8 个 亿 吨级 油 田和 5 ~1 0 个 千亿 立 方 米 级 油 田,建 设 l 0 3 个 能 源 资源基 地 ,划 定 2 6 7 个 国家 规 划 矿 区 ,大 中型矿 山 比例 超 过 1 2 % ,主 要 矿 产 资源 产 出率 提 高 1 5 % ,完 成 5 0 万 公 顷历 史 遗
成果通 报制度 ,以便及 时获取并发布地质工作成 果 信 息 ,引导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投 资方 向与勘查布局 ,进一步提 高
地质勘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与服务能力 。 通 知 明确 ,地质 勘查 成 果通 报 的主 要 内容包
化 部 、财 政 部 、环境 保 护 部和 商 务部 正 式发 布 实
施。 《 规 划 》共 分 8 章3 3 节 , 阐 明 了今 后 一个 时 期 我 国矿 产 资源 勘 查 、开 发利 用和 保 护 的发 展 方 向 ,明确 、细化 了工作 重 点和 任 务 ,为 维护 国家 资源 安全 、 引领 矿业 供给 侧 结 构性 改 革 ,规 范 资 源勘 查与 开发 利 用行 为提 供 了依据 和 指 南 ,是 未 来5 年 我 国矿 产 资源 管 理 改 革 与 矿 业 经 济 发展 的
留矿 山地 质 环 境 治理恢 复 任 务 ,进 一步 扩 大矿 业
权 竞 争性 出让 范 围,建 立 矿产 资 源 国家 权益 金 制 度等。 《 规划 》重 点解 决 五 大 问题 :确 保 全面 建 成
小 康 社会 资源 安 全供 应 ,着 力 推进 新 常 态下 矿 业
经 济 持续 健康 发 展 ,加 快推 动 勘 查 开发 布局 调 整 和 矿 业 绿色 发 展 ,积 极 促进 矿业 开 放 共享 发 展 , 全 面 深化 管 理 改革 ,增 强矿业 发 展活 力与 动 力 。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中国矿业联合会日前召开"我国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与对策"研讨会,与会专家就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如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矿产资源保障进行了讨论。
其中,来自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万良国和吴荣庆两位专家,为会议提供的题为《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式及发展趋式》的调研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
据了解,这份报告通过定量或半定量的技术经济评价和专家定性论证,确定某种矿产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为社会所提供的矿产资源储量,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从6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供给能力和保证程度。
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矿产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截至2003年初,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水气矿产3种。
已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8万余处。
我国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大,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三位。
煤、钨、锡、钼、锑、稀土、菱镁矿、莹石、重晶石、膨润土、芒硝、石膏、滑石等矿产,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
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宗矿产资源相对不足。
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突出。
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6.1%、油气占26.1%,煤炭消费比例大,能源效率低。
煤炭燃烧还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我国原材料矿产品种齐全,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铁、锰、铜、铝等大宗矿产后备储量不足,铬、钾盐严重短缺;钨、锑、锡、稀土等优势矿产中,富矿多,质量好,储量丰富,但资源利用率不高,消耗速度过快,矿产品出口价格偏低,资源优势正在下降。
贫、劣资源比重偏大,难利用的资源多。
一是贫矿多,难选矿多。
中国煤炭开采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煤炭开采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内容概况:由于煤炭产能释放周期较长,后续新增产能将主要取决于煤炭产业固定投资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2022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11.4%、24.4%,2023年前5个月累计同比增长7.2%,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持续增长,煤炭产能后续或将加速释放,煤炭供需关系有望得到较大改善,助力煤价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关键词: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煤炭一、国内煤炭开采行业正从普通机械化开采转向综合机械化开采煤炭开采是指对地下或露天煤炭矿床进行勘探、采掘和提取的过程。
煤炭开采主要有三种方法:炮采、普通机械开采、综合机械开采。
炮采是指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普通机械开采是指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与综合机械化最大区别在于综合机械化采用液压支架,而普通机械化采用的是单体支柱支护顶板。
综合机械开采在工作面采煤工艺过程中的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五大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作业。
二、煤炭行业保持高景气度,政策强调增产保供稳价,煤炭消费占比回升煤炭行业从2021年以来维持高景气度,2022年景气度持续攀升,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
2021年以来,疫后恢复带动需求上升,十三五期间去产能带来供给不足,煤炭价格整体提升。
2022年,煤炭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俄乌冲突爆发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大涨,国内电力、化工行业用煤需求增长,而降雨量偏弱导致水电发力,我国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为平抑煤价波动,政策强调增产保供稳价,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
从国内能源需求结构来看,煤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清洁能源发电行业崛起,煤炭在火力中需求持续下降,但火力发电依旧是国内电力来源的主要方式,同时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模式尚未完善,煤炭需求占比有所回升。
两化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型矿山

两化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型矿山两化(即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矿业适应发展新常态、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必由之路。
矿业两化融合工作这些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当前,两化融合开始由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整合创新阶段迈进,其中智慧矿山更是成为矿山企业两化融合建设的主要方向。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智慧矿山,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变革,加快传统矿业转型升级。
目前,行业内已逐步将计算机模拟仿真、智能控制、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应用于生产、管理及服务等领域,企业已广泛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两化融合技术,大中型矿山企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
但是,我国冶金矿山行业两化融合深度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差距,认识程度不够、信息化投入不足、关键核心软件装备受制于人、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缺乏、公共服务平台及政策标准建设滞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缺乏深刻认识,在基础自动化实施以后,往往不重视后期数字化建设内容,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生产报表等数字化应用初级阶段,远没有发挥数据集成应用方面的真正优势。
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部委的计划、规划,在冶金矿山行业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中矿协专门成立了两化融合专业委员会并编制完成了《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两化融合指导意见》。
作为两化融合委员会理事长单位的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在矿山企业的深度应用,围绕感知、通信、控制、设计、决策、执行等关键环节,开展物联网、模式识别、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矿山的完美融合与集成创新,全面提升矿山行业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全流程智能化水平。
纵观矿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金属矿业面临着绿色开发、智慧采选的发展主题。
智慧矿山成为矿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是矿业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产业形态,是新世纪矿业发展的前瞻性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发展趋势2020·未来中国矿业兼并重组,矿山企业将显著下降·中国矿业已步入下行通道· 2015年中国矿业总产值预计比2011年缩水40%·中国矿业三分之二以上矿山面临亏损,超额利润时代已结束·中国矿业利润将于2017年前后缓慢回升·未来三年中国矿业大省经济发展将面临危机·中国矿业将有大批工人失业,各级部门应该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
一、中国矿山企业趋势中国矿业兼并重组,企业数量将不断下降中国十余万个矿山企业,每天采掘出3000万吨矿产品,每年向国家输送100亿吨矿产品,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到2013年,中国矿业呈快速发展趋势,矿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矿山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从12.8万个下降至10万个。
中国矿山企业数(含油气田,万个)建材企业和煤炭企业数量大幅下降,是过去十年中国矿山企业总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2005-2013年,中国建材矿山企业数量从5.5万个降至3.9万个,煤炭企业数量从2.4万个下降至1.2万个。
中国建材、煤炭矿山企业数量历史相反,过去十年,油气、铁矿、铜矿、铅矿、银矿、镍矿、铝土矿等矿山企业数量却呈上升趋势。
中国油气、铁矿、铜矿等矿种矿山企业数量历史中国铝土矿、银矿、镍矿矿种矿山企业数量历史2013年,在所统计的矿产资源中,矿山企业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建材38.89%、煤炭12.43%、铁矿4.15%、金矿1.63%、油气0.93%、铅矿0.92%、铜矿0.90%、锌矿0.70%、铝土矿0.27%、银矿0.11%、镍矿0.07%,其他矿产品种超过150种,占矿山企业总量的39%。
2013年中国矿山企业数量(万个)2013年中国矿山企业数量构成·未来我国矿山企业数量仍将呈不断下降趋势·建材、煤炭等矿山企业数量下降幅度会更大·油气、铁、铜、铅、银、镍、铝等矿山企业数量不但不会增长反而会下降·未来3年将是我国矿山企业数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期二、中国矿产资源生产趋势中国矿产资源总产量已步入下行通道2005年至2011年,我国矿产资源总产量从54.8亿吨增长到了93.7亿吨,增长了近一倍,是我国矿业高速发展的一段时期。
2011年后,中国矿业形势持续低迷,矿产资源总产量从93.7亿吨下降至2014年的不足90亿吨。
中国矿产资源总产量历史(亿吨)2013年主要矿产占矿产资源总产量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煤炭39.15%、建材16.47%、铁矿9.28%、油气3.04%、铜矿1.91%、金矿1.55%。
2013年中国主要矿产产量占比·2005年到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从18.4亿吨增长到31.9亿吨,2013年又下降至30.6亿吨。
·石油产量从2005年的1.81亿吨增长至2013年的2.09亿吨。
·天然气产量从2005年的490亿立方米增长至2013年的1166亿立方米。
中国主要能源矿产产量(以重量计,亿吨)2005年-2011年,中国非能源固体矿产资源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产量从21.2亿吨增长到35.9亿吨,增长80%。
但2013年又下降至23.6亿吨,比2011年下降30%以上。
中国非能源固体矿产产量历史(亿吨)·2005年到2011年,铁矿产量从3.5亿吨增长到8.8亿吨,后下降至2013年的7.26亿吨。
·铜矿产量从2005年的7300万吨增长至2013年的1.4亿吨。
·铝土矿产量从2005年的600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2344万吨。
铁矿、铜矿、铝土矿等矿产产量历史(亿吨)·未来我国矿产资源总产量将呈持续下降趋势。
·煤炭产量将趋于稳定或缓慢下降。
·石油产量将长期保持在2亿吨左右的水平。
·天然气产量将持续快速增长。
·非能源固体矿产资源产量仍将呈持续下降。
·建材、铁矿产量下降幅度会比较大。
·铜、铝、铅、锌、金等矿产产量有望缓慢增长。
三、中国矿业产值趋势中国矿业已步入下行通道2005年至2011年,我国矿业总产值从1.05万亿元增长到了3.02万亿元,增长了2倍,是我国矿业发展的黄金期。
2011年以来,中国矿业形势呈下行趋势,矿业总产值从3.02万亿元下降至2013年的2.83万亿元。
2015年,中国矿业总产值可能不足2万亿元,比2011年下降40%左右。
中国矿业总产值历史(万亿元)能源矿产产值占据中国矿业的主导地位,黑色金属矿产次之,非金属矿产占比更小。
2013年,中国煤炭、油气、铁矿产值分别为1.12万亿元、1.10万亿元和0.16万亿元,占整个矿业总产值的比例依次为39.49%、39.01%和5.81%,有色金属矿产仅为7%左右,其他矿产占比不足10%。
2013年中国矿业产值构成·矿产资源总产量:未来整体呈下降趋势。
·矿产品价格:2017年前后会有所回升。
·矿业总产值:已跌至低谷,2017至2020年会有所回升,但2020年后将长期步入下行通道。
·中国矿业:黄金发展期已过,2025年后将逐步步入夕阳产业。
四、中国矿业利润趋势中国矿业高利润时代已结束2005年到2011年,中国矿业利润总额(不含油气)从72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3731亿元,增长了4倍以上,是中国矿业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2011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形势的下行,矿业行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已经下降至2013年的2053亿元,下降了40%。
中国矿业行业利润(不含油气,亿元)2013年,中国煤炭、铁矿、金矿、铜矿、建材、锌矿、铅矿、银矿、铝土矿和镍矿行业利润分别为1309亿元、207亿元、109亿元、48亿元、45亿元、31亿元、12亿元、10亿元、2.7亿元和2.6亿元,占整个矿业总利润(不含油气)的比例依次为63.78%、10.09%、5.35%、2.67%、1.51%、1.16%、0.58%、0.47%、0.13%和0.12%。
2013年中国矿业行业利润(亿元)2013年中国矿业行业利润构成(不含油气)2005年至2011年,矿业行业利润均出现快速增长,增长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银、金、铝、煤、铅、铁、铜、建材、锌和镍,分别增长了9.4倍、7.0倍、6.3倍、5.3倍、4.7倍、4.4倍、4.0倍、3.4倍、1.6倍和50%。
但到2013后,金、煤、铅、铁、铜、建材、锌和镍盈利水平出现大幅度下降。
中国矿业行业利润指数(2005年为1)由于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矿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多数矿产品价格已跌至成本水平,过半数矿山面临亏损,这种趋势不可能长期存在,2017年前后,矿产品价格必将反弹,矿业行业利润水平有望出现缓慢增长。
五、中国矿业利润率趋势中国矿业利润率2017年后将止跌回升2005年到2011年,中国矿业利润率从13.0%增长到了19.3%,增长了近1倍,利润水平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
2011年以来,矿业行业利润率出现下降,2013年下降至11.9%,2015年矿业行业利润率难以超过5%。
中国矿业行业利润率(不含油气)过去十年,煤炭、铁、建材等大宗矿产品利润率徘徊在7%-20%之间,而铅、金、锌、铜等主要有色金属的利润率徘徊在15%-35%之间,铝和镍利润率相对较低。
显然,主要有色金属的利润率比煤、铁、建材等大宗矿产的利润率高近1倍。
煤炭、铁、建材等主要大宗矿产利润率历史主要有色矿产利润率历史2013年以来,主要矿种的利润率开始大幅下跌,金矿从2011年的34.5%跌至20.6%、锌矿从25.6%跌至21.3%、铅矿从24.2%跌至9.7%、铁矿从20.7%跌至12.6%、铜矿从20.2%跌至13.7%、煤炭从19.5%跌至11.7%、铝土矿从14.4%跌至7.2%、建材从14.0%跌至12.0%、镍矿从5.7%跌至2.5%,整个矿业行业整体下跌30%以上。
中国主要矿业行业利润率六、中国矿业就业趋势中国矿业将有大批工人失业2005年到2013年,虽然中国矿业整体处于黄金发展阶段,但是随着中国矿山机械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矿业从业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从最高的844万人下降至2013年的706万人。
矿山从业人数(含油气田,万人)从矿业就业人口结构来看,2013年煤炭行业占矿业从业总人口的52.35%,油气占10.12%,建材占9.77%,铁矿占5.44%,铜、铅、锌、铝、镍及金行业从业人数不足矿业从业总人数的7%,其他行业占15.77%。
目前,煤炭、建材以及铁矿行业面临全行业亏损,意味着68%、约550万矿业工人生存面临威胁。
2013矿业从业人数构成矿业创造的物质量占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总量的9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过去十年,中国矿业为共和国累计提供了770亿吨矿产资源,创造了22万亿的社会财富,超过2000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累计生产的矿产资源的总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中国矿业处于下行态势,三分之二的矿山处于亏损状态,近五百万产业工人工作面临威胁,按每个家庭有三个人,意味着近一千五百万人的生活受到威胁。
未来三年,伴随矿业形势的不景气以及矿山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业从业人员将呈快速下降趋势,矿业城市必须妥善处理矿工下岗问题。
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措施,积极应对矿业颓势,熬过2017。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