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小区景观环境规划理念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 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 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将 城市居民住区环境规划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层 面。从这个生态意义上说,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 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 市居民区环境发展演化过程的必然。主要功能以绿色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范区, 物流业及配套居住集中发展城区为主。南地块规划以商业贸易、物 流集散、文化娱乐、教育、休闲公园及配套居住为核心的城市功能 区为主。项目地块虽位于昆明官渡区,但是交通体系非常发达。快 速路北京路途经本案西侧、昆曲高速路直接让本地块与曲靖相连, 真正打造大昆明1小时生活圈;正在拓宽的丰元路(原7204省道)横穿 地块内;汀东商业大街与地块南侧相连。现阶段城市配套及其设施。 如大型购物中心、重点中小学及幼儿园、以及医院医疗单位、城市 休闲广场、娱乐餐饮等精神性消费有待随着新城建设来完善。 拟完成图纸目录: ⑴、居住区区位图 ⑵、土地利用现状图 ⑶、景观系统规划图 ⑷、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⑸、总平面图 ⑹、竖向规划图
第四阶段:定稿阶段(2020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依据指导 老师的意见,对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修改,进行定稿。 第五阶段:答辩阶段(2019年4月下旬)。根据安排学院统一安排, 进行论文结题答辩。
五、完成研究(设计)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 (一)阅读大量文献,丰富自己的理论专业知识。 (二)多次实地考察。 (三)规划合理的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 (四)整理资料,收集有用信息,并进行归纳,使其合理化 (五)与论文指导老师交流探讨。 六、参考文献资料 [1]陈卫元.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浅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4) [2]官文娟.现代开放式居住区规划探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3]罗正敏.居住区改造规划[D].南京林业大学,2015 [4]赵茜.南京市居住区绿化树种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 2016(8) [5]王丝.基于生态视角下居住区规划中植物配置的探讨[J].华东科 技:学术版,2015(2) [6]徐艳芬.北方居住区建设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 2015(13) [7]孙斌,李亮.小居住区的定位及规划原则[J].城乡建设,2016(5) [8]李春萍,翟国勋.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 院学报,2015(3)

(完整版)居住区绿地设计

(完整版)居住区绿地设计

(四)公共设施绿地
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称为公建设施绿地。 例如:俱乐部、展览馆、电影院、图书馆、商店等周围绿地, 还有其他块状观赏绿地等。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 共设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居住区绿地结构与对应绿地及服务对象
居住区--居住区级公园--居住区内所有居民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游园--小区内居民 居住组团--组团绿地--组团内居民 住宅楼---宅旁绿地--住宅楼内居民
方 法 : a. 住 宅 群 环 绕 的 建 筑 造 成 年 个 阴 暗 部 位 较 多,故选择 荫树种配置十分重要。
b.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如以绿篱分隔庭院, 降低噪音等方法。
c.以“立意”为前提来绿化布置庭院。 d.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自然环境 与住宅联系起来。
2.住宅建筑的绿化原则和方法 原则:与整个庭院绿化建筑的风格相协调。
(一)规划布局原则
1.位置: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布置, 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2.规模:目前新建小区公共绿地面积采用平均每人 1—2平方米的指标。
(二)设计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尽量保留原有绿化和利用 不宜建筑的地段进行规划设计,在平面布置形式 上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1.场地 2.园路 3.广场 4.园林建筑及设施 5.绿地配置
a.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Biblioteka b.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c.既能改善住宅的通风、光照条件,又能丰富组 团建筑艺术。
(二)规划设计内容
★、住宅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宅庭院绿地的组成和类型
1.庭院绿地的组成: 庭院绿化的布局基本 上受建筑规划布局的制约,应配合住宅类型、 间距大小、层数高低及建筑平面关系等因素综 合考虑。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重庆汽车工业园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区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围合式布的次局要空住间宅并沿共基同地围外绕围一周个遍主布导置空形间成,一构定成数后量
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 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到,统帅次要 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围合式布局可有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 照,通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但要注意控制 适当的建筑层数。
讲义街坊式的布局结构
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空间成坊的布置方式是住 宅采用周边式的布置,配置少量的公共建筑
2)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布局结构
居住小区是被居住区级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 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 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 聚居地。住宅组团是指一般被小区内部道路分割,并与居住 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 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邻里单元。
► (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 (5)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 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 (讲义规划布局与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特色、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 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 (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住区 的污染和干扰;
2、大气环境,指空气中有害气体以及有害物质的浓度和骚扰 性等
3、声环境,指噪声强度
4、视觉环境,指住宅相互间的实现干扰程度及居住区内对架 空线晒衣架室内空调机位置、阳台等的处理,居住区的建筑空 间质量以及整体色彩

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
5.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道路系统便捷自然,曲直结合、通而不畅,满足居民出入、消防、救护需求。
6.服务设施系统规划。完善基础服务设施规划。
项目地整体上满足人们日常需求,安全需求、舒适需求、文化需求、休闲娱乐需求。
完成的图纸包括
1.项目概况。区位图、周边用地情况分析图、周边交通情况分析图、周边基础设施分析图;
第一,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本着能满足于现代和未来人类及城市发展对城市居住空间所需求的实质性和向往性及土地资源的有限去综合考虑,针对居住小区户外景观而言,只有自始至终贯彻生态的原则, 运用科学适宜的生态化的设计手法, 才能创造出适应未来的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真正实现生态住区。第二,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发展走向,还在相应的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千篇一律。第三,可以对已建或未建的居住小区有或多或少的正面指引。同时使得居住于此的人们能够在居住区就能享受和亲近于自然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碧水蓝天。
六、参考文献资料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钱旭彤.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与建设.同济大学,2004.
[4]徐从意.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应用.天津美术学院,2009.
[5] 朱心意.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安徽建筑.2004.
主要内容
从整体出发,立意在先,“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接近。
1.规划理念概念设计
2.现状分析。对项目地的位置、交通、自然条件、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3.用地布局。对项目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利用项目地本身的特点。
4.景观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小区整体结构为基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绿化。

居住区策划方案

居住区策划方案

居住区策划方案篇一: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划书居住小区规划前期策划书Pre-planningBookofResidentialcommunityPlanning 目录一、目标的确定二、外部条件的调查■基地现状■昆明市气候■相关法规三、内部条件的调查■居住行为■小区居住人群■基地设施■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四、案例分析及策划矩阵■案例分析■策划矩阵■理念生成五、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规划要求■设计成果■进度安排表[摘要]通过对居住小区规划场地的基地现状、人文环境、气候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基地现状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逐渐得出设计的理念与想法,从而更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达到理想化社区的效果[关键词]居住小区规划前期策划理想化社区一、目标的确定项目名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基本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的行为与需求,并且将社区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让社区成为城市停驻点。

用地描述:用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项目规模:容积率:1.5-2.0用地规模:6-8公顷(6-8万m2)绿化率:≥25%住区出入口(可通消防车):不少于2个区内公共设施:一个8班幼儿园适量商业空间二、外部条件的调查■基地现状竣工时间:1999年建筑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类型:板楼多层绿化率:45%容积率:2.3项目用地周边情况交通系统及绿化分布■昆明市气候最佳朝向太阳辐射分析焓湿图风环境分析气候条件:昆明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年均降水约1000毫米。

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0.4℃,最低-7.8℃。

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方案》GB5018093[2018年版].doc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方案》GB5018093[2018年版].doc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6879 50180-93(2016年版)目录1总则2术语、代号3用地与建筑4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5住宅6公共服务设施7绿地8道路9竖向10管线综合1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附录A 附图及附表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附录A 附图及附表总则1总则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1.0.5.3a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代号2 术语、代号2.0.1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4全新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

2024全新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

2024全新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目录•项目背景与目标•总体规划设计•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设计•景观元素与细节打造•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实践•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01项目背景与目标居住区现状及需求分析居住区现状当前居住区环境陈旧,绿化不足,缺乏活动空间,整体景观效果不佳。

居民需求居民期望拥有宜人的居住环境,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以及独特的景观特色。

景观设计目标与原则设计目标打造舒适宜居、环境优美的全新居住区景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保,强调地域特色,追求艺术美感。

设计范围及重点区域设计范围包括居住区内道路、绿地、广场、水景等公共空间。

重点区域入口景观区、中心绿地、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等。

02总体规划设计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开放式空间布局采用流线型、开放式的设计手法,打破传统居住区的封闭感,增强空间的通透性和流动性。

功能分区明确根据居民需求,将居住区划分为休闲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健身运动区等,各区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景观节点设置在关键位置设置景观节点,如入口广场、中心绿地等,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通过道路设计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居民安全,同时减少交通对居住环境的干扰。

人车分流环形路网停车设施规划构建环形路网,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合理规划停车设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同时避免停车对绿化和公共活动空间的侵占。

030201交通流线组织选择多种植物进行搭配,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提高绿化植被的观赏性和生态价值。

多样性原则优先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降低维护成本,同时体现地域特色。

乡土植物为主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确保居住区四季有景可赏。

季相变化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选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功能的植物,提升居住区的环境质量。

生态效益绿化植被配置策略03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设计选择质量可靠、结构稳定的游乐设备,确保儿童在游玩过程中的安全。

石景山区五里坨隆恩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石景山区五里坨隆恩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一.确定研究设计范围 (1)二.规划定位研究 (4)三.设计立意与原则 (6)四.规划设计布局模式 (7)五.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8)六.景观绿化系统规划 (10)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1)八.用地平衡表及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12)石景山区五里坨龙恩寺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1 规划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J185—200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公园设计规划》 GB50298—1999《北京市石景山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202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 规划范围本方案规划设计范围南起潭峪路,北至山脚下,东起秀府边界,西至隆恩寺路。

规划设计总用地为65公顷。

3 现状分析·区位关系龙恩寺居住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部的五里坨村。

距苹果园地铁站约30分钟车程。

基地背靠连绵的群山,南邻熙熙攘攘的居住区,区位环境独特,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道路交通基地紧邻109国道和五环路,规划中的六环路将使区域交通更加便捷。

地块外围是两条城市道路:隆恩寺路和潭峪路。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以在本地块中设计了一条由西至南的城市干道,以求连通隆恩寺路和潭峪路。

·用地分析本基地东西宽960米,南北长890米,总用地约为65公顷,其中保留用地为0.56公顷。

基地地表被大面积的绿色植被覆盖,其中多为自然生长的灌木。

其余为当地居民种植的果树。

种植分散,面积较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地块中还有一定面积的居住和工业用地,布局杂乱、无序,在用地性质上应进行调整。

·气候特征本地块处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地区属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冬夏漫长。

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较寒冷,干燥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1.7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